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能夠解釋各種常見樂器的發聲方法。

3、能夠對聲音的產生原因做出假設,並能夠想辦法利用實驗來驗證假設。

4、體會到科學探究中要尊重事實,體會實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能夠對聲音的產生原因做出假設,並能夠想辦法利用實驗來驗證假設。

教學準備:

各種能發出聲音的物體:紙、氣球、礦泉水瓶(半瓶水)及學生身邊的各種物體;尺子、橡皮筋、鋁箔;系細線的乒乓球、音叉;錄音機、乒乓球、

錄音帶(各種聲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請大家安靜,注意聽,你聽到了什麼?(音樂聲音響起)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聽到哪些聲音呢?(學生說生活中的聲音),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聲音,我們一起來聽聽。(錄音帶:各種自然界的聲音)可見,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裡,聲音無所不在。

大家聽了這麼多的聲音,現在你最想研究什麼問題呢?(學生說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板書課題)

聲音是怎樣產生

(二)製造聲音,提出假設

1、 製造聲音。各小組利用身邊的材料製造聲音:用什麼材料、什麼方法、製造出什麼樣的聲音?鼓勵大家用各種不同的材料、採用不同的方法、製造出不同的聲音。

提示學生邊實驗邊記錄。(意圖:讓學生髮出聲音太簡單了!學生會不以為然地亂敲亂打,所以這裡教師提出:老師不是看哪個學生製造的聲音響,而是誰想到的辦法多。這樣既可以管理課堂,又可以讓學生的活動融入了思考。)

2、展示交流。小組交流,邊彙報、邊演示給全班同學看。要求每個小組彙報時說清楚用什麼材料,什麼方法制造的聲音。

3、引導思考,提出假設。大家制造出這麼多不同的聲音,你們發現了什麼祕密?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引導學生建立明確物體發聲時,物體都在動,在來回地動。科學上,把這種來回不斷的動稱為“振動”。建立“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假設。

在科學研究中,有了假設,就要通過實驗蒐集證據來驗證假設。我們也要通過多個實驗來證實我們的關於聲音的假設。

(三)設計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

1、實驗一:橡筋琴、直尺、塑料瓶子聲實驗

以小組為單位,用橡皮筋、直尺、塑料瓶子發出聲音,觀察發聲時的.現象。(發聲時振動,可以看見橡筋、直尺、鋁箔的振動)

並做好實驗記錄。

實驗物品

發聲的方法

實驗中的現象

橡皮筋

直尺

塑料瓶子

2、實驗二:音叉發聲實驗:

敲擊音叉發出聲音,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能看到振動嗎?看不到振動,用系線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演示音叉發聲時的振動,讓學生體會到間接證明的方法。乒乓球在跳動驗證音叉在振動。

問題“你有辦法讓音叉的聲音停下來嗎?”學生回答後,讓學生來試一試,發聲的音叉,用手一抓,不振動了,聲音就沒有了。(反證,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

隨著學生活動的展開,教師提出新的挑戰:你能使紙發出聲音嗎?利用自己的身體能發出哪些種聲音?

3、實驗三:聲帶發聲實驗。

人說話的聲音也是振動嗎?用手摸聲帶發聲時感受聲帶的振動,不發聲時聲帶是否振動。說明了什麼?(嗓子與聲帶、保護聲帶)

4、實驗四:揚聲器發出聲實驗:

問題:人發出的聲音是聲帶的振動,現在好多聲音來自於電話、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標機等喇叭——揚聲器(出示實物),這聲音也是振動產生的嗎?

演示:用音箱播放音樂,在音箱上放上豆子,豆子隨著音樂跳動。

上面的幾組實驗,我們都證實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我們還可以用許多實驗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大家在課後還可以繼續。

5、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所有的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的物體科學上叫做聲源。

以續寫小詩的方法加深對聲音產生的理解:

風兒呼呼,是空氣在振動;

流水嘩嘩,是水在振動;

小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動:

青蛙呱呱……

請同學續寫。

(四)拓展活動

關於聲音你還想了解什麼?你還知道哪些?介紹噪音在生活中的存在現象。板書設計: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2

【設計思想】

八年級學生由於剛剛進入物理學科的學習,會感到物理與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離。因此拉近物理與生活的關係,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非常關鍵的。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這節課的內容特點決定了它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因此,本節課的設計就從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出發,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和對實驗現象及收集的資訊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在探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鍊,同時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於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3.學會用物理知識來描述生活中聲現象。

【教學重點】

1.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教師準備】

音叉、小錘、鐵架臺、帶有細線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氣機、燒杯。

【學生準備】

橡皮筋、細線、鉛筆、白紙、細砂、小鬧鐘(或小收音機)、小石頭、塑料袋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媒體播放:海濤聲、砂輪與工件的摩擦聲、優美的歌聲、琴聲、鑼鼓聲、神奇的超聲波等。

引導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聲音呢?

匯入課題:我們聽到的如此優美的樂曲及大千世界裡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二、進行新課

問題一: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學生討論: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

引導比較:1.讓學生感知比較說話與不說話時喉嚨部位的情況。

2.觀察比較按緊的直尺不發聲與撥動發聲時的情況。

3.觀察比較燒杯中的靜水與向燒杯中倒水發聲時水的情況。

4.讓觀察比較拉緊的橡皮筋發聲與不發聲時的情況。

師生總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師演示:發聲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物理研究方法指導:轉化法)

乘勢提問:還有什麼辦法可以驗證發聲的音叉在振動?是否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呢?怎樣驗證?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點撥: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需要那些器材,具體怎樣操作?確定方案)

教師預備:方案一:用手輕觸發聲的音叉,手有什麼感覺。

方案二:讓發聲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許,觀察水面變化情況。

方案三:用細線將鉛筆系在音叉上,音叉發聲時,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觀察在紙上留下的線條情況。

方案四:用細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錘敲擊桌面時發聲的同時觀察砂子的情況。

方案五:把裝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錘敲擊桌面時發聲的同時觀察水面的情況。

學生活動:(教師根據情況指導)

收集資訊,分析材料:

發聲體

現象

結論

聲帶

說話時喉嚨部位在振動

說話時聲帶在振動

直尺

發聲時直尺在振動

發聲的直尺在振動

水發聲時在振動

發聲的水在振動

橡皮筋

發聲的橡皮筋在振動

發聲的橡皮筋在振動

音叉

發聲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彈開

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音叉

手感覺發麻

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音叉

發聲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

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音叉

鉛筆在白紙上留下波浪線

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桌面

桌面發聲時細砂會跳動

發聲的桌面在振動

桌面

桌面發聲時水面上會激起水波

發聲的桌面在振動

得出結論: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引導解決:

1.指導學生看教材12頁圖1.1-1、13頁1.1-2,是什麼物體在發聲?為什麼會發聲?

2.我們能把聲音記錄下來嗎?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點播)

問題二:聲音是怎樣向遠處傳播的?

提出問題: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出的,那麼聲音是怎樣向遠處傳播的呢?

媒體播放:宇航員在月球行走的資料片斷,觀察宇航員交流的方式,與人們在地球上的交流對比。

教師引導:聲音的`傳播需要空氣(介質)。

提出問題:怎樣證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呢?固體、液體是否都可以傳播聲音呢?

