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7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1

教學目標:

1.通過個別讀、範讀、配樂讀等形式能正確、有節奏的朗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味。

2.抓字詞理解及想象畫面理解詩意,領會詩的意境。

3.藉助資料領悟詩情,體會詩人的愈憂民。通過本堂課的學詩方法拓展學習《題臨安邸》,感受不一樣的抒情方式。

教學過程:

一、談“春”導詩

1.師:同學們,在你的頭腦中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師:這節課,咱們再來學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杜牧寫的《江南春》(板書課題);

3.讀題

師: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嗎?

生:江南的春天

師:那我們就可以斷定詩的主要內容就是寫

小結學法:理解詩題,能幫助我們知道詩的主要內容(板書:解詩題)

二、初讀感知

師:自古美景出江南,那一山一水,一樓一橋,都似巧奪天工、具匠心。就讓我們跟著詩人的腳步,去感受杜牧筆下的江南春景。

自由朗讀這首詩。

(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字音

2.讀出節奏

讀好了自己藉助註釋去理解詩句的大致意思

2.交流反饋

①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描情畫景,字字千斤,咱們可得讀準了。你來試試(抽生1),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完了有意見請舉手。

抽生2抽生3

②同學們你們知道麼?在古代,很多詩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抒發詩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詩可以用來譜成曲,吟唱出來的。因此,詩歌往往讀起來都是很有節奏的,怎樣才能體現出節奏感呢?

(抽生交流節奏並出示標有節奏的幻燈片)

③大家再來試試,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試著把詩歌的節奏韻律讀出。

抽生讀

師範讀

(配樂)讀

三、想象畫面,體會景美:

(師)白居易說:“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正美!那麼,杜牧的眼中又是怎樣的江南呢?

1.默讀古詩圈出景物(圈在古詩中)

2.交流(拿學生的課文紙反饋)

預設1.學生沒有圈出“綠”和“紅”,引導學生看“註釋”,註釋是我們學習古詩的好老師哦

預設2.你為什麼要圈出“綠”和“紅”?

3.抓關鍵字詞想象畫面

(師)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這些景物在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

①比如:(出示課件)千里鶯啼綠映紅

引導“鶯”想畫面:

可從聽覺、視覺、其他動物用四字詞語來概括

②分四人小組合作想象畫面

要求:1.根據景物想象畫面

2.交流討論完成學習單,學習單上的畫面機動增減

3商量出最滿意的畫面讓組裡寫字高手寫在卡片上,完成了貼到黑板上。

溫馨提示:如果你想貼的畫面已被其他組貼了,那你就不能貼了,只能另想其他畫面,時間規定3分鐘。

4.看黑板上貼的畫面,同桌互說詩的意思

5.採訪小詩人,詩人來到你這,看到了什麼?

生答;來到你這,又看到了什麼?

為什麼看到的都是美景?

理解“千里”。這“千里”是指“一千里”嗎?虛指

6.播放視訊畫面

感受江南美景

7.學生看畫面讀古詩

整個江南,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傍水的村莊,那依山的躇,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看著這樣的春景,你的內心是?用你的聲音讀出你的感受

見到如此美景,詩人也是忍不住想要讚美一番(板書:讚美)

配樂齊讀

8.小結學法:

想象畫面是理解詩意的好方法(板書:想畫面)

四、品讀感悟詩情

由小結“畫面”引入

這麼多的'畫面,怎麼三四句(大組)的畫面這麼少呢?

請生交流,形成兩大問題:

一是為什麼景物寫得這麼少?寫法怎麼變了?

二是晴天怎麼變成雨天了呢?

