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觀後感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2W

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歲月神偷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歲月神偷觀後感6篇

歲月神偷觀後感1

這部電影作為香港的作品,確實有很大的提高,其藝術價值很值得我們去讚賞。電影對進二這一個小孩子的內心世界的描述十分真實,表現的是一個小孩子對未知世界的不理解和內心又異常想參與到這個世界中去的原始衝動。影片中進二不止一次的偷東西的這些描述,導演並沒有用貶義的手法來表述,反倒用輕快,幽默的手法來體現,說明導演的用心並不是把進二偷東西做為一個直接的表現資料,而是在這一件事上反覆說明進二對世界認知的不斷需求的過程。那裡就標示出了一個人性的定義:人活著,對自認為的完美是那麼的渴望。所以,電影的主線就是從那裡轉開的。

再談談進一,他的努力學習,他的在運動場上的努力拼搏。其實也是種對完美追求的表現,可是這種完美的追求是建立在這個家庭的父母對自我孩子的需求之上的一種需求。影片的後面一次吃飯的場景裡,“爸爸”在查閱兒子的成績單的時候發的那次火就對這做了一個解釋。也就是說,進一其實是生活中虛擬的一個人物,進一隻是他父母對生活內心需求裡的一種現實投影產生的替代品。而這父母對未來的期望也全寄託在這個兒子的身上了。進一談戀愛的這個過程的描述,很大程度的適應了少男少女的現實狀況,這是藝術手法上的成功。但最主要的是,進一在第一次到女孩家裡去的時候,因為兩個家庭的這種社會地位的差異從而產生了進一自尊心的一種自我傷害,這其實是說明的是,當生活成為為別人活著的時候,那人將會失去自我感受生活的完美。別忘了,女孩的母親在彈鋼琴的那個鏡頭其實告訴了觀眾,女孩的家庭其實沒有對男孩產生鄙視。這樣我們就能夠對進一這個人物進行評說了,過分在乎外界對自我的看法,將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

故事中的“爸爸”老是強調一句話:做人必須要保住頂。這個頂指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說,人要有自我的最根本的支撐,這支撐是對未來完美的一種嚮往。在精神世界裡,父親一向把進一當成是家庭的一個頂。而在生活中,這個父親一向把自我當成是整個家庭的頂。故事中的“媽媽”一向也在強調一句話:做人總要信。這“信”其實也是種對生活完美的一種嚮往,她在給自我的內心強加相信完美的事物會出現。因為這個媽媽是個女人,所以導演用這種被動的嚮往安置在媽媽的身上,無疑這是藝術手法的成功。而故事中的爸爸用一種由內到外的主動向往安在身上,這也是藝術手法的成功了。

故事的結局是與現實背離的,爸爸的頂都沒有成功保住,而媽媽所信的都沒有順同她的意願。這故事看來是個杯具了。如果站在純生活的角度來評述的話,這確實是個杯具故事,但如果站在哲學的層面來說,故事並沒有完成。這個故事又要從這個結局反推到前面去才能找到故事的答案。

影片中的奶奶說了一句話:當一個人把他最心愛的東西都投到苦海里,把苦海填滿後,就能夠見到自我的親人了。這苦海就是人生。這心愛的東西就是內心的需求,就是慾望。用這句話的意義來重新概括整個故事的話,就有了如下的收穫:爸爸不用把自我的內心需求去過分嚮往擴張,媽媽不去被動的盼望內心所需要的東西,那他們就不會有這麼樣的痛苦精神了。影片的結尾正是打破了他們生活的邏輯,從而把他們從苦海中拯救出來。這樣,站在導演的角度來說,這是一次人性的拯救,而這拯救也用現實生活體現出來了。所以在這個層面來說,這個故事是喜劇收場的。

整個故事告訴人們的是,做人不要太功利心,不要讓自我的慾望吞噬自我的精神,僅有這樣,生活將時時陽光明媚。

最終的結局是進二陪著媽媽在一種歡快的節奏中去祭拜了自我的哥哥,樹上開滿了鮮花,而進二也進了那所比較好的高中,他沒有哥哥的成績好,沒哥哥跑得快。但生活還在繼續,可是這生活卻缺少了以前的那種壓力。