學生討論:器材?操作?(教師引導點撥、確定研究方案)

教師預備:

方案一:

1.把正在響的鬧鐘放進玻璃罩中,聽聲音的情況。

2.用抽氣機往外抽氣,聽聲音的變化情況。

方案二:把正在響的鬧鐘用塑料袋包住,放進水中,聽聲音的情況。

方案三:在水中,敲擊兩塊石頭,旁邊的人能聽到聲音。

方案四:一同學輕敲課桌一端(或把鬧鐘放在課桌一端),另一同學把耳朵貼近課桌的另一端,聽聲音的情況。

學生活動:(教師指導)

收集資訊,分析材料:

介質

現象

結論

空氣

聽到鬧鈴聲

氣體可以傳播聲音

聽不到鬧鈴聲

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聽到鬧鈴聲

液體可以傳播聲音

聽到石頭敲擊聲

液體可以傳播聲音

課桌

聽到敲擊(嘀嗒)聲

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得出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問題三:聲音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

提出問題:既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那麼聲音在介質中是怎樣傳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動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並不斷向外圍擴散。

類比說明:指導學生看圖1.1—6說明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導:類比法)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如何傳播,激發興趣,突破難點)。

問題四: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

提出問題:平時我們說話時,一張口,馬上就聽到聲音了。那麼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你怎麼知道的?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點撥)

教師預備:1.百米比賽時,計時員是怎樣計時的呢?為什麼?

2.對著高牆或山崖喊話,能馬上聽到回聲嗎?

3.雷電時,為什麼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呢?

共同歸納: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聲音是以一定的速度傳播的。

介紹資料、指導讀表:《一些介質中的聲速》

學生討論:在讀表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特點?(教師指導)

1.150c時,v聲=340米/秒 250c時,v聲=346米/秒

2.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

3.一般情況下:v固>v液> v氣

三、課堂小結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介質(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4.聲速: 150c時,340米/秒(空氣)

板書設計:

一、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介質: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

2.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3.聲速:

(1)150c時,v聲=340米/秒

(2)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

四、知識應用

例1 以下幾個實驗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的是(d)

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電鈴正在發聲,把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後,鈴宣告顯減弱

b.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內,然後放入水中,人們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琴絃的鬆緊程度不同,發出的聲音不相同

d.撥動吉他的琴絃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絃彈開

拓展:本題可以在學生識別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查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如:請設計一個實驗,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例2 請你想象一下,如果聲音的速度變為0.1m/s,我們的世界會有什麼變化?請寫出3個合理場景.

分析: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在假設條件下,對生活中常見的聲現象進行聯想,從而得出一些新情景。許多同學看到這道題時會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由於對身邊的聲現象熟視無睹,缺乏感性材料而無法進行聯想。其實,本題重點考查了兩個知識:我們周圍充滿空氣,聲音要靠空氣傳播;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當聲速變慢,會出現聲音滯後現象。

答案:

(1)過馬路的行人聽到汽車喇叭聲後再躲避車輛已經來不及了;

(2)在教室裡上課時,後排的同學要過一段時間才能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

(3)發令槍響後,好長時間運動員才能起跑.

(4)看錶演時,會發現,演員的動作出現了很長時間,才聽到發出的聲音。

五、作業設計

1.動畫片《星球大戰》中,神鷹號太空船將來犯的天狼號擊中,聽到天狼號“轟“地一聲被炸燬,神鷹號宇航員得意地笑了。你覺得這段描寫符合科學道理嗎?

2.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號角的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蝙蝠根據飛行時發出超聲波的回聲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種方法叫做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定位原理,科學家發明了聲吶,利用聲吶系統,人們可以探知海洋深度,這些都說明回聲的存在和它的利用價值,通過日常經驗我們也知道,人們面對高牆喊話,往往能聽到回聲,可是,小紅和小明同學卻發現了一個問題,當在我們的教室中說話時,卻聽不到回聲,但聽到的聲音很響亮.這是為什麼呢?

他們猜想,這是不是與發聲體距離障礙物的遠近有關呢?

於是,他們上網查詢資料,查到了如下結果:當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會被反射回來,再傳入耳朵,我們就聽到了回聲。如果聲源與障礙物的距離較遠,反射回來的聲音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如果聲源與障礙物的距離較近,不到0.1s,回聲和原聲就混在一起,會使原聲加強。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學習,他們獲得了哪些知識?

(2)我們已經知道,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請根據以上結論估算一下,如果我們要建一個足夠大的大廳,當我們站在大廳的一邊大聲講話時能聽到回聲,則此大廳至少要有多長,我們才能聽到回聲?

(3)此結論在生活中有什麼應用?請舉一例。

3.課外實踐:分小組設計測量聲速的方法,並實際測量。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體驗聲音的產生是由於振動引起的。

(2)領會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沒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2、過程與方法:

(1)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他們能初步學會有目的的觀察。

(2)能利用常見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會描述實驗現象、收集有效的資訊並根據資訊歸納科學規律。

(3)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自然界聲音的美妙與有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主動與他人交流,敢於提出自己見解的精神。

(3)初步認識科學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實際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聲音產生的原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難點:探究物體傳聲的實驗,估測聲速。

教學準備

教師:鼓一面、吉他一把、紙悄若干、鐘罩一隻、抽氣機一強、鬧鈴一個、氣球一個。

學生:紙片、繃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錘和音箱)、梳子、樹葉的葉片、玻璃缸一個(裡面盛有水)、幾塊石頭。

設計思路

教材提供了教學的框架和資源,而課堂活動的組織、安排,內容的邏輯處理卻是教師的再創造過程。本節課是本書的第一節,又是八年級學生剛剛進入物理學習的起始階段,應該以培養興趣為出發點,以鍛鍊思維和提高能力為根本,以適時地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為教學設計的主旨。

一開始就進行情境創設。通過讓學生傾聽各種聲音,把學生引入聲的世界,從產生興趣到提出問題。

接著圍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設計了幾個學生活動。

1、聲音的產生。

(1)開展探究和討論,讓學生在產生聲音的過程和較多的現象中歸納結論。

(2)討論生活中有趣的發聲現象,比如動物的交流方式。

2、聲音的傳播

(1)通過討論生活事例,以及設計在固體和液體中傳聲的小實驗,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教師演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的實驗,讓學生增進理解。

3、聲波:因為比較抽象,在這裡不宜展開,可採用我媒體的動畫造型讓學生在大腦中初步建立一個模型。

4、聲速的估測:學生第一次在物理中涉及到估測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引入“擊敲長鐵管聽聲”的事例,讓學生聯想。

教學教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事先錄抽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聽見的某些聲音。例如:電鈴聲、鋼琴聲曲片段、工廠燒電焊聲等。

教師:(播放錄音)同學們,你們能聽出剛才都是什麼?同學回答:聲音。

教師:從本節課開始,我們將研究自然界中聲音的有關知識。同學們,你們自己想知道哪些有關聲音方面的知識?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回答:

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我們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3、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人耳的?

4、為什麼有的聲音悅耳動聽,有的卻很難聽?

