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典故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53K

關於歷史典故1

1.文君當壚:

關於歷史典故精選[15篇]

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富家卓王孫有個女兒叫文君,剛守寡不久,非常愛慕司馬相如,相如就同文君私奔來到臨邛,把自己的車馬全部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做賣酒生意。並且讓文君親自主持壚前的酌酒應對顧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犢鼻褲,與僱工們一起操作忙活,在鬧市中洗滌酒器。

這個故事後來成為夫妻愛情堅貞不渝的一段佳話,臨邛也成為釀酒之鄉。

2.王羲之蘭亭流觴:

王羲之素有“書聖”之稱,他最為後人所稱道的《蘭亭集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相聚會稽山陰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王羲之揮毫書寫詩序,既著名的《蘭亭集序》,王羲之適逢酒酣,趁興揮筆,瀟灑自如,寫下這絕代書法佳作。

3.清聖濁賢:

三國魏初建時,曹操嚴厲禁酒,人們只好私下偷著飲酒,但諱言酒字,故用"賢人"作為"白酒"(或"濁酒")的`隱語,用"聖人"作為"清酒"的隱語。清聖濁賢演變成一個典故。還有一個"青州從事,平原督郵"的成語,也是美酒和惡酒的隱語。南朝人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桓溫手下的一個助手善於辨別酒的好壞,他則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青州是一個地名,青州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齊郡,"齊"喻"肚臍",好酒叫做"青州從事",是因為好酒喝下去後,酒氣可以通到臍部;他把壞酒稱做"平原督郵",是因為平原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鬲縣,"鬲"喻"膈",意思是說壞酒喝下去,酒氣只能通到膈部。

關於歷史典故2

1.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遊手好閒;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裡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2.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絡。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才得脫險。

“白登之圍 ”後,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後的相當一段時期裡,採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

3.輪臺悔詔

漢武帝晚年,求長生不老,竟被方士巫術迷惑,幻想成仙。他招進一批方士在宮中煉什麼不老丹。那些方士的三寸不爛之舌,害得他終日神情恍惚。不老丹未煉出來,有一個他寵幸的“活神仙”李少君倒病死了。武帝總說人家羽化成仙了。武帝還依方士之言,在宮裡鑄—銅柱,高達二十丈,柱頂鑄一仙人。頭頂玉盤,承接天上降下的仙露。武帝天天喝飲仙露,不料病倒了。多虧太醫救治才沒喪命。諸如此類的蠢事,不勝列舉。北京北海公園裡還有這承露盤的山寨品哩!

武帝六十五歲那年的`一天,正在宮中昏睡,夢見無數木人,手持棍杖圍著他喊打。驚醒後,對寵臣江充談及夢狀。江充說,如今流行巫蠱之術,一定有人利用木刻小人詛咒陛下。武帝信以為真,即命江充查究。這江充是混進宮中的一個奸臣,有次因一偶然事件與太子劉據發生摩擦。這下,便想借機攻訐太子,在皇帝面前討賞。江充預先指使人刻了一小木人,暗中埋在太子宮裡。然後親率人馬挖出來,以陷害太子。太子不等江充去向武帝稟報,立即徵調武士搶先砍了江充腦殼。武帝聞報大怒,命宰相帶兵拘捕太子,鬧得宮中殺聲震天。太子母親衛皇后含憤自盡,太子本人被迫出逃湖縣(今河靈寶西)。後因官兵追捕甚緊,太子已無處可躲,只得自縊身亡。

事後,武帝終於查明:是江充蓄謀製造小木人事件,迫使太子起事。太子死了,後悔已晚。武帝下詔誅滅江充九族,在太子自縊身亡的湖縣築了一座思子宮,以表對枉死太子的哀忱。

太子枉死後,武帝痛定思痛,幡然醒悟。看看眼前,從他曾祖父劉邦起就有了的匈奴之患,至今未能平息,不斷侵擾國土,堂堂大漢王朝軍隊連吃敗仗。將軍李陵的五千人馬也全軍覆滅,李陵甚至投降了匈奴,派到匈奴去修和交好的使臣蘇武也被匈奴扣留,杳無音信。太史令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竟被他處以宮刑。那些年,朝政不僅毫無建樹,而且日益鬆懈,致使政令不出皇宮,酷吏橫行,貪官當道,輕濟萎縮,百姓深惡痛絕,怨聲四起。

武帝常想:這樣下去,天下定會大亂。他不甘心劉家幾代人坐了一百多年的天下,在他這一代毀於一旦。於是,他決心痛改前非,強振精神,重整朝綱,振奮民氣,讓大漢王朝再展雄威。

武帝走出深宮,舉行了一次“親耕禮”,就是吩咐左右大臣都帶上農具,在一片地裡親自耕種。這雖然是象徵性的行動,但足以號令全國上下發展生產,求得豐收。禮畢,他對群臣說:“朕即位以來,做了不少悖理之事,使天下人愁苦,如今追悔不及。從今以後,凡傷害百姓之事,全都應當罷廢。不得再行!”

