《比的認識》評課稿優選【1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8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有利於資訊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的認識》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比的認識》評課稿優選【18篇】

《比的認識》評課稿1

“面積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幾何概念教學課,從長度到面積,是空間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為面積單位教學及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提供了思維基礎。

本節課上李老師準確地把握了數學課程標準目標要求的內涵,根據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實施富有創意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呈現如下一些特點。

一、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本節課上,陳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體會,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首先結合學生自己找的身邊的具體例項,通過找一找圖片中的物體的面、摸一摸桌子的面的動作等活動,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其次通過找長方形、正方形物體的面積,從而使學生感受面積並認識到平面圖形也有面積,又出示角讓學生找面積形成對比,使學生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使學生完整的認識面積的含義。然後在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中,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豐富對面積概念的理解,為後繼學習面積的度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練習設計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李老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面積之後,通過比較身邊的學習用品的面積大小這一習題,既鞏固了面積的概念,又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第二個練習誰的面積比較大,追問學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來,再出示1一邊是長方形一邊是正方形,2大小不一的正方形3用同樣大小的正方形,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第三個練習讓學生估測圖形的面積應該是有多少個小方格,其實是在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理解面積是二維的,通過課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塊填充整個圖形,進一步豐富了面積的概念。

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本節課上,無論是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還是讓學生用不同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李老師都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拼擺等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加深學生對建立統一測量單位重要性的體驗。

四、幾點不足

1、教師給學生的思維活動空間還太小,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去挖掘。

2、教師給學生準備的學具(素材)太少,太單一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3、“用6個正方形拉出不同的圖形”這一練習應該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摸一摸,得出面,再比較面積的大小。

4、教師總結性的話語太多,提問的學生面不廣,回答問題的學生太少。

《比的認識》評課稿2

聽了X老師執教的二年級數學課《認識千米》。X老師教學環節設計合理,點撥到位,學生體驗充分,精神飽滿,效果較好。

一、充分體驗

在1千米有多長時,X老師讓學生結合生活充分體驗。我市一般兩個紅綠燈之間是約500米,那麼1千米有多遠?讓學生說一說,並且課下走一走,看一看,增加體驗。學生說到樓房時,X老師介紹一般的住宅樓每層高約3米,1千米有多高?大約有多少層?X老師讓學生根據身邊的事例體驗1千米,初步建立起千米的長度概念。

二、猜測——驗證

在揭示課題後,X老師讓學生說以前對千米的瞭解,學生說:千米也叫公里,10米=1千米,千米是最大的長度單位,1000米=1千米。X老師說,這些都是大家的.猜想,那這些猜想對不對呢,接下來我們慢慢驗證。整節課學習結束後,X老師與學生進行了回顧,通過驗證,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學生認識很清楚了。這樣安排,讓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的數學學習過程,這是新課的要求,X老師在課堂上做到了紮實落實課標理念。

三、直觀形象

全課小結後,X老師出示一隻左手,向學生介紹,我們可以利用左手來幫助認識長度單位。左手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無名指代表釐米,小指代表毫米。回顧它們之間的進率,讓學生明白為什麼用大拇指代表千米:首先它是最大的長度單位,其次它與米的進率是1000,是最大的,也是手指距離最遠的,所以把最大的單位放在大拇指。然後進行了練習。這樣把抽象的長度單位轉換到直觀的左手上,形象、直觀,非常易於學生學習。

四、培養習慣

X老師這節課上,學生精神飽滿,精力集中,傾聽認真,坐姿端正,回答問題聲音洪亮。這些得益於X老師的指導,如抱臂坐直、聲音再洪亮些、回答問題要乾脆利落、後面幾個男生眼睛很亮、他聽的真準等等。正是X老師眼中有學生,心中有習慣培養,所以課堂上就關注學生這些方面。

五、建議讓學生多些讀的機會

資訊圖建議學生通讀一遍,好整體理解;練習中的題目要求建議讓學生讀一讀,不能用老師的讀代替學生的讀,要慢慢訓練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就要給學生讀的機會,因為讀是理解的前提。如果每次都是老師讀題,學生會很依賴,自己是審題能力也就提升不起來。並且老師讀題把重點、關鍵都給學生讀了出來,是一種暗示,學生讀就不一樣了。學生要經歷由讀到理解的過程。希望老師能多放手。

