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9W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1

1.多接觸教師,保持和諧關係。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才去找教師,日常接送就要與教師多溝通。心理學家認為,在輕鬆氣氛下互相認識的教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而和諧的關係是良好溝通的基礎。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2.客觀看待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錯誤是偶然所為。專家提醒父母:"請家長們不要忘記,教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且孩子的幼兒園的表現和在家時不一樣。"凡是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的家長,能夠更全面的看待教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客觀的看待孩子在幼兒園的各種現象,能更好的與教師進行交流。

3.控制自己的情緒,尊重教師。即使有些時候您很生氣,且是事出有因的,也請您在同教師溝通之前,先平穩自身的情緒,不要帶著強烈的情緒表達,要尊重教師,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較好的做法是:控制情緒,合理表達,不讓教師成為情緒的垃圾桶,要讓教師感覺到,家長的看法和建議是正確的,這樣教師才能夠真正聽取家長的意見。

4.適當透露出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取得理解。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不談一些比較重大的家庭問題,尤其是影響到孩子平時表現的家庭問題,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出現特殊情況時,獲得教師的理解,教師也能更有效的處理各種情況。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2

1、認識與任課老師溝通的必要性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對孩子不聞不問,甚至為和老師溝通感到難堪;有些人覺得只管好孩子的後勤工作就好,功課有學校和老師,沒必要和各科老師溝通;這些都是不對的。

最清楚瞭解孩子各科學習情況的是各位任課老師。父母要提高與任課老師溝通的意識,積極主動聯絡老師。每所高中都會派優秀老師教九年級。他們在自己所教學科領域裡有很深的造詣,完全有能力教好學生。九年級生上課聽講狀況、作業狀況、每個階段的複習方向和知識掌握情況都在任課老師的掌握之中。

父母和老師溝通好後再對孩子做必要的督促、指導,才能促進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也能讓老師更多地關注孩子。

2、掌握3個溝通重點

主動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比如包括心理情緒變化、和同學的相處情況、課堂聽講狀況、作業完成情況、成績起伏變化以及在學習上還有哪些知識點比較欠缺等。

瞭解考生是否偏科。考生一旦因為某些因素而偏科,就要花很多時間努力糾偏,如果不加重視會導致會考全盤皆輸。

3、明確用怎樣的心態與老師溝通

相互尊重是前提。互相尊重才能良好溝通,實現雙贏。父母和老師溝通,幫孩子提高成績,孩子考入理想學校,老師提高教學業績。

相互信任是基石。很多考生父母不瞭解現在的教育教學情況,有很多困惑,也免不了出現教育偏差,但出發點是對孩子的愛;而老師是教育者,有一定的經驗和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也希望考生取得好成績。父母和老師要相互信任,開啟溝通之門。

4、講究方式方法和時機策略

考生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機會和老師面對面交流,很多人開完家長會就不再與老師過多聯絡。事實上,如果家長會後沒機會與老師溝通,父母可另找時間預約到校和各科老師交流;除了面對面交談,還可通過電話簡訊或網路工具與老師溝通,尤其是在看到任課老師發的成績簡訊後,可以和老師約時間,在不影響老師工作的情況下有效溝通。

因為老師每天教學任務繁重,所以考生父母最好提前明確自己想要了解的重點,列出想和老師交流的問題和困惑。父母平時可以和任課老師定期溝通,比如節假日的問候、瞭解日常學習情況,或在歷次大小考之後的關鍵點諮詢。

父母在家要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在孩子出現狀況時主動與老師聯絡,以便老師瞭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況、心理變化和情緒波動,及時給予幫助指導。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3

湖南衛視一年級節目的開播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有一幕就是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問題,學生馬皓軒用擀麵杖打了李昊煜的頭,陳學冬給馬皓軒的媽媽電話的時候,馬皓軒的媽媽說孩子不是故意的吧?陳學冬說就是故意的,引起馬皓軒的媽媽深夜大鬧學校,為此陳學冬還鞠躬道歉。以上的事情我們先姑且不論誰對誰錯,但是以上的事情引出一個問題,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技巧。

現在社會,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其他親屬的目光從孩子出生就集聚在孩子身上,孩子稍微一有變化,一大群人就驚呼不斷。為了使家長放心,老師在和家長的溝通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技巧。

首先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尊重差異,和而不同。因班級的每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大的影響就是來自家庭,因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個家長的工作環境、受教育的水平、家庭經濟條件、家庭成員的素質都將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老師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首先學會存在的'差異,然後和家長商量著尋找解決的辦法。要讓家長明白其中的緣由,要明白自己的小孩和別人小孩的差異。

