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5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第一次知道龍應臺這個人是在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素材裡,她對兒子的一句話“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讓我印象深刻。

說來慚愧,一開始,我以為龍應臺女士是個男的,當知道她有如此成就的女性時,內心的敬仰之情更甚,也使我萌生了看這本書的想法。這本書主要是講述了龍應臺和安德烈的書信來往內容,她們之間的交流異於常人,卻親於常人。如果你認為她們的書信主要圍繞家庭親情就發錯特錯了,相反,她們更像兩個獨立人格圍繞各種問題的探討,這一舉動不僅使她們母子關係升溫,還進行了一場思想與交流的碰撞。

說實話,對於龍應臺和安德烈之間的`這種通過書信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是很羨慕的,畢竟,這種幸福不是人人都有的。我的媽媽在她青年那段時間當過一名人民教師,是具備雙方書信交流的條件,但是由於時間和觀念的原因,所以,這種交流方式也是不太現實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和媽媽之間沒有互相溝通和交流。也許是因為是女孩子,所以我是和媽媽比較親一些,有什麼事都喜歡和我媽說,以至於有時候感覺就像閨蜜一般親密,但是有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還是對媽媽有隱瞞的,哈哈哈。我覺得我現在的性格以至於說價值觀都是受到我媽媽的影響,而爸爸也許是不善言辭,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也能從細微的細節中看出了爸爸的關愛,也許,父愛總是不善言辭,到飽涵深情。

致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愛你們(難以出口,卻深藏於心)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這本書是目前為止自己最喜歡的一本了。現在大二,對未來充滿期待和好奇啊。龍阿姨的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博學精深的親人講述兒子成長中的疑惑,有大到國家政權,有小到抽菸喝酒。現在的我們,更多擔憂的就是生活,學習,感情等問題。

生活中我與安德烈有好多相似之處,喜歡找個地方坐下來與朋友們暢談,相對於淺層次的對話我更喜歡有些兒走心的交談。自己也喜歡抽出一些獨處時間,享受自己內心的最明亮的想法。我更喜歡聽歌,打球,這些在現在的生活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啊。

在學習上,就像書裡說的是為了在以後擁有選擇的能力,而不至於被迫過上逼不得已的日子。況且相比於頹廢的'日子去把玩當成一種負擔,我更喜歡充實自己的每一天。所以啊,不擔憂明天,不懊悔昨天,踏踏實實的做好今天的此刻的自己,這樣就夠啦,以後是怎樣誰說的準呢!

感情上,自己的不斷分分合合已經讓我感到厭倦。但有時也是很期待那個唯一的人,所以就會很寂寞。阿姨說的那個可以在驚濤駭浪中牢牢我住我手的人,真的讓人很為期待啊!

生活中,自己對人際關係等等問題還是有些擔憂的,但我相信不論別人如何,我始終會保持對他人有溫度的笑臉。人麼,怎麼能全是讓你討厭的地方。

自己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兒子對母親的憤怒的勸導。一個是在多為他人著想,一個是對待地位低下侍者的態度。真好!

羨慕有這樣的媽媽這樣的家庭,但我不會抱怨自己出生平凡。我要做的是讓自己優秀,讓自己博學精深,為自己的後代創造出一個更高層次的學習氛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讀了龍應臺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親愛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間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覺得它確切的反映出我們這個年齡段與父母之間溝通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是龍應臺和她兒子安德烈兩人之間的36封家書,三年時間,她與她兒子重新認識。就如同龍應臺所說的:“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這本書,讓我從龍應臺的角度,也就是從母親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間的溝通。我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時常會內疚。

書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幾首音樂。放學後,他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閒暇時光裡,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者去旅行……這些都好像是電影中的生活,自由、歡樂和不受拘束。而像我們這樣,上課、吃飯、睡覺、起床……無限迴圈。在週末,則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即使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但時間太短不夠盡興。如同蜻蜓點水一般,轉瞬即逝。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直到遇到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明白,是對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每當父母說起這段話時,我也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倉央嘉措一詩道出了我的嚮往。詩和遠方,努力向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在閱讀《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之前,因為聽了老師對這本書的介紹,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本書中的36封信都是在講龍應臺和安德烈對人生的感悟或是一位母親淤兒子之間的普通對話交流,但是,等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卻發現並不是這樣的。

我記得在看這本中間二十幾封信的時候,感覺他們談論的東西離我很遠卻又很近,有談國家,有談離我們最近的生活,將每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進行分析,並談論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觀點。