教師在讚賞肯定的同時,有選擇地摘錄學生提出的問題,並確定本節課研究的主題就是同學們剛才提出的問題中的某幾個,並說明其他的問題會在以後的學習中逐漸探索,同學們也可以課後去查詢資料,自己先行研究。

二、探索性活動

這人活動分為四個步驟進行:探索性活動—小結—驗證=事例交流。

1、探索性活動。教師介紹桌上的器材,特別是音叉。

組織學生活動:怎樣利用桌上的器材,讓它們發出聲音?比比看,誰的方法多,誰的發聲方法有創意。

活動過程中要求學生:

體驗:你們是如何讓物體發聲的?你們觸控發聲的物體時,有什麼感覺?

思考:

(1)物體發聲時與不發聲時有什麼不同?

(2)物體發聲時有什麼共同的物徵?

活動: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發聲,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參與討論,然後教師請學生代表上臺演示研究的結果,對獨特的發聲方法給予讚賞和鼓勵,並對上述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共同體驗:摸著自己的喉嚨,說一句話,體會手上的感覺,說出感覺。

教師:是不是物體發聲就一定在振動?

演示:擊鼓

教師:鼓面在振動嗎?如果在振動,你們如何證明?能否讓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動?說出你們的方法。

敲打桌子,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桌子的振動,你們能想出什麼辦法來證明桌子在振動?

從上述事例中你們能否總結出一種“驗證物體難以覺察的運動”的方法?

2、教師:(小結)在以上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總結物體發聲的原因,即物體發聲是由於物體的振動引起的。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物體的發聲現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些比較奇特的發聲方法嗎?比如動物間有趣的交流方式。

(說明:學生的發聲活動是在開放互動的形式中進行的,教師在學生的交流彙報中儘可能多地讓學生展示發聲的方法,彙報體驗和感受,例如對學生利用樹葉吹奏出聲音等方法,及時給予鼓勵,並讓學生在現象中歸納問題的本質。如果學生不能對桌上的器材進行實驗,教師可作一定的提示和演示。)

(說明:交流有趣的發聲方法時,如果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提出有趣的.發聲問題讓學生討論。例如:(1)動物的發聲方法:蟬是怎樣發聲的?蚊子是怎樣發聲的?猴子和大象是怎麼交流的?等。(2)同一物體不同的發聲方法:怎樣讓一個氣球發出不同的聲音來?人體除了聲帶外,還可以怎樣發聲?能否試一試?可讓學生討論發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探索性活動

(創設情境)醫生利用聽診器聽到的心臟跳動或者肺部的聲音是靠什麼傳到人耳中的?

讓學生狂想:聲音的傳播可能需要什麼東西做媒介?

讓學生做個最簡單的小實驗驗證一下自己的狂想。就用課桌做傳聲物,引導學生考慮這個實驗需要什麼條件?(聯想醫生聽到病人身體器官運動的條件。)如何操作?學生討論後回答。教師也可提示:發聲體—接受體(人耳),中間為傳聲物質(課桌)。

學生活動:兩位同學合作,一位同學輕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學把耳朵貼在桌面聽,感受聽到的聲音;再把兩張桌子分開一條縫,進行實驗,前後對比。

教師:從以上的活動中你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固體可以傳聲)。你們還可以想出生活中的其他事例或者實驗方案來支援固體可以傳聲這個觀點嗎?(讓學生舉例,例如國小裡曾經制作的土電話等。)

那麼液體是否也可以傳聲呢?

教師:你們能否用桌上的器材設計一個簡單的小實驗體驗一下?如果你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你們能否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討論)

這時,讓學生利用桌上的器材進行設計和探究,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對照固體傳聲的小實驗回答問題:用什麼做發聲物比較簡單?傳聲物是什麼?該把發聲物放在哪裡比較合適?

學生活動:方法設計好以後,學生利用桌上的器材進行實驗。教師輔導,並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

教師:空氣可以傳聲嗎?列舉事實說明。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回答:

1、聽到鈴聲。

2、聽到人的說話聲。

3、聽到腳步聲等。

引導學生進一步猜想:如果連空氣都沒有呢?聲音能不能傳播呢?為了證明這個猜想,讓學生做實驗試一試。

教師:同學們,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想一想這個實驗該怎樣做?怎樣實現沒有空氣的狀態?

學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需要提供一個真空的環境,然後把一個發聲體(例如小電鈴)放入這樣的環境裡,前後對比。思路理清楚後,由於實驗器材的侷限性,這個實驗由教師演示,讓兩位學生上臺輔助,學生進行觀察對比:

(1)抽去空氣前和抽去空氣後鈴聲的對比;

(2)抽出空氣後再通入氣體,兩種情況下鈴聲的對比。教師及時糾正錯誤的猜想,最後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正確結論。

教師:(引導)通過剛才這一段的學習,同學們對聲音的傳播有了怎樣的認識,能否用自己的語言歸納一下?

學生:聲音傳播需要物質,傳播聲音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四、聲波

教師:聲音在空氣中如何傳播呢?

學生實驗:用鉛筆不斷地點選水面。

教師:你們會看見什麼?

引導學生聯想:空氣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呢?

播放多媒體聲波的動畫,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並提出聲波這個概念。

五、聲速以及估測

情境:有時候在電影裡看見這樣的畫面,賞的口型與觀眾聽到的話不是同一時間的,聽到的聲音要比賞的口型慢半拍,這說明聲的傳播需要一定時間。我們要把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聲速度)讓學生快速地熟悉聲音在空氣、水和鋼鐵中的傳播速度。

教師:在一根空的長鐵管的一頭敲一下,在另一頭可以聽到幾次聲音?(學生搶答,並說出理由)如果要想在另一頭聽到三次敲,你們該怎麼做?

學生思考並回答。在思考的過程中體會傳播距離與傳播時間的關係,說明聲速不僅與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

教師:如果我們想知道聲音在室溫狀態下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應該怎麼辦?(學生說出實驗方案)

教師:(引導)要測聲速,必須知道哪些量?(聲源、聲音傳播的距離、傳播時間)你們準備用什麼辦法解決這些物理量?需要用到哪些器材?

組織學生討論,要求每組想一個測量聲速的方法。(學生討論交流)

(說明:在設計實驗的時候,要注意實驗方案的可行性。聲源離人耳的距離適當,不宜過近。測時間的工具也要儘可能準確。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實驗方案,只要原理得當,就應該給予鼓勵)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 》(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

2、教材內容特點;

⑴、重視與日常生活和技術應用的聯絡。

⑵、重視科學探究活動。

⑶、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⑷、教材內容呈現多樣化。

⑸、本節內容與老教材的區別:老教材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和“聲音靠介質傳播”是通過對演示實驗結果進行歸納得出的,本節內容這兩個結論是由學生自己通過探究實驗得出的。因此,新教材比老教材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交流合作精神,更注重理論與實際相聯絡。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⑵、知道聲音需要在介質中傳播,以及固體、液體、氣體都是能夠傳播聲音的介質。

⑶、知道聲速跟介質種類和介質溫度有關。

2、過程與方法

⑴、運用觀察和實驗來探究聲音產生的實質,以及探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⑵、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科學抽象能力;使學生掌握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通過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逐步養成自覺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學態度。

⑵、通過合作和交流,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以及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聲速與介質種類及介質溫度有關。

2、難點: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形式傳播。

四、教學準備

1、教具:

⑴、多媒體聲音檔案(悠揚的音樂、瀑布聲、砂輪與金屬的.摩擦聲、青蛙叫聲),

⑵、音響,泡沫塑料球、銅鑼、盛水玻璃水槽。

⑶、 媒體展示(動畫、視訊)和習題精選(連結“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資源”)。

2、學具:橡皮筋、小鼓、薄尺、其他能發聲的物體。

五、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在教室裡播放媒體音樂,讓學生欣賞音樂,陶冶情操。

匯入新課:

列舉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例項,提出一系列與聲現象有關的問題,由此匯入新課。

讓學生加深對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5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聲音.優美動聽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而電鋸鋸木的聲音、砂輪打磨工件的聲音使人感到刺耳難聽.在漆黑的夜晚,幾聲呱呱的蛙聲劃破了村野廣闊的夜空,給寧靜的'鄉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麗.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與聲(sound)打交道,聲音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聲音是我們瞭解周圍事物、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同學們想知道與聲有關的哪些問題呢?

