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隨筆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6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教育隨筆精選15篇

國小教育隨筆1

經過暑期“新教育”的培訓學習以及後期的自我學習,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對學生,對課堂,對自我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下頭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進理念談一點自我的體會。

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學校、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立數碼學校、構築夢想課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一向信奉的理念,做教師不為學生為誰在此理念下,我們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然而,朱教授卻認為,教育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他說,教育是為了學生未免太狹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教育就是為了人,為了一切人的發展,他將此理念作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最欣賞的一句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觀點,其中有一個基本觀點說要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並將以改版為"只要行動,就有收穫。"他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應對太多的夢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記住朱教授的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最震撼的一個工程:營造書香樂園。朱教授認為,一所學校如果沒有必須量的書,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能夠在很多方面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一個不讀書的教師,窮其終生,也只能一個教書匠;而有著必須文化積澱的教師,教學時間未必太久,年齡不必須多大,卻能夠脫穎而出。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千百年來社會、學校和家庭達成的共識,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不斷學習。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這個世代和前一世時代最大的不一樣之處是,以前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束,當下的社會則是工作的開始就是學習的開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如果離開學校後不再持續學習,這個人必須會被淘汰!因

為未來的東西他全都不會。”所以,今日多讀幾本書,就是為自我的未來投資。不斷追求終身的知識成長,未來才有立足的空間。

我認為,新教育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以前,我們只明白學生成長,從來沒有人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這樣真真切切地擺到大家面前。其實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長,我們怎樣能夠用陳舊的思想來進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這樣一個注重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師與學生都在成長。今日的我和昨日的我應當是不一樣的,今日的我會更加珍惜時間讀書學習的機會。給一點時間給閱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閱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閱讀,開啟我們因機械學習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讀書,用書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爭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教師。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裡,教師的行走方式極為重要,今後我要加強自我反思的本事,善於學習,隨時反思,反思自我的教育,反思自我的教學。新教育實驗的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調、溝通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改變自我行走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學生的學習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下進行,讓學生在一種良性的、合作的、對話性的學習環境中獲得發展,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溝通本事,有效組織教學,協調與溝通各方關係,隨時解決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師生在學校這一精神家園裡得以共同成長。

新教育這條路還很漫長,但“行動,就有收穫”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雖然我不夠優秀,雖然我起步很晚。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勤於學習,勤於反思,不斷充實提升自我,讓新教育的理念滲透在教育教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總之,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為我所範,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夢想",使自我的思想不斷提高,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們要向朱永新教師學習,做一名對未來有夢想的教師,做一名對社會有個性的教師,做一名對事業有思考的教師,做一名對自我會學習的教師。

國小教育隨筆2

有一天,我正在上課,正當我在講臺上興致勃勃地講述著變色龍是怎樣捕食的時候,突然發現,坐在後排的陳澤原和張佳渝正在竊竊私語,看樣子,他們談得很高興並且很投機。此時,我的怒火一下就升了起來,心想:老師在上面講得聲嘶力竭,你們倒好,還在開小差,這樣不尊重老師!真想走過去對他們大聲的斥責一翻。可是理智最終還是說服了我。我不動聲色的走過去,咳嗽一聲,注視著他們,意思是讓他倆注意點,這是上課時間。看到我的暗示,他們馬上停止了交談,開始聽課了。

對於課堂上的這段小插曲,我並未放在心上。課後也就沒有找他倆談話。可是,沒多久,我就懊惱了。因為,這件事後,我發現他倆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講話,而且範圍也逐漸擴大,形成了一個較有規模的“上課隨便講話小團體”。為此,我一次次找他們談話,可是收效甚微,上課講話的壞習慣總也不能改正。往往是改了犯,講了改,改了又犯,如此反反覆覆。

該怎麼辦呢?有什麼辦法才能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提高課堂效率呢?

有一天早讀課,班長石學岑生病沒來上學,而我也正好有事脫不開身,於是我就靈機一動,把他們叫進了辦公室,說:“今天老師和石學岑都有事,不能上看自習了,你們能幫助老師,管好班級,看好自習嗎?”他們低著頭,疑惑地看著我,我也微笑地看著他們,終於,他們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我拍了拍他們肩膀說,“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老師交給你們的任務。”於是我又悄悄地和一些班幹部商量著讓他們故意不守紀律,在課堂上小聲講話。看他們如何處理。

事後,果不出我所料,他倆氣鼓鼓地找到我說:“王老師,李一鵬他們總是說話。說他好幾遍都不聽”看他們生氣的模樣,我心裡樂開了花。但我卻不能表現出高興的樣子來,於是我裝著生氣的樣子說:“是嗎,那真是不好,可老師相信如果你跟他們提出意見,他們會接受的。!”“沒有,我和他們說了,可他們剛寫會字,就又說話”張佳渝鼓著腮幫子,委屈地說到。我看時機成熟了,就看著他們,語重心長地說:“是呀,有時我們在上面認真地上課,可總有人不聽話,做小動作,講話,一點也不尊重我們,而且屢次不改,真是太讓人傷心了!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我一定會批評那些說話的同學的。”話剛說完,只見他們慚愧地低下了頭,小聲說到:“老師,我們錯了,上課時我們不應該講話。請你原諒我們。”看著他們悔悟的表情,我笑了,“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我們一定會改的,老師,您相信我們吧!”看著他們純真的笑臉,我又一次笑了。

