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優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98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呼蘭河傳》讀後感優選(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本書。裡面講述了呼蘭河小城的故事,裡面講了那裡多麼冷,冷的大地都有許多裂口。冷得像一把刀子一樣。把人的手都凍裂了。人們覺得生活中最大的樂趣,竟然是一個吞噬人的泥坑。

裡面有一些主要的人物,比如: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一個很天真的'女孩,十二歲因為長得高,所以說自己十四歲。她經常被婆婆虐待,生病了都用各種迷信偏方治病。最後被活生生給虐待死了。他是一個非常可憐的人物。因為虐待死了一個人,她家的奶奶婆婆很快就死了。家裡的人都走了,這個家漸漸被人給遺忘了……。

有二伯:有二伯是一個很古怪、勤勞、又倔強的老人。他地位非常低,連廚子都敢奚落他。他喜歡和動物、東西說話,和人卻一句話沒有。有一次他和一塊磚頭說了半天話。他喜歡別人叫他有二伯、有二爺。有二伯真是非常古怪啊。

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是一個敢於打破常規的人。他勇於追求美好和幸福;他爭取做人的權力,試著改變自己的命運;堅強而有勇氣。他身上閃爍著時進步的光輝。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份獨特的回憶。每一段回憶都是回不去的時光,不管這段記憶是美好還是不美好,都回不到原來的時光了。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珍惜自己的曾經時光。

《呼蘭河傳》讀後感2

今年假期,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開始的時候,只覺得平鋪直敘的描繪著作者家鄉的點點滴滴,甚至感到有些瑣碎,而等我靜下心來一遍遍的品味,才發現裡面的特別之處。

伴隨著作者小時候的身影,我也跟著走進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東北一個封建落後的小城——呼蘭河。那個小城沒有半點顏色,那裡的.人們更沒有顏色,他們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有時甚至是為了死去而活著。

那裡的“盛舉”在我看來是十分新鮮的,更是荒唐可笑的,然而那卻是祖祖輩輩代代相傳下來的封建習俗,從沒有人想過去改變。在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驅使下,人們做出了很多自以為是“積德”事實上極端殘酷的事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12歲本該是一個健康活潑,無憂無慮的年齡,而她卻過早地嚐遍了人間心酸。小小年紀被賣作了童養媳,失去家人的呵護與疼愛已經足夠可憐,她還要拼命的幹活,忍受婆家無端地打罵,甚至以“治病”為由遭到慘不忍睹的非人折磨。這不是僅僅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整呼蘭河的問題。一群對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提不起勁的人還會被別人的生死觸動靈魂嗎?我想,扼殺了團圓媳婦的,就是所有呼蘭河人這種消極愚昧,麻木無知的生存態度吧!

封建迷信的可怕,麻木不仁的可怕,“順其自然”的可怕,“不反抗”可怕,就是《呼蘭河傳》為後人敲響的警鐘。

《呼蘭河傳》讀後感3

一個不怎麼繁華的呼蘭河小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迴圈地走。

故事發生在小村莊裡,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大地中,烏雲蔽日,看不見半點陽光,沒有一絲溫暖。

到這裡,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

小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又可愛的小姑娘,她才12歲,花一樣的年紀,本該屬於正享受陽光溫暖的時候,但她卻早早的給一戶人家做童養媳。

命運迫使她過早的承受著風吹雨打。在家中,動不動就要被婆婆打罵,正常人走路時,步子邁大一點有錯嗎?可在婆婆的眼中是粗魯的,小女孩難免又要受婆婆的折磨了。

鄰居們聽罷此事,也無一人阻止,因為在他們眼中,這次無非是為了讓小女孩更加聽話懂事而已。越讀我越替小女孩感到不平與氣憤,真想讓自己進入書中,讓那個可惡的婆婆嚐嚐被打的滋味。

帶著憤怒,我繼續讀著……

小女孩最終匆匆的離開了人世,這讓她的家人很是辛酸。我本以為他們還算是有人情味的,終於知道自己錯了。其實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為了她用了那麼多錢,費了那麼大的勁。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個賠本買賣。對此,我很是無語。

