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1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經典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八篇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在我的小時候,上學前班。老師就天天教我們讀《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那時,誰也不得它講的是什麼意思,只知道聲嘶力竭的跟老師朗讀。直到現在,我才逐漸明白它的意思,懂得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從前,我有一個壞毛病——考試成績好就驕傲自大,覺得這樣已經夠厲害了,目中無人。但書上講“是君子,就要謙虛,不要高傲自大。”我雖不想做偽君子,但是我不信。畢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師把年級前五十唸了一下,我排名很後。我明白了我的成績不值得驕傲,那些排名前十的同學非常謙虛,我羞愧的無地自容。於是,我經過學習《論語》,我就時常約束自己不要驕傲自滿。

有一次英語考試我得到了第一名,我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驕傲自大的毛病又展現出來了,在課堂上總認為自己英語已經覺得很好了,不再努力學習和認真聽講,“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別的同學都在進步,唯我在原地踏步,彷彿是要驗證這句話似的,在後來的考試中,結果可想而知,那次考試,是對我驕傲自大的沉重打擊。我回到家,拿出試卷,認真分析了錯題原因,發現這些題都是因為我驕傲,因而沒聽老師講的知識點。我謙虛起來,成績也在穩步提升,經常得到班裡第一名,還有。我原喜歡斤斤計較,有時為了一個橡皮,一支筆,一個錯誤跟同學吵,甚至打起來,自從學了“做事斤斤計較,會失去所有的朋友”我想:一個人不能失去朋友啊!我學會努力控制自己。雖然有時會控制不住,但是我不會氣餒,我會更加努力做到!

有人說:“我們要勇於創新,扔掉那些老的、陳舊的東西。”可我認為只有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才能更好的創新。為什麼好像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現代國家還要回過頭來學習莎士比亞、海倫……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歷史,我們要尋找歷史,要從歷史中尋找智慧。

人類幾千年的文化並非簡單的能夠被精華和璀璨來形容的,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忘記歷史就是忘記未來。

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比耕耘,汗水越多,收穫越滿。讓我們多讀這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成長,那個站在山頂人將是我們!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小時,總是覺得國學就是沒用的,古人寫的話,我們還需要背,每次老師教給我們時,我總是會讓思想開一會小差,現在呢,長大了,我現在體會到了,國學那種獨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細細地品味,就會品嚐出它的奇妙之處。而這種奇妙之處也正是其他沒有的。

國學是我國古人博大精深的見證,古人將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書,傳授了下來。來到中國,不得不看看長城,體會它的雄偉壯麗,我認為,也不得不讀一讀國學,國學,是我國所固有的學術,裡面包含著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這不是如長城一樣嗎,正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見證。

當然,國學的文章有時是幾句話,有時是一片文章記得讀課外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週裡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著,古人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悽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

國學的道理清晰,透徹,充滿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當然,國學的道理不僅實用於古代,也實用於現代,我相信,國學的道理一定會永遠的都實用的。

國學,適用的範圍十分大,比如在寫作文上,在結尾上寫上幾句國學,一下子就令文章充滿詩意,令整篇文章充滿生機,說話時說上幾句國學,既可以清晰的表達意思,還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我在這次國學知識比賽中得了34。5,是所有人力的9392名。這個成績可能不太理想,但也是我經過一番努力。

這件事是我們的資訊老師告訴我們的。孫老師一直叫我們讀經典,我不太想讀,因為覺得讀這種書太無聊了,太枯燥了,不過孫老師一直充滿精神在鼓勵我們,她的眼神裡充滿了對我們的希望。於是,我開始讀了。這次比賽我準備了很久,我以為是像試卷一樣,要1小時之內完成。後來才知道150題要在20分鐘做完。我讀過學而第一和為政第二,我就教弟弟度。我得意起來,覺得很有成就感。

現在,我已經深深感到,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華,它會讓我們的文明、禮儀得到很大的提升。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塊純天然產生的翡翠玉石,如果不歷經細緻的打磨拋光,就不容易變成一件價值連城的玉石。人如果不學習培訓,不遭受文化教育,他便不清楚做人的道理。

有一個故事講:有二塊具備靈氣的大石頭,被挑到一座寺院裡來打造出佛像。之後,大家發覺第一塊石頭品質更強,因此先用第一塊。但是,在打造出全過程中,那塊石頭感覺十分痛疼。它對雕刻師說:太痛了,我不會做了!快停下來!雕刻是由於它不協作,只能慢下來。

