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導體和絕緣體》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3W

今天上午在湯山國小參加教研活動,其中第二節課由湯山的趙悅老師執教《導體和絕緣體》,現把聽課的想法記錄如下。

聽《導體和絕緣體》有感

《導體和絕緣體》是五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簡單電路之後,繼續認識身邊的導體和絕緣體。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道什麼是導體、什麼是絕緣體;

2、能夠設計檢測裝置,檢測常見物體的導電效能;

3、認識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

4、知道人體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導體;具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趙老師在這節課的開始首先給學生出示一個壞了的開關,提問學生:能不能修一修這個開關?學生很容易的說出要用導電的物體的來修這個開關。其實這也就說明了學生在學習這一課之前已經對導體和絕緣體有了豐富的認識。故我們認為後面用驗電器去檢驗身邊的一些物體(如:鐵棒、銅棒、塑料棒等)的導電性已經沒有必要,因為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對這些物體有了充分的認識,如果再堅持按照這個流程走下去感覺就有點為了教學而教學,並未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如果改選用一些學生甚至大人都不太清楚導電性的物體(如:生鏽的鐵、塗了漆的鉛筆盒、鉛筆芯等),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也確實是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在匯入之後,趙老師請學生設計一個能夠測物體導電性的檢測器,這個環節設計的確實比直接給學生提供檢測器要好,學生能夠有一個回憶複習簡單電路的過程。但是端老師建議:如果把設計簡單的檢測器和修開關結合在一次上回更好。第一,使課堂的環節更加緊湊;第二,也是用課堂所學幫助學生去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可以這樣改:出示一個壞了的開關,提問:怎麼修好這個開關?學生說出各種辦法,那我怎麼知道你說的這個辦法行不行呢?這樣我覺得就能很好的把這兩個環節串起來。

接下來便是檢驗水和人體的導電性,學生會發現用自己設計的檢測器檢測發現水是不能導電的,然後老師在出示驗電球,以此說明驗電器的檢測範圍是有限的。

最後老師讓兩個學生兩手都拉起來,再在中間加一個驗電球,可以發現驗電球是亮的,但是鬆開其中牽著的一雙手,驗電球就不亮了,以此來說明沒有形成迴路。我認為這是不嚴謹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大地也是導體,而它不亮的原因有很多:1、電壓不夠大;2、鞋底是橡膠的,不導電;3、教室的地不導電。故我認為這是不嚴謹的,甚至會給學生造成一種我們只用一隻手去拉觸電的人是沒有事的,那這個造成的後果就恐怖了。

總體來說,趙老師這節課上的還是非常順,層次分明,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我受益匪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