我想,雖然這次我使了不太光彩的小手段,可是,能讓學生改掉陋習,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由於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生活中人與人,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合作的範圍和現象非常廣泛,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的新的要求,現行的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都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學生在各門學科的學習中,經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中隊、大隊活動中,經常接觸合作的遊戲活動。因此,“合作”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但大多數學生對合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對合作方法的瞭解,與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為此,我本課的教學目標是感受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體驗集體活動中分工與合作的必要性,初步學習一些合作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到合作成功的喜悅。並運用合作的方法來指導實踐。

對於教學重點的制定我是這樣考慮的,在這節課中應首先讓學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因為一個人只有認識到一件事物的重要才會產生想按照事物的規則去做的願望,尋找做好這件事的方法。然後在實踐體驗中總結出與人合作成功的條件和不成功的原因。因為我們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教育,最終目的還是要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方法,使其能在生活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把本課重點定為:讓學生感受在集體活動中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能夠運用合作的方法來指導實踐。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首先在遊戲中,激發學生興趣,引出合作話題。接著請同學談談生活中合作的例子,多方面,多視角地感受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隨後學生進行分組實踐活動:“小組記圖”遊戲。為學生創造了一次與人合作的機會,豐富了他們這方面的生活體驗。遊戲活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遊戲後,讓學生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然後讓學生運用合作的方法進行第二次遊戲,使他們感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通過兩次遊戲活動的比較,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懂得合作中還得講究方法。為了使學生真正把課堂上提升的認識和習得的能力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我從學生做值日生這點切入,通過播放學生做值日生的一段錄象再現學生原生態的生活,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表現中發現問題,反思自我,幫助他們提升認識,使他們能帶著這樣的認識和方法走出課堂,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樂於與人合作,學會與人合作。

整堂課中學生的思維、情感處於一種積極、主動、活躍的狀態中,學生潛能得到充分展現,因此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活動積極主動,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綁腿競走”的遊戲對於學生來說比較熟悉,如果能換一個既能切入話題又具有新穎性的遊戲更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討論交流合作現象時形式比較單一,可嘗試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

我校學生多活動地方少,難免會出現磕碰現象,隨之而來的爭吵打架就會頻頻發生,為此我常教育學生。把自己當自己。此語最為重要。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戰勝了自己,便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把自己當自己,就是要求自己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別為一個小小的事甚至是他人一些閒言碎語,一個不屑的眼神而怒髮衝冠,要以平靜淡泊的心態去面對種種事情

把別人當自己。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花好月圓的,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艱難困苦。面對別人的不幸,只有調換位置,把別人當成自己,理解別人的苦衷,並且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

信任,是人生一筆彌足珍貴的儲蓄。這儲蓄,是流言襲來時投向你的善意的目光,是前進道路上給你的堅定的陪伴,是遇到困難時的全力以赴的支援,是遭受誣衊時驅趕痛苦一盞心燈。

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的一把真誠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親情友情是我的財富。我是一朵白雲,親情是包容我的藍天;我是一棵綠樹,親情便是滋養我的土地;我是一隻飛鳥,親情便是庇護我的森林;我是一泓清泉,親情便是擁抱我的山巒。

真誠是一盞夜幕下的路燈,讓行人因它照亮夜色而增添一份夜行的信心。生活中每一回真誠的履踐,都會令我們不由自主地萌發對自己心靈的感動。

一棵小草,也許永遠不能成為參天大樹,但它可能做最綠最堅強的小草;一滴水,也許永遠不能像長江大河一樣奔騰,但它可以成為所有水中的最純的那一滴

每一個善良的人都是勤勞的農夫,在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上播種著愛心,他們付出的心血雖不盡相同,但目的都只有一個:收穫愛心。

如果我們能夠勇敢地去愛,堅強地去寬容,大度地去為別人的快樂而高興,明智地理解身邊充滿愛意,那麼我們就能夠取得別的生物所不能取得的成就。

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該當如何?少年時取其豐,壯年時取其實,老年時取其精。少年時舍其不能有,壯年時舍其不當有,老年時舍其不必有。

人生猶如一首歌,音調高低起伏,旋律抑揚頓挫;人生彷彿一本書,寫滿了酸甜苦辣,記錄著喜怒哀樂;人生就像一局棋,佈滿了危險,也撒遍了機遇;人生恰似一條路,有山重水複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坦途;人生如同一條河,有時九曲迴腸,有時一瀉千里。

失敗,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成功,是把有價值的東西包裝給人看。成功的祕訣是不怕失敗和不忘失敗。成功者都是從失敗的煉獄中走出來的。成功與失敗迴圈往復,構成精彩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的裁決,不是在起點,而是在終點。

國小教育隨筆3

時間飛逝,一眨眼一個學期過去了,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從一切陌生到慢慢熟識,到慢慢適應,慢慢步入了正軌,自己獻身教育事業的夙願正慢慢實現。現將我一個學期以來的成長總結匯報如下:

一、專業引領——我成長的起點

很早以前就聽說,新營國小是一個學術氛圍很濃的集體,學校非常重視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與培養,把青年教師的培訓工作當成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來抓。定期召開各種會議和培訓,進行教學基本功競賽促進我們提高,開展新教師的彙報課讓我們成長,舉辦骨幹教師的觀摩課供我們學習。海門市實驗國小“締造完美教室,共享幸福生活”實驗、新時期德育創新與師生交往藝術“班主任主題研修班暨魏書生思想報告會、盛新鳳和美語文專題研討會等,這些教育專家為我指明瞭方向。相約“一三五”每一次的活動,都是我教育理論提升的平臺,無論是班主任工作沙龍、青藍結對1+1,還是骨幹教師大講堂,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在活動中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方法。在每一次評課活動中,我都積極地參加,和老師們一起討論,在這過程中使我對教材的理解更加透徹。現場的實踐示範,專家的理論提升,可以說,我的成長離不開科學的.引領,專業的指導。

二、同伴互助——我成長的動力

進入新營國小工作的半年時間裡,我很幸運我有一群真誠合作的好同事。其中最要感謝的是我的結對老師費老師,聽費老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感悟,都能收穫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將費教師的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中去。而費老師也經常不厭其煩地指導我,我有什麼問題都非常熱情地幫我們解答,使我獲益匪淺。從中我也明白,知識和經驗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必須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把自己當成學生一樣,積極吸取周圍其他老師一切先進的東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全市新教育開放日《相約星期五——構築理想課堂》的講述,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明確了對新教育實驗的認識。短短15分鐘的講述,從寫稿、改稿、排練到上臺講述,凝聚了太多的心血,王亮雪主任寫稿到深夜12點,王亮香老師、莊海燕老師為了“學科內整合,凸顯學科本真特色”這句話討論了整整兩節課,王錫芹老師、趙瑞琴老師為了每一個動作也是反覆研究排練,她們的認真、敬業、細心、一絲不苟的態度,都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

所以,我要說,同伴互助是我成長中的動力,正是有了大家真誠的合作,細心的指導讓我更加堅定了做一個合格教師的信念。

三、在實踐中反思——我成長的方向

我參加工作至今有幾年的時間了,如果說前面時間是我教師生涯的起步階段,那麼進入新營國小工作的這半年是我教師生涯中的一個轉折點。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別注重在實踐中自我反思。在教學工作中,我注重了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在上課前,我總是認真地分析教材,分析學生的狀況,設計出符合班情、學情的教學設計。在課後,我總是針對自己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反思, 我一直認為閱讀是美麗的休閒,上班後通過實踐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通過閱讀教學專著可以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可以加速我的成長。於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優秀的教育教學書籍中。《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使我走出了初為人師的迷茫期,《怎樣當好班主任》讓我瞭解了班主任的智慧,《讓孩子們踏上閱讀的快車道》令我找到了教學的好辦法……閱讀中反思,在實踐中成長,成了本期教學工作的主旋律。

這就是我一個學期的工作,快速成長用汗水換來的一學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體會和總結各位優秀教師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刻苦鑽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完善自己。同時也會在班主任工作上更加用心,爭取能夠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加圓滿,是班集體更加彭勃向上。

國小教育隨筆4

2017年3月31日是全國中國小生“第十九個安全教育日”,河東區第二實驗國小師生積極響應,開展了以“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為主題的形式多樣的活動。上午8:00學校舉行了以“安全記心間”為主題的升旗儀式。在莊嚴的國旗下,學生代表鄭重宣誓:珍愛生命,安全第一!8:30各班召開了“提高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防災逃生能力”的主題班會。在普及安全知識的同時還進行了疏散演練,通過演練全體師生了解了防震、疏散等應急避險知識,知道在發生地震時能夠採取正確的方法自救,能夠迅速、有序、安全地撤離疏散到安全地帶。同學們還結合身邊的具體事例進行了宣傳。總之,通過開展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再宣傳,再動員,再強調,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範能力,做到警鐘長鳴,為建設平安穩定校園而努力。

2017年河東區國小六年級體育特長生認定申報工作於本週圓滿結束。我校上報29人,分別是李浩言、魏學思、華爾城、孟碩、馬睿萱、李思牧、王格、趙嘉怡、馮楓喬、範崇雨、杜婧嫻、運利德、王清楊、孟軒禾、李欣然、劉淑雅、陳柏霖、吳晨、王旭、孫秀媛、鮑雅珍、徐紫怡、楊聽濤、趙逸飛、周燃、尹元傑、王茂澤、張博豪、王子駿,涉及專案有花樣游泳、羽毛球、跳繩、踢毽、籃球、籃球、體育舞蹈、空手道、三級跳遠、跳高800米、100米、鉛球、100米欄等近二十個專案。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和拜祭先人的日子。今年清明節放假,是根據上級部門的工作安排,由2017年4月5日至4月7日,放假三天。為了讓大家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清明節,在放假前,學校再一次對全體師生進行清明節假前的法制安全教育。德育處結合日常生活注意事項,重點對交通安全、用火安全、人身安全、春季傳染病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號召大家共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愛護環境,倡導祭祀新風。

國小教育隨筆5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於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在傳統集體教學師生單維交流中,教師壟斷了整體課堂的資訊源而學生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發揮。