其次,在遇到孩子有問題的時候,要有的放矢,心平氣和。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在學生中,有聽話的,就有淘氣的,所以,對於淘氣的孩子,老師要懂得放矢,心平氣和。因為通過教育,我們不可能培養一模一樣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表明孩子所存在的問題,但是不要過分的刻意。讓孩子的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慢慢的改掉不好的習慣。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4

1、幫助恢復信心。也就是說,我們在和同學們溝通時,要善於用激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發現有的同學有自卑感,我們要學會激發學生的熱情,幫助同學走出陰影。

2、有益的對談。我們在和學生溝通時可以就學生關心的社會問題進行交流,例如,就當今社會現象、時事新聞、家庭、婚姻等社會問題進行交談。這樣可以激起同學們的興趣,還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

3、安慰而不用解釋。學生之間有時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有時難免會有小摩擦,甚至有的學生感到委屈而哭泣,尋求安慰。在這種情況下,不必調查事情真相,沒有必要讓學生解釋哭泣的原因。只要給予他適當地安慰,讓他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4、和藹的糾正。對自己的錯誤,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藹的提醒和糾正,要儘量避免粗暴的方式,學生將對你更信服,問題會解決得更好。

5、體諒學生的感受。當同學之間遭受誤解或鬧不愉快時,他想找一個自己信任的人來傾訴,這時你應該給予理解,要有意而巧妙地轉移話題,進行疏導。

6、賦予尊嚴。我們在和學生交往過程中,對於學生的成績應及時地褒獎,讓他有成就感,這樣賦予了尊嚴,讓學生感受到有人珍惜他的付出,敬重她的品德。

7、智慧化解尷尬。在我們教學和管理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尷尬的'場面,這正是考驗一個老師的機智的時候,你可以找一個合理的臺階,以智慧化解尷尬。

8、適當的目標。不對輕微的不當行為分析來龍去脈,不對意外事件追根究底;不對學生的過去經歷或長遠未來抱成見,處理眼前的事情,關心學生此時此地的心情。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5

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

一、“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絕對不能因為自己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就以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對如何教育學生具有發言權,從而覺得高人一等,與家長談話的時候居高臨下,盛氣凌人。

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差錯時,輕率地對家長採取訓斥的態度,把孩子的錯都怪罪到家長的頭上。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孩子沒完成家庭作業,有些教師會把家長請到學校大批一通,家長只能一味地賠不是,然後,灰溜溜地逃出學校。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長勉強承認自己沒管好孩子,面對這樣的指責,心裡也會覺得彆扭,從此對老師敬而遠之,儘量不與教師發生聯絡。

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

和家長談話要建立在客觀、全面的基礎上。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並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具體步驟是:

1.彙報孩子近來的發展情況(進步與問題所在)。

2.瞭解學生在家情況及家長的教育方法,找出問題的原因。

3.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和方法及家長需要配合做的事。這三個步驟的良好運用,就為我們更好的和家長溝通開了一個好頭。

A、一句話溝通法:

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個領域的各專案標發展中不存在明顯的問題而家長也很少過問的。這樣的孩子和家長是最讓老師省心的,如果我們對自己稍微放鬆一些,就可以不去和這樣的家長溝通。但家長不主動找你,並不代表家長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相反,他們和其他家長一樣,渴望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及各方面發展的水平,只是由於時間關係或不願給老師添麻煩等原因而壓抑著自己。於是,我們針對這樣的家長採取了一句話溝通法,即利用接送環節用一兩句話向家長反映情況,如:今天某某學會了……今天某某吃了幾碗飯等等,當你說完後,往往會看到家長會心的微笑。

B、引起注意法:

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領域的某一方面或多個領域的多個方面存在問題,但是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由於家長對學生教育理念不太瞭解,又被親情矇住了眼睛,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點缺點也會樹大自直,所以對孩子的情況不太關注。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開放、作品展示等讓家長現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的差距,從而引起家長的關注,再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家長溝通,過程是這樣的:

1、讓家長了解教育目標及學生應達到水平。

2、這個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並逐步滲透教育理念。

3、瞭解家長的教育方法。

4、找出問題的原因。

5、共同制定好的解決辦法並共同努力,使家校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3、班主任要堅持多元化原則,因人而異的採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常言說“人過一百,各色各樣”,交流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情而異。換言之,與不同的家長,在不同的情況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

 三、對不同特點的家長溝通方法也要不同

㈠對於有教養的家庭,儘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㈡對於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的讚賞和表揚,然後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