合起書本,腦海中浮現的是這樣一幅畫面:衰落的村莊裡處處殘留些灰色的白影子——灰色的天空下有著灰色的小城;灰色的人生行走在灰色的腐敗舊社會中…

請讓我們珍惜這如畫的大好時光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4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大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這部書是著名作家蕭紅的重要作品,也是她的最後一部作品。年輕女作家蕭紅以她清新自然的筆調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城的風土人情。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小團圓媳婦那一章,那樣的經歷讓人透不過氣來。一個和當時蕭紅年齡相仿,一樣是12歲的女孩。12歲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本該陪在父母身邊,但她卻千里迢迢到這兒來當童養媳。因為她活潑愛笑,不像媳婦,所以經常受到婆婆的打罵。一打就打罵了一個冬天,不分晝夜,她這樣做是為了讓她聽話。“一天打八頓,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狠狠地抽。我也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她的腳心……”她婆婆炫耀地說。小團圓媳婦被折磨出了病,他們沒有給她看醫生,而是聽信了跳大神的話,請人用滾燙的熱水給她洗澡,昏過去了,就用冷水澆醒後再洗……就這樣最終把她折磨死了!我真的`很同情她!

想想這太愚昧了,迷信害死人啊!而自己呢?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我的爸爸和媽媽從單位趕到家,心急如焚,他們火速攔下一輛的士,火速趕往醫院。今後,他們每天按時給我吃藥,燒飯……想想自己,比小團圓媳婦幸福多了!

我們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不美好的事物包含,留下美好的記憶,擁有一個充實的童年。

《呼蘭河傳》讀後感5

暑假裡,我讀了被譽為“文學洛神”的民國傳奇女作者蕭紅在生命最後時刻完成的、也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呼蘭河傳》。在蕭紅這部自傳體小說裡,作者細膩傳神刻畫了當時東北農村的一些景物、人物和事件,讀來令人觸目驚心。

在書中,我看到了美麗的呼蘭河,也看到了童年時期的蕭紅跟在祖父後面在園子裡愉快的.玩耍;看到了跳大神的人在那裡瞎擺弄,也看到了雲遊真人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騙取錢財的詭計;還看到了胡家無緣無故毆打小團圓的媳婦,小團圓的媳婦最終在滾燙的熱水中被燙死-------但與其說她是被燙死的,還不如說她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

書中有一個大坑讓我十分難忘。作者在書中寫到:不管是在晴天還是雨天,人和家蓄都會因為這個大坑遭殃,這個大坑淹死過貓、狗、雞鴨,也淹死過豬、淹死過馬,甚至有人掉進去也很難出來。但對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人們的想法卻五花八門-------什麼拆牆讓路啦,什麼種樹爬牆啦等等。但唯獨沒有人想到,用土石把這個大坑填上。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第一個想法難道不是把這個大坑填上嗎?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人想過把這個大坑填上呢?難道僅僅就是為了不失去茶餘飯後的談資嗎?

《呼蘭河傳》雖然具有色彩濃烈的東北風情,但卻是當時舊中國鄉村的一個縮影,這部作品用寫實的手法寫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無奈、淒涼以及悲歡離合。它有一定的諷刺意義,在作者的筆下,人性的殘酷與美好都展露無遺。

《呼蘭河傳》讀後感6

“風一吹,大榆樹冒煙了……”在這座荒涼的小城裡,她度過了一個寂寞的童年。

19歲的蕭紅逃出了她視為監獄的家,獨自一人去闖蕩未知的世界。在書裡最快樂的時光是她與祖父在園子裡的生活:成熟的黃瓜啃了一口便扔下去抓蜻蜓,想睡覺便躺在花叢中,享受著清風的洗禮,要玩便與蝴蝶蜜蜂賽跑,想要幹嘛就幹嘛……