[生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生乙]聲音在空氣中能傳播,在固體、液體中能傳播嗎?

[生丙]聲音在真空中能傳播嗎?

[生丁]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快慢一樣嗎?

[師]同學們對聲有這樣濃厚的興趣,這很讓我高興,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協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和演示實驗.

二、進行新課

[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師]請每組選一位同學,做各種活動,使物體發聲,其他同學仔細觀察.

[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張緊,撥動橡皮筋,橡皮筋振動發出聲音.

[生乙]把一隻塑料尺壓在桌邊,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撥動尺的伸出端,尺振動發出聲音.

[生丙]用鼓棰打擊鼓面,鼓面振動,聽到巨集亮的擊鼓聲.

[生丁]撥動小提琴的琴絃,弦振動發出悅耳的琴聲.

[生戊]我這個活動,需要全體同學來配合一下:請同學們把手指放在喉結處,讓我們從1數到10,聲帶振動,發出聲音.

[師]通過同學們的探究活動,總結概括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

[生甲]打擊或撥動物體可以產生聲音.

[生乙]我們發聲時沒有打擊,也沒有撥動.

[生丙]所有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培養學生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活動,鍛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感受自然界聲音的美妙與有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於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機械運動的基礎上,本節讓學生接觸聲學的初步知識。聲現象是自然界中的常見現象,而對聲的瞭解則可以通過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動來進行。讓學生在探究物理現象的同時,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初步培養他們觀察物理現象、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現象的能力,為後續的科學探究活動打下基礎。

本節教學內容由“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和“聲速”三部分內容組成。教材按照科學探究的要素對聲音是如何產生的直接提出問題,接著通過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動手體驗思考,意在給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啟發學生思維,找到發聲體的共同特徵。教材對於唱片、磁帶是如何通過科學技術記錄、儲存、重現聲音的介紹,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的價值及學習物理的意義。聲音的傳播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內容,教材安排了探究活動,在進行探究時,可以向學生介紹探究物理問題所經歷的過程,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檢驗→得出結論,然後讓學生沿著這個思路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在猜想、討論的基礎上,多讓學生參與一些探究活動,儘可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觀察比較、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探究意識、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教學難點:做好真空罩實驗。

三、教學策略

創設情景,通過讓學生傾聽、“製造”各種聲音,把學生引入聲的世界,從產生興趣到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接著圍繞著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設計幾個學生活動。通過開展探究和討論,讓學生在產生聲音的過程和較多的現象中歸納出結論。通過討論生活中有趣的發聲現象,比如動物的交流方式等,深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對於聲音的傳播,通過學生討論生活事例、設計在固體和液體中傳聲的小實驗,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教師通過真空罩實驗演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教學中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知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靈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橡皮筋、塑料尺、軍鼓、小提琴、口琴、氣球、鬧鐘、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等。

五、教學過程

一、聲音的產生

利用準備的器材進行實驗:小鼓或吉他、薄紙片或樹葉、音叉、橡皮筋、梳子、刻度尺、紙屑或泡沫顆粒、水盆等,怎樣讓它們發出聲音,並探究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

方案1:讓學生用橡皮筋做實驗。兩人一組,一人將橡皮筋拉長拉緊,另一人用手撥動橡皮筋,觀察橡皮筋:

(1)能聽到聲音嗎?此時橡皮筋處於什麼狀態?

(2)當橡皮筋停止振動的時候,還能聽到聲音嗎?

方案2:讓學生用刻度尺做一個簡單的實驗。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將其另三分之一緊壓在桌邊上,另一手撥動伸出端,觀察尺子在發聲時的現象,並用語言描述現象。

思考問題:

(1)能聽到聲音嗎?此時尺子處於什麼狀態?

(2)當尺子停止振動的時候,還能聽到聲音嗎?

方案3:先將紙屑或泡沫塑料顆粒放在不發聲的鼓面上,紙屑或泡沫塑料顆粒靜止在鼓面上。然後敲擊鼓面,紙屑或泡沫塑料顆粒在鼓面上跳動;鼓面停止發聲,紙屑或泡沫塑料顆粒停止跳動。

方案4:將懸吊著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觸不發聲的音叉,球並不跳動;將音叉敲響,再使球接觸音叉,球跳動。

通過實驗對比,思考問題:橡皮筋、尺子、紙屑、泡沫塑料顆粒在什麼情況下跳動,在什麼情況下停止跳動?

歸納總結得到結論: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物體就停止發聲。

交流探究:物體的發聲現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解釋物體的發聲原理嗎?

(1)用手摸著喉頭髮出聲音,這時手有怎樣的感覺?人是怎樣發聲的?

(2)擊打音叉,使發聲音叉的尖端接觸面頰,你有什麼感覺?把發聲音叉的尖端觸及水面,仔細觀察會發現水面有什麼變化?

(3)彈撥吉他的一根琴絃後,立即把你的手輕放在琴絃上,手有怎樣的感覺?樂器是怎樣發聲的?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然後彙報:自己小組做了哪幾個實驗,實驗是怎樣進行的,觀察到什麼實驗現象,得出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讓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橡皮筋在振動時才發出聲音。

學生觀察到的現象是:橡皮筋、尺子振動時,能發出聲音;橡皮筋、尺子不振動時,不能發出聲音。

操作並回答,當人說話或唱歌時,空氣從肺部通過氣管,被擠壓的空氣引起聲帶振動發聲。

面頰有發麻的感覺,振動的音叉接觸水面會激起水花,形成水波。

絃樂器是通過弦的振動發聲的。

對於橡皮筋、尺子的振動,學生能直接看見,它們發出的聲音學生能直接聽見,在此處讓學生自己實驗,通過觀察和體驗有利於學生理解振動的概念,建立聲音和振動之間的聯絡。

學生雖然沒有直接看到鼓面、音叉的振動,但可以從紙屑或泡沫塑料顆粒和球是否被彈起判斷髮聲的鼓面、音叉是否在振動。

通過親身體驗,增強“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意識。

二、聲音的傳播

思考:花樣游泳運動員,當她們的耳朵在水中時還要靠音樂的節奏,才能使自己的動作和其他隊員保持協調一致,聲音是如何傳到耳朵的?宇航員在太空中近在咫尺為什麼還要靠無線電波而不直接交談呢?

