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坪之戀散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3K

曾有一段青春跌宕在冷水河床,還有一段無悔灑落在文化坪的土壤。就這樣時時憶苦思甜的想起,想起那條山重水複的冷水河,想起那段文化坪年少追夢的青蔥歲月。

文化坪之戀散文

文化坪,這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卻是丹南有名的窮鄉僻壤。她的世界被“一山未了一山迎”的群山圍裹的很小,頭頂僅有方圓幾公里的天空。偶有雄鷹在空中盤旋,惹你抬眼產生一份對山外世界的期盼。山腳下的冷水河,常年繞著稀疏的村落扭出S形舞步,用清涼安撫著他人的躁動。

僅有的一條延伸到山外的泥土馬路,常年被河水沖毀的支離破碎。腳步丈量在這條土路上,你常常會想:一旦走進,是不是還能走出?因此,曾經每一個在這裡工作過的人,都會產生一種發配充軍的感覺。

然而,文化坪學校,卻是我初涉教壇工作過的第一個驛站,92至97年,在那裡度過了五年教書育人時光。那段幽獨處於山中,靜修般的苦並快樂著的生活,至今想起,猶如一段涅重生的歷程。

或許,每個人一生都要走過許多工作驛站,有些本是無奈違心的輾轉,最終卻獲取了不竭的動力源泉,激勵你在漫長的生命長河中能夠從容地應對、坦然地前行。

學校一天的生活,似乎枯燥而充實。每天從廊簷下懸掛的鐘聲中迎來了清晨,又在鐘聲中送走了夜晚。備課、上課、批改、輔導是日復一日的常規任務操作。一本本漸漸疊加的教案,一摞摞慢慢翻爛的學生作業,昭示著教師用汗水浸潤過的時光,在無言中斗轉星移。

學校工作,雖然累著,卻是快樂的。在學校的江湖裡,似乎每個領導都無刀無劍無後手,每個老師都不奸不滑不慫蛋。教學不需要領導如監工般精細管理,不需要條條框框的約束,只憑一顆良心加班加點,去取得不凡的業績。那些樸實的求知若渴的山裡孩子,足以牽動師者濟世悲憫之心,讓你無怨無悔嘔心瀝血的付出,樂此不疲的忘卻那些清苦的時光。

校園的那顆桂花樹,幽香著教師堅強背後脆弱的情懷。他像一位常年守望的老園丁,在幽香中靜靜地綻放,在蔥鬱中默默地祝福,迎送著一茬茬學生的出出進進。

在那個沒有電視、手機的年代裡,同事之間的課餘生活,青春都沒有設防,大都充盈著抱團取暖、苦中作樂的成分。下午,他們會不約而同出現在土操場,把一場沒有裁判的籃球賽,塵土飛揚的撲騰到天黑;晚上,又會聚攏在某個同事房間,用一副翻爛的撲克牌,輪流坐莊拱豬喝酒到深夜。

週末,你會獨自或邀約同事,哼著山歌在山間茫無目的的遊走,或爬一爬奇峰峻嶺,或看一看山花爛漫,有時去山林掰一捆竹筍,在地頭掐一把韭菜。偶遇學生家長,他會硬拉死拽的把你叫到家中,用最隆重的貴賓禮儀,誠意滿滿的招待你:燒水沏茶,支起八仙桌,擺上柿餅、花生、臘肉、包穀燒之類的農家特色小吃飯菜,讓你酒醉飯飽,不醉不歸。

繞著校園靜靜流淌的'冷水河,澄澈見底,溫婉清冷,沙灘被河水漂洗的格外乾淨。每逢盛夏月朗星稀的夜晚,你可以裸浴潭中,在清涼的浪花中沉澱生命的從容,也可慵懶沙灘,躺望未來千帆過盡的夢想。

文化坪的風景很美,她是天工潑墨的一副純天然的山水畫。天藍就藍的沒有一點雲彩,山峻就峻的峰巒疊嶂,水清就清的碧波盪漾。那些叫得出名或叫不出名的景點:龍洞峽、勒馬巖、金仙飛瀑、響水潭、間歇泉、百畝田--一如珍珠般灑落在山水之間,把山的雄奇、水的靈秀,點綴得勾魂攝魄。

文化坪是美的,它的美源自山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然而,由於過於偏僻的地理環境,讓她的美一直無人相識,待嫁閨中。期間,曾有鹿城英雄人物周君耳聞美名,在文化坪文化名人譚君陪同下,多次往返考察,驚歎仙境,欲再次書寫金絲峽景區姊妹篇---冷水河景區。無奈匆匆調離,為文化坪景區開發留下無盡的遺憾。

慶幸的是,近年來,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文化坪的美景逐漸驚豔於世。那些厭倦了紅塵喧鬧的文人墨客,在閒暇時刻紛紛走進文化坪,或觀光納涼,或採風著文,把文化坪美景逐漸推介傳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吸引了河南、湖北、陝西的不少遊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文化坪會在某位有識之士的運作下,完成冷水河景區開發,與金絲峽景區組成絕代雙驕,攜手雙雙娉婷在鹿城大地。

文化坪的歲月,是一段如歌的歲月。它是在那種艱苦環境中,由山水作詞,由每個曾經奮鬥過這裡的人譜曲,共同寫就的一首歲月戀歌---《文化坪之戀》。它謳歌了山水,謳歌了歲月,也謳歌了自己。它的旋律是堅強的、激昂的;它的情感是清澈的、走心的;它的歌詞有山河壯美、天高雲淡,有小橋流水、山高路險,有風吟不屈、流水從容——

從文化坪學校走出,至今已有二十多個年頭。但在心間,雖走出了她的山,她的水,卻始終沒有走出她的那條延伸山外的漸寬漸平的路。似乎,在那條路上,一位風塵僕僕的追風少年,從那個似水年華的年代裡一直走來,腳步從不敢停歇。

我相信,每個能夠哼著《文化坪之戀》走出的人,都會清澈做人,勤勉做事,笑對困難,闖蕩出未知的江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