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4.36K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國重器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國重器觀後感

大國重器觀後感1

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是國家意識的重要體現,西方發達國家,都是以強大的裝備工業,作為立國之本。推進裝備工業的進行和發展,是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建設強大工業國家的重要保證。如果中國永遠是走進口這條路,那我們就受制於人,一旦發生不可抗拒力的因素,我們大型裝備都要癱瘓,不管是經濟安全社會安全,都要受到極大的威脅。

今天的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縮短著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距離,然而,依然面臨很多問題,與發達國家存在著一些差距。比如,中國的總髮電量中,火力發電佔到了73%,然而每兩分半鐘,全國的火電廠所產生的煤灰,就可以倒滿一個標準的游泳池,清潔能源的發展迫在眉睫。世界機床已經進入到數控階段,而中國整個機床領域的數控化率卻只有5%,發達國家已經達到70%。可見,真正實現製造強國的目標,任重而道遠。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地用新的裝備來實現,這樣才能達到經濟、安全、可靠的目的。

片中的工人們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講到鋁合金焊接時,那位女焊接教練說:“焊品如人品。”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吧。她真正做到了表裡如一,我們作為未來的工程師,應該學習她那種嚴謹的工作態度,不僅要追求外表的美觀,更要追求內在的完美。

在“焊神”的話語中,在質檢員的眼神裡,在翻滾的三維設計中,我們看到了對產品製造的精益求精,看到了對產品檢驗的全程跟蹤,看到了對產品設計的盡善盡美。正是這一群人,在持續推行卓越績效管理中執著堅韌、創新奮進,打造了中國的製造產業鏈,成為支撐著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堅挺脊樑。

《大國重器》向全球昭示中國名族工業的全面崛起,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業的希望,燃起了我們對工業的熱愛與信心。我們作為上鍋的一員,也在為中國工業的發展貢獻著力量。

大國重器觀後感2

“農業是立國之基,工業乃強國之本。”《大國重器》,一部記錄新中國工業崛起的長歌史詩;《大國重器》,一簾見證中國工業創新裂變的長廊畫卷。這股從民族工業血脈中迸發出的最強音在11月的深秋,劃破寂靜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國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

作為中國首部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以其驚豔的恢弘畫面、先進的創新例項在徐工集團引起了強烈反響。6天的時間,300分鐘的精彩連續,畫面、配音、明星產品、技術創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徐工集團連日來最“熱門”的話題。在人才公寓、在職工餐廳、在車間一線,《大國重器》讓徐工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業創新的實力,也更加堅定了振興中國工業的使命。“我們從一個小攤位到全家族震撼亮相,不僅僅是量的提升,更是核心技術質的超越。”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技術中心任印美激動地說道。在徐工研究院,科技研發人員更是集體“抱團”觀看,時而安靜思考、時而歡呼雀躍。“《大國重器》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工業的鉅變,讓我們又一次直擊徐工核心製造的雄厚底蘊,身為徐工人,高興啊!”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張涵在微博上第一時間晒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國之砝碼》中,徐工王民董事長那句“在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頂峰上,我們必須要有位置”激盪著所有徐工人的內心。話語背後,是中國裝備製造人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突破。在技術創新的這片沃土上,徐工一直深耕創造,不遺餘力。大型技術研究中心、核心零部件實驗室等。從當年的蹣跚學步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徐工已將技術創新的基因深植全球,依靠先進的技術創新,國際大佬對徐工的技術壟斷被一一衝破。

放下鏡頭裡的精彩,我們更要看到中國工業的未來。“大國重器”向“強國重器”的邁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技廣度、創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國工業留給徐工的“萬畝技術良田”。深鑄強國重器,放飛強國之夢,中國製造再創新高;智領技術先機,成就國之大器,徐工創造風華正茂!

