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中秋的隨筆

來源:果殼範文吧 9.92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的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中秋的隨筆

中秋的隨筆1

輕輕感觸歲月的指尖,不覺悄悄來到了中秋月圓夜。

月圓了,心也會圓嗎?

也許,我們每個人在中秋來臨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帶著這樣的心情。

月圓了,心會圓嗎?

是的,也許一年之中,我們經歷著生活的種種,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一道彩光,划著忽明忽暗的時光線,穿梭來往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有快樂的微笑,有憂傷的情思,還有深邃的目光......唯一不變的,就是那匆匆的背影。

因為中秋來臨,不僅是一種歲月的流逝,也是一種人生的變化。

一年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是一層不變。因為追逐夢想的腳步聲,依然“咚咚”響亮著。那是歲月的音符,也是心中的嚮往。

可是,中秋來了,我們得到了什麼?和新年一樣,一年之計,我們收穫的,我們失去的,都會進行總結。

可是,充實的微笑之後,也會有遺憾的失落。不管是感情,不管是夢想。於是,就會用節日的快樂來填補,也會用節日的休整來思量。

記得每個中秋來臨,我們會手捧月餅,香茲茲的感受,不是月餅帶來的甜,而是時光留下的回憶。所以,也會在月圓之夜,享受著這種交織的美。

不過,我們享受的,不僅僅只是氛圍,還有這種節日難以抹去的記憶。應該說,這種記憶才是永恆的追求。

人生裡,每天的起起落落,不也是這樣反反覆覆咀嚼著其中的味道嗎?因為中秋到來之際,就會寄語月亮,寄語心中那種無聲的嚮往。

也許,生活中最寶貴的,不是吃著“名牌”的月餅,也不是牽手的共訴相思的情。而是內心中那種充滿著渴望的期待。

忙碌的每一天,每個人都希望和家人共聚,因為愛,因為親情。所以我們無可選擇的追逐著每天的夢。這種夢,就是中秋時,月亮灑下的清輝。披星戴月下,我們想象著內心的美好。

因為世界依然如此,不管節日來臨,還是節日過去,都是一樣的繪寫著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唯有我們人生的頻道,變換和閃爍著不一樣的節目。

而這種感覺,也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想,只有心中懷著愛,懷著期待的時候。更加重視這種濃重節日的氛圍。

於是過去,很多文人墨客也會用這種節日分析生活中的心情。因為他們能夠一觸景就生情,無法與現代快速時代相比。

如今,生活高出了很多梯級,因為不是默默面對著一天的變更,更多的精力,早已投入到生活的每一天裡。於是,就會產生了很多時代節日的不同意義。

不過,不管怎樣?也不管如何去想?節日來了就來了,我們要面對著,心裡用最真誠的表達去詮釋它。也不管是不是真有心中的那種月亮,我們同樣也要用心去解讀。

實實在在的想一想,月圓了,心也會圓嗎?

中秋的隨筆2

今天是中秋節,中午我們一家人相聚在母親家吃飯,享受著團圓,感受著家庭的溫暖。由於我們的工作都很忙,中秋節的聚餐的準備工作,完全由78歲的老母親來完成,我們一再強調就是團聚,儘量簡單,但老人還是做了幾個傳統的,也是我們最喜歡吃的老菜:粉蒸肉和板栗燒雞,再準備了幾個炒菜、冷盤和青菜,簡單而實惠。

早上10點鐘,我就趕過去幫忙,老媽媽已經準備好了所有的菜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到了中午,弟弟和弟媳拿了雞蛋和飲料來了,女兒和女婿也拿著進口的奇異果來了,我趕緊“搶功”炒菜了……

大家吃著老人準備的美食,談論著生活中的故事,其樂融融,吃完飯,我們幫媽媽收拾完東西,弟弟還有事,女兒還要上班,我們告別的母親。在下樓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前天出院的病人,現在怎麼樣了?

