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與珠三角經濟發展比較分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W

(資料分析)長三角與珠三角經濟發展比較分析

長三角與珠三角經濟發展比較分析

【2003.03.27 17:31】

改革開放後,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創造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奇蹟,成為我國經濟區域中增長最快、投資環境最佳的兩大區域。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創辦經濟特區和對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開放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的思路,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先走一步,成為外商投資的一塊熱土。20世紀90年代,隨著浦東的開發、上海的發展,帶動了長江三角洲經濟的飛速發展。近年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發展,吸引著世界上眾多的眼球,對全國的貢獻度也越來越高。兩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本文從經濟總量、經濟結構、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來比較分析兩地區的發展概況。

經濟總量佔全國28%

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綜合實力,一般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標準。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以上海為龍頭、由浙江(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六市)和江蘇(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八市)兩省14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帶,珠江三角洲地區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慶、東莞、中山、江門、順德、南海和番禺等十二個城市組成的城市帶,因考慮到順德、南海和番禺三地區的分別隸屬於佛山和廣州兩市,本文主要從兩三角洲的總量進行比較,故上述三個地區不作為分析城市。

總量上分析:2002年,長三角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141.62億元,比2001年淨增2160.61億元,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8.7%,比2001年提高1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536.18億元,比2001年淨增1013.3億元,佔全國的比重達到9.3%,比2001年提高0.4個百分點。總量上,長三角地區是珠三角的整整2倍,對全國的貢獻長三角地區也比珠三角地區高了9.4個百分點。客觀上分析,長三角地區聚集了江、浙、滬三省市的“精英”城市,有4個城市進入全國大中城市前十位,上海為直轄市,另有南京、杭州、寧波3個副省級城市,上海、蘇州、杭州和無錫分別以5408.76億元、2080億元、1780億元和1601.7億元分列全國第1、5、8、10位,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達到6個,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寧波和南京。而珠三角地區全部為廣東省省內城市,兩個副省級城市廣州和深圳進入了全國大中城市前十位,分別以3001.69億元和2239.41億元列全國第2和第3位,另有佛山市超過了1000億元。從平均總量看,長三角地區15個城市2002年平均實現GDP突破了1000億元,達到1276億元,而珠三角9個城市的平均水平也突破了1000億元,達到1060億元,長三角地區比珠三角地區高20.4%。

另外,長三角地區超過500億元的城市有13個,佔到86.7%,低於500億元的僅有湖州和舟山兩市,分別為422.47億元和144.05億元。珠三角地區有6個城市超過了500億元,佔到66.7%,肇慶、中山和珠海3市低於500億元,分別為443.87億元、415.53億元和410.64億元。其中長三角的泰州和珠三角的.惠州兩市2002年突破了500億元。

發展速度上分析:兩個地區24個城市的可比價增速達到了兩位數,長三角地區15城市的可比價增速差距不大,最快的是蘇州市為14.5%,最慢的是上海為10.9%,高低落差僅為3.6個百分點,應該說發展比較均衡。而珠三角地區9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則差異較大,最快的是東莞市為18.4%,最慢的是江門和肇慶兩市,均為10.3%,高低落差達8.1個百分點,比長三角地區大了4.5個百分點,從發展均衡度來講,要差於長三角地區。

從產業結構上分析:兩地區的產業結構都向高度化方向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15個城市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1118.38億元,比上年增加36.3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918.14億元,比上年增加1176.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105.36億元,比上年增加947.67億元。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4∶51.5∶42.1調整為5.8∶51.9∶42.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536.66億元,比上年增加27.0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700.81億元,比上年增加536.8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298.71億元,比上年增加495.16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0∶49.1∶44.9調整為5.6∶49.3∶45.1。兩地區的經濟結構均為二、三、一,珠三角地區服務業的比重達到45.1%,明顯優於長三角地區的42.3%。兩地區三次產業比例都明顯要優於全國14.5∶51.8∶33.7的結構分佈。

