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賞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3.75K

聘才網歡迎大家的到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洛神賦圖賞析,以供查閱,快來看看吧!

洛神賦圖賞析

摘要:洛神賦圖,東晉著名大畫家顧愷之的傳世名作與代表作之一,此畫是顧愷之依據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詩人曹植的《洛神賦》裡的內容,用水墨畫的形重現其神奇魅力故事。描繪了曹植與美麗的洛神在湖邊奇遇遊玩 ,最終分離的悽美的愛情故事。顧愷之以長卷的形式,構思精巧,設色古豔,濃墨重彩的畫筆顯現了這一奇特的愛情。

關鍵字:洛神賦,顧愷之,洛神,曹植。

1 繪畫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學校教育打破了漢代儒學獨尊的教育體制,管理也逐漸多元化。美術教育也通過官學教育體制和私學教育得以繼承和發揚,繼鴻都門學之後的又一專業藝術教育機構麟趾學,且迎來了中國美術理論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潮。在中國繪畫史上,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全國長期戰亂,南北對峙,朝代頻頻更迭,卻使當時的學術思想格外活躍,並促進了藝術的發展。這一時期的石窟壁畫.墓室壁畫.石刻.磚刻以及漆畫等都已蔚然可觀。出現了開宗立派的專業畫家.書法家,而且,作為奠立中國繪畫理論基礎的“傳神傳”.“六法論”也在這一時期提出。

總的來說魏晉南北朝繼承和發揚了漢代繪畫藝術,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出現了專業畫家,繪畫創作呈現繁榮的景象,一是人才輩出,民間美術活動興盛,創作技巧不斷提高。孕育了唐代繪畫新面貌的產生。

其屬於密體畫派,以區別與南朝梁張和唐代吳道子的“疏體”。其筆跡周密,緊勁連綿,筆法如春蠶吐絲,輕盈流暢,遒勁爽利,又稱為“鐵線描”。

2畫家背景

顧愷之(346年407年),為東晉大畫家和文學家,他以“畫絕,才絕,痴絕”而馳名於世。與陸探微合稱“顧陸”,稱為“密林”畫派,他的畫風格獨特,被稱為“顧家祥”,人物清瘦俊秀,所謂“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顧愷之之所作人物畫,善用淡墨暈染增強質感,運用“鐵線描”勾勒出勁挺有力的線條,人物五官描寫細緻入微,動態處理自然大方。並以人物面部的複雜表情,來隱現其內心的豐富感情:衣服線條流暢而飄逸,優美生動,充滿藝術魅力。現今傳世的顧愷之作品摹本有歌頌曹植與甑氏愛情的《洛神賦圖》,和勸誡婦女德行的《女史箴圖》,《列女仁智圖》。提出“以形寫神”.“盡在阿堵中:的傳神理論。

3作品介紹

絹本設色、是一幅長卷,縱27.1cm、橫572.8cm 此卷用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的表現了三國時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的內容,也體現了這一歷史時期新興文藝理論中 重視感情生活的要求。該畫對人物心理刻劃的成功及善於表達情感內容的精深造詣,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繪畫的新發展。目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洛神賦圖卷》以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為題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時與洛水神女相遇而戀愛,終因人神路隔而無奈分離的動人故事.畫家把人物的神韻,風姿表達得惟妙惟肖,這是前無古人的.

這幅人物畫的線描如"春蠶吐絲",後人稱這種技法為"高古遊絲描"被列為人物畫技法十八描之一,對後世的中國畫線造型產生很大影響。

是圖取材於曹植《洛神賦》,系連續性的神話故事畫。《洛神賦》是一首愛情詩篇,作者將其戀人甄氏(後依曹操旨意嫁與植兄丕)化作可望而不可求的洛水女神。該卷畫曹植從京城回東藩路經洛水時遇洛神宓妃的愛情故事,格調纏綿,情節浪漫。

畫卷從曹子建初見洛神宓妃起,以一系列極其鮮明的形象,畫出了一副哀怨纏綿的連續畫圖。卷首畫曹植在洛水畔停歇時的情形。在“日既西傾,車怠馬煩。爾乃稅駕蘅皋,容與乎陽林,流愷乎洛川”之際,忽然遙遙望見一個麗人,疏忽出於岩石之畔。畫家以生動的筆資,將這位使曹植寢食不安.朝思想望的戀人,畫的丰神絕世,含情脈脈,回眸顧盼,飄飄若仙,表現出一種可望不可即的無限情意。畫家著力刻劃了3匹疲憊的馬,呈現出不同的特性,體態動靜不一。一卸套之馬暫獲自由,猛然就地滾塵,驚的馭手慌忙側身躲讓,一馬引頸回,一馬俯首吃草。

其後畫到“馮夷鳴鼓”.“女媧清歌”以及諸神遊戲的幾段,也都十分細緻生動。與洛神的滿腹心事不相同,與曹植的驚疑不定更形成鮮明對照。用’鐵線描”的手法畫出曹植與美麗的妃子在洛河遊玩的快樂景象。仙樂飄飄,歌舞昇平,悠然自在,一幅浪漫的的愛情躍然而上。不知不覺,已到了夕陽西下時。

再後畫洛神架六龍乘雲車,“文魚警乘”,“玉鸞偕逝”,“水禽翔衛”,旌旗飛揚,形成畫卷的最高潮,這場詩人的夢幻,經過畫家的妙筆,把人們引進了神話世界。

卷末畫曹植回到岸上,坐於洛水之畔,目痴口呆,茫然若失,這時天已破曉,座前還放著兩支未滅的殘燭,曹子建疲倦.懊喪的神態,表現了“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署“的境地。一改漢代的平視畫法,採用俯視角度,開闊了視野。作者畫曹植駕車登程,回首尋望洛神的倩影。5馬在乘騎的護衛下奮力拉車向前,其動勢與東漢畫像磚、石和壁畫上的人馬極為相似,證實了東晉人馬畫與東漢藝術的承接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