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4W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1

1、克服互相埋怨情緒。在面對後進生的時候,教師與家長間易互相埋怨,一方埋怨老師不會教,一方埋怨家長不會養。這樣,導致雙方產生對立情緒。班主任老師在與家長交流時,要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辦法,防止只"揭短""告狀"的現象。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

2、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對喜歡的學生大力表揚,而對一些不稱心的學生指責有加,在家長面前大力批評,好事沒一份,壞事份份有。這樣,導致家長感情受到了傷害,遷怒於孩子。結果造成學生家長怕見老師,於是影響了家校的聯絡。因此,在與家長交往中,教師要客觀對待學生的錯誤,以商量的口氣與家長共商教育方法。

3、正確評價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接觸,往往離不開評論學生。這時,首先要了解家長的道德修養水平,先請家長談談學生在家的表現,隨後班主任才談學生在校表現,這樣避免家長由於學生在校出現問題產生心理壓力,搞僵關係。其次要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不能好的都好,壞的全壞。應讓家長聽到教師的肺腑之言,使其產生與班主任共同教育學生的願望。教師與家長談話時,千萬要避免只"告狀",除將孩子的問題告訴家長,對孩子的進步也要實事求是地談。在談孩子的缺點時,教師還應主動、坦誠地檢視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誤,商討糾正、改進的措施。讓家長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地愛護他們的孩子,從而接受你的意見並積極合作。

4、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樑

與學生家長交流與溝通時,講究一個"誠"字。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愉快地與你合作,有效地促進家長科學地開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應該用誠心架起與家長溝通的橋樑。不管是家訪還是家長來學校交換意見,我們應該立即轉換角色,把自己當作這個家庭的朋友,與家長說話就變得容易多了,千萬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長或指示家長怎樣,否則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家長來訪時,應儘量做到起身歡迎,端椅遞茶,家長走時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儘量使用文明用語,如"請坐"、"請喝茶"等等。這樣就會使家長明白你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班主任,為彼此間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班主任工作細緻、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樣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讓家長表達他的意見很重要,謙虛誠懇,專心傾聽,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於傾聽的班主任面前,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地聽家長傾述,同時要輔以眼神、動作,或插以"對"或"是"這樣的短語呼應,最好是動筆記一下要點;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2

1、電話簡訊聯絡

訪問是一種最常用也是最便捷高效的溝通途徑。通過電話訪問,教師和家長能夠及時溝通孩子在成長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問題。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建立電話聯絡,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要選擇與家長溝通時,儘量不要打擾家長的工作,可以採用約定時間或事前詢問的方式和家長進行交談,例如:“我明天下午2:00-2:30打電話給你,想向您瞭解一下這段時間幼兒……”;如果沒有事前約好,在電話接通以後,可以直接詢問,例如“我想現在和您談談幼兒的情況,您現在方便嗎?”等等。電話交流缺少當面交流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的溝通,對於平時溝通不多的家長,都是對於語言的尺寸把握應更加嚴謹,盡是避免和家長半開玩笑或者用調侃的語氣談論幼兒,都是儘可能地使自己的語言條理清楚,態度真誠,語氣委婉,讓家長能夠清楚理解都是所要表達的意思。

2、家訪

家訪有助於增進教師與家長的情感交流。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情感交流的好方式。通過家訪教師就可以詳細地瞭解幼兒的家庭狀況及幼兒的健康狀況、智力水平、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還可以瞭解到家長對於幼兒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從而進行恰當地引導。在交談中,教師要有誠懇的態度、親切的話語,這樣能使整個家訪過程充滿友好氣氛,拉近彼此的距離,使家長對教師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有些平時在幼兒園不便談論的話題,在家訪過程中可能盡情交流,以便達到家園一致。

3、家長會

以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幼兒園工作,增加家園溝通,交流雙方的教育經驗和方法。開學初或期末,針對班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生活、學習等情況,及時召開家長會,家長會的.組織形式可多種多樣。每個學期所開的家長會要有所變化,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家長會活動場景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師主要介紹幼兒園基本情況、課程開設、學期計劃、幼兒作息、家長配合等,除此以外,教師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向家長宣傳科學的保教方法和先進的保教理念。在會中與家長互動,每個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教育效果的差別也會很大。教師在會前設計一個話題——“你說、我說、大家說”。引發家長討論,讓家長們用教育例項來說話。幫助家長們提升共有經驗,共同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4、幼兒成長手冊

每位幼兒應都有一本成長手冊,教師平時就要做一個有心人,教師定期以書面的形式向家長彙報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與表現。如:把幼兒在班上的表現或講過有趣的話語等記錄下來,做過有意義的活動照片拍下來,教師再進行裝飾,貼上起來。定期給孩子帶回家,帶回家之後,家長則把對孩子的希望和在家裡的表現、家中趣事等及時填寫,讓教師及時瞭解。

5、開放日活動

通常幼兒園會在適當的時候選定“開放日”,請家長走進校園聽課,參加活動,面對面的交流,共同參與校園的工作。家長開放日是個平臺,能夠真正讓家長走近教師和學生,進一步增進家園之間的聯絡。教師一定要精心準備,要讓幼兒在課堂中動起來,讓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最真實最完美的一面,最好在課堂中能與家長互動起來,增進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讓家長在這半日活動中一直處於開心興奮狀態,那他們就會認為幼兒每天都是這樣開心的,幼兒園真好!