這是一個67歲的男性病人,今年7月,在某醫院診斷為乙狀結腸癌,肝臟多處轉移,而沒有做手術。今年9月1日,腫瘤科請我會診,病人已經是腸梗阻了,只能做急診做腸造瘻手術了,但病人有嚴重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紊亂,術前與家屬溝通,家屬非常理解手術的風險,他們說:我們知道父親的病情很重,就是下不了手術檯,我們也理解,絕不會與醫院扯皮的。

有了家屬的充分理解,經過短時間的準備,2日,我們給病人做了手術,手術前,病人家裡來了40~50個家屬,看來是準備為病人送終的。手術中發現病人的腸管已經高度擴張了,直徑達到7~8釐米大小了,有成人的手臂那麼粗了,腫瘤已經和骨盆後壁緊密粘連了,腸繫膜上都是芝麻大小的轉移灶,肝臟已經成菠蘿樣改變了,手術別說切除了,就是造瘻都非常困難,我們只有切開小腸,放出了大量氣體和液體,這樣才能遊離乙狀結腸,我們大量的時間在忍受著糞便的巨臭和反胃,為病人清理腸管裡的大便,清理出的大便裝滿了7~8彎盤,手術做了3個多小時,當病人安全出手術室的時候,家屬沸騰了,連聲感謝。

在後面的治療中,病人又出現了血糖增高、腎功能不全,代謝性酸中毒、低鉀血癥等一系列問題,我天天都在病房裡,甚至利用休息的時間來處理病人,病人的這些異常都被我們一一糾正了,正在逐漸的康復中,但上週病人的情緒突然發生了變化,堅決要求出院,我問其原因是,其老伴將病情全部告訴他了,他認為自己沒有救了,堅決要求死在家裡。11日晚上,病人的家屬30多人,又來到病房給病人做工作,仍沒有說服病人,值班護士只有給我打電話,我跟家屬說,病人的病情是穩定的,儘管病情很重,還沒有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家屬說,我們知道,但我們無法說服他。最後我要求他們等到第二天我上班後處理。

第二天,我跟病人和家屬談話,仍無法讓病人回心轉意,最後,我只有給病人換了藥,檢查了造瘻口,並教會家屬回去後如何護理,如何處理傷口。在給病人辦理出院手續的時候,我才發現病人出生的月和日和我是同一天,更加深了我的遺憾。

今天是中秋節,我突然想到,病人回去三天了,他還好嗎?他最後放棄治療,執意要回家,是不是想過最後一箇中秋節呢?我慢慢地理解了老人的心事。

一個醫生為什麼會如此牽掛一個普通的病人,我想心繫病人的安危的,絕不是我一個人是這樣做的,每位醫生都有這樣的經歷,這是職業的行為,生命之託,豈能懈怠,正是這樣的一種職業精神,讓醫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我應該感謝這位病人的幾十位家屬,正是因為他們的理解,讓我們敢於救治這種危重的病人,正是他們積極的配合,讓病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這樣的家屬,我們付出的再多都是值得的。

我們希望病人在家裡能過一個團圓的中秋節。

中秋的隨筆3

中秋節是傳統的團圓節,這一天,有敬月光的習俗,供桌上點香、奉茶,擺上各種新鮮水果和月餅,親人們團聚在一起聊天、品茶、賞月,其樂融融。

今年的中秋,陰雨綿綿,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而我卻幸福地度過了一個星月滿屋的團圓夜。

看不見月亮,也要敬月光。我看見媽媽在樓上的供桌上擺了四個茶杯,不禁問道:“我們一家三個人,為什麼要擺四個杯子呢?”媽媽略帶神祕地微笑道:“還有一個是嫦娥仙子的喲!”:“如果這樣的話,后羿的一杯也少不了呀,你怎能把他們拆散呢?”媽媽先是一愣,隨後笑道:“還是你想的周全!”我把杯子遞給媽媽,口中抱怨道:“今年中秋怎麼就又沒有一點點月亮的影子呢?”話音剛落,突然我的眼前閃現出一片星月。

是爸爸點亮了悄悄買來的星星和月亮燈。星星燈一閃一閃的,像一顆顆小星星眨巴著眼睛。月亮燈掛在那兒,圓圓的、黃黃的,真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星月之光灑滿了溫馨的小屋。

我細細品嚐著杯中的茶,不禁感嘆道:恰逢中秋夜,蒼穹暗無光;滿案果餅茶,雙親飾星月;舉杯邀仙人,共敘世間情。

中秋的隨筆4

這個中秋節,月亮還是那麼亮16歲時,我的家人回到我祖母家慶祝中秋節,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我們坐火車回家了。我一路上都很興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到達車站時,我的祖父母早早地在車站等候。