有時候在某件事情上龍應臺有著她自己的看法,但她的兒子卻又有著他自己的觀點,不管是哪一種觀點,都各有各的道理就算有時候內心不認同、理解,卻也不能說這個看法是錯誤的。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解。

在第二十六封信中提到兩瓶牛奶的例子,大人覺得不應該浪費,小孩卻認為應該以舒服、享受為主,而我覺得有時候節儉並不是一件壞事,畢竟不管是一杯牛奶還是一顆蘋果,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換來的。其實在這種一瓶快過期另一瓶還是鮮奶的情況下是可以有很多解決方式的,我覺得有時候在處理事物的過程中,應該懂得變通,只要願意,總有能做到兩全的辦法。

後面的這幾封信,內容偏向於談人生,聊未來這一方面的內容。談的這些話題雖然離我們比較遙遠,但是卻又非常實際,特別是安德烈對龍應臺發出的`一系列反問,讓我突然也想問問我的媽媽,想知道她將會怎麼回答。有時候我也覺得,在什麼年齡段就應該做好這個年齡段該做的事情,沒必要浪費時間去想明天之後甚至是更遠的事情,但是又有一些事情是遲早都要去想想的,這樣來來回回的去想其實還真的是挺累的,走一步看一步不是也挺好的嗎,將來的事等到將來再去想好了,並且未來的事現在也沒辦法預測,對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現,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著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為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落我,並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麼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著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眾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於是,我發現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的,我也越發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著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說的那樣:愛,並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係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開啟這本書,而且開啟之後,就再也捨不得放下。我驚訝於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於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為,書中母子倆的關係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著龍應臺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著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在,我終於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著。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這些書信最初的願望是龍應臺想借此走入十八歲的兒子的內心世界;因為她發現,她和兒子,幾乎已經無話可說。那個曾讓她擁抱,讓她親吻,讓她牽手,讓她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冷冷的看著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她無法忍受和兒子成為了這樣有愛、但卻彼此不認識不瞭解不喜歡的人。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兩代人之間,還是異國的兩代人之間,而且是好長時間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異國的兩代人之間,其實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裡去了?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小鳥長大了,總會要單飛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麼溫順。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小雞仔長大了,它金燦燦、毛茸茸的樣子哪裡去了?我鬢髮蒼蒼了,二十歲的青春容顏哪裡去了?

答曰,隨時間去了。

父母終歸就是父母。是那個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響他的人;是那個怕他飢,憂他寒,為他千里擔憂的人;是那個願意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樂為自己最大的快樂。

孩子終歸是孩子。是那個感恩父母的`無私奉獻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個願意用自己的寸草心來報答父母的三春暉的人。他真切的願望是,等有一天我長大了,要讓父母因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沒法強求自己一定會成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們沒法強求何一個人成為自己的知己一樣。因為年齡,父母不會熱衷於同樣的事情,因為經歷,你走過的路他還沒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們興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靈犀的知己。而對於父母,卻是從全心依賴到慢慢分離,交集越來越少,觀念愈發迥異。小鳥長大了會單飛,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獵,孩子長大要獨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來難免會不可思議。父母只是那個巢,而不可能是它飛行的旅伴。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成就的是——“我之為我”。

所以不要試圖清晰孩子的每一個念頭,不要追問他還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祕密,否則就會陷入一種愛得深太想問,但知道問了會換來抗拒和逃離的傷感境地。

雖然這本書講述的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故事,但是我想我們身為老師,那些可愛的學生不正相當於我們的孩子麼,拿出一顆對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們會健康成長,我們也會一點點蛻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最近抽時間看了本書,龍應臺的,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與人間極度需要理解。就像書中提到,“慢慢的,越來越不認識對方了,“認識”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會抱怨,抱怨孩子們叛逆,不聽話,甚至有些強勢的父母會惡語相向,說“不孝子”。其實,所有事情都是雙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難道沒有錯嗎?有,當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責孩子那樣指責父母不是嗎?我們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了,於是出現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從沒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一味的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對的,理由就是“吃過的鹽比孩子們吃過的米都多”,社會經驗豐富。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沒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所以全盤接受。長大後,有思想了,一旦與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父母就該生氣了,經常掛嘴邊的活“我是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頂撞了”“小時候那麼聽話,越長越不聽話了”。估計每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話。

身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從自己上找找問題?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對的嗎?自己所有認為的對我們好是真的我們想要的嗎?當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決定,但孩子們長大之後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聽聽孩子的意見!之前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主要在戀人之間):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卻買一車蘋果給我!我覺得在父母與孩子間同樣適合。