6、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一般由各年齡段幼兒家長代表組成,是指為了更好地參與幼兒園民主管理、監督評價教學行為而由幼兒家長成立的組織。教師要充分發揮家委會示範、帶頭、傳播的作用,家長委員會和家長是同一層面的,一些需要家長配合的事情,讓家長委員會成員出面,更有說服力,工作會容易許多。在選擇家長委員會的人選的時候,教師要慎重,更好的促進幼兒園教育。

7、家長講座

幼兒園不定期請專家或權威人士舉辦有關幼兒的專題講座,傳授家長教育培養孩子的知識,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改正錯誤的教育方法。

8、約談

約談是為了彌補平時與個別家長溝通較少或家長長期忙於工作的。例如有的幼兒長期由祖輩接送,家長對幼兒在園情況一無所知,更別提家園合作了。為保證資訊更好的傳達,我們可以採用約談的方式。談話地點應選擇在比較安靜的不會被人打攪的午睡室或是會議室裡,盡是迴避幼兒,座位以面對面為宜。可以請家長先談談他們的教育觀念及對幼兒園的看法要求,以此來了解家長的想法與立場,再確定談話的切入點。

9、家園窗

家園窗是向家長提供幼兒園教育活動資訊的地方,它的內容包括各類計劃、溫馨提示、育兒錦囊、需要家長合作完成的事情、幼兒活動剪影等,也可以根據各班特色自行安排家園窗內容。裡面的內容可結合教學主題,教師要及時的更換。

10、利用假日時間,增進教師與家長的友誼

家長自己利用假日時間組織活動,教師可以協助家長組織,教師要做好家委會的組織工作,指導家委會進行分工合作,儘量讓家長合作操作,教師利用活動的機會和家長多多交流,增進教師和家長間的友誼,為家園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1、建立QQ群

QQ群是一個家長們和老師們相互交流的平臺,可以與其他家長分享孩子學習路上的經驗與得失。在群裡家長不僅可以瞭解到所需資訊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家長一起商討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可以向班級老師提意見,增進家長和老師們的關係。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幼師的態度必須謙和,需要尊敬家長,將自己放在和家長同等的位置上,切不可將自己視若教育學者的高度,將心比心和家長溝通。要善於傾聽,用自己的真誠換來家長的信任,時常交流促進幼兒教育,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拉近幼師和家長們彼此間的距離。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3

一句話溝通法:

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個領域的各專案標發展中不存在明顯的問題而家長也很少過問的。這樣的孩子和家長是最讓老師省心的,如果我們對自己稍微放鬆一些,就可以不去和這樣的家長溝通。但我認為,家長不主動找你,並不代表家長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相反,他們和其他家長一樣,渴望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及各方面發展的水平,只是由於時間關係或不願給老師添麻煩等原因而壓抑著自己。於是,我們針對這樣的家長採取了一句話溝通法,即利用接送環節用一兩句話向家長反映情況,如:今天某某學會了……今天某某吃了幾碗飯等等,當你說完後,往往會看到家長會心的微笑。

引起注意法:

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領域的某一方面或多個領域的多個方面存在問題,但是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由於家長對幼兒教育理念不太瞭解,又被親情矇住了眼睛,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點缺點也會樹大自直,所以對孩子的情況不太關注。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開放、作品展示等讓家長現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的.差距,從而引起家長的關注,再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家長溝通,過程是這樣的:

1、讓家長了解教育目標及幼兒應達到水平。

2、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並逐步滲透教育理念。

3、瞭解家長的教育方法。

4、找出問題的原因。

5、共同制定好的解決辦法並共同努力,使家園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真情感動法:

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領域的發展中不存在問題,但家長有許多的不放心。每天圍著老師問這問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願離去。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用的是真情感動法,即:

將孩子在各領域發展中的點點滴滴及時向家長彙報,尤其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我們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觀察,細緻指導,耐心細緻的向家長反映情況,讓家長感到老師瞭解孩子,關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師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師會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為孩子的失敗而難過,用我們細緻的工作感動家長,讓家長相信我們,支援我們!讓家園共育的合力促進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

當然,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家長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因此,重視家庭教育,做好家長工作是幼兒園每個教師的重要職責,做好家長工作最終目標,就是要促進幼兒發展。和家長溝通是一個深奧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充分發揮家長專欄、半日開放、家訪、作品展示、家園互動和接送環節的作用,注意多種溝通方式的互相補充,靈活運用,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長的滿意和信任,從而使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多家長的良好評價,家園合作就應該是一件輕鬆而愉快的事情。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4

以交流孩子情況為主

在這種情況下溝通,教師最好用具體的語言進行表達,其次,要藉助具體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現。這樣會讓家長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狀況,感受到教師對孩子的關注。籠統地“很好,很聰明”,會讓家長感覺到教師在應付自己,認為孩子是被忽視的。在反映孩子在園的一些缺點時,教師更要注意措辭,避免用一些過激的詞語傷害到家長的自尊,所以,教師要多使用就事論事的評價方式以及發展性的評價。

以反映孩子問題為主

教師切忌用“告狀”口吻,要注意維護家長的自尊,不當著其他家長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點,同時遵循“一表揚二建議三希望”的原則。比如“這個孩子在幼兒園裡很喜歡參與各種活動,這是值得表揚的,如果多學習一些與人合作的方法,就更好了。相信我們好好幫助他,他會變得合作能力更強,更加優秀”。

以佈置配合工作為主

教師要明確交待任務,語言要言簡意賅,任務要具體,因為:第一,家長對於幼兒園的工作不十分了解,第二,每次教師與家長見面的時間有限。同時,要儘量讓家長理解工作的目的',使家長心裡清楚,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孩子在幼兒園出現事故時

幼兒在幼兒園可能會出現各種狀況,最嚴重的就是事故。這種情況下,教師除了判斷準確、送醫及時、處理規範外,還要安撫好家長。首先,教師要勇於承認工作中的過失或者誠心向家長表示歉意,贏得家長的理解。其次,教師要詳細向家長反映事故情況,讓家長清晰事實真相,可以降低家長因迷惑而帶來的焦慮、擔憂和不安全感。最後,和家長一起協商做好孩子恢復工作,包括以後對孩子傷口的觀察、孩子活動時的特殊照顧等等,以此獲得家長的諒解。

家長因誤解情緒過激時

在幼兒園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會讓家長產生誤解,使得家長情緒過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急於辯解,耐心等家長說完,然後再一一向家長解釋,儘量避免與家長抬槓。教師不分場合與家長爭執,只會讓家長認為教師對自己的孩子或者對自己有偏見,或者認為教師是不負責任的,這樣更不易於溝通。教師要從家長疼愛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長的心理,並從關愛孩子的角度談論問題,更易於家長接受。教師可以通過說“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看這樣如何”等這樣先認可再建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觀點。對於蠻橫不講理的家長,教師要不卑不亢,理性地將事情解釋清楚。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5

首先,與家長溝通要注意八項:

1、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態度和語氣

2、要多途徑與家長交流

3、多徵求家長的願望、需求、意見

4、可以經常更換資訊欄

5、恰當方式談幼兒行為問題與家長溝通

6、特殊事件主動坦誠與家長溝通

7、保持家庭隱私

8、冷靜處理與家長、幼兒的關係

其次,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缺點時,可以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匯入尊重感。

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做到文明禮貌,尊重對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長更熟悉教育知識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規律。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當其子女在學校“闖了禍”的時候,班主任仍要在談話時給對方以尊重。也不能當著學生的面訓斥家長,這不僅使家長難堪,有損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於孩子,極易形成孩子與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係,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誠感。

用真誠的.語言或行動去與對方溝通,使其感動的方法。以誠感人要求誠與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動情,喚起人的真情;以誠感人要做到誠與真結合;以誠感人還必須伴之以虛心,否則難以取得對方的信任。

3、注意談話形式與方式。

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關係應是平等的同志關係,班主任與家長的談話,切忌用教訓式語氣,而應像對待同志或客人那樣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氣;態度要隨和,語氣要婉和,語態要真誠,語調要親切,語勢要平穩,語境要清楚,語感要分明,使家長一聽就明,能準確把握要旨,領悟當家長的應做些什麼,從你的談話中受到啟發。

4、語言務求得體和有分寸。

語言是心靈的窗子,是一個人綜合修養的反映。身為人民教師,在與家長談話時也應該為人師表。得體的稱呼,使對方一聽稱呼就有一種相知感,從而產生親切感,縮短交流雙方間的心理距離,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礎。教師得體的語言,可以贏得家長的尊敬,增加家長的可信度,形成和諧的溝通氛圍。所謂語言得體,最主要的是與職業身份、與場合、與交流的物件,與解決的問題得體。謙虛、中肯、客觀,掌握好分寸、語氣,不誇大,不縮小,不說過火的話、不說力所不能及的話;還要講話要溫和,不用過激詞語,不擺逼人氣勢,語氣誠懇等等。

5、談話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

班主任和家長談話時,一般應先講學生的優點,後講缺點,對孩子的缺點也不要一下講得過多。應該給家長一種感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惟如此家長才會歡迎班主任,願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議,愉快地與班主任合作,對孩子的優缺點也能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要把握好溝通步驟的時序。“哪壺先開提哪壺”,先說說孩子的優點和進步,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提一些建議,家長會更樂於接受。可以採取“避逆取順”的策略,避免觸動對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順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採用變換語言或變換角度的手法來敘述。因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描述它,為了使人們樂意接受,我們就可儘量從人們的心理易於接受的那一個角度去敘述,儘量避免那種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角度。

要注意瞭解各種忌語,儘量不說別人忌諱的話語。掌握上述心理策略,在溝通中就可減少一些產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6

一、“以心換心”與家長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

子是每個家庭的掌中寶,很多家庭在孩子上幼兒園後總是不放心,害怕孩子不習慣害怕孩子吃虧等等,對老師月缺乏一定的信任。這時,我們教師就更應該“以心換心”做到熱情周到,要真誠接待每一位家長,笑迎家長,笑送家長,做到手勤、口勤。早晨,孩子入園時,要走上前去主動為孩子做一些事情,並熱情擁抱每一個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情緒。下午離園時,要主動告訴家長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學習情況。如在平時的工作中,檢查孩子衣物等是否穿帶好了。這些小事都會影響家長對我們的信任與不放心,這就需要我們幫的老師齊心協力,把孩子的小時當做大事來做;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彼此的關係也親近了,很多工作也就好做了。

二、營造良好的談話氛圍,以平等謙虛的態度和家長談話。

家長的溝通中,教師創造一種正響的氣氛,使用有效的溝通易達成。不可以總是以教導的口吻對家長髮號施令,和以專家身份自居。比如,和家長交談時要自然一些,親切一些,像開始時可先問一句:“孩子近來在家怎麼樣?”這樣的問題家長好回答,從而能自然地進入交談。當教師提出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的措施時,宜採用商量的口吻,徵求家長的意見。比如想改變孩子不良的吃飯習慣,可以對家長約談會感到拘束、不自在,那麼教師要注意營造輕鬆的氣氛。比如說先請他坐下,給其倒杯茶,說一些孩子和班上有趣的事,雙方的溝通做好鋪墊。

三、從專業的角度客觀評價幼兒,為家長提供科學的指導。

幼兒園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認真而全面地分析孩子的特點,在客觀充分地肯定孩子的前提下和家長談孩子的問題和不足,以專業的知識給孩子提出建議和幫助,才會得到家長積極而全面的合作。

四、講究談話藝術,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

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講話的技巧非常的重要。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經常發生了吵架、打架、摔傷等事情,這時教師要及時地向家長說明原因和經過,用真誠的心向家長道歉,爭取得到家長的諒解。比如孩子打架受傷時,家長心急火燎的趕來,你可以說:“你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們冷靜下來再談好嗎?”“對不起’很抱歉‘孩子受傷了,我也很心疼,我以後會更關注他的。”必要時說聲“對不起”,這時溝通的軟化劑。這樣家長才能和我們心平氣和的對話,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失去對你的信任與敬佩。批評和抱怨是溝通的.劊子手,只會使事情惡化。

五、善於總結,保持家校聯絡

在與家長結束談話時,你可以把這次談話的要點進行總結,對將要採取的措施進行一個確認。你也可以問問家長希望你怎樣去幫助他們的孩子,在這個環節上你多花些時間,仔細聆聽並做好記錄。要把你的聯絡方式告訴家長以便隨時保持聯絡。最後,不要坐著讓家長離開,而要站起來,把家長送到門口、微笑、握手。

六、與家長溝通的有效途徑。

教師與家長通過交流溝通,經常對幼兒的教育方式進行探討,並共同制定短期內的教育目標,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睡眠、逐步自理等行為習慣。其次,相互溝通有利於家長更全面地瞭解孩子的成長,獲得更多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從而促進幼兒的成長。再者,相互溝通有利於教師科學細緻、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7