我撲進祖母的懷裡,要求她溫暖而寒冷。當我到家時,食物已經準備好了。有玉米果凍、豆腐、豆腐花和肉末...這些都是我家鄉的特色菜。豆腐和涼粉都是用石磨磨成的。它們是自己製造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它,它的味道比我買的要好。第二天是中秋節。我起得很早,大人已經很忙了。米飯和水在一個大鐵鍋裡煮。奶奶一直用鏟子鏟東西。母親把火燒得很旺。過了一會兒,水燒開了,然後水和米飯被過濾,米飯被倒進一個木蒸籠裡蒸。外面更熱鬧了,二叔圍著石窩,一手拿著棍子,一上一下不停地在石窩裡打飯糰玩了一會兒後,他們被配以木棍把飯糰翻過來,然後繼續玩,嘴裡有節奏地喊著:“嘿!嗨!”這確實是一項體力工作。一群孩子興高采烈,眼睛直盯著石窩。不一會兒,米飯就變成了粘糊糊的麵糰。兩個叔叔從石窩裡拿出一個"大球",把它放進奶奶的盆子裡。“好吧!你可以吃!”我聞到一股強烈的香味。我的`母親和祖母端著一個熱氣騰騰的木蒸籠,揭開蓋子,把裡面的東西一起倒進石窩,看到了我困惑的表情。奶奶說:“這叫大紫吧,是用糯米做的。我們每年中秋節都吃糯米飯,這是這裡的傳統。”一年中的這一天從早上5點到中午,因為有很多家庭。“那兩個‘大力士’重複了剛才的動作,和我奶奶說笑,不一會兒我們一家人就準備好了。奶奶給了這兩個人兩大組作為感謝。

當回到家,奶奶很快在每個碗裡擠了三個麵糰球,倒了紅糖、花生和奶奶自己做的黑芝麻。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開心地笑著。我甚至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在城裡吃的月餅。我很難和這個蛋糕相比。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也是我吃過的最有意義的中秋節!今天是中秋節,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我父親從小就告訴我,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個傳統的中秋節。那天的月亮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圓更亮。那天晚上,人們會像明月一樣仰望天空,希望家庭團聚與和平。

中秋的隨筆5

中午,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疊元寶,我們仨在一起比賽誰疊得最多,每個人都使出了絕招,只看見手指不停地“舞蹈”,不一會兒功夫,紙就用完了。結果,我們仨打了個平手。雖然沒分出勝負,但是比賽的過程很開心……

今天是中秋佳節,一早媽媽就上街去買菜,買了很多好吃的,惹得我直流口水。今天的飯菜更是特別美味,讓我吃過之後回味無窮。

中午,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疊元寶,我們仨在一起比賽誰疊得最多,每個人都使出了絕招,只看見手指不停地“舞蹈”,不一會兒功夫,紙就用完了。結果,我們仨打了個平手。雖然沒分出勝負,但是比賽的過程很開心。

天漸漸黑了,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裡觀賞著又圓又大的月亮。沒過一會兒,媽媽和爸爸又把小桌抬到院子裡,擺上食品讓月亮“品嚐”。我還像模像樣地面朝夜空拜了拜。接下來貢品就又都成為我們一家人的食品了,也不知道嫦娥吃到沒有。就這樣,我們一家人繼續邊吃月餅邊賞月。

正當我們盡情地享受著如水的月光和夜的寂靜時,妹妹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天上為什麼有月亮?有人說月亮上有嫦娥,我怎麼就看不到呢?

我剛想逗逗這個傻妹妹,奶奶卻搶先說道:嫦娥的故事只是傳說,不能當真的。妹妹聽了點了點頭,不再問了。不過,顯然這個答案她一點兒也不滿意。我想她一定和我一樣希望所有的傳說都是真的吧,如果沒有了神仙,這個世界該多沒意思啊!

中秋的隨筆6

九月,秋風送爽的季節;九月,涼風習習的季節;九月,同時也送來了美麗的中秋節,今年的中秋節有些調皮喲!

