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6W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

翻開以往的計算機基礎課本,無非是以計算機的發展史講起,接著講解數制與編碼,再次講述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再才進入到DOS與WINDOWS系統的使用,其枯燥的理論很容易打消孩子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一但孩子的計算機興趣被扼殺,資訊科技課堂的生機也就蕩然無存。然而如今的資訊科技課本內容設計合理,完全符合學以至用的目的,課本從資訊科技基礎講起,接著介紹WINDOWS系統的操作,再介紹網上衝浪的過程與方法,這就讓同學們形成蒐集資訊的習慣,但這些對於我們的學生,課本的價值量還是低了些,學生計算機水平普遍都比較高,如果再圍繞書本講解,學生不但會抵制,更耽誤後續課程的進度,如何設計一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是上好資訊科技課的關鍵。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5篇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持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資訊科技課上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漲,他們對新事物充滿著好奇,總幻想有一天能熟練的駕馭計算機、能製作出精美的動畫、能設計出漂亮的遊戲、能控制自己建立的遊戲角色……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又會上一個新臺階。七年級上學期開設的課程是資訊科技基礎與WORD軟體,學生操作量大,一週僅有1次課,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45分鐘尤為重要,課堂講解時間不能太長,上機練習的時間可以放長些,每次授完新課後給每個學生下發一定的練習題,練習範圍就是本堂課所講授的內容,學生按照老師給定的題目針對性練習,教師再個別輔導,當然學生對於知識點模糊的地方也比較多,老師可以安排每組的小組長擔任輔導員,同桌討論等形式,完成課堂練習,在作業時間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鞏固並消化,從而彌補了總課時不夠的難題。

二、 任務驅動式教學,一改枯燥的課堂

新授課中,教師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論的講解,學生在十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就會走神,所以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師共同探討新知識。如在講解WORD軟體中繪製表格的第一課,教師可以拿出象棋棋盤圖片,讓學生數出棋盤的行與列,再介紹如何將單元格調整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來畫棋子,美化表格,接著就讓學生完成棋盤表格,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會發現畫棋子很費時,這時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技巧,再來演示如何“投機取巧”,此時學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來的製作過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師教以引導為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其實要讓學生真正上好資訊科技課,老師就必須充當好一個導學者的角色,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區分好與壞的資訊,提高學生對資訊的分辨能力;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能因為老師的導向而埋沒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資訊科技課堂當中來,讓學生知識資訊化時代的兩面性,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加工處理資訊的能力,學習至用。作為專業老師,更應該要讓學生知道學習資訊科技的必要性,真正讓學生成為具有高品質的人。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2

本學年將結束,回顧這一學年,本人能夠努力工作,認真學習,從多方面進行計算機教學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穫的喜悅。我將享有的收穫用於下個學年的工作中,將所碰到的問題認真思考,加以總結,千方百計,想出良好的解決辦法。

一、教學工作

1、認真備課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學習好《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和《中學資訊科技新課程標準》。

為上好每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和汲取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製作課件,準備各種直觀教學軟體,蒐集製作各知識點優秀案例。

2、努力上好每節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主要課程都要上機完成,每節都要認真做好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有無“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做到演示到位,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在每臺計算機前巡視,注意對學困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總結一堂課的得失,並似出解決不足的方案。

二、學習生活

積極學習各種理論,嚴格要求自己,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堅實的理論作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上外,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網路知識,學習製作課件、網站,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同時,幫助其它學科老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三、今後打算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成功地完成每堂課上各項任務。

2、對學困生多關心,多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對計算機的認識上有更大進步,激發他們對資訊科技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水平,順利地通過高中資訊科技會考。

3、加強機房紀律和機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杜絕在微機室裡製造垃圾。使學生不僅在班級集中注意力學習,而且在機房上機時也要按規定嚴格約束自己。

4、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和那一顆顆的果實。我用心去教誨我的學生,用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我願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將來一定能結出成熟的果實。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3

一、創建出相應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們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在這種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掌握知識的質量也不高。而在教學中採用任務推動教學法能讓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明確教學任務以後,就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蒐集一些相關的情境資料,然後在課上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將這些內容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明確這一節課中的教學重點。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這一知識的感受與體驗。如在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硬體與軟體”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明確這一節的重點,然後根據這一內容來收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在通過多媒體來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形成對這一知識的直觀感受,另外由於資訊科技是需要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實踐操作的,所以學生在明確課堂任務以後,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來進行實踐操作。在課堂教學中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相關知識,成為課堂的主體,增強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在資訊科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合理運用範例