一、教師應講究與家長交流的語言藝術

孩子入園後,家長就會不時聽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好,有時會犯上一點小錯誤,有的老師在向家長彙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點,再說孩子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於家長接受。還有一個讚美法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所以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罪狀,所以,老師要多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表揚孩子的優點、成就,並且因人而異,運用共同語言。老師如與家長語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語言的運用,就難以溝通。對於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關心教育的家長,溝通時就要找好切入點,滿口"教育理念",家長哪裡聽得懂。應針對不同物件,轉化成家長能理解的語言,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若進行電話交流注意電話中的語辭和聲調。電話看不到對方表情,所有的感覺、印象都來自電話中的聲音,不論家長的語氣、言語如何?老師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稱讚肯定時,語氣要堅定;訴說孩子問題時,語氣要婉轉。教師要把電話成為"感情專線"。讚美的作用遠遠大於批評指責,它能調動起人的所有積極因素,激發其源於內心的責任感。

每個家長都希望聽到老師對孩子的表揚和讚美,可是全部講優點也不行。有一種說法是:"講十個優點,再講一個缺點。"也就是說與孩子家長溝通的原則是:表揚和關心要貫穿始終,有時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時還要實話實說。教師用愛心開啟家長的心扉,家長將無比信任你,為你的教育教學工作助力。

俗話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豆皮,怎麼打他罵他都沒用,這不,早上又要我買了一碗。"我先告訴家:長天天早上吃一種早點,不但有礙於幼兒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幼兒偏食;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早點的營養配置;讓家長知道每天與其他幼兒公進早餐可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建議家長把這些好處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我這裡瞭解到了正確的育兒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我更加了解這個孩子,與這位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三、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如今,幼兒園裡老師年輕化,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定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8

1.多接觸教師,保持和諧關係。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才去找教師,日常接送就要與教師多溝通。心理學家認為,在輕鬆氣氛下互相認識的教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而和諧的關係是良好溝通的基礎。

2.客觀看待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錯誤是偶然所為。專家提醒父母:"請家長們不要忘記,教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且孩子的幼兒園的表現和在家時不一樣。"凡是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的家長,能夠更全面的看待教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客觀的看待孩子在幼兒園的各種現象,能更好的與教師進行交流。

3.控制自己的情緒,尊重教師。即使有些時候您很生氣,且是事出有因的,也請您在同教師溝通之前,先平穩自身的情緒,不要帶著強烈的情緒表達,要尊重教師,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較好的做法是:控制情緒,合理表達,不讓教師成為情緒的垃圾桶,要讓教師感覺到,家長的看法和建議是正確的',這樣教師才能夠真正聽取家長的意見。

4.適當透露出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取得理解。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不談一些比較重大的家庭問題,尤其是影響到孩子平時表現的家庭問題,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出現特殊情況時,獲得教師的理解,教師也能更有效的處理各種情況。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9

一、講究與家長交流的語言藝術

孩子入園後,家長就會不時聽到老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好,有時會犯一點小錯誤,有的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為教師,應客觀地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點,再說孩子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於家長接受。

二、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教師可以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早點的營養配置;讓家長知道每天與其他幼兒共進早餐可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建議家長把這些好處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

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如今,幼兒園裡教師年輕化,好多人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定了障礙。如果教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地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援的夥伴關係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係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態度與行為: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到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產生信任感,並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於與教師接近,願意與家長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係會十分融洽。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教師的教育思想、育兒之方、知識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做好家園溝通的工作,會讓教師受益匪淺。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10

幼兒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互動過程中的說話方式,直接影響到與家長聯絡的成功與否,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收到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因此,要與家長和諧互動,幼兒教師必須靈活的運用語言。在經過一年的工作我悟出了一點經驗:

一、態度要熱情、謙和、誠懇

幼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態度要熱情、謙和、誠懇。只有尊重家長,與家長保持平等關係,才能保證與家長的順利交談。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出於對幼兒園和教師的信任,將孩子託付給我們,雙方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所以教師應該熱情有禮貌地接待家長,微笑服務,與家長談話時坦誠相見,給人可近、可親的感覺,家長就會感受到老師的誠意。老師對孩子要懷有無比關懷之心,要為孩子成長而喜,為孩子進步而榮,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覺得你和他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在努力,這樣家長也一定能敞開心扉接納我們。談話要創造一個和諧、輕鬆、愉快的氛圍。只有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誠懇地聽取家長的建議,才能贏得家長的尊敬和信賴,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那麼合作就會非常愉快,教師與家長的關係就會比較融洽,我們都是為了孩子的明天。

二、語言要有藝術性

教師的語言要有藝術性,因為這樣有利於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家長視自己的孩子為“掌上明珠”,對於自己孩子的“感覺”非常好。其實,再好的孩子也會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孩子也會有閃光點,對孩子的評價要客觀,不要把孩子說得無可挑剔,那樣會使長過分寵愛孩子,放鬆必要的管教;也不要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忌用否定的言詞,切忌告狀式,那樣會引起家長反感,有的家長甚至能無理取鬧。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用熱情感人的語言,促使家長滿懷信心地進一步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

在與家長互動過程中,教師要講究語言交流的一般技巧:

【1】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應語氣委婉,向家長反映情況要客觀,注意態度要平和。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問題,先揚後抑。比如某某抓了小朋友的臉,教師不能一見到其家長就告狀說:“今天某某又抓人了。”這種直接的後果只會導致家長的反感,家長心裡就會不舒服,覺得很沒面子。說不定他會回你一句:孩子在幼兒園,老師怎麼教育的?如果換一種方式,效果就會大不相同,我摸著某某的頭微笑地對家長說;“某某今天畫畫很認真,作品得到大家的表揚,進步非常大。但是有時會攻擊小朋友,這不,今天她抓人了。”然後我會趁機提出:“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同步教育孩子,改掉這個不良習慣,使孩子能夠全面發展。”我這種談話方式,家長很樂意地接受,並領著孩子一起去向小夥伴道歉。

【2】教師應儘可能地採取多種途徑與家長交流。我們不能等孩子犯了錯誤後才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而平時要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的情況,談孩子在園吃飯、遊戲、睡覺等方面的進步表現,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這是每個家長都較關心並十分樂意接受的。另外,我們可以針對本班情況及時開展一些集體活動。如:家長開放日活動、家園聯誼活動、召開家長會等等。讓家長集體感受教師的教育教學技巧、教師的兒童化語言。有時臨時利用接孩子的機會召開短時的家長會,及時處理一些共性的問題。