《比的認識》評課稿3

本節課徐老師抓住學生的認知起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入課題,簡潔、明瞭,同時也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三角形中有角、有邊、有頂點,巧妙地為探究本課新知作好了鋪墊。我覺得本節課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師在這節課中真正是充當了一個引導者。

在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時,徐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教師談話出示木條做的三角形和四邊形,讓學生猜猜哪個圖形堅固,然後請兩個同學拉拉試一試,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形的穩定性。教師運用媒體出示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再借助媒體錄象,讓學生在實驗、交流討論中瞭解到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在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絡。

本節課,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從教師的設計理念,或是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這節課是一節比較有價值的課。徐老師這節課與傳統的概念教學相比有很大的改進,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教學理念,整節課圍繞著探究、驗證、鞏固內化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探究,並從中解決問題的所在。

從這節課,也可以看出沈老師對知識的理解比較深,對教材的鑽研比較透徹,整節課上得流暢、自然,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得較好,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比較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學習探究中來,學生學得高興,印象也很深刻。

《比的認識》評課稿4

吳老師的《周長的認識》一課,目標明確,設計有條理,再加上豐富的教學經驗,厚實的語言功底。所以老師看上去從容不迫,但是學生卻學得積極主動,學生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合作交流,還有適時的展示彙報,使得課堂上呈現出濃濃的探索學習的氛圍。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在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實有效的`數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了確實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老師組織學生經歷了一個理解圖形周長的含義,探索一般圖形周長測量方法的過程。設計了許多活動,比如“直觀感知”層面上的說一說、摸一摸;比如測量周長活動,而且每種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體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也為下節課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做好準備。

2、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達標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周長之後,通過描一描周長這一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進一步認識了周長的意義。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測量後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時,學生出現了不同計算方法,體現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並且為後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3、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於是在學生對周長有了感性的認識之後,潘老師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合作、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讓學生討論怎樣測量這些圖形的周長,以促進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並體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尢其是體現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礎上對方法進行優化,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

《比的認識》評課稿5

一、聯絡實際,設疑導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匯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課一開始X老師創設情境,讓學生看圖,提出數學問題並解答。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然後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從而匯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為探求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二、合理設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覆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基本練習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並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三、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新課後,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麼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麼,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本節課X老師利用教科書提供的教學資源:從課的引入到課後活動,都用教科書中的主題圖、鞦韆圖等,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相同加數求和的數學問題,從而感受產生乘法運算的必要性,理解乘法運算與按群數數的關係。在問題情境中充分讓學生計數數法多樣化,算式寫法多樣化,還通過比較,讓學生類比加數相同的求和、加數不相同的求和與乘法的.關係,更加深對乘法意思的理解。

同時教學過程充分注意了新課程的理念,教學的各個層次做到了趣味化、情感化、活動化、自主化、生活化和開放化。明確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注重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既訓練了語言表達,有發展了多項思維。整堂課既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比的認識》評課稿6

“倍的認識”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起始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讓學生理解倍是指兩個量之間的數量關係,初步建立“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計算思路。更多的關於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說了,剛才xx一下的王老師已經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解讀。

我們開發區在強調課堂導學,這樣的課堂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教師只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這樣的理想課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實施中我們會“怕”,一怕不講怎麼能會呢?但是我們想過沒:任何一位教師在講得過程中一定會有學生或者沒在聽,或者不愛聽,或者聽不懂,這樣的講是無效的。二怕學生的活動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學生在活動中所產生的多樣化結果或者想法需要時間進行展示和分享,這樣一節課的時間遠遠不夠。可是如果我們把教學內容理解的更為廣泛一些,不僅包括課堂講授的內容,還包括學生所經歷的學習活動以及通過學習活動可能取得的收穫和發展,那麼這樣的教學內容將更加豐富。陳老師的這堂課就比較好的接受了這兩個怕。

我們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在教學中,陳老師沒有給“倍”直接下定義,而是通過大量的直觀感性材料和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語言描述,從而得出兩數之間的數量關係,體驗、明白“把什麼當作標準量(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從而逐步建構“倍”這一概念。陳老師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思維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主動建構“倍”的概念