歲月神偷觀後感2

社會學調查方法課上,教師為我們放映了一部香港的小本文藝片《歲月神偷》。雖然不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了,可是當靜下心來第二次品味這部電影時,感受又不禁地又多了一層,也品味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影片的背景是在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全片是以小男孩羅進二為視角去靜觀家庭中的變故,同時折射出那時在港英政府同時壓制下,草根階級那頑強、樂觀的生活態度。

小男孩羅進二生活在一個雖然貧寒卻其樂融融的家庭裡。爸爸是一條破舊小巷子裡的鞋匠,雖然手藝不錯,但在那樣混亂的社會環境下也僅能餬口。老鞋匠平時不善言辭卻吃苦耐勞,默默地為供養家庭做著最大的努力。媽媽是和爸爸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她能說會道,性格辛辣直率,可是她所做的一切努力也都是為了給這個家庭謀求更多的利益。小男孩還有一個品學兼優的哥哥羅進一,他高大帥氣、懂事善良,是他們家庭甚至是一整條巷子的驕傲。而小男孩羅進二卻天性頑劣,不愛學習,到處遊竄,甚至見到喜歡的東西就順手拿走並細心翼翼的珍藏。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草根家庭,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偶爾還會有洋警察來趁機撈一筆油水,可是每個人心中倒也是平穩幸福。

然而,過於完美的生活卻總是有有限期限。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席捲了整個仍混亂不堪的香港。颱風中,羅進二一家人狼狽地做著補救措施,卻怎樣也無法彌補原先就不結實的房子的頂都差點被掀走的事實。老鞋匠用多少時日做的用來養家餬口的鞋子全都被吹走了,使原先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貧寒。可是,事情遠沒有想象中的簡單。在臺風中暈倒的大哥羅進一在被送到醫院後竟然又被查出患有血癌。要明白,進一是全家人的期望,全家的開銷都是為了讓進一能在最好的學校安心讀書!一夜之間,這個普通的家庭連遭不幸,幾乎到了無法再支撐下去的地步。年紀尚小的羅進二當然不能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只覺得爸爸緊鎖的眉頭更深、媽媽的眼眶也多次泛紅……

可是,即使在這樣的情形下也從未打消過老鞋匠一家人頑強不屈的品性。男孩的媽媽雖然讀書不多,卻常常鼓勵著爸爸樂觀起來。依然記得她一邊眼睛泛紅一邊對老鞋匠說“人生就是難一步、佳一步、難一步、佳一步……”。然而,生活卻並沒有所以感動,大哥進一的病情越來越重,家裡也最終到了一點兒錢也沒有的地步了。不得已,老鞋匠只好深夜趕到當鋪將自我唯一值錢的婚戒給當了。當男孩媽媽在醫院裡摸到老鞋匠那雙因年久做鞋而粗糙的手卻沒有了戒指,只留下一圈深深陷下的戒指紋路時,這個外表看似堅強的女人最終徹底哽咽。

大哥羅進一究終還是走了,他正處於風華正茂的年齡,留下了他正發芽的感情和未來無限光明的道路。他走了,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是無盡的傷痛。過了幾年,男孩的父親也去世了,只留下了小男孩羅進二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而日子也最終恢復了簡單平靜的生活,羅進二也也最終長大,不再頑皮,而是和他已離開的哥哥一樣優秀。

正如影片名“歲月神偷”一樣,在生命中,歲月才是最大的神偷,它把我們最心愛的、最重視的、不明白的不明白的、我們的感情、寶貴的時光以及心愛的心痛的回憶都偷走了。在小男孩羅進二眼中,他童年的那些歡樂,、擁有一家人在一齊的幸福以及他摯愛的親人也在歲月的流逝中離他而去。而他,也在歲月中慢慢地懂事、慢慢地成熟。

影片沒有巨集大的場面,僅僅是描述了一個不起眼的家庭的那些經歷。可是,殊不知,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深入人心,它讓你在平淡中體會失去,讓你忍不住的潸然淚下。

但願每個處於困難時期的人們都能在困苦艱辛中找到自我的幸福!