三、善傾聽,巧引導

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傾聽家長的敘述,傾聽家長講孩子在家裡的表現,不要隨便打斷、反對家長的講話。教師越表現出樂於傾聽,與家長分享孩子的資訊,家長就越願意與之交流。在交往過程中,儘量少運用命令、警告、責備、勸告和教訓的語氣,避免使用傷害家長情感的語言,儘可能多地使用傾聽、解釋、陳述的技巧。當家長說完後,教師方可進行不同方式的引導。

四、要學會感謝

通過溝通之後,一座心與心的橋樑已悄然出現在師生和家長之間。在與家長交流的結束之後,教師要及時地對家長的建議給予肯定、對家長的配合給予感謝。要用熱情感人的語言,促使家長滿懷信心地進一步配合幼兒園教育好孩子。

為了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提升與家長溝通工作的能力,我們還應該多思考、勤總結,注意多種溝通方式的互相補充,靈活運用,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長的滿意和信任,從而使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多家長的良好評價。

總之,跟家長交流是一門藝術,它需要幼兒教師從家長的角色出發,把握好家長的心理,因人而異,對症下藥,“多報喜,巧報憂”,那麼大事就會化小,小事就會化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溝通、交流、合作中,家園共育才能發揮最大的教育潛能,幼兒在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11

在實際工作中,我把家長分成幾類,對不同的型別的家長採取了不同的溝通方式。

 1、故意刁難型

這類家長大多經濟條件比較好,有知識,有個性,對待這樣的家長要熱情、真誠、主動,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我班阿正小朋友的媽媽每次接孩子時很少進班,

每次都在門口招呼一聲就走,如果進來了,肯定是有問題,有一次送孩子時阿正的媽媽說:“老師,你們是不是用涼水給孩子吃藥,阿正回到家說老師用涼水給我們吃藥,藥到水裡化不開。

我請她同我一起來到飲水間讓她看看保溫桶的水,我對她說:“我們每天都打新的開水。

”他媽媽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噢,那他可能有點不愛吃這藥吧,又在說謊騙人了!”自此家長漸漸地和老師的話多了,不再給老師挑毛病了,多了一些肯定和配合。

 2、過分呵護型

東東的媽媽生怕孩子在幼兒園裡餓著、渴著,所以每天接孩子時總帶著吃的和飲料,導致孩子不好好吃飯了。

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與她媽媽交流,同時把幼兒園每天的食譜指給她看,再找雜誌和有關資料,讓她明白營養過剩和不良飲食習慣的害處,漸漸地家長們明白了科學膳食的道理。

同時通過我們的溝通,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教育上,幼兒園和家庭達到了與家長溝通的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老師的真心、幼教經驗、科學育兒的知識去換取家長的信任,這樣家長工作中的難題就迎刃而解,家長工作就不難做了。

 3.對孩子要求過高,急於求成的家長.

與這類家長溝通時,老師應多向他們解釋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其明白過高過急地要求孩子只會適得其反,使幼兒喪失信心.如,不少家長問"孩子念兒歌時總是手舞足蹈怎麼辦."

我們便對他們說:"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需要用動作來幫助自己理解兒歌的內容."同時告訴家長,這還是一種很好的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方式,平時給孩子講故事也可採用這個方法來幫助孩子記憶。

4.對孩子期望較低,任其發展的家長。

與這類家長溝通時,老師應客觀的評價孩子,既有橫向比較,又有縱向比較,使家長全面的瞭解自己孩子的發展水平,從而對孩子提出合適的要求。

除常規溝通外,老師還可邀請家長參與開放日幼兒園活動,讓家長直觀的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促使他們反思自己的教育態度,改變原有教育觀念。

5.對孩子莫不關心,寄希望於老師的家長。

與這類家長溝通時,應向他們宣傳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使家長明白言傳身教對孩子具有重要影響,從而主動承擔教育責任。

一方面給他們提建議,告訴他們除了滿足他們的物質要求外,不能忽視孩子的精神營養。

另一方面,爭取與家長建立友誼,真誠的請他們支援幼兒園教育,共同為孩子的健康發展而努力。

因事而異的溝通策略

 1.以交流孩子情況為主的溝通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溝通,老師最好用具體的語言進行表達,其次,要藉助具體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現。

這樣會讓家長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狀況,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注。

籠統地“很好,很聰明”,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在應付自己,認為孩子是被忽視的。

在反映孩子在園的一些缺點時,老師更要注意措辭,避免用一些過激的詞語傷害到家長的自尊,所以,老師要多使用就事論事的評價方式以及發展性的評價。

2.以反映孩子問題為主的溝通策略。

老師切忌用“告狀”口吻,要注意維護家長的自尊,不當著其他家長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點,同時遵循“一表揚二建議三希望”的原則。

比如“這個孩子在幼兒園裡很喜歡參與各種幼兒園活動,這是值得表揚的,如果多學習一些與人合作的方法,就更好了。

相信我們好好幫助他,他會變得合作能力更強,更加優秀”。

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平時家長什麼事都喜歡包辦代替,一天家長來接孩子,我對他說:“你的孩子受寵愛太多,生活處理能力稍差一點,但人很聰明,我們試著讓他學穿衣,還蠻像樣的,你們回去,也讓他多練習……。

”家長聽了很高興地接受了,回到家按照我的要求,試著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可見,有時講話注意一些藝術,既有利於給家長創造一個和諧輕鬆的環境,也有利於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3.以佈置配合工作為主的溝通策略。

老師要明確交待任務,語言要言簡意賅,任務要具體,因為:第一,家長對於幼兒園的工作不十分了解,第二,每次老師與家長見面的時間有限。

同時,要儘量讓家長理解工作的目的,使家長心裡清楚,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4.孩子在幼兒園出現事故時的溝通策略。

