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作文(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清明節作文(15篇)

關於清明節作文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姥姥,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姥姥,有多瘦骨嶙峋。她悲痛地蜷曲著,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母親無法相信,姥姥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姥姥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姥姥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們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姥姥,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悲痛,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們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母親、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姥姥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悲痛。可是,姥姥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安x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姥姥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姥姥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母親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姥姥,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母親陪著姥姥,下半夜,姥姥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姥姥,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教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著村裡的人。我想,姥姥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是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悲痛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姥姥,以表示我對姥姥的思念。

關於清明節作文2

清明節是大家中國人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大家以此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尊敬與懷念。

今年清明節,大家全家還是象去年一樣,早上乘車到木洞鎮後,大家就急急忙忙地登上渡輪。站在船頭,我抬頭一看,天空灰濛濛的,像要下雨的樣子。一陣江風襲來,我不禁感到陣陣寒意,我趕快捂緊隨風飄動的春衣。一陣“嗚嗚嗚……”的船笛,又使我不禁精神一振。忽然,一隻水鳥像閃電一般掠過江面,在白霧茫茫中轉眼不見了蹤影。渡輪在隆隆的馬達聲中抖動著,送大家渡過了浩浩蕩蕩的長江,來到了江北。

路邊農田的油菜花一片金黃。遠處山上紅的桃花,白色的李花也競相爭豔,夾雜在青山綠樹間真是好看。一陣微風送來的陣陣花香,真讓人陶醉。小溪兩旁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像在給大家扇風一樣,更讓我覺得春寒料峭。

大家一家人在山路上蹣跚前行。臨近墓地的一段路很不好走,大家一步三滑地好不容易到了墓地。這時天上飄起了零星小雨,滴在我的臉上,令我感到了絲絲涼意。我不由得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來。詩中的描寫的情景與現在是多麼相似!這時,外公將白色的紙幡掛上墳頭的竹枝上。紙幡立即隨風飄舞起來。我和大姑婆把籃子放在地上,在墓前點上香燭和紙錢。大人都表情凝重。媽媽教我點好三柱香,在墓前行了跪拜禮。大姑婆眼圈紅紅的,跪在墳前說:“爸爸,大家來看你來了。”這一番話讓我心潮起伏:清明節來已故長輩墳前掃墓,這是兒女在表達對父輩的緬懷和尊敬,這是濃濃的、割不斷的親情啊!我的思緒隨著嫋嫋青煙飄逸著……這時,我覺得自己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紅燭發著或明或暗的光,一閃一閃地燃燒著,流下的蠟像是在人們流下的淚珠。

大家祭拜完後,在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大人們一步一回頭,戀戀不捨地慢慢地離開了墓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在滿眼春色中,我感到自己長大了,自己肩上已有了不輕的責任。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已故的親人掃墓,並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關於清明節作文3

陽春三月,正是踏春出遊的好時光。俗話說的好:“清明前後,點瓜種豆”,說明清明時節,萬物更新,春意正濃,油城景象必定給力,不讓我們失望。我們一家人隨著春遊的熱潮,到各處踏春,油城無處不飛花,清明時節玉柳斜,讓我給大家一一道來。

長長的廣利河穿過東營,流淌在家門口,沒走幾步,就來到了第一處景點——新區會展中心公園。一進公園,便有了新發現,公園中出現了不少野餐隊伍,有的扛著帳篷,支在地上,往裡打氣;有的搭起燒烤架烤肉;還有的孩子做遊戲,放風箏……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在廣利河邊,河水在陽光下銀光閃閃,微波中盪漾著黃色、綠色、紅色……讓人心曠神怡。湖面遊人蕩著小船劃來劃去;有的孩子乘著皮艇在河中游弋;還有的大人乘著木舟在水中行駛……別有一番景色。河邊的岩石十分奇特,有的幾塊堆砌在一起,彷彿一隻大烏龜在岸邊休憩;有的長條橫條搭成山洞;還有的像老虎下山、猴子撈月。石山上開放不少讓人叫不上名的野花,粉紅的、深紫色的,和路旁的大柳樹、松樹相伴,畫面更生動了!我小試身手,從一條蘆葦小道爬上假山,身邊荊棘盤繞,一不留神,碰上荊棘,就有好戲看了:褲子被它勾住,用手去拉,又被小刺劃傷,在爬山時,好幾次出現這樣的險況。不過,當我爬上終點的時候,那種痛苦便無影無蹤了。站在山頂,?望遠方,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展現眼前,美不勝收的清明時節。

