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端午節隨筆

來源:果殼範文吧 7.83K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端午節隨筆

端午節隨筆1

當浸透整個村莊的槐香慢慢地隨風淡去,南來的燕子在淡藍色的空中上下歡快地舞蹈,田地裡的麥苗開始噌噌地向上拔高,端午也就近了。兒時的記憶也隨著滿街飄飛的粽香逐漸舒展開來。

“五月五,是端陽。花花繩。不可少。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這首童謠就是我家鄉端午節的全部寫照。

剛進入五月,母親就會拿出黑、白、紅、綠、藍五種顏色的絲線給我們搓花花繩了。所謂的花花繩,就是把那五色的絲線搓在一起,搓好後,母親便會在我和弟弟的脖子和手腳處一一戴好。戴上花花繩的我會很快跑出去向小夥伴炫耀我的花花繩是多麼的漂亮。小夥伴們大多也都戴著各自的花花繩,都說自己的最漂亮,我們會為此爭吵不休,直到大人們出來拉著自家的孩子回家,才會告一段落。直至現在,我也不知道戴花花繩的真正含義,只是聽大人們說過,戴上它,我們就會平平安安,出門還不會碰上蛇。那時候我們小孩子也不管那些,只是覺得好看,而且戴上它,就意味著端午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

小時候物資匱乏,難得吃上一次糯米制品,因此只能寄希望於這個傳統的節日。還沒到端午,我卻早已掰著小指頭掐算了好幾遍時日,盼望著端午快點到來。

端午的前兩天母親就忙開了,她和村裡的`嬸嬸阿姨們要去山上割包粽子的“胡葉 ”(胡葉,山上的一種植物,形狀像小樹,葉子很大,有淡淡的清香,家鄉人常用它包粽子。)回來後,我和弟弟便會幫忙把那一片一片又肥又嫩的大葉子,拿到河裡認認真真地清洗乾淨,再找個乾淨的地方晾乾。粽葉準備好了,母親便會去鎮上的集市,買一些包粽子的原料——白糖、花生米、糯米和粘黍米等待。白白的糯米和金燦燦的粘黍米口感不同,在採買的時候往往會照顧家裡人的口味,各自都買一些。

端午的前一天,下午放學後,我和弟弟會叫上村裡的小夥伴們一起去山坡上拔艾蒿,聽大人們說艾蒿既能辟邪驅鬼,又是蚊子的剋星,要是在端午節那天門上插上艾蒿,一家人都會平平安安……第二天上學的時候,我們就把拔回來的艾蒿插在門上,還會悄悄地把剩下的艾蒿,插在那些兒孫都在外面的孤身老爺爺或老奶奶的門上。這一天,整個村子都瀰漫著艾草的清香。放學的時候,那些孤身的爺爺奶奶就會笑著問我們:“是哪個乖娃娃給我門上插上艾蒿?”我們一個個都會笑而不答,只是一溜煙便各自無影了。

端午這天,等我們上學後,母親就開始張羅著泡米、泡粽葉、準備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似簡單,但真要包起來卻很不容易。母親把所有原料泡好後,在院裡掃出一塊乾淨的地方,放上一個方桌,把盛著原料的幾個盆子放在方桌上。先拿兩三張粽子葉,用手卷成三角形的筒狀,然後用一個勺子往裡面盛上糯米或粘黍米,再往裡面放些花生米、核桃仁、紅棗等,放好後就用粽葉包起來,捏實後用手將多出的粽子葉捲回來,再形成一個三角形,便迅速地用五色線捆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好吃但包粽子卻很費時間,等母親把粽子全部包好,一個上午便也過去了。而煮粽子還得再用三、四個小時,我們只得等到下午才能享用。

下午放學回家,老遠便能聞見粽子的香味。母親早就從鍋裡撈出兩隻熟透的粽子,用涼水泡好,剝開放在雪白的盤子裡,放上白糖,等著我們了。我和弟弟忙用筷子夾開粽子,放在嘴裡咀嚼,糯糯的、粘粘的、甜甜的,米香和胡葉的清香直入肺腑腑。母親則在一旁笑看我們的饞相。通常開始下肚的兩個粽子我是不知其味的,真正算得上囫圇吞棗,當肚子逐漸飽脹,這才品味出粽子的香甜可口。舔舔沾滿糖末的嘴角,摸摸圓滾滾的肚皮,本想出去找小夥伴們玩耍,但母親這時卻總是讓我和弟弟給村裡那些沒人包粽子的爺爺和奶奶們去送粽子,本來極不情願,可是當我看到爺爺、奶奶們高興地不停給我們的口袋裡塞糖和瓜子,我們也就樂開了花,等送下一家的時候就更來勁了。