三是為什麼不說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我們要先來了解詩人。

3.(出示簡介:杜牧,字牧之,因生活在漸漸沒落的晚唐時期,所以從青年起他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國家的理想。由於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後人把他與杜甫相提,被稱為“小杜”。)

4.這樣一位愈憂民的文人,在他眼中,江南除了那些秀麗的山山水水之外,還有這些規模巨集大的寺廟,那麼為什麼不說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讓我們來了解一段歷史。

5.(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齊、樑、陳四個朝代的統稱,均設故都於江南,是我國曆史上朝代時間存在較短的時期。由於佛教迎合了當時統治階級,方便他們統治人心,鞏固江山。於是當權者大興建設寺廟,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四百八十座,是當時人民的一項極為沉重的負擔。它不僅佔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勝之地,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建寺造塔和雕鑄佛像,還要養活十幾萬的和尚和尼姑,使得當時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6.藉助這些資料(板書:藉助資料)

所以我們從後兩句詩中,不僅讀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讀到了詩人--(板書:慨嘆南朝的滅亡,借古喻今的思想感情)。

7.你們能嘗試讀出作者的這種讚歎之中的的點點哀愁嗎?自己先試試。(指名讀)

8.當回小詩人,到前面來吟一吟怎樣?

9.(師)是呀,詩人在在讚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地憂慮,他是借景抒情(板書:借景抒情),這逝詩常用的表現手法。他的情隱含在煙雨中,這請抒發的非常含蓄、間接

五、總結背誦:

1、杜牧的筆下,盛開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麗畫卷,寄託的卻是對江南春景濃濃的愛和淡淡的愁。就讓我們再一次帶上對江南春天那份浪漫的希冀,與作者再一次徜徉於千里江南萬般情思中吧。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2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你們最喜荒個季節?為什麼?能背一首描寫這個季節的古詩嗎?

《春曉》《村居》《詠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詩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為我們留下許多讚美四季美景的詩。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江南春。

4.解題。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課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圖)

5.瞭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在詩歌創作上,與晚唐另一位傑出詩人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宮賦》《山行》《清明》等。

二、初讀古詩,把握大意

1.讀準讀通。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正音。讀準生字“郭”的讀音。“鶯”是後鼻音,“寺”是平舌音。

2.讀好詩句的停頓。

(1)自主嘗試讀好停頓。

(2)教師範讀。

(3)指名讀,齊讀。

3.把握古詩大意。

(1)默讀古詩,圈畫詩中描寫的景物,結合註釋瞭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說說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三、精讀古詩,解詩意,悟詩境

1.課件出示古詩。

2.指名讀,齊讀。

3.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把描寫景物的詞語畫出來。(鶯啼綠樹紅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廟樓臺煙雨)

4.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些景物進行描繪。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綠樹紅花,水村伴著山郭,酒旗在空中飄揚。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

5.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前兩句寫今,抓住了黃鶯、綠樹、紅花、水鄉、山城、酒旗、春風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畫面;後兩句是雨景懷古,通過對“寺”“樓臺”“煙雨”的'描寫,讓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著這充滿歷史悠遠感的煙雨迷濛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的寺院和樓臺,還有多少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呢?

四、背誦、默寫

1.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課件出示“水村山郭酒旗風”“多少樓臺煙雨中”等圖片,根據圖片配詩句。

3.指名背誦,男生背、女生背,齊背。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3

【課前預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正確地朗讀詩詞。

2.有條件的從網上查閱有關作者生活和創作的資料。

3.體會每首詩詞的情感。

【相關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詩歌,直至背誦;

2.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3.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蘊含的不同情感。

【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讀成誦。

2.通過重點詞語和語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過比較閱讀,體會不同體裁、不同詩詞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春景

導語:同學們,在這個斑斕春色單元的語文課堂裡,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無窮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樣的,北國的春天與江南的春天風格迥異,那麼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體驗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詞八首》,共同來感受一下。首先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江南春絕句》和《玉樓春》兩首詩詞。