大鴻臚寺(朝廷九卿之一,掌管少數民族事務)田千秋見皇上追悔往事,便乘機進諫說,多年以來,方士們稱神道仙,迄今不僅未見任何成效,反而撕擾亂了了百姓思想,放棄了農耕,只是騙取錢財,腐饒蝕人心。應該一律罷遣!武帝稱讚田秋說得對,立即詔令把方士們全部趕出宮去。接著,封田千秋為丞相,囑他恢復曾祖父倡行的“與民休息”的治國方略。革除弊端,重整大漢河山。

主管財政的搜粟都尉桑弘羊也向武帝出謀,派大批軍士到輪臺(今新疆輪臺縣西)屯田墾荒,以增加財政收入。武帝未予批准,還就此下昭說:

“以前主管大臣奏增加百姓賦稅,讓每人多繳納三十文錢作軍費。今又奏請屯戌輪臺,輪臺在姑蘇以西一千多裡,從前發兵攻打姑蘇,雖然得勝,但因路途遙遠,沿途死了數千,何況如今要到姑蘇以西更遠的地方!當年軍士死亡,離散悲痛,朕常常掛念在心頭。今派兵到輪臺築壘墾田,豈不又要擾亂千家萬戶,苦害百姓嗎?朕實在不忍聞!當今最要緊的是,廢止殘酷刑罰,減輕百姓賦稅。鼓勵農耕,讓養馬者得免勞役。只要國家開支不缺乏。邊防守備不放鬆,即可。”(請查閱原文)

這道詔書,史稱“輪臺悔詔”。這道“悔詔”下達之後,武帝對外不再用兵。以前的種種歪門邪道,一律戒絕。雖然健康每況愈下,還是身體力行,用各種手段推行了許多改善百姓生活的政策、措施,民心得到安撫,各地反抗朝廷的活動也有所緩和,使漢朝渡過了危險關頭,經濟開始再度繁榮。

關於歷史典故3

蜀漢後主劉阿斗的的.歷史形象並不是很好,所以後人總是在揣度,為什麼諸葛孔明不另立新主呢?

一 先從隆中對策說起。當時諸葛亮為劉備定下的最高戰略目標是“興復漢室”,這樣做一是可以使師出有名,二是可以爭取民心,無疑為劉備完成霸業提供條件。如此聰明之舉為何曹操孫權沒有想到呢?其實二人未必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是曹操、孫權二人都無皇室血統,根本不可能打這個旗號去創業,劉備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倘若諸葛亮廢了劉禪,百姓便會起疑,“丞相說的興復漢室還算不算?”廢了劉禪,等於自己砸自己的招牌,自毀長城!

二 劉禪雖不為明君,但在諸葛亮時期卻不謂庸主,還未有後期那般荒唐,無非是貪戀女色、聽信幾句謠言,尚未構成大錯。試問諸葛亮有什麼理由廢了他?廢一個皇帝,勢必造成朝中大亂,蜀國本身羸弱,如何經得起這一大動?如此一來,反倒天了自家風險。

三 諸葛亮要廢劉禪,是因為劉禪無能,不能完成大業。那麼他若廢了劉禪便說明他完全有能力滅了魏國,與東吳平分天下!但蜀國當時由此力量否?滅不了魏國卻廢皇帝——他諸葛亮便是大罪人!諸葛亮何等英明?豈會為此自毀前程。

四 諸葛亮只想當丞相,對皇帝不感興趣。當皇帝固然好,但人家要是沒興趣,還是白搭。

關於歷史典故4

以前,有個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長工幹活,地主給長工們蓋了一批團結樓住著,一天,地主的謀士對地主說:“東家,長工們這幾年手上有點錢了,他們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們永遠住下去,你乾脆把房子賣給他們起個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訴他們房子永遠歸他們了,可以把他們這幾年攢的錢收回來。”地主說:“不錯,那租金怎麼辦?”謀士說:照收不誤,起個日本名兒,叫物業費!地主很快實行了,賺了好多錢,長工們那個高興啊!

過了幾年,地主的村子發展成城鎮了,有錢人越來越多,沒地方住,謀士對地主說:“東家,長工們這幾年手上又有錢了,咱們給他們蓋新房子,起個名堂叫做舊城改造,他們把手上的錢給我們,我們拆了房子蓋新的,叫他們再買回去,可以多蓋一些賣給別人。”地主又實行了,這次,有些長工們不高興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長工們打掉牙只好往肚子裡咽,地主又賺了好多錢。

又過了幾年,地主的村子發展成大城市了,有錢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錢了,謀士對地主說:“東家,咱們把這些長工的房子拆了,在這個地方建別墅,拆出來的地蓋好房子賣給那些有錢的大款還能賺一筆。”地主說:“長工們不幹怎麼辦?”謀士說:“咱給他們錢多點兒,起個名堂叫貨幣化安置,咱再到咱們的豬圈旁邊建房子,起個名堂叫經濟適用房,給他們修個馬車道讓他們到那邊買房住。”地主說:“他們錢不夠怎麼辦?”謀士說:“從咱家的錢莊借前給他們,一年6分利,咱這錢還能生錢崽,又沒風險,再起個洋名兒叫房屋貸款。”地主又實行了,長工們拿到錢,地主的經濟適用房到現在才建了一間,長工們只好排隊等房子,直到現在,還等著呢------

於是,長工們開始鬧事了,地主有點慌,忙問謀士怎麼辦?謀士說:“趕緊通知長工們,房子要跌價了,別買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們的豬圈租給他們。”結果,這麼多年後,長工們的錢全沒了,還在租房住,直到永遠!