我們又驅車來到了溼地公園,這裡雖沒有紅花綠草,只有一大片光禿禿的沙灘,可在這片沙地上,仍有在野餐、休閒的人群。孩子們比公園中更多了,在沙地上堆地堡、挖河道、撈小魚……大人們有說有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吃著水果,顯得十分愜意。

最終,我們來到了森林公園,呦!來這裡踏春的人們更舒適了,架起遮陽傘,鋪上帆布,支起帳篷,擺上收音機……真有一派休閒無事一身輕的景象。清明時節從古至今就有插柳的習俗,正當清明,柳條隨風舞動,柳芽、柳絮掉了一地,好像鋪了一層美麗的綠色地毯。我們各折了一根柳條,盤在頭上。我還多折了幾支,編成了各種形狀,套在頭上,掛在胸前,圈在腰上。哈哈,柳枝兒給我們帶來不少樂趣。

關於清明節作文4

細雨蒙的,透過細膩的雨絲兒,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行人不多,嘆息,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著幾滴小雨,伴隨著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裡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裡都沾著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裡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的大院子裡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裡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著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著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著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著我的回憶,觸控著空氣,觸控著風,看到它們彷彿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關於清明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兒童們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關於清明節作文6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似乎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有人說,“其實作文並不難”,這是將作文簡單化了,如果不難,為什麼世界母語寫作會成為一道世界難題?

有人說,寫作文需要天賦。其實不然,因為作文不等於創作,創作需要天賦而作文則不需要作文只不過是表達思想、記錄生活、抒發感情的一種工具。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似乎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過。在家,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與家人一起往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往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父親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往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展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展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預備停當,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父親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宅兆前許願“希看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平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關於清明節作文7

你悲傷,或者流淚,已發生的不會改變;你努力,或者奮鬥,時光前進不會倒退;你失意,或者歡笑,生活依舊在繼續。清明節,忘記過去,迎接新未來!

替你拂去晶瑩的淚水,讓你的憂愁隨風飄散;幫你撫平受傷的心扉,讓你的傷痛逐漸變淺;送你一句關懷的祝福,讓你的快樂愈加明顯。清明節,願你無憂愁!

又是一年清明到,送你一個清明果,讓你健康無憂愁;送你一杯友情水,友誼愈來愈加濃;送你一片柳葉飛,讓你快樂滿天飛。清明時節,願你幸福無憂!

清明時節踏青好,長假來臨邀你遊;拋開工作的忙碌,緩解奔波的疲倦;散散步來心舒暢,輕鬆自在逍遙現;放鬆心情來享受,願你長假玩得愉快!

年復一年,這種滿目蒼涼悲哀的情景,又是如此熟悉的呈現在我的眼前!

這幾天,入我眼眸的四處都是有關於清明思親的文字,為那些生命的消逝而悲哀的文字。那些文字在我眼裡,字字句句都是如此之悽婉哀傷,令人肝腸寸斷!

看著這滿目蒼涼的文字,我的心與手都情不自禁,雖然自知自己的拙文無法表述清一切,但是面對著這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也該敲擊點什麼吧!或自責、或內疚,又或是那種對親人思念之痛。總之是心有千緒,忍不住想要表達。

羨慕杜牧,更是敬佩由他筆下溢位的那一場清明雨,寥寥數筆,一幅春雨紛紛,寒氣逼人,名酒飄香的山水畫就被他勾畫的淋漓盡致。

清明時節雨紛紛似雨又似淚!就如人們的思親之淚,在清明節來臨之即盡情揮灑,灑向青冢!為親人添一鍬黃土,在陰與陽兩界寄上一份心靈的慰藉!