讓我記憶猶深的還是那黑烏烏的地下室。數不清的蜘蛛網,老鼠把這裡當作流動的市場,灰塵早已鋪成了一塊地毯。可是這樣一個髒亂不堪的地方,卻成了主人公玩得不意樂乎的新天地。她鑽進東倒西歪的紙箱中,找出一件件“珍寶”——用了半瓶的墨水,生了鏽的刀片……可惜沒有紙和筆。她只能跪在“地毯”上,邊回想著大人寫字時的模樣,邊在牆上一筆一畫的刻著只有她自己才能看懂的文字。或許哪一天,她倚著箱子睡著時,會在夢裡裡,老鼠看懂了她的'文字,正與她激烈的討論著……

園子裡的動物也許年年依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她的童年化作一串淒涼的歌謠略過了她耳畔。嚐盡人生百味的她,在寫書時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他對人生的絕望,在平凡中的我們不是幸運的嗎?

《呼蘭河傳》讀後感7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

蕭紅,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玲玲、田娣,黑龍江省哈爾濱呼蘭人。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呼蘭河傳》讓我們看到了蕭紅的童年生活。文中字裡行間體現對童年的眷戀,回憶。在那精彩的語言中,看出童年是那樣美好,使人嚮往。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後園裡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蕭紅童年是有趣的、快樂的,可是蕭紅寫《呼蘭河傳》的時候心境是寂寞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其實,蕭紅那時在香港幾乎可以說是;;的生活,在一九四零前後這樣的大時代中,像她這樣有理想並與黑暗勢力做過鬥爭的人,都會對這樣的生活與束縛不理解,而且從讀過她的著名小說《呼蘭河傳》便知道了她的童年是多麼令人嚮往和愉快,但瞭解以後才知道或許她都是以好的方面去想,證明了她十分樂觀。

雖說蕭紅的童年看似有趣但其實又無趣,我們必須要向蕭紅那樣善於觀察、發現!

《呼蘭河傳》讀後感8

在那一部小說中,‘我’是一個愛搗蛋、天正無邪的小女孩,常常弄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當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面,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一個的填平。這只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的瞎鬧,有的不但沒蓋上,反而把菜籽給踢飛了;有一次,祖父讓‘我’拿著鋤頭的頭來鏟地,其實哪裡是鏟,只不過是趴在地上,用鋤頭亂勾一陣就好了;也分不清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巴草當穀穗留著;休息了一會,又跑到祖父那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澆菜,只不過並不是往菜上澆水,而是拿著水瓢,拼盡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記得還有一段特別有趣,‘我’在後院摘了一束玫瑰,放在祖父的草帽上,祖父卻渾然不知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聞得見。”

在書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不過更多的還是快樂。她從小在後院長大,在後院,她可以跟祖父一起玩,一起幹活。作者時時刻刻跟祖父在一起,童年裡充滿了快樂。

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呼蘭河傳》就是描寫了蕭紅的一個童年,我多麼想念那童年的時光啊!

《呼蘭河傳》讀後感9

在這個星期裡,我用課餘時間讀完了一本課外書,它的名字叫做《呼蘭河傳》。它出自於“蕭紅”手下。

蕭紅是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筆名悄呤,玲玲,田娣等,被譽為“三十年代文學洛神”。在1940年12月20日,蕭紅在寂寞,苦悶懷舊的心情中,寫完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在1942年1月22日,蕭紅與世長辭,在戰火紛飛之中,寂寞地離開了人間。蕭紅主要作品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馬伯樂》,散文集《商市街》,《回憶魯迅先生》等等。我讀啊讀,認為最精彩的是《祖父的園子》這一篇文章。《祖父的.園子》主要講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著祖父在園子裡,栽美麗的花朵,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這一些都是作者童年玩的小遊戲,不是真正的勞作,是在園子裡面亂鬧,至於摘黃瓜吃,追蜻蜓,摘花,捉綠螞蚱,更是在玩了,到日落的時候,作者因為太累了,所以睡著了。