“九月三十日”我一邊翻著日曆一邊念著。期待已久的中秋終於來臨了。耳邊吹過的秋風在為我慶祝。似乎慶祝地早了些。甜滋滋的笑容掩藏不住,兩顆兔牙亮在嘴上,甜蜜蜜的笑著,比蛋黃月餅還甜!媽媽看我這傻乎乎的樣子笑得合不攏嘴,笑著對我說:“小傻瓜,還要等到夜晚九點才能賞月、燒烤呢!”我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是個很有耐心的好孩子,一定會老老實實地等到夜晚明月升起時的!”媽媽滿意地走開了。其實,媽媽是怕我這個小饞嘴偷吃了放在冰箱的雞翅。我望著冰箱,直流口水。一個個不安分躺著的雞翅似乎在誘惑我:“過來呀,我可好吃呢!”一隻雞翅說。“來呀,過來嘗一口。聞聞,我多香!”……我揉了揉雙眼,一看,它們並沒有動埃再看看——“快過來啊,我可香甜了!”心裡一想:會不會是自己心理作怪?“恩,一定是!”一個堅定的聲音告訴自己。我躲過了雞翅的香甜誘惑計劃。當然也同讓能抵過其他食物的誘惑啦!於是,自己得意洋洋的笑了起來……

“咚、咚、咚…·”掛在牆上的老鐘敲了12下。我用著期待的目光望著它,反應有點遲鈍地說:“到九點啦,九點啦!”興奮地手舞足蹈的我大叫著:“媽媽媽媽,賞月啦,燒烤啦!”東找找、西找找。一個人影都沒有,我連忙趕到三樓。終於,看到了他們。望著天空,我陷入了一臉的呆滯,一陣冷風掠過——沒有月亮。“媽媽,媽媽!中秋怎麼會沒有月亮!”我驚呼。“不可能!只是未到時間而已罷了,再等等、再等等埃”“哎,好吧,雖然這次的中秋沒有月亮。但是,沒有月亮的中秋並不就是不代表不是中秋節埃”我開始自我安慰起來。與大家一起擺好燒烤的餐具後開始烤起了燒烤。我怒氣衝衝的拿起一把雞翅說:“哼,還不是吃掉你們了!”得意洋洋的烤起雞翅來……

不久,一盤烤焦了的雞翅就被我一掃而光了。我挺著脹鼓鼓的肚子回到房間睡覺去了。心裡還想著那個好吃的烤焦雞翅。而且,也忘不了這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中秋的隨筆7

今天是個舉家團圓的日子,在這個充滿思念的日子裡,我又怎能釋懷,又怎能不感傷?還是那句說了無數次的話,別人都說,時間是治療感情傷痛最好的良藥,可在我身上一點兒也不起作用。想你,又成了我今天唯一能做的事;回憶,又成了我最大的敵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睜睜的著它一點點的把我所有的偽裝和裝出來快樂和幸福,全都完全催毀,不留一絲一毫……

一個人,一顆心,寂寞荒涼不是因為是一個人,只是因為是一顆心。我的心很大,能夠容下你所有的傷害;我的心很小,只能容下你一個人,你走了就空了,但也就此封閉,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了……

中秋節,在我看來就是我的感情忌日,人活著,心死了。最大的悲哀

中秋的隨筆8

我盼望一年的它,帶著滿面笑容走到面前,十分親切擁抱我,以至於我的雙手被它弄到背後,旁邊跑來另一好友,忽而“咔噠”一聲,我帶著一副“銀手鐲”,木然地站在監獄中,無論如何敲打牢門,我也必須與好友錯過。

——題記

農曆八月十四日夜,一親戚來訪,此時必有一大餐,中有各類海味,令我期盼的程度不亞於年夜飯。因客人來的較早,享了一小時的口福,填了一肚子的美味後,七點半我先行下桌回房,父母與客人在餐桌上交談。