故事完了,你笑了嗎?!笑了?那說明你家是“地主”或者你家有大房子住,最起碼住的不是“豬圈旁邊”的那套。反正我沒笑,這其中飽含了太多的辛酸苦辣!!!

蘇東坡買房的歷史典故

北宋那年的春天,蘇洵帶著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來到了汴京。汴京寬闊的大街上,兄弟二人左顧右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上還有這麼繁華的城市。在一處幽深的巷子裡,那個花蝴蝶般的妓、女朝蘇洵招了招手,蘇洵的臉立即漲成了豬肝色。他看了兩個兒子一眼,對這座城市剎那間充滿了無名的恐懼。

照蘇洵的意思,在汴京租一處房子住下算了,等謀取了功名,說不準都是要外放的。蘇軾不同意。蘇軾說:“租房子哪如買房子!”蘇軾又說:“租的房子永遠是人家的,買的房子才是自家的。”

蘇轍也附和哥哥,說:“我們應該買一處房子。”

於是,他們就有了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在儀秋門附近,房前房後遍栽高大的`榆樹和槐樹。房子的後面,是一處佔地約半畝的小花園,園內的花兒已開始含苞吐蕾,有早熟的蝴蝶在花蕾上扇動翅膀。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達,蘇洵被任命為校書郎,在京城任職。蘇轍只有辭去外補職務,陪同父親住在汴京,這是宋朝的規矩,無須贅言。

蘇軾卻去了鳳翔府,出任籤書判官,不得不告別剛剛入住的房子。蘇軾的這一西行,在他以後人生的旅途中,或許埋下了某種暗示。

以後的若干年,蘇軾輾轉於鳳翔、杭州、徐州等地方任上,居住的都是官舍。年輕的蘇軾,一心想建立功業,還沒有出現過為自己造房築屋的念頭。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在這裡,他開始築建他一生中最有田園風味的“雪堂”。

這一年的冬天,黃州飄起了鵝毛大雪,雪稍霽,蘇軾就開始在黃州東門外東坡故營地築造房屋。房屋建好,蘇軾給它取名雪堂。

蘇軾在雪堂的四壁畫上了森林、河流及漁夫垂釣的景緻。雪堂的石階下有一座小橋跨溝而過,除了下雨天,這條水溝都是乾涸的。溝裡常有野兔出沒。在雪堂的東邊,蘇軾栽了一棵柳樹,每天早晨,枝頭有黃雀梳理著羽毛。蘇軾僱人在柳樹下打了一眼土井,井水清澈,除了汲水做飯,蘇軾還用井裡的水澆花、洗衣服。繞過柳樹,走下山坡,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稻田旁栽著幾棵高大的桑葚樹,桑葚成熟時,小孩子吃得滿嘴紅紫。

雪堂後邊,是一個小土崗,遍栽青翠的毛竹,蔭翳蔽日,蘇軾搬一把躺椅,就在這下邊乘涼,間或打個小盹兒,立即就有蝴蝶飛來,在他眉毛上翩翩起舞。

這一段時間,蘇軾喜歡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賦。在田間耕作時,他將《歸去來兮》中的句子打亂,重新組合起來,配上當地民歌小調,教家人吟唱。他用竹枝敲擊著接牛角,敲出了優美的旋律。

一幅多麼美妙的田園圖啊!

然而,這種生活不久就被打破。朝廷一張詔書,蘇軾由黃州遷任汝州。是夜,蘇軾站在雪堂的院子裡,遙望滿天星辰,長久地沉默不語。

蘇軾九月抵達金陵,和王安石在一起數日,飽覽了秦淮河兩岸的美景,他懷戀雪堂,想在這兒再置一處房子。他想,朝廷這樣把他調來調去,每到一地都得尋找房屋,很是操勞,不如趁早找一個養老的去處。

訊息傳出,儀真的太守邀請蘇軾,讓他把養老的房子建在儀真。

儀真靠近金陵,有著優越的地理條件。

湖州太守騰元發是蘇軾的好朋友,親自登上門來,迎接蘇軾去湖州小住,並勸他在山清水秀的宜興買上一塊田地,還出主意,讓蘇軾上表朝廷,一家老小需要靠種田謀生,申請朝廷允許他把家安在宜興。

恰巧,騰元發有一個親戚,在宜興城外二十里的深山中有一處田地,每年可產八百擔大米,蘇家可以憑此衣食無憂了。蘇軾有點兒動心。託人賣掉了他父親當年在汴京買下的那處住宅,籌了銀兩,用來購買田產。

一天清晨,蘇軾去看那片田地。船在荊溪裡行走,兩岸繁樹濃蔭,恍如仙境。想到將來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頤養天年,蘇軾幾乎陶醉了。