第二天上學,同學們一見面,也不說其他,立刻就問:“你昨晚吃的是尖尖粽還是馬腳粽?”接著大家就開始讚歎自家的粽子是多麼的糯滑香甜,雖然已經開始上課,心思卻還在粽子上。每年那一天的課都上得極為無趣,但那一天的我們卻是極為開心。

現在想來,那時的端午也沒什麼好吃的,只有母親包的粽子,但卻能讓我們整整興奮好幾天。那清香的艾葉、神祕的傳說、暖暖的親情,讓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是如此濃厚。

“粽子買回來了,粽子買回來了。”兒子的歡呼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老公和兒子從超市買回了很多粽子,有蜜棗的、豆沙的、紅糖的……可我總是吃不出兒時粽子的那種香甜。我正在思索這粽子裡面到底少了那種味道,這時正好母親打來電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裡面少了母親濃濃的愛,於是,我更加思念母親,和她那親手所包的粽子。

端午節隨筆2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端午節。端午節的日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的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有吃粽子、賽龍舟,往江裡撒白糖。還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活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屋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孽生。這麼多的習俗,其中,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動聽的傳說呢!傳說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後來,楚國徹底被秦國毀滅了,屈原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汨羅江。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小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今天我們要重視端午節,因為它是我們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隨筆3

這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裡,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但是一般人的家裡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裡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這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這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完美的端午節阿!

端午節隨筆4

每年的端午節,老伴兒都要親手為家人包制一鍋粽子。

老伴兒始終認為,吃粽子,還得是親手包制的才好吃,才最有端午節的味道。

農曆四月底,五月初。老伴兒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種材料都給買了來。有米粒飽滿糯米,紅紅的新疆大棗和顏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乾兒,再買來上好的五花肉。 當然,濃綠新鮮的棕葉,又寬又長的馬蓮,更是不可缺少。

老伴兒包制的粽子個兒大,三角形狀周正,捆得結實,且味道存正。若是涼透了再吃,糯米的,大棗葡萄乾兒的酸酸甜甜,紅燒肉的滿口留香,稱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時,老伴兒絕不會讓我伸手。她會一個人蹲在廚房裡包上 個把小時。然後再用炆火把剛剛包好的粽子煮上。一會兒的`功夫,滿屋瀰漫著濃郁的棕香,讓人急不可耐。

當然,我也不閒著。老伴兒包粽子時,我就找出早就備好的五色亮光紙,自己疊紙葫蘆。這手藝還是小時候跟奶奶學的。儘管手工疊制的葫蘆,趕不上機制的精緻,卻充滿了返璞歸真的端午節味道。

另外,端午節這天,我必須起個大早,騎上自行車,去離家有一公里遠處的機場上,把頂著露水的艾蒿薅回來,傳說只有此時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災去病的作用。

艾蒿採回來了,便摘一些艾葉兒泡在洗臉盆裡用來洗臉,掐一枝艾尖夾在耳朵縫裡,或者信手將其插在發間,剩餘的艾蒿就用一根細繩兒綁好後懸掛在門框上。在配上疊好的紙葫蘆,端午節的氣氛便營造好了。

吃早飯時,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粽子,吃茶葉蛋。 在濃濃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作者 孫成功 58歲

單位 吉林航空維修有限責任公司飛機總裝廠

端午節隨筆5

每年的端午,總會想起屈原,想起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想起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艾葉和粽子的香,更多的是一種臨死不屈的愛國精神,一種憂國憂民的閃光品格;想起屈原所寫的.《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不朽詩篇,想起屈原抱石投汨羅江的無奈,他是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其實,端午就是感悟那段歷史,感受屈原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體味他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撓,領會著他因報國無門而痛投汨羅江的千般痛楚的心情!

在傳統文化日益被人忘記的時候,重溫端午和感悟端午文化,是我們當前唯一能做的!

而我,在端午節感受到的友情、親情、歷史文化,就是我端午最大的收穫!