雕刻師對第二塊石頭說:現在我要雕刻你,十分痛疼,你可以憋住嗎?石頭說:我可以承受,你雕吧!果真,在雕刻全過程中,石頭沒有叫一聲疼。它被雕刻變成一個詳細的佛像。

佛像開光後寺廟來膜拜的人許多 ,因此和尚們將第一塊石頭粉碎把他作為鋪路石鋪在大門口供大家踩踏。

人如同石頭一樣,務必要歷經打磨拋光才可以變成受數萬人膜拜的佛像不然,不歷經磨鍊就只有變成在一般但是的鋪路石了。

在學習方面大家一定要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實質,發奮學習,積極主動發展,塑造好自身的個人目標;長大以後做一個對別人和社會發展有奉獻有協助的人。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學了《呼風喚雨的世紀》後我覺得文中寫了20世紀的科技發展和上萬年的科技做了一個對比。現在有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人們還可以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而以前什麼都沒有。

媽媽說:“以前我們小時候,連電話也沒有,如果有時候要跟別人說必須親自跑過去跟別人說才行。現在方便多了,科技發達了,有電話了,幾秒鐘就可以跟別人通話了,又方便又節省時間。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記得,寒假的一天,我在家無聊,就去我的書架上找了一本書看。那時,我到書架前,看到一本外皮是藍色的,又不是很厚的一本書,我就抽出來看看了。抽出來一看,原來是《國學經典》。記得,這是那次誦讀比賽時發下來的。因為是以前,很多內容都已經忘了,我有興致勃勃地看了一遍:

當我翻開這本書,看到目錄裡有弟子規、千字文、古今賢文……一些教做人要做到有仁、信、禮、智、義的片段。我就慢慢翻著,津津有味地品味著其中的品質和精神。

當我讀到《重拾感恩》中的“感恩,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使我們保持積極健康的陽光心態”時,我心裡想:我也要學會感恩,感恩是多麼快樂啊!我有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讀。“感恩,來自於生活的愛與希望。……”當我讀到:“重拾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時,我才知道了感恩的真正意義。我又繼續往下讀,過了一會兒,當我將這一本誦讀讀本全部讀完一遍,我有回過頭來想:這本書真好。一本小小的書,經包含了我們祖先遺傳千年的品德。比如說:《弟子規之信》是教我們要講信譽;《母親》是告訴我們母親的偉大,母愛的偉大;《重拾感恩》告訴了我們學會感恩是美好的,它能敲開幸福之門,使自己快樂 ,別人也舒心。

讀了這本書後,我才知道那時學校為什麼要我們讀這本書。不正是因為他們想我們永遠記住祖先們遺傳千年的美德,待日後,我們長大之時在將這些美德發揚光大,遺傳萬古嗎?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三字經》、《宋詞》、《論語》等一些國學經典,都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瞭解了。

我們從小時候的《唐詩》、《三字經》,到現在的《論語》和《道德經》,它們總能使我們感受頗深,國學是需要我們認真的體會,需用一生去學,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品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教會我們分辨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味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夠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能引領我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端正我們的人生態度。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性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與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主張“仁”,“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的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生活。

《道德經》是我們認識最深的國學經典,他總能用一句最簡短而精闢的話把我們帶到另一個美好的境界,那裡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是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一次都是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輕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8

中醫,傳承著東方文明古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中醫是國學中的一部分,關於中醫的書有《本草綱目》《傷寒論》《黃帝內經》……中醫,是古老技術的傳承。一次,我跟外公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一位年近80歲的女教授聶惠民大夫帶著兩名博士後弟子坐診,這位奶奶頭髮花白,慈眉善目,只見她不急不躁認真地為外公號脈,過一會對外公說:“您性子急,遇事果斷,但一定要控制好情緒,不可急躁,這對您心臟問題的治療是關鍵。”外公連連點頭,樂呵呵地說道:“真是說到點子上了。”從此,外公改掉了急性子。

聽媽媽說,懷上我不足三個月時,媽媽因感冒請爸爸認識的名中醫王奶奶看病,王奶奶一號脈,說道“這是男孩哦”,和前幾天另一位中醫說的一樣,媽媽和爸爸十分不解,便請教這是如何判斷出來的,王奶奶說道:“因為主脈強。”爸爸媽媽恍然大悟,中醫,竟可以不通過任何機器,憑技術、經驗、手感,準確判斷出未出生嬰兒性別,這就是國學。

中醫是國學,是中國燦爛的文化,同樣也是中國炎黃子孫的治病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