那果然是一片肥沃異常的土地,可以說旱澇都能保住好的收成。

蘇軾站在那片田地上,開始謀劃起來,那兒種水稻,那兒種桑椹,那兒種柑橘。等等。他手舞足蹈,像一個小孩子。

蘇軾把這片地買了下來,又寫信給騰元發,說已決定在荊溪邊買上一處房子,然後把家小接來,要長期定居於此了。

過幾天,房子找到了,這是一棟老宅子,房子建得古樸而精巧。

幾經說合,原房主人同意五十萬錢出手,蘇軾掏乾淨所有口袋,才湊齊這筆錢。買下房子,蘇軾掐著手指頭定了個黃道吉日,準備在那一天搬進新房子裡去。

離搬進新房子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天晚上,有著很好的月亮,蘇軾與朋友邵民瞻在月下散步,邵氏就是這所房子的說合者。他們偶然進了一個村子,聽到一個老婦人在一間茅舍裡很傷心地痛哭。蘇軾聽得心酸,就推門進去問個究竟。

老婦人說:“我有一套房子,世代相傳好幾百年了,可我生個不爭氣的兒子,賣掉了房子,把我攆到這間茅屋裡來了。看到明晃晃的月亮,想起祖宅,很是心酸。”

蘇軾一問之下,暗自吃驚。老婦人所說的房子正是自己剛買下的那所。蘇軾彎下腰安慰那位老婦人說:“你不用傷心了,我就是買你房子的人,現在我就把房子還給你。”蘇軾掏出買房的字據,當著老婦人的面撕掉了。

蘇軾帶著家眷要離開宜興了。小船在荊溪裡穿行,兩岸有怪鳥驚起。小兒子問蘇軾:“父親,我們的房子呢?”蘇軾站在船頭,抬目望向遠處。

遠處一片迷濛。

關於歷史典故5

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將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 ,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以後怎能成才呢?”孟子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

《弟子規》中說:“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應順承。”對父母長輩的責備,理應樂於聽受,也要視為一種教誨。

關於歷史典故6

典出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蘇軾·題蕭子云書》:“唐太宗評蕭子云書曰:‘行行如紆春蚓,字字若綰秋蛇。’今觀其遺蹟,信虛得名耳。”

《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五首之四》:“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清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詩云:“研將朱墨任鴉塗,‘春蚓秋蛇’認得無?”

《晉書王羲之傳》評江南樑蕭子云之書法,雖名揚江南,但其書法柔弱無力,缺豪邁之氣。字型猶如春天之蚯蚓,秋天之蛇無異。《蘇軾題蕭子云書》中有錄唐太宗觀子云遺蹟之語,與《晉書》所言,大致相同。

亦作“秋蛇春蚓”。《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騖家雞定誰美。”

亦作“春蛇秋蚓”。《明宋濂史書會要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春蚓秋蛇”。原指彎彎曲曲,似蚯蚓與蛇爬行之遺蹟。後喻書法柔弱,缺乏骨力,字型拙劣,婉曲無狀,常用此語。

誤會

“春蚓秋蛇”典出李世民《晉書·王羲之傳論》,文曰:“(蕭)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臥王蒙於紙中,坐徐偃於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邪?”蕭子云是蕭樑時代著名的書法家(按:其草書等今已不得見,惟小楷賴《閣帖》以傳,見附圖),李世民認為他的字縈綰無狀,缺筋少骨,如同“春蚓秋蛇”。

李世民論書以骨力為尚,嘗雲:“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歷代書法論文選》輯,120頁)而蕭梁書家多以王獻之的流美書風為楷模,“字書工者率以纖勁清媚者為佳”(馬宗霍《書林藻鑑》卷七引歐陽修語)。蕭子云亦不例外,他在上樑武帝《論書啟》中說:“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模子敬(王獻之),多所歷年。”雖然他也說到自己“始變子敬,專法元常(鍾繇)”,但事實上“晚節所變,乃右軍(王羲之)年少時法也”(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第十九》“梁氏祕閣”條),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審美趣味。蕭氏以柔美為主要特徵的書法風格與李世民以骨力為主的書學祈尚相去甚遠,遂招致李氏惡評。

由於李世民的這段話中已經包含了對“春蚓秋蛇”的解釋,所以,並沒有給後人的理解和運用帶來困難。宋·姜夔《續書譜·草書》:“唐太宗雲:‘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惡無骨也。”又蘇軾《東坡題跋》卷四《題蕭子云書》:“唐太宗評蕭子云書雲:‘行行如紆春蚓,字字若綰秋蛇。’今觀其遺蹟,信虛得名耳。”又《蘇軾詩集》卷十五《和孔密州五絕·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又《蘇軾詩集》卷二十九《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其一》:“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鶩家雞定誰美。”又明·趙宧光《寒山帚談·學力三》:“字法惡無骨。《書狀》雲:‘行行若縈春蚓,字字若綰秋蛇。’此主客不分耳。”又清·宋曹《書法約言·論草書》:“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屬十數字而不斷,縈結如遊絲一片,乃不善學者之大弊也。”又清·姚配中《書學拾遺》:“凡作草,不得一概盤紆……不然則春蚓秋蛇而已。”所言率皆限定在“縈繞”和(或)“無骨”的含義上。

此外,有論者對“春蚓秋蛇”作了字面上的改動,本義不失。明·範欽《天一閣集》:“邇年陳、方、楊、馬草書視解大紳、沈文明、張汝弼尤怪誕,乃攘臂馳騖,說者以病丐偷兒、僵蛇曲蚓目之,然乎!”(《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419頁)又明·豐坊《童子學程·草書》:“近時張東海之學,纏繞無骨,備死蛇結蚓之態。”又清·王澍《論書剩語·運筆》:“解得頓挫,斯能跌蕩。指如懸槌,筆如死蚓,豈有是處?”