之前,我對小組合作學習比較陌生,直到去年在貴陽參加培訓學習,在苗苗學校看了那裡的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感受合作學習濃烈的學習氣氛後,才真正認識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並深深為之吸引。之後,我就有點按捺不住了,回來就急著要實踐一下,看看我們這裡的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反應怎樣。

今天,我要學生嘗試著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進行學習。之前,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平時上課解決問題大多都是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解答,或者乾脆把答案直接告訴給他們。這樣一來,學習成績差的大部分學生都只是循規蹈矩地坐在下面不假思索機械地聽,對他們根本不取什麼效果。

今天上的是二年級積累運用八中的認識生字這個章節。由於大部分生字學生還不認識,但基礎好的同學基本上都能讀出來;即便不能讀出來,也能借助拼音把它拼出來。按照平時我的做法就是大家齊讀幾遍,然後再教幾遍就完事了。這次我不再這麼做,先要能讀的學生先讀一遍,然後再要不肯舉手的學生來讀,瞭解一下他們掌握生字的學習情況,再根據全班學生掌握生字的不同程度按照優差生搭配組合的方法進行分組。把全班共分成了六個小組,每組推選一個組長。然後提出學習要求,要求每組中會讀的學生必須教會本組中的其他同學。如果到時間仍學不會的,要扣小組的分,還要罰組長唱一首歌。這樣一來,全班炸開了鍋,大家都對這種新鮮的學習方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組長深知責任重大,馬上召集本組同學在一起學習,一個一個地教、認讀。我相機對學習困難的小組給予幫助、指導,要他們每個人都記住一個字,記住了,再去教其他的同學。

全班同學都學得非常認真,沒有誰在做小動作。時間到的時候,我抽每個小組的同學進行認讀,以前不肯舉手的學生都舉手了,以前從來沒有回答問題的學生也讀對了。我便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給每個小組都加了分,學生們高興極了。這就是合作學習的魅力,效果真的是非常的好。

國小教育隨筆6

國小美術教育是培養創新性思維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但由於傳統的國小教育模式的弊端,單純的技法傳授和技能培訓已經無法滿足美術教育發展的需要。國畫教學以多元的教學形式、豐富的教學內容,培養著學生的創造力。筆者依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對國畫教學的探索,對國畫教學在國小美術教育中的意義和應用進行淺析。

一、傳統美術教育的弊端

傳統的美術教育,注重於內容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創造力的探索和發掘。長期以來,教育教學多圍繞著臨摹,注重技法的使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的與教育核心背離,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興趣沒有被激發,創造力更無從培養,嚴重的與國小素質教育的核心相背離。國小教育的核心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掘,傳統美術教育很難實現這樣的目的。而僵化的教育模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國小美術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興趣培養十分重要,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將興趣與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是國小美術教育的重要課題。

二、國畫教學的重要性

中國畫是中國繪畫的精髓,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性情、和心理氣質。它包括水墨畫、墨筆畫、彩墨畫、工筆重彩畫、白描畫等。中國畫將詩、書、畫、印為一體,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文人墨客便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他們的創作之中。國畫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傳授學生傳統的技法與此同時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它不僅限於單純的臨摹,而是給予孩子自由作的空間,讓他們將內心的情感和體驗表達出來,從而使他們的作品充滿童趣和無限的創意。學生從創作的過程中不光學習到了傳統的中華文化和國畫技法,更學會了如何創新並將新奇的想法轉化為現實。國小美術教育不同於其他科目,有其自身學科的獨特性,它更注重於實踐和創作。國小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期,正是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重要階段。國畫教學正可以彌補傳統國小教育的不足,它既鍛鍊了學生的腦也鍛鍊了學生的手。學生通過對國畫的學習,瞭解了國畫的構圖結構、筆墨韻味、顏色搭配,同時自由多樣的創作內容又給與孩子更加廣泛的創作空間。國小素質教育正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全面均衡。國畫教育鍛鍊了學生的手腦協調和創造能力,正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符合。

三、國小國畫教學模式探究

國畫教學與傳統的國小美術教育形式存在著一些不同,因此急需探究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筆者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興趣培養、教法探究、創造力激發三個方面對教法進行詳細闡述。

(一)欣賞國畫,培養興趣

國畫欣賞是國畫教學中最終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欣賞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國畫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欣賞國畫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審美情趣。日常教學中,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忽視換面的層次和細節,易將畫畫得過小或過大。主要是他們缺少對畫作的理解。因此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將強引導,通過欣賞名畫、觀察實物使學生學會觀察細節,並運用繪畫語言表達出來。如賞析齊白石的《蝦》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蝦的視訊和圖片。讓學生了解蝦的生活習性,並熟悉蝦的結構。以此循序漸進的引入國畫用墨處理的技法,讓他們瞭解大師齊白石是如何善於操縱筆墨的,在下筆畫蝦時,他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鬚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裡也有著豐富的意味。當學生了解國畫技巧之後,他們便可以將自己的想象和實際相結合,為進一步的創造打下基礎。同時大量的欣賞名師大家的國畫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發自內心的喜歡傳統文化。欣賞國畫只是教學的第一步,目的在於培養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但這一過程尤為重要,它為後續的教學和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欣賞國畫名作的作用不可以忽視。