㈢對於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㈣對性格粗暴,剛愎自用、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要做到先傾聽而後以動。要寬容、理解。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溝通形式的多樣化。例如,用信函方式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訊息雖然非常費事,但也有其獨特的適用面,寫信適用於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家長個性固執或性情暴躁,與其交談,難以形成共識,容易引起負作用,而用聯絡信指出問題,分析原因,提示方法,容易被學生家長接受,並觸發一些冷靜思考,從而改進教育孩子的方法。二是遇到不宜面談的問題。如學生有偷摸、早戀等行為,向家長面對面挑明,一則家長臉上無光、很尷尬,再則容易導致家長的過激行為,如打孩子。而通過家長聯絡信,可以含蓄地指出學生在校內外的有關表現,分析問題的嚴重性,引起家長的警覺和重視。

 四、“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教師每次家訪最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教師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最好請任課老師陪同。一方面顯得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絡。教師在家訪中要有誠心和愛心,講話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如果教師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麼,家長必然會成為教師的朋友。切記,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

 五、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應注意的問題

1.克服互相埋怨情緒。在面對後進生的時候,教師與家長間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師不會教,一方怨家長不會養。這樣,導致雙方產生對立情緒。班主任老師在與家長交流時,要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辦法,防止只“揭短”“告狀”的現象。

2.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對喜歡的學生大力表揚,而對一些不稱心的學生指責有加,在家長面前大力批評,好事沒一份,壞事份份有。這樣,導致家長感情受到了傷害,遷怒於孩子。結果造成學生家長怕見老師,於是影響了家校的聯絡。因此,在與家長交往中,教師要客觀對待學生的錯誤,以商量的口氣與家長共商教育方法。

3.正確評價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接觸,往往離不開評論學生。這時,首先要了解家長的道德修養水平,先請家長談學生在家的表現,隨後班主任才談學生在校表現,這樣避免家長由於學生在校出現問題產生心理壓力,搞僵關係。其次要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不能好的都好,壞的全壞。應讓家長聽到教師的肺腑之言,使其產生與班主任共同教育學生的願望。教師與家長談話時,千萬要避免只“告狀”,除將孩子的問題告訴家長,對孩子的進步也要實事求是地談。在談孩子的缺點時,教師還應主動、坦誠地檢視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誤,商討糾正、改進的措施。讓家長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地愛護他們的孩子,從而接受你的意見並積極合作。

不同的家長應如何溝通

1.知識型的家長

一 般如實向家長反映情況,主動請他們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處理的意見,認真傾聽。這些家長一般來講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他們觀察自己孩子的表現經常比我們老 師還要深入、細緻、具體,作為教師應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當然,在聽取家長意見的同時還要具有自己的判斷力,要冷靜地分析。每個班級都會有這樣的一批家 長,他們有一定的知識、修養,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與這類學生家長交談後通常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溺愛型的家長

一 般見面都要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好的一面給予肯定,再調皮搗蛋的孩子身上都會有一些閃光點,抓住他們身上的積極品質,那些溺愛型的家長更是希望聽到老 師對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這樣家長才會從心理上接受老師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向家長反映情 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對於這樣的家長,教師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著婉轉。教師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長全面的瞭解孩子,從而主動地與老師共同商討 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動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3.脾氣暴躁型的家長

這 樣的家長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鐵不成鋼”,學生一出現毛病,他們也不加分析就拳腳相向。與這樣的家長溝通要特別講究方式方法,謹慎行事。要以柔風細雨 式的交談方式,要讓家長知道:老師請家長到學校來並不是希望給自己的學生招來一頓皮肉之苦,而是為了幫助學生儘快認識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希望得到家長 的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教育學生。要使家長理解所有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長的信任。使他們相信,請他們到學校來並不是為了給孩子以懲罰,而是 爭取家長的協助,共同幫助學生。對於這樣的家長一定要宣告:既不能打罵孩子,還要起到教育作用。

 4.後進生的家長

我們要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教師最感頭痛的是面對“後進生”的家長。面對孩子可憐的分數,無話可說;面對家長失望的嘆息,無言以對。對於“後進 生”,我們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準來否定學生,要儘量發掘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不要一次 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到學生的優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 的孩子充滿信心。只有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

 5.氣勢洶洶的家長

我們要以理服人。教師碰到氣勢洶洶的家長往往也會熱血衝頭,碰到這種家長我們一定要沉得住氣才行。碰到此類家長,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帶微笑。在人際交往中, 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鐵吸引鐵片一樣讓人無法拒絕。班主任在面對家長的指責時,要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學生而傷 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麼無論是在多麼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結語:與家長多溝通、多交流;對家長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位家長,我們就一定能收穫更多的喜悅,看到更多美好的希望!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6