所以,如果經常溝通的話,就可能避免出現這類問題,父母要拿出時間與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麼,才能夠走進彼此的世界。當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親節的祝福!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著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裡,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裡。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悅的人。如果說她在說,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臺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龍應臺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臺來說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說,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說清了。

比如說,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著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裡,我覺得可能沒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很早之前就看過的書,再看花了兩個晚上,暢快淋漓。對我,這是一本值得看了再看的書。仍被安德烈和MM在信中談論的各種政治、道德、東西方文化、藝術等問題震懾到,很佩服安德烈強烈的獨立意識和張揚個性。而只比安德烈大4歲的我,18歲時,在想什麼呢?應該就是學分、考試吧……8年後,我的孩子18歲時,他又會思考些什麼呢?而我又能給他什麼樣的答案呢?沒有辦法像MM一樣跟安德烈有這種深層次的溝通,或者我可以給他看看這本書。

我喜歡《兩種道德》《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裡》中關於道德和文化的討論。尤其是後者,安德烈、MM、讀者還有菲利普的信,不同的.人所理解的香港文化,讓人共鳴。其實,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內心何嘗不都在嘆息著文化信仰的缺失呢!雖嘆息卻無能為力,只能盡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消極道德吧。

MM是我難以企及的高山。當然,每每信中透露出作為母親的關切,又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哈!世間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安德烈的獨立思kao也是我年輕時最缺乏的,從小到大的乖寶寶,基本空白的人文藝術薰陶,認真學習,努力考試,畢業後找到一份父母眼中的安穩工作。有了孩子以後,希望他比我們有更多的見識,更獨立的人格。我們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遊學,也努力充實著自己。有一天,我的孩子和我說:“媽媽,其實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子,什麼事情都不會太優秀,但也不會太差。”我想說,孩子,我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媽媽。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親愛的安德烈》由36封電子家書所組成,新穎別緻地構建出了一個兩代人溝通、瞭解的平臺。 父母與孩子應是如何溝通的?本書給予了無數被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父子、母子啟示與感動。兩代人的思想差異和與時代相應的價值觀又是怎麼樣的?在這本書中集結了你想要的所有答案,提供了兩代人溝通的全新思維和方法。

在那一封封家書中,我看到東西方孩子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書中的安德烈擁有他所崇尚的青年人應有的生活。他愛喝酒,經常與朋友開Party聊天;他愛踢球,每週有三個下午踢球,週末還會去當一幫小鬼的教練;他愛旅行,享受自己的畢業旅行......讀書在他們而言只佔一小部分,但他們不是放任無止境地玩,只是愛玩並懂得玩。他也會思考類似"華氏.9.11"的'問題,但他輕鬆地承認自己與朋友的看法終究是膚淺的。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個月又會有多少時間深入思考那些富含哲理的問題?我想,如果能有五分鐘就不錯了。在他年輕卻並不輕狂的青春態度上,我對他是十分崇拜的。雖然我們更看重學習,但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枯燥。我們依然可以專注於我們的興趣,擁有可以令我們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

我看到了東西方人對待孩子的不同觀念。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這樣的結論,被龍應臺吃驚地得以證實了。其實,孩子也需要肯 定與尊重,他們渴望像大人一樣,得到平等的對待。孩子的“獨立宣言”是值得父母批准的,這樣的家庭政策無疑是拉近父母與子女的最好方式。

讓我們試著與父母溝通,也許在飯桌上、在回家的路上抑或是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這不僅僅是心情的敘述,更是心靈的慰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正是這樣的兩代人,所受的教育薰陶迥然不同的兩代人,兩種環境下長大成人的兩代人。卻相互敞開了心扉,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進行交流。

在龍應臺的筆下,我們總能獲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經名噪一時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還是那本風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現在被稱為育兒典範的《親愛的`安德烈》。

讀完全書,我驚奇的發現龍應臺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筆,儼然成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安安的內心深處。遇到兩代隔閡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龍應臺總能用溫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說中國籍的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為說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而這本普通的書籍所包含到的內容可謂包羅永珍,大到嚴肅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在三十多封書信中,說實話,裡面涉及到政治的內容,我讀不太懂,但我感動的是一個母親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那種迫切想要溝通與瞭解的心情。不管結果如何,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動。

《于丹〈論語〉心得》裡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然而這樣的決定,又有著太多的無奈與苦澀。回想自己,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學會“獨立”,可是我卻疏忽了,這樣的做法是在無形中傷害父母。

或許,我需要好好想想,成長真的只是在在獨立與放手之間嗎?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再次開啟龍應臺女士的人生三書之二——《親愛的安德烈》,突然多了些許滋味,這不同於以往的感受。我不知道這是我年齡增大的原因呢?還是家有小升中孩子的關係?

