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7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

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1

在認真觀看了優秀老師課例後,感觸根深。嚴謹的教學設計,廣博的知識、嚴謹的課堂語言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充分感受到教與學的多樣化,以及教與學的樂趣,受益匪淺。我收穫有以下幾點:

一、重視探究活動,構成自主學習的潛力。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帶給充分的科學探究的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潛力,獲取科學知識,構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要教會學生透過自行設計實驗等探究方法來獲取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給予學生充足的材料和時空,啟發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大膽嘗試。設計出合理、新穎、獨特的研究方案,讓學生在參與探究知識的全過程中,獲取知識,磨練潛力,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真正掌握獲取科學知識的本領。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願意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國小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問的探究心理。創設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能引起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衝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學生有了興趣,探求知識就會成為“心理需要”,就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重視課堂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

科學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構成科學的探究方法,科學的闡述自己的科學觀點。因此,科學課上,我們首先要審視自己的語言是否科學,是否準確精練,不就應唸叨不斷。科學課上,教師的語言指向性應更明確,評價性應更中肯更直白,要講的更少更精。增加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只有老師少講,才有學生真正的學,只有學生的學,也才有教師的教,不教才是真正的教,我們要永久相信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潛力。

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2

今天,聽了何麗萍老師上的《公輸》這堂課,感受頗多。下面,我將從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兩方面略作闡述。

一、教師主導地位發揮得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即在課文學習必要之處作適當點撥,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疑點。

1、學目標明確而集中

用簡明的話說說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體會墨子的勸說藝術。

2、教師能恰當設疑

“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能夠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有利於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達到突破學習重點的目的。授課過程中又將止楚攻宋的過程細化為三部分,這種問題設計能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帶有啟發性、思考性和思辯性,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培養了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思維發展的訓練目標。

二、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

首先是學生大面積地自讀,為學生理解課文記述的內容提供了基礎和條件。而學習文言文最常用的、切實可行的方法也是多誦讀,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得到美的薰陶,情操的陶冶。從而營造了和諧的教學環境,形成了互動的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

其次是學生能主動探究規律。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之下,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整體感知了文章內容,本節課摒棄了以往教學中單一的傳授性教學方式,而代之以新的學法,即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去提出個人問題,從而有所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看法。如“荊之地方五千裡,宋之地方五百里”朗讀節奏的劃分,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作為學習的主體,一堂課中要讓學生在學習體驗中有所收穫和啟發,並能說出自己的見解。所以對於“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充分放手,讓學生解決疑問,尋找答案。如果問題難度比較大的話還可以嘗試小組合作解決。這應該比教師逐層的分析講解更有挑戰性,也更有價值和意義。

何老師的課自然中透露著紮實,全面中突出著重點,點撥裡彰顯出主題,踏實、親切而富匠心的複習風格值得學習。

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3

炎炎夏日開始了,隨著緊張的學習,我已全部完成了研修平臺推送的六個“優課”課例資源包的全部內容的觀課學習。六位老師的課各有千秋,通過觀、評他們的課,我收穫滿滿,同時也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努力提升自己。綜觀這六節課,給我感觸最深的當數嶽偉老師的《用座標表示平移》這節課。

在觀課前我認真研究了評課表,明確了評價內容和方法,依據這些指標我開始了觀課堂實錄。

評價:看完嶽老師的課,整堂課給我以引領,不知不覺我被他帶入到了本節課的'學習中,嶽老師嚴謹的課堂語言,縝密的邏輯思維,簡潔概括的板書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令我耳目一新,整個教學過程如同行雲流水,暢通無阻。在他的引領下明確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準確的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本節課最終我給評出了97分。

我認真看了嶽老師提交的材料,課前準備:課件設計、課標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課中實施:教學設計、測評練習;課後總結:效果分析、觀評記錄、課後反思。從這些方面都能看出老師在課前付出的努力,以及課上紮實的基本功,駕馭課堂的能力,我敢說,嶽老師的教學成績也絕對是優秀的。

下面就以教學設計這一環節為觀察點,談談我的感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基礎上進行的,上課一開始用“棋盤”這一學生身邊的事物入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課內探究主要進行了兩個方面;1、圖形移——座標變;2、座標變——圖形移;針對這兩方面,老師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歸納等環節,利用小組討論、同桌討論等活動進行不斷地探究,得出結論。在探究圖形平移後的頂點座標點變化,尤其是注意事項,教師都進行了方法指導,教師注意強化正確的概念,使學生感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並且每一個環節後面緊跟練習鞏固,這樣設計很好,更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這點值得借鑑。

缺點:在觀察課堂教學這一環節中,我發現有這幾個問題:

1、學生交流的時間、機會較少;

2、個差異性教學有待進一步提高。例如,在“快樂闖關”的提問中,教師點名讓學生回答,而起立的一女生說看不清楚,教師就直接讓另一個看清楚的學生回答了,那看不清怎麼辦呢?教師把她冷落了,我就在想,本節課,被老師冷落的僅僅是看不清的學生嗎?