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教師在建立教學情境的基礎上,要結合教學內容來提出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同時還應當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這樣才會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另外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學會主動思考相關的問題。所以為了更好的學習,學生不僅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還應當要對新知識加深體會,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資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適當地融入範例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全方面的掌握。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增加一些教學範例來提高教學效果。如在製作小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在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後在找幾個學生來講述自己對計算機的理解,這樣就可以學生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另外由於課上的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進行演練,增強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主動收集相關資料,同時教師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並進行討論,交換彼此之間的意見。在將學生分成小組的過程中,教師注意搭配好小組成員,不能出現有的小組學習能力強有的小組學習能力弱的現象,同時還要讓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以便於學生能夠實現共同進步。如在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硬體與軟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後佈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在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訊,然後進行小組討論,最後得出統一的意見。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於所學習的內容也就更為的深刻。

四、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與探討

當學生將收集的資訊進行分組討論以後,會形成一定的成果,在學生向其他同學展示以後,教師在進行綜合分析與點評,對於好的觀點教師要充分的肯定,對於存在的不足,教師也要進行指出與鼓勵,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及時改正,並對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瞭解。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習的質量。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4

本學年,本人擔任七年級級3個班的資訊科教學。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思想認識

在這一個學期裡,我在思想上嚴於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一學期來,我還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二、教學工作。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因此,為了有所突破,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到:

(1)、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求知慾的源泉,也是啟迪學生積極思維的手段。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時機,對學生加以引導、扶植和培養,注意啟發學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鼓勵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點撥學生的每一個困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學會和會學中不斷取得進步,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教他們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一些實用性東西。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採用興趣激勵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知識的動力,使學生在濃厚興趣的推動下學習,不僅效率高,還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價值感、榮譽感和喜悅感,從而學習興趣進一步深化,形成良性迴圈。

(2)、利用益智遊戲,滲透寓教於樂

愛玩是每個學生的天性,很多學生在上資訊科技課時,往往會在老師不注意時,偷玩遊戲。我的做法是把學生最喜歡、最熱衷的遊戲引入課堂,把學生潛在的學習勢能轉化為動能,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

目前,我們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普遍採用的就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即把每一個教學內容隱含在每一個具體的任務之中,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來逐步掌握知識。“任務教學法”便於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好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但是,這種教學有時不易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因此,在下達任務時,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操作過程中把握知識點,在完成任務後指導解決難點,共同歸納任務中涉及的知識、概念,使之系統化。

(4)、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資訊科技課程教學中,“出示問題,提出任務,自主探討”的過程,體現了集體的智慧,深化了學生對問題和知識的理解,開闊了視野,打開了思路,幫助學生學會用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在知識內涵加深的同時,讓學生當堂操作,驗證或嘗試完成本課知識內容,進一步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

總之,在資訊科技這門新興學科的具體教學中,採哪種教學方法,不僅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實際情況來選擇或加經綜合應用,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總結,而且資訊科技本身就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技術。探索新的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培養具備一定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及資訊能力的學生,這是我們資訊科技教師任重而道遠的責任。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八年級學生在國小裡學習過資訊科技課程,因此,學生對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有一定的基礎。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電腦裡的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所以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九年級學生馬上面臨著微機加試,所以學習任務比較重。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但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後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必須充分利用好上課的45分鐘,加強上機的練習,向45分鐘要效率。

二、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資訊科技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理論聯絡實際,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九年級學生每人都能熟練操作考試題庫裡的題。

三、教學具體措施

七八年級

1、注重基礎知識,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操作教師要精講到位,讓學生適當訓練,樹立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信心。

2、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線,多練,多操作才能提高。每次講課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留出30分鐘讓學生上機實踐,充分保證學生的動手時間。

3、 製作或下載一些好的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九年級

1、 練習題庫裡的題,先分版塊練習,資源管理器、word、excel、powerpoint等逐個版塊講解,給學生做示範,然後再練習,練習完有問題再講。

2、 題庫裡的題分版塊練完好,開始練習套題。先按順序髮捲練習,然後再隨機發卷。

3、練題過程中,對成績好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對後進的進行鞭策,做完題馬上公佈成績,幫他們找到答錯原因,並且做錯的題一定保證再做一遍。

4、把題庫裡的選擇題印成小卷子,每天組織學生考試,進行強化訓練。

5、在機房安排座位時,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讓一個好學生帶一個差生。

6、在機房,老師做到精講,備課充分,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上機練習。

7、題庫裡的題練完後,組織學生進行上機模擬考試,讓他們熟悉考試的程式。

8、機房裡的電腦許多是重新裝的系統和程式,平時多練習,把發現的問題及時解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6

作為一名國中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麼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麼課,掌握這門課。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這裡提出,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為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充實自己

現在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新課程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教育資訊化的推進,作為資訊科技教師,我們自己應該不斷充電,不斷用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輕鬆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不斷向學生介紹資訊科技發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心服口服,從而輕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二、巧妙設計教學任務,採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資訊科技教師應該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蒐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的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蘊含於各個任務中,將每一個學習模組的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後,從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從而讓學生擁有學習真正主動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嚐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

課程改革中,教師不能再採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鑽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設計一些問題,要把握好教學程序的坡度,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和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學生試著自己去解決,在自身實踐中體會和提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

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教師也要做到少講,讓學生自學,做到精講多練,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導者、促進者的多重身份。