我們可以看出陳老師在本節課中把自己置於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積極思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比較去主動探究,儘量給學生多一點的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在本節課中,陳老師通過把2顆紅珠子看成1份,黃珠子的顆數有3個2顆,3份,那麼黃珠子的顆數是紅珠子的3倍。在這裡陳老師通過圈一圈、數一數、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溝通了“倍”和“份”之間的聯絡,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礎上在接下的探討藍珠子和紅珠子的數量關係時,陳老師讓學生自己通過畫圖、圈圖的方式進一步感悟“倍”與“份”的關係,知道有幾份就是有幾倍。接著陳老師通過變式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倍”。整個教學過程,陳老師始終抓住“把什麼當作標準量(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這個數理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倍”的概念。

陳老師也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的教學,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知識又能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畫一畫、圈一圈說一說,在腦海中產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師的引導通過一系列的變式,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從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時,教學時,陳老師也十分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從實際物體的個數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練習設計中,正方形方格的設計也很好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為後續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埋下很好的伏筆。

其實,我們發現只要我們敢於放手,我們的學生也能綻放出許多的精彩點,就像今天的學生一樣,我相信在長期的導學課堂中,學生和老師都會有所成長,教師實現了課堂理念的真正轉變,獲得對教學的全新理解。學生經歷了真正的主動學習,獲取了受益終身的學習能力。

當然,沒有一堂課是十全十美的,陳老師這堂課也有美中不足之處,如建構“倍”的概念時匆促了點,在教學後紅珠子和黃珠子的倍數關係後放慢腳步,通過讓學生圈一圈、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間的聯絡,感悟有幾份就是有幾倍,從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時在練習中應該進行相應的拓展,“倍”不僅僅停留在“整倍數”的概念上,“倍”還可以是“幾倍多幾”或“幾倍少幾”,為以後進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筆。

《比的認識》評課稿7

聽了《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結合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如何訓練學生的複述、分析、評價等口頭表述能力”,談幾點收穫

1、利用好玩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的意義

課堂創設了學生喜歡的情境遊樂園入手,直接把學生鬆散的心緊緊抓牢。通過讓學生觀察遊樂園中活動專案,發掘數學資訊,初步感知相同加數這個概念。

2、師生互動交流,共同體驗乘法意義

整節課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思維打開了,爭著回答黑板上幾個加法算式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展示著自己的想法,教師及時的利用學生的發言小結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對乘法的讀寫法作了明確的點撥示範,給了學生很好的榜樣作用。

3、練習形式豐富多彩,及時鞏固了乘法的意義

練習的形式有看圖填空、判斷(我來當小老師),方式有動手擺學具、搶答、小組比賽等,通過多種練習手段,既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又全方位的鞏固了乘法的'意義。

4、課堂中對學生的複述、分析能力方面訓練到位

建議:

1、在得出乘法意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乘法是加法的簡便計算。如4+4+….+4隨著加數的越來越多,解決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侷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

2、練習題中可以適當的進行拓展,比如利用5+5+5+6可以寫成什麼樣的乘法算式

3、針對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間的互評,教師的評價比較欠缺。

《比的認識》評課稿8

我覺得《認識幾分之幾》這節課,譚老師和修老師的教學方法把握得當,都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充分體現課改新理念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不是單純靠老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這一理念,在新知識的學習中,兩位老師位老師都注重從學生的現實出發,從學生對摺一次,一份是二分之一入手,到對摺兩次,幾份是幾分之幾,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對新知識的體驗,促進他們有效地開展建構活動。

二、注重吧、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兩位老師通過組織、引導、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先是對摺一次,既複習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又為新知“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然後再對摺一次,並讓學生上臺展示,說一說。尊重了學生的意見,發揚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群體的`積極性。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索分數的意義,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對幾分之幾的認識,很好地解決本節課的難點。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表達等能力也進步得到提高。

建議:

1、譚老師上課熱情再高一些,表情再活潑一些。

2、修老師在練習設計上需要再靈活一些

《比的認識》評課稿9

付老師執教的《千米的認識》有如下幾個主要特點:

1、引入課題新:

用手指代表五指山,將原本枯燥的舊知複習變得生動、有趣,既能有效喚起學生對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的回憶,同時又形象地體現了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千米的認識。

2、課前準備足:

