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學設計1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9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教學設計18篇

《春》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掌握課文寫景特點:

⑴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滿活力”的特點來描寫景物;

⑵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

2、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3、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結合課文例項,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4、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

以上教學重點中,第一點與第二點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要解決好這兩個教學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例項幫助學生領會(包括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講析)。

【教學方法】

“讀──講──讀──賞──讀”:

讀書分三個層次:讓學生熟悉課文,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深刻領悟作者表達的感情和文章遣詞用語的妙處。夾在讀書之中的“講”與“賞”分別是指:“講”,清除文字、詞語等障礙,理清文章的結構,“賞”,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運用例項賞析,體會作者選用詞語和句子的妙處和所抒發的感情。運用此法,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精要的指點下,在迴環往復的讀書中,自己體悟,加深理解。

【媒體設計】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可借用音響媒體,欣賞配樂朗誦的錄音。如果有條件,可利用多媒體裝置,提供冬春比較的畫面。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唐代的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

這樣匯入課文有如下作用:

①幫助學生回憶獲得春天時的美好感受,為課文教學做情感的鋪墊;

②輕鬆自然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解題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讚美春的感情作為線索,繪出了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作者是我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於1898年,逝世於1948年,“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記錄著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學讀書後期,開始創作新詩;1920年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學教師,後任清華大學教授,這期間從事散文創作,做學問;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遭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使他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⑴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黃暈(yùn)捉迷藏(cáng)醞釀(yùn niàng)應和(hè)巢(cháo)蓑(suō)衣水漲(zhǎng)籠(lǒng)著一層薄(bó)煙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

朗潤:明朗潤澤。

賣弄:炫耀。

醞釀:文中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裡,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著的花。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

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烘托:本是畫畫的一種方法,從旁邊或者周圍塗抹淡墨或淺的顏色,使畫的主要部分更鮮明,更突出。

⑵整體感知:熟讀課文,分析結構。

結合課後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畫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設計說明:

1、擴大識字量,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鋪平道路;

2、讓學生熟讀課文,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其目的在於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從整體上去感知課文。

2、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設計說明:

1、培養默讀習慣;

2、讓學生“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一:該設計要求老師必須具有教學機智,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有充分的準備;學生的問題應儘量讓同學自己解決,學生需要時,老師給予點撥)

學生不懂詞句舉例:

⑴為什麼用兩個“盼望著”?

(體現急盼心情。)

⑵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為什麼不說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

(如果說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只能理解為小草本來就是這樣,課文的說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讓小草充滿生機,顯得極為可愛。)

⑶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為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

(蜂鬧蝶舞,是側面寫春花繁茂、鮮豔和甜香,同時用蜂蝶的“鬧、飛”襯花的香甜豔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⑷ “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為什麼要這樣寫春雨?

(這是春雨迷濛時特有的景狀,作者觀察細緻,整個空間瀰漫著牛毛、花針、細絲一般的春雨,遠望去,屋頂上像有一層薄煙,而且是“籠”著,一個“籠”字,非常傳神地顯示出細雨朦朧的美感。)

⑸ “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

(這裡的“工夫”是指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做好許多事情,告訴人們應當把握時機,奮發向上。)

⑹文章的結尾為什麼選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

(這些比喻非常形象、貼切,春天給人以新生命,給人以美麗多姿,給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這裡,我們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間有相似點。)

(注意:學生還可能提出許多問題,如是詞句方面的問題,應力求滿足學生;如涉及比喻、擬人方面的問題,也應該在這裡解決;如屬其他方面的問題,應告訴學生以後解決。)

3、齊聲朗讀課文。

要求:

⑴加深對文中形象而生動的句子的理解。

⑵用明快的節奏,讀出熱愛讚美的感情。

設計說明:

①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②讓學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礎上朗讀課文,有助於對課文的整體理解,進而體會作者的感情。

4、課堂小結:

在這一堂課裡,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在朗讀聲中,我聽得出大家既愛春天,也愛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散文。

設計說明:

①讓學生加深對課文整體感知的印象;

②肯定成績,鼓勵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

四、佈置作業

1、你最欣賞文中哪些段落?(請說出理由,下一節課交流)

2、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背誦全文。

《春》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第45頁、46頁的例4、例5,做一做的3題,練習十一的習題。

教學目標:

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估量一些物體的知名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簡單的基本的估量方法。

教學具準備:

1米長的綵帶紙或細棉繩每人一根。

教學過程:

一、複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1、學過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在尺子上找出1釐米、1分米表示的長度,並用手比劃出來。

3、揭示估算的意義,板書課題:估計

二、學習估計的知識

(一)教學例4

1、讀題,理解題意

2、想一想:你畫出的'線段應是什麼樣的?