歲月神偷觀後感3

《歲月神偷》在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多項提名,戲中一家人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和鍾紹圖都有入圍,吳君如獲提名“最佳女主角”、李治廷及鍾紹圖則獲提名“最佳新演員”,而任達華則憑該片及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角逐“最佳男演員”。

《歲月神偷》感動了全香港,並且“救活了一條街”(取景地永利街在上映後成為觀光景點並被政府個性予以保留),而在內地,也有很多觀眾認為“這是近年來最好的香港電影”。但此次《歲月神偷》只6項提名,沒有入圍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令觀眾頗為不解。甚至有觀眾認為《十月圍城》獲最佳電影是“得益於”《歲月神偷》未入圍。

影片的主題是關於生活和人生。正如片中吳君如所說,“一邊難,一邊佳”,“人活著要有信”。歲月雖然能夠無情地偷去我們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些東西,但是卻帶不走我們最重要的,那就是信念,活下去的,對未來完美生活嚮往的信念。影片開頭也借弟弟之手象徵性地描述了時間對我們生活的偷竊一般的行為,毫無察覺地,我們也許就失去了那些對我們很重要的東西。然而青春能夠逝去,容顏能夠老去,親人終會離去,朋友也會散去,可在溫暖的情感下依託著的我們對於生活的完美嚮往,卻是永不改變的。正如片中提及的兩道彩虹,也如本片的英文名所示,彩虹正像是我們對未來的一種完美嚮往,不論你有沒有以前見過它,你明白它的存在,它就是美麗的,這就夠了。而電影結尾處兩道彩虹的出現,也給了我們觀眾一個淡淡的微笑。

吳君如和任達華的表現自然不在話下,歲月的磨礪在二人略顯蒼老的面容上刻下的是魅力的痕跡,渾然天成的表演也成為了打動人心的關鍵因素。而甚為搶戲的小男孩扮演者鍾紹圖的出色發揮,更是令人大為驚歎。當然一干老將甘當綠葉的演出也是很精彩,這些都為本片的成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有人將本片與九十年代文藝類影片巔峰之作《甜蜜蜜》相提並論,雖然,也許該片還未到達如此的高度,但本片就應能夠稱得上近十年當中此型別影片的一座標杆了。張婉婷的監製也讓該片處處閃現著她的風格,那種溫暖淡雅的溫情,樸素詼諧的對白,唯美可人的畫面,都給人似曾相識卻毫不膩煩的感覺。

90後說:“電影拍出了現實的殘酷,人們的無奈,也給了人們期望。”80後則說:“《歲月神偷》中,我看到了我的父親。”比起這些感嘆,70後更多的是生活的感悟:“有種叫做家的感覺盪漾在影片裡,直指人心。”五六十年代生的人則不盡唏噓:“如果生活不那麼艱難,也許能夠挽回很多。”

以情動人的影片不少,可華語電影裡這樣溫暖感動的電影卻並不多見,看了不少的影片,發現歸根到底還是華語的佳片最能吸引和打動我,也許,這也算一種本土情結吧。

其實,打動人的電影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情”字上的成功。從父親和母親的相視一笑中,從父親為母親親手做的那雙紅色皮鞋中,我們就能感受到他們相濡以沫,看似平淡卻情深似海的感情與親情;從父母帶孩子看電影的一幕,從父母對兒子患病後四處奔走的焦急和喪子之後悲慟的感傷中,我們每個人都感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實;還有晚飯時分鄰里街坊們串門吃飯,家長裡短的聊天中,我們又感受到了他們互相幫忙,融洽和睦的關係。當然,不能忘記的還有兄弟倆之間自然流露的親情,哥哥和女友初戀的美麗,這些都將本片的情感彙集,成為了讓觀眾為之心動的源泉。

影片的最後,弟弟說哥哥並不是大話精,那麼誰才是大話精?我想,每個觀眾已經有了答案了吧。

歲月神偷是少有的華語優秀作品了,只能說歲月只是一個笨賊,它偷不走這世上最值錢的東西——感情。這是香港的發展是全香港人奮鬥和夢想的集合雖然時光荏苒曾今的舊香港已經不在驀然回首歲月就像個調皮的孩子偷走了親人、情人和回憶但是有些事情是一輩子都要記得的紀念是為了不忘卻。