端午是一種傳說、一種懷念、一種味道。端午的情愫始終在我的腦海裡縈繞。

端午節隨筆6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們難忘的事,我們想讓它在大腦中煙消雲散,可這件事卻久久的在我們的腦海中迴盪,好像有什麼東西使它留戀。當然,有一個節日,使我至今難忘。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記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白天呢?是各鄉演的社火,有舞獅、唐三藏師徒四人、姑娘騎毛驢、。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熱鬧非凡,鞭炮聲、鼓聲、小朋友的歡笑聲,簡直能淹沒了整個芮城縣。

隨著秒針不停的動,八點到了,廣場外已經是人山人海,彷彿每個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場雨,這一天要在廣場放各式各樣的禮花:首先是幾顆“星星”往天上飛,離地面大約有兩米多的時候,便炸開了。然後是由定時禮花“佔領了”整個廣場。看的我是眼花繚亂,這可是原來沒有的。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

這一天,白天的熱鬧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記憶猶新,使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它代表這我們的中國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國一定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下一次的輝煌!

端午節隨筆7

你看!街邊那一排排攤位,無不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端午繩;無不擺滿了淺綠清香的葦葉;無不放滿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街頭的歡聲笑語一浪高過一浪!你聞!遠遠便飄過一陣幽香,令人饞涎三尺。拿出一個粽子,輕輕剝開嫩綠的葦葉,展現在眼前的絕對是一個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瑪瑙似的紅棗嵌在雪白的糯米中間,輕輕咬上一口,甜而不膩,令人精神不禁一振!一個粽子下肚,只覺齒留餘香,令人神清氣爽,回味無窮。你望!波光粼粼的`湖中,一隻只龍舟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圍觀者們歡呼雀躍,興奮如同剛出籠的小鳥。龍舟上的人們團結一心,共同進取,令大家讚不絕口。有人還將粽子投入湖中,飛濺的浪花洗走了人們一臉的疲憊,換上了一副副最最會心的笑容。對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的。當年,屈原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外來侵略者掠奪,心內悲憤交加,於五月初五那天,投進了波濤滾滾的汨羅江……

老百姓為了紀念他,便將這一天定位端午節。人們為了悼念屈原,划著龍舟往江裡頭粽子,漸漸形成了今天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端午節你帶給我多少喜悅、多少歡樂。聞著粽子的清香,看著巧妙的彩繩,想著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心中不免湧動起陣陣激動!曾幾何時,那個滿嘴沾滿粽粒、脖掛香囊的“淘氣包”,已成為了今天吃相文雅、即將步入中學大門的少先隊員;昔日那低矮的平房,也成了如今美觀的高樓。而唯一不變的,是端午的那份情結,是人們對端午的留戀,對端午的那份最真摯的渴盼、最真誠的心願……端午節,我深深地、深深地期盼著你的再一次到來!

端午節隨筆8

粽葉飄香,艾葉插在門頭上,綠豆糕上場,每年的端午節,都讓我倍感懷念和感概。歲月是一首歌,一樣的歌詞,不一樣的韻律,同樣都是端午節,母親和我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間裡讓自己的孩子對端午節的感受有著天壤之別。

小時候,端午節是我最盼望的節日之一,因為在這天,不但有粽子、綠豆糕、米粉肉吃,有糖果,重要的是母親還早早為我準備了新衣裳(母親會縫紉,小時候的衣服都是母親自己做),幾歲的時候,母親會給我縫製一件長袖外罩,上面一針一線的刺繡上一個圖案,記憶中印象深刻的當屬那一件天藍色的的確良外罩,母親刺繡了一隻白色的鵝在上面,栩栩如生,我穿著她招搖過市,不但是小朋友羨慕,小朋友的媽媽們也羨慕,只是可惜她們沒有母親的那雙巧手。

再後來大一點的時候,端午節,母親便給我縫製碎花布衣,辮兩個小辮子,偶爾還備置一件毛衣,小時候天氣似乎沒這麼熱,記得有一年的6。1兒童節就穿的母親為我準備的深綠色毛衣,藏青藍的褲子,白球鞋,參加學校組織的跳繩比賽,那身行頭,特別是毛衣同樣為我彩不少。母親,是個秀外慧中的人,勤勞能幹,不管多忙碌,每個節日都積極認真地做準備,讓我每每對節日充滿了歡喜和期待,日子在母親的打理下,逐漸風生水起,我和姐姐也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中健康陽光幸福地成長