3、各小組派代表演示。

4、對比交流,找出不足,討論:怎麼畫會更準確一些?

5、再次派代表修改。

6、每人嘗試畫在練習本上,畫完後用尺量一量,看自己估計的長度準不準確。

(二)教學例5

1、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解決,說己估計的方法。

(三)估計的方法

三、做一做

第1題:(1)先估計哪個圖形的周長最長、哪個圖形的周長最短,簡單說一說你是怎麼估計出來的。並按估計的長短依次寫上序號。

(2)量一量,再算出每個圖形的準確周長。

(3)比較,你估計的準的原因在哪兒?

第2題:比一比,估一估,再說出來。

第3題:小組實踐。

四、應用實踐,解決問題

練習十

《春》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本次口語交際的形式是聊天,內容是春天與夏天、教材具體內容有兩部分:一段文字和兩幅圖片、一段文字說明了聊天的內容是說說自己喜歡春天或夏天的原因、兩幅圖片配有畫外音提示部分內容,文文和龍龍的對話為舉例,意思是可以這樣聊天、

教學理念:以導學人物入手,展開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採用辯論的形式,進行交際、最後拓展到冬、秋兩季、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使學生了解春天和夏天的季節特點,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學會與人聊天,與人溝通,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樂於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

教學重點:通過創設輕鬆愉悅的情境,使學生在交流中瞭解春天和夏天的季節特點,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並且樂於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有目的的條理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並能夠認真聽取別人的看法、

教具準備:舒緩鋼琴曲、錄音機、彩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談話,咱們的學習小夥伴龍龍和文文在一起為了春天好還是夏天好爭的不可開交,龍龍說:“春天好,春天不太熱可以放風箏,多有意思!”文文說:“還是夏天好,夏天可以穿背心,短褲、裙子,又涼快,又漂亮!”同學們,你們喜歡夏天還是春天呢?

2、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有趣的'話題:《春與夏》(板書,讀題)

二、明確要求,指導交流

1、將學生按不同的喜好,分為“春天”和“夏天”兩個陣營,隨機調整座位(人數相對少的陣營,可以分佈到講臺前就坐,製造對壘的氣氛)

2、提建議:用“我認為-------好,因為--------。”或者“我喜歡--------,因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用其他的表達方式)的句式,清楚地說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3 規則:既然是比賽就應該有規則,請同學們自己來想想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大家認同和讚賞?(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相機引導板書:聲音響亮;意思清楚;使用普通話……)

4、兩個陣營的同學 ,自由結伴按提示交流準備,教師巡視,相機激勵。(要給予充分的時間)

5、教師引導兩個陣營的同學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評析,以評代講。)

1) 師結合現場交流情況,必要的提示學生從氣候,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等方面來談自己的感受。

2) 引導學生不僅可以用語言證明春(夏)天的好處,還可以採用背誦關於春天的詩,唱關於春天的歌曲,畫夏天的瓜果,演游泳的樂趣……讓學生學會用多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拓展總結

1、 大家的發言讓老師不由得喜歡上了春天和夏天兩個季節,當然也許有的同學還喜歡秋天和冬天,誰願意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延伸到了解秋天和冬天的季節特點。)

2、(音樂響起,教師抒情總結)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組成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春有鳥語花香,夏有瓜果飄香,秋有稻田金黃,冬有白雪茫茫。這不同的季節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希望同學們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細心的眼睛發現每個季節的美!

四、作業設計

用手中的畫筆,畫畫你喜歡的季節。

《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和情感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詩的節奏和內涵。

2、學習詩人由音樂引起感想,抒發感情的的寫法。

3、按照詩歌的順序作文,試著通過想象,把詩中提示的音樂用文字描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

1、瞭解古曲《折楊柳》的意義,理解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寫詩中提示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同學們,鄉愁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心中永遠的歌。“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王安石的鄉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是崔灝的鄉愁;“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馬致遠的鄉愁;那麼“詩仙”李白的鄉愁是什麼呢?(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什麼勾起了他的鄉愁?(生:明月)在這首詩中明月能勾起他的鄉愁?那麼,在李白的其他詩中,還有什麼也能勾起他的鄉愁?