香港夢是彩虹般絢麗多彩的夢。

歲月神偷觀後感4

這部電影作為香港的作品,確實有很大的提高,其藝術價值很值得我們去讚賞。電影對進二這一個小孩子的內心世界的描寫十分真實,表現的是一個小孩子對未知世界的不理解和內心又特別想參與到這個世界中去的原始衝動。影片中進二不止一次的偷東西的這些描述,導演並沒有用貶義的手法來表述,反倒用輕快,幽默的手法來體現,說明導演的用心並不是把進二偷東西做為一個直接的表現內容,而是在這一件事上反覆說明進二對世界認知的不斷需求的過程。這裡就標示出了一個人性的定義:人活著,對自認為的美好是那麼的渴望。所以,電影的主線就是從這裡轉開的。

再談談進一,他的努力學習,他的在運動場上的努力拼搏。其實也是種對美好追求的表現,但是這種美好的追求是建立在這個家庭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需求之上的一種需求。影片的後面一次吃飯的嘲裡,“爸爸”在查閱兒子的成績單的時候發的那次火就對這做了一個解釋。也就是說,進一其實是生活中虛擬的一個人物,進一隻是他父母對生活內心需求裡的一種現實投影產生的替代品。而這父母對未來的期望也全寄託在這個兒子的身上了。進一談戀愛的這個過程的描寫,很大程度的適應了少男少女的現實狀況,這是藝術手法上的成功。但最主要的是,進一在第一次到女孩家裡去的時候,因為兩個家庭的這種社會地位的差異從而產生了進一自尊心的一種自我傷害,這其實是說明的是,當生活成為為別人活著的時候,那人將會失去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別忘了,女孩的母親在彈鋼琴的那個鏡頭其實告訴了觀眾,女孩的家庭其實沒有對男孩產生鄙視。這樣我們就可以對進一這個人物進行評說了,過分在乎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將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

故事中的“爸爸”老是強調一句話:做人一定要保抓。這個頂指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說,人要有自己的最根本的支撐,這支撐是對未來美好的一種嚮往。在精神世界裡,父親一直把進一當成是家庭的一個頂。而在生活中,這個父親一直把自己當成是整個家庭的頂。故事中的“媽媽”一直也在強調一句話:做人總要信。這“信”其實也是種對生活美好的一種嚮往,她在給自己的內心強加相信美好的事物會出現。因為這個媽媽是個女人,所以導演用這種被動的嚮往安置在媽媽的身上,無疑這是藝術手法的成功。而故事中的爸爸用一種由內到外的主動向往安在身上,這也是藝術手法的成功了。

故事的結局是與現實背離的,爸爸的頂都沒有成功保住,而媽媽所信的都沒有順同她的意願。這故事看來是個悲劇了。如果站在純生活的角度來評述的話,這確實是個悲劇故事,但如果站在哲學的層面來說,故事並沒有完成。這個故事又要從這個結局反推到前面去才能找到故事的答案。

影片中的奶奶說了一句話:當一個人把他最心愛的東西都投到苦海里,把苦海填滿後,就可以見到自己的親人了。這苦海就是人生。這心愛的東西就是內心的需求,就是慾望。用這句話的意義來重新概括整個故事的話,就有了如下的收穫:爸爸不用把自己的內心需求去過分嚮往擴張,媽媽不去被動的盼望內心所需要的東西,那他們就不會有這麼樣的痛苦精神了。影片的結尾正是打破了他們生活的邏輯,從而把他們從苦海中拯救出來。這樣,站在導演的角度來說,這是一次人性的拯救,而這拯救也用現實生活體現出來了。所以在這個層面來說,這個故事是喜劇收場的。

