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8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有感

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有感1

在這個疫情特殊的假期,我選擇與書作伴。我從網上購買了《李吉林與情境教育》這本書,細細品讀,收穫很大。從書中瞭解了李老師的人生經歷以及她的成長歷程,還有她對教育事業的那份不懈的追求。這次品讀讓我有機會去追尋李老師的足跡,感受李老師的人格魅力,從李老師身上汲取力量,從情境教育裡吸收營養,滋潤心靈。這本書濃縮了李吉林老師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艱苦求索的心血歷程,這部充滿詩意的作品,從“成長的故事、我心中的兒童教育、我和學生在課堂裡、思想索引、權威評價”這幾個層面生動地再現了情境教育的誕生和它與李老師整個教育事業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過程。讀完後我對情境教學的創設有以下感悟:

一、 從生活情境出發瞭解兒童的需求。

以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學生帶入社會、大自然中,從生活中選取某個典型場景,作為兒童觀察的課題,並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兒童眼前。我們在教學中選區的`情境一定要密切聯絡生活,尋找生活中與兒童吻合的情境,考慮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認知水平,瞭解兒童。李老師開創的情境教學,總是那麼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學習對孩子們來說是那樣的輕鬆、愉悅,課堂成了孩子們靈性自由舒展的空間。

二、 以實物演示情境直觀便於理解。

李老師提出的以物激情,對我們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國小生,尤其是國小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實物演示可以將觀察與思維有效的結合起來,使感知的物件具有典型的意義。例如:在講解“認識釐米”長度單位時,可以讓學生在直尺上先觀察有什麼,進而引出“釐米”,然後在尺子上找1釐米,再從身邊的實物中找1釐米,(玉米粒的寬度、食指的寬度、骰子的邊長等)。這樣的實物演示更直觀,便於記憶。

三、 以活動情境開展提高兒童的探索興趣。

這種方法在對於國小生特別適用,這個年齡孩子樂於展示自己的慾望很強烈。這樣不僅創設了一種輕鬆的學習氛圍,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開展小組交流後再展示彙報的活動、動手易於操作的活動、結對錶演情境的活動、課外去尋找數學知識的活動等。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讓學生紛紛自發地參與進來,激發學生的潛能,啟用學生的思維。

書中李老師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課程,二十多年不停地耕耘,李老師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篇篇教育事業的精彩樂章,為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而忙碌不止。李老師對自己的事業始終充滿探索精神,動力從何處而來?動力就源自於她對教育事業的赤誠熱愛、對教育改革的主動熱情和勇攀高峰的執著追求。李老師身上所瀰漫的對孩子、對事業的激情,正是最打動我們,也正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通過學習,我深刻的明白:情境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為學生找到快樂無比的學習契機,讓孩子們的學習變得主動、生動、有趣。

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有感2

早上六點的鬧鈴響了,睜眼看看窗外漆黑一片,開啟手機朋友圈都是新年的祝福。新年第一天,最好的開啟方式就是跑步、讀書,靈魂與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在學校操場跑步的最大好處是相對安全,畢竟在這疫情流行的時候,有個獨立運動空間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操場東邊的臘梅花香不時沁人心脾,讓每一圈的跑步都有了一種享受。過去的一年,跑步速度慢了,跑步的天數也少了,許多時候還是自己的生活沒有規矩,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惟願新的一年能夠把運動當成每天的必要生活,心動不如行動。

閱讀就是閱己。這幾日重新閱讀李吉林老師的書,我也隨著書中的文字不斷地在回憶過去或者展望未來。作為一名一線語文老師,李吉林老師通過大量閱讀、大量實踐、大量寫作走出了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的創新之路。我一直覺得專家就是專門做一件事的人家,正如李吉林老師一生就只做情境教育這一件事。人這一生,與其說你得到多少,還不如說你捨去了多少。普通人與名人之間缺的或許就是這份敢於捨去的勇氣。

李老師通過在語文裡情境教學的成功,逐步在各學科開始探索情境教育。最終確定了情境教育的實施途徑為核心領域學科課程、綜合領域主題活動課程、源泉領域野外課程、銜接領域過渡課程。這個對應的是當下的第一二三課堂和幼小銜接,有時候教育的本質可能就在那裡,很多的創新也多是殊途同歸,所以對我們而言守正也是一種傳新。

如何能讓這些情境課程落地生根呢?書中闡述了操作要以為:以“美”為境界,以“思”為核心,以“情”為紐帶,以“兒童活動”為途徑。美是情境教育的目標和形式,這也是所有課堂藝術的`標準。人與人的本質差異還在於思維的差異,思維品質的培養無論在任何科目任何時間都是課堂的核心。教書是為了育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課堂上如何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感情是情境教育的著力點。課堂上的美、思、情要依託兒童活動才能實現,不是教師單方面的滿堂灌或是滿堂問。