課前讓學生做好調查,留心生活中有關千米的知識,並且讓學生在操場上走1000米的距離,為新課中很好地感知千米的長度做下了良好的鋪墊。

3、聯絡生活緊: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這一堂課著重體現新課程的這一理念:在感受一千米的長度時,問學生,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你覺得從哪裡到哪裡大約1千米,學生知道了從學校到板攝路口大約是1千米,在學生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後,讓學生了解千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如課件螢幕顯示:汽車裡程表、公路邊的標誌牌,這樣讓學生再次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後面的練習題也是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4、教學方法佳:

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師精練而富有啟發性的語言,以及教師對某個知識點處理的巧妙(例如:巧妙運用停頓,讀出1千米和1000米的不同之處),無一不體現了教師自身的素質,同時也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5、教學習慣好:

從老師的每個教學環節的安排,到對學生的各種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對學生能力的鍛鍊,(包括學生回答問題,作題,審題的習慣等等)都體現了米來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是做的相當紮實的,這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6、教學效果棒:

這節課通過學習後完成了對千米的概念、進率的認識。如學生從1米、200米和250米的實際長度推出1000米的.具體長度,從1000米=1千米推出20xx米=2千米甚至更多。 並且能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研究、探索,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把所學的所有長度單位返回到生活中,從實踐中自然而然增強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信心。

建議:

1、《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在複習中,可以讓學生用手比劃1米,1分米和1釐米的長度數學,充分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連線點。

2、教學千米的例題時,可以先說明用我們過去學過的長度單位來測量路程比較麻煩,需要使用更大的長度單位,這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我們的學習是為了需要而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學習。

3、在新課程理念的燭照下,“生活即課堂”的觀念深入人心。讓學生走出教室,在社會、生活這一大課堂中去體驗具體的、可感的、鮮活的數學知識,從而達到主動地建構知識,形成概念。教師在學生實踐和身邊材料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走一走,數一數、算一算、估一估,深切體驗、感悟“千米”的概念和實際長度。這樣在生活情境中學習,讓學生尋覓到了數學知識的源泉,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比的認識》評課稿10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節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時能運用這一概念去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縱觀整節課,有以下幾點感受:

首先王老師把握住了國小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一特點,採用了直觀的擺一擺、畫一畫等實際操作,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之後深化對倍的理解,同時也體現了讓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自我經歷、感受、體驗知識的構建過程。在這些擺一擺、畫一畫環節中,我想在學生獨自操作過程中,老師最好能給予必要的指導,比如兩行圖形的左端最好能對齊,畫出的倍數關係要分明等,為今後線段圖的學習作好準備。

現在國小生數學學習的現狀是:對單一的、顯性的問題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法,但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只注重找到問題的答案,往往呈現出套用題型的`現象,像今天的課《倍的認識》,學生已經找到了規律,都是用乘法計算,也許走出這堂課,很多學生又會感到無從下手,基於這種考慮,王老師把述說解題思路作為本節課解決問題實施的重要策略之一。“你是怎麼想的?”“你能再把他的想法說一說嗎?”等等,指名說,自己說,同桌互相說一說,讓學生在闡述中檢索自己的思考過程。

再來說說王老師選取的教學素材,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活動。創設的猜年齡練習,起先只告知學生媽媽的年齡是小華的倍數,學生答案挺多,然後再讓學生根據條件猜,是5的倍數,不但讓學生明白猜想是要有依據的,而且要符合實際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巧妙的對有關倍的知識進行了練習,學生這樣學習的興趣也是濃厚的。踢毽子的練習,讓學生根據多個資訊發現其中的倍數關係和相差關係,從而進行區分解決,這一練習開放性強,有利於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問並解決問題,更是拓展了思考的空間,使所學的知識向縱深發展。在解決的過程中,建議王老師讓學生把選擇的資訊和要解決的問題連起來說說,這樣學生會更明確,也不致於一些中差生無從下手。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估算,並且在各個學段中都安排了估算的內容,但我們都知道,估算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長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和訓練,在本節課的最後,出示“小芳跳的大約是小明的3倍。小芳跳了幾下?”這一問題,讓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學生稍一思考就說出小芳跳了18下。便沒有了其他答案,由於下課鈴聲已響,王老師直接帶領學生理解大約的意思,並告訴學生19下、20下都是可能的,應該說王老師的這種滲透思想是值得我們提倡的。

