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作文(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6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清明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作文(集錦15篇)

關於清明節作文1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於是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節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咱們帶上鞭炮紙錢和爺爺踏上了掃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咱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的山路,終於來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後,咱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咱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著風飄向遠方,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也遠遠的轉開了,同時,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的過去。

奶奶生前一直過著比較艱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讀書時糧食緊缺,住校也必須自帶糧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學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車了,奶奶看到後順手一抓,結果奶奶被丟擲了車外……從此,奶奶與咱們陰陽兩隔,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的孩子們。後來,失去母愛的父親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軍校。

奶奶,今天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你雖然離開了咱們,但您的愛卻留下來了,您的愛可以永遠照耀著活的人。這份親情讓咱們的心緊緊相連,這是血濃於水的情感。無論時空怎麼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的心不會變。不是嗎?

關於清明節作文2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著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著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裡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關於清明節作文3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的時候,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因此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好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好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就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的時候,天已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關於清明節作文4

中國的清明,總是半陰的天落一點兒銀針般額小雨絲。雨是大不得的。一大,便不是清明瞭。

雨。落在枯枝上,柳葉綠了;雨,落在小區的池塘上,漾開一道很淺的水暈;雨,落在空氣中,潮溼又煩悶;雨,落在疲憊的心上,給心靈一個靜謐的空間,朦朦朧朧,輕聲絮語著“莫愁、莫愁”……

吹面不寒楊柳風。陽春三月,清明時節,你可安好?透過雨的掠影,那麼模糊,卻也有一種略有醉意的溫情。有時,走在路上,真會有“欲斷魂”的感覺:會莫名的喜上一陣,也會無故地惶然若失。

這段日子不會失眠。因為三月的風聲,像溫婉的催眠曲,用低低的聲音撫平急匆匆的心;這段日子也不會難過??看著五彩的花季,什麼又都放下了。彷彿,屬於清明的,只有放慢腳步的閒適、慵懶。那個嘈雜的世界,恐怕並不適合這花海間浪漫的天地。此刻,小雨,又是淅淅瀝瀝了。不像夏季的暴雨那麼瘋狂,沒有雷聲,只是很融洽地落在傘上,車窗上,柳葉上,櫻花上。極枝禁不住小雨的花兒凋了,重新落入泥土,留一段淡淡的幽香,醉入心房。再一會兒,雨停了。不過一會兒,又下了……下下,停停,再下下,纏綿不斷的,清明的雨。

循著一院子的鳥語花香,粉的,白的,綠的,紫的,或大名鼎鼎,或默默無聞。走在路上,隨時遭遇花開,隨時恰逢花落,往往才挪了幾步,景變了,心境也變了。清明的日子,太多的詩意,隨處是天然美好的東西,詮釋了一個甜美而柔和的花季。

站在櫻花樹下,是無需打傘的。落在頭上的,多半不是雨絲,更像是雪白的落花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

關於清明節作文5

烏啼雀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我們家鄉的清明節都要去掃墓的,這是為了祭拜死去的祖先或親人。我們通常會提前準備好祭品,香燭,花籃等,以前我們還會帶鞭炮上山,現在我們要文明掃墓,鞭炮便不再被使用了。清明節的這幾天,細雨淋淋瀝瀝,正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下雨天的祭拜,踏著泥濘的山路,小心地保護著各種祭品。生怕它們受一點點雨水的淋溼。

清明節家家戶戶還得包一種餃子吃。那可不是一般的水餃,那餃子一定要包得夠大,那餃子定是由艾葉蘸染的綠色。為什麼要將白白胖胖的大餃子變成綠色呢?那是因為綠色代表著萬年青。餡也是有所講究的,可不是亂包的,餃子裡裹有雪裡紅(也就是鹹菜),竹筍丁,肉和香乾條。包餃子的過程,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還挺難的,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花上一定的精力,這就是艾餃了。青團也是清明,必不可少的食品。要想做成這道美食,可不比做艾餃容易呀!我們需準備糯米粉,青汁,色拉油,餡。