二、揭示課題,瞭解詩人

今天,我們就再學一首李白的思鄉詩《春夜洛城聞笛》。(板題,讀題)

1、詩的題目告訴了我們什麼?(生:告訴了時間,地點,事情)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詩題的意思說一下?(生:一個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聽到了笛聲。)知道“洛城”在哪兒嗎?(生:今河南洛陽)不錯,看註釋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師: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史稱“詩仙”,生於中亞細亞碎葉城,長於蜀地,25歲出蜀而漫遊楚湘,最終葬在安徽當塗。他一生創作豐厚,詩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膽的誇張、浪漫的手法,謳歌祖國的大好山河,給人以清新飄逸之感。這首詩是他在開元二十三年(735)遊洛陽時所作。那麼,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一問,提出下一節學習要求。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古詩兩遍,注意兩個多音字的讀音。

2、抽查學生朗讀,相機證音:

散(sansan)折(zhezheshe)

師:同學們能根據意思的不同而選擇它在詩中的正確讀音,真棒!當然讀好古詩,不光要讀準字音,講究節奏、停頓,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師示範:(老師邊讀邊在桌子上輕輕的敲打節拍),學生模仿練讀。

4、老師點名學生讀(大家打節奏)

師:讀古詩啊,除了注意節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詩人的情感,注意音讀的輕重和速度的快慢,表達出詩的情感,這就得學會抓重點詞!(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讀得低沉、緩慢;滿,要讀得飽滿、延長音;故園情,要字字延長,一詠三嘆)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好嗎?

5、師範讀,生練讀。[從詩的節奏到情感,由易到難,教學顯出節奏]

6、師生合作讀,在吟誦中理解詩人情感,感受節奏和內涵。

7、詩,咱們反覆讀了幾遍,你感受到詩人聞笛後的心情嗎?(生:思念家鄉,思念親人)這是什麼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鄉情呢?讓我們接下來學習詩句,尋找答案吧![二問。用問題轉入下一節教學,帶動學生注意力的轉移]

四、再讀古詩,感悟想象

1、學習一、二句,想象“玉笛飛聲滿洛城”

(1)想想可能是誰家的笛聲?(學生先自讀一、二句,然後老師用豎笛吹滿文軍的《望鄉》,讓學生閉目邊聽邊想象)

師:你從這笛聲中感悟到了什麼情感嗎?

生:思念家鄉,想念親人。

師:那你聽後自己心中有什麼感受呢?

生:有點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媽媽。(班中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留守生)

師:這笛聲勾起了許多同學對親人的思念。同樣,這悠揚的笛聲如果在洛陽城響起。會不會也勾起許多人對親人的思念呢?

生:當然會。

師:為什麼會?

生: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鄉曲,洛陽城中一定有遠離故鄉的人。詩人李白不就遠離故鄉嗎!

師:不錯,想得合情合理。“暗飛聲”又該怎麼理解?

生:笛聲是看不見抓不住的,又由於聞笛是在“春夜”,所以說“暗”。(參考書中的讀寫要點)

師:笛聲雖然看不見抓不住,但詩人卻能聽得見想得到,你聽,誰家的笛聲已悠然傳來——(播放古曲《折楊柳》,曲音由弱漸強,又由強漸弱)這笛聲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漸漸飄散在洛陽城。請同學們自悟自讀一二句。

師:這悠揚的笛聲是怎麼飛入作者的耳際,又是怎麼漸漸飄散在洛陽城?四人一小組交流並彙報。[三問,拓寬想象。想象打開了,文章就有內容可寫了]

生:伏案疾書的李白抬起頭來,因為一曲悽清、憂傷的笛聲打斷了他的思路。這笛聲一會兒強一會兒弱,像少女低聲的傾述,又像湖面的漣漪盪漾開去。

生: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那曲調一會兒歡快一會兒憂傷,李白側耳傾聽,這笛聲又像長了翅膀的小精靈一飛而過。