大國重器觀後感3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著述,國之重器是指國璽,國璽就是一個國家的傳國寶,由此國之重器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社會發展到今天,國家已經不再有國璽傳國的概念,但其中國之重器被喻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的理念被沿用至今。

一個國家的國之重器,放到今天就是一個國家的屹立於世界之林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製造大國,在五百多種主要的工業產品中,有二百二十多種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更有一百多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從某種程度上說,以上這些都可以稱之為國家的重器,也是我們在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最有力的武器。而時代發展到現在,武器已經從單一性的開始變成綜合性的,也就是除了以上的我們看得到的重器,還有許多其他隱性武器的影響。在紀錄片《大國重器》中,集中採訪了許多的技術人員,從他們對行業中遇到的難題的攻堅中來看整個行業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這也向我們表明了,一個國家的重器中離不開人的因素,離不開人才強國戰略的幫助。一位學者曾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提到,一個國家的真正的重器除了我們的經濟、科技、軍事力量等等,更重要的要有人才,有人在支撐在推動這個國家的發展。這些在背後默默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的人就是當代國之重器,他們在各個領域和行業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中國今日之發展和騰飛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當前的中國正在積聚著無比強大的發展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向製造“大國重器”的“英雄”們致以崇高敬意,勤勉克己,紮實工作,努力拼搏,為國家的美好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國重器觀後感4

當看到《大國重器》播出V58專案產品在連雲港碼頭裝船的鏡頭時,作為拍攝的親歷者,我的眼眶不禁溼潤了;“擺個攤位,放幾張圖片,與世界工程機械巨頭相比,簡直就是不能看的產品”當聽到徐工集團王民董事長評價徐工第一次參加德國寶馬展時,不禁有些心酸;當聽到王民董事長說“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經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在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頂峰上,我們必須要有位置”時,作為新一代徐工人,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

從美、歐、日主導,中國的位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到成為工程機械的重要出口國,穩穩佔據“一席之地”,中國工程機械的“走出去”之路可謂越走越穩、越走越寬。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走出去”、“走進去”後努力“走上去”,以產業報國為己任,以技術創新為驅動,鑄就了敢與國際抗衡的國之砝碼、創造出了屬於中國的大國重器。

在《大國重器》在徐工的六次拍攝期間,徐工國際化就不斷傳來好訊息:20xx年7月,徐工集團謀劃佈局全球市場在歐洲設立了研發中心;今年10月11日,徐工歐洲研究中心、徐工歐洲採購中心新址在德國北威州克雷菲爾德市正式啟用;與此同步,美國、巴西等海外研究中心也正在籌劃建設中,一個全球協同的徐工創新體系正在逐漸形成……

“徐工是一個有著70年光榮歷史積澱和深厚底蘊內涵的企業,中國工程機械的原創主要在徐工。徐工也是靠著不斷變革創新,才有了今天……沒有任何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給徐工,我們要成為最優秀的世界級企業,還有差距,這個差距,要通過自主創新來填補”。正如王民董事長所言,正是憑藉著一代代中國裝備製造人,用汗水與智慧,才成就了今日中國的裝備製造規模全球第一的位置。在20xx年,中國的工程機械製造行業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寒冬。面對全球性的市場低谷,以徐工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硬是打破了行業頹勢、走出了行業低谷。今年徐工已完成13.2億美元的出口額,連續十年位居行業出口第一。

大國重器觀後感5

由CCTV—2與工信部聯合制作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在北京中央電視臺38號演播廳舉行開播儀式。徐工應邀出席,我有幸與王民董事長隨行參加了節目錄制。徐工智慧製造是3月4日第7集《智造先鋒》首秀,王民董事長對於智慧製造的決心令人振奮,徐工重型智慧轉檯生產線令人自豪。厲害了!我的徐工!

工信部辦公廳部長辦公室主任xxx表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在於GDP,在於大國重器。無論三大產業佈局如何,必須堅守裝備製造業;必須完善裝備製造業體系。”建設製造強國,智慧製造是關鍵之招。智慧製造成為全球製造業戰略升級的共同選擇。王民董事長指出:“智慧製造的投入是巨大的,目前在有些行業已看到效益,有些行業卻看不到效益,但誰放棄了這一點,必然沒有未來。”

