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讀後感(精選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6W

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態度的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態度讀後感(精選3篇)

  態度讀後感1

態度決定命運!

近幾年先後讀了吳軍的“之”字系列(浪潮之巔、數學之美、文明之光、大學之路等)和《智慧時代》,很喜歡他的工科思維結合深入淺出的文字以及中美兩種教育下形成的開闊視野。他的書既有很高的資訊密度,又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讀起來不累又常常給予思維的啟發。作為普通人,在讀《大學之路》時,我就很好奇像吳軍這樣的精英人士平時是怎樣教育孩子的。《態度》這本書正好部分地回答了我的問題。

本書收錄了吳軍寫給女兒的40封信,是作者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孩子的諄諄引導。總體而言,作者傳遞的大部分觀點裡的價值觀與我們從小到大聽到過的長輩叮嚀並無太大區別,比如要樂觀、要自律、養成好習慣;要堅持不懈幹成事、放手去做再提高、嚴謹實幹厚積薄發;不亂花錢,也不亂省錢,交友時不要怕吃虧等等。但是得益於作者自身的經歷和視野,本書在教育上的格局和眼界是比較高的,擺事實講道理方面的方式也是很現代的。作為普通家庭的小孩,我也很高興能看看像吳軍這樣的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以獲得一些自我精進的力量。讀完最大的感受有兩點。

一是作為父母如何啟發和教育孩子。

首先是親身示範。可以感覺到作者對孩子最大的影響首先是”身教“。作者在序言裡也強調,“在子女面前,榜樣的力量遠遠大於說教。自己以什麼態度對待事物,對待他人,子女就會不知不覺地學習。很多人希望子女成龍成鳳,其實,家長應該不斷精進,以此影響孩子。”作者在信中講道理時舉的很多例子都是自己當年的親身經歷和成功的經驗,例如年輕時自己正確面對貧窮的態度,怎樣戒掉電子遊戲,自己如何投資,如何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作並取得成功等等。作為父母如果自己都不去努力實踐好的品德,讓自己變得更好,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到,這樣的教育是缺乏說服力的。

其次是要以各種方式及時地陪伴孩子。作者雖然工作繁忙,但始終和妻子一起時刻交流女兒的`動向,在女兒遇到問題或者出現需要引導的時候,即使人不在女兒身邊,也會以信件的形式第一時間地對女兒進行引導,在孩子的教育上父親的角色始終沒有缺位。這一點對很多工作繁忙的父母是很好的啟發。

二是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引數在於細微之處。

第6封信中寫道,人的命運(fate and fortune)首先由環境決定,第二個因素則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作者將自己的想法結合撒切爾夫人的一段話,推匯出一個多米諾骨牌式的“結論”,即態度決定想法,想法決定言辭和行動,言辭和行動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作者說,看一個人在小時候捱了一巴掌後的反應,就能知道他的命運。人到一定的年紀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會發現自己小時候的習慣和性格對自己人生軌跡的影響要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大部分人很難改掉小時候的壞習慣,於是影響了一生。當然,這也不是說長大了不能改,只是要花更大的力氣。反過來說,如果小時候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讓自己的受益時間最大化。當然人生的任何階段都需要好習慣,不只是小時候,只是越早養成越早受益。作者:路是月的痕

  態度讀後感2

態度是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一種看法以及我們的做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但是隻有擺正態度我們才能獲得成功,獲得幸福。

這本書有一點像曾國藩的家書,是他寫給女兒的一封封信件,書中透露出他對女兒的愛,更透露出無盡的人生智慧。

感謝董事長對這本書的推薦,讓初為人父的我可以提前感受到這種“難得”的父愛和親情的體驗。以第一人稱書寫,給我一種穿越時空的“偷窺”權利,感覺像是自己在寫給尚未長大的兒子一樣。原本對子女最真的愛就是希望他們永遠平平安安、健康快樂,不是嗎?可是在大環境的變化下,隨著孩子長大,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把孩子的發展和成績作為自己的社交炫耀資源,於是漸漸迷失了初心,漸漸忘卻了這份親情的天然起點。

信末吳軍老師希望女兒夢華一輩子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保持樂觀,做一個快樂的人。讀到此處不禁眼中溼潤,或許那才是真心愛自己的孩子時最真情的想法。所以,請做到保持樂觀,做一個快樂的人。

書中提到了四個保持樂觀的方法:不斷接受教育,與時俱進;有理想並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與人相處共事,儘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看透人生。於我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四點:

首先,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對於學習這件事,我的理解就是給自己的大腦升級軟體版本,安裝新的軟體,我們該學習什麼呢?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為了不被這個社會淘汰,為了我們持續的優秀,終身學習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堅持的事情,那我們應該怎樣持續進行下去呢?就好像我們要一直用的電腦,能不給它持續更新升級嗎?

其次,是要有追求。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想成就的事情,不論大小,保護好自己的夢想,通過學習實踐去探索它的成功路徑,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可以享受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很棒的經歷,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值得我們去追求。

再次,包容他人就是寬容自己。將心比心,多替別人考慮想想,溫和待人,不苛求別人完美,也不要求自己完美,這樣才有最大的機會成就自己的理想。

最後,要接受事實。無論是挫折也好,痛苦也好,我們要學著接受現實。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這樣,陽光就會流進心裡來,驅走恐懼,驅走黑暗,驅走所有的陰霾。事實上,世上沒有完美,人生也不可能兩全其美。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積極面對現實,勇敢前行。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因為每個章節都讓人有一個新的認識,使人振奮,使人激發每個人內心的夢想,腦海中浮現出實現目標的景象。我想等寶寶長大懂事後,我會在第一時間把《態度》這本書交給他,讓他慢慢領悟,因為它和晨曦一樣,充滿溫暖,充滿愛。

  態度讀後感3

看完吳軍的《態度》後感覺“相見恨晚”:如果我的成長也有高人指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經驗的人能提供合理化建議,如果能早看這本書也許有不一樣的生活。

《態度》是作者吳軍寫給大、小女兒的信件集合,是一位父親對子女的循循教導,包含給大女兒上大學、實習的建議和給小女兒少年成長的解惑。面對電子遊戲的誘惑,父親教給她們如何抵制不良誘惑;面對小女兒想放棄鋼琴的心思,父親告訴她專業和業餘的區別;在大女兒要畢業時,父親提議她去最好的學校……這些及時的提醒之外,父親也教給她們數學很重要、要做一個快樂而善良的人、金錢是什麼……

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一生。雖然沒有吳軍一樣牛的父母,但再普通的父母也會給子女的人生打下烙印。我的父母並沒有讀什麼書,但都知道要把子女供讀出來;他們沒多少見識,卻也知道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幹活他們是最能下力氣的,做事是講究用功的。他們不會講理論,但總是用行動告訴我做什麼是對的。

對父母的態度又決定了我們一生的高度。父母所教的,學不學,學什麼就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以前不喜歡母親的強勢就傾向於父親的沉默與隨和,後來到底欣賞母親的剛強而內心強大起來。態度決定了選擇,也塑造了個性。

長大以後,才發現父母的不容易。他們的人生規劃不是以孩子的未來為基點,所帶給子女的也不一定是正確的。小時候覺得他們表現不好時,總是叛逆以對,總是連好的方面一起排斥。大一點才能理解他們,才會覺得內疚。

如果父母尚在,試著去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尊重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因為他們老去便不管不顧;如果子女正在成長,盡力言傳身教給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的處世哲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