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為自己出徵》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5W

人生即故事,故事即人生,《為自己出徵》讀後感。穿著金光閃閃的盔甲的騎士不是他真正的自己,盔甲下面那個人才是。同理,深奧或淺顯的心理學知識有時,是心理諮詢師的面具,然而,治療師最有價值的工具,恰恰是自我。我努力地對自己下手,雖然傷痛,但只有我們深深地瞭解自己,瞭解到自己的內心深處,也會有卑鄙、孤獨、彷徨、懷疑、嫉妒等一切陰暗,我們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的願望和衝動。故事非常簡單,講的就是一個騎士,醉心於象徵成功的盔甲,醉心於追求成功、幫助別人——殺掉巨龍、拯救公主,結果弄得盔甲長在身上脫不下來了。後來連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忘了他長什麼樣兒,他妻子難過地不想跟他過了。沒辦法,騎士只好去尋找脫下盔甲的方法,於是,也就走上了尋找自我之路。一個短小的故事,卻明心見性,直指人心,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我,照出了你,照出了芸芸眾生:一、他認為自己心地好、善良、而且充滿了愛。他要做所有心地好、善良、而且充愛的武士會做的事,向一切心地壞、卑鄙、又可惡的武士挑戰。生活中我們越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別人的接納,就越是得不到。為什麼?因為種種原因是來自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覺得只有他們接納、肯定我們,我們才有價值。然而,來自他們的接納和肯定卻那麼少,讓我們總感覺沒有滿足他們的希望(父母親的、老師的,你希望肯定你、接納你的那些人)。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我們不愛我們自己。“我要證明,我是個心地好、善良、又充滿了愛的武士。”

讀《為自己出徵》後感

“如果你真的是心地好,善良,又充滿了愛,為什麼你還需要去證明呢?”當一個人的善良、心地好、而且充滿愛需要證明,需要強調的時候,恰恰證明他已經遠離了心地好、善良和愛。老子在《道德經》說:“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很多父母,常常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孝順,父母很不容易,要學會感謝父母,竊以為,養孩子是父母應盡的義務,苦口婆心地強調父母的不易與付出,恰恰是自私與恐懼的表現:擔心年老之後的無人照料,擔心孩子將自己置之腦後的拋棄。生命原本可以輕鬆、可以快樂,是由於我們的擔心、我們的焦慮,所以讓它變的好沉重。這沉重來源於——我們自己。

一、他最喜歡的事,還是去拯救受難的美麗公主。他有個讓人討厭的習慣,就是主動去搭救美麗公主,不管她們需不需要拯救。讀完此句,不禁汗顏,想起了初學心理學時的自己,以及現在有些初學心理的同行們,那麼熱切地幫助別人,不管別人需要不需要。當遭遇別人的拒絕或否定時,還跟騎士一般很哲學地安慰自己:“畢竟人不可能討好每一個人。”幫助別人,究竟是自己的`需要,還是別人的需要?一噸汗!當內心升起強烈的助人願望時,一定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的需要,還是別人給予我們了施加援手的權力?

二、可是,真正讓這個武士聲名大噪的,還是他的盔甲。這套盔甲是國王賞賜的禮物。武士非常喜歡穿上他的盔甲,然後欣賞盔甲閃閃發亮的光芒。仔細想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盔甲,騎士的盔甲是國王賞賜的,而我們的盔甲也有形形色色的來源,有自己想方設法謀來的,有被別人強加硬套的,有認為自己應該的,還有無意識鑽進去的。上週,參加一個諮詢師的沙龍,我談到自己看到一個媽媽非常惡毒地對待自己的孩子而不自知,於是,非常憤怒。坐我旁邊的諮詢師激動地說:你剛才說諮詢師也可以生氣,也可以傷心?原來,這個同行被諮詢師的盔甲給套住了,諮詢師應該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都處理的非常好的人。可她甚至無法讓自己已經讀大學的兒子跟她透露心底的祕密,而且:“來訪者坐在那裡,說了那麼多,可是我什麼也幫不上。我就坐在那裡,卻什麼也給不了別人。”無能感令她焦慮不堪。這個案例也反映了社會上的很多人對心理諮詢師有著過高的估計:他們會認為心理諮詢師能看透別人的心思,或者以為他能夠隨時隨地為各種問題提供解決之道。諮詢師認同了這身盔甲,就等於心甘情願地把自己套進了別人賜予的盔甲當中。梅林說:“你不是生下來就穿著盔甲的,這是你自己穿上的。”你一定要成為別人眼中的你嗎?你一定要認同別人的看法與觀點嗎?這需要每個人仔細思考,小心驗證。

三、說真的,武士太愛他的盔甲,愛到不願意脫掉盔甲。吃晚飯,他穿著盔甲,和朋友在一起,他穿著盔甲,甚至上床,他也穿著盔甲。終於有一天,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忘了他不穿盔甲是什麼樣子。“大多數的人都穿了一身的盔甲。”國王強調。也不像拯救公主那麼好玩……第三章“我們設下障礙,來保護我們所謂的自我。然後,有一天,自己給關在自造的障礙後面,出不來,讀後感《《為自己出徵》讀後感》。”盔甲無處不在。我們的職業分工、社會角色、知識背景、經驗閱歷,甚至性別、年齡都會變成我們盔甲,將我們牢牢束縛:記得剛剛走進婚姻不久的一天,老公衝我吼道:別整天教訓我,我是你老公,不是你學生!當時的我非常震驚,原來,一不小心,我們每個人的職業角色會就會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傷害了別人而我們卻不自知。還有一個女人,在家依舊稱呼自己的老公為某某局長,潛臺詞她就是那局長夫人,恐怕離開局長夫人這個盔甲,她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了。還有,為人父母者,在教育子女時,振振有詞:孩子不管,他不就學壞了嗎?在孩子面前永遠扮演著高高在上的施與者與管教者的角色,這樣的父母,生活中還還少嗎?為人子女者,到了工作崗位,依舊無法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習慣了被呵護、被照顧的角色,又如何能夠在內心與他人平等相處呢?……察覺自己,時時處處!

四、茱莉亞直接去找武士:“我想,你愛你的盔甲甚過愛我。”她說:“你喜歡的,只是去拯救我而已,你當初沒有真正愛過我,現在也不是真正愛我。”一個老師,逮過一個學生,當著辦公室所有教師的面滔滔不絕地教育了那個孩子整整一個大課間,他實在太陶醉於自己的演講,孩子走出辦公室,一個鬼臉就把老師的苦口婆心給丟到了爪哇國。一個母親,將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坐下就給遞水果,躺下就給蓋被子,早晨一早起來就為孩子穿衣服。還有一個奶奶,送孩子到校之後,非要進孩子宿舍去給她四年級的孫子鋪床單、洗水果,“如果我不給她鋪床單,孩子怎麼睡覺、怎麼吃水果啊!”她們以為,這才是愛!“我真的愛你,”武士堅持,並且用力地擁抱她,差點把她的肋骨都弄斷了。她們實在太陶醉於照顧者的角色,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剝奪孩子培養能力的機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