如此明晰之義,竟有誤會者。考其所誤,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春蚓秋蛇為遒勁,例如,明·解縉《文毅集》卷四《草書歌》:“動如綵鸞紫鳳爭翱翔,勁如秋蛇春蚓各奔忙。”二是以為婉轉流動,例如,今人朱良志《麴院風荷:中國藝術論十講》:“筆斷意聯,線斷脈運,可以成一靈妙的空間,可盡春蚓秋蛇之意。”(51頁)纏繞無骨的春蚓秋蛇在這裡被用作藝術美的象徵,實在令人意外。

誤會考

首先,李世民文中“行行若縈春蚓”一語已經把意思表達清楚了,接下來的“字字如綰秋蛇”是出於句法駢麗考慮而加上的,不過重複而已。或許正是這附麗的一句中的“蛇”引起了後人的誤會。從書法意象角度看,蚯蚓總是一無是處,所以古人有“蚯蚓筆法”之誚(宋·陳槱《負暄野錄·篆法總論》),而不必說明蚯蚓所處季節或狀態。蛇卻大不一樣,固然它在秋冬之際會漸趨僵硬、休眠,但在活動期的表現卻是敏捷而生動的`,而且具有某種份量的龍的特徵,在這一點上,蛇與書法(特別是草書)的美是相通的。因此,如果用到貶義,則必在“蛇”前加上“秋”、“僵”、“死”一類定語,否則即涉褒義。漢·崔瑗《草勢》:“畜怒怫鬱……騰蛇赴穴,頭沒尾垂。”又晉·索靖《草書勢》:“蓋草書之為狀也……蟲蛇糾繆,或往或還。”又梁武帝蕭衍《草書狀》:“疾若驚蛇之失道,遲若淥水之徘徊。”又唐·竇蒙《〈述書賦〉語例字格》:“草:電掣雷奔,龍蛇出沒。”又唐·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宋·蔡襄《自論草書》:“每落筆為飛草書,但覺煙雲龍蛇,隨手運轉,奔騰上下,殊可駭也。”所以,有的研究者認為“以蛇來比喻草書,是最能協助觀者欣賞草書書法的簡便有力的概念和形容用詞”(高尚仁《書法藝術心理學》,200~201頁)。此外,還有書法家通過觀察蛇而領悟草書法門。宋·文同《論草書》:“餘學草書幾十年,終未得古人用筆相傳之法。後因見道上鬥蛇,遂得其妙。”凡此種種,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干擾層,使得人們出於對蛇的“認可”而誤解了“春蚓秋蛇”的貶損含義。

其次,中國古代書法有“意象式”品評的傳統,這種品評方式有時給人以雲山霧罩、模稜兩可之感。前人已經察覺其中的弊端,如唐·孫過庭《書譜》:“至於諸家《勢》、《評》,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迷其理。”又宋·米芾《海岳名言》:“歷觀前賢論書,徵引迂遠,比況奇巧,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是何等語?或遣詞求工,去法逾遠,無益學者。”這是我們在對待誤解春蚓秋蛇問題時所不應忽視的因素,因為春蚓秋蛇正是意象式品評的例子。如果只注意到所謂春蚓秋蛇,而沒有顧及上下文的申說,或者只是耳聞此語,卻沒有獲悉相關背景,那麼僅憑春蚓秋蛇之意象,就未必能確知其所指之褒貶。

再次,蕭子云的書法水平究竟如何呢?是不是如李世民所論之不堪呢?《梁書》卷三十五《蕭子恪傳附蕭子云》:“子云善草隸書,為世楷法……其書跡雅為高祖所重,嘗論子云書曰:‘筆力勁駿,心手相應,巧逾杜度,美過崔寔,當與元常並驅爭先。’其見賞如此。”不僅享譽於當時,後人對蕭氏的評價也不低,李世民 “子云近世擅名江表”一語就說明了這一點。又唐·張懷瓘《書斷》將蕭氏各體書分列為妙品或能品。又明·王世貞《書畫跋·宋克〈急就章〉》:“嘆章草自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後僅得一蕭子云耳。”相比之下,負面的看法是很少見的。在褒揚聲中,李世民“春蚓秋蛇”的說法就可能產生“錯植”並導致誤解,換言之,既然蕭氏書法是好的,而春蚓秋蛇是描述蕭氏書法的,所以春蚓秋蛇就是好字眼。

我們分析了導致誤解的可能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誤解的合理,因為在作為原始出處的李世民的那段話中,春蚓秋蛇的含義實在是沒法再明白了。

補充說明的是,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是僵硬遲緩的,而秋天的蚯蚓和春天的蛇卻未必如是。秋天的蚯蚓姑且不論,春天的蛇至少處在復甦的、躍躍欲試的狀態,甚至已經警覺而騰赴了,所以“春蚓秋蛇”並不能當然地轉換為“春蛇秋蚓”。明·宋濂《〈書史會要〉敘》:“餘又獨慨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輒揚眉以驕人曰:‘此斯(李斯)、冰(李陽冰)也,此右軍、大令(王獻之)也。’君子觀之,曾不滿夫一哂。”這樣的用法大概可以算作另一種誤會吧。