童年的趣事是無限的,我們一定要把它們永遠放在心裡。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昨晚一口氣讀完了一本上世紀40年代的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書——《呼蘭河傳》。這本書被著名作家矛盾評為: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作者蕭紅用灰色、輕鬆和真實的筆調描繪出了她小時候在祖父家呼蘭河所經歷的種種事情,在蕭紅的筆下,我看到了蕭紅和她那和藹的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看到偏遠閉塞的生存環境必然帶來小城物質生活的原始落後的生活環境,過著清貧安康的日子卻又擺脫不開封建迷信的影子。

但讓我尤為深刻的畫面就是:小團圓媳婦的遭遇讓我感到憤怒,一個還處在天真無邪年紀12歲的姑娘被老胡家因封建迷信愚昧無知的行為活活折磨死了,又是捱打,又是被當眾脫掉衣服,抬入滾燙的熱水中,人們用手按住她的'頭,用熱水往頭上澆,這樣折磨了三次,折磨一次昏一次。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上,終究扛不住這般折磨,在最青春的年華告別了這“沒人情味”的世界。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還沉浸在這灰色的畫面中。但又反觀我們如今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更應該學會生活,懂得感恩,內心存留著一份屬於自己的小美好(正如蕭紅和祖父的感情一樣)。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自傳,作家茅盾稱它為“一篇敘事詩,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蕭紅的墳墓寂寞地孤立在香港的淺水灣。在游泳的季節,應該會有許多男女老少,然而躺在那兒的蕭紅,卻是寂寞的。從《呼蘭河傳》中,我又看到了蕭紅的童年是何等的寂寞!在寥寥數語的“尾聲”中,我看到了蕭紅的內心:

呼蘭河這小城裡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

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園裡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了。

這本書有諷刺,有幽默。剛開始讀有輕鬆的`感覺,可是越是往下讀,越是感覺心一點一點地沉重起來。有二伯、老廚子、老胡一家子、漏粉的那一群,都是一些像最低階生物似的可憐蟲。這些屈服於傳統的人是那麼愚蠢,那麼頑固,有的甚至有點兒殘忍。但是他們的本質是善良的,不欺詐,不虛偽,也不好吃懶做。

小團圓媳婦是文中最為悲慘的一個人。雖然大家都用一些偏方想要治好她,可卻把一個活生生、黑乎乎,名為十四其實不過十二歲的小姑娘“送回老家”了。

蕭紅的童年便是在這樣寂寞的小城中度過的。這在她心靈上的烙印有多深,自然不言而喻。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呼蘭河傳》是現代著名女作家,被稱為三十年代“文學洛神”、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絕世之作。我本來並不想看這本書,可當我看到著名文學家茅盾先生的評價“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時,我心想連茅盾先生都對這本書有這麼高的評價,看來我是不讀不行了!果不其然,這本書簡直寫得太美了。

作者用白描手法寫了有著幾千年封建歷史的呼蘭河城的'故事。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大泥坑”和“火燒雲”了!

“大泥坑”在東二道街,如果沒有下雨,泥坑就像一碗粥一樣;下雨的話,就成了一條河。作者用動作、語言、神態三種描寫方式,表現了人們在過河時的具體樣子。而在不下雨的時候,便會淹死一些小豬、小狗、小鴨等動物。

呼蘭河那的晚霞很美,在那兒紅霞叫做“火燒雲”,“火燒雲”的變化極多,消失得也快。作者分別從看“火燒雲”的人、“火燒雲”的顏色和“火燒雲”的樣子來寫。其中,“火燒雲”的樣子為詳寫,文章描述“火燒雲”有時候像馬、有時候像狗,有時候像獅子,其中我覺得描繪“獅子”的時候最生動,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我腦海中一下子便會浮現出獅子很威武很鎮靜的樣子。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使我感受到呼蘭河的神奇和美麗,更讓我體會到作者蕭紅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敘述,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來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

在這裡呼蘭河不再僅僅只是呼蘭河,而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因為迷信、愚昧、無知上演著一出出悲劇……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成了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前四章作者一改成人邏輯抽象的思維,以孩童的目光、

