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精選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6.57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精選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精選4篇)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1

在學校,自己雖然是科學專職教師,對於科學教學上的一些問題,學校的同事都是在第一時間內來找我。可是說來慚愧,對於科學的認識,對於科學教學的認識,對我來說也是比較模糊的,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看到《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後,我就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通過對該書閱讀,使我認識到:科學教育,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開始。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一、從科學教育的價值上來體現:

科學的獨特教育價值是什麼呢?科學是培養學生崇尚事實、強調證據、追求創新、嚴謹和規範的最佳學科。這裡的事實、證據就必須通過學生的觀察、實驗才能得到。

二、從科學研究的目的上來體現: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的途徑便是觀察和實驗,因此,觀察是任何科學研究的基礎。觀察就是為了尋找證據。科學不相信權威,只相信事實。當然,這裡不是懷疑一切。不是胡亂懷疑,而必須藉助於實證和邏輯的標準。科學研究的主要目標應放在最基礎的“觀察”環節上,即收集資料環節上,讓孩子們知道獲得客觀事實是科學的核心。

以上這段話很清楚的說明了觀察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觀察和實驗,便沒有人們對這個世界的正確的描述和解釋。

三、從科學教育的核心內容來體現:

過程與方法是今天科學教育的核心內容,因為探究離不開過程與方法。它在基礎教育層次上的價值不僅在於讓孩子們學會進行科學研究或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問題,不犯像漁民那樣的錯誤,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讓孩子們學習科學對事實的尊重、科學對觀察的依賴、科學對結論的謹慎、科學對錯誤的勇於修正等這些科學教育特有的內容,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為21世紀培養更具科學理性的公民。

科學研究“過程”的特有價值首先是客觀精神。要回答一個問題或對一個問題做出判斷,必須要有證據。要掌握事實性的證據,就必須去觀察或實驗,而不能憑感覺……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們勤於觀察的習慣,而且對孩子們的觀察資料的解釋要認真、謹慎,杜絕脫離孩子們的資料、教師直接給出標準答案的做法,因為那樣完全失去了方法學習的意義。

這段話也清楚的說明了觀察、實驗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一方面我們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中獲得事實性的證據,另一方面我們要讓學生明白所獲得的資料不能任意的修改。因為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部分學生不是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而是被其餘小組的實驗結果所左右,隨意修改資料的現象經常發生。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實事求是的彙報自己的觀察、實驗結果,哪怕自己的結果和別的小組相去很遠。

四、從學生自主建構的特點來體現:

學生自主建構的特點:

第一,孩子們沒有科學證據的概念,難以區分什麼是證據、什麼是想象,更小的孩子甚至對夢與現實都難以區分。第二,孩子們的探究是浪漫的。他們描述自然現象的語言常常擬人化。

學生自主建構中的這兩個特點促使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觀察、實驗能力的培養。以免學生把想象中的事物當作觀察、實驗的結果來說明、解釋。要讓學生明白,觀察、實驗的結果必須客觀、實際。

總之,“進行正確的觀察與記錄,應該是國小科學教育的重點。”我們在國小科學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開始。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2

張紅霞《科學究竟是什麼》的第一章講述的是什麼是科學問題。該書在分析什麼是科學問題前,先分析的了科學家與藝術家、工程師的區別。首先他們的目的不同,科學家是為了認識和解釋已有的客觀世界(通過觀察和實驗來認識和解釋世界的過程就是科學);其次他們的探究方法或過程不一樣,這部分內容會與第二章詳細講解;接著他們的成果表述形式存在很大差異,科學家的科研成果是對世界的一種純理性的解釋,因而是無形的,而工程技術成果和藝術品是有形的、是實際體現的;最後科學家是具有獨特品格的,他們使用事實和特定的、別人可以重複的方法來達到這種理智的滿足,即科學理性。