1、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孩子,惟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首先,我們的精力無法平衡每個孩子,而對於孩子來說,比發言重要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

2、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

3、養育養育,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父母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撫養。

4、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為了將來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則問題越積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將不堪其苦。

5、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6、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那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

7、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掘。然後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8、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9、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10、孩子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11、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12、對於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於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

13、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14、一天一小步,一週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

15、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週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16、讓孩子直面學習中的困難,打破學習很隨便的神話,這是每一個明智的師長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穫的,將不僅是知識,更有毅力、恆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17、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18、其實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多,熬夜做作業的孩子並非刻苦但也不笨,只是回家後沒人監督,才導致學習沒有效率。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7

家長、孩子與老師的關係,猶如一種兩人三腳的競走。做為父母親的,如果不懂得配合、共同協調的要領,那麼你的孩子很可能失掉了許多求取進步的好機會。下面是家教給做父母的一些與老師溝通的建議: 首先,家長要認真扮演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者的角色。發現問題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形成合力,不可放著問題不解決。面談,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通過與老師零距離的溝通,讓老師對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有更深刻的瞭解,而家長也可以從老師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樣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也可以通過電話和簡訊溝通,在你不確定打電話時間是否合適時,簡訊是個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過網路視訊、E-mail的形式來聯絡。

其次,在充分尊重老師的前提下,選擇最佳的溝通時機。許多家長為了能夠將孩子的情況統統掌握,就在開家長會前抓緊一切機會與老師單獨交談,這種心情老師能夠理解,但家長要考慮到老師在開會之前要將班級與年級其他班情況橫向比較;與本班的歷史情況進行縱向分析;對每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科學分析,所以很忙碌,不會有充分的時間與個別家長接觸。那麼我建議家長如果覺得會後時間晚了,就在家長會後一週內與老師預約前往,那時老師會有充分的時間幫家長分析孩子的情況,而家長也會有機會看到比較完整的統計資料,準確掌握孩子的情況。

再次,和老師討論研究的範圍,應不只限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學習是許多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題。在溝通中家長應諮詢孩子這段時間和以前比較有哪些變化,學習是不是更主動,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隻關心成績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為、情緒、興趣、同學關係、思想品德修養、青春期心理也是溝通的重點。以及,孩子的自制力、依賴心,禮節以及和同學間相處的情形等問題,都應列入。

第一、改變傳統教子觀念

家長要改變傳統觀念,克服把孩子當成自己私有財產的'心理,讓孩子自由發展,培養他獨立面對他人、處理個人事務的能力。

第二、鼓勵參加集體活動

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她)多與同齡的同學一起活動,用群的功能彌補獨的缺陷。通過集體活動過程中的衝突,使孩子反省自己,知道不能恣意妄為,必須同時為別人考慮。因此,如果孩子(尤其是低年級國小生)喜歡和同學們一起活動,教師和家長不應予以抵制,而應讓他們玩個痛快。倘若過度保護孩子,擔心他們會吃虧或被人欺負,孩子日後將難以適應社會。如果孩子不喜歡和同學玩,教師和家長就有必要作適當的引導,鼓勵孩子大膽地走出教室、走出家門,避免他們形成孤僻的性格。

第三、避免自我中心意識

家長要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係。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注意不把他置於家庭的特殊地位,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應使其產生特殊感,讓孩子明白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權利,和家庭成員一樣平等。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裡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坐;吃東西時,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看電視時,不要讓孩子一人獨佔座位;家裡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具給大家一起玩。

第四、堅持協調一致

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對孩子的要求都應該堅持不懈,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如果孩子感到教育的堅決性、合理性,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要協調一致,最好不要發生矛盾。實在存在分歧時,應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表露出來,並進一步商討,統一認識。

第五、捨得孩子吃苦

在實際生活中,要讓孩子吃一點苦,消除他們身上的嬌氣。比如在孩子的物質生活方面,不要提供太好的條件,吃要保證營養,但不要太多、太精;穿要整潔、大方、舒服,不要豪華、豔麗;玩要益智、耐用,不要總是買新玩具或學習用品,讓孩子養成勤儉樸素的好習慣。提醒家長應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務。另外,可以開展適當的挫折教育,增強孩子的耐挫力。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8

型別一:包辦代替

有的家長經常說“老師,我的孩子不會穿鞋,請老師幫助穿好;我的孩子吃飯慢,老師多給喂喂”之類的話。他們從來不提及讓孩子學習生活方面的技能,而是一味地讓老師代勞。

此類家長在家一定是包辦代替,什麼都幫孩子做好,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能力,這是包辦代替型家長。此種類型的家長容易培養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做事情自信心不足,不適應集體生活。