徐工挖機智慧製造專案將秉持“互聯——柔性——自治”實施路徑,從產線自動化柔性化改造、資訊化系統建設與整合、數字化研發製造和工業大資料平臺建設與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4個方面加快智慧製造建設程序,推進事業部數字化、網路化與智慧化全面提升與協同發展,實現產品研發、採購供應、生產製造與營銷服務高質、高效、快速與柔性,打造數字化樣板工廠與“技術領先用不毀”的智慧化高階挖掘機械與礦山機械產品。

就像王民董事長在接受採訪時所堅定的那樣: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智慧製造是實現轉型升級、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徐工在創新方面始終目標盯著最前沿,必須通過智慧製造的手段,把整個產業系統連線起來。徐工今後還要始終把智慧製造實實在在做下去,通過智慧製造生產線,打造出世界使用者喜歡的中國工程機械高階產品。

大國重器 ,唯有重器,方可大國,大國的背後離不開重器的支撐,當重器成為利器,那麼我們離重器大國就不遠了。

大國重器觀後感6

簡介:《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製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後的艱辛歷程,展望了中國裝備製造業邁向高階製造的未來前景

這部片子很主旋律,主旋律的不得了,所以我不喜歡。

學的是理工,片子裡面講的或多或少了解一點點,因為去過航空企業製造車間,金工實習練過車銑刨磨鑽,整過熱處理。我很懷疑片子中宣傳的我們工業裝備業的日漸強大,並討厭那種“外國人說我們不行,我們就要爭這口氣”的八股文氣息。

誠然,片中也有短暫的透露,我們近年來低端裝備產能過剩,高階不足的尷尬境地和大多裝備的核心零部件都要進口,可導演的鏡頭語言還是想一個勁的唱讚歌。

讓我們實在一些吧。

說說自己稍微熟悉一些的航空業吧。假期在GE航空實習,瞭解到航空發動機的高溫渦輪葉片就連清洗都不放在中國,一來是技術保密問題,二來是你也真沒那個能力。航空發動機的大修在國內基本上是組裝測試,我們在這方面差的太多。最近新聞報道,我國又從俄羅斯進口了一批AL-31發動機,據說是給J20和H6k換裝,提升了效能。航空發動機這樣的工業製造頂端產品,我們確實差了很多。這其中就涉及片子中介紹過的大葉片的製造,高溫合金材料,五軸聯動機床等等方面的技術。光靠打雞血是攻克不了技術難關的,不然我們的飛機早就裝上了中國心。

我自己沒有工程的天賦,很羨慕片中出現的工程師和工人(那些不僅僅將它看成一份工作,更多是事業的人)。祝福他們能在未來突破那些尖端的技術,在自己的專業上走的更遠,請你們加油。

大國重器觀後感7

在公司組織觀看《大國重器》我已經是第3次觀看,對這部影片的導演我還是比較贊。

這影片中能突出現代社會企業的緊迫感,心酸,努力,創新,追趕,領先等情節。從第一集國家博弈到第六集製造強國。對我的感觸很大,能在表面看出一個國家由落後走向強盛的波線。

在另一方面影片表面上我們對那些企業感慨不易。但是我們還可以在另一方面看出,中國還有點自己的東西外,更多的是緊迫感。如果這個影片能拍到50集,那中國才算真正強大起來。我們這些是世界領先的企業,其依賴核心還是國外,大部分依然是粗活。中國也許軍事航空方面有些技術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能夠大規模相對廉價的生產,大型艦船發動機的生產,客機發動機生產,戰鬥機的發動機的生產,高效能汽車發動機的生產以及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和普及能力等等。

當然也有許多比較高階的裝備,比“如嫦娥3號”和“玉兔”月球車的電容和太陽能電板。能承受在-100℃到+100℃環境里長時間工作而不被影響還普及社會當中。這就是企業努力和奮鬥創新的成果,這就是不日不夜的研究創新和實驗加失敗最終才能出合格的高階產品,縮短差距,這都是走向強國的必走之路。

我們只有不斷勞動創造,而決不是整天埋怨,只有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才能支撐起中國的支柱。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家的強盛在於工業,工業在於裝備製造,裝備製造在於創新,創新在於人才。

建設強大的國家就是我們永不退色的中國夢,這個夢想正在實現,因為有我們在。好好努力活著,我們都會看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