提示:聲音是怎樣從發聲體傳播到遠處人的耳朵裡的,是否需要什麼媒介?有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可以聽到聲音嗎?太空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麼?

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探究固體、液體、氣體能否傳聲。

實驗1:氣體傳聲實驗(演示)。

我們可以聽到身邊同學的講話,可以聽到美妙動聽的音樂,打雷時我們和雷電沒有接觸,但我們卻能聽到隆隆的雷聲。說明此聲音是由空氣傳播的。進一步猜想:如果連空氣都沒有呢?聲音能不能傳播呢?

把正在發聲的電鈴放在玻璃罩內,電鈴和罩的底座之間墊上柔軟的泡沫塑料。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你聽到的電鈴聲音會有什麼變化?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罩內,電鈴聲音又怎樣變化?電鈴和罩的底座之間為什麼要墊上柔軟的泡沫塑料?

現象一:抽出部分空氣後,聽到電鈴的聲音明顯變小;

現象二:當空氣全部抽出後,聽不到電鈴的聲音;

現象三:當空氣逐漸進入罩內,聽到電鈴聲逐漸變大。

結論: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聲音在空氣中如何傳播呢?

多媒體演示水波的運動。水滴使水面振動,發出聲音,以水波的形式傳播。

音叉振動時,附近空氣隨音叉振動,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間的形狀向四周傳播,這就是聲波。

結論:聲以波的形式傳播著,我們把它叫作聲波。

實驗2:液體傳聲實驗

將能發聲的物體(如音樂卡、手機、鬧鈴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浸沒在水裡後,仍能聽到發聲體發出的聲音,說明液體能夠傳聲。

也可以在水槽裡裝水,然後在水裡敲打石頭,耳朵貼在容器壁上聽。

結論: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實驗3:固體傳聲實驗

(1)兩個學生合作,同學甲在長條桌的一端用鉛筆在白紙上用力均勻地寫字,同時同學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

(2)同學乙將耳朵離開桌面(注意調整耳朵與筆的距離,保證與上次實驗時耳朵與筆的距離相同),同學甲在相同的條件下繼續寫字,與上次實驗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說明了什麼?

師生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1)聲音傳播需要物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傳播聲音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

(2)物理學中把能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

學生思考。

學生觀察、聆聽。

學生觀看,並試著說出。

學生進行實驗。

兩次聽到的聲音不同,一次是通過桌面傳來的,一次是通過空氣傳的,這說明固體可以傳聲。

為探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做好鋪墊。

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玻璃罩裡空氣的多少影響聲音的傳播。

與水波類比,有利於學生理解聲波概念。

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的結論,學生易於接受。

三、聲速

發生雷電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田徑比賽時,遠處的人先看到發令槍的煙霧,後聽到發令槍的聲音。這些現象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

我們把聲音在每秒傳播的距離叫聲速。

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的速度是否一樣快?學生閱讀一些介質中的聲速表。熟悉聲音在空氣、水、鋼鐵中的傳播速度。

小結:

(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

(2)聲速與介質的溫度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1。

(3)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體中,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最慢。

學生閱讀、思考並回答。

培養閱讀和獲取資訊的能力。

課堂小結(5分鐘)

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學生回答或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老師恰當總結。

梳理本節課知識內容,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老師同學交流,最後總結出本節課的知識點。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記憶。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7

一、設計思想

作為有趣的“聲現象”的一節,要讓學生體驗到各種美妙的聲音。在體驗和探究中學會物理,從而由生活上升到物理,體現“生活——物理——社會”的理念。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能力。藉助於體驗、探究、觀看視訊、自主學習等方式,促成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學習任務分析

本章是學生構建“物理既有趣又有用”這一思想的重要章節,是學生進一步學習“聲音特性”、“噪音”和“聲音傳遞資訊與能量”的基礎。沒有這一節有效的知識構建和能力儲備,學生很難理解“聲音傳遞能量”和“噪音的危害與控制”。

九年級學生剛接觸“聲現象”,他們有大量關於聲音的生活經驗的見識與積累。但是他們缺乏對聲音的理性認識。本節課就要試圖為學生構建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論基礎;為他們構建“波”的概念打基礎。他們特別樂於探究,所以我採用合作探究、小組交流、欣賞視訊等方式讓學生完成內容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複述聲音產生的條件;能複述聲音傳播的條件;知道真空不能傳聲。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能記住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2.過程與方法

經歷體驗聲帶振動的過程。

合作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通過探究活動,學會認真觀察和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更加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更加善於與其他同學合作和溝通。

四、教學重點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五、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六、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七、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教師活動:播放一段音訊素材,有鳥鳴、羊叫、水流、汽車鳴笛、閃電雷鳴、鼓掌聲……讓學生聽並區分是哪種聲音。

學生活動:認真聆聽音訊中的聲音,並說明聽到的聲音。

預期成果:學生能區分聲源是哪個物體,回憶起生活中的一些常見聲音,對本節課產生很大的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情景,以興趣引導匯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新課教學

模組一:探究聲音的產生,知道聲音產生的條件

【環節1】體驗和觀察振動

教師活動1:讓學生一手食指輕輕接觸喉嚨處,發出“啊——”的聲音,感受手指的顫動,藉此感受聲帶的振動。再讓學生嘗試不發聲而讓聲帶振動。然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學生活動1:在教師的引導下體驗聲帶振動與發聲之間的關係。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師活動2:找同學代表,演奏古箏或者吹橫笛,讓大家聆聽並感受樂器的振動。

學生活動2:認真聆聽,觀察古箏的弦的振動和橫笛笛膜的振動;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觀察的結果。

預期成果:初步認識聲源,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為猜想提供依據。讓學生在交流分享中學會嚴謹的表達。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藝,一方面增加學習自信,另一方面活躍課堂氣氛,使大家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環節二】合作探究中明白聲音產生的條件

教師活動:給學生提供儀器:白紙、半盆水、音叉、小錘、尺子、橡皮筋等。要求學生用盡量多的方法使這些材料發出聲音。給學生4min左右時間,完成之後準備展示。同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發聲的`物體與它不發聲時的不同。

學生活動:合作探究,使白紙、音叉、水、尺子、橡皮筋等發聲。併為展示交流做準備。思考:聲源發聲與不發聲時的不同特徵。

評價策略:教師和學生對學生的展示進行合理評價。從操作規範性、解說是否詳細準確等方面評價。

預期成果:學生知道聲源的概念。通過合作活動了解聲音產生的條件是物理的振動。

(設計意圖:保證學生充分動手,在合作中學會聲音的產生條件是物體的振動。有效的評價是學生成長的助推劑,所以無論生生互評還是教師的評價都給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

【環節三】通過逆向思維活動理解聲音產生於記錄振動的關係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如果需要記錄聲音,是否可以記錄下振動呢?讓學生自學教材第35頁最下面一段文字。再演示機械音樂盒迴圈播放音樂的過程(或者播放相關視訊),並開啟音樂盒後面的振動振子。讓學生看到記錄有規律的聲音的方式其實就是記錄有規律的振動。

學生活動:逆向思維思考振動與發聲的關係。自主閱讀教材領悟早期木紋唱片記錄聲音的方式。觀察音樂盒的振子與發聲之間的關係。

預期成果:學生通過自學和教師引導,理解振動與發聲的關係。知道記錄下有規律的振動就會記錄下有規律的聲音。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讓學生深入瞭解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情景機械音樂盒,並揭示其中奧祕,會讓學生讚歎物理的有趣有用性。)

模組二: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環節一】知道氣體、固體、液體可以傳播聲音

教師過渡語:聲音由聲源產生,靠什麼傳播到遠方呢?