四、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鬆風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例項,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型別多種多樣,學生在學習資訊科技這門課程時,往往喜歡上機操作課,而不喜歡上理論課。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儘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資訊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資訊,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資訊,通過這幾個身邊的小事情,學生踴躍發言,讓學生輕鬆地掌握了資訊的概念及資訊的載體,也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世界的五彩繽紛。

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也很重要,教師上課要帶上良好的情緒、真誠的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學生,從而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儘可能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讓他們輕體鬆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有什麼問題才會及時地提出來,師生雙方才可以及時交流。教師應不斷地分析學生的感受,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把握好“度”,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為學生創造輕鬆、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讓教師在和諧中詮釋教學,讓學生在和諧中建構知識,從而在學生心目中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讓自己的課堂散發出靈性的光輝,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喜歡的感覺,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必須根據環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而實現資訊科技教育的總體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7

學生們很喜歡上計算機課,特別是上機的操作課,但是一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遊戲、上網聊天情有獨鍾,而對於教師所講授的教材上的內容卻覺得“不好玩”。作為一名國中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麼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麼課,掌握這門課呢?

一、重視問題設計

課堂教學中,在匯入新課、學習新知等不同階段,學生的思維狀態是不同的,提問要注意時機,引導學生去積極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同一個問題,應善於從不同角度向學生提出問題,運用條件的增設變化及結論的延伸和條件與結論的互換,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等方法設計出新的問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

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鑽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教師也要做到少講,讓學生自學,做到精講多練,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導者、促進者的多重身份。

三、讓學生有成就感

課堂中多展示學生作品,利用成功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課堂上多展示學生的作品,給予表揚鼓勵,會使學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從而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更為強烈的興趣。在伴隨著老師和同學們的讚美,這些同學都會沉浸在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之中。課堂中我讓每個同學都把作品上傳到區域網中,這樣,只要進入網路上的芳鄰的同學都能看到,當看到有同學欣賞自己的作品時,他們會充滿成就感。用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合適的方式,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鬆風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例項,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儘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資訊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資訊,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資訊,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世界的五彩繽紛。

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必須根據環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8

情況開展了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工作。學期臨近結束,回顧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認識。

一學期來,我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在黨組織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缺點,取得更大的進步。新學期即將來臨,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勤學苦練,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經受得起任何考驗的人民教師。

二、結合計算機的硬體實際,開展好常規教學。

1、開學初,便結合我校的計算機硬體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並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上課。在教學過程中,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都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分析,思考在現有計算機軟硬體的實際情況下如何實施教學,並寫成教案上課。收到較好的效果。

2、在教學中,我經常研究學生的思想發展變化,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我們從光碟上或到網上去找了一些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的小遊戲,把這些遊戲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後給學生玩,讓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並有助於學生智力發展。經本期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不但掌握了規定的資訊科技知識和達到了規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還從遊戲中學到了許多其它的知識。資訊科技課已經成了學生十分喜歡的課程之一。

三、加強教學教研,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教學的成敗取決於教師,教師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本學期,在教學之餘,加強了對業務的鑽研。

在本學期,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探索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在網上還注意收集相關資料,以擴大學生的視野。

四、充分發揮的優勢,提高學校辦學的資訊化發展的水平。

作為資訊科技教師,應走在學校資訊科技發展的前沿,除了搞好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外,我們還擔負著許多其它的任務。學校其它學科公開課的課件製作。

五、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處理好學校工作與個人之間的關係,一個學期裡沒有缺席過一次,一邊完成學校的各項任務,一邊準備教材和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在新學期中,我應更加勤懇,為學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

資訊科技是一門不斷髮展的學科,展望學校的發展和學科的發展,我覺得還有許多知識要學,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在課程改革推進的今天,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綱,研究好學生,爭取學校領導、師生的支援,創造性地搞好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使我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9

21世紀是資訊的時代,隨著資訊科技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國中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先進的資訊科技顯得尤為重要。國中資訊科技課是以傳授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培養學生自學創新能力為目的,是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與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時代主題相一致的。那麼,國中資訊科技課怎樣上才能培養出既會學習又懂創新的資訊科技預備人才呢?

上好資訊科技第一課

俗語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資訊科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瞭解計算機的文化和初步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培養學生對資訊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為此,我每學期都會精心準備第一堂課,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激發學生的興趣

皮亞傑說:“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發動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來容易做,而且減少疲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一節課,如果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便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因此我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動手做網頁》時,我先讓學生瀏覽《合興國中》網站,同學們學習、生活的畫面赫然呈現在眼前,同學們感覺既熟悉又親切,都驚訝地問道:“生活中自己這麼熟悉的畫面究竟是怎麼被做到網頁裡去的呢?我能夠學會嗎?”然後教師再介紹網頁製作方法,同學們就會很樂意接受,效果也會很好。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應儘量喚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入迷和喜愛這門學科,才能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求知識,才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使他們跟上資訊社會發展的潮流,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採取分層教學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受遺傳和後天環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響,在知識的接受過程中學生的差異性較大。比如我們農村國中的學生一部分來自中心國小,另一部分來自村小,由於條件有限,有的村小沒有機房,導致他們從未接觸過電腦,個體差異懸殊。如果在教學中採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模式,就會造成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後進生“吃不了”的局面,這樣勢必加大兩極分化,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我在教學中通過研究,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學習態度和潛能的差異把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優等生,他們電腦基本功紮實;B層為中等生,電腦基礎一般;C層為後進生,電腦基礎差或沒有。上課時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採取不同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