另外,在學生的練習反饋中,發現學生說xx是xx的幾倍,依舊是學生的一個難點,如:跑步的6人,跳高的3人,學生說:跳高的是跑步的2倍,從這一回答可以瞭解到學生知道6和3是屬於倍數關係,但究竟哪個是1份,還沒更好的理清,建議王老師在前面的教學中再深化、強化一些。

《比的認識》評課稿11

《8和9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6、7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中提供給學生數數的物件是一幅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其內容有人、花、樹、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逐步養成從數量上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意識。

整節課能夠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觀察、發現、交流、為主線,讓學生在看、說、想中認識和理解有關8、9的知識。縱觀全課,我覺得還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特點:

1、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數概念的形成是從具體(主題圖中各事物數一數)——半具體(點子圖)——抽象(概括出數)。讓學生體驗到整個數學化的過程。最後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8還可以表示什麼?用8來說一句話。9呢?又完成生活化的過程。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

2、利用習題的形式突破基數與序數概念的難點。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鞏固了學生對8、9的基數和序數的理解。

3、課堂學練結合。在計數器上表示出8和9時,老師是這樣說的:8比7多(?);9比8多(?);9撥走1個還剩()個;8呢?很好的鞏固了數的比多少。又如:在尺子上找到數8和9後,指生當小老師考考大家:8在哪裡?8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後面?還有在數完點子圖後,我讓學生從這三個數中隨便選擇兩個,用以前學過的符號(<或>)來表示它們的大小,如7<8或9>8,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4、課堂能及時調控學生的常規。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在四十分中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為抓住學生的興趣,需時常對他們進行獎勵。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有目的、有計劃及時調控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於學習的開展。

當然,一節課還有一些值得商討的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前面的只是用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後面的時間緊張。

(2)課堂沒有活力:課前學生沒有看書,因此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很不好,這也是與平時訓練少有關,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3)練習的設計重複,導致拖堂。比如,用小棒擺9的圖形,這就是多餘的。

(4)由於時間不夠用,導致了沒有小結本節課的內容,也沒有佈置作業。

《比的認識》評課稿12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的內容,幾乎所有國小數學教學領域的名師大家都用過這節課來做過課,形式也是異彩紛呈。

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及初步感知圓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特殊的平面圖形圓(曲線圖形)。是學生系統認識曲線圖形特徵的開始,是為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麵積及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使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圓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並能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當中;同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瞭解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我在欣賞品味孫老師做的這節課之餘,思考和感受頗多:

一、我們該創設怎樣的問題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這樣的情境應該是生活化的,而且富有挑戰性的。首先,要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否明確討論的問題關係到每個學生能否積極投入。其次通過創設情境,喚起原有經驗,讓學生的智慧受到挑戰。學生在面臨挑戰性任務時,往往會釋放更多的能量,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這節課孫老師首先用甩動的小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學生從動態中感知圓;接著從身邊的事物引入圓,體會圓,有利於概念的強化。

二、如何處理好主動探究與接受的關係?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講解、灌輸為主的傳統的單一教學方式,實施開放性、探究性的教學,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孫老師在圓的特徵教學過程中,從圓心的`揭示,半徑的探究到直徑的發現,教師恰當地把握了接受與探究、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關係。首先,從圓規的針尖自然引出固定的一點即圓心。那麼圓的大小由什麼決定的?學生從觀察和畫圓的體驗中獲得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討論“半徑”的需要。其次,對“半徑”的探究,充分相信學生,摒棄接受式的學習,合理組織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進有效互動。第一層次,直接讓學生感知畫出的圓有大有小,並且說明理由。學生憑藉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都能判斷,但是對理由的表述不甚明確。正是在這樣或正確或錯誤的表述、辨析中,學生對半徑的概念由模糊變清晰,概括定義水到渠成。第二層次在課件展示畫半徑的過程中,學生主動發現半徑永遠畫不完,體驗的半徑有無數條。然後聯絡定義中的“到圓上任意一點”來進一步驗證半徑有無數條,半徑都相等。“直徑”概念和直徑與半徑的關係的得出,更是讓學生自主探索,運用聯想、類比、推理等方法合作完成建構。在整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確立了恰當的探究點:“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麼是半徑。” “在圓內還發現怎樣的線段?”等幾個主要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實現了探究過程的開放,也突出了師生間、生生間的多向交流與合作,為學生全面參與學習活動創造了更多的條件和機會。可見,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經驗的重要性,才能設計好探究活動,實現有效的探究和互動。

