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孩子的教育與培養

來源:果殼範文吧 9.55K

特殊孩子的教育與培養有什麼策略呢?具體該如何實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關於特殊孩子的教育與培養策略方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特殊孩子的教育與培養

  特殊孩子的教育與培養策略方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①。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但在幼兒園,經常也會碰到一些特殊的幼兒,而這些幼兒往往會被人們忽視或歧視,甚至被認為是社會的累贅。對於這些特殊幼兒,如果教育得當,他們同樣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反之將會成為社會的負擔,甚至是破壞者。作為教育者,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去關注每一個特殊孩子,並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

本學期,我園轉來了一名叫瑞瑞的男孩子。今年五歲半,剛轉入我班時,表現出固執、好動、不和群、活動時無緣無故打人、搶玩具、對同伴隨意吐口水、常搞破壞等等,在教師對其行為制止和教育後,只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不到三分鐘。

一、例項分析及教育策略

1、正確對待其攻擊性行為

例項:小朋友在活動時,瑞瑞突然走上前去打小朋友或對小朋友吐口水,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不知道。問他對不對,他馬上會承認不對,但過後又是老樣子。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1)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而表現出來的無意識失控行為。

2)他的攻擊行為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

教師採取的教育策略:

策略一:教給孩子正確的社會、道德觀念,使孩子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念,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攻擊、傷害他人是不行的,逐步學會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

策略二:我認為如果過分關注他,只會擴大他的問題和缺點。如果就此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反而會使他感到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是個不好的典型,從而更加導致他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因此,在他出現無意識失控行為時,我會設法加以阻止,但決不斥責他,也不實施壓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傷害他。然後再找適當的機會,瞭解他的行為和動機,耐心地告訴他同伴間的相處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點。當他稍有進步時,我便馬上大張旗鼓地予以表揚和鼓勵,讓他逐步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與信任。

策略三、對孩子進行移情訓練,移情訓練的目的就是在幼兒與生俱來的基本移情能力的基礎上,提高他們體察他人情緒,理解他人感受和進一步產生相應感受的能力。訓練的具體方法有:聽故事、引導理解、角色扮演等等。其中角色扮演是讓幼兒根據一定的情節,扮演某個角色,並通過言語、行為、姿勢動作、表情等表現該角色的特徵,從中體驗在某些情境下該角色的心理感受,進而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意時能作出恰當的反應。比如:讓一個攻擊性的孩子扮演一個經常受他人攻擊的角色,他會更容易理解攻擊性行為對人造成的傷害和被攻擊時的心理感受,進而在現實生活中能更加自覺地抑制自己的攻擊性行為。

策略四、教師故意不去關注他。我認為他的攻擊行為一方面是為了引人注意,一旦別人不注意,他就會感覺被忽視,就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以引人注意。所以,我常常故意不去關注他的舉動,逐漸使他也忽視自己。

2、注重幼兒交往技能的培養和訓練

例項:玩玩具時間,不停的有小朋友來告訴老師,瑞瑞搶玩具,老師走上前去跟他說要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能搶玩具,他很快地答應老師:“我不搶玩具了,我會好好玩的。”但是,過一會,他又是老樣子。

分析原因,我認為他搶玩具主要原因是:

1)不會採用恰當的方式來解決交往中所遇到的問題。

教師採取的教育策略:

策略一、注重幼兒交往技能的培養。交往技能的訓練首先要使孩子學會正確識別交往中的問題的原因和特點,比如為什麼我想玩這個玩具的請求得不到滿足?他為什麼不讓我和他一起玩?技能訓練應該使孩子認識到,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可以採用很多方式,而我們則是要選擇其中最合適的、最好的。比如:你想玩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時,你可以走前去搶小朋友手裡的玩具;也可以去找老師幫助解決或是友好認真地對他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這個玩具嗎“?當然,最為理想的是最後一種方式。

策略二、注重幼兒行為訓練的培養。幼兒對行為的自制力較差,因此孩子雖然能夠說出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樣的,但是在實際交往中卻做不到。如該幼兒也答應老師我不搶玩具了,我會好好玩的,但過一會,又是老樣子。為此,交往技能訓練必須與加強幼兒的行為訓練相結合,使幼兒在練習中鞏固那些有利於交往順利進行的親社會行為。行為練習最好在日常生活的真實情景中反覆地進行,比如分享和謙讓,可以在孩子自由遊戲時設定這樣的情景:5個孩子想跳3根跳繩,或4個孩子想騎2輛車等情景來讓幼兒練習分享和謙讓。