以“任務驅動”為教學原則

資訊科技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該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資訊科技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活動。我在教學過程中將每一階段的學習任務明確化、通俗化、具體化,讓學生每次上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上機時確有事做、確有收穫。例如,在學習Word表格製作時,我要求學生製作一張精美的課程表;在頁製作時,我要求學生製作班級網頁,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從而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也提高了獨立探索、勇於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多給學生思考的機會和探索的餘地

如果上課時生怕哪個問題沒有講清楚而面面俱到,那麼留給學生的則是簡單模仿、按部就班的操作,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惰性和依賴心理,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老師講過的問題都能解決,而一旦遇到難題便會束手無策。為此我在上課時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合作探究。如講Word表格修飾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邊框粗細”、“邊框顏色”、“設定單元格底紋”等的操作方法,而是讓學生通過模仿、合作探究等方法小組合作完成,他們很快就解決了問題。實踐證明,只有經過自身探索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紮實掌握。

多元化評價

積極的評價有利於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有利於激勵學生髮揚優點、克服缺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培養學生自信自強、積極進取的精神。為此我上課總是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對於不會的學生,我從不訓斥,而是鼓勵和耐心輔導他,即使有一點小小的進步,我也會真心地表揚。事實證明,這樣才能使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的課堂主人翁意識,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教學效率。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很多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還有待於我們去摸索,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力避傳統教育的缺陷,使資訊科技課成為親切易學的實用課程。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更要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為資訊科技的普及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0

【指導思想】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路為基礎的資訊科技已廣泛應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資訊科技的掌握與應用程度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之一。學會資訊的收集、儲存、分析、處理、釋出和應用是新世紀對第個公民的基本要求。要求學生具備篩選和獲取資訊、準確地鑑別資訊的真偽、創造性加工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並把學生掌握和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作為與讀、寫、算一樣重要的新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資訊素養已成為科學素養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機的硬體組成,正確的開關機,瞭解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簡單使用計算機,瞭解鍵盤、滑鼠的使用,能輸入簡單的文字。

3、掌握文字錄入的基本方法,養成正確的姿勢,科學的指法,培養盲打的習慣。 4、認識作業系統,瞭解應用軟體,瞭解windows中檔案、資料夾的基本操作,學習使用附件中的畫圖程式。認識軟盤、光碟等儲存介質,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錄音機、計算器等應用程式。學習使用word文書處理軟體,進行文書處理。

一、七年級學情:

七年級學生剛接觸資訊科技,充滿好奇和渴望。我打算先讓他們去感受一下什麼是計算機,培養學習興趣,再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學習。

二、八年級學情:

八年級學生已經上過一個學年的資訊科技課,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都非常喜歡計算機,他們的強烈探索熱情會使沒有組織的課堂完全亂套。加強八年級學生的教學管理,根據他們好動,不喜歡受約束的特點,多安排實踐性的學習內容。比如課堂學習以遊戲、活動為主,儘量將理論學習的時間壓縮在20分鐘以內。八年級學生要給他們規範的學習方式,用建構主義原理幫助他們建立關於計算機的系統知識,提倡他們運用資訊科技於其他學科學習中,均衡地發展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

三、九年級學情:

九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資訊科技水平,基本掌握了計算機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軟體,但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

【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學習目標”、“想想看”、“知識窗”、“試試看”、 “做做看”和“思考與練習”等一系列欄目。教材以淺顯易學的例項帶動基本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軟體的操作。各課大都從完成某一任務著手,提出問題或目標,通過示範操作或閱讀課本完成任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以資訊處理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以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運用資訊的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的突破點與創新點】

1、以課改理念設計、教學,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

2、發揮資訊科技的工具職能,整合學科教學。

3、發揮“小能手”的幫學作用,提高課教學效率。

4、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合作意識。

5、每課以主題鮮明的任務驅動,在實踐操作和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操作技能。

6、組織“小擂臺”、“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層次的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適應時代新潮的競爭意識。

7、加強學法指導,積極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

8、注重對弱勢物件的幫扶補救。

【教學的方法措施 】

1、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2、教學時通過演示計算機應用軟體的形式向學生介紹知識。

3、傳授知識時突出一個“新”字、落實一個“趣”字、突出一個“活”字、落實一個“學”字(為學生服務);教學過程突出一個“難”字(找準知能點、難點及關鍵)、落實一個“行”字(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認知能力訓練);鞏固知能突出一個“實”字(雙基訓練應落到實處)、落實一個“促”字(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創新實踐)。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1

