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隨筆1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的隨筆13篇

端午節的隨筆 篇1

小時候的我,眼裡的美好似乎只有春節,春節時的無憂無慮,春節時的走親訪友,春節時的那一串小鞭炮。端午對於我而言,似乎只是一個舶來詞,因為我家壓根兒就不把它當一回事,每年它匆匆忙忙地來,悄無聲息地走。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變得懷舊,也就開始重拾了散落在身邊的傳統文化,端午就這樣被悄悄地激活了。重視端午,在我的記憶中,也就有了這麼幾回。

端午記憶之一:那套黃黃的虎皮衣

兒子的降生,我們一家人開始忙碌了許多。尤其到了那年的端午節,那時的我似乎還很不懂事,也不知道那些個玩意兒。記得媽媽回了一趟老家,拿回來許多東西,什麼虎皮衣服,什麼虎皮褲子。母親瞧見我疑惑的眼神,連忙走到我身邊說:“這些衣服就是給小孩子穿的,這樣那些蛇蟲八腳不會來咬了。”我半信半疑地看著母親,一會兒給兒子洗澡,一會兒給兒子更衣。說也奇怪,那套虎皮衣褲穿在兒子的身上是那樣合身,那樣帥氣!那年夏天,許是虎皮衣褲的庇護,許是我們的心裡作用,兒子平平安安地度過了第一個炎熱的夏天。從此,端午在我的心中便與黃黃的虎皮衣褲維繫在了一起。

端午記憶之二:那片長長的菖蒲葉

20__年搬了新家,底樓的那戶人家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每逢節日都和他家的祖宗提前見面。我記得那年的端午,他家早早地在大門的門框上方掛上了艾葉和菖蒲。上樓、下樓時分,我總是不自覺地瞄上一眼——哦,端午要來了。也許是耳濡目染的緣故,端午那天上午我趁送兒子笛子班的時間,來到了吉水菜場門口,巧遇了賣菖蒲的老人,於是,那根長長的菖蒲就來到了我家。我央求了老公半天,才同意給我在門框上方訂一個小小的釘子。像得到獎品的孩子似的,我滿心歡喜地拿著菖蒲,小心翼翼地爬上凳子,把它恭恭敬敬地供奉了起來,心裡自然也默默地祈禱:全家老小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端午記憶之三:那個暖暖的下午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在我的.老家,稍微上點年紀的婦女都會包粽子,我的母親自然也不例外。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全家都去鄉下。聽說我們回去過端午,前一天晚上,母親就開始準備粽葉、糯米和各種食材。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一片葉子,將這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些糯米,再在中間放一個棗,接著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把多餘的粽葉包過來,用線把葉子捆好。一來二去,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結實又漂亮,活像一個個胖娃娃在睡覺。不多時,那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不用說,那個暖暖的下午也就在我的心中駐足。

那身“時尚”的虎皮衣褲,那根長長的菖蒲艾草,那個香甜可口的粽子,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共同描摹了一個甜甜的端午記憶。

端午節的隨筆 篇2

快端午節了,我一向不忘一次的端午節。

我和幾個朋友來到增江河,那裡人山人海,大家都是來看龍舟的,我和幾個朋友擠進了去,隨著龍船跟去,一向跟得老遠,最終且跟丟了那條龍船,害的我們幾個從老遠慢走回家。回到家,剛進門,聞到了一種清香,是粽子的味道。我走進從廚房,見奶奶在那煲粽子,我問奶奶;“奶奶好香的粽子味,你做了粽子了嗎。”奶奶轉過身來,對我說:“是呀,都熟了,奶奶給你拿一條。”奶奶說完從煲子裡用筷子抽起來,給我。好香呀,看著粽子,口水差一點流出來。忙接過粽子,奶奶見我那麼急著拿去,對我說:”細心熱呀,別急著吃,這奶奶做了一煲,“歡快的'拿著粽子,走出廚房,吃粽子去。這件事我一向保留在我腦海裡。

期望這次的端午節過得愉快……

端午節的隨筆 篇3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最多的的就是:為了紀念浪漫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今天我園為過端午節給孩子們準備了粽子。每天我們拿點的老師總會把下午的點心一起拿上來,可是今天當孩子問我們:老師今天下午吃什麼點心啊?我們給孩子一個微笑,回答:神祕點心。下午很快到了,當宋老師領來“神祕點心”。粽子的時候,孩子們都大聲的說:老師我們最喜歡吃粽子了。宋老師問:孩子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吃粽子嗎?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叫楊芷言的孩子說:老師是不是因為過端午節啊?