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有感3

我看到遠山之巔的冰雪,融化于山脈心中的火焰;也看到岩石之上的草芽,迸發於土壤深處的熱情。這是我在讀這本書時最大的感觸。

其實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的期待只在於汲取李老師情境教育的思想,並學到一些開展情境教學的真經驗。然而細讀之下,我才發現李老師的成功其實並不在於構建情境教育的理論體系,而在於他從一開始便想讓“國小課堂變得豐富生動”的心。正如濟慈所讚美的一樣,這是一種“雪白的純樸”。正是這種純樸的願望才讓李吉林老師一路前行,成為模範教師。

一、初讀探究尋疑慮

在閱讀的過程中,受李老師的啟發,我時常在思考一個問題:現如今學生所處的時代和李老師所處的時代已然不同,再加上我面對的學生群體和李老師面對的學生群體,並不是同一個年齡階段。因此李老師情境教育的理論體系是否適用於這個時代的教學,又是否適用於我所面對的學生群體,都被打上了問號。這個問題直到我再讀李老師構建情境教學體系的文章時才有了答案。

李老師的情境教學核心要點便是建構接近學生生活,能夠觸發學生共鳴的學習情境。這一點即便放在現在也都需要大多數嘗試情境教學的教師去學習和感悟。近年來無論是課堂還是考試,都越來越重視情境的創設,越來越重視教學的生活化特徵。然而“假如你是一名乘務員,你該……”和“你是一名科學家,在實驗室中,你要……”都遠遠的偏離了情境教育的軌跡,“貼近學生真實感受”作為情境教育的核心,卻是最不被重視的一條原則。因此當教師無數次嘗試情境教學,卻發現毫無效果之後,便對情境教學產生了質疑和厭倦,這也是我一開始便想要通過閱讀李吉林老師和情境教育體系去學習如何開展情境教育的原因。

二、深入研習覓答案

當我領悟了情境教學的核心要義之後,卻發現,真正的情境教學離我更遠了。首先,李吉林老師建立情境教育理論體系的背景——教育技術不夠發達,學生資訊來源較為單一,教師的權威尚且處於絕對地位,因此李老師才會秉著“讓課堂豐富起來”的願望去做改革。然而目前的現狀是隨著資訊資料化的時代到來,學生能夠掌握的資訊含量和準確性與教師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教材中選擇的課文和學生實際的生活已然有了較大的差距,比如《風箏》是語文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群小朋友們有關風箏的快樂童年。然而目前四年級的學生也正處於童年時期,但是與他們相伴的更多的是電子產品和影視作品。別說經歷風箏的製作過程,即便是放風箏的經歷都寥寥無幾,這樣的內容又如何引起學生的共鳴呢?同時又由於學校的管理制度和應試的壓力,校園和課堂的限制比以往更加嚴格,如何做到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又如何做到讓情境一邊符合課程內容,一邊貼近學生的生活?

思及此,我頓時覺得讀完這本書,似乎困惑遠遠超過了所得。情境教學法在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中依舊沒有辦法很好地展開,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到目前為止李吉林老師的這本書是有關情境教學法唯一一本成系統、成體系的著作。

三、體會精髓獲啟發

最終解開這樣一種困惑的鑰匙,便是我對李吉林老師為何能夠成功的領悟——雪白的純樸。李吉林老師的成功之道放在情景教學之中,是李老師對自己的教學物件也就是兒童有著深刻的認知和了解,這也是李老師的兒童觀。將這種成功之道放在李老師國小教學之中,是李吉林老師不滿於現狀,積極探索克服困難的決心,這就是李老師的成長教育。想明白這些,我便開始反思,對於我而言,我的學生對學科的期待是什麼?我對自己的國小教育工作的純樸願望是什麼?這兩個問題的發現才是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四、感悟思想得應用

由此我開始回想我的國小教育生涯,突然發現李老師對兒童特徵的總結,放在現在的學生身上也依舊非常適用。他們就像沙灘上的小貝殼一樣,顏色很淺,心思也很淺,但是柔軟的心靈中,卻總是藏著珍珠般的幻想和童真。如果細心去觀察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便能夠發現,一開始他們對國小生活和學習的確抱著極大的熱情和好奇心。他們期待可以在課本中發現不一樣的新天地,或者發現自己和朋友的影子,也期待可以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回憶。其實學生對課堂的期待就是老師對自己的期待,李老師的期待是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快樂和成長,我的期待也是如此。

對於我而言,那種雪白的純樸便是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既感受母語的魅力和優美,同時也獲得成長和快樂。由此我突然明白了,類似於《風箏》這種課文應該怎樣去教,也突然明白了情境教育啟示對於我的教學而言是什麼。與其說情境教育是一種教學方法或者教學理論,倒不如說情境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種教學理念。我們並不需要照抄照搬李吉林老師的情景教學法,更重要的是看到李老師的教育觀和兒童觀,看到獲得快樂和成長對於兒童的重要性,看到兒童主體地位對教育的重要性。我想,今後在課堂上多想一想教學內容是否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是否符合學生智慧成長的規律才是我需要規劃使用的最好教學方式,也是需要我不斷進步的教學方法。今後的堂課,我想從我的兒童時期出發,以童心觀世界,以童心與童心交流,讓雪白的純樸在課堂上爆發其巨大的威力!化育童心,至誠至真。