總之,從整個課堂可以看出孫教師準備的非常充分,認真鑽研了教材,準確把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合理,環環相扣,做到了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並從生活中實際例子引入課題,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從思想上吸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活動。特別在探究知識這一環節中,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開探究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新知,這也正是我校所定的專題“有效課堂教學”的進一步體現。最後教師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親眼看見圓的知識的應用,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充分體現了數學課堂有效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比的認識》評課稿13

11月接待的xx區國小校長代表團考察交流活動中,我們數學組有幸展示了一節數學課,由數學教研組長葉陽豔老師執教。葉老師精彩展示了人教版一上《8和9的認識》這一課。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6和7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葉老師以一個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七個小矮人》來貫穿全課。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動畫情境下學習新知,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整節課葉老師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讓學生在觀察、發現、交流中認識和理解有關8、9的知識。回顧整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故事、遊戲激興趣

一開始葉老師就創設了七個小矮人過生日的故事情節來吸引小朋友的視線,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帶入了學習氛圍中,從故事的主題圖中尋找到了數學資訊,自然而然的認識了8和9,以及8和9的組成與分解。在記憶8和9的組成與分解時,讓學生通過同桌互玩拍手遊戲來鞏固數的組成與分解,又一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環節,葉老師繼續採用故事貫穿,把題目隱藏在笑臉下面,讓學生來選擇笑臉,通過完成習題送禮物的方式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正是在老師這樣的精心設計下,雖然孩子們入學剛兩個月,但整節課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極少有孩子分神或搞小動作的現象。

二、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

在認識8的過程中,學生觀察主題圖是無序的,看到什麼說什麼。這當然也符合一年級孩子的特點,畢竟他們剛入學,還不知道有序觀察。但是葉老師在點評孩子的反饋時,都會告訴孩子你從“顏色”找到了8可以分成幾和幾;你通過上下觀察找到了幾和幾組成八;在老師的幾次引導下,學生很快知道了還可以左右觀察等,不露痕跡地告訴孩子我們觀察主題圖時可以怎麼有序地來觀察和思考。我覺得這是我們數學課堂上要給予孩子的很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因為有了8的引導,在研究9的分解與組成時,能幹的孩子就會用剛才老師引導的方法,有序觀察得到9的組成了。

三、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在教學數主題圖後,葉老師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說一說生活中數量是8或9的'物體。將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外,讓每位學生在說“8、9”的資訊中,真真切切地領會了8、9的基數含義。這樣的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不僅培養了一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更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

四、出色的常規管理

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才兩個月,從上課聽講的狀態,到上課發言的語言描述,以及學具書本的收放都是井然有序,不難看出老師平時的常規訓練都是很到位的。

當然,這節課也有遺憾之處。老師在孩子們的精彩發言後,激勵性的評價顯得比較吝嗇,很多機會老師都沒有把握好跟進一些評價,失去了一些和學生互動的機會。

《比的認識》評課稿14

今天的兩節課都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學習、反思的地方。以下我就陳**老師執教的《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發表自己幾點淺薄的看法。如果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首先我認為這節課陳老師很成功的落實了這樣幾個問題上:

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為什麼要用乘法。

2、什麼樣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樣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寫法和讀法。其次,陳老師在以下幾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讓學生在童趣中學數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陳老師根據低年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利用數學小精靈並藉助多媒體呈現的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熟悉的“遊樂園”情景中。同時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創設有價值、有意義的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動機,為學生理解數學,學習知識搭建一個有力的“支架”。

二、讓學生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數學

學習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為了讓學生主動建構,理解乘法的意義,陳老師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活動:

如在課的伊始,教師創設遊樂園裡“飛機圖”的情境,利用生動的生活情境和數一數、圈一圈、說一說等數學活動,從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兩方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數量相同於加法算式中加數相同的特點,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加法算式的書寫,為理解乘法的意義積累感性經驗。教師提出“觀察這個加法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又一次針對本質特點進行提問,充分釋放了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和才華,通過概括表述相同數連加算式的特徵,滲透乘法的意義。