摘要:中學資訊科技教學作為國中綜合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學教學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形式。國中資訊科技教學中微課的運用為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資訊科技教學開闢了更為廣闊的教學空間,微課的運用給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資訊科技教學;作用;運用

資訊科技教學是中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形式,也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形式。隨著現代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過去傳統的教師上課講,學生聽,課後學生練的教學模式和課堂結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微課的出現,使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不再是課堂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不適應資訊化發展的要求,課堂教學的變革更加迫切。如何站在大資料時代的前沿,發揮資訊科技優勢,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徑,將高深的理論變簡單,將簡單的問題變有趣,讓學生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在短期內完成一次學習?“微課”的`誕生正是學習方式的一種變革。

一、微課在國中資訊科技教學中的作用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是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化資訊科技教學給中學教育教學帶來更多新的生機和空間,特別是微課的出現和運用讓中學教學系統中的每一個要素都在發生新的變化。微課是時代變化引起的教學系統的新變化,是中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應運而生,其“短小精悍”的視訊以及“小清新”活潑的形式吸引著學習者的眼球,讓學習者能在繁雜的學習環境下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思考,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現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根據主體的不同按需學習,真正體現了各取所需,實現了分層教學,可以說,微課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因此,充分運用“微課”資源對提高中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率和變革課堂教學方式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也為我們在資訊時代背景下,探索教育發展之路搭建起教育均衡發展的平臺。國中資訊科技教學是根據國家課程規定開設的地方性綜合實踐性課程。作為地方課程,要從地方的實際出發,成為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形式。資訊科技教學中的微課,也就成為資訊科技教學的重要形式。微課作為新出現的教學形式,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訊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資訊科技教育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學生在資訊科技教學中,通過對資訊科技的學習和運用,可以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教師應運用自己的知識、才能,以及自身的德性、人格、情感、意志、世界觀等去感染學生,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因此,本研究意在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發展和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這是符合教育學基本原理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微課這一新型教學資源形態逐漸在全球範圍內興起,它突破了傳統教學課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具有表現力強、靈活性好、教學資訊資源主題鮮明、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對知識點的講解透徹等特點,越來越多地被廣泛應用。將微課應用於資訊科技課教學,發揮微課的作用,必定會提高資訊課教學的有效性,這不但能解決資訊科技課中的難題,還能促進學生資訊素養的提升和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國中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和運用

對於國中的資訊科技教學,根據學習內容和能力培養,可以將其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分解成三個階段:七年級主要是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資訊科技的基本實踐操作;八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對基本資訊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學會簡單的數碼程式設計;九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資訊科技的運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對國中三年的教學目標和每個階段微課的使用方案都要明確。三年中的教學目標總體上是有階段性的,用微課堂調動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建立一個學生真正喜歡和需要的課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出發,初步開發出符合本校學生學情的國中資訊科技微課課程資源。將微課資源適當地應用於國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或相關環節。

(一)教學內容安排。國中資訊科技教學的內容和微課的開發和利用,要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能力出發,立足於課堂教學。本校國中資訊科技學科的教師通過合作探索,從國中資訊科技教學的設計、教學組織和課堂延伸以及學測考試複習四個階段,來研究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第一階段:通過前期問卷調查及相關資料分析,設計研究方案及讀書計劃;第二階段:在第一學期期會考試前完成至少一篇讀書心得,上一堂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案例課,完成一篇教學案例。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前再次撰寫一篇讀書心得,上第二堂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案例課,完成一篇教學案例。在第二學期期會考試前書寫至少一篇讀書心得,準備一堂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案例課,完成一篇教學案例;第三階段,在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前再次完成一篇讀書心得,上最後一堂相關的案例課,完成一篇教學案例,整理資料,充實結題報告內容,並提出結題申請。

(二)微課在資訊科技教學中的運用。微課在資訊科技教學中的運用,是資訊科技教學的重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恰當地使用微課資源,通過微課的運用,去培養老師和學生的動手能力。主要的目標是教師要學會如何將微課資源在國中資訊科技教學實踐中進行有效運作,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去學習和改進製作微課的軟體平臺,使之更符合實際中的教學要求和易操作要求,在實踐中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更關鍵的是我們要深入研究教學的哪些章節、哪些環節適合應用微課,防止過分濫用微課資源反而影響正常的教學。

(三)微課教學在資訊科技教學中的作用。微課是利用現代資訊科技,通過用簡單的片斷教學形式和內容,來展示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微課的出現為新型的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生機,微課以嶄新的教學形式,靈活的教學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歡,也很受教師的歡迎。許多地方和地區都利用微課的形式開展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例如,許多教育行政部門都舉辦了以微課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競賽,一方面展示了老師對多媒體教學形式的運用,另一方面也鍛鍊了老師的組織能力,使老師的現代資訊科技教學的運用能力得到了鍛鍊。在教學實踐中,許多老師都能夠不斷地探索和學習,其現代資訊科技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許多學校在資訊科技教學與微課的運用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微錄播室。能緊密聯絡學校和學科,班級的實際以及校情、學情,在實踐中不斷地去反思。我們要關注微課與國中資訊科技課堂的教與學,發現應用典型,詳細分析使用微課課程前後對國中資訊科技學科教學的影響。對不同教師利用微課課堂的教學行為及課程設計加以研究,探索新型的教與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麗.微課在國中資訊科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小電教,20xx,(9).