接著,書中就分析了什麼是科學問題,其中除了要辨別“實際問題”和科學問題以外,還要求我們教師可以區別真科學問題與假科學問題。要知道假科學問題可能是社會科學,可能是由於教師的追問下“逼”出來的,不是由學生在活動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時自己提出的。總而言之,假科學問題是那些脫離了解釋世界的目的,或是沒有足夠的活動或情境準備,或相當於孩子們的認知能力過分開放性的無的放矢的問題。區別了真假以外,還要區分開放性問題與封閉性問題。開放性的科學問題無邊無際,封閉性的科學問題往往指向確定的答案。而一個真正的“科學問題”是一個暗含著理論假說的問題,是啟發學生提出更多問題和假說的梯子。科學問題中我們要恰當的使用“是什麼”和“為什麼”問題。書中初步認為,孩子們要先進行“是什麼”問題的觀察和訓練,然後再進行“為什麼”的解釋性思考;學習“為什麼”的主題,要足夠的對“是什麼”問題的思考和觀察訓練的基礎。但是無論怎麼樣的科學問題,產生的母體一定是矛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給學生設定困惑和矛盾。

書中繼續論述科學問題與教學內容的關係,書中提到科學教育的終極目標——“科學素養”由三個部分組成:知識、方法和態度(價值觀)。教學內容上,按照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提出的統一的科學概念和過程體系,主要包含“四大概念體系”,分別是A、形式與功能(或結構與功能);B變化與守恆;C演變與平衡;D系統、結構與秩序。

最後,書中提到在教學中要注意的相關問題,首先要知道科學問題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也就是要強調的是科學問題的合適的尺度,要“循序漸進”。若是國小教育,尤其是低年級的科學教育,主題要小,對於“是什麼”的問題,所觀察的物件要具體;對於“為什麼”的問題,所解釋的現象要簡化,不要變數太多。第二,讓學生自己從活動中提出問題。要知道科學學習與其他學科的學習不一樣,它以直接經驗為基礎,而像學習生字詞那樣死記硬背、像學數學那樣以邏輯推理為主、想學藝術那樣強調誇張的想象力,都是極大的誤解。第三,讓學生明確所要探究的科學問題。沒有明確的科學問題就是沒有目標,沒有目標的探究始終停留在感性知識階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

總而言之,我們首先就是要明確什麼是科學問題,分清科學問題與實際問題的區別;認識到提出科學問題是為了尋找一種解釋,而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案;明確活動中的教學目標設計是以發現科學問題、回答科學問題、形成科學概念為目的的,並且注意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孩子始終圍繞著所關心的科學問題或目標進行。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3

我在教學之餘閱讀了《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剛開始,只是粗粗的看了一遍,所以感受不深,這段時間又仔細研讀了這本書,我發現聯絡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張紅霞教授在書中已為我們指明瞭方向。

科學究竟是什麼?張紅霞老師談得很具體,在講解理論的同時,還列舉了大量的`例項來說明。本書圍繞“什麼是科學問題”“科學的過程究竟是什麼”“觀察和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等諸多問題進行了分析。本書強調了教學中的諸多需要注意的問題,並列舉了教學中的比較優秀的課例,為學習者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綜合起來,大約有以下幾點:

一、科學教學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書中講到,科學問題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要讓學生自己從活動中提出問題,這樣學生對探究的問題才能更明確。課堂討論的內容也要反映探究的過程,在探究中,老師要少說話,讓學生自己思考和動手,看重動手的主動性。學生探究與科學家探究有很多共通點,比如疑問、嘗試解釋、證據、交流等。探究時要防止千篇一律,探究與接受相結合。科學探究既是學習目標又是學習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二、教師要系統設計科學探究。

由於教師對科學探究的實質把握不準,理論與實踐脫節,科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低效甚至無效的科學探究。例如:科學探究沒有目標導向;探究過程中學生只動手,不動腦,教師放任自流;小組合作流於形式;探究過程與探究結果把握失衡等。這就是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沒有對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進行系統設計與把握。

作為一名科學課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真正的科學探究。善於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養成正確的理論來自於實踐的教育,一切理論來自於實踐,來自於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科學教師就要讓學生接觸事物的本身。因為自然界隨處都有新奇的東西,隨處都蘊藏著科學的道理,只有至身於大自然中,學生才有認識事物的機會,才有想象的空間,才有科學的靈感。

三、科學課要重視集體討論,強調可重複性。

共同討論可以發展孩子們的思維和語言,在科學學習中,不正確的、幼稚的語言和思維是不能通過背誦得到有效糾正的,只能是在感覺器官、思維和情感同時並用的基礎上,通過與同伴互動發展來完成。用成人的語言與孩子們交流,有時不及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更有效。科學實驗要讓孩子重複觀察,重複實驗,只有這樣才能消除科學的神祕性。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很精彩:一個實驗如果不能讓別人用通常的操作方法重複的話,便不是科學實驗。