幼兒在幼兒園可能會出現各種狀況,最嚴重的就是事故。

這種情況下,老師除了判斷準確、送醫及時、處理規範外,還要安撫好家長。

首先,老師要勇於承認工作中的過失或者誠心向家長表示歉意,贏得家長的理解。

其次,老師要詳細向家長反映事故情況,讓家長清晰事實真相,可以降低家長因迷惑而帶來的焦慮、擔憂和不安全感。

最後,和家長一起協商做好孩子恢復工作,包括以後對孩子傷口的觀察、孩子幼兒園活動時的特殊照顧等等,以此獲得家長的諒解。

 5.家長因誤解情緒過激時的溝通策略。

在幼兒園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會讓家長產生誤解,使得家長情緒過激。

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急於辯解,耐心等家長說完,然後再一一向家長解釋,儘量避免與家長抬槓。

老師不分場合與家長爭執,只會讓家長認為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或者對自己有偏見,或者認為老師是不負責任的,這樣更不易於溝通。

老師要從家長疼愛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長的心理,並從關愛孩子的角度談論問題,更易於家長接受。

老師可以通過說“你說得很有道理。

不過……”“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看這樣如何”等這樣先認可再建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觀點。

對於蠻橫不講理的家長,老師要不卑不亢,理性地將事情解釋清楚。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12

一、以禮待人、微笑與家長溝通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是踏進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著整潔,精神煥發會給家長留下美好的印象,這也是對家長的尊重。在外人看來,教師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職業,我倒覺得除了教書育人以外,更是為孩子和家長服務的。其次教師要學會微笑。微笑是人與人之間傳遞友好情感的最簡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長交流時,一個友好的微笑和禮貌的點頭,都能時時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氣氛下進行。同時,微笑和熱情還可以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在面對家長的指責這種特殊情況時,要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孩子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麼無論是在多麼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最後,教師還要學會一些簡單的禮儀。比如說與家長交談時,要用眼睛注視對方,並且要和他們平視,也就是要站起來或者讓家長坐下來和你交談。

二、以誠相待,以心換心與家長溝通

家長既然把孩子交給了教師,那教師就是家長最信任的人。家長若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況,只有與教師進行溝通。當家長問到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情況時,教師一定要以誠相待,不厭其煩。

三、以積極、耐心的原則與不同型別的家長溝通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好相處的家長,他們一般要求很多,言語中充滿了對教師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實,這些家長往往是對幼兒教育有一定的瞭解,並且對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型別。

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動中細緻觀察,這樣才能有理有據的回答家長們的問題。而且,在回答家長問題時,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夠講出孩子表現的過程和自己的客觀評價,這才是家長真正需要的'資訊。越是常來與教師交流的家長,越能磨鍊教師的耐心和責任心,如果我們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煩,而是促進自己改進,不斷成長的途徑,這何嘗不也是一種體驗幸福、成長的過程。

四、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幼兒園裡年輕教師越來越多了,好多教師還沒有為人父母,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所有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定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五、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常常要換位思考,善於與不同型別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於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為暢通渠道做出努力。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援的夥伴關係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係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態度與行為: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道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生信任感,並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於與教師接近,願意與家長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係會十分融洽。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教師的教育思想、育兒之方、知識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園溝通的工作,讓老師受益匪淺。

拓展閱讀:幼兒教師與家長的實用溝通技巧

一、通過家教園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平時老師與家長交流的時間只有入園或離園那麼一點時間,因此通過家長了解孩子成了老師的一個問題。於是我們便充分的利用的家教園地這個小欄目,我們把孩子近階段在園的情況簡要的記錄到專門的小本子,這樣不管家長什麼時候來都能清楚的瞭解到孩子在園的情況,同時我們還通過家教園地讓家長與家長、家長與老師一起交流和探討更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做到家園同步。

二、通過“快樂星期天”增進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為了能與家長能更有機會面對面更好的交流,可根據社會發展、家長的實際情況與幼兒的發展情況開設了“快樂星期天”的活動(利用星期天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有意義的活動。如:才智大比拼)在每次的活動中95%的家長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和配合,還能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起到了家園一致的效果,同時老師與家長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並且在不知不覺之中增進了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和配合度,總之“快樂的星期天”不僅愉悅了老師、家長、孩子的身心,還增進的大家的感情、信任度、配合度。

三、通過網路的途徑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湧入家庭,尤其是多媒體的使用,教學網路的出現。我園也有了自己的教學網路,我們把這功能廣博的網路運用在教學上,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也是教學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園給每個班級都申請了一個電子郵箱,給老師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提供了機會。當我們開啟班級的郵箱時總能看到家長在家教育孩子中所遇到的問題、孩子在家的發展情況、家長對老師、阿姨工作的肯定,同時老師們也會響應的給予他們迴應。

四、設立“幼兒成長檔案”進行隨時的溝通

根據大部分家長因為上班幫,常常是來去匆匆連個逗留的時間都沒有這一特點,我們可以設立一本“幼兒成長檔案”放置幼兒的書包,這樣老師、家長可以通過成長檔案被記錄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以做及時的溝通同時提出所互相要配合的事項等,這樣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園同步,以便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13

1.溝通沒有祕訣,父母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創造自己的溝通方式。

比如,一位母親的兒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難以獲得有效的溝通。於是,這位母親根據兒子喜歡聽音樂、寫作和閱讀的特點,經常與兒子一起到書店去,在那裡聽兒子向她講述故事和書裡的人物,以此瞭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還和兒子一起聽音樂、做兒子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不斷進行鼓勵。她的兒子最終慢慢地活躍開朗了起來。可見,成功的親子溝通沒有什麼祕訣,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溝通方式。

2。要學會傾聽。

與孩子溝通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意味著避免打斷孩子的話、集中精力於交流的過程。為了便於做到這一點,溝通最好在安靜的地方進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擾。如果你正忙於做晚飯或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要做到認真傾聽是困難的。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能使你瞭解孩子的問題和觀點,有助於澄清事實,避免對孩子的誤解。經常傾聽孩子的聲音,你會發現,儘管你沒有對孩子提出許多要求和建議,你的孩子卻更多地向你提出問題。這是因為,善於傾聽的父母才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創造機會交談。