三、讓學生在需要中學數學

從過山車的7個2相加,到8個2,9個2,10個2,再到,如果我們全班都去坐過山車,就有20個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標準地列出了,2+2+2+2+……通過寫連加算式讓學生體驗到用加法表示多個數相加的繁瑣,促使學生不滿足於現狀,對相同加數的連加產生強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種想創造簡便寫法的慾望,再一次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發展的過程。這時陳老師適時地引入乘法計算。學生進行對比後,自然就體會到了乘法簡便和快捷的優越性,同時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四、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

在練習環節,陳老師也頗費苦心,她以挑戰的形式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分層練習,通過寫一寫、分一分、改一改的練習,既重視了基礎訓練,同時又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樣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陳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

當然,課堂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在此我也想提幾點自己覺得疑惑的地方:

1、如何能更好體現乘法的簡便

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數相同)太繁瑣時產生的一種簡便運算,因此這節課應該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陳老師在這節課雖然有所體現,但是學生卻感受不夠深刻,如何設計才能讓學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夠在這裡設定情景,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然後再引出乘法算式,學生或許能夠對乘法的意義理解更加透徹。

2、在3+3+3+2=11與前面算式的比較環節,學生感受還不是很強烈。

3、關注學生還不是很到位。

教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究,才可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逐步豐滿起來,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請大家多指正。

《比的認識》評課稿15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建立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人民幣及常用長度單位的基礎上的,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釐米等常用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它是學習小數的起始階段,是對數的認識的再一次擴充套件。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小數的讀法、寫法和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本節課,曾老師在鑽教材、定教法的同時,善於用“心”去讀“懂”學生。縱觀整節課,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優點:

一、選取的素材貼近生活並富有科學性。

本節課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曾老師在課前蒐集了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用品、學習用品的價格,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積累感性認識,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整節課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數學,貼近學生的實際開展學習活動。從新課引入到新課的展開,再到練習鞏固,無不結合生活實際,從學生自己“看到過”、“用到過”、“聽到過”、“查到過”的經歷中,喚起學生對生活經驗的回憶,比如:礦泉水的價格、文具盒的價格、《中華上下五千年》書的價格、考試分數、體溫、同學的身高等,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初步感悟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層次清楚,重點難點突出。

這節課曾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試讀——指導讀小數,再讓學生試寫——指導寫小數,最後教學小數的意義,一環緊扣一環,清楚明瞭。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小數的意義,它對於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曾老師主要藉助了貨幣單位和長度單位這兩個具體的情景,讓學生說一說1角=1/10元寫成小數0.1元、3角=3/10元寫成小數0.3元、1分=1/100元寫成小數0.01元、3分=3/100元寫成小數0.03元、17分=17/100元寫成小數0.17元、35分=35/100元=0.35元等,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初步理解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表示的意義,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給予學生課堂的主動權。

本課在教學中,充分的'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曾老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把1元平均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構起小數與分數的聯絡,讓學生經歷猜測、舉例、驗證、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認識了小數,明白了小數的含義。通過讀、想、議、說等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了學習過程,為學生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對於難點知識,曾老師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僅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而且教學內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饋強化,拓展了知識的寬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商榷之處:

本節課在教學小數的讀寫法、找生活中的小數、小數在價格表示中的含義,這幾個環節,學生學得還比較紮實。但在教學完1角=1/10元寫成小數0.1元、3角=3/10元寫成小數0.3元、1分=1/100元寫成小數0.01元、3分=3/100元寫成小數0.03元、17分=17/100元寫成小數0.17元、35分=35/100元=0.35元時,曾老師未能引導學生加以比較、小結。如果這時曾老師能引導學生對這幾個例子加以比較,從中發現“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從而類推“分母是1000的分數……”。然後,在此基礎上學習3/10米=0.3、8/100米=0.08、92/100米=0.92米等時,就能夠遷移知識,節省時間,甚至任意出示一個分母為10、100、1000……的分數,都能夠快速說出用什麼樣的小數來表示。