關於歷史典故7

每年農曆四月間,公曆5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民間習慣把它作為夏季的開始。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莊稼生長漸旺,多進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管理。農諺:“立夏三朝遍地鋤。”並以立夏日之陰晴占卜一年的豐歉。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的農諺。 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那麼,關於立夏的由來有什麼呢?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迎夏儀式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有關立夏的歷史典故有關立夏的歷史典故。

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S在賦裡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裡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立夏“稱人”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裡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裡。

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據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託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後,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託,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鬥,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有關立夏的歷史典故素材庫。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

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

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關於歷史典故8

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叫馮諼的人,他因為貧窮已經快活不下去了,於是他便來到當時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的門前,說自己想當他的食客。孟嘗君就問他了:你有什麼愛好嗎?”他說沒有。孟嘗君又問:“你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嗎?”他還是回答沒有。孟嘗君一聽就覺得有點好笑,一個什麼才能都沒的人也敢來我家?當時處於自己的仁德,他還是答應了馮諼的請求。

來到孟嘗君的家裡後,因為家裡的辦事人員認為孟嘗君並不喜歡他,於是就隨便給他點剩菜剩飯打發他。馮諼就三次用彈鋏唱歌的方式向孟嘗君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都要過分,皺眉的人都十分厭惡並譏笑他,但孟嘗君還是滿足了他所提的各種無理的要求。其實馮諼做這一系列事情都是為了測試孟嘗君的胸襟和眼界,現在他眼界可以肯定孟嘗君卻是想做大事的.人。於是他此後便盡心輔佐孟嘗君成就大業。

這個故事個我們的啟示是,作為一個領導人,要有寬巨集的氣魄和廣大的胸襟,對於下屬的要求應該儘量滿足他們。就像孟嘗君那樣,對於馮諼提出的各種要求都能及時滿足他。正史因為有了這樣的領導,馮諼才能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來幫助自己的上級,而且是忠心耿耿,絲毫不敢有懈怠。

當然這裡的馮諼也是有非凡智慧的人物,他會考察自己應該要輔佐的人是否值得自己傾盡全力來幫助他,也就是說他懂得把自己的能力用在最恰當的人和事上,這樣才能成就自己的最大價值。

關於歷史典故9

官渡之戰

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地區展開了爭奪中原的官渡大戰。

袁紹率十萬大軍駐守在黃河北岸,兵強馬壯,糧草已基本用完。

謀士田豐勸袁紹打持久戰。消耗曹軍實力。袁紹不聽,反將田豐關進監獄。另一位謀士許攸建議袁紹乘機偷襲許昌,卻被袁紹懷疑為曹操的奸細,想調開前線兵力。許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營。

許攸建議曹操出奇兵突襲袁紹糧草供應的大本營——烏巢。曹操採納了許攸的獻策,親自率領精兵強將,夜襲烏巢,一把火將袁軍的.糧草燒個精光。

袁紹部將曾經主張全力增援烏巢,袁紹卻堅持要與曹軍正面決戰:結果,既攻不破曹軍大營,又損失了烏巢的糧草,軍心大亂。

曹操乘勢大舉進攻,揚言直取袁紹的老巢 郡合黎陽。袁紹從河北官渡前線分兵趕去久遠,曹軍尾隨追殺,袁軍無心戀戰,紛紛丟盔棄甲,四處逃竄,損失足有七八萬人。

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範例,體現了曹操的指揮才能。

關於歷史典故10

子貢在理財和生意上也有著卓越的成績,但是他的性格十分的古怪。孔子學術授於老子,他經常帶領子貢去周遊列國。

子貢那張嘴能言善辯,所以為自己爭取了不少的機會,孔子對他的評價很高,而且子貢對孔子十分的謙虛,每當孔子拿他跟顏回比較的時候,由於子貢對顏回有著較深的瞭解,也知道孔子很得意顏回,所以每次孔子說這個問題,子貢總是謙虛地聽教。

有一天子貢對孔子說,我的櫃子裡有一塊美玉,我是繼續把美玉收放起來呢?還是找一個有眼光的買者把美玉賣掉呢?孔子不懂得經商,為什麼子貢還要問孔子這種問題呢?子貢的心裡認為,像孔子這樣學術淵博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貪的官,但是卻不願意出來做官,不願意為天下人付出,古代的君子個個都配有美玉,因為那是身份的象徵,所以子貢就借物喻人。孔子回答子貢說賣掉吧,要是打算把它賣了的話,一定要等遇到欣賞他的人再賣。於是子貢明白了,孔子並不是不願為天下人做事,而是在等待欣賞他的人,不要遇到不識貨的人,把好好的美玉看成了玻璃。

在孔子的回答中,子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明白了孔子為什麼要這麼說,其意思就是,不管你再怎麼優秀,等遇到欣賞你的人,再去為他服務,如果是不懂欣賞的人,大可不必著急,等待合適的時機即可。