宋老師笑眯眯的告訴孩子們:是的,因為要過端午節所以吃粽子。並說順便給孩子們傳播了一些端午節的知識,雖然我們的'孩子還小不懂得那麼多,但是從孩子們吃粽子開心的表情中,我們老師都得到了莫大的欣慰。吃過粽子之後宋老師又帶著孩子們製作了一個叫“五彩球”的手環,並告訴孩子們,我們製作的這個東西可以辟邪哦,雖然我們不迷信但是我們尊重我們祖輩人們留下的過傳統節日的習慣。

今天的孩子懂得了,端午節的習俗,還懂得很多的知識,希望我們的孩子們以後的日子裡快樂成長

端午節的隨筆 篇4

端午節前兩天,母親見鄰居們忙著在地畔割艾蒿,又聽說附近村裡有個生意人,去年端午節拉了一面包車艾蒿在西安賣了幾千元,這比種麥子划算多了,父母親也搶著割了幾捆艾蒿。放端午假,我和妻子女兒一早買了些吃的,回家看望父母親。到了家裡,父母親正忙著整理艾蒿,我們幫著用繩子綁成小捆。

吃了午飯,母親催我們回家,九歲的外甥也催著要趕往新區賣艾蒿。說實在的,讓我賣艾蒿,心裡不是很樂意,一是放不下讀書人的臭架子,二是怕別人笑自己真會過日子。看著父母親忙碌了一整天,也就只好拉著女兒外甥艾蒿早早地返回新區。

到了小區門口,我們選了塊空地擺放好艾蒿;外甥坐在小板凳上,兩手放在膝蓋上,還吆喝起來;女兒站在後面,斜揹著個小錢包,他倆看起來很像一回事。一會功夫,就圍來幾個人,先是把他倆誇了一番:“你看這娃多懂事,都能賣東西了。”“你哪裡的?真能行,都自己勤工儉學了。”言語之間就挑上一兩捆,付了錢還不住地打量著他倆。外甥像是得到了鼓勵,說話更是鏗鏘有力。

由於艾蒿太多,我和妻子只能拿些去廣場賣。我鼓足勇氣抱了一大捆去了廣場,妻子遠遠跟在後面,怕碰見熟人,結果一連碰見好幾個,應付似的說了幾句徑直來到廣場。還沒放下就有人要,這時來了一位廣場管理員,讓我趕緊挪走,說正在創衛,這兒堅決不能放。我只好拿走,心裡有點抱怨父母親,又不是沒錢花,割這艾蒿幹啥?但不賣吧,他們滿山溝割艾蒿也不容易。這一幕使我想起了范進賣雞,剛找個地就被人攆走了,沒想到小說的一幕在現實上演了,只是范進為了活命,我算是重溫兒時賣菜的'生活吧。我只好抱到陽光小區門口賣,比起廣場,人少了許多,自然光顧的人也少,好在沒人攆。

快九點了,我估計廣場管理員走了,就再次抱到廣場,根據剛才的情況一會就能賣掉。來到廣場,剛放下,正擦著汗珠子,一下子來了三個工作人員,帶頭的估計是個領導,示意我趕緊挪走,先前那個年輕的管理員對我解釋說:“剛才不是給你說了,這兒不能放,你拿到小區門口賣。上面有規定,不是我硬要攆你走,我知道你也不容易。”我有點不好意思:“好,我挪走。”心裡納悶:這些工作人員真敬業,快九點了還不下班?我抱著走出廣場時,聽見一個管理員對另一個小聲說:“年紀輕輕的,不出去打工掙錢,指望這能掙幾個錢?”我灰溜溜地走著,似乎背後有萬道目光向我射殺過來。晚上躺在床上,想想管理員的話,覺得說得很實在,是個爽快人。