整個故事告訴人們的是,做人不要太功利心,不要讓自己的慾望吞噬自己的精神,只有這樣,生活將時時陽光明媚。

最後的結局是進二陪著媽媽在一種歡快的節奏中去祭拜了自己的哥哥,樹上開滿了鮮花,而進二也進了那所比較好的高中,他沒有哥哥的成績好,沒哥哥跑得快。但生活還在繼續,可是這生活卻缺少了以前的那種壓力。

歲月神偷觀後感5

獲得第29屆金像獎的香港電影《歲月神偷》影片的片名來自羅啟銳當年所著的文集名,是根據自身童年經歷而創作的作品。影片講述的是六十年代末造鞋賣鞋為生的羅氏一家人當時的境遇,用這個普通的家庭有幸福轉向不幸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富含親情、愛情、鄰里之情的故事。

看《歲月神偷》,是因為一個香港朋友的極力推薦,他說這是一部讓你能看懂生命中很多東西的影片。看完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他所說的這句話,這部影片確實讓我思考了很多,明白了很多。

這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成長故事,是在一個家庭的生活歷程中向我們講述了人生的真諦。性格直率的羅母(吳君如飾),做鞋手藝精湛的羅父(任達華飾),16歲品學兼優的羅進一(李治廷飾),還有8歲調皮頑劣的羅進二(鍾紹圖飾),這四個鮮明的任務組成了一個普通而又其樂融融的家庭。裡面有一個小家庭的平凡的幸福,有一段純美的初戀,有一個小男孩慢慢成長的經歷,還有許多讓人感悟良久的話語。對於未來與愛情充滿幻想與期待的青年,最後卻被無情的病魔奪去了生命;而那個頑劣調皮的孩童,也在歲月的演進中慢慢成長。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不僅引發了這個家庭的破敗,而且喚起了那個潛伏在背後的巨大打擊。羅進一純美的愛情支離破碎了,而美好的夢想瞬間破滅,而整個家庭也不惜一切代價想挽回這個生命,可是,這群人最終還是敵不過歲月的'強大力量。可是,在經歷了這一場變故之後,另一個少年羅進一逐步長成。《歲月神偷》是一次對生命、生活的回望,這種回望,透過親情、愛情和鄰里之情,向人們講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影片中大量運用了反覆的手法。像影片中的羅母的經典臺詞如“做人總是這樣,一步難,一步佳”、“做人,總要信”等等,讓人體會到了那種苦中作樂,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而羅父“做人,最緊要系保住個頂。”這句反覆出現的話語又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還有一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場景,羅進二每天放學回來的時候,爸爸總會問他:“小弟,今天上學教什麼啊?”而他總是一貫不變的回答:“中文和英文。”爸爸:“中文教什麼啊?”“中文。”“那英文教什麼啊?”“英文。”偶爾他還惡作劇地說中文課教英文,英文課教中文。可是,這樣一成不變的回答在他的哥哥患病後的一天卻改變了,“中文教了‘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英文教了‘Iamaisapan?’??”中而確實是一個令人欣喜的場景,在那個優秀的哥哥即將離去之時,另一個孩童正在逐漸成長。

而最後,一句“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更是讓人有了這樣的一個感悟,在生命不斷演進中,歲月,這個最厲害的神偷,它偷走了什麼,有留給了你什麼??有人說,《歲月神偷》之於香港猶如《海角七號》之於臺灣,引起了廣大的社會效應,一起人們的懷舊情懷。而我在看《歲月神偷》的時候,卻不禁聯想起另一部同樣講述光陰的故事的臺灣老影片《小畢的故事》。同樣是以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為寫照,同樣是以一個少年的成長來體現光陰的流逝,同樣也引起了人們對於光陰和人生的思考。

看片的過程中有幾次想流淚的衝動。我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片子,溫暖而又不煽情。片有盡而意無窮,我想再過上幾天或者幾十年,也許某些情景會在某個時刻跳出來,輕輕鬆鬆的將我的頭別到一個沒人看得到的角度,去觀看自己的過往,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們在感慨的同時,思考得更多的,應該是在這樣一個神偷面前,我們要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留下更多美好的東西呢??或許,幾年或者幾十年之後,當我們在回首自己的人生,也會不禁感嘆“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歲月神偷觀後感6