子貢贖人的典故

子貢贖人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子貢。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他善於經商,是一位大商人。當時的魯國很多人都淪為其他諸侯國的.奴隸,於是魯國頒佈了這樣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其他諸侯國見到自己國家的子民淪為奴隸,便可以自己先墊錢將他們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回到魯國後,魯國便會從國庫裡面拿出大筆錢作為贖人的獎金。子貢有一次贖回一個淪為奴隸的魯國人,但他卻拒絕接受獎金。子貢是成功的商人,根本不在乎這點獎金,他覺得救人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可這件事被他的老師孔子知道了,卻批評了他,說他做了一件錯事,告訴他人做好事,是為了能改變周圍的風氣。要所有人都能做到,而不僅僅是一個人做到就可以。然而當時魯國有錢的人少,貧窮的人多。如果再有人贖人回來,領獎金,會顯得自己品格不高。但不領獎金,又會讓自己蒙受損失,以後便沒有人願意去贖人了。

子貢贖人的故事中,子貢雖然做了好事,幫助了他人。但他把原本的道德標準提高了,讓很多人都難以達到此標準。這讓道德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讓人們害怕道德反而離得更遠。其實道德是人人都能達到的,是既不損傷自己,又有利於他人的。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的典故

某一天,子貢碰到孔子後問到:“我這裡有一塊不錯的美玉,我是把它藏到櫃子裡放起來呢?還是說找一個懂貨的商人把它賣掉呢?”孔子沉思了一下說道:“把它賣掉吧,我也是在等待懂貨識貨的商人呢。”這個對話就是對子貢曰有美玉於斯的通俗說法,古代的中國,很多事物都不明說的,經常會用物用事來做一些含蓄的比喻。子貢這個關於美玉賣和藏的問話,真的不是問孔子這玉是賣了還是收藏。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的話裡還有別的話,說起做買賣子貢可是比孔子在行多了。子貢的話真正意思是他自己就是一塊美玉,他是等待真正的伯樂認識他重用他呢,還是迴歸山林隱居終老一生呢?孔子回答他的話自然就是說希望能有真正的伯樂能夠發現並重用子貢。

這樣的一番話也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要求有用的人才要進入人世間,發揮自己的一切才能,儘可能的為這個社會服務貢獻才華和智慧。雖然說孔子的一生都顛沛流離的,但是他和他的弟子都明白什麼是責任,他們都在期盼能遇到真正聖明的君主,發揮自己的作用。

關於歷史典故11

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託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鍾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贊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鍾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鍾子期必能領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鍾子期共遊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巖下。伯牙心情鬱悶,於是彈奏了一會琴。

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鍾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裡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鍾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關於歷史典故12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源自漢中城固"昇仙村"昇仙村,伴隨它有一段古老傳說:東漢王莽二年,山口村有一位名叫唐公,既學道又酷愛柑桔。他所務桔園,繞河之水,沐山神風,質量上乘。秋高氣爽,滿園星辰,常有神仙路過,討要品嚐。一天早晨,山口處萬道霞光,唐公方一家人連同他的房舍果園,冉冉飛昇上天,若干年後,尚聞雞鳴九宵,犬吠雲中,為了紀念這一段美麗的`傳說,山口處村莊便稱作“昇仙村”。

伴隨著改革開放,城固人民培育出了新的系列換代產品——昇仙蜜桔。它處具有昇仙村丹桔全部優點特點,還個兒碩大,薄皮無核,更兼樹型矮化,最高畝產可達萬斤。

近年來發展沿秦嶺南麓八萬畝產業林帶,形成了秋風十里柑桔香的桔園秋色。值此金秋十月柑桔飄香之際,特推出桔鄉秋色一日遊。

關於歷史典故13

  李白的歷史典故

李白的一生多姿多彩,相比起很多人平淡甚至平庸的一生來說,李白這個大詩人有著太多的趣事可以講述,這裡小編就介紹其中的幾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裡就不說了,下面主要來說說他“謫仙人”和“有景道不得”的趣事。

據說當年李白從24歲的時候就出門遊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30歲的時候他來到了當時的政治中心長安,他從小就有著匡扶社稷的理想,所以到了長安之後拜訪了很多的達官顯貴,但是沒人願意推薦他。直到有一天李白和朋友一起去到紫極宮遊玩,碰上了當時的文壇領袖賀知章,賀知章對於這個名聲漸起的小輩也比較重視,再看到李白儀表不凡,風姿卓越,所以就邀請他一起來喝酒。結果買酒的時候發現身上沒錢,賀知章有點尷尬就把自己衣帶上的金龜給取了下來,拿它去換錢,李白還勸阻他:“這是朝廷給的,怎麼好拿去換酒呢?”但是幾人都沒有帶錢,所以只好這樣。之後李白拿出自己的詩歌請賀知章指點,賀知章讀完《蜀道難》頓時覺得李白的這首詩實在太好了,等到讀完《烏棲曲》賀知章不禁感嘆李白是天上的謫仙人啊,才華不是凡人可以比擬的。因此李白的“謫仙”之名就傳開去了。

後來李白依舊不得重用就離開長安繼續遊山玩水,有一次就和幾個好友一起來到了黃鶴樓,一般來說來到這種名勝古蹟文人墨客總是會在上面題詩,但是到了這兒李白麵對著無限的風光,剛想提筆作詩就看到了當年崔顥留下的那首《黃鶴樓》,讀罷此詩,李白就把筆給放下了,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孟浩然和李白的故事