我又抱著艾蒿來到人行道的綠化帶旁,坐在木椅子上歇息,這時手機響了:“爸,我賣完了,你賣得咋樣?”我說:“不咋樣,你先回吧。”

我和妻子隨後也回去了,一進門,外甥就得意地說:“看我咋樣,賣得一捆不剩,最後那三捆葉子蔫了,我一塊錢賣了。妗妗,我和我姐餓了。”妻子說:“你們不是兜裡有錢嗎?小區門口那麼多小吃,你倆怎麼不買?”女兒說:“還是算了,賣個錢也不容易,總共就一百來塊錢,還是給我爺爺和奶奶留著,他們挺不容易的。”“就是,我姐說每人只獎勵一塊錢,我買了幾個糖。咱還是在家裡吃,省得花錢,這錢也不好掙,把我肚子都餓扁了。”外甥一旁摸著肚子說。

我和妻子聽了很吃驚,也很高興。沒想到賣艾蒿有了這樣的體會和收穫,這比平日苦口婆心地進行憶苦思甜教育效果好得多。看來明年端午還得讓父母親割些艾蒿,不只為賣點錢,更為了讓這一代福窩窩長大的孩子有些生活體會,否則沒錢了就只知道在銀行取,從不知道掙兩錢要流汗。對於我而言,也是頗有收穫:工作不僅是為了生活,更是為了有尊嚴地活著,敬畏工作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想想這端午節,過得也別有滋味。

端午節的隨筆 篇5

在我離開家鄉之前,我到過最遠的地方是縣城.那還是因為叔叔生病在縣城住院,爹帶我去看望叔叔。我記得,那是我五、六歲的時候,那天正好是端午節,天還沒有亮,爹就把我叫起來了,帶著我走了一個小時的山路,然後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班車,當我們到縣城時,天剛好亮了.爹一手提著行李,一手攥著我,我屁顛屁顛地一路小跑跟著。

這時,爹帶我來到一家餐館(後來才知道是縣城最大的餐館三八食堂),爹要了兩碗餛飩和四根油條,我學著爹的樣子,將油條泡在餛飩裡。頓時,滾燙的油條經過開水一泡,那醉人的香味,撲面而來,這是我長這麼“大”,過的最幸福的一個端午節,我陶醉在這幸福生活裡。從此,我人生的`理想也就確定了。十年以後,當我考進縣城一中時,老師讓我們寫的第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我就寫了:我的理想就是長大能讓吃上餛飩泡油條。帶著這一理想,我走出了縣城,浪跡天涯海島,過過許許多多大節,吃過許許多多的大餐,見過許許多多達官貴人,但是,我還是忘記不了哪個餛飩泡油條端午節。

端午節的隨筆 篇6

端午節的意義在古代,端午節是人們用來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的節日,所以關於過端午佳節的是什麼?就和這些傳說有關了。

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前340—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貴族,才思超逸,輔佐懷王。秦楚爭霸,“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主張聯齊抗秦。懷王輕信讒言,放逐屈原,與秦結盟,被秦俘虜,客死於秦。頃襄王即位,繼續親秦,再度放逐屈原。屈原流放,輾轉沅湘,哀吟苦憶,目睹亡國。秦將白起破郢都,滅楚國。屈原痛不欲生,自沉於汨羅江,以死殉國,時為(前278年)夏曆五月初五。

過端午佳節的是什麼?還有一些意義就是紀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紀念秋瑾的就義等等。

不管以前過端午佳節的是什麼?到了現代,端午節已經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人們更多的是注重它本身的.文化內涵。屈原、伍子胥的愛國,曹娥的孝道也好,無論哪一樣,都是值得我們永久紀念,一直傳承的。端午節成為法定節假日,說明端午節開始慢慢轉變為一種全民娛樂活動,這也是國家關注傳統文化,傳承歷史精華的又一有力證明。