教師活動1:演示真空罩內的鬧鐘發聲(或者播放視訊)。教師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通過這個實驗(這段視訊),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活動1: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說明自己的發現,感受聲音的傳播需要有介質。

學生活動2:同桌兩人合作,做“桌子傳聲”實驗。做完實驗後交流討論:這個實驗說明聲音傳播需要物體(或物質)。

教師活動2:得出氣體和固體都能傳聲的結論後,教師轉問:液體能傳聲嗎?你能用什麼例子來說明?

學生活動3:列舉簡單的事例說明:釣魚時,魚兒怕大聲說話。

如果學生沒有列舉出相關事例,就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潛水員在水中聽到遠處的動靜;在水中跳舞的運動員,可以聽到岸上的音樂聲。

預期成果:學生得出規律:一切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聲;明白物理學裡把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介質,即: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知道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設計意圖:教師創設必要的情景引導學生認識介質對聲音傳播的重要性。在客觀條件有限的前提下,可以採用視訊教學。讓學生領悟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環節二】知道聲音傳播的形式

教師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第36頁,第三段。播放視訊,展示聲波的傳播方式。引導學生依據導學案整理筆記。

學生活動:完成自主學習和觀看視訊,瞭解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並整理筆記。

評價策略:把優秀的筆記在班級展示。教師引導學生整理筆記的方法,並給予鼓勵性評價。找1——2名學生代表對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預期成果:學生了解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

設計意圖:培養良好的抓重點、會整理、擅長總結的習慣。

模組三:瞭解聲速、回聲

教師活動1:講解:對著遠處的山崖喊話,過一會聽到回聲。這說明:聲音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一段時間。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距離與時間的比值,我們叫聲速。教師呈現聲速表:一些介質中的聲速。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出2—3條規律,教師隨時準備評價和補充。

學生活動1:針對資料分析一分鐘,再交流一分鐘。完成之後交流分享意見和結論。

評價策略:學生得出規律後教師給予鼓勵性評價。也鼓勵生生互評。

預期成果:通過討論,學生明白(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2)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氣體中傳播最慢;(3)聲速與溫度有關。

教師活動2:出示例題:小明面對山崖喊話,2秒後聽到回聲。小明距離山崖多遠?

學生活動2:分析題意,正確解答。並總結通過回聲計算距離的方法。

預期成果:學生明白根據回聲計算距離問題需要總路程除以二。並且,計算中學生記住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交流和自學中學會聲速的知識。教師的及時評價給學生以正確引導。有效的例題講解,對學生規範做題是很好的示範。)

(三)課堂小結:

讓學生以相互提問的方式總結本節課學到了什麼。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學得不明白之處。學生有疑惑,就讓其他學生來解答,不完善之處教師點撥。

沒有疑惑後,學生整理課堂筆記。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善於反思和總結;並養成及時整理學習筆記的習慣。

(四)課堂反饋:

1.(A)凡是發聲的物體都在 ,發聲體的 停止了,發聲也就停止了.

2.(A)15 ℃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m/s

3.(A)我們知道月球上沒有空氣,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聽不到對方的講話聲,這是因為 不能傳聲.

4.(B)一名同學對著一口枯井大喊一聲,經過0.6秒聽到回聲。則這口枯井多深?(環境氣溫15 ℃,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作業佈置,讓學生檢測自己學習狀況。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吃飽、吃好。)

八、板書設計

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源

二、聲音的產生:振動

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三、聲音的傳播:介質

四、聲速:聲音傳播距離與傳播時間的比值

回聲

九、教學流程圖

十、教學反思

學習《聲現象》就應該讓各種生動、美妙的聲音充滿課堂。可以讓學生吹拉彈唱,可以讓學生模仿自然界的聲音,還可以擷取自然界的一些典型聲音……讓學生體會到聲現象就在我們身邊——這樣多種方式並存,就為課堂構建了和諧的背景。

在這堂課的設計上,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體驗聲帶的振動來感知聲音的產生;通過合作探究知道聲音產生於振動、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通過觀看視訊和自主學習瞭解聲波等概念;通過小組交流與合作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通過師生構建規範的做題步驟來理解回聲問題。多種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的興趣。這樣的課堂必然是高效的。

同時,我的評價手段也是多元而有效的。通過師評、生評等方式,通過合作探究式評價以及課堂檢測式評價,讓學生有效的把握自我成長的進度和速度。這樣的課堂充滿了學生成長的氣息。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生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藉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教學重點】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上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麼聲音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將作繼續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嗎?

2、記錄並交流我們的想法:

為什麼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後,物體沒有發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生了聲音呢?

三、觀察發聲物體

1、分組實驗1:在水槽裡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觀察:手指有什麼感覺呢?水面有什麼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麼產生的?

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

2、分組實驗2: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出聲音。

觀察:發聲的皮筋和不發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出的聲音有關嗎?

交流反饋:

3、小組交流:

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麼?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麼?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

4、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複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聲音的產生作假設性解釋,提出自己的猜想;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願意與他人合作交流。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3、在探究過程中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有利於觀察,善於發現的慾望,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實驗和生活事例的分析,歸納出聲音產生的原因。

2、教學難點: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鈴鼓、豆子、音叉、一杯水、鋼尺、紙筒、橡皮筋等。

學生準備:空紙盒、橡皮筋、一杯水、鋼尺,豆子、撥浪鼓以及身邊能發聲的物體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

1、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因此,我們的生活才豐富多彩起來。說一說你從大自然中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問題的設計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體會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

2、(學生回答)哪一組將是本節課的優勝組呢?看你們的!(在黑板的一角呈現分組評比欄,每一環節都進行評比)學生互評。

(評比欄的設計旨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團隊精神。)

(二)質疑匯入

1、從同學們剛才回憶聲音的交流中,你最想知道什麼?

(預設: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聲音的大小有什麼決定的?我們怎樣才能消除噪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的?)

2、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師板書課題:聲音的產生)其餘問題後面幾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使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狀態,從而產生無窮的探究動力。)

(三)探究過程

1、學生動手製造聲音

(1)同學們看看自己桌子上的空紙盒、橡皮筋、鈴鼓、音叉、一杯水、鋼尺,豆子以及身邊的物體,試一試怎樣做才能使它們發出聲音呢?

(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動手操作並觀察思考

你用到了哪些材料?採用了什麼方法?有什麼現象發生?