應對措施:

1、利用家長開放日,讓家長髮現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2、與家長單獨溝通,讓家長了解此年齡段孩子應該掌握的生活技能有哪些?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3、教給幼兒生活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幼兒園提供給幼兒更多鍛鍊的機會,幫幼兒樹立自信心,讓幼兒願意為自我服務,並把幼兒的成功及時反饋給家長。

型別二:望子成龍

有些家長一來接送孩子,就和老師長談,還經常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種種表現,“孩子吃得怎麼樣?睡得怎麼樣?上課回答問題了嗎?學的東西都掌握了嗎?在家需要家長怎樣輔導?”等等。

其實,此類家長對孩子抱以重任,“望子成龍”的心態過重,希望孩子樣樣都出類拔萃,遙遙領先,有些急功近利,卻往往造成孩子做事情膽怯,缺乏創造力。

應對措施:

1、與家長單獨溝通,讓家長了解此年齡段孩子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討論過分管制孩子會造成不良後果的'嚴重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2、教師在幼兒入園、離園時主動與他交流幼兒在園情況,多報喜少報憂,最好長話短說。

3、舒緩幼兒情緒,鼓勵其認真完成每件事,只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

型別三:漠視教育

有的家長從不主動與老師交流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家中的情況。如果老師與他反饋幼兒在園情況時,好的方面他只是表示同意,不好的方面嘴裡說“配合老師,幫助孩子改正”,卻沒有看到他真正行動。這類家長其實是在漠視教育。此種類型家長會造成幼兒對一切事物產生無所謂的態度,不求上進。

應對措施:

1、先了解家長不交流的真正原因:是工作忙?還是不知道該怎麼配合老師?

2、與家長個別溝通,教給家長配合的方法,向其說明配合後會產生的效果。對工作忙的家長,老師可以以書信的方式與之交流,幫助家長解決教育問題。

3、向家長宣傳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取得好成績後及時向家長彙報。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往往是由於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不夠,也可能是對孩子賦予過高的期望,導致期望與實際脫節,才造就了“問題家長”。找到“問題家長”的根源,幫助家長重新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是幼師做好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關鍵所在!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9

要及時做好與老師的溝通

上國中以後,防止出現孩子資訊的隔閡或斷層,家長要及時和老師做好溝通。找機會向學校全面瞭解TA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根據這些資訊作出判斷指導幫助孩子。

珍惜每一次家長會

家長會上最有意義的事兒就是,抓住時機跟每個老師都聊聊,並且要到他們的電話號碼、微信等聯絡方式。家長會後,要經常跟老師發發簡訊、打打電話,問一下孩子的情況,並且針對老師給的建議在家給孩子做適當的輔導,家長要與老師緊密配合。

熟悉每一位任課老師

家長們最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到了國中家長不但要經常跟班主任交流,也要跟各個主要的任課老師熟悉起來,他們更容易瞭解孩子在某個科目上學的怎麼樣,也能提出具體的指導一件。這樣才能在國中三年及時防止孩子出現偏科現象,不然到會考的'時候才發現,後悔也來不及了。

不只關心成績還要關心心態

很多家長的通病就是隻跟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成績,後來熟悉了才知道還應該注重孩子其它的方面。國中階段更重要是洞察孩子的心態變化,老師在學校跟孩子接觸的時間比較長,更容易瞭解孩子的狀態,如果能及時溝通,就可以商量出好的對策,改變孩子不積極的狀態,攜起手來幫助孩子形成好的學習狀態。

另外,還要跟孩子的同學家長多溝通,因為孩子是好朋友而變成好朋友,可以從其他家長那裡學到更多的教育方法,也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別的家長。還可以通過女兒的同學得知一些孩子心理真正的想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10

不要亂加評論老師,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妄評某某老師“太嚴”啦,或者“沒有水平”,因為這會引起老師的反感;不要過分看重分數,分數只是衡量孩子學習情況的一個方面,作為家長,向老師瞭解的不僅是分數,而且要看重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態度、作業情況和品德表現等。

經常與老師“互通情報”,這可以幫助老師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學生。如,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發生了父母離異、家長失業、搬遷等可能影響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情況。如果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就應該讓老師儘早知曉,以便老師採取相應措施。只有全面、客觀地熟悉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家長才能與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取得進步。

家長要學會和老師做朋友。朋友之間的溝通往往是有效的,因為這種溝通可以推心置腹,暢所欲言。家長和老師一旦成了朋友,交流和溝通就會更加順暢和自然。即便不能成為好友,至少也要成為普通朋友,這樣在溝通的過程中就會少了許多障礙。