(二)豐富教法,積極引導

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國畫教學主要指兒童水墨,學生主要是臨畫或創作各種形象,再通過毛筆在宣紙上展現出來。它利用基本筆墨原理畫各種形象,易於學生掌握操作。可以涉及動物、人物、植物、花卉、建築等,教學內容靈活多樣,同時給學生更加廣泛的創作空間。國畫的筆墨千變萬化,如何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筆墨變化中的文化和韻味,這邊需要教書的示範和傳授。墨色的交融,溼、濃、幹、淡、清構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陶冶了情操,培養了情趣,又掌握了基礎的國畫技巧,可謂一舉兩得。作為一個美術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而創造性最直接的來源就是對問題的探索。因此,作為老師我們便要引導學生,對他們提問如:“剛剛的絲瓜好看嗎?”孩子們的回答各異,有的說好看,有的說不好看,有的說填只蟋蟀就好看了等等。像這樣的回答還有很多很多。這時,孩子的興趣和想象力已經被激發出來了,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了自己的理解便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興趣與熱愛,這時教師再切入主題傳授知識便簡單自然的多了。

(三)示範教學,激發創造

教師的示範在國畫教學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國畫技法複雜多樣,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生要想了解這些文化,示範和演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在宣紙上演示以墨撞水、潑墨、甩色、以水撞墨、以色衝墨、點色、吹色等用筆用色技法,可以極大的技法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學習國畫初學期,教師不需對繪畫內容做過多幹預,可以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只關注學生對基本技法的掌握即可。當學生對基本技法熟悉後,教師便可教學生畫些簡單的藤蔓植物,如:葡萄、黃瓜、絲瓜等。這些練習簡單易學,可以為學生靈活操作,鍛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絲瓜的聯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絲瓜的藤蔓加以想象。絲瓜的藤蔓宛轉彎曲,學生可能會把藤蔓想象成龍、蛇、蟲,這些想法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孩子的想象力是不可以受到約束的,況且這些想象也可以使孩子對傳統的國畫技巧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只要適當的進行引導即可。正所謂“實踐才會出真知”,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以往教學往往忽略了實踐的作用,盲目的指導學生去創作。一味的去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反倒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學生的畫作多是隨心所欲的塗鴉,缺乏對顏色的掌握,畫面佈局的掌控以及對事物的描述,因此顯得呆板而單調。而國畫教學正可以彌補傳統教學實踐的不足。首先國畫講究對畫面構圖的掌握,注重畫面的層次和景物的取捨。經過前期名作欣賞和教師的示範,學生已經潛移默化的具備了構圖能力。其次,國畫講求線條變化和筆墨的濃淡,學生從墨色的變化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勾勒線條描述事物。並且國畫創作涉及的內容豐富多樣,從花鳥魚蟲到山水人物,給了學生更多的發揮和創作的空間。學生在學習國畫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了眾多實用的技能和技法,又充分的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鍛鍊了手腦的協調性,又學習和體會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可謂一舉兩得。

國小教育隨筆7

安全教育是國小教育永恆的話題,國小是幼兒集體的場所,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事故的發生。

安全教育作為國小長期的教育內容,僅僅通過幾個活動是不夠的,他需要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例如:利用聽故事“四傑走丟了”,讓幼兒知道回家要等父母來接,絕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吃飯時不嬉笑打鬧,不玩筷子,上下樓梯時,扶欄杆有序的等。通過這些與生活有機的滲透,對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幼兒人身安全的關係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遊戲,它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國小主要的教學形式。但由於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易受情緒的影響,在遊戲活動中特別是戶外的活動,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會幼兒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安全避免幼兒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遊戲的難度,也是不利於幼兒的成長的。日本有教育學家指出:“遊戲活動要有一定的冒險性,如果沒有,孩子無法真正形成迴避危險的能力。”

作為幼兒教師,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同樣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國小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

國小教育隨筆8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著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這天突然有了轉機。

這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裡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透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國小教育隨筆9

用愛心為後進生撐起一片天空。

我們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陽,那麼後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要細心的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句話或許有些誇張了一點,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後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為一名,我們有職責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後進生,是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歡樂的成長,展現自我獨特的風采。

在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第一學期裡,我的班級裡__和__,他們兩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愛做家庭作業,導致他們兩個的學習成績很差,幾次找家長談話,效果也不是很好,課堂上,我仔細的觀察他們兩個,課下,我找他們兩個談話,發現,他們並不是那種學習成績較差、無可救藥的學生。看來是思想問題,我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沒過幾天,___病又犯了,我很生氣,同時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們了,可是我又想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那麼他們也許就會越來越放鬆自我,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真是動腦筋了,一有空就把他兩個叫到辦公室一邊陪他們做作業,一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幾天之後,我發現__已經能夠自我按時完成作業了,於是,我及時對__進行表揚,,沒過幾天另一個也開始自我完成作業了。