(讓學生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會發現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3)學生彙報交流。

(為了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平臺,讓他們在動手動腦的親歷中有目標的去觀察思考,體會聲音產生的過程,並在交流中相互啟發,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為後面的探究作好鋪墊。)

2、猜一猜,在剛才的活動中那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學生進行猜測

(2)同學們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讓我們在實驗中找到答案。

(在相互啟發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探究的慾望。)

3、設計實驗,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

(1)小組討論,制定實驗方案。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制定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學生彙報小組方案。

(3)小組實驗,記錄實驗過程。

實驗1、將空紙盒去掉蓋,把橡皮筋緊繃在盒子上,用手撥動橡皮筋,使它發出聲音,觀察現象。

實驗2、在鼓面上放幾粒豆子,敲響鼓後,觀察現象。

實驗3、將音叉敲響後,用音叉接觸水面,觀察現象。

實驗4、在桌子邊上壓住鋼尺的一端,撥動鋼尺的另一端,觀察現象。

(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假設論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4)教師巡視指導。(教師傾聽、觀看,參與其中,引導學生在觀察物體發出聲音時,發生什麼現象?重點引導學生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把不明顯的現象表現出來。對學困生更多的去引導。)

(5)小組彙報,交流資訊。

a、指名小組彙報。(兩人演示,一人講解)

b、小組互相討論實驗得出的結論。

c、展示儀出示其中一個小組的方案表,教師以一個實驗例子反饋學生的實驗方案。

(6)師生總結。(適時引導學生用“振動”這個詞描述物體發聲的特徵。)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聲音的產生——物體的振動。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參與實踐活動,在認真觀察和相互啟發中得出科學的結論,放手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這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能力、掌握科學知識的方法和認真觀察的能力,同時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

(四)拓展延伸

1、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體是利用了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這個原理製造的?(手機、電話、喇叭、音響等)。

2、既然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如果不讓物體振動,那會怎樣?比如:鑼鼓發出的聲音很長,怎樣做才能使他們的聲音立即停止呢?

3、學生回答,師生評價。

(緊密聯絡現實生活,牢固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去改變生活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教師總結:

1.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節課的優勝組是哪個組?學生評議。

2.我們研究了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而且通過做實驗的方法,明白了聲音產生的一些規律和原理。課後,同學們可以繼續觀察探討有關聲音的祕密。

板書設計;聲音的產生——物體的震動。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必須要有介質。

2、從生活、自然現象的例項中引出物理問題,使學生覺得物理就中身邊,對物理有親近感。

3、培養使用手邊的學習或生活用具進行簡單物理實驗的習慣和探究物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教學難點:

通過生活、自然現象的觀察,會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聲音的世界

學生閱讀圖3-1~3-4,(或播放此類聲音),讓學生感覺聲音的世界。補充一例:大家知道嗎,有一種笑樹,風一吹,笑樹就能發出聲音?

原來笑樹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裡的籽撞擊殼壁發出聲音,就像人的笑聲。

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大家先來做個實驗:請每位同學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發聲的喉頭有什麼感覺?(正在發聲的喉頭在振動)

引導學生舉例:蜜蜂快速扇動翅膀引起空氣振動發出嗡嗡的響聲。

鳥鳴叫靠的是氣管和支氣管交界處鳴膜的振動。

青蛙鳴叫中靠氣囊的振動發聲的。

雄蟬鳴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層薄薄的發音膜,當發音肌收縮時,引起發音膜振動,這些振動通過共鳴室的放大,最後發出非常響亮的聲音來。

總結:由觀察和實驗證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各種樂器在演奏時都是通過相應部位振動而發聲的。

三、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提問:發聲體並不是直接貼著耳朵,為什麼我們能聽到聲音?

演示實驗“聲音的傳播”,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聲音逐漸減小,最後消失)。說明:空氣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學生觀察圖3-11,另外,同學們在游泳時,潛入水中,也能聽到許多的聲音。說明:水可以傳聲。

學生小實驗3-12:說明:木頭可以傳聲。

總結:空氣、水、木頭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可見傳播聲音需要介質,傳聲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

學生閱讀圖3-13(人耳的結構):振動物體產生的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以波的'形式傳播。聲波引起鼓膜的振動,然後通過聽覺神經傳到大腦,這樣我們便聽見的聲音。

對照表(聲音在常見物質裡的傳播速度),分析:聲音在不同物質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速度是

V固>V液>V氣

在1標準大氣壓下,15C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V=340/s。

四、回聲

學生閱讀資訊窗——“天壇迴音壁”,介紹,如果要聽到回聲,時間間隔至少要0.1秒。

回聲可加強原聲,或測量距離。

五、本節小結,作業:1,2題。

六、板書設計

第三章 聲的世界

第一節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成傳播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

七、教學後記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聲音的產生》是蘇教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奇妙的聲音王國》單元第1課的內容。它屬於“科學探究”的目標系列,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創新能力。主要通過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和常見材料來“製造聲音”,並對發聲的物體與不發聲的物體進行觀察、比較,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積極思考,建立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的初步感性認識。最後從正反取證,驗證假設,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讓學生經歷了整個探索求知的過程。

教學目標:

1、能初步體驗“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探究過程。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各種自然現象都是有規律的。

3、通過學習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從多種事實中概括出物體發聲的規律。

課前準備:

鋼皮尺、鹽、音叉、皮筋、泡沫小球、隊鼓、鈸、燒杯(兩隻,其中一隻裝水)、飲料瓶(兩個,其中一個裝入一些泡沫碎粒)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激發興趣。

1、師:上課之前,讓我們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勵學生跟著做動作)。

2、師:先做一個搶答題,看誰說得多,說得快:從走進教室到現在你都聽到了那些聲音?

課前老師有意安排的這兩項活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感情,還能讓學生在享受優美聲音給他帶來歡樂的同時,聽到了自己和別人的歌聲、拍手聲、跺腳聲、打肩膀的聲音,更重要的是在拍手、跺腳、打肩膀的同時還體會到了手腳振動的感覺。另外,讓學生彙報自從進到會場聽到了哪些聲音,目的在於向學生初步滲透“物體不同發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同時也告訴了學生我們每天其實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聲音世界裡。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欣賞各種優美的聲音:

師:剛才同學們的反應很快,說明你們都很聰明,今天!老師特意為大家帶來了更好聽的聲音,請同學們仔細欣賞,並想一想這些聲音都是什麼物體發出的?聽到這些聲音,你有什麼感受?(好聽、心情很舒暢、想天天生活在這樣的聲音裡……)

(師播放各種優美的聲音:小河流水聲、二胡聲、鳥叫聲、提琴聲、古箏聲)

設計意圖:優美的音樂能讓學生放鬆心情,投入學習狀態。聽聲音,辨物體”的活動,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讓學生說說聽到的聲音,“喚醒”學生對聲音的直接認識

2、提出關於聲音的問題:

師:同學們,在我們周圍,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伴隨著我們,轟隆隆的雷聲提醒我們下雨了,叮鈴鈴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了,吵鬧聲使人煩躁,音樂聲讓人舒暢,聲音向我們傳遞了各種資訊,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關於聲音,你最想知道什麼?

(我想知道:為什麼會有聲音?人為什麼會聽到聲音?聲音為什麼有好多種?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師:這些問題中,你們覺得應該最先解決哪一個問題呢?