回過頭來,看看我自己,這些年的端午節,甚至春節,對我來說,似乎都如平常的日子一般,特別是近些年,更甚,再也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過節的氛圍和熱切,過節除了和家人小聚一下再無其他,就是我這樣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讓他也開始對節日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節日在他的記憶裡,只是放假,他可以不用去上學。

究其原因,其實不是我對生活不熱愛,而是現時的`生活條件好了,粽子一年四季超市裡都有,想吃就買,衣服什麼時候需要,就買來穿,只要孩子喜歡,大魚大肉變著花樣每天都在吃,不同於我的兒時,更多的是過節才能吃上一頓豐富的菜餚。

或許,人懶了不積極了就會給自己找一些並不合適的理由,時代變遷也好,年歲大小也罷,端午節,過與不過,重視與否,反映的其實都是人們對生活的心態。

一年一年,一個個端午節就那樣隨流年遠去,記憶卻溫暖如斯,母親就在身邊,就在眼前,如今我也想用母親對我的那一份愛,來回報母親,同時也給兒子營造一份節日的氣氛,生活從來就是美麗的,只要用心,只要有心。

端午節隨筆9

從今年開始,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為法定節假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我國著名的歷史人物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雖然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是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已經逐漸地融入鄰近國家的文化中,已經具有了獨特的生命力和特點———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早就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還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韓國、日本、越南等許多國家都有過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而我們卻正在漸漸淡忘,陶醉在“聖誕節”“情人節”等一個又一個“洋節”中;或者被形形色色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所異化,節日的意義日漸淪為經濟學上的統計數字;漸漸丟失了我國傳統的節日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親情、團聚,以及文化的傳承與智慧。

突然聽到我們的鄰國要將端午節向聯合國申報為文化遺產時,我們會是什麼表情呢?表情之餘,就是反思。

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是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糰子,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而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得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傳統文化怎麼會一天天地遠離我們?是誰拋棄了中國傳統節日呢?

是否可以這樣說,今天我們確實有了吃了,但吃得實在是沒文化。

文化是不可以量化的,是一種精神的外顯形式;更不可以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的。就象我們的愛心是不可以用捐錢的多少來衡量的,一億大洋是愛心,一分小錢也是愛心;他們的愛心是等價的,因為愛心無價。文化不僅是形式,重要的是內涵。

今年開始,端午節終於有了法定假日的外衣,開始了我們傳統節日保衛戰。

今年我們只問:你放假過端午節了嗎?

明年我們會問:你的端午有文化嗎?

端午節隨筆10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最多的的就是:為了紀念浪漫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今天我園為過端午節給孩子們準備了粽子。每天我們拿點的老師總會把下午的點心一起拿上來,可是今天當孩子問我們:老師今天下午吃什麼點心啊?我們給孩子一個微笑,回答:神祕點心。下午很快到了,當宋老師領來“神祕點心”。粽子的時候,孩子們都大聲的說:老師我們最喜歡吃粽子了。宋老師問:孩子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吃粽子嗎?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叫楊芷言的孩子說:老師是不是因為過端午節啊?

宋老師笑眯眯的告訴孩子們:是的,因為要過端午節所以吃粽子。並說順便給孩子們傳播了一些端午節的知識,雖然我們的孩子還小不懂得那麼多,但是從孩子們吃粽子開心的表情中,我們老師都得到了莫大的欣慰。吃過粽子之後宋老師又帶著孩子們製作了一個叫“五彩球”的手環,並告訴孩子們,我們製作的這個東西可以辟邪哦,雖然我們不迷信但是我們尊重我們祖輩人們留下的過傳統節日的'習慣。

今天的孩子懂得了,端午節的習俗,還懂得很多的知識,希望我們的孩子們以後的日子裡快樂成長。

端午節隨筆11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說到端午節,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這是習以為常的說法!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說:“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鹹肉粽……”聽著聽著,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瞭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是高興呀!