3、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時候很少,整堂課大都是教師提問,點名回答,我認為,應該將點名回答和主動回答相結合,這樣整堂課才精彩。

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4

一、匯入生活化,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本節課在新課的引入上從學生平時熟悉的草莓入手,多媒體展示“一株草莓的一生”的過程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我們已經學習了被子植物的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植株長到一定階段,就會開花———結果,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三節開花和結果。以此匯入新課渲染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過渡:一提到花,同學們並不陌生,都見過很多,下面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花的海洋,去欣賞大自然饋贈個我們的禮物——美麗的花。過渡自然,很好地引起了學生的注意。

二、問題設計環環相扣,體現教學重難點。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教師總是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而問題的設定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淺入深,所提出的問題也很明確,既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如:

(1)你能說出花的不同結構的名稱嗎?

(2)同學們的認識是否準確,還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呢?

(3)每一朵花都具備這些結構嗎?

(4)對植物的繁殖後代來說,花的哪些結構是最重要的?等等,這些問題恰是本課要學生解決的重點問題,這些問題又是在上課開始階段提出的,更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明確學習目標,自主進行探究。

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

在課堂中,盛老師非常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培養,注重小組合作交流。對於有一定難度的思考題,能做到在小組中先進行討論,然後歸納出結論。教學中教師始終把學生放在重要位置,讓學生自主探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其他同學補充說明或說出自己的看法。講花的結構時,先播放“花”的多媒體圖片段師生一起欣賞。然後播放觀察花的結構視訊,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花的順序和各部分名稱。學生按照要求觀察自己帶來的花,“花的結構”。注意觀察順序和方法,小組內交流花的結構各部分名稱。多媒體展示花的結構圖,先引導學生說出各部分名稱,再提問:

(1)你能說出花的不同結構的名稱嗎?

(2)同學們的認識是否準確,還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呢?(引導學生討論與思考)。

(3)每一朵花都具備這些結構嗎?

(4)對植物的繁殖後代來說,花的哪些結構是最重要的?從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問題,瞭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再對學生加以點撥、引導,通過小組實驗和討論,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討論、歸納小結,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逐步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簡單化。

在講授《傳粉和受精》時,先觀看受精過程動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受精的過程段落,初步瞭解什麼是受精與受精,然後給動畫配解說詞,學習受精的過程。結合多媒體圖片解析講解雙受精的過程。用形象化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抽象的生理過程,使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一個直觀的瞭解,讓學生看到平時看不到的生命現象。這樣更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五、教師語言優美。

如: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花的海洋,去欣賞大自然饋贈個我們的禮物——美麗的花。花無百日紅,花開花謝是自然的規律,美麗的花朵凋謝固然令人惋惜,但植物將為我們呈現另一番驚喜——奉上豐收的果實。我們瞭解了被子植物經歷了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結果,完成了偉大的一生,同時為人類提供了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食物,所以我們要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因為它們是人類的最親密的朋友。也祝願同學們的人生像花兒一樣美麗綻放結出累累碩果!

六、練習題設計很好,都能體現本節課的知識點,當場反饋,進一步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

鞏固練習題部分,層次分明,照顧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並且逐步拓展延伸,聯絡生活,連結會考,體現了執教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

我也談談這節課中值得思考的地方

1、學生在課堂上氣氛活躍還不夠熱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還應該多思考,小組之間課堂上的合作學習過程還有些欠缺。

2、教師主導的時間有些多,應該再放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總體來說,這是一堂近乎完美的一節課,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很好!