當時我雖然很高興,可是真的很害怕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又不能堅持下去了,可是令我很興奮的是,他倆不但能按時完成作業,並且作業的質量也很高,批改他們的家庭作業,不忘加上一句批語,有時是:你能按時完成作業,教師真高興;有時是:你可要堅持哦!並且一向堅持到此刻,__的單元自測每次都是考“優”。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因為,我沒有放棄他們。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於後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教師必須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予他們的溫暖,給予他們的信心,給予他們的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心發現自我的錯誤所在,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這樣的辦法的確是很好的,我想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會為我以後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感悟三:請耐心等待一會,花兒就要開了。——教師要學會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傾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應當進取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瞭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異常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我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於教育好學生,我自我也有這樣的缺陷。學校強調學生不準遲到,我平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就是犯___病,有一次,預備鈴都響過了,班裡的孫_還沒來,我焦急的站在樓上往下看,也沒看到人影兒,同學們都在專心的讀課文,“報告”,同學們聽到聲音都停止了朗讀,看到他,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經常遲到,我昨日找他談話時,他保證說再也不遲到了。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教師,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幾點了。”我沒等他說完,便接過他的話頭訓斥了他一頓,然後就讓他站在門口,再也不理會他了,課後才瞭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給奶奶拿藥,所以才來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後,我後悔自我沒有聽完他說的話,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並向他道了歉,他很誠懇地說:“教師,這沒什麼,誰讓我以前老愛遲到呢。”反思一下:作為教師,有時憑自我的主觀確定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當,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我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國小教育隨筆10

安全教育是國小工作的首位,也是班裡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我班孩子升中班了,他們動作幅度很大,需要孩子時刻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從來沒有鬆懈過。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本週我們開展了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讓孩子知道一些安全知識和方法,從自身樹立安全意識。

在活動中,今天我以談話的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例如:首先讓孩子們聽故事“小亮走丟了”,之後和孩子討論為什麼小亮會丟失。孩子積極參與討論,讓幼兒知道在國小或在外面要等父母來接,才能離開,防止丟了。在外面玩時,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 ;每天喝水時,請幼兒不要喝太燙的;開門、關門時不要著急,小手拿開再關門,小心夾手;吃飯時不說話、不玩勺子,小心戳傷;上下樓梯時,扶欄杆看樓梯,不推擠有序的走;以及做操、午睡、入廁等環節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的安全提示,並請小朋友們相互監督。

國小教育隨筆11

站上講臺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每節課我都會充滿信心的走進教室,很想有激情的將這節課上好。可是每次都會上的亂起八糟,自從上次上完公開課,聽完前輩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我才突然意識到上課老師的提問竟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都需要教師掌握好課堂提問的策略。課堂提問是國小數學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向學生輸出資訊的主要途徑之一,如何來發問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何發問才能不讓一年級的學生答非所問?那次上公開課上的是一年級的數學《認識鐘錶》,這節課我自我感覺準備的很充分,我也有信心能上好這幾節課。可是就在我的第一個提問時,學生的回答完全不是我預期的效果。我的提問時“同學們你們早上幾點在幹嗎?”學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門,以至於我無法控制住......課後我深刻的反思了一下,突然才意識到上課老師的發問是多麼的重要。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不太注意課堂提問的藝術和技巧,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學習效果,使課堂提問產生一些誤區,其表現形式如下:

1、表面熱鬧,華而不實,一問一答,頻繁問答。這樣“一問一答”式一般是設計為師問眾生答,如:“答案等於幾?”“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這類問題的提出,教師只關注結果是什麼,而忽視對規律的揭示顯然喪失了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機會。

2、提問離題遙遠,脫離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啟而不發。

3、提問無目的,隨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學。提問只求通法或標準答案,排斥求異思維。

通過各種學習,結合以上的反思,我對國小數學提問技巧有了新的、飛躍般的認識:

首先,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所謂關鍵,是指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教材的重點處提問,重點就會突出,在教材的難點處提問,難點就容易突破。只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思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數學知識內在聯絡十分緊密,每個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它們內在的共同因素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架起了橋樑,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連線點,促使學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轉化為已知。

其次,提問要想抓住學生的年齡段所呈現出來的心裡特點。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方式一般是由具體到抽象,所以我們提問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和技巧,語言要生動、形象、具體,有一定的啟

發性,同時要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難或太易,否則會事倍功半。

再次,提問時,可以把教材的內容與一定的童話故事或實際事例有機的結合起來,適合一年級的學生的心裡。這樣學生就會輕鬆愉快地理解知識。

教師的職業人種而道遠,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需要加倍的努力。

國小教育隨筆12

很多同行的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非工具性學科的課堂上老師扯破喉嚨,學生依然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課堂鬆散無序。有的老師美其名曰:“自由發揮” “玩中學”,而這樣的課堂卻是我無法忍受的,更不是我所追求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當前的教育提倡發展學生的個性,但是教室畢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特殊領地,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無論什麼課,對學生的課堂常規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並且我們學校提倡“我的課堂我做主”,所以我對學生進行 “課前準備、課堂紀律”這兩方面的常規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漸漸適應了我的課堂,教學也隨之井然有序了。

一、課前準備:短句對答,師生互動

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做好課前準備。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我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在各個班把課前常規的要求編成幾句簡明扼要的短句,如:“手放桌面,腳放地面,身子坐直,眼看老師,不做小動作”等教給學生,在以後的課前都用“對答”的形式跟學生進行練習。

