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國學作文集合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國學作文集合8篇

國學作文 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介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腕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裡,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腕錶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腕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腕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裡,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作文 篇2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朋友。它如同甘露,滋潤著我的心田;它如同良藥,驅散我心中的煩惱;它如同磚瓦,構築我人生的大格局。你猜猜它是誰?它就是我最好的夥伴——國學經典。

現在我每天晚上都要和我的“朋友”一起相約半小時。通過一次次的誦讀經典,我知道了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於《易經》乾、坤二卦。 我還知道了許多珍稀時間的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還學到了人生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名句,含有深遠的哲學道理,寫這句話的人肯定非常的智慧。還有一句“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檢,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是古代智慧餓聖賢人——老子所留下的名句,至今千古傳誦。還有關於教育的名言: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我最喜歡讀書的名句,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高爾基也說過:“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鬆而舒適的詩,好像新生活的鐘聲在我的耳際鳴響。

啊,我愛國學經典書,更愛讀國學經典書!

國學作文 篇3

兩年前,我去美國中部華盛頓大學探望媽媽,進人了林肯國小讀書。開學的第一天,我乘上學區的黃色大巴,心情緊張地來到學校。到了教室門口,我卻不敢進去。我的老師Mrs, Carson招呼我:"Come in, Yangyang?”接著她請我和另一名女同學站在教室前面,介紹說:“這位新同學叫陽陽,是從中國來的。”又指著那位女同學說:“她是Robin,從洛杉礬來的。”我當時有些高興——有人和我一樣也是新來的。

Mrs Carson先帶我們去看班裡的寵物:三隻白老鼠,一隻晰蠍,幾條金魚。為什麼教室裡有寵物?教室又不是動物園!當時我真的有些驚奇。可更多奇怪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了。第一節課時,我按中國學生的習慣坐在椅子上,可誰知Mrs, Carson和同學們都坐在地板上,老師說這樣她和同學們的距離近了,更容易交朋友。下午閱讀時,老師開始放音樂。我想:這老師真怪,放音樂還怎麼讀書?可不久我就嚐到了甜頭,以前我看書時不能有一點聲音,現在再吵的環境我也能進人認真學習狀態。Mrs, Carson的教學方法也很新鮮,她常常能讓我們在玩中學到知識。有一次,老師問我們:土壤是怎麼形成?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是沙子做成的,有的說是大風吹來的,有的說是自然存在的……老師笑著說:“讓我們親手來製造一次土壤吧,這樣你們就會知道土壤是怎麼形成的了。”說做就做,我們馬上開始在操場上尋找做土壤的原料:一些樹葉加上一點兒水和同學們吃剩的午飯。幾天過去了,這些東西都開始變黑了,我們又捉了幾隻蛆蛻來鬆“土”。幾個星期後,果然成了真正的土坡,我們還在上面栽了一棵小樹呢!

在課間,我經常和我的朋友Robin玩。可有一段時間她突然不與我玩了,我猜想也許是因為我太與眾不同了,所以

有時候,我的同學也問我一些可笑的問題:“中國人都有一雙小眼睛嗎?”“是不是美國人都有一雙大眼睛呢?”我反問道。我們都笑了,然後開始比誰的眼睛大,誰的嘴巴小。有時候我們也吵架。一次一個特別要強的同學與我發生了爭執,我因為佔理也絲毫不讓,我們大吵了一場。讓我意外的是,全班同學都大叫著為我助陣。“Yangyang, give mefive! Give me five!”(意思是擊掌祝賀,表示支援)當然,兩天後我們就和好了。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能說一口比較流利的英語,而且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到圖書館去借一橡裸的英文讀物,自己閱讀,準備討論發言。我們常常進行這樣的討論,比如讀幾本關於戰爭的書,然後討論戰爭對人類的影響;讀幾本關於動物的書,再討論動物和環境保護。我發現美國同學的思想特別活躍,儘管小孩子討論大問題,有時牛頭不對馬嘴,但是卻引起我們對這些大問題的關心和思考。