回房間後,吹著空調,讀書、寫作業、玩遊戲,好不愜意,壓根沒有意識到,天已經很黑了。

臨近九點,電話手錶的鈴聲如往常一樣,伴著閃爍的畫面找上門來,我與好友約定準時九點樓下見。

放下手機,準備換衣服,猛然想起客人還在家裡,此時此刻溜出去自尋樂子,豈非不尊重客人?我退了回去,癱在床上,房間的門黑沉沉的,沒有鎖,但出不去,房裡的我軟綿綿的,想出去,可沒“鑰匙”。年輕本該氣盛,我卻逆來順受地當階下囚。仰視天花板,一瞬間想從中鑽個洞跑走,看看自己,幻想著能穿牆。然而它們總歸是天馬行空,側個身,透過幾近一面牆大的玻璃望向天空,天已經很黑了,空中只有一輪明月。臨近八月十五,月必甚圓,以玉盤稱之仍有不足。不知為何,總覺得月在天上,不夠圓也不夠亮,不夠圓者,時時認為應從某處取下了一塊,進而補全。盯之一段時間,恍然出現另一圓月,與其並肩,其上一塊,已要墜矣,且正是原月所需式樣,欲落卻不能落,十分憋屈;不足亮者,便是目光所及之處可直視無礙,心中隱隱感覺有處依舊缺少光亮,卻只能不了了之。圖片

十點,客人起身,我總算擰開了房門。兩個半小時猶如二十三小時,剩下的一小時只用來吃個飯。送了客,收拾了家,洗了澡,完成諸項事務後,回房準備睡覺。

拉上窗簾前,最後望一眼,天未亮,月未圓,低頭看了一眼電話手錶,“人未聚。”

直到現在,它仍未響一聲,為這位從“獄”中脫出之人報喜。也就是說,我與好友,註定錯過。

中秋的隨筆9

一個人在街上閒晃,蕭蕭葉落,無痕亦無聲,真正的好不熱鬧.葉子被風吹到整齊卻又零散著.像爭先恐後想目睹帝王風采的百姓卻讓衛兵攔了住.於是有秩序地混亂著……

秋天的訊息是在我還穿著短袖衣服睡覺的時候隨著我的痛覺神經傳過來的,於是我就跌入秋天了.

一個人在街上閒晃,蕭蕭葉落,無痕亦無聲,真正的好不熱鬧.葉子被風吹到整齊卻又零散著.像爭先恐後想目睹帝王風采的百姓卻讓衛兵攔了住.於是有秩序地混亂著.

風還是那麼吹的,路還是那麼躺著隨人踏,乾癟的葉子還是會在人們碾碎它們心臟的時候無助地哀號,人還是那麼正著走路,面無表情.不知道“面無表情的表情是最好的表情“這句話是不是適用於所有的人.

陽光,柔弱得不再耀眼,蒼白得帶著死亡的氣息.可是它就是那麼不自知啊!做著垂死掙扎,遊蕩在樹木、道路與路人的身上,尋求幫助。

中秋節啊!月亮就那麼破碗似的吊在天上炫耀它的清高麼?還是在裝吊死鬼?

月缺,人會圓麼?即使圓了,真正圓的是什麼?只是硬綁在一起的空殼!心卻是零散得像大漠的沙。

晚風,真像鬼吹的陰風,讓人感覺寒冷是由心臟向外瀰漫開的,到了外界又被變本加厲反射了回來。

悽風殘月裡,今天的死亡近了,明天的新生也近了。明天還會這麼冷麼?明夜的月亮該會是圓的了吧。

中秋的隨筆10

一開始,以為愛情是一切,以為自己瞭解一起,以為擁有就是永恆,不明白失去是什麼滋味;

後來明白,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段愛情並不一定會白頭偕老,慢慢的從感性走向成熟;

在後來,在一起是緣分,走多久也是緣分,所以相愛時用心就好,分開了祝福就好;

一段感情,總是開始得很幸福,中間走的很坎坷,結束卻又很悽然;我們曾經為了彼此,想要多瞭解一點,自己不斷接觸對方的愛好、朋友,但總是慾望越來越多,很可能有一天,我們忘了曾經的幸福,只為此時的一個小誤會,所以,修煉愛情的境界,能達到一種平淡卻不厭倦,又談何容易!

淡然於心,需要的是我們的勇氣,寬容還有包容,幸福的就存於心間,不愉快的就讓它隨風吧!

值此中秋,只願,大家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無論漂泊,在家,單身,已婚,都願忘卻過去的不如意,來臨的將是一天天如愛情般開始的動心、美麗、永恆的日子!