3、幫助幼兒解決學習困難

例項:有一次,小朋友進行繪畫活動,而瑞瑞繪畫時剛畫上幾筆就東張西望,一會跑去角色區裡玩東西了;班級小朋友都在排練畢業典禮的舞蹈節目,瑞瑞剛開始站在隊伍裡跟小朋友一起學習跳舞,不一會,他就跑到旁邊玩玩具去了。.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

1) 瑞瑞不存在智力問題,而是個性和行為問題。

2) 由於沒有耐心,自我控制力差,完全憑興趣做事。做事不專注,缺乏耐心,做事情不能有始有終。

針對原因,教師採取的教育策略:

策略一、放一放。就是適當降低要求,使他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如繪畫時,只要求他畫自己喜歡或會畫的一樣東西。

策略二、幫一幫。就是在他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使他能完成較難的學習任務,最終體驗成功的喜悅。如,練習舞蹈時有些動作對他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應該對他進行個別指導,手把手地糾正他的動作。

策略三、誇一誇。就是多一些鼓勵讚美的話,幫助他逐步樹立自信,產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策略四、樹立規則意識。首先,教師讓瑞瑞參與規則的制訂過程,

這樣有利於孩子對規則的認識與理解,提高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其次,教師針對瑞瑞的表現,可通過講故事、正反對比等方法給他講道理,引出正確的規則。在活動時教師還要有意識的啟發、誘導他樹立起良好的規則意識。

4、尋求園領導支援與幫助

例項:幼兒吃完中午飯睡午覺,他很少睡著的'時候,其間,他總愛壓在其他小朋友的身上或經常突然大聲吼叫吵醒其他小朋友睡覺或做一些怪動作來讓小朋友笑,弄得班裡的小朋友都不能好好睡覺。

分析原因,我認為中午不能睡覺的主要原因是:

1) 在家沒有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2) 入睡比較困難。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針對原因,教師採取的教育策略

策略一、班級教師將幼兒的情況如實向園領導反映,尋求得到園領導的支援與幫助,經過園領導與家長的溝通,徵求家長的意見,最後家長決定先把孩子帶回家裡午睡,不要影響班組其他小朋友午睡。

策略二、請家中小姐姐來陪伴,逐步過渡。

策略三、班級教師除了與園領導溝通外,還經常利用下班時間與家長溝通幼兒在園的情況,並瞭解幼兒在家的情況,聽了教師、園醫的反饋,家長結合幼兒在家的表現,此時,家長覺得應該重視幼兒的情況,家長決定帶孩子去看兒童心理醫生。兒童心理醫生的意見傾向於兩個不同的方向:一種專家認為該幼兒具有輕度孤獨症或阿斯伯格綜合症的跡象,

但目前測試結果尚不能完全確定,需要在生活中堅持觀察才能確診,但有些適用於這些心理症候的措施可以選擇施行。另一種專家認為其表現基本正常,並認為兒童個性發展中的特殊傾向不應輕易歸結為疾病,處理得好會有積極的結果,但處理不當也有向極端化、病態化發展的可能。

二、幼兒的轉變

經過教師、家長的悉心培訓和督促,與本學期開學之初相比,幼兒在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進步:

1)幼兒的情緒心理比原來變得穩定了,少見突發性大聲吼叫了,平時一般還比較快樂平和,言語活動比較活躍,有時能夠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沉靜一段時間,如,畫畫活動。

2)幼兒減少了一點對別的孩子的侵擾,初步懂得要別人接受,就不能輕易去侵犯別人。在班級裡隨意打人、隨意吐口水的現象也有所減少。

3)幼兒有時能夠聽從教師、家長的教導或指令,如在幼兒園一次開展音樂活動,他有較長一段時間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坐在位置上學習唱歌,活動結束後教師請他唱一唱剛學過的歌曲,他還能將歌曲的部分內容唱出來。

4)開始期待和盼望給予義務,如在幼兒園教師問他“你看到小朋友做文明禮貌星,去升旗做小旗手,你想做嗎?”他說“想”,並且在家裡知道第二天要做文明禮貌星或是小旗手等任務時,開始有一點上心、興奮的表現,還知道要為此早起,不能遲到,逐步有了規則意識。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當教師面對特殊幼兒有這樣那樣的表現時,教師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孩子是千姿百態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神奇的,決不能用單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個孩子。有一句老話“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只要教師講究教育的方式,學會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個別孩子成長中所碰到的問題,提高“心理換位”的能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考慮問題,用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談心,只要教師用心去愛護孩子,相信孩子會有所進步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