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4W

絲綢之路是一條歷史的道路,在各朝各代也發生了許多的故事。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歡迎閱讀

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一:

商人是絲綢之路上的活躍群體,是絲綢之路交通的重要推動力量,對溝通東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長途販運是古代商人獲得利潤的重要方法,商業利益驅動他們冒險遠行,他們在進行貿易的同時,亦為東西方傳遞了不同的觀念、文化和物產。

在中國的歷史文獻記載中,中亞地區的民族都是經商的行家,甚至在北方的遊牧民族背後,往往有中亞的商人集團在活動。漢唐時期(公元前2世紀-公元10世紀初),著名的中亞商人是粟特人,他們組成商隊往返中國與中亞地區,他們信仰祆教,祆教領袖同時就是商隊的首腦。他們不僅為中國和西方提供了新鮮的貨物,也給中西方帶來了特殊的文化。遠方國度的.使者,有時就是由商人擔任的,在給中國皇帝進貢的同時,實際上也從事貿易活動。著名的使者馬可孛羅(Marco Polo)就是商人家族出身。

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二:

)法顯: 東晉時著名的僧人。公元399年,他為了彌補中國佛教經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決定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經典。他與幾位同道一起,從長安出發,經河西敦煌,度沙漠,越蔥嶺,歷盡千辛萬苦,有的旅伴甚至在途中死亡,最後終於到達印度。但即使在印度也不是到處都有他要尋求的戒律,於是輾轉流徙印度各地,凡遇到所求佛經,就進行抄寫。後來於412年從海路返回中國。法顯前往印度取經時已年屆六十。回國以後,把所得佛經進行翻譯,共譯得6部63卷。他還把自己的取經歷程記錄下來,這就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或《歷遊天竺國記傳》。這是一部記錄絲綢之路和中印之間關係的重要著作。

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三:

在絲綢之路上,最動人的莫過於和親公主的送迎隊伍。中國曆代王朝,為了與其他國家或民族維持良好關係,通常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冊封首領,授予中國的官職,表達與中國的密切關係,稱為「冊封體制」。二是和親,中國公主嫁給當地首領為妻,兩國用這種婚姻關係達成聯盟。

當然,只有那些特別重要的國家,中國才會向其施行和親政策。西漢時,中國與烏孫和親(公元前110年),因為烏孫是當時西域最強大的國家。龜茲王絳賓也想與漢朝和親,但自知沒有資格,所以就在烏孫王翁歸靡與西漢公主解憂所生的女兒第史從長安返回烏孫經過龜茲的時候扣留了她,希望娶第史為妻。絳賓向烏孫和漢朝派出使團進行遊說,最後烏孫王和解憂同意了這門婚事,西漢皇帝還特意封了第史為公主。

及後吐蕃王朝興起,適逢唐朝與北方的突厥以及吐谷渾(青海的少數民族)和親。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認為自己的地位和實力比吐谷渾更強大,於是派使要求唐朝和親。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出文成公主,實行了和親政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