在清明這個傳統節日中,我們緬懷先人,吃著傳統清明美食,向叢林深處踏青,走走停停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

關於清明節作文6

清代美食家袁枚筆下的青團是這樣的:“搗青草為汁,各粉做粉團,色如碧玉。”清明前後是吃青團的最佳時期。青團的香味獨特,令人喜歡的難以形容,而我更是對其情有獨鍾。

廚房裡,外婆忙碌著,白白的蒸氣裡,旖旎著艾草那淡淡的香。在我的印象裡,這個節日是從一大早外婆的忙碌中開始的,也是從空氣中淡淡的艾葉香中開始的……

小時候的我,常常在外婆身邊,看著她把剛採摘回來的艾草清洗乾淨,放置於水中煮開,撈出剁碎,將其放在麵粉中,反覆揉搓,使它們融為一體。而我總會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外婆,看著外婆行雲流水的動作……

外婆把青青的麵糰揉成一個個小球,取出事先準備好的豆沙餡,把豆沙餡放進小球中央,包裹嚴實,一個個小青團如同一個個小碗,整齊的擺在蒸籠裡;開火,鍋中的水嘟嘟地冒著泡,漸漸地,不斷有艾葉的香味不受阻攔地衝出蒸籠,在空氣中奔騰,充盈了整個房間。我盯著蒸鍋,在廚房裡轉來轉去,可時間似乎與我做對——走得慢極了。“外婆,快好了嗎?”“外婆,蒸好了我要吃好多好多個!”“外婆……”我不停地催促著外婆,可外婆總是笑著說:“馬上就好!”急不可耐的我站在小板凳上,透過玻璃鍋,隱隱看到鍋裡的青團在水蒸氣的圍繞下,慢慢地由青色變成了墨綠色,好神奇啊!

“青團出鍋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吆喝,我飛一般地衝到灶臺旁。剛出鍋的青團冒著騰騰的熱氣,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那青團如翡翠一般,輕輕咬上一口,那艾草獨特的香氣,讓我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青團不甜不膩,軟糯不粘牙,艾草的清香彷彿融入豆沙餡中,散發出清淡悠長的味道,讓人吃了一個還想吃,怎麼也吃不夠,這不僅是青團的味道,更是一種幸福與愛的味道。

青團,特殊的時節,獨特的美食。它不僅是傳統節日的'美食,更多的是對先輩的緬懷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傳頌千年的詩,詮釋自古不斷的情,而青團則是這種情思,最美的載體……

關於清明節作文7

今年的清明節到了,下起了濛濛細雨,路上溼溼的。人們都來到了商店裡買冥幣,去給離去他們的親人燒紙了。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清明節的人物和景物。

我們回老家去山上燒紙,天空陰沉沉的還下著濛濛細雨,天氣非常的涼爽。草地上很安靜,一陣風吹過,野草就隨風飄揚,就像只用綠色渲染的中國畫那樣。我們跪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燃了事先準備的紙錢,一沓一沓的紙錢消失在灰燼中。雨慢慢的停了下了,草原上溼淋淋的顯得非常寂靜。我們內心充滿了悲傷,爺爺還用老家的方言對著那些灰燼說著什麼……

在山上來來回回轉著去了五六處墳地,爺爺給我一一說著:“這是你太爺爺的墳地、這是你太奶奶的墳地……”我們按著爺爺的指點上墳燒紙。

遠處好多人都在上墳燒紙,這是對逝去的人們的一種敬仰,也體現了晚輩門對前輩的緬懷之情。每年清明節上墳,是我們的一種風俗習慣,所以每當到了清明節人們都會給前輩們上墳燒紙,來表達我們對逝去的長輩的思念之情。

關於清明節作文8

中國人都知道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文化。今年初次成為法定假日。

在很多人看來,清明節就是掃墓的節日。民俗專家則稱,這話只說對了一半,清明節文化內涵不僅是緬懷故人,還有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的意味。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每逢清明,回鄉祭祖成了傳統習慣。