生:時斷時續的笛聲在這寧靜的春夜中飄散,傳入作者的耳中,這笛聲斷斷續續,好像有淡淡的鄉愁,如同一灣悠悠的小溪緩緩流淌,流向遠方。

師:讓我們帶著感悟再次齊讀一二句。句中由音樂引起感想,抒發感情的寫法是我們這首詩學寫作的重點。

師:這麼悽清、憂傷的笛聲在春風裡飄散,飛遍了洛陽城。想象一下這又是怎樣的一翻情景呢?這笛聲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生:第二句運用了誇張、比擬的修辭手法。一個個綠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個個小精靈。在春風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種子撒向洛陽城。

師:好個通達人情的小精靈呀!她會把思念的種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這些人又會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師出示句子,生想象補充。

“這些小精靈在春風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種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來覆去難已入睡。

師:旅店的旁邊有?

生:茶樓,撒向茶樓,出門遠行的人正在這兒歇腳,一邊喝茶一邊聊著家鄉的事情。

師:茶樓的旁邊呢?

生:有店鋪、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師:人家的旁邊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這些小精靈在春風的陪伴下,來到了湖面,飛過亭子,把思念的種子撒進了小船。船客來到船頭,仰望著天邊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師:是啊,笛聲在春風的陪伴下飛遍了洛陽的角角落落。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

生接齊讀:散入春風滿洛城

師:“誰家玉笛——

生:暗飛聲

師:“散入春風——

生:滿洛城

請男女同學有感情交換齊讀一、二句。

2、學三、四句,體會“折柳勾起故園情”。

指名一學生結合註釋翻譯三、四句,瞭解大意。

師:原來詩人在笛聲中聽到了《折楊柳》呀。《折楊柳》是什麼樂曲?表達了什麼情感?[四問。解開前兩句詩人描寫曲子的用意,提出讀與寫的難點。]

(1)理解“折柳”

生看註釋(折柳:指古曲《折楊柳》,此曲敘說離別,表達不捨之情。)師補充(漢樂府有古曲《折楊柳歌辭》曰:“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柳”與“留”諧音,暗含要行人留下來。早在《詩經》中就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來表達離鄉眷戀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後來,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有人說這個地方的楊柳被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

(2)師播放笛曲《折楊柳》,生閉目欣賞體會。

師:其實,我們剛才已經聽過,你們聽後感覺這笛聲像什麼?試著把無形的笛聲有形化,仿照例子試著寫一兩句。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簡媜寫的《夏之絕句》中的兩句,體會“化無形為有形”的寫法)[以範例扶助學生,解難過關,選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時]

例句:

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心湖,於是湖心丟擲千萬圈漣漪如千萬條繩子,要逮逋那陣浪。(把無形的蟬聲比喻成有形的浪)

蟬聲如行雲如流水,讓人了卻憂慮,悠遊其中。又如澎濤又如駭浪,拍打著你心底沉澱的情緒。(把無形的蟬聲比喻成有形的行雲、流水、澎濤、駭浪)

生1:笛聲好象少女低聲的哭泣。

生2:笛聲就像家鄉的雲霧將我繚繞,彷彿我已夢迴故鄉。

生3:笛聲是深秋的風,掀起思鄉的波瀾,讓人心顫。

師:在這寧靜的春夜,李白獨自客居洛陽城,原來他聽到的笛聲中有這敘述離愁別苦的《折楊柳》呀!他的心中會怎樣呢?

生:會思念故鄉、親人。

師:這種情就叫什麼情?

生:故園情。

師引讀:何人不起——

生接讀:故園情

師:是呀!誰的心中能不升起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李白。還有嗎?[五問。拓展學生讀古詩的眼界,使學生深刻理解“愛故鄉”是中國文化的傳統!]

生:出門旅行的人,外地經商的人,他鄉工作的人,外出求學的人……

師:總之,是遠離故鄉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思鄉啊!