[2]鄭良美.網路微課在國中資訊科技教學中的探索和應用[J].高中生學習,20xx,(4).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2

摘要:文章基於當前發展形勢, 從學生分層設計、教學目標分層設計、課堂分層設計、教學評價分層設計四個方面對國中資訊科技分層教學設計進行了簡要介紹, 並探討了國中資訊科技分層教學實踐。

關鍵詞:資訊科技; 分層教學; 教學設計;

國中資訊科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而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 在經濟條件、接觸計算機的時間、自身興趣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性,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學生學習這門課的效果。分層教學能將學生的個性考慮在內,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教學過程, 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國中資訊科技分層教學設計

(一) 學生分層設計

分層目標的設計強調以學生主體, 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性差異的基礎上, 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劃分為若干層次。教師要依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階段考核成績、學習態度等因素, 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例如, 將學習成績較差的、自制能力較低的、對基礎技術的把握和理解有所欠缺的劃為基礎組;學習成績良好的、基礎能力處在中等水平的、有積極主動和自覺性的劃分為提高組;將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具備對知識有良好把握能力的、接收能力強的學生劃分為拓展組。同時, 每位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週期性測驗, 對狀況發生改變的學生進行調整, 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環境和位置。

(二) 教學目標分層設計

教師在備課期間要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對基礎組來說, 可以採用強化基礎知識練習的方式, 達到獨立操作的目標;針對提高組的學生, 要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拔高訓練, 不僅要求把握基礎知識, 還要求學會對一個型別題延伸擴充套件, 學會舉一反三;對於拓展組來說, 教師可以對其嚴格要求, 在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後, 對延伸知識進行講解, 強調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用。

(三) 課堂分層設計

課堂分層設計是基於對場地和班級人數的考慮, 對課程進行合理化的設計。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實踐度較高的學科, 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 教師可以先進行課程的理論知識講解, 學生把握後進行實際操作, 利用合理化的課堂時間分配, 對不同組的學生進行指導和答疑[1]。對於基礎組學生, 要求他們熟練運用課堂講授的基礎知識, 並做強化練習, 鞏固知識;對於提高組來說, 對基礎知識熟練把握的同時, 要求進行一定的變化訓練, 提升能力;對於拓展組的學生, 可以為其準備一些特殊的、具有提高意義的難題, 用來開闊思維, 鍛鍊能力。

(四) 教學評價分層設計

由於進行了分組教學, 評價標準自然也不能相同,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避免採取統一的標準。評價標準的設定既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 又要考慮學生課堂的實際表現和作業完成狀況的因素。在活動中, 針對基礎組的學生, 以激勵式的鼓勵為主, 肯定他們的能力, 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肯定和支援, 激發信心, 調動興趣。對於提高組來說, 要在給予正面評價的同時, 指出他們能力的不足, 敦促其改正缺陷, 提出合理化建議, 達到進一步提高;對於拓展組的同學要採取高標準嚴格的教學理念, 要求學生嚴格要求自己, 更加謹慎和仔細的運用技能, 不斷打磨他們的能力, 激發競爭性, 提高自身素質。

二、國中資訊科技分層教學的實踐

第一, 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時, 要遵循公平原則, 教師應該充分考慮每位學生的個性和特點, 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分配。教師對層次的劃分要依據各個學生的能力和日常表現等因素制定, 並不斷地依據課堂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2]。

第二, 學生層次的劃分需要有流動的變化, 教師要密切注意小組人員的學習情況, 定期進行分組情況調整, 將學生安排到適當的位置, 實現教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並依據不同的小組設定差異化評價標準, 另外, 不要進行隔離教學, 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

第三, 分層教學是教師主導下的教學設計理念, 並不意味著將教學活動完全交給學生, 教師需要實時注意學生間的交流, 對反饋的情況進行正確的評價和指導, 給出中肯的意見, 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法, 建立良好師生的關係。同時, 在正確看待學生性格和個體化差異的基礎上, 利用他們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進行資源整合, 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實現班級內部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提高,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慾望, 讓每個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收穫學習的喜悅。

三、結語

學習國中資訊科技課程, 要求學生務必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因而, 教師必須採用分層教學法, 根據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差異, 因材施教, 進行資源合理化分配,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陳萍。略談國中資訊科技分層教學設計與實踐[J]。教育科學 (引文版) 20xx (10) :77。

