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課程理論與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35K

論文摘要: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批判中國傳統的教育和西化教育的基礎上創立了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教育理論實質上就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論,對當前新課程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對特殊教育學校開發校本課程更有著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

陶行知生活課程理論與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論文

論文關鍵詞:理論;教育;學校

作為生活教育理論重要組成部分的課程理論,由於受美國教育家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重視”:一是重視課程內容的社會生活性、實用性和時代性;二是重視課程物件,即兒童的興趣和發展需要,重視兒童的活動,強調做中學。陶行知的這種課程思想稱之為生活課程理論。

一、傳統課程的三大弊端

陶行知先生認為,中國傳統教育的根本特徵是:教人用腦不用手、理論與實際脫離、讀書與生活脫離、說的與做的脫離、學的與用的脫離。反映到課程上,就是教學內容與課程設定不符合社會實際、不符合生活實際、不符合個人生活的需要、不符合課程本身發展的需要,更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在批判傳統教材弊端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培養學生“生活力”為目的的生活課程理論,並給出了編寫生活課程的“五大原則”,鑑於生活課程理論的基本思想和特殊教育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核心在本質上具有同一性與和諧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用陶行知先生生活課程理論的“五大原則”來引領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

二、用生活課程理論的“五大原則”引領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指示我們說:過什麼生活用什麼書。教學做合一指示我們說:做什麼享用什麼書。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意思就是說要為“用”而編書,為“用”而讀書。部頒、省頒計劃、大綱、教材往往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靈活性的特點,更不太適合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的身心特點,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就業市場的需求。所以,特殊教育職業教育要大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大力開發校本課程,使之體現職業教育和殘疾學生特點。

(一)社會、個人及生活事業本體需要的'原則。在陶行知先生看來,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活的國民的場所,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學校教學就應該滿足社會的種種需要。目前特殊教育學校很少有專用的職業教育教材,所採用的職業教育教材不能較好的適應殘疾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將來個人社會工作生活的具體需要,所以需要特殊教育學校要考慮到殘疾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將來事業工作可能的需要,結合他們的身心特點,把握好殘疾學生個性潛能發展的獨特領域和生長點,納入到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之中去,有的放矢的開發適合殘疾學生謀生的職業教育校本課程。

(二)以實際生活為中心的原則。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社會實際生活主要有五種,即:健康的生活、勞動的生活、科學的生活、藝術的生活和社會改造的生活。結合殘疾學生的身心特點,在開發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時,必須以殘疾學生將來的實際生活為中心,對陶行知先生所說的五種生活可以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弱化社會改造的生活,強化健康的生活和勞動的生活,使殘疾學生適應社會和能夠促進他們個人發展的內容。

(三)“用處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課程中佔有優先權”的原則。這種用處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優先的原則,指導我們在開發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時,一定要考慮哪些職業技能才是殘疾學生將來謀生所迫切需要的。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不斷的反問自己,哪些職業技能才是殘疾學生在學校學習中所需要優先掌握的,並且要考慮哪些內容是最需要的,哪些內容是次需要的。

(四)“活”的生動有趣的原則。陶行知先生認為,作為受教育的學生,他們並不是“白板”,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和情緒情感體驗。特殊教育學校在開發職業教育校本課程時,要適應學生不同性格發展的需要,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責任心和創造性。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不斷吐故納新,緊扣時代脈搏,構建連續、動態的校本課程開發過程。

(五)課程專家、學科專家、中國小中教師以及出版專家共同參與的原則。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不但需要課程專家、學科專家、教師的參與,還需要學生和企業代表的參與。課程專家可以指導校本課程的開發,並且對特殊教育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進行監控和把關;學科專家可以把握所開發的校本課程的職教特色;一線的特殊教育教師的參與可以體現研究主體的個性,保證校本課程的職業教育特色和特殊教育針對性;作為個性化教育的校本課程,學生本身就是一個開發主體,它的出現為尊重、發展和展示學生的個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殘疾學生的直接參與可以保證把殘疾學生獨特的個體經歷和體驗的價值納入到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之中;企業代表可以反映職業崗位的需求情況,參與制定校本課程目標,可以選擇適合市場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課程內容,還可以提供專業師資和實驗實習場地和裝置。

人的個性潛能是無限的,如果不被喚醒就會萎縮乃至泯滅。教育的使命就在於喚醒、發掘個體的個性潛能。殘疾學生由於自身的缺陷,導致了比較特殊的身心特點和相對狹窄的特殊認知渠道,所以要喚醒、發掘他們的個性潛能相對就比較困難些。緊扣時代特色的職業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就是解決這一困難的一把鑰匙。我們研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課程理論,革掉傳統課程的流弊,必將有利於促進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這種符合殘疾學生的身心特徵和認知特點的實用的職業教育校本課程一定能夠促進殘疾學生個體的“類特性”、“社會特性”、“個人特性”的全面和諧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