家長千萬別去跟老師鬧甚至跑去領導那裡告狀。有的家長因對班主任或任課老師不滿,就跑到學校和老師吵鬧,甚至跑到學校領導那裡告狀,這是很不妥當的。因為這樣做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導致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隔閡,影響雙方之間的溝通。作為家長,要給予老師更多的理解,試想,哪個老師不想把孩子教育好呢?即便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恰當的言行和方式方法,家長都要理解,因為老師的用心是好的。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11

 溝通技巧一:平等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能居高臨下,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要求學生是一套,對待自己又是一套。一定要俯下身,與學生平等相處,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才願意與我們溝通。

記得有一次,學校召開冰上運動會,我與學生冒著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在冰場上一凍就是兩個多小時,有學生說:“老師,您進樓裡暖和一會兒吧!”我看了看學生們跺腳的樣子,回答道:“你們不是也同樣冷嗎?我們一起堅持,共同戰勝寒冷好嗎?”學生們都笑了。那笑容是溫暖、是理解也是和諧。

溝通技巧二:榜樣

教師要努力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運用周圍人的榜樣力量教育學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我不但要求學生做事認真,而且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嚴格。我的教案和上課的板書字跡端正清晰,從不敷衍了事,時間久了,學生的作業也工整了。我從來不隨便撕紙、亂扔雜物,而且要求學生見到紙屑等雜物隨手撿起丟進垃圾箱內。我每時每刻也都是這樣做的,學生也漸漸地養成了好習慣。想要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老師首先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良好的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學生都有崇拜優秀人物的心理,他們總是喜歡拿自己與優秀的人相比,希望自己能夠像優秀的人一樣。可見,每個孩子天生喜歡向自己喜歡的榜樣學習。我經常抓住學生的這種崇拜心理,幫學生選擇一個優秀的榜樣,由此讓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

溝通技巧三:道歉

我在教育工作中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我想把學生的筆記本收上來檢查,看一看學生做筆記的情況如何。當筆記收到一半時,科代表跑過來對我說:“有同學只做了一張紙的筆記!”說著,就把只有一張紙的“筆記”交給我。我看了看名字,是個平時比較調皮搗蛋的學生的,作業也經常不做,幾個任課教師對他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時我怒氣沖天,一把撕掉他這張筆記,還朝他喊道:“你還要不要志氣了?”說完,我繼續檢查筆記,並沒有顧及他的反應。下課後,我穩定了情緒,反思自己的言行,覺得自己沒考慮過學生的自尊心,更不尊重學生,師生平等也拋到腦後了。於是,放學後,我找到這位學生向他賠禮道歉,並和他交流了做筆記的重要性,瞭解了他為什麼只做了一頁筆記的原因。第二天早會時,我在全班學生面前向他表示歉意。我在全體學生面前的誠懇道歉讓他很出乎意料,也很感動。於是,第二天,在我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本嶄新的筆記本,字跡工整,條理清晰,裡面還夾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道:謝謝老師,是您的道歉與寬容讓我徹底醒悟,我把筆記補好了。老師請您相信我,我以後一定認真學習。從此以後,他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溝通技巧四:傾聽

傾聽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法。傾聽能夠讓對方傾訴自己的心聲,能夠把心裡的鬱悶、壓力等不良情緒都發洩出來,從而心情舒暢、精神抖擻。在多年的工作中,每當有學生向我傾訴,我都要專心傾聽。哪怕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難調教的學生,在我耐心的傾聽後,常常會被“軟化”而變得通情達理。可見不管面對一個怎麼衝動或憤怒的場面,只要你積極傾聽,整個氣氛便會緩和。憤怒和衝動的學生在自由地表達了自己受壓抑的感情後,心理壓力得到一定程度減輕,而且通過你的認真傾聽,學生覺得自己的問題已經被老師重視和理解,精神上得到支援和鼓勵。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12

一、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

這樣會讓家長誤認為老師不喜歡甚至是討厭自己的孩子,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裡會受到不公正待遇而產生抵制情緒。

二、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

把談話建立在客觀、全面的基礎上。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並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具體步驟是:

1、彙報孩子近來的發展情況(進步與問題所在)。

2、瞭解幼兒在家情況及家長的教育方法,找出問題的原因。

3、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和方法及家長需要配合做的事。這三個步驟的良好運用,就為我們更好的和家長溝通開了一個好頭。