中秋的隨筆11

轉眼就是中秋節了,我們還沒有一點準備,或許是因為那裡氣氛相對沒有那麼濃烈吧。半年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湍急的流走了。這天變成了昨日,昨日又變成了過去。我們期望時空定格在那一刻,想要抓住些什麼,卻不曉得自我想要什麼。時光總是那樣的公平,不曾為誰慢半拍,也不曾為誰快半拍。中秋節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臨,我們還漂泊在另一個城市。

已經是凌晨,馬路上沒有行人,那裡中秋的夜晚很涼,絲絲涼意佔據了整個夜,路燈在月光下也變得有些暗淡了,望著月亮,從那抹銀光裡,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嫦娥的影子,而我們就是那后羿,只能望著月亮出神。眼睛忽然有些發澀,我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頭後卻發現,腳下那清晰的孤影觸動著心底的思念。我們踩著自我的影子,開始漫無目的的行走

同樣的月,有人喜有人憂,生性多愁善感的我們,看淡淡的月光有著一抹憂傷,像是一顆孤寂的心,就如今晚的月亮那般孤獨,那淡淡憂傷的光,無限的悲傷,生活的不如意,就如今晚的彎月憂傷著不能圓的遺憾。

青春如同這個季節的落葉,孤獨的身影在風中迴盪,任風飄零。那憔悴而憂傷的葉子,靜靜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生命的終結就只有碾成泥了。“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多麼的淒涼。春天裡這片葉子像嬰兒一樣聲聲啼哭著喜悅,長成生命一樣的蔥綠,而此刻它竟落得如此的悽慘。而我們們這代人的青春正是地上的落葉,時光的秋風將我們們的青春吹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讓我們們百般的苦惱。儘管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擁有青春懵懂的活力,煥發無限的力量,膽敢勇闖命運的河流,踏平生活的坎坷,邁過生命的艱難,尋找生活的快樂。然而命運總是考驗我們們的信心,折磨我們的意志,剝奪我們的幸福,扼殺我們的期望,埋葬我們的前途。

人世間的公平與誰理論!一樣的生命,卻不能一樣的活;一樣的活著,只能承受不一樣命運。不堪負重,一無是處,生命就這樣消耗殆盡,在歲月裡蒼老。:

如此的蹉跎歲月,任時光的風浪將自我掩埋。我們就是那無根的浮萍,在歲月的河流裡漂流,隨風去,隨風來,居無定所,流離失所,盡在時光的流裡氾濫。我們務必學會自我們調節,生活即便是痛苦,也要唯心向暖,支撐著空虛潦倒悲寂的心,也許就會變得快樂。我們渴望能在生活裡得到幸福,就務必努力拼搏、追求、付出、爭取,時刻謹記,告訴自我應對生活,不要哭泣,眼淚是不會博得命運的施捨;不要屈服,只有堅強才能驅散陰霾;不要自卑,只有勇敢才能在廢墟中站起來。

中秋的隨筆12

中秋佳節,外地的叔叔寄來一盒月餅,裝飾極其精美,價格更是令人咋舌。不料盒食之,其味平平,與蛋糕店裡幾塊錢一個的月餅無異。心中感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前在電視上看到主持人對過度包裝的罪惡言之鑿鑿,尚覺不以為然,親身體驗之後才知其可惡之處果然馨竹難書。

萬事皆有因果,現今人們往往只關注外表,而淡化了內在之重要,他們漸漸變得膚淺,確樂此不疲,就如那些動輒數億的“大製作”,看後往往沒有一點印象,但卻仍有著不低的票房。

那英說:“別管你長什麼樣,只要歌唱的好,人就加分。”是金子到哪都發光,可見內部充實,辨識度自然就高。就像一把珍珠扔在沙子上,很快就能撿出米,還要包裝幹什麼?!

不禁想起一本書上的趣聞:

滿滿的禮堂,眾人引頸而待。

傳說中的陳寅恪來了,布衣,布鞋,布襪,腋下夾著布包裹。開啟布包裹,裡面有幾本本線裝書。一點風景都沒有。有人就納悶了,這位號稱教授中的教授,怎麼沒有一點派頭,連個裝書的皮包都沒有?