《比的認識》評課稿16

《負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過渡,本課的學習,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感受負數與生活之間的聯絡,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並沒有複雜的概念與計算,知識層次比較淺。根據本課概念教學的內容特點肖老師採用了“要素組合”的課型方式進行教學。

一、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課例始終藉助氣溫等一些具體事例中的正負數,注重直觀理解、加強對比。首先通過幾組相反意義的數量成對出現,把實際問題凸現在學生面前;其次利用城市氣溫這一生活事例,明確對比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不同,進而感悟到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另外還通過引導學生使用溫度計,把抽象的理解蘊涵到直觀的可操作性的活動中。整個教學過程努力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從現實的、有意義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數學問題,並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又通過廣泛舉例,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

二、教學過程處處體現目標意識。

目標是整節課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為教師,應時時有目標意識,才能展開有效的教學。肖老師先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然後又以學生動態舉例的方式認識生活中的負數,並著重研究溫度計中的正負數的關係,為下一課認識抽象的數軸和比較大小埋下了伏筆;最後又以分類的形式,使學生進一步完整了所學數的知識網路。

三、在探索與交流中理解負數。

《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肖老師在讓學生進一步學習負數的教學環節中設計了,讓學生在觀察溫度計刻度的基礎上,說一說你有哪些發現?這裡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負數這一新知的理解,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在多樣化的呈現形式中愉悅學習。

《標準》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肖老師曾三次放主動權,即:課前、課中、課後,使教學內容完整、首尾呼應。有梯度的三次選擇多向度的內容放主動權,拓寬了學生獲得新知的知識面的同時使教學環節更加緊湊,教學重點更加突出,概念教學的呈現形式也更多樣化。

《比的認識》評課稿17

今天兩位老師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中,首先要面對兩大問題:

一是在40分鐘的教學中,學生要理解很多概念性的內容,同時還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去理解並掌握圓的特徵以及相關的知識。

二是他們面對的是一班五年級的學生。所以執教老師在對本節課的教材處理、教學預設和在教學過程中的對生成資源處理都是相當考究的。結果兩位老師都做得相當出色。基於此:我認為這兩節課中的四大教學理念使《圓的認識》教學更加有效:

(1)有效的情境匯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讓學生經歷從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建構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如袁老師、鄧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啟用生活中的素材展開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時,從中發現有關數學的成分——幾何圖形——圓——圓與以前所學的平面圖形的區別。這樣設計就為學生學習新知架起了一座橋樑,既突出了幾何建模的過程,又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2)利用自主探究和大量的動手操作來促進學生雙基的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效。這個理念在兩位教師的數學課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如嘗試練習畫圓;在折圓練習中對圓的各部分名稱進行命名;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本節課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融入到闖關遊戲中;把黑板向學生開放,讓學生參與板書等等,以上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地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學生對圓的特徵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得到發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3)藉助多媒體課件使抽象變成了形象和直觀教學,使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的教學更加有效。如:老師在教學“同一圓內每一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時,結合學生動手測量,螢幕上的多條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完全重合,非常直觀地凸現出這一知識點。又如解釋車輪為什麼是圓的,教師利用了猴子騎車的動畫,使我們的數學課堂中也有歡笑聲。

(4)兩位老師都能做到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也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當然,課堂中存在的如:教師怎樣的設問可使教學更加有效、對於課堂教學中的生成資源如何有效利用、有些區域性處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難免的事情。

《比的認識》評課稿18

本課是一節概念教學課,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理解並形成概念,將枯燥的數學概念生動化、具體化,使學生易於接受呢?從肖老師的課堂上我有這麼幾點體會:

一、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國小生認識一個事物、理解一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儘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比如本課中溫度計的度數、存摺上的資訊的引用,形象、直觀的數學資訊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教學概念內化。

二、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本課教學中肖老師課前對學過的數的整理就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從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概念教學中,肖老師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大大增強。比如課中例1到例3的教學中教師有梯度的.設計,在逐步的感知理解的過程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使概念內化。

四、鼓勵學生總結歸納,形成概念

課上肖老師把大量材料教給學生,經過學生們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拋棄事物和現象的非本質的東西,抓住事物和現象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概念。正因為是學生付出了腦力勞動而獲取得到的,所以容易理解,記憶也牢固。再經過練習強化,使以內化的概念外化、提升。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簡單的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師,還請批評指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