隨著時間的流逝,溝通需要老師根據家長們職業、性格、文化修養以及教育觀念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溝通的方法。和觀念陳舊的家長溝通,我們直接給與教育措施,他們就很難接受,所以,我就直接向他們反映幼兒的學習效果,如: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孩子掌握了什麼,哪些地方還需要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把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慢慢滲透,逐步在思想上達成共識,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援。

根據家長情況不同而採取的不同的溝通方法。但在具體工作中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家長和幼兒的情況形形色色,五花八門,還需要我們老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13

家長疑問

1、我兒子今年上高三,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逐漸進入常規的大學聯考第一輪複習階段。第一輪複習主要是系統全面地掌握各學科知識,孩子自認為實力比較強,回家跟我商量,覺得跟著老師的複習計劃走進度慢,自己想另起爐灶搞一套複習計劃。我沒有同意,覺得高三年級的老師都是非常有經驗的,第一輪的複習進度也是多年來的經驗總結,如果不跟著老師安排的進度走,各科的基礎知識可能不會紮實,但是我又沒有辦法說服兒子,請問我該怎麼與老師溝通呢?

2、我不習慣同老師主動打交道,只要孩子在學校沒什麼事,我可以一年不去學校,平時電話也不打,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和老師談些什麼。

3、我平時工作很忙,經常出差,即使不出差也是經常加班加點,沒有時間與老師聯絡;另外我也擔心老師很忙,經常見老師會影響到老師工作,招人煩。

向老師支招

家長和老師是大學聯考中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兩者關注的焦點絕對一致。任何對孩子有利的方法,家長和老師都願意嘗試。

作為家長,跟老師溝通不應該存在顧慮,老師也是為人父母的凡人,不要對老師有畏懼情緒。任何階段的老師都喜歡跟家長更多地交流,以便更好地判斷學生的全面表現,發現問題,及時制定修正學生不適合的想法和做法。

1、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方式

平日裡,家長們忙於工作,除了家長會之外,恐怕沒有太多的機會跟老師面對面的交流。大多數家長也都會侷限於此,不再與老師做過多的溝通。事實上,除了面對面交流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方式可以與老師進行溝通。

(1)電話或簡訊。特點是方便、快捷。家長可以通過電話或簡訊的方式給老師送去問候,同時詢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既節省了去學校的時間成本,又不至於給老師帶來過多的打擾。

(2)郵件。此類方式便於家長想要表達的內容更富邏輯和條理性,也便於一些較複雜事情的敘述。郵件發出之後最好通過簡訊等方式提醒老師查收,以確保老師看到信件內容,並給予回覆。

(3)部落格。有的老師有溝通交流教學心得和學習方法的部落格,家長們也可以通過部落格留言的方式與老師溝通。此種溝通方式的特點是實效性差。高三的老師都比較忙碌,不一定會每天都打理部落格,留言也未必會及時回覆。此類溝通方式趨於單向溝通,即老師釋出訊息便於家長們“圍觀”,而對於家長們來說,想就一些重要事情與老師探討並不建議用此種方式。

(4)便條。有的家長將想要對老師說的話附在了考生作業的`後面,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就能看到。也有的家長寫好便條後,讓孩子帶給老師,老師在便條上直接回復。

(5)MSN、QQ等即時聊天工具。如果家長經常上網,則可以在家長會時要一下老師的網路即時聯絡方式,以便於平日的溝通交流。

2、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時機

(1)考生的學習環境有變動。比如考生到了一個新環境、換了新的老師、添了新的學習科目等。這個時候,考生往往都會有一定時間的適應過程。如果這個適應的時間段過長就會對高三整體的複習進度造成影響,還可能危及考生的心理健康。這時家長就更應主動與老師進行聯絡。在瞭解複習進度,孩子的學習狀態的同時,也幫助老師更多地瞭解學生的特點,以便在今後的教學和陪考過程中對症下藥。

(2)高三的幾次大考之後。高三的大型考試之後,考生的成績起伏較大,或是情緒不穩定時,家長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並特別注意,不僅要在考生成績跌落時溝通,也要在成績有顯著提高的時候進行溝通。只有明確了造成考試成績起伏的最根本原因,才能為後面的複習做好鋪墊。

(3)家長會之後一週之內。家長會上想要諮詢老師的家長很多,如果一時排不上號的話,則可以跟老師提前預約,在家長會後的一週單獨去學校拜訪老師,這樣既能在家長會後不給老師們帶去更多的壓力,也可以有更充分的時間與老師進行交流。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14

一、提高自身修養,用愛開啟心靈之門。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師德修養。師德修養最可貴的就是為人師表,樂於奉獻。作為一名老師,在與每一位家長的談話中,一定要能反映或體現我們老師對孩子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把他的孩子交給你教育能令他感覺放心、安心。