可他一開講,語驚四座,連走廊裡都擠滿了聞聲而來的教授。

中秋的隨筆13

中秋在即,眼下學校要放假。據說今年的中秋節和教師節緊挨著。很多人都在規劃著假期行程。五一可以不回家,假期亦可以不回家,八月十五乃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對於一個經常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這次的家是必須要回的。八月十五故又為團圓節。我們當然也不例外。問題是回哪個家。按照往年的慣例,先是回我家,因為我家離單位比較近。學生一離校,我們隨後就踏上回家的路途。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放假改在了下午。下午走親訪友,歷來很少,只好推到明天。中秋節回家,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佳品。平常可以隨意一些,但如今不能馬虎。除了月餅之外,其他的食品不是不可以送,但那些都只是配搭。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這裡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相傳元末時期,中原百姓不堪元朝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朱元璋欲聯合這些人一起抗元但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劉伯溫於是命王昭光製造餅子,餅子裡藏入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這才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東北地區至今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究竟月餅是否源於那個時候,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對家鄉的思念,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願。

可見中秋節作為一種傳統佳節已經深入民間,紮根於人們的心中,而中秋節,吃月餅,賞月亮,更是一種絕美的人間享受。那麼,為何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呢?或者說,為何八月十五要賞月呢?據說八月十五成為固定節日始於唐初,“八月十五中秋節”(《唐書太宗記》)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事實上,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難怪中秋節要賞月。從季節這個角度講,七、八、九月為秋季,八月是中間月,而十五又處於八月的中間,故八月十五就稱之為中秋節。從農業這個角度講,我們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秋天顯然是收穫的季節,收穫之後,那些東西總不能束之高閣,還是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的。於是就擬定這樣一個節日,為的是一家人聚到一起分享秋後的收穫。該吃吃,該喝喝,不亦樂乎?

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過了中秋節,這一年也算是過了一大半。馬上就是十月一,元旦。時光如電,說的一點不差。月圓之時,渴望一家人聚一聚,這恐怕是天底下所有人的共同心願。就藉著這個傳統節日,把自己對家鄉對親人的那份牽掛和思念一併寄回家。每逢佳節倍思親,真的是這樣。不信,你去異鄉住上一兩年,舉目無親,你就知道什麼是思鄉之情,什麼叫想家,何謂鄉愁。

記得上大學那會,八月十五是不讓回家的。學校給發月餅。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水果的,真是應有盡有。吃著他鄉的月餅,就是吃不出家鄉月餅的那種味道來。我後來才明白,那些月餅不是不好吃,是看和誰吃。你那時候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想到了家裡邊的親人,就跟鬧鐘定了時一樣,不自覺的。月餅,就是要中秋吃,而且是和家人一道吃才好,吃的是心情,吃的是那種氛圍。

他鄉的月亮不能說不夠圓,也不能說不明,可就是缺了家鄉月的那種親切、可愛——你覺得它離我們是那樣的接近——你可以說,那就是你一個人的月亮。你想要擁有就能擁有,因為那是你獨有的感覺,可在外面就不一樣,實在沒有那種感覺。任何人都可以說,那是他的月亮,不是我的或者你的。歸根結底,那不是你我的家鄉。難怪說,月是故鄉明。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皆因那不是自己的家鄉,故連月亮也成了人家的不是?月亮,家鄉。多麼美的語言,多麼悅耳的詞彙!

也許在外面住慣了的人已經沒有這種內心的撕扯,而是習以為常了。若不是因為紮根在外多時,恐怕就是一種麻木。這顯然是很可怕的。家鄉之所以稱之為家鄉,就是因為你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那個地方,那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那裡的衚衕,人家,對你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無論你走到哪裡,你都不會在心裡捨棄它們,它就像刺青一般刻在了你的腦海裡。你的身上包括你的話音乃至血液裡,都有它的存在。那裡顯然就是自己的根。如今你不回家,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與家的那份親切感慢慢就會淡化,剛開始可能沒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你反而越是需要那份最初的家的感覺。如果中間一下子沒有了,這對於一個人來說就等於切斷了自己的生命之源,即失去了所謂的根。久而久之,內心的那種惶恐和寂寥就會席捲而來,頓時感覺一切都跟空了一樣,連心也是空的,如同浮萍飄在水上,沒有了著落。即使該有的都有了,心裡也會隱隱覺得缺了點什麼。這才是真正的漂泊,心的漂泊。一旦沒有了根,幸福就會離我們遠去。不管是誰,不管在哪,都是一樣。並且最終都是要回歸到家鄉的,所謂葉落歸根。