《歲月神偷》是我一直都很想看的一部電影。不過說來慚愧的是,我不是因為演員,也不僅是因為劇集,是因為一首叫做《歲月神偷》的同名歌曲。我以為歌曲是電影的插曲,觀影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歌很美,電影也很美。

電影講述了1967年到1977年這十年之間發生在香港深水埗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的故事,一對社會底層的夫妻在經歷了人生百味之後,感悟到唯有歲月的變遷才是真正的神偷。正所謂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影片是港片黃金時代落幕後的情懷之作,也是一部充滿懷舊色彩的文藝片。膠片般泛黃的色彩切換為觀眾講述了一個比較細膩的故事。20xx年的春天,香港平民題材的電影大噪,將大陸影迷們帶入了香港普通民眾的市井生活中。

影片一開始就是十分浪漫文藝的基調,羅家的小兒子從賣魚市場上偷拿了一隻烏龜和一個魚缸,烏龜揣進褲兜裡,空魚缸套在頭上,鏡頭以小孩子的視角在香港的舊衚衕巷子裡移動,魚缸外的世界有些扭曲變形,卻又顯得無比真實而且富有生活氣息。回到家中後,忙著做鞋又沉默寡言的老爸例常詢問他學校裡教了什麼,小孩回答說中文和英文,老爸接著又問中英文各自教了什麼,小孩的回答還是中文和英文,將小孩子獨有的調皮與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羅家的小兒子羅進二從某些角度來說不算一個討喜的小孩子,因為家裡最小的緣故,父母哥哥都寵著他,也養成了一些壞脾氣,比如隨便偷人東西、嬌氣愛哭、自私貪吃,與從小品學兼優的哥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又對這麼一個小孩討厭不起來,可能是圍繞著他的視角影片講述的愛與感動有很多的緣故。

平民階層的生活從來就不會一帆風順,這同樣是生活在永利街的羅家四口的真實寫照。生意不好只夠勉強維持生計的小店同時要受到黑白兩道的壓迫、颱風隨時會入侵帶來災難、生命也會受到疾病等的威脅

香港電影在反映香港社會現實這一塊一直都做得比較好。隨著進度的展開,羅家四口艱難的生存狀況也隨之暴露在觀眾面前。一場來勢洶洶的颱風過後,羅家大兒子羅進一因白血病病倒,趕赴北京都沒辦法醫治,羅家鞋攤的生意也越來越差。

值得慶幸的是,羅家四口沒有被厄運打垮,他們發揮了香港人民樂觀自信的精神,共同面對困難。小弟自哥哥生病後成長了許多,羅家父母夫妻感情更好,共同扶持著前進。雖然影片沒有給哥哥安排一個完美的結局,讓他去世了,但是哥哥身上許多健康向上的東西都得到了延續。

羅奶奶快要去世的時候,告訴小弟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扔進苦海就能見到想見的親人,哥哥去世後小弟把他偷來的東西全都扔進了苦海,這是影片處理得一個很真實很打動人心的小細節。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有許多地方引人淚目。哥哥生病住院後,小弟偷的東西被爸爸發現,羅父生氣地打了他一頓,下手比較重。後來羅父給小弟擦藥的時候慣常問起他學校裡教了什麼,小弟說中文和英文,羅父接著問中英文各自教了什麼,小弟背出了所有的上課內容,與以往敷衍了事的回答完全不同,羅父擦藥的手也跟平時不受外部影響專心不停做鞋不同,因聽了小弟的話頓在原地半天都沒動。我想這對於觀影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觸動。

哥哥去世以後,羅父徒手移植了一棵開滿花的小杜鵑樹栽種在哥哥的墓碑旁,教誨羅母和小弟說:做人要有頂。觀眾很容易聯想到羅母經常說的一句話:一步難一步佳。這些小細節,都表現了羅家父母隱忍堅強疼愛孩子的偉大,引人淚目。

總體而言,電影《歲月神偷》是一部感人的文藝情懷片,細膩溫情中蘊藉著巨大的感動。其中有無數溫暖的細節和傷感的情節,能觸動觀眾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叫人為之動容,可以看作是香港人送給他們自己的心靈雞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