有人說:“清明節的人文精神有兩個層面:一是紀念感恩,緬懷故人;二是維護新生。”因此,把清明單單看成掃墓的節日,是一種偏見。民俗家此說,主要是提醒人們要懂得清明節的意義,傳承尊老愛幼的孝文化,弘揚珍愛生命、呵護大自然、維護環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國民俗文化的魅力,締結國內外親情,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

假如把清明節理解為單純的掃墓,割斷了政治、文化、經濟內涵,確是我們弘揚傳統文化的嚴重失誤。希望每個人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大力宣傳清明節的多鐘意義,讓的人通過清明節瞭解民俗、傳承美德。

清明節,不僅僅只是掃墓。它的內涵需要我們炎黃子孫去解讀,更需要我們去傳承這傳統節日的習慣。

關於清明節作文9

今天是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在晚上的時候到了路邊去給我的爺爺燒紙,在這之前,我已經知道了清明節的來歷。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陽曆4月5日是清明節,這是春光明媚,萬物滋生,正是茶葉開始採摘,播種,春蠶孵化的農業季節。清明又是懷念先烈,和祖先的節日。清明節的習俗與寒食有關。

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現在,媽媽在店裡買了許多金元寶和冥幣,放在路邊,給爺爺燒紙,還拿了一瓶上好的酒,三種水果,給姥爺燒了,安慰他的在天之靈,媽媽嘴裡還不停的唸叨著:“姥爺,您安息吧!保佑我們吧!”我看見還有許多人也在燒紙,有些人甚至留下了眼淚,人們的祭品多種多樣,我們把紙燒完後就回家了。

據說清明節掃墓是在秦朝就盛行,看來古人也不忘記祖先吶!

關於清明節作文10

今天是清明,媽媽說這一天是六十年來唯一不能祭祀的日子,而天氣又是如此的晴朗,總不能窩在家裡吧,商量後決定還是去後山西塢田的龍王廟拜拜,媽說那裡地處偏僻平常少有人會去上香,而且山上寶貝多收穫也會多,於是便準備了香燭和飲料爬山了。

一路上鳥語花香,春天的山野是走不厭也走不累的,滿眼的生機滿腔的芬芳,盪滌著汙濁的心、汙濁的身,世界剎那間變得澄淨清亮,俗世的紛擾隨著踏春的腳步漸行漸遠。

來到龍王廟,媽媽忙著點香燭燒經,我們則仔細打量這座小廟,就一間泥土夯成的小屋,幾幅幔帳下供奉著龍王、龍王夫人、山王、山王夫人、土地公、土地婆還有五穀神和財神八個神仙,牆上除了用毛筆寫著助款助工的清單外無其他裝飾,神龕前一個蠟燭架和一張桌子,真是再簡陋不過了,屋頂的黑瓦片也有些稀疏了,雨天漏下的水痕更凸顯出此廟的淒涼,唉看來做神仙也有貧富差距啊,他們也會為著能夠到大廟好廟輪值而做些齷齪的事嗎?只有神仙自己知道了。

拜完神,我們繼續往大山深處出發,一會兒便來到一片非常空曠的地方,這裡滿是黃茅草,數股山泉在這裡匯聚成一條小溪流,水岸地勢非常平坦也很開闊,我突然好想在這裡買塊地蓋間木屋,山很翠很美水也很清很淨,要是生活在這裡,日子一定會非常舒適安逸,晨起看白雲飄蕩山花芬芳,聽鳥雀嘰喳松竹歡歌,種種地爬爬山流一身舒暢的汗,夜來聞著草木幽香、伴著山泉叮咚入眠,那將是怎樣一種世外桃源般的神仙生活啊!

