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04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伊索寓言》讀後感【精選5篇】

《伊索寓言》讀後感1

《伊索寓言》是我小時候最愛看的一本書,今日我又拿起這本書的時候仍是那麼的喜歡。

這本書經過講述一個趣味的小故事讓人們懂得一個人生哲理。傳說伊索原是貴族的奴婢,之後獲得了自由。他把對社會生活深刻的體會編進寓言裡,故事中充滿了對真善美的`歌頌和對假惡醜的憎惡。這本書哲理深刻精闢,充滿了幽默情趣和豐富想象,對後世影響很大。

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了傳教士口述的伊索寓言的譯本刊行。其中《農夫與蛇》、《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龜兔賽跑》、《烏鴉和狐狸》、《螞蟻和蟈蟈》更為我國廣大人民所熟知。這本書異常適合國小生看,書中的故事易懂,篇幅短小,幾分鐘就能看一篇,從中懂得一個道理。這本書一向伴隨著我成長,我喜歡這本書中的趣味小故事,我還喜歡這本書中豐富的哲理,我喜歡這本書的全部,期望你們也能喜歡。

《伊索寓言》滋潤著我國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啟迪他們善良、誠實的心扉,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機智勇敢,鄙視不勞而獲,敢於反抗暴力和邪惡的精神。

《伊索寓言》讀後感2

大家看過《伊索寓言》這本書後,也許會想,世界上還有像書中這樣愚蠢的動物嗎可正是這小故事中一個個愚蠢的動物的表現,才使我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伊索寓言》中有《狼與老太婆》這樣一個故事:一頭餓狼嚎叫著四處覓食,他來到了一座農舍,聽見小孩在哭鬧,老太婆嚇唬孩子說:“別再哭了,再哭我立刻把你扔給狼去吃!”狼聽了老太婆的話信以為真,便眼巴巴地站在那裡等了很長時間。到了晚上,狼又聽見老太婆哄騙孩子說:“孩子,要是狼來了,我就把他殺了。”狼聽了此話拔腿就跑,一面嘴裡嘟囔著:“這個莊戶主人說的是一碼事,做得又是一碼事。”這個寓言說的就是那些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人。

還有一個故事《烏龜與老鷹》,經過一隻烏龜非要讓老鷹教他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杯具,它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我的規律性,決不能違背這個規律。

《牛與蛙》則告訴了我們另一個道理,這個寓言講述了一個青蛙看見牛以後,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誰大看,結果把肚皮都撐破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胡亂爭強好勝,如果他牛比的是誰嬌小,那麼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悲慘結果了。

《伊索寓言》是一座神奇的宮殿,這座宮殿裡珍藏著充滿無數魔力的故事,使我們終生受益,我將好好珍藏這本書。

《伊索寓言》讀後感3

拜讀《伊索寓言》這本書,我徹底被折服了。《伊索寓言》以多個短小精悍的篇幅,不斷闡述寓意深刻的道理。

《農夫與狐狸》通過心懷不軌的農夫一心想燒燬鄰家莊稼自家莊稼反被燒的故事,告誡人們一定要做好事,不能做壞事,付出一份辛苦才有一份收穫,如果一味加害於人,最後受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農夫與蛇》通過農夫與蛇的故事論述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告訴我們對惡人縱然極度仁愛,他們的本性也不會改變,在我們生活的中,我們既要心存愛心,又要有防範心理,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侵害。還有《兩隻猴子和他們的'母親》告訴了我們:過分的嬌慣實際上就是對子女的殘害,因為溺愛孩子,會使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錘鍊。

其實,最讓我念念不忘的莫過於《蚯蚓與蟒蛇》的故事了,蚯蚓為了能像蟒蛇一樣擁有長長的身體,持續不斷地拉伸自己,結果把自己給弄斷了。這故事告訴和提醒我們,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發展和改善自己,不要盲目去追求和模仿別人,其實自己就是強者。

《伊索寓言》讀後感4

這個故事說的是:海島上有兩隻屎殼郎,他們的食物是牛糞便,可是這裡有一頭牛。冬天到了,一隻屎殼郎說:“我去大陸,回來的時候,給你帶吃的。這隻屎殼郎在大陸吃了好多東西,可回去的時候這隻屎殼郎竟然忘了一件事:忘了給朋友帶吃的,還找理由。

這就讓我想起來了,我的同學跟我說的`一件她的事。她告訴我說:”她交了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她們倆是好朋友,這個朋友也有一個夥伴,這個朋友就跟她的夥伴說我有一個朋友,我感覺她太傻了,不斷地說她的壞話。你要是交朋友,那就得觀察她,看看她有沒有想和你做朋友。

記得我上一個星期,英語本子沒了,就找朋友借了一元錢,買了一個英語本,並且答應朋友下個星期還給她,回家的時候,一直提醒自己,要還朋友一元錢,雖然很少,但是我也要還給朋友一元錢,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朋友借給了自己東西,就要還給朋友。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你既然答應了朋友的事,就要說到做到。如果是因為別的原因沒有做到,一定要向別人解釋清楚是什麼原因,不要找各種藉口。

《伊索寓言》讀後感5

在這個暑假中,我閱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發現書中每一篇故事都通過一個個寓言來告訴我們一個個道理。如《農夫與蛇》告訴我們做每件事時都要想一想,《撒謊的猴子》告訴我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不能隨便亂說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是《農夫的寶藏》這個寓言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農夫,他有一片土地,每年都能收穫許多糧食,但他的三個兒子不僅不跟農夫一樣勤勞,而且還一個比一個懶惰。農夫非常希望他們能學會勞動,可他們一點兒也不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照樣吃喝玩樂。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漸漸地老了,他預感到自己要死了。於是,農夫對他們說:“孩子們,我就要死了,你們聽好了,我把我所有的財寶都埋在了咱們家的田地裡,等我死後,你們就把它挖出來吧。”說完,農夫就離開了人世。

三個兄弟就拿著鋤頭來到了地裡,他們把整塊田地都翻了一遍,可什麼也沒有找到。他們找遍了那塊田地的每個角落,可還是一無所獲。播種的季節到了,三兄弟只好在這片翻好田地種下了種子。收穫的季節來了,沒想到收穫的糧食比往年多得多。三兄弟便把這些糧食拿到市場上賣,獲得了不少金幣。

看著那些金光閃閃的金幣,三兄弟終於明白了,父親所說的金銀財寶其實就是辛勤的勞動。閱讀好這篇寓言故事,我感觸很大。我們要學習這個寓言故事中的`三兄弟,改掉懶惰的壞習慣,改掉想不勞而獲的不良思想,做一個勤勞的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