因為思鄉,納蘭性德“聒碎鄉心夢不成”;因為思鄉,范仲淹“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因為思鄉,李白又會怎樣呢?此時的他,會有怎樣的動作、神態、心理呢?結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寫一寫。[六問。與前兩句的泛寫成對比,引導學生寫深,寫具體,全詩是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

生1:折柳曲觸動了他孤獨傷感的情緒,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經與親友在春風中折柳贈別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著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鄉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個柔弱的身影在古井邊一俯一仰。那是他母親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淚,淚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來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的思緒漸遠,耳邊響起的已不是笛子的聲音,而是遠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噓寒問暖,一句句嘮叨飽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一陣春風吹來,他收回思緒,伏案坐下,寫下了這首《春夜洛城聞笛》。

(3)分句引讀。

師:在這寧靜的春夜,不知從誰家飛傳出悠悠笛聲,飄散在洛陽城——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師:李白聽到了感傷離別的《折楊柳》——此夜曲中聞折柳。

師:這麼動人心絃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鄉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園情。

(4)再次引領學生整體誦讀古詩,感悟詩情。

師導讀: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義詩人遊洛陽時,聽到哀怨幽咽的《折楊柳》引發了他濃濃的故園情,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思鄉之作。讀——

生:(深情齊讀古詩)

老師與全班同學一起吟誦《春夜洛城聞笛》。

師: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鄉之情,現在又因《折楊柳》的笛聲而生思鄉之情,這種寫作方法叫做“觸景生情”或者說“借景抒情。”

師:我們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聲)與內在的情(思鄉)有機的聯絡起來,如何走進唐朝詩仙李白的“故園情”,在接下來的寫作中要按照詩歌的順序作文,充分想象、聯想,試著把詩中提示的音樂用文字描寫出來。

五、學生寫作,教師指導

1、師生交流感受,學習詩人由音樂引起感想,抒發感情的寫法。

2、生寫作(可以從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稱等)(再次低聲播放《折楊柳》、《望鄉》)

3、交流展示,師生評價。

六、展示佳作,小結學法

總結“借景抒情”類古詩改寫的方法:(1)抓描繪景物的詞語想像畫面;(2)藉助背景資料揣摩人物內心;(3)不同角度進行改寫。

《春》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瞭解詩中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視覺、觸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一年四季中,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奇妙的大自然,正因為有了季節的更替,自然的變換,才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古代許多詩人看到這樣美妙的世界,為我們留下了讚美四季美景的詩。大家能背幾首嗎?今天我們再學習杜牧的一首詩。)

2、板書課題:江南春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知經驗入手,在生活和新知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喚起學生對江南春景的遐想)

二、看圖入境,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隨杜牧一起走進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2、看江南美景。(課件演示圖文並茂並伴有美妙音樂的江南美景圖。)

3、交流觀後感。(江南美嗎?我們來看看杜牧是怎樣來表達自己對江南的喜愛和讚美之情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圖畫中初步感知江南的美景,為學習古詩做好感情鋪墊。)

三、品詞析句,體會景美。

1、(師)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聽範讀,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課件出示古詩,並範讀。)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註釋,理解詩意。(根據需要可進行合作式學習)

3、(師)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

啼鶯綠樹紅花水村山墎酒旗風寺廟樓臺煙雨

4、(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快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數不清的寺廟迷濛的煙雨

5、(師)想象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江南春景圖?(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里”之內,處處雜花生樹、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水村山,處處酒旗飄揚;“千里”之內,“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霏霏細雨,淡淡輕煙,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濛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6、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或是最擅長的方式來展示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愛畫畫的可以畫一畫。

7、學生分組練習、展示並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文字已提供了古詩的註釋,讓學生自主研讀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反覆誦讀、或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交流獲得對詩的整體感受。)

四、理解詩意,感悟情美。

1、你瞭解杜牧嗎?整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學生根據自己蒐集的有關杜牧的資料進行交流。)

2、面對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根據你對杜牧的認識,你猜測杜牧當時是懷著

怎樣的心情寫下這首詩的呢?這種心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

2、可能學生有的認為杜牧是愉悅的,有的認為他當時是有些傷感的,結合課文及當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展開辯論。

3、(師)詩人在在讚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地憂慮,他是借景抒情,這是古詩常用的表現手法。(列舉《夜泊秦淮》等詩進一步說明)

(設計意圖:猜測是發揮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課程提出的一種重要的語文學習的方法。只有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生的思維才會不斷地豐富,學生對古詩意境的體悟才能由表及裡。)五、拓展誦讀,體會韻美。