經過一個學期的適應,我很快成為林肯國小的“知名人士”。我的數學全班最好,同學們說我是“電腦”,算得又準又快。其實倒不是我很聰明,而是那些數學題太簡單,美國同學似乎又特別怕數學。我的手工製作也常常受到表揚,老師還常常讓我去教那些沒學會的同學。在全校“LipSing”(就是伴隨音樂磁帶假唱)大賽中,我和Robin合作表演的節目被認為是最好的。在一次愛倫斯堡市國小生運動會上,200米短跑我得了第一,100米得了第二,同學們差不多把我當成了“大英雄”。

兩個學期過去了,我真正成了班上最受歡迎的一員。不知不覺我們又迎來了畢業的分別,我也要回國上中學了。分別前,我們全班在一起合影留念,同學們還都爭著給我留言。他們寫得最多的是:“Yangyang, You are cool! ” “Welove you, we lide China!”與同學告別的那一天,我們全班同學哭成一團,Carson老師哭了,我媽媽也哭了。

雖然,我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時間不長,但是我卻學到了很多東西,留下了很多令人難忘的美好記憶。我相信,我的老師、同學和林肯國小也不會忘記我這個中國女孩!

國學作文 篇4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宋詞300首》。隨手一翻,我發現我家牆上的字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在這本書上,一下子就愛不釋手了。天天讀,天天背。

剛開始我背的很慢,媽媽見了,便和我一起背。媽媽不愧是大學生,指導背誦很有方法,她讓我按詞牌名去背。我先背《如夢令》,因為她節奏明快,短小精悍,非常好背。如吳潛的《如夢令·江上綠楊芳草》:“江上綠楊芳草,想見故園春好。一束海棠花,昨夜夢魂驚擾。驚曉,驚曉,窗外一聲啼鳴。”這首詞中“驚曉,驚曉...”的節奏令我大感興趣。諸如此類的還有“休掃,休掃,管甚落英還好”。“留戀,留戀,待我停杯深勸”等。我一下子就把李清照,秦觀等的十來道如夢令全背過了。照此方法,我又背過了《採桑子》《長相思》等詞牌下的十幾首詞。

當我感到乏味時,媽媽又想出了獨特的方法—“唱詞”,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曲配合以合適的詞來歌唱。我便把《山水迢迢》的歌曲配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這首難以理解的抒情名篇,頓時化作如泣如訴的相思戀歌。唱到情深處,我禁不住為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處可消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孤寂與惆悵熱淚盈眶。

我激動的吟誦著偉大詞人的千古絕句,體會他們的愛國情懷,充分領略到了宋詞的雄偉氣勢。我的胸懷被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激情充滿了。

國學作文 篇5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關於陳寅恪的傳奇故事,就一直在清華園裡流傳著。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們一再討論——當年,清華上下都叫他陳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裡並沒有“恪(què)”這樣的讀音,有人請教他:“為什麼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卻不予糾正呢?”陳先生笑著反問道:“有這個必要嗎?”他似乎更希望人們瞭解他的學問及其價值,他的整個生命是和學術連在一起的。他在國難、家恨和個人的坎坷中,為學問付出了一生。

被稱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1925年,清華髮生了一件對中國學術影響深遠的大事:成立了“清華國學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整理國故,培養“以著述為畢生事業”的國學人才。當時的清華是個留美預備學校,留美預備學校來辦國學院,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學來建設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國學研究院有四大導師:第一位是開創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國維;第二位是戊戌變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啟超;第三位是從哈佛大學回來的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三位導師性格各異,但都大名鼎鼎。而四大導師中最晚到校的陳寅恪,在當時並不出名。