活動二:詩詞賞析探尋春景

一、讀“江南春”絕句,領悟詩的多方位審美

(一)賞“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讀詩歌,把握節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後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的是哪裡的春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繪的是江南的春景。從題目及描寫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詩中描繪了鶯歌燕語、綠柳桃紅、水村山郭、酒旗飄展,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明朝學者楊慎認為應該為“十里鶯啼綠蔭紅”,後又有人認為改為“一里”更為恰當,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實際,但詩境全失。其實十里也聽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為“千里”,正極言江南地廣,是就整個江南春色說的,而不是實指某處景色。詩人描寫的景物把眼前的實景和想象中的虛景結合起來寫,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地域廣袤、氣象萬千的江南春景圖。如果不用“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邊讀邊在腦海浮現出詩中描繪的畫面。思考一下: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回答:最後兩句在寫景中又蘊含著詩人對歷史和生活的無限感嘆:江山依舊,南朝卻早已成為歷史陳跡,統治者迷信的神佛並沒能保佑他們。這裡是寫景,更是對現實的諷喻,這是借古諷今的手法。

總結過渡:春天的美景引發的並不都是美好的體驗,我們也不由在杜牧這一感嘆中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那麼,宋代詞人宋祁面對美好的春景又引發了他怎樣的情感呢?

二、讀“玉樓春”佳詞,探析詞的通感化手法

(一)賞“玉樓春”東城美景

1.學生初讀詩歌,注意停頓和把握節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後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了哪些景色?請用筆標出來。

明確:皺波紋、綠楊煙外、紅杏鬧枝頭帶來的盎然生機。

(二)扣“玉樓春”惜春情思

3.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麼?

明確:上片寫景,表現城市遊樂生活。下片抒情,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問題預設1:學生經過品讀和思考,基本能說出:上片描寫景色,下片抒發感情。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並追問: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抒發了怎樣的感情?若第一個問題仍回答不到位,教師可提示:這裡描寫的景色與之前的詩詞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問題預設2:作者筆下的遊樂生活是怎樣的呢?為什麼要這樣寫?

學生對這種概括性的問題可能感到為難,可提示:詞人對這種生活的感受是什麼?喜愛還是厭惡?從哪裡看出?

明確:作者筆下的這種生活是美好的。曉寒還在,綠楊已籠煙。在上片中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為了下片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問題預設3:怎樣看待詞人在下片所抒發的“及時行樂”的情感態度?

此題可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討論,明確:

春景的如詩如畫讓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終會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卻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認為要珍惜春光,及時行樂。不過,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時光,還是有意義的。同學們該怎樣“惜時”呢?相信大家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寫手法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討論探究:“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而清代的李漁認為“鬧”字不好,可用“吵”“鬥”字代替,請你談談“鬧”的妙處。

學生討論明確:

“鬧”有爭吵、熱鬧之意。“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也把生機勃勃地大好春光都點染了出來。“鬧”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運用通感手法,化視覺形象為聽覺,把紅杏在枝頭盛開的情況點染得十分生動,讓讀者彷彿看到了鶯歌燕舞、繁花爭豔的大好春光,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為“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春天從來是美的,然而這種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感悟。詩人表現美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客觀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詩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比較閱讀領悟春景

三、比探杜詩、宋詞“春詩”之異同

過渡:方法交流尋捷徑。

怎樣做比較閱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師生交流。

指導語:兩首詩詞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美景的,因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處地位不同,因而風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結合具體語句,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齊讀這兩首詩詞,來品味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

學生討論探究後,明確:

(一)“春詩”之異

1.《江南春》:全詩四句,寫景開闊,處處柳綠桃紅,鶯歌燕舞,有山有水。在這怡紅快綠之中,水秀山明之處,還有前朝留下來的壯麗的佛寺,若隱若現在朦朧煙雨之中,更增添了無限風光。這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既有當時的特色,又不拘泥於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個江南地區。

《玉樓春》著筆細節: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首句總寫春光明媚;二句轉為實寫“皺波紋”,擬人化的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四句從遠處綠楊煙外,近處紅杏鬧春,特別“鬧”字將大好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詩立意高遠,文字明白如畫,詩中景物都和“江南春”這個特定情境相適應,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的美麗景色。詩人所抒發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樓春》:本詞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細膩。言情纏綿但不輕薄,措辭華美但不浮豔,將珍惜時光、留連春光的情懷書寫得淋漓盡致。

(二)“春詩”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筆展開大圖景,表現了江南春天的明麗之美、朦朧之美;宋祁的詞也描寫春天的明麗美景,其中“鬧”字歷來倍受稱讚,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發,百花爭春鬥豔的情景。

2.筆法:兩首詩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景物,作者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細緻的觀察景物,逼真有立體感;動靜結合使畫面更加生動,紅綠相襯,色彩十分鮮明。

四、開展“春詩”朗誦會

指導語: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已經理解了描寫的春景、寫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麼應該如何朗誦這兩首詩呢?