我是一個嚮往清靜,更是一個喜歡清靜之人。所以每逢一年中的任何一個節日,我都會自覺的避開,一個人找一個小小的角落獨自憐。

可是清明節不同,它對我來說有著極重的份量,讓我的之心一再地往下沉!特別是今年的清明節,更是非比往年。

風雲歲月悠悠而又無奈,厚重的土襄片片冰涼,空中的雨絲飄然而下;這就是清明,讓人的心,更添悲哀!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此話可是一點都不假。即使不是雨紛紛也是陰沉沉,讓人心感淒涼,哀思在清明節如潮湧動

關於清明節作文8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鬥”,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裡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裡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關於清明節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日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田地裡。背面是高高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一下飛走又忽一下飛來,給寂靜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名字、出生及其逝世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與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景象,我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淚水還是不爭氣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火焰映紅了爸爸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關於清明節作文10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這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這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這就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

民間傳說寒食就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這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這也是清新的陽氣。

關於清明節作文11

夜裡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裡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絡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裡哀號盤旋。

關於清明節作文12

到了山頂,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房屋是褐色的,農田,森林都是綠色的,水庫是澄清的,山下的人們像一隻只小螞蟻,在費力地向上攀爬著。

前天是清明節,爸爸說帶我去爬青雲山。我一聽樂啦,一蹦三尺高。坐車到了山腳下,呼!和我一比,這山可謂巨人中的巨人。看著大山的面孔,彷彿大山正在對我說:“小孩子,你還是別爬了吧,可不要自不量力哦!”這下可把我惹急了。心想:不就一座山嘛,我要是爬不到山頂,我以後就不登山了!可沒想到,困難還在後面等著我呢!剛和爸爸爬到山腰,我就累得喘不過氣來了,說什麼也不往上爬了。爸爸這下可急了,這都快到山頂了,又不爬了,怎麼辦呢?突然,爸爸管都不管我就自己往上爬了。我毛了,慌忙上前追趕爸爸。事後才知道,爸爸為了讓我繼續爬,才使出了這招“激將法”來激我的,原來如此!

爬呀爬,剛剛爬到一個夾道旁,一股股風迎面吹來,涼快極了,與山下炎熱就相差許多了。從夾道旁休息片刻,我們又準備出發了。可是映入眼簾的,確實不可能爬上去的石頭,雖然石頭上面有人工鑿開的小洞,但是看著那麼光滑的石面,怎麼也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最終沒有戰勝恐懼的我還是讓爸爸硬拉上去。到了山頂,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房屋是褐色的,農田,森林都是綠色的,水庫是澄清的,山下的人們像一隻只小螞蟻,在費力地向上攀爬著。眼下的景色就像一幅畫,它沒有山水畫的優雅,卻賦有濃濃的詩意;它沒有《蒙娜麗莎》的安詳,卻又是那麼美麗。坐了一會,要下山了。爸爸為了試試我的膽量,所以是從西面下山的。那個地方沒有石階,全部都是平整的石面,我一看,傻眼了,這能下嗎?爸爸教給我一個小竅門:不要看前面的路,要看你腳下的路,否則你只會更加的恐懼!我試了試,還真管用!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地挪下了山。不過爸爸的話倒給了我一個啟示:再成長的路中,不需注意你前面的路是否長短或是否好壞,只需注意你腳下的路是否平整,這樣你的成長道路才會更加堅定與踏實。這次登山可真不尋常啊!

關於清明節作文13

“又是一年芳草綠”,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我們中國人都會回老家掃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如果想的話就認認真真地聽吧!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裡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裡面的衣服上寫著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聽了這個傳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

我們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們全家人開著車前往漢壽掃墓,到了漢壽,我們直奔太奶奶的墳墓前。路上爺爺說著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爺爺死的早,太奶奶一個人辛辛苦苦養大了爺爺他們幾兄妹……這時,大家的眼睛溼潤了,我這個小小男子漢眼淚也快爬了出來。

來到墳墓前,爺爺點燃蠟燭和香。我們排著隊伍準備磕頭,當爸爸磕頭時,心裡好像一直想著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裡還默默地說著一些祝福的話。輪到我磕頭了,我心裡描繪著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雙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將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掃完墓,我們往回走,這時心裡的沉重沒有了,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欣賞著春天的景色,金燦燦的油菜花望不到頭,到處都是黃;柔嫩細長的柳條隨風飄動,像小女孩的頭髮在風中飄舞,我們摘下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春天真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宗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現在也成為了親人團聚的節日,希望能世代相傳。