陳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導師,一說是國學研究院主任吳宓所推薦,他因為了解陳寅恪的博學而推崇備至;還有一說是梁啟超提名的,據說梁啟超為了推薦陳寅恪,還曾與清華校長有過一番舌戰。校長說,陳寅恪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梁啟超說:“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啊?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梁啟超還說:“這樣的人如果不請回來就被外國的大學請去了。”清華的校長最終怎麼做出決定的,無從考證。但事實是,遠在德國遊學的陳寅恪接到國學院導師的聘書時,剛剛年滿36歲。

一年後,陳寅恪的身影出現在清華園裡。他很幽默。因為四大導師中的梁啟超是“南海聖人”康有為的弟子,王國維是末代皇帝的讀書顧問,於是陳寅恪就給學生們送了一副對聯:“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大清皇帝同學少年”。

令師生們驚歎的是陳寅恪的博學。他在課堂上講授的學問貫通中西,他在課餘分析各國文字的演變,竟把葡萄酒原產何地,流傳何處的脈絡,給學生講述得一清二楚。他上課時,連清華的教授們也常來聽。有人稱他為“活字典”,也有人稱他是“教授的教授”。

當時,馮友蘭先生是大學者,名氣比陳寅恪響亮得多,但馮友蘭在陳寅恪面前也是畢恭畢敬、以學生自居,這連當時的學生們都能感覺到。

當年的華北學術界分成兩派,一派是本國培養的學者,另一派是有留學經歷的。本土派認為,洋派不懂國情,你的學問再高,也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中國問題。留洋派就覺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狹,不掌握現代化的工具,因而兩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誰都不敢瞧不起陳寅恪,這在學術界堪稱傳奇。

遊學海外13年帶回的卻是東方學

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閉塞之地,在洋務運動中卻突然開風氣之先,興學、辦報、開礦、建工廠,這得益於當時的湖南巡撫陳寶箴。陳寶箴有個助手,也就是他的兒子陳三立,父子倆在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朝廷革職,“永不敘用”,原因是他們在湖南率先變法。

陳寅恪就是這陳家的第三代。這一年他9歲。家國大難之後,陳寶箴攜家帶口回了江西老家,陳三立索性專注於詩歌創作,“憑欄一片風雲氣,來作神州袖手人”。這個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顯赫門庭,走向了與傳統仕宦截然不同的結局。

父親陳三立不要孩子應科考、求功名,在陳寅恪13歲時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自小博聞強記,打下堅實舊學基礎的陳寅恪,因此並行不悖地接受了西方文化。

後來陳寅恪因病從日本回國,考入復旦公學,這是上海的一所新式學堂,相當於現在的高中。陳寅恪成績優秀,掌握了德語、法語。兩年後的1909年,陳寅恪畢業,他帶著復旦公學的文憑,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張文憑,登上了去西洋的輪船。父親陳三立趕到上海,送別陳寅恪。他把父輩兩代人變法圖強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陳寅恪一輩子以家族為榮,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也終生揹負著家、國的使命。他輾轉游學13年,從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他學物理、數學,也讀《資本論》。13年裡,他總共學習了梵文、印第文、希伯萊文等22種語言。

陳寅恪在德國讀書,都沒有要學分。人家上課他跑去聽,聽了做筆記,他自己註冊的是印度學系,他就在那兒自己讀書,沒事去聽課,完全是一種文人求學,有點點像中國傳統的遊學。陳寅恪說:“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個具體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不求博士文憑的陳寅恪,卻形成了自己寬闊的學術視野。

陳寅恪發現,在世界學術中,中國文化的地位很高,跟當時中國地位低下的現實完全相反,跟國內批判傳統文化、****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樣。他後來明確主張中國學術應“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就是以這樣一種感受作為基礎的。

開闢國學研究新領域

陳寅恪有著深厚的國學根底,也接受了嚴格的西學訓練,但他從不滿足,僅梵文一項,就先後學了10年。當時中國學術正處在逐漸走向國際學界這樣一個轉軌的時候,在清華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啟超、王國維的鼎力支援下,陳寅恪為中國學術開闢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對不同民族語文與歷史的比較研究。