從分城市情況看,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南京、舟山三個城市三次產業比例呈現三、二、一分佈。其中上海市作為國際大都市,一直處於領跑階段,其三次產業比例關係為1.6∶47.4∶51.0,第一產業比重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最低的,而第三產業比重則是最高的;南京是首次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超過第二產業,三次產業比例關係為4.8∶47.3∶47.9,舟山市由於地理條件等因素影響,第三產業發展好於一、二產業,近年來隨著結構調整,一產比重呈現逐步下降,二產、三產發展勢頭增強,其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1∶34.1∶39.8調整為22.8∶36.1∶41.2,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0%。長三角地區15個城市的服務業比重均超過了30%,舟山、南通、泰州、揚州和湖州5市的第一產業比重在10%以上;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江門、珠海、佛山和東莞6個城市的服務業比重均超過了40%,肇慶和中山2市超過了35%,其中廣州的三次產業比例呈現三、二、一分佈,為3.4∶41.0∶55.6。肇慶、惠州和江門3市的第一產業比重在10%以上,其中肇慶的一產比重在兩個三角洲中最高,達到28.1%。上海和廣州為兩地區經濟結構最合理的2個市。

綜合以上分析,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24個城市經濟總量佔到全國的28%,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快速發展,兩個三角洲地區經濟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實力,特別是近年來大批新的基礎設施專案相繼建成以及國民經濟資訊化的迅速推進,為加快實現兩個三角洲區域現代化創造了新的條件。在21世紀初期,面對加入WTO、知識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新的挑戰和機遇,兩地區要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形成整體優勢,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強化作為全國經濟增長極的功能和作用。

出口佔全國總量的63%

經濟增長主要通過消費、投資和出口來拉動,被稱為“三駕馬車”,因此本文主要從兩三角洲的“三駕馬車”進行比較。

一、投資方面

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90.66億元,比上年增長21.9%,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7.6%,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39.46億元,比上年增長5.6%,佔全國的比重達到6.3%,比上年下降了0.7個百分點。

總量上,長江三角洲地區是珠江三角洲的2.8倍,對全國的貢獻長江三角洲地區也比珠江三角洲地區高了11.3個百分點。從城市發展情況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一支獨秀,獨佔鏊頭,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58.41億元,比上年增長8.2%。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廣州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1.49億元,同比增長2.4%,成為兩個地區投資超過1000億元的另一個城市。列在第二集團超過500億元的城市有6個城市,分別是蘇州、杭州、深圳、南京、寧波、無錫。

發展速度上分析:兩個地區24個城市增速達到了兩位數以上的有20個城市,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15城市中只有上海增速在10%以下,為8.2%。蘇州位居第1位,為43.4%,湖州排在第2位,為35.4%,無錫列第3位,增速32.8%。南京、寧波、杭州分別排在第5、7、11位,高低落差為35.2個百分點。而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中有1/3的城市發展速度低於兩位數,最快的是東莞市為51.5%,最慢的是肇慶和廣州兩市,分別為7.0%和2.4%,高低落差達49.1個百分點,比長江三角洲地區大了13.9個百分點,從發展均衡度來講,要差於長江三角洲地區。

二、消費方面

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24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5.3%,比上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54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佔全國的比重達到8.7%,比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

總量上,長江三角洲地區是珠江三角洲的1.8倍,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增幅相同,都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從城市發展情況看,大致可以劃分成幾個層次:

超過2000億元的上海,作為全國特大城市,2002年上海實現零售額2035.2億元,比上年增長9.3%;超過1000億元的廣州,2002年作為珠江三角洲的核心之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0.68億元,同比增長9.8%。這兩個超過1000億元城市的共同點就是增速分別居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最後一位。

在400~1000億元之間的城市有7個,分別是深圳、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佛山。

發展速度上,兩個地區平均增速相同,但從發展均衡性來看,長江三角洲地區15城市中最高的是蘇州為15.3%,杭州排在第2位,為14.1%,無錫列第3位,增速13.7%。最低的上海增速為9.3%,高低落差達6個百分點,發展相對不平均。而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中,發展速度最快的是東莞市為14.7%,最慢的是廣州市,為9.8%,高低落差僅為4.9個百分點,比長江三角洲地區小了1.1個百分點,從發展均衡度來講,要好於長江三角洲地區。

三、出口方面

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出口總額924.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1%,佔全國的比重達到28.4%,比上年提高了0.6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出口總額112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0%,佔全國的比重達到34.6%,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總量上,長江三角洲地區比珠江三角洲少201.64億美元,長江三角洲地區15個城市平均出口總額61.6億美元,而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平均出口總額達到125.1億美元,長江三角洲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差距明顯。從24個城市發展情況看:長江三角洲地區超過100億美元的城市只有2個,分別是上海(320.55億美元)、蘇州(185.2億美元),而珠江三角洲地區超過100億美元的城市有3個,分別是深圳(46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