[2]楊曉寧。淺析新課程改革下的國中資訊科技分層教學[J]。學週刊, 20xx (9) :49—50。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3

摘要:要想學好正在飛速發展的資訊科技,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及操作習慣,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

資訊科技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中國小教學中才剛剛起步。但是它強大的生命力及廣泛的用途,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認識。學好資訊科技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質,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其他各科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習的興趣。通過這幾年來的資訊科技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學資訊科技教學的根本任務不是知識的傳導,不是學習內容的新舊、多少,而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基本的學習、操作的習慣。

可能有的人會說,學生上資訊科技課興趣濃得很,還用培養嗎?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學生喜歡上資訊科技課,但不喜歡學習資訊科技知識,喜歡在資訊科技課上打遊戲,原因有三:一是資訊科技課上學的內容現在還用不到(缺乏應用資訊科技的綜合環境);二是學生認為這些知識長大了學也是一樣;三是遊戲的吸引力確定太大了。如何將學生往好的方面進行引導,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知識和操作計算機的興趣呢?

由於中學生意志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注意力易分散、鬆懈懶散,因此,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授課時要嚴謹而不嚴肅、風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於樂,積極創設有效的情境,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1.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

如果將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則大大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校操場示意圖製作”這節課一開始,我並沒有直接開始知識點的傳授,也沒有介紹學校操場示意圖製作方法。而是提問“你們喜不喜歡體育運動?喜歡我們的操場嗎?”“我們一起來繪製我們的學校操場示意圖吧,怎麼樣?”從學生身邊能感受到的地方作為課題來進行本課知識點的落實,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入新課。

2.創設遊戲情境

俗話說,愛玩是人的天性。而我們的學生更是如此。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在富有樂趣的情境中向他們傳授資訊科技知識,這樣可以取得更佳的學習效果。比如在七年級新生中就有對滑鼠“單擊”“雙擊”概念不清、左右鍵使用不熟練的情況。於是,我出示了“給聖誕老人理髮”的小遊戲,加強他們對滑鼠單擊、雙擊的熟練操作。看著他們興奮地通過滑鼠給聖誕老人理髮、染髮,裝飾等操作,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滑鼠的操作。再通過講解“單擊”“雙擊”在預設情況下都是指滑鼠左鍵,那學生則更容易理解掌握,學習勁頭也更足了。

3.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是促使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有力手段。基於目前教材的改革正在進行中,需要我們的教師建設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出適合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的取材要密切聯絡學生的實際,以及資訊科技的應用性,突出資訊科技的應用價值,內容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取材於學生喜聞樂見的材料。

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為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地設定的。如在講授“網路與道德”這一課時,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你為什麼喜歡上網?”引出對“青少年上網的好處的討論”;“你爸爸媽媽、老師對你上網持何種態度?”,“為什麼網路這麼好,他們會限制甚至反對?”引出對“網路所存在的弊端”的討論;“究竟原因是什麼呢?”引出人們的網路素養和網路道德還存在很大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那作為中學生,該怎麼做?”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並把學生的討論歸結到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上。從以上這一步步的問題引導,看著學生想要探究,似有領悟的眼神,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當然,創設教學情境還有很多種方式:如可以製造懸念、巧設疑問、實踐操作、熱烈討論等,可以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興趣情境、直觀情境、類比情境等,只要能恰如其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好的方法。

二、創設競爭機制

俗話說,大浪淘金,物競天擇,愛拼才會贏!生活告訴我們,要給學生營造一個競爭的空間,讓他們稚嫩的翅膀在天空鍛鍊,這樣才能具備搏擊風雨的能力。因此,適當的讓他們在比高低、爭第一的競賽狀態下學習資訊科技,運用資訊科技,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能夠達到理想狀態。

那麼,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要巧設靈活多變的競爭形式,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如比一比,看誰打字既準確又快速!看一看,誰做的最美觀!評一評,誰是我們的文明小網民!測一測,誰的資訊科技知識最豐富等形式。在進行這些環節時,我經常把學生放在集體中競爭,進行男女生之間、組與組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比賽。如果是組與組之間的比賽,那麼如果有一個人做得不好,就會影響整個組的成績,不但自己面子掛不住,別的同學也會怪罪於他。這麼一來,不會做的學生為了整個組的利益,就會主動地向別人請教,而其他熟練的同學也樂於幫助本組基礎較差的同學,從而使得每位學生都為小組的勝利做出自己的貢獻,進而推進整個組的進步,推動整個班的進步。這樣做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還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4

一、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有效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內容與生活生產聯絡緊密.也可以說,數學是從生活中來,並不斷髮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利用數學特點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學習數學.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單靠教師的一張嘴是不夠的,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具有圖文並茂、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為教學創設豐富的情境,教師要利用資訊科技的這種優勢,促進教學的發展.例如,在講“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定理”時,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手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有效學習其中的難點內容.如,在證明“順次連線四邊形四邊中點所得到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這個命題時,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進行現場演示,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四邊形,進行相關操作,使學生直觀上看到得到的四邊形就是平行四邊形.在教師進行演示之後,可以具體某一個四邊形,利用幾何畫板再次進行現場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在拖著四邊形一個頂點在平面內緩慢移動的過程中,四邊形的形狀與對角線的變化的關係,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的測算長度及角度的功能測出兩條對角線的長度關係、兩對角線夾角度數對於四邊形形狀的影響.在情境展示後,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理解證明此觀點(略).