1932年夏,清華大學中文系招收新生。陳寅恪應系主任之邀出考題。不料他出的題目非常簡單。考題除了一篇命題作文,最奇怪的是隻要求考生對個對子,而對子的上聯,又僅有三個字:“孫行者”。陳寅恪擬定的標準答案是“王引之”、“祖沖之”。一個名叫周祖謨的考生,給“孫行者”對出的下聯是“胡適之”,用的是當時最時髦的人物胡適的名字,十分有趣,出乎陳寅恪的預料。

用“對對子”這樣的文字遊戲,來作為堂堂清華大學的招生試題,當時很多人還是難以理解,也有人誤以為這是以舊學的看家本領向新文化挑戰。其實,陳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當時很多學者都並不清楚真正的中國語文的特色在什麼地方,陳寅恪覺得用對對子這個方法,其實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中國傳統語文的真正特色,尤其是跟印歐語系的區別在哪裡。陳寅恪關注的是漢語的文化特徵和世界地位,對民族傳統語文充滿自信。

每逢上課,陳寅恪總是抱著很多書,吃力地走進教室。他講授佛經文學、禪宗文學的時候,一定是用黃布包著書來的;而講其他的課程,他帶來的書則是用黑布包裹著的。他的講課旁徵博引,只要是從國學院畢業的學生,都成了後來的大家。其中有語言學家王力、敦煌學家姜亮夫、歷史學家謝國楨、考古學家徐中舒、文獻學家蔣天樞等等。

登上中古史研究高峰

就在這個時候,陳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晉南北朝和隋唐,也就是學界通稱的“中古史”。這是陳寅恪第一次學術轉向,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而最大的因素就是與抗戰有關。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的22天,日軍逼近清華園車站,北平即將不保。父親陳三立這時已85歲了,這位在上海“一·二八”十九路軍抗戰時,夢裡狂呼“殺日本人”的老人開始絕食了。五天後,陳三立死了。

為父親守靈的那些晚上,陳寅恪久久地斜臥在走廊的藤躺椅上,一言不發。這時,陳寅恪由於高度近視,又用眼過度,右眼視網膜剝離,已經看不清東西了。醫生告訴他需要手術,但做了手術就需要相當時間的休養。陳寅恪最終選擇了不做手術,就是說,為了離開淪陷區,他放棄了復明的希望。

陳寅恪做學問的方式不是做卡片,而是在書上隨讀隨記,也就是古人說的“眉批”,眉批上寫滿了他的思考、見解和引證,這是他學術研究的基礎。北平淪陷前,陳寅恪把他的藏書寄往將要去的長沙,但趕到長沙,還沒等到這些藏書,便又匆匆隨清華大學南遷雲南。可是當書到長沙,竟悉數被焚燬在戰爭的大火中。書燒燬了,而他隨身帶著的常用的、備用的書,在繞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竟也被盜走了。這意味著,他以後的學術研究,將主要依靠他積攢的記憶了。“家亡國破此身留,客館春寒卻似秋。”就在幾乎沒有參考書籍的情況下,陳寅恪撰述了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這是兩本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著作。陳寅恪寫書的種種細節,至今仍被後世記憶著。在四川李莊的時候,鄧廣銘先生住在陳寅恪的樓底下,傅斯年對他說,陳先生如果有什麼事一跺地板,你就馬上跑上去。有一次鄧廣銘跑上去,看見陳先生躺在床上呻吟,說我要快死了,我這個身體快不行了,我堅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說,我不寫完這兩稿,我不死。