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5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首先感謝市教研室給我們基層的語文教師提供了這樣一個高層次、最實用的學習機會。

說是“高層次”,本次執教的教師都是語文教研員,他們都是我們市內語文界頗有影響的語文學科帶頭人,他們的課堂教學代表了了我們連雲港市語文教學的最高水平。說是“最實用”,因為執教的教研員都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指導者,是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推行者,是平時語文考試的命題人,更是語文會考的命題成員庫的人員。他們的語文教學代表了他們對語文教學的思考,通過這樣的聽課,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語文新課程標準,通過他們對語文課堂知識的把握,瞭解我市語文考試的新動向。這對於我們基層的語文教師來說是“最實用”。

由於忙於會務安排,我聽了今天三節課中的兩節,在這兩節課中,我最大的感覺是受到了“心靈的震憾”。我覺得至少有以下四點收穫:

新浦區教研員張永春老師在課堂上語言幽默,和學生對話的過程中,始終面帶微笑,教學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教師睿智的語言表達,讓學生如坐春風,這樣的也是我所說的生動的語文課。再有營養的飯食要好吃才能下嚥,才能有助於身體健康。不好吃的飯菜不會打動人們的胃口的。所以語文課堂首先要生動。

“知識點”轉到“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訓練上,這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關鍵,也是今天語文考試的要點。

在兩個老師的課堂上,我們都看到了他們特別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讓學生站起來說話,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還有專門的書面表達,比如張永春老師就專門讓學生把自己對課文感悟寫出來,這樣的訓練是針對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訓練,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們通常的知識點訓練,這是我們要深入領會的。

除了收穫,還有幾點疑問提出來向專家請教,並和同仁一起交流。

參加市“國中語文觀摩研討活動”的評課稿6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能用漢語拼音識字。能借助拼音主動識字,對識字感興趣是重中之重。一年級的課文大部分是帶漢語拼音的,為孩子識字做好鋪墊。再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習慣甚至比內容更重要。

宋老師這節課,不能稱為完全意義上的語文課,它裡面牽扯到的小組建設和導案使用的鋪墊問題很多,因此不是完全的把課堂用在了學習課文內容和識字上。不過我還是欣喜的看到以下幾大亮點:

1、孩子課堂習慣特別好,身子坐端正,能用普通話參與課堂,還能夠同桌相互檢查相互幫助,這不得不說宋老師課下做了很多工作。

2、孩子們的漢語拼音學得很紮實,能夠正確拼讀生字。還能拿出家長幫助製作的生字卡片來認讀,這也說明宋老師前期教學還是很紮實有效的。本節課在識字環節宋老師做了分層識字的設計。這樣在課堂上識字就能很好的抓住重點和難點的字進行學習,老師初衷的設計考慮很周全。

3、宋老師的課堂語言優美風趣,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中,老師童話般的連結語,吊起了孩子參與的胃口。

4、宋老師的導案設計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導框中的內容費勁了心思,導案內容的設計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裡面有組員評價有老師評價還是有家長評價。

5、亮點最大的是拓展的兒歌,這首兒歌是老師自己編成,融入了本課的11個生字。是鞏固鞏固識字的有效做法,也是我們其他老師下一步值得借鑑的一點。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走在課改的路上,會有很多困惑和不足之處。那麼就本節課來講,我還是看到幾點不足之處,為我們下一步怎樣做低年級教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我想提幾點建議:

1、導案的編制要符合兒童的特點。導案要建設性的使用,要讓導案發到孩子手中起到引領和導學的作用。不能讓導案成為孩子學習的障礙和老師課堂的障礙。導案的作用是服務於我們的,不是框住老師和孩子的。因此,導案的編制就是最大的問題。這是彰顯我們老師素質和創造力的探究活動。一年級的孩子能閱讀什麼?能看懂什麼?能做什麼?這是我們老師需要研究的,在搞清楚這些之後再想:我要給孩子一個什麼,孩子會因為我給他的東西學到什麼?孩子對我的東西感興趣嗎?這個能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和學習能力?所以,導案完全可以顛覆性的創造和使用。我們的導案甚至可以不是學習內容,我們還可以導情導創導趣。

2、課堂建設要立足於“童真”這一基本理念。不搞虛假的課堂,不讓孩子學會來怎樣配合老師。為了得到老師的滿意和認可,孩子們會說:都會了!是!好!對!等語言來配合老師,殊不知這樣的欺騙性的語言是不用教的,人類就是這麼聰明的動物,從一個孩子呱呱墜地起,即使沒有人教他們撒謊,他們也會為了贏得讚美和被肯定而說假話喜。那麼這個“聰明”拿到學習就不好了,時間一長,後果可想而知。因此,老師一定要學會觀察學會傾聽,在孩子合作的時候,要多轉一轉多聽一聽,先在課堂上“打假”,你才能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我們要怎麼做!

3、要求目標意識。課堂目標已經呈現了,老師卻不按照目標進行有效活動,浪費很多時間做一些無效環節,讓聽課老師匪夷所思。這節課目標已經很清楚了,學生也知道了,為什麼還要說些其它的東西?甚至在某一環節重來倒去,孩子都學會了,老師卻繞不出來了。

總之,一節課上老師不能面面俱到,我們該怎樣取捨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和改進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