二、利用資訊科技手段,進行現場演示

在數學教學中,許多知識的抽象性是很強的,因此,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把抽象的內容演示給學生,可以促進學生理解相關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與資訊科技手段進行整合,利用計算機將教學內容加工成文字、圖形、影像資料,通過生動的演示,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講“等腰三角形”時,對於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理解,抽象性很強,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如果教師利用計算機和幾何畫板中的軟體,在大螢幕中作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線、BC邊的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之後用滑鼠在螢幕上隨意拖動點A,利用軟體功能,此時△ABC和“三線”在保持依存關係的前提下隨之發生變化.在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直觀地發現存在這樣的點A,使得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三線重合.這樣,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演示,學生能夠理解有關概念.同時,在演示過程中,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也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顯著.

三、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豐富課堂內容

在國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自己的審美體驗,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在講“三角形的認識”時,對於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生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多種物體,利用的是三角形的穩定性.教師可以把相關內容製成簡報:使畫面在舒緩的音樂中徐徐展開,如藍天中展翅飛翔的飛機、藍天白雲下的埃菲爾鐵塔、車水馬龍中承載的楊浦大橋等畫面.通過畫面,學生可以有效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並能夠認識到其穩定性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優美的畫面中,在動聽的音樂中,可以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與價值,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熱情也能被調動起來.四、利用資訊科技手段,鼓勵學生進行自學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自學是很重要的.只有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他們才會不斷地追求新知,不斷探索,獲得發展,而資訊科技手段為學生自學提供了方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重視自學的價值,要引導學生利用資訊科技手段進行學習,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要急於作答,而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上網查資料的方式蒐集資訊,解決問題,要使學生把使用計算機網路進行學習作為學習的常態,作為學習方式創新的一大措施,使學生充分認識資訊科技手段,認識網路的價值,使學生自覺利用網路學習,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這對學生學習數學、未來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總之,在國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資訊科技的應用,通過資訊科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有效掌握有關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15

我今年剛畢業,有幸進入到教師隊伍當中,成為這個優秀隊伍當中一名新兵,根據學校安排,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年級學年資訊科技的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也是邊學邊教,抱著認真、踏實、誠懇地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念,認真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以學生利益為出發點,讓學生在本學期的學習中能學有所得,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巧。現就本學期所做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深究教材內容

自己之前可以說沒有實際的教學經驗,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可以說沒有,要想做好這項教學工作必須把研究教材放到第一位,當知道學校的教學安排,拿到教材後,它是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就認真研究本教材內容,狠不得一口氣給研究完,課本是基礎一定要把他拿下,通過研究課本我能過把握住七年級資訊科技課的整體,以這個為基礎,通過前兩節課對學生的瞭解,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這期間校領導和秦四海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不僅傳授我實際的教學經驗還對我出現的不足及時準確的指出來,在他們的幫助下我正在茁壯的成長,對他們我由衷的說一聲謝謝。

二、備課方面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學習好《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和《中學資訊科技新課程標準》。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和難點。

為上好每一節課,我經常上網查資料,集中和汲取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製作課件,準備各種直觀教學軟體,為學生的動手操作準備好素材,儘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在玩中學,資訊科技課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三、學校工作

我本身就是一名教師隊伍中的新兵,所以我嚴格要求自己,工作踏踏實實,認真完成學校給予的各項任務。由於我們是資訊科技教師,這個特殊的職業決定了我們必須還有很多的學校工作要做,現在每個學校都非常重視資訊科技教育,當然有許多老師資訊科技素養的實踐能力還不高,我們的任務就是及時的幫助和完成其它學科的教師在這方面的工作,同時完成了學校全體教師的計算機培訓、學校計算機維護和微機室管理,還完成了學校的各種材料的查詢和編寫,完成了學校領導安排的所有任務,並幫助同事們查閱資料、撰寫論文、郵發稿件。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處理好學校工作與私人之間的關係,不遲到不早退,作為年輕人有精力也有體力就應該多幹,這不僅是自己的一次鍛鍊的機會,同時也是學習的機會,對學校的工作盡職盡責,不論是學校分到的哪一項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儘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我是幸運的,能夠得到領導的指導和幫助,這不僅使我更快的融入到這個集體當中,在這個大集體裡我感覺到了家一樣的溫暖,在這個大家庭裡有共同的目標,每一個人都在為這個目標不停的奮鬥著,尤其是老教師他們更努力,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作為年輕人更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加倍的努力,儘快地成為他們的左膀右臂,一起肩並肩前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