作為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我們教師的無微不至,無限關愛,無私奉獻,也離不開家長的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只有兩股繩擰到一起,才能發揮最強、最佳功能,,老師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平時多多觀察孩子、關心孩子,善於開啟孩子的.“心鎖”。時刻關心孩子為突破點,贏得家長的充分信任。

二,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努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關心他們的,因為家長真正關心的是:老師是不是關懷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師採用何種溝通方式,都應讓家長覺得老師真心誠意地關心自己的孩子。這種感情的投資,不僅是日後開展老師工作的基礎,而且還是老師跟孩子、跟家長取得互信的基礎。

家長對老師信任了,使他們主動想與我聯絡,而不是在孩子出現了情況以後,才被迫向家長投訴,然後企圖把家長拉攏過來,跟老師一起去對付他的孩子。另外,老師跟家長溝通時要注意適當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那麼在交流前就要充分了解孩子,包括孩子的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

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老師工作細緻、認真負責的好印象,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再譬如平時孩子病後的一個問候電話,孩子家庭有困難後的一次家訪等等,家長往往會很受感動,感激老師對他孩子的關心,彼此之間可能出現的隔膜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長的信任和支援自然就產生了。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15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特別像現在很多獨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猶如一個“小皇帝”,幾個大人寵著,到了幼兒園以後,許多父母就會擔心這,擔心那的。作為班主任的我更應該注意與家長交流的技巧,因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家長們都會非常的留意,說不定還會造成寫不良的影響。

為了使自己接下來能更順利更好的開展好家長工作,我從網上查閱了有關資料,希望能供自己今後參考一下。

首先,與家長溝通要注意八項:

1、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態度和語氣

2、要多途徑與家長交流

3、多徵求家長的願望、需求、意見

4、可以經常更換資訊欄

5、恰當方式談幼兒行為問題與家長溝通

6、特殊事件主動坦誠與家長溝通

7、保持家庭隱私

8、冷靜處理與家長、幼兒的關係

其次,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缺點時,可以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匯入尊重感。

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做到文明禮貌,尊重對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長更熟悉教育知識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規律。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當其子女在學校“闖了禍”的時候,班主任仍要在談話時給對方以尊重。也不能當著學生的面訓斥家長,這不僅使家長難堪,有損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於孩子,極易形成孩子與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係,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誠感。

用真誠的語言或行動去與對方溝通,使其感動的方法。以誠感人要求誠與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動情,喚起人的真情;以誠感人要做到誠與真結合;以誠感人還必須伴之以虛心,否則難以取得對方的信任。

3、評論學生要客觀如實。

4、注意談話形式與方式。

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關係應是平等的同志關係,班主任與家長的談話,切忌用教訓式語氣,而應像對待同志或客人那樣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氣;態度要隨和,語氣要婉和,語態要真誠,語調要親切,語勢要平穩,語境要清楚,語感要分明,使家長一聽就明,能準確把握要旨,領悟當家長的應做些什麼,從你的談話中受到啟發。

5、語言務求得體和有分寸。

語言是心靈的窗子,是一個人綜合修養的反映。身為人民教師,在與家長談話時也應該為人師表。得體的`稱呼,使對方一聽稱呼就有一種相知感,從而產生親切感,縮短交流雙方間的心理距離,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礎。教師得體的語言,可以贏得家長的尊敬,增加家長的可信度,形成和諧的溝通氛圍。所謂語言得體,最主要的是與職業身份、與場合、與交流的物件,與解決的問題得體。謙虛、中肯、客觀,掌握好分寸、語氣,不誇大,不縮小,不說過火的話、不說力所不能及的話;還要講話要溫和,不用過激詞語,不擺逼人氣勢,語氣誠懇等等。

6、談話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

班主任和家長談話時,一般應先講學生的優點,後講缺點,對孩子的缺點也不要一下講得過多。應該給家長一種感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惟如此家長才會歡迎班主任,願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議,愉快地與班主任合作,對孩子的優缺點也能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要把握好溝通步驟的時序。“哪壺先開提哪壺”,先說說孩子的優點和進步,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提一些建議,家長會更樂於接受。可以採取“避逆取順”的策略,避免觸動對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順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採用變換語言或變換角度的手法來敘述。因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描述它,為了使人們樂意接受,我們就可儘量從人們的心理易於接受的那一個角度去敘述,儘量避免那種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角度。

要注意瞭解各種忌語,儘量不說別人忌諱的話語。掌握上述心理策略,在溝通中就可減少一些產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