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1

祛魅是在後現代思潮研究中一個常用的概念,是指對於某個概念或詞語的神祕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讀罷吳國盛的這本《什麼是科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在思維中完成了對於科學的祛魅。

在當前中國的大眾乃至學術界語境下,科學都是一個帶有一定程度神聖性的概念。它是第一生產力,它是國家民族強勢與否的標誌,乃至於成為了幾乎任何領域中的評價標準,“不科學”和“不好”幾乎已經畫上了等號,人們對於科學的崇拜幾乎已經達到了可以稱為“科學主義”意識形態的程度。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在文化和技術領域全盤落後的結果,無論是對先進技術的渴求還是對於封建迷信的深惡痛絕都造成了中國各領域幾乎都把科學奉若神明。然而崇拜是離理解最遠的狀態,為了真正理解科學,也為了解決現代科學帶來的種種問題,就必須對科學進行祛魅。這也是本書的主旨之一。

在從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視角對現代科學的由來做了深入剖析之後我們發現,現代科學植根於技術傳統、希臘理性傳統、博物學傳統三者之上,三者缺一不可,它們共同構成現代科學的根基。這意味著現代科學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評價標準,不是全人類普遍具有的一種能力,同時其實也就解答了“為什麼中國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和“中醫是不是科學”這樣明顯是基於對科學的神化理解的問題。同時我們還看到,科學並不一定等於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最初的希臘科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技術的,這就祛除了人們在科學上施加的“第一生產力”、“等於五個師”這樣的`光環。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稱得上理解了科學,同時也才能開始真正思考如何去面對現代科學的問題。

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科學的技術化理解,即把科學和技術混為一談而忽視科學本身。這種思想一方面源自於中國的實用主義傳統,一方面也是中國近代慘痛歷史的產物。但是,如果想真正發揚科學精神,形成真正的科學文化,這種思想則會成為阻礙。對此作者提出了“迴歸理性傳統”,也就是迴歸古希臘時期追求“自由之藝”、不考慮知識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只追求真理的傳統,這才是科學精神之所在。

作者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現代科學造成的環境和生態危機。求力理想自唯名論革命以來一直深埋在近代科學的核心中,這種對自然的征服和支配的態度雖然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以至於成為現代化過程中支配人類社會發展、決定人類命運的重要力量乃至主導力量,但同時也導致了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進而引發了環境和生態危機。對此作者提出“迴歸博物學傳統”,相比於帶有濃厚的征服自然思想、把自然看成予取予奪的資源庫的數理實驗科學,博物學傳統中天然就帶有對自然的敬畏,這種態度正是人類解決環境和生態問題所必需的。作者在自序中說,中國人對於科學最大的誤解就是沒有認識到科學的獨特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可以說是達到了它的目的——祛除附加在科學上的種種光環,迴歸科學的本來面貌,從而在科學的祛魅中真正理解科學。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2

這本書以科學探究過程的各環節為基本框架,同時融合大量的課例分析,將有關教學過程的問題與相關的科學性質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探討我們教學中各環節的地位作用,剖析我們教學中的常見的非科學性質內容,闡述我們教學中具體的困惑與疑難,提出我們教學中實現科學目標突破的一些途徑和方法。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標更加清晰化,教學過程更加典型化,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化!反思以往聽的課和自己的課堂教學,對某種現象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本書指出當時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現象中的不足之處,提醒我們不能盲目地片面地搬用某些教育觀點。章鼎兒老師說的,這本身就有問題,章鼎兒老師是權威,但始終是一家之言,迷信不得。當時我對這些現象的認識醒一醒,隨著閱讀《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等書,我更好地理解了教育的特點。教育是有目的的.,有知識內容,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同時也反映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要求。教育活動的實質是要創造一定的條件或情境促成學生自覺和有效地學習。而所有這一些當中的變數實在太大太多了。教育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進行這種將有助於對有關事物的理解,並使之成為有真知灼見的人的活動。教育並不是只關心使人得到樂趣的活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的任務,就國小生的特點,留給國小生的應該是封閉性的問題。一般情況一節課,只能圍繞著一個“概念體系”進行。教師在科學課的討論中應多問“證據呢?”“根據呢?”而少問“為什麼?”國小中低年級的科學課,應多進行觀察,少進行解釋。就學科特點,張老師指出: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所有的邏輯推理形式都是輻合思維的過程。可以說,如果一節課充滿了發散型思維的語言、問題、活動設計,則很難說是一堂典型的科學課,至少不是成功的科學課。讀了《科學究竟是什麼》這本書,使我及時地認識到了普遍現象中的本質,受益匪淺啊!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的途徑便是觀察和實驗,因此,觀察是任何科學研究的基礎。觀察就是為了尋找證據。科學不相信權威,只相信事實。當然,這裡不是懷疑一切。不是胡亂懷疑,而必須藉助於實證和邏輯的標準。科學研究的主要目標應放在最基礎的“觀察”環節上,即收集資料環節上,讓孩子們知道獲得客觀事實是科學的核心。

這些觀點的闡明指導了我的教學實踐,明確了作為科學教學的著重點應是什麼?從知識論上看,科學知識比其他學科知識難學的原因主要源於其累積性、邏輯性和經驗性。累積不是堆積,而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聯絡之上的必然發展。如果互相之間的聯絡沒有弄清楚,科學是非常難學的。聯絡的途徑有兩條,首先是親自體驗,另一個途徑是邏輯推理。

在教學的實踐中,我深感到自己科學知識還不夠紮實,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力不夠強……章鼎兒老師的這段話常引起我的思索“對兒童來說,能觀察周圍的事物,發現身邊的問題。無疑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認識能力。不過,對有效的學習來說,觀察和發現還只是認識的開始,最終是否有所收穫,認識是否能得到發展,在發現問題之後,便取決於對問題所持的態度和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道理,可以借鑑。怎樣才能更好地具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領,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3