牛津大學1939年曾正式聘請陳寅恪擔任該校漢學教授,並於此後數年一直虛席以待。因為他們認為,陳先生是當時“最優秀的中國學者”。

國學作文 篇6

今天,是大家千等萬等才到了的一天,大家千辛萬苦練節目也是為了這一天。因為,今天下午兩點,經典誦讀比賽就要開始了,所以大家非常高興,都穿上了整潔、乾淨的校服。不幸的是,校服太瘦了,所以一蹲下,就破了。後來,爸爸過來了,褲子換了下來,就去練習了。吃完午飯,我回來了,當時,老師還沒來,教導處的鑰匙被借走了,後來,終於找到鑰匙了,開了門,我們就讀起了經典的書,過了一會,老師、同學們都來了,就開始化妝了,化完了妝,我們就來到了大禮堂,比賽開始了,一、二、三年級開始了激烈的比拼,我們是倒數第三個上臺的,所以我們可以坐在臺下看臺上的表演,我看著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曲,我非常緊張,到我們了,我們表演完。過了不久,比賽結束了。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贏並不代表一切,只要快樂,輸了也是值得的。

國學作文 篇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中。因為大家只有發憤自強,奮鬥不息才會得到賞識,也才會找到一份輕鬆的工作。現在我已經上五年級了,但是我還是不會忘記它為我帶來的哪些好處,哪些幫助。

記得我歲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國學經典》。我很高興,便一把搶過那本書。你們別可以為我年齡小,認的字就少。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我認的字是同齡人的兩倍。每天下午,我總會翻一翻這本書,看一看它的內容,不斷地在書海中享受。我喜歡讀書,更喜歡朗誦《國學經典》。現在那本書已經很破舊了,但是我還是一如既往地珍惜它,喜歡它。《國學經典》對我的影響很大。

《國學經典》是一本濃縮了許多精華的書。是一本帶給我們知識的書,更是一本帶給我們無限智慧的書。如果說這本書是一粒米,那我就是精華。如果說這本書是以位溫柔的老師,那我就是個兩三歲,對老師說的話似懂非懂的小娃娃。《國學經典》帶給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我的想象力是無邊無際的。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書籍還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學們,我們讀書就要擁有火一樣的激情。“書是人飢餓的時候的一片面包。”我想我想這句話用在我身上是最合適不過的。我離開了書籍猶如離開了空氣,不能呼吸!愛上《國學經典》吧!它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來和力量。

書,是不能離開人們生活的,書是多麼美好,多們有智慧啊!希望大家愛上看書,看上書的智慧和美好!

國學作文 篇8

昔英倫學人培根嘗雲:學史可使人明智。此可謂至理真言也。近世以來,國人多尚西學,遂毀孔廟,罷儒學,凡與此相關,均蔑之為“糟粕”。自“五四”至當世,國學之地位日趨衰弱,西學東漸之風日盛,而國人尚不能察焉!

縱觀當今之世,東西半球之聯絡甚為緊密,故固步自封、趨而避之,誠不可取也。然鄧公實謂國學乃“一國所自有之學也……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者也。”由是觀之,自家之學尚不能承繼,以為國民之用,況西學乎?古語曾雲:邯鄲學步,亦即學他人之技,以致忘自家之本。今之中國莫不如是乎?

吾自弱冠以來,頗尚西學,輕國學。而今已近而立之年,遂翻然醒悟。怎奈韶華已逝,青春難再,自家之學亦無所獲,是以悔之!然“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吾輩學人當效法古人皓首窮經之志,取國學之精華,去其糟粕,為己為民所用,此誠可謂學之所在矣!

至於西學,當可量而用之,亦不與前述相悖耳。有西洋學人曾提及“迂迴路徑”之法,即以中國之學用於西洋文化之載體,吾輩可反其意而用之。巍巍中華,五千年之國學,何其隆盛!吾輩學人當以至誠之心而窮其所有,以為國民之用!

有宋以降,儒學固有其弊,若全然棄之不顧,是為不智也!由是觀之,吾輩學人當尊法古之仁人志士,盡取其精華,用之於民,並使其彰顯於海內外,為他人所稱道,實乃國家之幸,民族之幸,亦是吾輩立於世之根本所在!吾輩之人當共勉之!(凝塵,甲午年九月作於雅安天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