關於清明節作文14

提前的梅雨季節,東方的城市,天空常常恢恢,水墨淡雅,又不失陽春三月裡生機,清晨黎明的天空也因連綿陰雨而顯老了,褪不去的是雨過天晴後的燦爛陽光,草的逢春和花的開放依舊是不緊不慢,溫度到就放情生長,總讓人有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細品,徒添幾分人世的可笑和無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節到,徘徊在人生中又一個小的分叉口,充滿很多無底的惆悵。梧桐更兼細雨,勾起對逝者的思念,曾經的一句話亦或者一件事,平淡無奇卻又是充滿了長者對己的關心、愛護,而自己腦海裡只有習以為常接受,卻是不知回饋愛,只是執著著爭一些虛名假利,也有幾分永遠裝不滿的知識。

不可否認,真正意義上的工作是思想和心理都成熟,理性和感性並重,存於世間的一種必備手段。不過,生命中的重要的事情也有很多,能和親朋好友相聚,共謀事業,每個人用自己的付出換回大家更大的成功;與家人共棲一屋下,品嚐酸甜苦辣鹹,用自己的愛心去傳遞世間的溫存;相遇人生中有緣人,送上離別時的祝福,多少留有餘香。

不是什麼緣分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各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觀和不同的人生軌跡,似懂非懂得歲月,已成為釋放的煙花,璀璨的同時卻也短暫。所以,朋友們,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想想你生命中已逝的故人,他們在你生命中留下的關愛,而你真心感受過,感激過,回饋過愛嗎?請珍惜你身邊那些不晚的愛,隔斷親情而出門在外,求財的同時卻是更多的照顧好自己身體,父母所期盼的是你有幸福的日子遠勝過你透支健康換財富;或許你的爺爺奶奶只不過是希望聽到你偶爾的半句關心的話而已,或許你的侄子只不過是希望你抱抱他,跟他開一個開心的玩笑,僅此而已。

人應當活在當下,閒暇時經常想想,自己做過比平凡工作還重要的事沒有,亦或者是有意義的事。平淡的清明節,不平淡的掛念。

關於清明節作文15

清明節下午,我們舉行了一次活動——包清明果。

中午,同學們雖然坐在教室裡捧著書,可那激動的心卻早已飛到了食堂。

“叮零零”熬了一中午的時間,換來的是同學們一片歡騰。我排著隊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心裡琢磨個不停:清明果怎麼包?會不會很複雜呢?真讓我恨不得飛到食堂去。

終於到食堂了。同學們馬蜂窩似的擁進顯得窄小的門,來到自己的座位上。真幸運,那些材料正好在我們那桌。不一會兒,我們那桌上就擠滿了同學,有的趴在桌上,有的站在長凳上。在擁擠的人群中,我隱隱約約看到有一個大盆,裡邊睡著雪白雪白的麵粉。

首先要讓水來大盆裡當“指揮員”,讓散開的麵粉寶寶們擁抱得緊緊的,成個大大的麵糰。這一步稱之為和麵。面和好以後,該讓我們大顯身手了:先取一段差不多手掌心一半的麵糰,搓圓後壓扁成碗形,再往“碗”裡裝餡,最後把開口封起就完成了。

聽完規則,我迫不及待地開工,可我那手中的麵糰總不聽使喚,一壓扁邊圈就乾裂,等我把裂縫補上後,定睛一瞧,這哪是隻“碗”呀!厚得要命,分明是我吃的趣多多餅乾嘛。好不容易做好了兩個“湯圓兒”。隨後,我用鉸子皮做了個“圓環圈”。看看其它同學的傑作,嘿,真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有的像一個可笑的奶嘴;有的像迷你窩窩頭;有的像新鮮出爐的包子;有的像一個“吃”得撐撐的大胖子,我也不甘示弱,一連做了三個奇形怪狀的清明團。

做完清明鉸子,我們就該回教室了,又將等待下一段美好的時光——嘗清明團。度過了漫長的蒸清明果時間,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又來到了食堂。可惜,那些好好的造形成了一糊黏黏的粥。同學們卻垂涎三尺,忍著燙也要把它塞進嘴裡,生怕被其它同學搶光了。雖然那味道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是,它讓我嚐到了勞動的快樂與辛苦。

這一次有意義的清明節包餃子活動,給我留下了國小時代永不忘懷的記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