(應該先解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才能解決其它問題。)

3、引入新課: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聲音王國,去探索有關聲音產生的奧祕。(師板書課題:聲音的產生)

老師邊板書,邊提問:同學們。請你們想一想,你覺得聲音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自行提出問題是科學課的重要教學目標,在所提出的問題中引導學生進行篩選,選出最先要解決的為題,同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二、利用材料,探究問題:

1、指導實驗:

師小結:那麼,怎樣判斷剛才同學們的回答對不對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實驗。其實無論什麼問題,只要通過實驗去聽,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來了。在實驗之前,我們來看一下實驗要求:

⑴點擊出示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理解表格)

實驗記錄表

發聲方法

我的發現(聽、看、摸……)

實驗結論

尺子

聲音是產生的。

橡皮筋

音叉

隊鼓

(1)引導學生了解實驗物品,示範音叉的使用方法。我的發現要重點指導學生說出應該觀察物品發聲時的狀態,如:音叉發聲時,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手上感覺到什麼?鼓發聲時,應該觀察什麼?鼓面有什麼變化?)

(2)記錄時語言簡潔一些,如發聲方法可以寫“敲”“彈”。

點擊出示要求:(請學生讀)

(1)實驗時動作輕一點,避免損壞儀器或聲音過響影響他人實驗。

(2)注意觀察: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音叉、鼓發出聲音的`時候,本身有什麼變化?

(3)小組分好工(輪流做,一個同學做的時候,其它同學觀察),依次開展實驗,並填好實驗記錄(看誰發現多)。

(再次強調觀察物體發聲時的狀態。引導學生理解依次,可舉例示範。)

原先實驗操作的第二條是這樣寫的注意觀察: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物體發出聲音的時候,本身有什麼變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物體這一詞語的理解有困難,從而忽視對尺子、橡皮筋、音叉、鼓的觀察,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強調觀察物件,我決定把物體具體化,直接指出是哪些物體,這樣學生在實驗時,目標就明確了。實驗前儘可能讓學生明確實驗要求,這樣學生操作起來就會有序得多。

2、學生自主實踐:

生自由探究。(鋼皮尺、音叉、皮筋、鼓,使物體發出聲音)

有專家說,一套好材料就是一堂好課,或許有些誇張,但材料的結構性,確實是學生思考的源泉,之所以選擇這四樣材料,一是課堂的時間有限,材料多了學生來不及探究,而是這四樣材料具有代表性。在材料的選擇上,尺和皮筋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發聲時的振動,鼓和音叉發聲時振動不明顯,但可以用手感覺到,需要藉助其他細小的物體來時它們的振動視覺化。

3、交流:(交流時可以按表格中材料的順序依次交流)

師:好,誰來把自己的實驗經過和結果告訴大家?

學生交流。(教師結合學生交流,板書)

(在學生交流時適時演示音叉的發聲:音叉發聲時振動不明顯,你們有沒有好辦法,能讓大家看清音叉發聲時的振動呢?(學生思考)老師這兒有一個好辦法,大家看看。(出示小泡沫球后開始演示)。在學生交流時適時提出問題:你有沒有辦法讓鼓皮的振動看起來更明顯?)

課前教師已在每個音叉上粘上了雙面膠,只要將泡沫小球輕輕往上一按就可以粘住了,這個設計讓學生很好奇,老師施了什麼魔法?棉線怎麼那麼聽話,一碰到音叉就粘上去了,當學生看到泡沫小球在音叉上快樂地跳躍時,格外興奮,從而加深了對音叉發聲時振動的認識。

4、深入實驗:

教師提供泡沫小球,鹽,讓學生再次感受物體發聲時的振動。

5、教師小結:

⑴你們都是細心的孩子。發現尺子發聲時在抖動,皮筋發聲時會顫動,音叉發聲時在……這些“顫動” “抖動”…在科學上,我們把它們統稱為振動。尺子發聲時會振動,皮筋發聲時會振動,音叉發聲時……

看來,要讓物體產生聲音,物體必須振動,這就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其實就是—————物體的振動。也就是說: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和學生一起小結)

6、舉例證明:

(1)拿杯子倒水,這是什麼在振動?

(2)拿出空飲料瓶,對著瓶口吹。

師:這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呢?我看不見有什麼在振動啊?

(用泡沫來驗證,空瓶吹出聲音是瓶子裡空氣在瓶子裡振動。)

學生思考,回答。

(師板書:物體振動)

這裡演示的兩個實驗,一個證明了液體的振動,一個證明了氣體的振動。

吹瓶子這個實驗的安排主要為了讓學生了解氣體的振動也可以產生聲音,相比音叉和鼓,這個振動更難發現,因為眼睛根本看不見,一定要藉助其他細小物體,才能夠反映出空氣的振動。原先這個實驗安排在上面讓學生自主研究的環節中,但在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只顧著捏瓶子,發出噪音。由於學生忙於製造聲音,而忽視對物體發聲時狀態的觀察。仔細觀察物體發生時的狀態才能發現振動產生聲音,而吹瓶子引發的空氣振動肉眼又看不見,在學生沒有任何知識鋪墊的情況下探究空氣振動產生聲音很困難。經過考慮,我把它安排在得出實驗結論之後,變成一種演示實驗,驗證試驗,讓學生通過前面掌握的知識,來驗證吹瓶子的聲音是由於空氣的振動,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降低了難度,加深了對振動產生聲音的認識。

7、反證法證明

(1)師:既然物體振動產生聲音,那振動停止是不是聲音也就停止了呢?(學生答)有什麼好辦法來證明你們的猜測呢?(做實驗)

大家看老師手上的鈸,(師敲後)注意觀察鈸發出聲音時的狀態。

誰能讓它的聲音馬上停止呢?

師: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讓聲音立即停止的?為什麼這樣做,聲音就會立即停止呢?

(因為這樣物體就不振動了。)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現了,只要物體停止振動,聲音就會停止,這也一次證明了:聲音確實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師:知道我們平時說話的聲音是什麼振動產生的嗎?聲帶在哪裡,有哪位知道?請同學們把手放在喉嚨上感覺一下。

(生跟著師做、說:“你好”、“我們愛科學”)

師:來,告訴老師,手有什麼感覺?

(生嘗試後談感覺)

師:聲帶振動人就能發出聲音,如果聲帶損壞了,人的聲音就會變得嘶啞、難聽,甚至發不出聲音。同學們以後一定要注意保護聲帶,不要大聲喊叫。

這兩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運用反證法來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為了讓學生看得更清楚,我還在鈸上面貼了四個小泡沫球,一敲,鈸上的小球就歡快地跳起來了。可以很請楚地看到鈸發聲時的振動。這個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四、小結本課,結束教學。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的產生離不開物體的振動,振動產生了聲音,這個物體,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鼓聲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動,流水嘩嘩,那是溪水在振動,北風呼嘯,那是空氣在振動,我們歌唱,那是聲帶在振動……(小結的時候,讓學生也參與其中)

老師這裡有一首關於聲音的小詩。只是還未完成的,請同學們課後幫老師寫完。

聲音的世界

北風呼呼,是空氣在振動;

小溪嘩嘩,是在振動;

蜜蜂嗡嗡,是在振動;

咚咚的鼓聲,是在振動;

滴答的鬧鐘,是在振動;

砰砰的心跳,是在振動;

啊,聲音!

正是有了你,

我們的世界才如此美妙。

用小詩的形式將本課的知識加以拓展,間單的格式易於學生填寫,排比的句式朗朗上口,有效實施了多種課程的融合,加深了學生對振動產生聲音的理解。

好,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兒,下課。學生在輕鬆優美的音樂聲中,整理材料、離開教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