因為不忍很快離去,所以便藉故坐到小溪流的石橋上歇息,暖暖的陽光潺潺的流水,風過處,茅草歡快的舞動著婀娜的身姿,爛漫的山花送來陣陣清香,小鳥們也開心的在空中盤旋歌唱。此情此景、此時此刻,心是何等純淨透亮,過往的一切愁緒似乎都不復存在,是啊,在這樣的自然美景中,難道還會有什麼放不下解不開的結嗎?卸下重重負累,仇也罷恨也罷,怨也好憂也好,都隨風飄散開,消失在滿山滿野的春天裡。

關於清明節作文11

一年一度清明,一年一度悲歡,緩緩走在田埂上,搖搖晃晃儘量保住平衡。

不知有多少個年頭沒有踏上這片土地,這片田野,很陌生。“清明時節雨紛紛”,淒冷的詩句。清明這天,卻沒有滴落些許雨水,蒼天陰沉著臉,哽咽著,卻沒有落淚,天氣悶悶的,讓人窒息的還有悲痛。

這片我最初擁有的土地,蔓延著春的氣息,這多多少少驅趕了些悲傷。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卻在田野邊上止步,不知是什麼無形的力量,在阻止我前進。終於來到了這個地方,卻沒有勇氣走進。我在恨自己,難到這一次小小的悼念,就能彌補幾年來的虧欠嗎?更何況我不敢走近!

“墳草年年一度青”,念著詩句,我站在田野邊上眺望,那一座座冰冷的聳起的小山包。

茁壯而有力量的小綠苗,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像綠的海洋,綠的耀眼。眼中,處處是欲滴的綠,個個土黃的墳墓,刺著我的眼睛。火苗躥起來,燒著輕薄的紙張,那紙灰,伴著風飄上天空,輕飄飄,是黑色的!我隱約聽到了哭聲,但,不禁懷疑,那哭聲是發自內心的嗎?清明拜祭,現在難道不是一個形式嗎?

等到紙灰隨風飄逝,火苗滅了。壓在墳頭石磚下的黃色的紙張,在風中發出颯颯的聲響,飄搖著。模糊中,墳邊綠草,搖擺著。

田野裡的墳墓,越來越多,生活在鄉下的人們,越來越少。

願逝者安息,有幸在世上的人們,好好活著。

生命的長河,願你永不停息……

關於清明節作文12

古人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裡過。在家裡,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父親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祖母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咱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父親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咱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咱們終於到了祖母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祖母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祖母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愉快,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咱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關於清明節作文13

小時候,我是個十分淘氣的小孩,常常纏著年滿七旬的曾爺爺玩耍。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很開心的,因為可以去掃墓,但掃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掃墓後的宴席上的紅包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嘻嘻!

往往掃墓是最無聊的 ,但有了曾爺爺的陪伴,便不再枯燥無味。有的年份,細雨綿綿,曾爺爺必考我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氣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到了墓園,他也會考我另一首詩:“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遊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我並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朗朗背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每當此時,曾爺爺就會高興地說:“孫兒真乖,真聰明。”他對著自己的晚輩我的長輩們誇獎我,讓我總成了大傢伙關注的焦點。曾爺爺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我十歲時,曾爺爺就患了嚴重的咳嗽,臥床不起。有一年清明節,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詩。他斜倚床前,眯縫著眼,頭往後仰,靜靜等我開口。房間裡的人不知什麼時候增加了好多個,連平日極少在家的爸爸也來了。我隱隱覺得不妙,但還是有聲有色地把詩吟誦了一番。曾爺爺滿意地點了點頭,努力睜開眼睛,把我細細打量一番。爸爸把我領了出來。

不久,曾爺爺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病。曾爺爺最後聽我吟誦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詩,帶著滿足離開了人世。我後來也明白,在曾爺爺的眼裡,清明既是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也是踏青賞遊的好日子,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來到曾爺爺的墓前,我高聲朗誦著這三首古詩,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們正詩意地活著。

關於清明節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眨眼得時間,就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給烈士掃墓。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得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得油菜花撒在黑黑得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得小姑娘,臉蛋紅紅得,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得,真是一片春機盎然得景緻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得,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於烈士們得寶地。這裡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得化身嗎?都說現在得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得跡象,這不正說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得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得日子?哪能守衛得住我們得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得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得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得感情,絲毫不亞於在溫室裡長大得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得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得劫掠了。”

關於清明節作文15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大學聯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傳統節日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