與孩子溝通需要有恰當的機會。青少年不喜歡預約的談話。你想談的時侯,他們可能沒有興趣;只有他們想談的時侯,溝通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歡在晚飯桌上或睡前時間與孩子談話,有些父母則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遊的時間與孩子交流。不管選擇什麼時間,我們都要知道,最佳的溝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的。切忌不要總是試圖在臨時想起的、不固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4。討論相互間的差異。

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在觀念和意見上存在差異。比如,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晚上9點以前回家,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則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晚一點回來。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種差異,溝通就難免失敗。父母應當認識到,這些差異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養方式和限制措施,與孩子一起商議和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會技能。由於青少年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以及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觀點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商議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間的差異比較大,一時難以協調,父母也不必著急上火,最好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關心和期望,耐心地進行解釋,從而使差異限定在一定範圍內,而不至於演變成一場衝突。

5。避免過度反應

對孩子言行的反應過於激烈往往導致爭吵,使交談無法繼續。。為了使交談保持友好的氣氛,父母絕對不要帶著焦慮和情緒與孩子交談;同時,為了體現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問題時,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語氣進行,如“你這樣做是怎麼想的?”、“讓我們談談好嗎?”

父母要努力成為孩子願意傾吐祕密的物件,成為對孩子的事情感興趣的人。只有這樣,孩子才樂意向他們敞開心靈。比如,你的孩子告訴你,晚上他和夥伴們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現的很吃驚且激動,或對事情的結果根本不感興趣,孩子以後就不會再對你說什麼了。

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勵和獎賞。如果孩子和父母談話時受到批評,他會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懲罰,這將傷害他繼續與父母直接交流的積極性。

6。討論對孩子們來說重要的事情

孩子們生活在不同於成人的另一個世界之中。有些事情對父母來說並不重要,甚至另人煩惱;但對孩子們來說就不同了,那可能是意義重大的事。父母不必假裝對孩子們的事情感興趣,但是必須對他們感情和觀點表示尊重。因此,經常與孩子討論他們的事情是必要的。

這裡列出的主題是青少年通常所感興趣的:

學校:如果父母問孩子,“今天你在學校做了什麼?”他很可能會回答說,“什麼也沒做。”當然,這不是真的。孩子這樣回答其實是因為父母的提問太籠統,引不起孩子的興趣。父母不妨結合孩子正在學習的課程內容和學校的活動,問一些具體的事情,這樣很可能開始一段對話。

業餘愛好和個人興趣:不少青少年喜歡體育,父母不妨與他討論喜歡的球隊或賽事,可能的話,可以一起去現場觀看比賽;音樂也是青少年所熱衷的,父母至少應該知道流行歌手的名字。如果你認為孩子正在聽的音樂是不適當的,或認為他的“追星”行為有些過分,不妨坦率地告訴他們並且說明為什麼,保持沉默往往會被誤解為允許。

情緒:青少年常常對許多事情感到擔憂,如自己的朋友、流行事物、性、超重或太瘦、明天的測驗、上大學以及世界的未來等等。所有這些事情都可能使孩子情緒波動。父母有時可能難以判斷這些事情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是這樣,父母可以直接問孩子:“這個問題對你來說是無足輕重的、中等重要的、還是重要的?你經常對此感到擔心嗎?”在瞭解了之後再決定如何幫助他減輕煩惱。

家庭:青少年喜歡談論和參與制定家庭計劃(如購物、假期安排),這其實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必然反映。父母應充分發揮孩子的積極性,與他一起討論家庭的計劃和安排,鼓勵孩子發表意見,重視並採納其合理意見。這樣不僅能夠增進孩子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還培養了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以及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敏感話題:青少年有時希望與父母交流一些敏感的話題,如性、艾滋病、離婚等等。在處理敏感話題時,父母要記住,迴避並不能使它們消失,反而會促使孩子從媒體或朋友那裡尋找相關資訊。如果他得到的資訊是錯誤的(這種可能性相當大,青少年從地攤小報上獲得片面的性知識就是例子),就會妨礙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同時,對敏感話題的溝通要確保孩子能正確理解,否則寧可暫時延後。

父母的生活、希望和夢想:許多青少年希望瞭解父母的世界,包括過去的和現在的。比如,小時候玩什麼?是否碰到過令人討厭的教師?上國小的時侯得到過零花錢嗎?如果有,是多少?談戀愛時是爸爸主動嗎?單位的老闆凶不凶?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必須把所有的事情告訴孩子,對不恰當的問題最好延遲作答。儘管如此,對孩子講述自己童年的.事情和現在的生活有助於孩子應對他自己的生活。

未來:隨著認識能力的發展,青少年開始更多地思考關於未來的事情,更多地談論對未來的設想。他可能會問父母一些問題,如,上大學是什麼感覺?什麼時候可以結婚?將來做電腦工程師怎麼樣?工作以後能不能有自己的汽車?等等。對孩子的問題,父母應認真地回答;如果你無法回答,就要誠實地說,“我不知道。”

文化,時事:現代的世界是一個媒體豐富的世界,青少年也被電視、音樂、電影、錄象和電腦遊戲,以及其它形式的媒體包圍著。父母要認識到,這些媒體能提供一個瞭解青少年內心世界的視窗。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看過同一部電影(一起看或分別看),你就有了對話的機會。所以,父母應當對青少年熱衷的媒體給予同樣的關注。當然,父母也要看到媒體傳播的不良資訊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對孩子利用媒體的過程進行必要的指導和監督,通過交流幫助孩子提高對不良資訊的鑑別抵制能力。

7。溝通時持親切、尊重的態度

現代的青少年崇尚個性,喜歡自我表現,追逐新鮮事物。因此,他們說話做事時常令人難以接受。但無論孩子給你的刺激有多大,作為父母,你最好保持平靜。在與孩子說話時,你所表現出的尊重和自我控制最終有一天會出現在孩子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

在與孩子交談的時候,如何說話與說什麼同樣重要。簡單命令式的、挖苦諷刺式的、情緒發洩式的話語只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而與事無補。父母要學會以尊重的態度、平靜的語氣對孩子說話,因為,即使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也能輕易的區別不同的態度、情緒和語調。