端午節的隨筆 篇7

今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髮,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明白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終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十分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粽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日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粽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為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麼不會研究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裡,還有那個笨大王,怎樣也不明白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後要學習屈原,必須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端午節的隨筆 篇8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們難忘的事,我們想讓它在大腦中煙消雲散,可這件事卻久久的在我們的腦海中迴盪,好像有什麼東西使它留戀。當然,有一個節日,使我至今難忘。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記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白天呢?是各鄉演的社火,有舞獅、唐三藏師徒四人、姑娘騎毛驢、。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熱鬧非凡,鞭炮聲、鼓聲、小朋友的歡笑聲,簡直能淹沒了整個芮城縣。

隨著秒針不停的動,八點到了,廣場外已經是人山人海,彷彿每個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場雨,這一天要在廣場放各式各樣的禮花:首先是幾顆“星星”往天上飛,離地面大約有兩米多的時候,便炸開了。然後是由定時禮花“佔領了”整個廣場。看的我是眼花繚亂,這可是原來沒有的。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

這一天,白天的熱鬧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記憶猶新,使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它代表這我們的中國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國一定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下一次的輝煌!

端午節的隨筆 篇9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陽節的那天,我一大清早就起床了,穿起衣服,快速地刷完牙,來到大廳,就乖乖地吃起飯來。早餐有粽子,那粽子的味道各式各樣。有紅豆餡的,綠豆餡的,牛肉餡的,豬肉餡的。非常好吃。

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去看外公外婆。我一進門,就說:“外公外婆過節快樂!”外公外婆聽了,樂壞了,急忙端出粽子。我看了說:“我早上吃了好多粽子,能不能換一種口味啊?”

“不行!”外公外婆霸道地說。我只好繼續吃粽子了。

晚上,爸爸買了一箱煙花。吃完粽子,我們開始放煙花。一個個煙花筒像一個個大炮筒。噴出不同顏色的煙火,一到天上就爆炸。有的煙花像獅子張牙舞爪。有的像盛開的.玫瑰美麗無比,還有的像向日葵綻放在天空中。絢麗多彩,好看極了!

這個端午節我非常快樂,期待明年的端午節早點到來。

端午節的隨筆 篇10

每年的端午,總會想起屈原,想起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想起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艾葉和粽子的香,更多的是一種臨死不屈的愛國精神,一種憂國憂民的閃光品格;想起屈原所寫的《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不朽詩篇,想起屈原抱石投汨羅江的無奈,他是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其實,端午就是感悟那段歷史,感受屈原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體味他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撓,領會著他因報國無門而痛投汨羅江的千般痛楚的'心情!

在傳統文化日益被人忘記的時候,重溫端午和感悟端午文化,是我們當前唯一能做的!

而我,在端午節感受到的友情、親情、歷史文化,就是我端午最大的收穫!

端午是一種傳說、一種懷念、一種味道。端午的情愫始終在我的腦海裡縈繞。

端午節的隨筆 篇11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掛上了艾葉,佩戴香囊,吃粽子。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包粽子活動。一進班裡就聞到粽葉的清香,看到了滿桌的食材,有白白的糯米,香甜的.蜜棗,還有青青的粽葉。看的我躍躍欲試,想要馬上包粽子。

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示範,只見老師拿起兩片粽葉,把粽葉捲成一個喇叭形,往粽葉裡倒上一點糯米,放上一個蜜棗,最後再包起來。我心想這麼簡單,小菜一碟嘛!

可誰知做起來就難了,粽葉根本不聽話,我想把它捲成喇叭形,可它偏偏要變成三角形,好不容易卷好了,放糯米的時候,有時放得太多,粽葉破了,有時放的太少,像一個扁氣球,捆紮時,又不會捆,只能請教老師,老師一步一步的教我,我終於包好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裡很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也學到了知識,我很開心。

端午節的隨筆 篇12

端午臨近,看到沿街叫賣的香囊、艾葉、粽子,不由得勾起了兒時的記憶。

記得上國小時,那時的日子還苦,每當端午時節,平日裡指望母雞下蛋賣錢過日子的母親,總是照例狠狠心,攢上十個八個雞蛋,讓我們姐弟幾個飽口福。我們呢,拿著捨不得吃的雞蛋,揀個大皮厚的,到學校裡和其他孩子們玩碰雞蛋遊戲,不管誰的雞蛋先爛,也不計較輸贏,因為都有雞蛋吃呀!那一年一度的簡單遊戲,總是讓我樂此不彼,至今回想起來仍然是那樣的留戀。