我在教學之餘閱讀了《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剛開始,只是粗粗的看了一遍,所以感受不深,這段時間又仔細研讀了這本書,我發現聯絡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張紅霞教授在書中已為我們指明瞭方向。

科學究竟是什麼?張紅霞老師談得很具體,在講解理論的同時,還列舉了大量的例項來說明。本書圍繞“什麼是科學問題”“科學的過程究竟是什麼”“觀察和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等諸多問題進行了分析。本書強調了教學中的諸多需要注意的問題,並列舉了教學中的比較優秀的課例,為學習者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綜合起來,大約有以下幾點:

一、科學教學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書中講到,科學問題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要讓學生自己從活動中提出問題,這樣學生對探究的問題才能更明確。課堂討論的內容也要反映探究的過程,在探究中,老師要少說話,讓學生自己思考和動手,看重動手的主動性。學生探究與科學家探究有很多共通點,比如疑問、嘗試解釋、證據、交流等。探究時要防止千篇一律,探究與接受相結合。科學探究既是學習目標又是學習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二、教師要系統設計科學探究。

由於教師對科學探究的實質把握不準,理論與實踐脫節,科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低效甚至無效的科學探究。例如:科學探究沒有目標導向;探究過程中學生只動手,不動腦,教師放任自流;小組合作流於形式;探究過程與探究結果把握失衡等。這就是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沒有對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進行系統設計與把握。

作為一名科學課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真正的科學探究。善於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養成正確的理論來自於實踐的教育,一切理論來自於實踐,來自於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科學教師就要讓學生接觸事物的本身。因為自然界隨處都有新奇的東西,隨處都蘊藏著科學的道理,只有至身於大自然中,學生才有認識事物的機會,才有想象的.空間,才有科學的靈感。

三、科學課要重視集體討論,強調可重複性。

共同討論可以發展孩子們的思維和語言,在科學學習中,不正確的、幼稚的語言和思維是不能通過背誦得到有效糾正的,只能是在感覺器官、思維和情感同時並用的基礎上,通過與同伴互動發展來完成。用成人的語言與孩子們交流,有時不及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更有效。科學實驗要讓孩子重複觀察,重複實驗,只有這樣才能消除科學的神祕性。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很精彩:一個實驗如果不能讓別人用通常的操作方法重複的話,便不是科學實驗。

這本書讀過以後,我問自己:科學究竟是什麼?我沒有從書裡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可是我卻有了新的理解:科學就是用真理來薰陶學生,科學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科學教學就是用我們的每一個40分鐘給學生親近科學、走進科學、體悟科學的空間。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4

今年有幸參加了沈校長領導的國小科學優秀教師培育室,我感到非常榮幸。在沈校長的指導下,我把張紅霞教授所著《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初讀了一遍,但說實在話,對其中許多內容都沒能很好地領會,感到非常的慚愧,但讀了之後還是有所感想的。

本書共有十一章,每一章都單獨討論了一個問題,討論得很詳細,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案例片段,使所介紹的之理論更易被讀者所接受。在這十一章裡,張老師真知灼見地指出,當時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現象中的不足之處,提醒我們不能盲目地片面地搬用某些教育觀點。正如《序》中所寫的“正確認識科學的性質、科學探究的性質究竟是什麼,是科學課程改革當前面臨的最緊迫、最亟需解決的問題。”其實這正是目前我們科學課教師最想知道、必須掌握的知識。

本書的前十章主要是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深入淺出的專業知識。這本書中的許多教育觀點讓我耳目一新,諸如“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只有通過科學探究實踐,這無論是對於國小生還是博士生都是如此。因此,刻意設計很多現存的問題,或在活動前‘逼’孩子們提問題,是沒有成效的教學設計。”等等一系列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這些觀點的闡明指導了我的教學實踐,明確了作為科學教學的著重點應是什麼?從知識論上看,科學知識比其他學科知識難學的原因主要源於其累積性、邏輯性和經驗性。現代科學知識是近代300多年來無數位科學家智慧的結晶。累積不是堆積,而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聯絡之上的必然發展。如果互相之間的聯絡沒有弄清楚,科學是非常難學的。聯絡的途徑有兩條,首先是親自體驗,另一個途徑是邏輯推理。

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碰到的一些問題,書中都做了詳細的講解,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或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像教學研究幾種紡織材料的性質,在教學中之所以會出現五花八門的答案,是由於紡織材料的種類多,變數太多造成的,張紅霞老師指出這是不適合國小生的探究內容。她通過比較、分析中外案例,結合現行教材舉的這些常見的問題和困惑,時時引起我深刻的反思,並且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

最後一章是課例總彙,本章中的11個案例深深吸引了我?因為她讓我見識到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教育教學過程的成功之處。都說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在課堂上很開放,很能表現自己,師生關係融洽得令人稱奇,可百聞不如一見,雖然未經歷他們的課堂,可從實錄中依然能感覺到其中的良好氛圍。而我們為什麼做不到這樣呢?我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一大因素,而廣大教師個人亦有很大的責任。我們在上課方式、教育觀念上都與他們相差甚遠,他們早已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而我們才剛剛將這理念引進,還僅僅停留在口號之上,就算要真正做起來,還任重道遠。只有教師本身的科學素養提高了,才有可能帶動學生科學素養地提升。而教師科學素養在課堂提問上最能體現出來,為此,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是我的當務之急,我將為此而不懈努力。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瞭解到中外、古今科學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當今國內外教育教學方面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看到自身專業知識的淺薄,專業水平的低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學習與科學相關的專業知識,加快專業成長,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讓科學課散發出真正的“科學味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