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有感4

一直自詡為愛讀書愛生活的理想主義者,潛意識裡覺得,將讀書與生活密切結合便是語文學習者教育工作者的天職。讀“教育家成長叢書”系列中的《李吉林與情境教育》時,讀到一句李吉林先生的感嘆:思想者首先是一個學習者,不學習豈有思想?!甚為震撼。

而今天,2023年大學聯考拉開帷幕,各地的大學聯考作文也相繼呈現,名家解讀眾說紛紜,我在瀏覽完手邊已有的相關資料後,不經意轉身,看見手邊那本封面上是2018年榮獲“中國好教育燭光獎”的李吉林先生的淡雅寧靜的面容,忽然有種穿越時空的感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能真正熱愛學習,樂在其中,語文即生活的情境相生該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境界啊!

李吉林先生所倡導和踐行的情境教育正是在這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魅力和優勢,它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李吉林先生創造性地運用民族文化經典,概括兒童情景學習真、美、情、思四大核心元素,通過情感與認知融合,確立兒童情境學習核心理念,為兒童快樂、高效學習構建中國兒童情境學習正規化。在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途徑中,我們高中語文課上所涉及到的“情”和“境”更是都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尤其是我們這一屆已經使用了兩年的新教材,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新教材每個單元都設定了不同主題,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兩條線索組織貫穿。單元教學設計方式重視“大情境”和“大任務”,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大情境,針對的是單元人文主題,作為單元學習的背景;大任務,針對的是單元要求訓練的知識和能力。每篇文章都圍繞主題展開,共同呈現學生精神成長的核心價值;根據學情強化課堂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思維碰撞迸發智慧火花,形成學生的鑑賞、表達能力,甚至成為同一間教室裡的共同語言,形成語文課堂上的生命力、氛圍感。新教材以入選的經典文字對當下的學習者在文化、價值、精神上進行滋養,跨媒介閱讀和文字外交流也充分挖掘了教材外的教育資源,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為語文教學營造一個輕鬆愉快聯絡生活實際的情境氛圍,調動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讓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難道不是教育的極高境界嗎?教學生最基本的技能,給學生最開闊的視野,搭建平臺創造機會,要分數要素養,讓高中階段成為他們人生起航的夢想播種地航行起錨點。讓學生在高中三年真正有收穫,獲得能力去遠走高飛,獲得素養去紮根成長。每一節課,都是最重要的節點。師生最深切的情感生態構建,就在每一節課的情境交融、教學相長中。

新教材對傳統單篇教學的打破和大單元的.融合也對備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採用單篇教學與單元教學相結合、“小專題大單元”共存互補的方式:精讀細讀重難點篇目,加深對文字的理解,避免學生“閱讀不夠思考不透理解不夠深入”,然後通過任務群設定情境對單元進行系統性整體性把握,也會有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分散在平時來豐富閱讀方式,滲透進單元教學,並通過各項活動設定真實情景積極有效開展。濟源一中和英才學校都通過相應學術類、拓展類、技能類等專題講座、社會實踐、影視課堂等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與活動落實反思提升來砥礪提升學生能力和素養。以教學工作為主體,以貫穿日常工作的校本課程、社團組織、眾多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層次分明地實現了立德樹人、五育融合發展。型別豐富活動紮實,在實踐活動+教學任務中感受文字、豐富體驗和自主運用,這樣立體的、豐富的情境體驗,對學生成長很有幫助。以班級為單位自己設計各種節慶活動的節目單、邀請函向任課老師發出邀請,教師節慶祝、畢業典禮等學生向老師贈送自主設計、親手製作的創意禮品賀卡、手繪文化衫、任課教師畫像等,這些真實生活情境給學生帶來的切實體驗更是生活即語文的情境相生。

今年全國乙卷的大學聯考作文材料來自於最鮮活的時政和最深遠的文化歷史,蘊含著大胸懷、大視野和大智慧,學生如何在巨集大敘事中真切體現個體深刻的青春思考,對於我們教師日常的情境教學體驗提供了檢驗範本:在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下,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理解這個時代,怎樣就重大問題發表見解,在成長的新徵程上怎樣堅實地走好每一步?學生的課前演講錘鍊思維鍛造語言迸發激情,教師的適時引導巧妙點撥為學生拓寬路徑開啟視野,每週《新聞週刊》每天《新聞聯播》的觀閱不僅僅是素材積累(觀點+例子)的機械抄寫或者博聞強識,更要有思辨和發現,這些深刻鮮活的生命體驗也是可以熔鑄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中。

其它作文題目中的關於“探索”“亮相”“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等更是從交友處事讀書求知等具體生活經驗中獲得智慧真正成長,這是語文學習的小情境,更是社會發展的大情境,在情境教育中育人育己,於教學相長中立德樹人,我想,這是李吉林先生孜孜以求和後學者不懈探索的教育新境界吧!

做一個不倦的學習者,一個執著的探究者,將教育教學中的“情”“思”結合,構築每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格,這,是教師作為思想者的情境交融、教學相長的最好途徑了。“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探索無止境,且思且前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