鑑於以上種種,我極力鼓動老公他回老家一趟。老公當時應允了。可最後竟說,那也得看家裡的意思。天哪!這叫那檔子事啊!回家還得經由老家人的同意,說好聽點,家裡邀請我們,我們才回去。我立刻就明白了話裡的意思——近鄉情怯。我想也是。這麼長時間沒回去過了,都不知道家裡的具體情況。好在,他信奉一句話: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老公的心裡是有家的,只不過被現實的表象掩蓋住了,或者說是他自己故意這麼做,為的是不讓別人覺察出他的兒女情長來,免得被人說成是脆弱。久而久之,連他自己也感覺不出自己有回家尋根的需要了。他也被自己給騙了。這就是所謂的慣性,越是這樣的人,越是需要有人從旁提醒,否則會看不清真實的內心,無異於失去自我,豈不令人擔憂?

無論如何,中秋節,我們要回家。帶上月餅,帶上祝願。

中秋的隨筆14

昨天下午行政會後知道,我們的中秋節假期從5號下午放到9號上午,9號下午正常上課,後來聽說另一所兄弟學校是5號下午兩節課後放學,9號晚上學生報到上自習,而今天早上又聽一位朋友說,他們學校也是5號下午放學,但是8號(中秋節)下午四點,學生報到,晚上教師例會正常。

其實聽說我們放了四天假時,也沒什麼感覺,因為再下個週六還得補一天課程,但是,當中說中秋節晚上學校要開會時,我不得不從心裡感覺,我們的校長是人性化的管理的,是真正站在教師的角度來考慮工作的。

中秋團圓節,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團圓的中秋夜卻要開會,聽那些不關痛癢的說教,關鍵是兄弟學校的同事都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這種感覺怎麼能讓老師心理平衡呢,這種安排是體現了校長的權威還是讓上級領導看到你這個校長的魄力?其實一個校長關鍵是怎麼讓教師佩服你,而不是讓老師屈服你!

每一位校長都會說:校長算什麼官,我只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的。但是真正落實時,能與大家一起同甘共苦的,真沒有幾個。而結果呢:能與大家同甘共苦的,幹一天,我們的師生會記住他的好,記住他的為人;而把同甘共苦當作表面文章的,可能也會出現人走茶涼的感覺,甚至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其實老師是最溫和的群體,沒有人願意去和領導做對,但是,老師卻也是一個敢於挑戰的群體,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自己的不滿,但是這種情況往往受害的是學生。領導只是降低了自己的預期成果而以!

所以做校長的,把學生放在心上,把老師放在心上,那麼不管你將來走到哪裡,去到何處,你將是他們永遠的牽掛。

當然,如果再往開來想想,社會中的各級領導又何嘗不是呢,當小兵的,中層領導可能就會在一個單位幹一輩子,但是那些領導卻只是這裡的過客,他們是把自己的這一站當成了家,還是當成了旅館,這就是領導的工作作風。如果當成了家,他做一天,也會用心經營,但是如果當成了旅館,則可能任意所為,反正有後來人收拾!

把崗位當成家的領導,工作的也肯定舒心,因為身邊的都是兄弟姐妹,把崗位當成旅館的,只是一個過客,因為身邊的也只不過是過客,沒有人會留下記憶!

中秋的隨筆15

今天是8月15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的圓,特別的亮,中秋節的那一天,我們還要吃月餅,月餅裡面有很多好吃的餡,其中,我最愛吃的餡是豆沙餡和鹹蛋黃餡,那你們最喜歡吃的事什麼餡的呢?

“一輪明月掛空中”,中秋節這天晚上,我和家人坐在院子裡,邊欣賞著美麗的夜景,邊品嚐著瓜果,媽媽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髮,讓我想起了媽媽以前跟我說的“嫦娥奔月”的故事,這時,我的心裡無比激動。據說,在這天晚上美麗的嫦娥會出現,但是在這天晚上我睜大了眼睛左看右看就是沒有看到嫦娥的出現,所以我現在再也不相信這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的故事總是那麼的神奇,那麼的美麗呀!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家庭團圓,又有多少人為了生活而遠離了自己的親人,無法團聚在一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