尊重還體現在父母與孩子進行有深度的交流溝通方面。青少年的社會意識和對事物的理解力在不斷增強,他們讚賞有思想性的、有深度的交流。因為這樣的交流使他們感到自己被父母視為平等的夥伴,能激發他們的自尊感。父母完全可以就廣泛的主題——如社會問題、和平、環境治理、創造發明等等——與孩子展開討論;而不要使溝通僅僅侷限在孩子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上,那隻會使孩子逐漸喪失與你溝通的興趣。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14

第一,把孩子對老師的喜歡及時反饋給老師,能得到孩子的認可是每位老師的心願。

兒子和爸爸玩橡皮泥說“爸爸,你給我捏一個平平老師出來吧”,“我喜歡平平老師,因為她非常愛我”,還有連早晨摸香香都說要平平老師味的。這樣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無比表達了一個孩子對老師的信任和喜歡,我都會通過簡訊或者能夠和老師說上幾句話的時候告訴老師。平平老師是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新老師,工作得到孩子的喜歡和家長的信任,這是對她最好的鼓勵吧。

第二,利用能和老師接觸的機會抓緊時間交流。

上週,一次因為尿褲子溼了鞋子,接園時我到班級裡邊給他換鞋子,班裡的小朋友走了,老師們還在收拾教室,聊了一會。老師總會把孩子的進步和在幼兒園的一些細節告訴我,我也說一下他再家的情況,雙方對孩子就有了更多的瞭解。如果不問,老師太忙,很難主動和每個家長都詳細的說說孩子的情況,可能真要主動說得時候都是有問題的時候。

比如開頭提到的,忘記拿帽子,回去拿,老師講了他好玩的事情,我說說他在家裡好玩的事情,都很快樂,僅是聊天,但這些話語傳遞給了我很多積極的資訊,知道了他的情況,心裡很踏實。

第三,對老師信任,懷有感謝之情。

雖然現在網路上關於幼兒園老師的負面報道挺多,但總體應該是好的,尤其是在公立園,他們都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老師都是有資歷和經過考試上崗的。我是這樣想的,既然孩子到了這個年齡要去經歷集體生活,既然幫他選擇了這個幼兒園那麼就要信任老師,信任是良好溝通的第一步。面對那麼多孩子,可能有照顧不周的地方,但不要壞以一種惡意去揣測老師。

兒子剛入園時候的不在狀態,我其實當時特別擔心,擔心老師忽略他,也擔心老師不能耐心的對待他,那麼他對幼兒園就會產生畏懼情緒。事情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老師的愛孩子感受的到,他現在在幼兒園裡有時候趴在老師懷裡拱一拱在臉上親一親的行為完全就是他在家裡和我一起的表現。孩子就是這樣,雖然小,但是你對他好不好,他內心都非常清楚。他在幼兒園裡能學到多少東西是其次,他對集體環境和老師的信任,他在那裡快不快樂最重要,從這一點,我從內心裡感謝孩子的三位老師。

有時候他不希望我走,拉著我掉眼淚,我會蹲下來抱抱她,安撫他,但走之前我都會跟老師說一聲“真是辛苦你們了”。接的時候,雖然時間很短,孩子一個個的排隊出來,我有時候會對老師說辛苦了,有時候說一句謝謝,或者僅是說一句“今天挺好吧?”不在於去問什麼,這是一種交流。孩子入園,家長是付了錢的,老師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孩子。可是,教育,從來不是一種交換和補償,是一門愛的藝術,老師對孩子投入了愛,孩子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那麼,我想同理,家長對老師的信任也能夠影響到老師的心情。

幼兒園家長溝通技巧15

"三明治"溝通法

坤坤入園後表現特別自由,經常爭奪別的孩子的東西。離園時帶班老師想向家長反映情況,可坤坤轉身就踢了老師幾腳,爸爸在門口看到這一幕,伸手準備狠狠揍孩子,被我及時制止了。可到家裡爸爸還是揍了孩子,媽媽第二天找到老師大鬧。我把坤坤的媽媽請到辦公室,給了她一塊"三明治"——先表揚,後批評,再肯定。

媽媽都有很強的母愛,只是我們要學會引導愛的正能量。我給坤坤媽媽放孩子在園的錄影後,家長就瞭解了孩子的情況。我鼓勵家長說,坤坤愛勞動、課堂上回答問題也不膽怯,你們是很有教育方法的家長。家長得到真誠的賞識後,面露喜色,這時我開始與家長溝通如何引導幼兒,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後來坤坤的家長,每天來都主動彙報孩子的情況,我們也不斷把好訊息帶給家長。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不要有問題時才溝通,才去找孩子的優點、家長的優點,平時應多交流多發現,多發自內心地去賞識家長,建立友誼。

宣傳欄裡的交流

宣傳欄是家長最喜歡關注的地方,對加強家園共育也有積極的作用。

農村家長往往農活忙不願配合幼兒園。我在組織"小擔架"活動時,請家長與孩子共同準備一根1米長、直徑1釐米的小木棒。口頭告知後,又在宣傳欄目中做了通知,最後只有幾個家長帶了。於是我就利用宣傳欄,把按要求配合活動的兩位家長提出表揚,併發給他們的孩子一個小獎品,讓孩子帶回家獎勵父母。家長得到賞識後,帶動了其他的家長帶來更多的小木棒。以後的活動家長都會認真看宣傳欄中有哪些要求。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家長送孩子來接受教育,其實他們也想學習,也需要得到認可。

"家長教育家長"

很多老師在開家長會時會批評家長,讓家長沒了面子、傷了自尊,回家拿孩子撒氣。換種方法也許會更好。

我們幼兒園需要出示接送卡,剛開始家長都認真配合,後來與老師熟了,有的'家長就以各種理由不拿卡了。在家長會上,我沒有批評家長,只對一直堅持拿卡的家長說:"感謝你們一直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援,您高度的責任心我們全體老師都很欣賞,相信您一定會培養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這以後,家長們開始都堅持拿接送卡了,如果個別實在沒帶,都會再三說明原因。其實這就是蔡偉忠老師在《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一書中講到的"家長教育家長"。

把握對家長的賞識,會有一個陽光心態在互相傳遞,讓家長影響家長,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共同教育孩子,才能提升教育質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