1、自由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和韻律美。

2、播放抒情的輕音樂,老師充滿深情地誦讀這首詩。

3、配樂,男女生分別誦讀

4、配樂,師生共同誦讀

5、學生誦讀有關描寫江南的詩詞和描寫春天的詩詞。如《憶江南》、《泊船瓜洲》、《遊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吟誦中享受古詩,一遍比一遍讀來入調,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全身心地讀,有滋有味的讀,慢慢達到背誦的程度。真正地體會到詩歌的韻律之美。)

六、課堂延伸,表現春美。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們身邊的春天怎樣呢?請欣賞歌曲《嘀哩哩》。(課件播放歌曲)

2、欣賞我們身邊的春天。(課件播放春景圖)

3、請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學生可以用吟詩、唱歌、作畫、寫話等方式來表達。)

(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表達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七、課外作業,積累運用。(蒐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試著背誦並運用。)

【板書設計】

江南春

寫今懷古

讚美{ }感慨晴天雨天

《春》教學設計6

一、新課匯入:

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讓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參考:春天萬物生機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

2、想一想以前是否學過有關“春”的句子。

參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曉》(孟浩然)、《清明》

3、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麗的,當我們帶著對美好景物的熱愛、讚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動出充滿對生命熱愛的美妙無比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迤邐的景色的雲海中起伏飄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現代散文《春》。(展示課件)

二、作者介紹:

1、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呢?——朱自清

2、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提醒學生看P64註解①)

3、(展示課件)補充介紹。

三、初步感知課文:

1、課件展示:生字詞。(要求學生找寫在作業本上)

2、聽朗讀(配畫配樂)

要求:對照課文,找找看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地方;注意停頓;給生字詞注音,解釋。

3、解決生字詞。(請學生到黑板上寫出來,教師利用課件訂正)

4、文章的題目是“春”,那麼作者寫了春天中哪些東西?分別是在課文的第幾段?

參考:春天的草(3);春天的花(4);春天的風(5);春天的雨(6);春天中的人們(7)。

四、具體分析:

1、春天的草。

⑴“偷偷的”,“鑽”——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頑強的生命力,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修辭:擬人)。

⑵“嫩嫩的,綠綠的”——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

⑶哪一句可以看出小草的生長的狀態?——第二句——長勢喜人,面積大。

⑷除了寫這些,還寫了在草地上玩耍的人們,為什麼要寫呢?

參考:寫人是為了襯托草,因為春天的草太可愛了,軟綿綿的,所以有許多人想親近它。(間接描寫)

⑸小結:(展示課件,全班齊讀後提醒停頓,再讀)

⑹拓展:你能給這幅春草圖配一句古詩嗎?

參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淺草才能沒馬蹄”

2、春天的花。

⑴齊讀(要求:思考“寫春天的草作者用了擬人,那麼寫春天的花作者又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呢?)

⑵評價朗讀。

⑶寫了哪些地方的花?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樣觀察的?

參考:樹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地上的小野花。作者的視線是從上往下的。

⑷寫樹上的花,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呢?

參考:先寫樹上的花競相開放。再寫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從視覺)。接著寫花的香(從嗅覺、味覺)。

⑸寫春草用了實寫與虛寫相結合的方法,寫花用沒用這種方法呢?

參考:用了,用想象中秋天果實的豐收,和現實中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蝴蝶的多來襯托花多、花豔、花香。

⑹這段裡面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例子。

參考:擬人、排比、比喻、襯托等修辭手法。

⑺小結:課件展示。

⑻拓展:你也來給這幅春花圖配一句古詩。

參考:“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亂花漸欲迷人眼”、“紅杏枝頭春意鬧”。

五、作業設計:

我們今天學瞭如何寫春天的草和花,作者用了許多修辭的手法,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果實最多,你們試著來寫寫秋天的果實,要求用上兩到三種的修辭手法;字數不少於50個字。

《春》教學設計7

一、教材簡析

《春的訊息》(人教版第四冊),是一篇形象生動、內容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詩。課文運用了擬人化寫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賦予春色的大自然以生命和靈性。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文章,對於文字所描繪的意境,二年級學生不能深刻地體會。在教學中,我們要藉助於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把觀察、想象、誦讀結合起來,充分地感悟、欣賞春天的意境美和文字的語言美。

三、教學目標

1.認讀“憐”、“雛”、“禁”、“苞”、“耀”、“搔”、“癢”、“頰”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春色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

3.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欣賞體悟春天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珍愛萬物的生命。

四、教學歷程:

(一)課前交流:

同學們見過我嗎?在哪兒見到我的身影呢?(若有,評價:真是個善於留心身邊事物的小朋友)請允許我介紹一下自己行嗎?我姓陳,耳東陳。小朋友可以怎麼稱呼我呢?誰來介紹介紹自己呢?