端午節隨筆12

端午,好像與我沒有什麼干係,我沒有去任何地方,可是天空的藍有些渾濁,好似我心底油然而生的感傷。

——題記

一連幾天陰雨不斷,卻在清明這天放晴了。取之心底的壓抑,不由得有幾絲感傷。

前些時候,是木棉花由盛轉衰的過渡期。眼看著木棉花一朵朵飄落,落在城市的底層,“零落成泥輾作塵”。儲蓄了一年的力量,如今卻被踐踏,我想,這不是它想要的。

沒由來的,很自然地想到了早已離開塵世的人。正如木棉花一樣,在釋放過光彩後,離開所依存的世界。無論在過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讚揚還是鄙視,都是未知。

忽然,好像看見了空中的亡靈。此時。我能做的.,只是握一握他們虛無的手。是安慰,也算是祭拜吧。

驀然醒悟,原來人生不過如此。既然死後的,是不能決定的,那麼,就只有像木棉一樣,綻放畢生的含蓄。

想著,陽光就透過薄薄的雲層釋放出來,我彷彿看見了光束,澄明,純淨。可此時的天空,怪誕得出奇——雲塊很薄很淡;天空的顏色模糊且朦朧,些許暗淡,些許明朗;陽光刺眼,卻找不到根源。

此時的天空正如我的心情,複雜、混亂,唯一感知到的,是那麼點感傷與憂鬱。

再來,就是無盡的惆悵。我突然想起了陳舊的往事——我回過頭去看自己成長的道路,一天一天地觀望,我以孤獨的姿態站在路邊上雙手插在風衣的兜裡,我看到無數的人群從我身邊面無表情地走過,偶爾有人停下來,對我微笑,燦若桃花。我知道,這些停留下來的人,最終會成為我生命中的溫暖,看到他們,我會想起不離不棄。

原來最終留給我溫暖和想望的還是朋友。每個人都一樣吧。

我想起了郭敬明的話:

習慣了送你上車,再跑到馬路對面看你在車上安靜地坐下來

習慣了替你買甜品,看你笑得像孩子

習慣了走在路上替你看車,牽著你的手拉你過馬路

習慣了你突然難過的性格,我就陪你不說話

習慣了深夜的電話,窗外淅瀝的雨聲

習慣了手機簡訊裡的笑臉和生氣

習慣了你的記性差,說過的話老忘記

習慣了你對人的依賴儘管我也是個孩子

習慣了你四處跑的性格老找不到人

習慣了對自由的你有無窮的牽掛

習慣了你突然出現在我面前說一起出去玩

習慣了你的眼睛裡明亮的光

也習慣了你的眼睛中深深的暗

習慣了在你難過的時候給你寫紙條

習慣了發簡訊叫你記著吃飯

我們彼此習慣了 所以不離不棄

只因為我們是朋友,所以給彼此最深情的祝福,叫做不離不棄。

由想起了曾經發誓不再想的話——我不想長大。

因為長大就是一種煉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被洗去了純真,以及許許多多的美好。

我是多麼不想忘記童年的美好,那些往事如同美麗的水晶球,那是我們所有孩子曾經的夢境,如同愛麗斯夢遊仙境。可是,長大的愛麗斯丟失了鑰匙,她是該難過地蹲下來哭泣還是該繼續勇敢地往前走?

可是,一個人總是要忘記一些事情,那麼他才能記住另外一些事情。

大人們總是會逼著我們這樣做。

後記

那個雨夜,風箏飄落,本以為幸福就此落腳,可是卻是未然。

我必須在青春的洗禮中,勇敢地站起來,去堅強地面對。

端午節隨筆13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星期六,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而明天是星期天,又是父親節,當端午節遇上了父親節,可以說是難得的巧合。粽子飄香,雄黃酒濃。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家家戶戶在掛菖蒲、懸艾葉,薰蒼朮、焚白芷,佩香囊、戴香袋,賽龍舟、跳鍾馗的時候,總是免不了要聯想到愛國詩人-----屈原。儘管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傳統影響的式微,端午節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是簡單的吃粽子;但日曆上“休”的字元還是提醒人們,這閤家團聚的一天,是為了紀念一位愛國詩人而傳承千年的習俗,昭示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力量源泉。

近日,筆者查閱資料得知——端午節的傳說之一,就是為了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當我讀罷孝女曹娥的傳奇故事,不僅讓人迴腸蕩氣肅然起敬!一名只有14歲的女孩子,也就是剛上國中的年齡,該是憑著一種對父親多麼強烈的愛,讓她在父親溺於江中17天之後的五月五日(農曆),自己竟然也投江救父!也許是曹娥對父親真摯而熾熱的愛感動了上蒼,5天之後,曹娥竟然真的找到了父親,平安上岸!

