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幸福的家庭》讀後感(精選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幸福的家庭》讀後感(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魯迅《幸福的家庭》讀後感(精選3篇)

  魯迅《幸福的家庭》讀後感1

《幸福的家庭》主要講的是在舊社會一知識分子,為賺稿費養家餬口,於是便打算投稿寫一篇符合大眾口味的文章。以描寫知識分子想象中的幸福家庭的模樣及生活方式。知識分子虛構了一個接受了民主思想的恩愛夫妻,過著浪漫、幸福的婚姻生活。與虛構小說情節鮮明對比的是:該知識分子生活困頓,過著為三餐溫飽、柴米油鹽而煩惱的生活。

個人認為魯迅這篇文章想表達,舊生活的知識分子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接受了民主、科學的新青年,充滿理想與抱負,但現實生活無法滿足,只能寄希望與虛擬之中。另一方面,報紙、雜誌為了迎合讀者的需求,描寫的卻是與實際生活有著天壤之別。

  魯迅《幸福的家庭》讀後感2

前陣子偶然看到一個詞“帶露摘花”覺得非常有意境,就去搜了一下,發現是魯迅說的,在《朝花夕拾》裡面。當時就感覺有些異樣,朝花夕拾跟帶露摘花是相對的,就帶著好奇心,看了看魯迅先生的作品,先看的朝花夕拾,結果一發不可收拾,越看越上癮,現在已經把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編都看完了,看到了彷徨。

“彷徨”裡面的每篇文章我看完以後感覺都是複雜深沉的,有時候甚至看不大明白,就上網查一些批註,有的有,有的沒有,有的批註不併讓我滿意,沒有的就只好細細慢慢再讀再想了。

《幸福的家庭》這篇文章裡面,魯迅先是說好的文章應該是先有情感才有文章,可他描寫的人物偏偏是一個為了文章而文章的人,可以說從開頭短短十幾字就開始了諷刺。之後通過主人公的內心描寫諷刺在當時的社會想寫一個幸福家庭居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地點,只好用人人都嫌棄的A來代替了。再通過主人公小說的構思中的場景跟現實的生活來做鮮明的對比來諷刺所謂幸福家庭是何等的渺茫、荒謬。在最後,魯迅先生通過主人公對女兒的愛護,回憶起當年的戀愛,反而讓我讀起來感覺到了幸福。

安徒生也寫過名為《幸福的家庭》的題目。描寫的是幾隻坐井觀天的蝸牛,認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最幸福的地方,認為自己有蝸牛殼就是有房子就是最幸福的“它”認為被抓到公館烹飪後用銀盤子盛上餐桌供人享用就是榮耀,但它們卻並不知道被烹飪是什麼滋味。也是諷刺為主。

所以我想幸福它是不能一直存的在,這一秒有了,下一秒可能就沒了。可能生命中,幸福都是短暫的,不幸它佔據著我們大部分時光。

  魯迅《幸福的家庭》讀後感3

朋友,在你的心裡,幸福的家庭是怎樣的呢?

現在讓我們看看魯迅的一篇文章《幸福的家庭》。整篇文章採用虛實相間的寫法,全文以第三人稱展開。

故事主人翁他為了撈幾文稿費維持生活,便打算寫《幸福的家庭》向幸福月報投稿,他的文章寫到幸福的家庭的所住地方為A,故事主人翁是西洋留學生,打扮的乾淨整潔,看的書是《理想之良人》,吃的是“龍鬥虎”,房子很寬綽,有一間堆積房、看書房、有臥室且床底很乾淨,夫妻間是相互尊重的,有事商量是要先敲門的,說的`是英文。

現實生活中的他,寫稿子的同時,窗外有聲音“二十五斤”,二十五斤在他腦裡反覆出現,時時打斷他的思路,那是他的妻子在買柴,與那賣柴的人討價還價,他的家庭自己吃的只有白菜,白菜擺在書房的牆壁邊。妻子打三歲的小女兒,僅因為女兒吧油燈打翻了。孩子無助的哭了,他去哄女兒。

他所想的幸福家庭與自己的家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幸福的家庭住處很好,沒有戰爭、安全、且房租又不貴,家庭主人翁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有共同的愛好,有事共同商量,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吃的是山珍海味。自己的家庭經濟來源不濟,燒的是柴,點的是油燈,即使是他想寫作,,也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買柴需斤斤計較,因為家庭本來就沒有很多錢,妻子打女兒,何嘗不是因為家境。倘使家庭裡有足夠的油,潑一一點又算的了什麼了?關鍵是沒有足夠的油,潑了,今晚就沒有用的了。現實中就是這樣,這般的真切。

他寫的《幸福的家庭》過於理想化,生活中的家庭還是需要考慮多方面的事,人要生存,就要爭取一定的經濟來源,來改變家庭生活條件,家庭人員應相互理解,一起努力,同時要關心、愛護孩子。

生活中充滿了瑣碎的是,物質條件得到了滿足,才可能提到精神世界的昇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