師:手放?生答:桌面 師:腳放?生答:地面

師:身子?生答:坐直 師:眼睛?生答:看老師

師:不做?生答:小動作 師:學具放在?生答:右上角

師:從大到小?生答:往上排

這種“對答”的互動形式帶有一點遊戲的味道,學生很感興趣。簡單的幾句話,學生一下就記住了。他們一邊回答,一邊檢查自己的準備工作,糾正不好的坐姿和行為。在短句的提示下,教室裡馬上就安靜下來,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老師身上,大部分同學都能在最短的時間裡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課堂紀律:明確要求,獎懲分明

美術課以動手實踐為主,學生在繪畫和製作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討論、交流的情況。為此,我給他們制定了明確的要求:專心聽講,動靜分明。

我告訴學生,課堂上隨便講話是對老師和同學的不尊重,再聰明的學生,如果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學習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而且,一個人的違規行為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老師講課時要專心聽講,不亂講話。

作業過程中,允許學生互相討論,但是要求他們把聲音控制在只有兩三個人能聽見的範圍內。為了加深學生對聲音大小的理解,我用了兩種動物作比方:一種是呱呱大叫的青蛙,一種是嗡嗡細語的蜜蜂,我要學生想象如果大家都像青蛙一樣放聲大叫會是什麼情形,然後再讓他們模仿蜜蜂飛舞時的聲音,這樣,大部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都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音量,教室裡幾乎見不到學生大喊大叫的現象,偶爾有個別同學忘記了要求,旁邊的同學也會馬上把手放在嘴邊提醒他收小聲音。

在課堂上,我一般採取以鼓勵為主的方法,儘量多表揚學生。對進步大的同學,我會有意識地多給他們一些表揚,讓他們在老師的肯定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對個別控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把老師明確的要求抄幾遍,背一背,更嚴重的會失去課後十分鐘的休息機會。因此,一般在我點名批評到第二次的時候,他們已經注意收斂自己的行為了。

“我的課堂我做主”,以上是我在課堂教學中對課堂常規的一點體會,這些方法也許不是最合適的,但是在我的教學中卻非常有效。

國小教育隨筆13

20xx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晴天間多雲

20xx,已經接近尾聲,回首20xx,真是感慨萬千。

上個學年,我帶六年級班。畢業會考,成績平平。這在我的預料之外,也在我的預料之中。說句實話,這屆學生,讓我得意的學生不少,讓我費心的學生也不少。一年之中,我幾乎將自己大半的精力放在了那些潛能生身上,整天就想著和這些學生鬥智鬥勇,甚至鬥氣,結果這些學生依然還是“潛能”狀態。我想:如果能將這些精力分出一半,放在優秀生或是中等生身上,效果應該會強多了。不過,和這些學生鬥智鬥勇甚至鬥氣,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穫,走出校門以後,在路上和自己這些教過的學生相見,能主動和老師熱情打招呼的,往往也就是這些學生。

有的時候,我就想:轉化潛能生,怎樣才能做到“低消耗高效益”?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我好好思考和探究。

新的學年開始,我被安排教五年級。我這人可能是和“二”較上了勁,上個學年,我教六(2)班,這個學年,又教五(2)班。對於這樣的安排,我沒有怨言。說句實在話,初次接觸這屆學生,是有些高興的,直觀告訴我:這屆學生的基礎、習慣要好於往屆。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直觀感受,我對這些學生是充滿信心的。

有了上個學年的經驗教訓,在這個學期中,我開始走出關注片面的侷限,特意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全體學生。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和關愛,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己的“第一名”。

出於對他們的全面成長著想,我開始在教育教學管理上進行一些創新,在管理上進行一些放權,希望由此來培養他們在學習上的自覺性。我開始培養小老師、小助手,也開始注重建立學習小組,開展一些夥伴間的合作學習。

這個個學期裡,我也開始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變關注學生成績為關注他們的全面發展。在這樣的觀念支配下,我特別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希望通過活動育人,寓教於樂。並且,我還積極接納校外輔導員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之中。

針對當今留守孩子越來越多的特點,也為了讓遠方的家長能直接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我試圖通過網路構建一個互動的家校教育平臺,以此建立一種開放的教育模式。由於各種客觀和主管原因,特別是由於軟硬體條件的限制,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如今,這樣的一個平臺是基本建立了,可是,參與到其中的家長還是少之又少,再說,在參與的這些家長中,能真正和老師開展互動交流就更少了。不過,我不會氣餒,我相信,有了這樣開端,加上大家的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我們的家校平臺交流功效將會越來越優越,和家長的交流內容也會越來越深入。

半個學期過去後,11月7日,學校組織了期會考試。考試成績出來,感覺學生的成績不錯,合格率和優秀率都比較理想。如今,期會考試已經過去一月有餘了,回頭想想,令自己滿意的地方卻是太少,總覺得不盡人意之處居多。也許是被期會考試偶然的理想成績衝昏了頭腦,也許是近段時間教育教學之外的工作實在太多,總之,我感覺到自己和學生的表現都不如從前。一些以前學習優秀的孩子,在上課時也開始有一些不良好的表現;我佈置的學習任務,他們也開始打折扣。