人們常說:女兒和父親是前世的情人。民間也流傳著“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的說法,無不體現出父女情深!在端午節的濃濃節日氣氛裡,收穫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和感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父親節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倡導的。母愛是偉大的,父愛也同樣偉大。“父愛如山”,當端午節遇上父親節,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屈原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今天我們過端午節,更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有人說:“端午節是南方人的節日,北方人都不過端午節。”筆者對這樣的說法不敢苟同。據悉,在中國北方的很多地方,現實條件所限,不可能舉辦像南方長江邊上很多地方每年端午節“賽龍舟”的大型慶祝活動,但是,即便如此,在絕大多數北方地區,端午節都有吃粽子、掛香囊、插艾葉等傳統習俗,民間還有戴五彩繩的說法,老人將五個顏色的繩子拴在孩子手腕腳脖上,為孩子祈福,像這些淳樸的端午節日習俗依然保留完好,這無疑是值得欣慰的。今天我們過端午節,就是要牢記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不能丟。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全國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端午習俗,通過端午節的.系列紀念活動,傳承民族精神,凝神聚氣,共築中國夢,在多種文化思潮激盪的今天,顯得尤為必要。

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喝雄黃酒最正統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投汨羅江的楚國大臣屈原。如今,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實,不管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是紀念孝女曹娥,端午節和父親節都承載了滿滿的愛——對國家的愛,對親人的愛,對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我們對具有千年歷史的端午節陡生一份親切。

眾所周知,貴族出身的屈原,揹負著家族的榮耀、父輩的期許,因“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深受楚懷王的寵信。為實現心中的“美政”,他懷抱著報國忠君的赤誠,輔佐懷王舉賢授能、變法圖強、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恢復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盛景;卻因為觸動了腐朽貴族的利益遭到誣陷和誹謗,最終被昏聵的懷王疏遠並放逐。

然而,屈原並沒有沉溺於個人的不幸不可自拔,而是以“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傲骨從容適變,以“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的正氣慷慨以赴;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情懷悲憫苦難的人民,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尋追求濟世安邦的路徑。最終,在郢都陷落、復國無望的境地中,懷抱著國破家亡的絕望心情,自沉於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今天的我們,就是要以這種“家國天下”的情懷,擔當起偉大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以肩扛千斤、揹負萬石的擔當、以鍥而不捨、堅韌不拔的追尋,堅定信念,迎難而上,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以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追求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最終實現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兩千多年前,這段記述在《大學》裡的文字,闡明瞭只有提升個人修養,才能管理好家庭,從而治理好國家,最終實現天下太平,從而將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串連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這種被稱“家國情懷”的情感,奠定了士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為準則。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中國夢”,正是愛國精神的不變傳承和“家國情懷”的最好表達;而要想讓夢想變成現實,就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起全社會全民族的力量。因此,我們在吃粽子、划龍舟的時候,更要緬懷先賢的高風亮節,傳承這種憂國愛家的偉大情懷。

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值得欣慰的是,我國已經把清明、中秋、端午確定為國家法定假日,無疑是標明瞭我國從國家層面上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的堅定決心,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如何把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轉化為實際行動,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思。當端午節遇上父親節,我們不妨把它當做一次東西方文明的有益碰撞,因為,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的家人,是沒有國界的人類最美好的。

端午節隨筆14

“五月五,過端午,粽葉香,包五糧。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為了讓幼兒感受端午節獨特的習俗,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瞭解,從6月10日開始,xx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為期一週“粽葉飄香濃情端午”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期間,該園各年級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不同的活動。用多種方式表達對中國重大傳統節日的理解,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如大班幼兒舉行“紀念屈原賽龍舟”遊戲活動,中班幼兒開展了“做粽子掛香囊”手工製作活動,小班幼兒開展“畫彩蛋迎端午”美術展示活動。

“端午節”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讓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也是該園課題《傳統節日主題活動與遊戲活動相互滲透的`研究》探究方案之一。此次教育活動對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激發了民族自豪感,體驗到了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

端午節隨筆15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裡,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裡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裡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我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最終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我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日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激你對我的養育之恩,多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日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激自我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我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完美的端午節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