現在看來,端午節在兒時的印象中只不過是可以吃雞蛋解讒的日子,而不是記念屈原大夫的節日。但似乎也有點模糊的知道,屈原是一個愛國的大臣,因為報國無門而投了汩羅江,卻一直對人們紀念他的方式有點不理解,你想,好端端的雞蛋投進河裡,那有多可惜呀!而慶幸的是,我們那裡每家每戶都是將雞蛋投進了“五臟廟”裡,而沒有白白地扔掉。現在回想起來,要是有什麼思想教育收穫的話,那就是覺得屈大夫是個好人,起碼是因為他,我們才有機會吃上雞。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兒時那溫飽不濟的日子也漸漸地淡出了記憶,兒時的我現已為人父,而我試圖讓孩子也像我一樣過端午節的想法,卻得不到女兒的贊同,望著女兒眼瞅雞蛋嘟著小嘴的表情,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今天的端午節到底該怎麼過?難道僅僅是為了吃或是敷衍一下過節的形式?物質只不過是節日的載體,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填飽肚子,而在物質豐富的時代,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如何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端午節作為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日,表現了人們對他不為個人謀私利而心繫國家人民的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是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薰陶的載體。而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憶苦思甜或者創新過節的形式,而是要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特別是要對孩子們進行優良傳統文化教育。在物質貧乏時代走出的一代人缺少傳統文化教育的缺憾,應當從孩子們這一代重新找回來。

在當下洋節氾濫的時代,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漸漸對中國傳統節日失去了興趣,而對西方的節日,什麼情人節、愚人節卻極力推崇,過得津津有味。就連不少從傳統裡走過來的人也都在嘆息:年味淡了,節味變了。難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真的過時了嗎?那流傳了幾千年、承載了中華歷史文明與優良傳統的'節日難道還不如沒有傳統文化基礎的洋節嗎。

一位學者說過:“許許多多的習慣,凝結成一個傳統,許許多多的傳統沉澱為一段歷史。”中國節日作為一種民族習俗,一種歷史傳統,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流轉變遷和先民們對人生的思索與追求。每一個節日都蘊含著我們民族的血脈與精神。如春節追求普天同慶、社會和諧,七月七歌頌人間美好愛情,“仲秋”祈禱團圓豐收……千百年來,無論是“大米流脂慄米白”的開元盛世,還是“萬戶蕭凋鬼唱歌”的艱苦時代,不管是白饃換成了窩頭,還是窩頭換成了菜團,中國人仍然用無限的虔誠演繹著曾經被祖先演繹過的節日,把祖先的印記一路帶到今天。

由此看來,過傳統節日,重要的不在於過節的形式,而在於節日的內涵,年糕、月餅、粽子、雞蛋等只不過是節日的道具,倘若忽視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那麼節日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暴殄天物的藉口,或是刺激消費的機會,那麼過傳統節日的意義必將大打折扣。

端午節的隨筆 篇13

今天我早早起床,便看見外婆在門上掛好了菖蒲和艾葉,爸爸並且噼裡啪啦放起了鞭炮,接著我們開始吃早點。呀!今天的早餐花樣多多,和以往不同,餐桌上擺放著粽子、蛋糕、茶葉蛋、包子、麻圓、甜大蒜……聽說中午還有一餐豐盛的美味佳餚呢!早餐吃完後,我才想起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端午節。

相傳端午佳節,是為了紀念我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愛國詩人屈原。那時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爭霸的時候,秦國為了統一中國,發動戰爭,滅亡了六國,楚國也在其中。因為楚王沒聽取屈原聯齊抗秦的主張,經果秦國滅亡了楚國,無奈之下,屈原投汨羅江自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人們用投粽子到江中和賽龍舟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呀!我要向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學習,我也要努力學好本領,將來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人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