(學生議論回答後,教師略加點拔)

1.學生練習:在把握詩情的基礎上完成以下活動。

⑴配樂範讀。

⑵指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師加以指導。

⑶生配樂誦讀。

2.熟讀成誦,背誦這兩首詩詞。

板書設計

鶯啼綠紅

晴景

村郭酒旗讚美

南朝數寺感嘆

雨景

樓臺煙雨

春光無限好(寫景)

讚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嘆)

熱愛生活

教學反思

亮點:

1.本教案設計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比較閱讀,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2.在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詩句的語言加以揣摩,明確詞語的妙處。引導學生要學會感悟到詩人蘊藏在詩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旨在激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自己特的感受。

不足:課堂上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孩子們讀書,品味、成誦。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4

一、情景引入

1、播放優美的春天的視屏,讓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語描繪剛才所看到的情景。

過渡: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物件,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又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指名背誦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3、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2、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

(2)分組讀。然後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4、再讀古詩,結合旁邊的註釋,理解詞語或詩句的意思。

5、學生交流收穫,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覆誦讀,體會詩意

(一)前兩行晴景、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學生交流對詞語的理解。集體訂正。

3、理解“千里”並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在這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

4、體會第一句詩的意思。可指名讓學生說(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5、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後兩行雨景、懷古

1、提問,詩歌的後兩行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晴景嗎?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及時的補充背景知識(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愈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許許多多的寺廟,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組交流:這首詩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春天?描繪了春天怎樣的畫面?

1、小組交流探討。

2、彙報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師:“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咱們春天吧!齊讀古詩:

春日題畫

[宋]朱熹[清]袁牧

勝日尋芳泗水濱,村落晚晴天,無邊光景一時新。桃花映水鮮。

等閒識得東風面,牧童何處去?

萬紫千紅總是春。牛背一鷗眠。

六、作業

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七、板書設計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煙雨樓臺愈憂民之情

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濛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繪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也慨嘆南朝的覆亡,寄託了諷喻之意。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小組合作,藉助註釋,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體會是人表達的感情。

4、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象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江南春》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下來,我感到特別的失落。雖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抓住目標進行有層次的教學,體現了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走進了美的意境,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試梳理如下,以作今後教學之鑑。

一、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充分調動起來。我想首先是我個人的親和力不夠,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另外就是教師的語言不能打動學生,而且在個別問題提出後,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也是造成學生思維阻礙的一個原因。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發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言的慾望?

二、對教材的解讀能力不夠。比如說在對“鶯啼”的理解時,有學生就說這裡的鶯是指黃鶯,我沒有及時的更正,因為自己當時也不敢肯定,上完課之後,細細的分析了一下,“鶯”不能單指“黃鶯”而是包括了春天裡各種各樣的鳥類。

三、在第一句中的“綠映紅”中的“映”字,學生體會的很好,學習完第二句後,我想讓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前兩行的江南的明朗絢麗之美,但在這一環節中,我的引導還不夠巧妙,讓學生體會的不夠細,其實這兩種美也是相互映襯的,可惜我沒有點到。

四、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在課堂中反映出的問題就是,教學環節設計得不夠緊湊,在講解詩意的時候浪費了過多的時間,以致後面的對詩人的情感感悟時,只是浮光掠影。

認真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只要多學習、多鑽研,我想我們會上出更多高效地課。總而言之,一節有效,精彩紛呈的課,離不開教師“精心”的預設,也不能沒有學生精彩的生成。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處處閃現的生成點,學習處理好生成點中的智慧火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