這本書讀過以後,我問自己:科學究竟是什麼?我沒有從書裡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可是我卻有了新的理解:科學就是用真理來薰陶學生,科學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科學教學就是用我們的每一個40分鐘給學生親近科學、走進科學、體悟科學的空間。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4

假期看了張紅霞的《科學究竟是什麼》這本書,讀過以後,我問自己:科學究竟是什麼?我沒有從書裡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可是我卻有了新的理解:科學就是用真理來薰陶學生,科學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科學教學就是用我們的每一個40分鐘給學生親近科學、走進科學、體悟科學的空間。在科學課堂上,觀察和實驗是科學探究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張紅霞老師說,觀察是任何科學研究的基礎。在一次的培訓會上也聽到一位老師引用這句話,當時並不能很好的理解它。讀了這一章內容後,我發現自己在平時教學中,對科學觀察做的很膚淺。

在課堂中,我們常常會非常習慣的問:“為什麼?”明明學生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說的,我們還是追問下去,讓學生說出最後的答案。學生說不出來,答不上來,不能對實驗中的問題進行解釋,有時會讓教師沒有了耐性,有時乾脆就自己說出來了。在科學探究中,觀察是最常用得一個術語。正如書中說的那樣,實驗也是一種觀察,只不過是“藉助於儀器得觀察”。三四年級的科學課上著重訓練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

從中我明白了,觀察就是為了尋找證據。觀察的目的就是要發現蘊涵在其內部的實質性的規律。學生沒有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有效的思考時,是很難進行科學解釋的,或者只會進行推想或想象學生進行觀察的目的是什麼非常重要。這既是讓學生學會觀察,提高證據意識,是學生科學素養養成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讓學生更好的描述世界,解釋世界。

在本章中對觀察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中指出,“討論是獲得正確的觀察結果的重要步驟”。同時蘭本達也建議,討論要在充分的觀察、實驗活動之後。學生在細緻的觀察之後勢必會有許多發現,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可以取長補短,從同伴中學習自己所未觀察到的發現,也能引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互動起來,質疑問難,達到重複觀察的效果。

重複實驗或多次觀察是科學的方法,是科學探究過程中證偽的一種方式。但科學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這種重複實驗或多次觀察是很難在課堂中開展的,而在課外進行,又需要教師及學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注意力,學生本身的思維可能就根本不能參與。從這裡可以看到一種較好的方法,就是討論。

在教學中,我們的討論有時僅僅只是將觀察到的進行彙報,有時僅僅只是個別學生的展示活動,而沒有引導其他學生參與,讓其他孩子認真傾聽,提出學生觀察到的現象是否真實,是否正確,是否和你觀察到一樣,使學生學會從觀察中質疑,也讓學生學會提問題,學會提有價值的問題。

探究首先從問題開始。對於問題,老師熟悉,學生也司空見慣。可是問題和問題還是不同的。有真科學問題和假科學問題之分,有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之分。而這些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是根本沒有的概念,我就覺得學生提了問題,能解決的就給解決掉,不能解決的,課後再想辦法解決。而實際上課時也遇到了很多讓我困惑的問題。有的學生的問題不著邊際,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對待這些問題讓我很傷腦筋。現在我知道了,有的問題是需要避免的,有的問題還需要進行老師的“編輯”。一堂課往往是由問題開啟,也往往是由一個問題結尾。問題對一節課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雖然看了張老師的指導,可是真的面對學生問題的時候,還是不太自信啊!有了問題以後,就開始就問題進行研究了。在書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說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覺得假說在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過程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假說就像是一個作家在創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個工程師在設計圖紙前的一個粗略規劃。假說對後面的實驗研究驗證有著明確的指引作用。而一個科學素養高的人提出的假說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說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沒有根據的推斷只能是“胡說”。

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曾聽到一些課上,有老師覺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應該包含假說這個環節,於是在他的課上假說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實這大可不必。假說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徵來確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時候乾脆就沒有假說的必要,因為事實就很明顯地擺在眼前,由不得去懷疑,用不著去驗證。所以還是“不要為假說而假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