孟浩然和李白都是唐朝有名的詩人,不過要論成就李白這個後輩要比孟浩然這個前輩強多了。李白,唐朝有名的詩人,號“青蓮居士”,有“詩仙”的稱號,他的詩即使是現在,仍被許多學者爭相研讀。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歲,兩人認識前,孟浩然的名字已經被許多人熟知,李白就一直很仰慕他,渴望跟“偶像”見一面。有一次李白在黃鶴樓上喝酒,聽說孟浩然就在附近飛襄陽隱居,便立馬去拜訪他。孟浩然也早就聽說李白的大名,衣服都還來不及整理就出門迎接李白,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成為了好朋友,經常在一起飲酒、作詩、談人生、談抱負,人生好不快活。

但是好景不長,孟浩然不久後便要去遠遊,李白有事在身不同同去,不然照李白熱愛遊歷山河的性格,鐵定會和孟浩然作伴。臨別前,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設宴踐行,酒過三巡,站在高樓上眺望遠處漸行漸遠的帆船,李白內心百感交集,寫下了一首後世傳誦千年的千古名句送別孟浩然。

郭子儀和李白的故事

郭子儀一生經歷豐富,他和李白之間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據說兩人都救過對方的命。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郭子儀名聲不顯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小的士卒,不知道犯了什麼事,他的.上司就要處死他,恰好碰上了當時正受寵的李白路過,看郭子儀威武大氣是個人才就一番周旋勸告哥舒翰,免了郭子儀的刑責。

李白雖然是史上少有的大才子,但是其實在政治上的才能還是很渣的,並沒有什麼傑出的才能,而且為人狂妄不拘小節,得罪了很多皇帝身邊的近臣、親信,受到了很多人的誹謗,到了後來的時候更是失誤的跟著永王造反,結果兵敗,郭子儀念及李白當年對自己的恩德就力保李白,最後李白得以免去死刑。郭子儀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完人”,可以說遍觀整個政治史像他這樣的都很少見,他的一生經歷了很多的波折,但是始終保持著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得志的時候精忠報國,失勢的時候也不埋怨什麼,這其中還有他屏退侍女免遭禍患和不設門牆透明公開的小故事,最精彩的是他和李白之間的那段往事。

關於歷史典故14

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是琴不是箏),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在《勸學 篇》中說:“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就是說瓠巴彈瑟時,連水裡的魚都要躍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時,正吃草料的馬也仰 首而聽,高度評價了伯牙的演奏技術。

據載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 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 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絃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 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

伯牙藉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歎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絃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 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 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 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伯牙大笑。道:“你真是我知音啊!”於是兩人便結為兄弟。一起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轉眼到了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又抱琴來楚國漢陽,向一位白鬍皓須的老翁問路:“請問老公,這裡可是集賢村?”老翁說:“集賢村有上下兩個灣子,不曉得先 生找的是哪個?” 伯牙說:“找我的知音朋友鍾子期。”老翁一聽說是找鍾子期,眼圈就紅了,眼淚一灑,號哭說:“您家莫是那個伯牙大人伯牙先生?我期兒墳上都長草了,今晝是 他的百日,他閉眼那暫,還要聽先生彈琴哪!”伯牙一聽,跌腳捶胸,三泡眼淚四泡流,嗚嗚哭了一大場。他跟著鍾父到子期墳頭,把琴擱在拜石上,打起盤腳,愈 哭愈彈。那上下左右灣的伢兒老小,聽說大臣都跟子期上墳,一窩蜂趕來看稀奇,一見伯牙打坐彈琴,以為他好不懂事,還在取樂,就都噓之啦沙、嘰嘰哄哄地走 了。伯牙一見,越發傷心,搜出解刀,割斷琴絃,舉起瑤琴,卯起來往拜石上一摔,高聲哭唱:“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再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後人忘不了這一對琴師的深情厚誼,就把當年伯牙江邊鼓琴覓知音的地方起名古琴臺;把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地方,起名琴斷口;把鍾子期的家鄉集賢村,起名鍾家臺。

關於歷史典故15

【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勢如破竹】

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準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滅大計。多數人認為,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準備再說。

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杜預認為,必須趁目前昊國衰弱,忙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作徵南大將軍。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成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聽到風聲嚇破了膽,紛紛開啟城門投降。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現在趁士氣高漲,鬥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衝向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如火如荼】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後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佔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訊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說,現在退回去等於兩關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捱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於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拿定,當務之急是儘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項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為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紅簡直就像深不可測;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半夜出發,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工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象深不可測的大海。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一夫當關】

故事:《史記》載:公元前207年劉邦入咸陽,“守函谷關,項羽至,不得入。”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由此可見。古代,還有幾個與函谷關有聯絡的成語故事。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乘魏國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出奇制勝】

戰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用火牛陣出擊燕軍,使燕軍大敗。這就是孫子兵法勢篇中“凡戰者,以奇勝。”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馬革裹屍】

東漢馬援自南方還軍,故人多迎勞他,號稱有計謀的孟冀也向他祝賀。馬援說:"你怎麼也同一般人一樣呢?方向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我想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死在兒婦女婢中呢?"見《後漢書·馬援傳》。後以"馬革裹屍"等指為國而戰死沙場。清張貸《西湖夢尋·嶽王墳》:"但恨和一成,國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馬革裹屍報君父,是為嘆耳!”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的鉅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一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