這些天疲於奔波在孩子小升中的途中,想盡設法地想為她爭取儘可能適合她的又相對師資比較好的學校。可是談何容易,一次次的失敗與糾結之中,突然讀到龍女士給安德烈的信中“給河馬刷牙”的章節,有種釋然的感覺。

文中,安德烈告訴媽媽,他說:“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安德烈認為自己平庸,是較之於自己的父母。他覺得自己很難有父母的成就,又擔心平庸的自己讓父母失望。他的內心應該是無奈的,甚至是有些沮喪的。可以說,沒有一對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包括我,也是!至少,我覺得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優秀於別的孩子的`。但是,升學是個嚴峻的現實,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長並不是衡量優秀的唯一標準,升學需要權衡綜合,在現實面前,我們不得不妥協,不得不接受事實。所以,我們要積極地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讓孩子在既定的環境中接受平庸,但又不甘於平庸,人最怕的是給自己框框子,我們要勇於去突破。

“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著你、奶著你、護著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不容易啊。”這是龍應臺女士的原話,我讀著卻覺得是那樣的酸爽,這也確實是身為人母的我的內心寫照。孩子在慢慢地長大,在慢慢地轉身,在慢慢地離我們遠去,學會放手,幽雅地轉身。他們有他們的世界,兩代人之間,隔著近三十年的距離,這差距或許不亞於隔著牛郎織女的銀河吧!

龍應臺還寫道“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的確,孩子的成就與否,並不是作為父母追求的最終目標。身為父母,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快樂的,是幸福感滿滿的。在若干年以後,她有能力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能遊刃有餘地解決碰到的問題,我想,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了。

真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我們在敢於接受孩子平庸的同時,也不忘繼續發展她的優勢,揚長而避短,讓她不斷地去歷練。成長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只要肯努力,總會有進步。

孩子的路還很長,我只願是那個幸福的守望者,靜等花開。孩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這是一本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通過三年的時間,所寫的36封家書。在這其中母親帶著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著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時間總會讓人改變,現在的安德烈已是一個成年人,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安安”了,龍應檯面對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終她選擇了與兒子敞開心扉,試著去了解兒子,這個有些“陌生”的愛人。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意識到我這樣的做法是強行讓我的意志凌駕於孩子意志之上。儘管,我的做法是對的,孩子因為沒有切身的體會。她仍然不會主動有意識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並且她的錯誤習慣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差到無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著她的老習慣。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意識到其實教育並不是單純的我說,你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靈魂的對接。而這對接最直觀的方式就是讓他體驗和參與。而不僅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當初為我選擇的路,因為我們讓我體驗,參與,而是讓我直接按著他們的路線行進,使得後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很痛苦。而今,雖然和父母違揹我的夢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訴學生怎麼做怎麼做其實犯的錯誤和我父母為我指路本質是一樣的。所以,我要改變。

《親愛的安德烈》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這本書,漸漸溶開了兩代人,兩國的代溝。也讓我認識到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會給我們不同的震撼力。合上書,我輕輕閉上了眼睛。這便是兩代人的差距,兩代人的代溝。這本書讓我學到的不僅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是一次對不同文化和背景學習和體驗。從中也學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學,對生活和人生的態度。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龍應臺用了這一句話來描寫她與她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代溝。年齡以及文化的雙層代溝讓他們母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難上加難。我覺得這在我們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中也很常見,特別是像我這種家長是來自中國的學生,因為我們和我們的家長的文化背景就會不一樣。

這本書收錄了36封龍應臺和安德烈給互相寫的信。他們由於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所以兩個不熟悉的人就通過寫信的方式來拉近距離。他們在信中會分享自己的一段經歷,生活中的一個故事,或是對某件事情的觀點。他們也會一起回憶他們之間的記憶。這兩個不同的人用這些方式找到了許多的共同點。

讓我最能產生共鳴的是在第二和第三封信中,龍應臺和安德烈都分享了一個看比賽不知道支援哪個國家的故事。在別人問我是從哪裡來的時候我也會不知道怎麼回答。我說美國也對,因為我的國籍是美國而且我從小接受的也是美式教育。不過我自從在上海出生以來就一直住在這裡,我雖然有時會回去看我住在紐約的外婆,但是回去的'感受也不會覺得是回家,而只是去旅遊,因為在我的心目當中,我的家在上海。

通過與兒子互相寫信,龍應臺說,“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我認為在這句話中,“認識”的意思其實是“瞭解”,因為他們其實已經認識了十八年,卻是第一次真正的瞭解了對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