視角、思維、感觸去直觀形象的觀察社會,感受社會,發現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兒,從此來“直視”人生,真是難能的可貴之舉!後三章是本小說的巔峰之旅,直擊人性的本質,自私、困頓、麻木、愚昧、凶狠、落後、野蠻的世界,表達了對國民團體盲目、愚昧、麻木、殘忍等劣根性的憂憤和悲憫。

這部作品在思想上繼承了魯迅對中國人民性質的剖析與批判在題材上開創了介於散文、詩歌與小說之間的一種體裁樣式,在語言上,文字娓娓道來,樸實清新,沉鬱感傷。被越來越多的後人認為是繼魯迅之後對原國民心態的開掘和批判的力作。關於書,呼蘭河留給作者的,也許正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了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撤。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呼蘭河傳》是以呼蘭河鎮為背景,寫的小姑娘蕭紅兒時那段令人難以忘懷的幸福生活。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是《呼蘭河傳》第三篇“祖父的花園”裡的一段話。看到這裡,就使我想起我的樓頂花園。我的樓頂花園裡有一個大大魚池。池中的魚兒都是我跟爸爸在公園裡遊玩時,親自釣回來的。魚池周圍種滿了鮮花和葡萄。每到春夏,也是滿園花香,蟲兒亂飛。葡萄樹上結滿了紫色的果實。童年的生活真是快樂而又美好。

呼蘭河鎮不僅不繁華,還十分的落後。在第五章裡我看到了一個小團圓的媳婦兒的悲慘經歷。團圓媳婦兒其實就是過去的.童養媳,他們把未成年的女孩子嫁到男人家做媳婦。卻又像奴隸一樣對她們任意打罵,她們的價值“還不如一隻雞值錢”。書中,胡家因為小團圓媳婦兒的開朗總是無緣無故的打她,只是單純想來個下馬威。更可悲的是鄰居竟支援說該打。她被折磨的生了病,左鄰右舍不僅不同情卻還看熱鬧,提議用滾燙的熱水醫,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啊!硬生生的被折磨死去。真是一群愚昧無知的人!

作者的童年雖然也有快樂,熱鬧。但社會落後,作者又缺少陪伴,她是多麼寂寞、失落啊!現在的我們就幸福多了,不僅家裡人都圍著我們轉,同學朋友也很多。城市裡還有很多的遊樂園供我們遊玩嬉戲。童年是快樂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後,我心裡很久很久才平靜下來。但是,腦海中總是浮現著關於呼蘭河城的一幅幅的畫面。在這本書中,寫了呼蘭河城人的無知、愚昧。寫了馮歪嘴子的堅強;有二伯的古怪脾氣;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還有我和祖父在後院時的快樂時光……

灰色的天空,平靜的'敘述,黯淡無光的畫面,把我帶回了二十一世紀初的呼蘭河城,這個小城並不繁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來回迴圈。這個小城中住著一個十二來歲的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個子很高,一張黑乎乎的臉,總是笑呵呵的,給人一種很美好的感覺。但是,小團圓媳婦命運悲慘,被街坊鄰居議論紛紛,有的說她:瞞歲數、不知道害羞……她的婆婆總是打她,給小團圓媳婦抽貼、跳大神、出偏方,更殘忍的是把小團圓媳婦燙在剛開的熱水中,還有讓她當著很多人的面前把衣服脫……我從中感到了:小團圓媳婦很慘,被婆婆虐待,而且婆婆很無知愚昧,聽別人傳出的謠言,不相信自己的媳婦。婆婆還很迷信,聽從別人出的偏方,給小團圓媳婦治病。把一個好好的花季少女給活活害死了,小團圓媳婦死的很慘。

我和小團圓媳婦有著相同的年齡,卻有著不同的命運,我現在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被父母寵溺著。二小團圓媳婦卻整天被打,直到死亡。我很同情小團圓媳婦,正是花季少年卻死了。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有很多故事,說多久也說不完,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讀者才能感受出來。小城的黑色也只停留在我們的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