振軍、思璇同學以前學習很踏實,上課聽講特別認真,學習任務完成一絲不苟,一直是我的驕傲。可最近,發現這兩個同學上課的時候竟然玩起了小玩具,好幾次,我都想點他們的名,讓他們站起來亮亮相;可是,話到嘴邊我還是嚥了下去,只是用眼神再提醒他們:“你們不要做小動作了!”從他們當時滿臉通紅的表情來看,我的眼神提醒應該是起到了作用。可是,後來,我又再次遇到了這樣情形,這讓我有些懷疑自己眼神提醒的作用。如今為止,我還是沒有當堂點名,依然只是用眼神高速他們。當然,如果這樣的溫馨提醒老是不起作用,我也會用其他方式提醒的。

是的,每個孩子都在變化之中:有的孩子,我感覺都他們的情形變得越來越糟糕,有些孩子,卻能明顯感覺到變得越來越進步。袁瑞、蔣淑君同學便是越來越進步的代表。星期一的時候,袁瑞同學寫的一篇日記很精彩,我特意讓他當著全班同學朗讀。今天,他的表現更是很不錯。早讀的時候,我佈置《草船借箭》中幾個段落的背誦。第一節課的時候,我抽查了背誦情況,結果,幾個一直優秀的學生都背得不流暢,而袁瑞居然能很流暢地背誦出來。

相對於以上兩種孩子,有些孩子的變化卻比較複雜,說不清他們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燕燕同學算得上是變化多端的典型。上週,我剛剛為她的進步感到慶幸的時候,這一週,卻發現她的努力又少了不少。再說,這孩子的確容易滿足,真是“給她一點陽光她就燦爛”,就樂得忘了東西南北。所以,對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可給她持續的表揚,可能需要表揚與提醒並駕齊驅。星期一的時候,我表揚了她;今天,我找個這個機會提醒了她。我希望這孩子能讀懂老師的良苦用心。

國小教育隨筆14

最近發現有個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上課特別愛舉手,有時老師的問題還沒有說完,他就把手高高舉起。可叫他起來回答,他又答不上來。那個時候我覺得特別的尷尬,不知道說什麼好,課後我找到他,跟他以朋友的形式聊起來,他告訴我“老師我覺得我會,可是站起來就答不上”。我知道他只是敷衍我,於是跟他訂下“君子協議”:“以後老師再提問的時候,你想清楚在舉手,如果真會回答,你舉左手;如果不會或者還在想忍不住,你舉右手。”

至此我上課就抓住這名學生舉左手的機會,讓他回答問題,並經常表揚他。從那以後,這個學生在學習上變得有點起色。

孩子天天在長大,天天在進步。父母和老師要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去發現他,特別要善於發現後進孩子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

我總覺得我對學生的關心還是不夠的,畢竟一個人要看好200個學生,且要對每一個都照顧得那麼細微是不太可能,所以家長的配合也非常重要,這個學生讓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如何深入學生的心裡。

國小教育隨筆15

透過一段時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學習,讓我意識到,新課標下該如何上好一堂體育課?為此,我提出一些膚淺的看法和觀點,與廣大體育教師交流。要上好一堂體育課,我認為:體育教師首先就應“用心”去投入,並做到“三個追求”:追求真實的課堂;追求有效的課堂;追求理性的課堂。具體的是:

一、用心去理解《新課標》,落實課程理念

1.在新課改革中,我們要正確把握新課程的內涵,理解什麼是《新課標》?即新課程到底是什麼?

2.第一、《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資料,以增進中國小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對原有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

3.體育老師要認真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等。

我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只有正確理解新課標的性質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體育課。

二、用心去設計教法和佈置場地器材

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與佈置教學場地器材是加強素質教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實現《標準》目標的必要保證。前一段時間,有部分學生呼籲:“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除了個別的其他因素外。我認為:關鍵是教學方法與器材場地的不完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在場地、器材

十分匱乏的狀況下,體育課上得有聲有色,十分精彩,僅有的場地、器材條件能夠超水平利用。正像我們有的體育教師講的那樣,在有限的條件下上好體育課是我們體育教師的職責,只要充分發揮我們每一個體育教師的聰明才智,激發體育教師的工作能動性,“勤定能補拙”。

三、用心去讓每個同學們能夠“動”起來

要上一堂好的體育課我認為:自然應是學生盡情運動,課上生龍活虎,並伴有對下一節課的渴望……

這天的學校體育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活動的樣式多樣化了,活動的空間擴大了,活動的時間增多了,活動的資料豐富多彩了。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形式和資料能夠千變萬化,但務必堅持讓同學們動起來,務必保證讓孩子們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去鍛鍊。為了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中,務必讓學生承載必須的運動負荷。我們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改革中,應時刻銘記學校體育的主要功能,決不能把體育課上成“休閒”課。

四、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學生”

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教學中我們也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出了“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要求。由於受先天遺傳、後天環境的影響,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興趣愛好、運動潛力等方面會呈現出千姿百態、多種多樣的差別,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要實現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平等”,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要確定層次水平目標,尋求適合學生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因勢利導,幫忙學生認識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的潛能,真正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本次改革是課程改革不單是教學改革,要甄別傳統的課堂教學資料、改善教學形式與方法,推進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讓學生們喜歡學樂意學體育並學會和會學。

體育教師就應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打破傳統的守舊的習慣和方法,讓我們一齊在新課標準的指引下,在中國小體育教學的這塊沃土中,辛勤的播種、耕耘,力求來年的豐收。在此我們更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發自肺腑的高呼“我喜歡體育運動,更喜歡上體育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