(第一個小朋友介紹後)邊給紅花邊說:真能幹,初次見面多多關照,沒帶什麼見面禮物就讓這多小紅花見證我們的友誼吧,誰還願意和我成為朋友呢?(6.7)學生!既然我們是朋友,就應該以誠相待,有困難共同面對,有快樂一起分享。我最近學會了一首歌曲,想和我的新朋友一起分享,願意嗎?

(二)歌曲入境

1.欣賞歌曲《春天在哪裡》,學生邊拍手邊唱歌。

2.引語:小朋友,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她給大地萬物帶來了生機,你們找到春天了嗎?

3.指名說。

4.小結。是呀,剛才我們在柔柔的春風中,在柳樹的枝條裡,在小燕子的叫聲中,在花兒燦爛的笑臉上找到了春天。躲在大地媽媽懷抱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孩子們慢慢地甦醒了。這是多麼快樂的事呀,讓我們快去分享這份喜悅吧!開啟課文,你們願意美美地讀一讀嗎?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試讀課文

2.認讀花朵詞語。(課件出示)

引語:小朋友的琅琅讀書聲迎來了桃花姐姐,你能甜甜地喊她們的名字嗎?

詞語見課件內容

3.再讀課文

引語:這些詞語寶寶可害羞了,這不她們又躲起來了,大家快回到課文中找找她們,看看還能不能認出來。

(四)研讀課文

引語:多麼有趣的春天呀,你喜歡這樣的春天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出發到野外去找找春天吧。

1.(課件出示)欣賞春天的景色

這麼美麗的景色,我們不能獨自享受,要介紹給別人才好呢,為了當好小。導遊,我們得充分地準備準備。請小朋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春天一處景色美美得讀讀吧。

2.學生選擇小節誦讀。

3.感悟第一小節(課件出示內容)

誰願意讀讀它呢?(第一發言的同學評價:我真欣賞你的勇氣和自信)

學生評價

賽讀

預設:雖然聲音有些微弱,但老師同樣為你驕傲,如果聲音再響亮些,老師就更快樂。有勇氣再響亮到讀讀嗎?

集體讀:可能一個人的力量有點單薄,那就大家一起來試試好嗎?

師範讀:果然集體的力量大無比,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的腦海中彷彿出現了隨風舞動的枝條,小鴨戲水的美麗畫面,讓我的心也禁不住搖擺起來,我也想美美地來讀讀,大家能給我這個機會嗎?

指導朗讀:我讀的好嗎?想不想知道我讀的好的小祕訣呢?那是因為我一邊讀一邊想象春天美麗的景色(出示內容背景圖片)

提升練讀:你們要想讀好也要一邊讀一邊想象,試試吧?

四、學生研讀其他小節

1.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能幹,要不接下來我們小朋友就用我們剛剛學會的讀書新祕訣(板書:邊讀邊想象)自己去讀讀下面的幾個小節好嗎?

2.讀了這麼美的文章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又聽到了什麼呢?

評價語:幾句簡單的話被你想象成一個生動美麗的畫面,老師禁不住要誇誇你,你真能想象!

指名讀:帶上自己美麗的想象能美美的讀讀嗎?

3.同桌賽讀。快和自己的同桌分享讀的快樂吧。

4.生讀師聽:我也想聽聽你們的快樂的讀書聲,願意讀給我聽嗎?

小結:現在我們行走在春天的路上,等到下一個冬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會更加感受到這個春天的溫暖,下課後,小朋友到我們的身邊找找春天吧!

引語備用:

第二小節:是呀,脫下厚厚的冬裝穿上飄逸的春裝,讓原來沉重的身心猶如插上了一對小鳥的翅膀,快樂的想要展翅飛翔啦。讀吧,讓我們讀的飛翔些吧。

第三小節:你的心我懂,我能感受到你想留下蝴蝶的捨不得和把它放歸大自然的愛憐。都說蝴蝶是春天的精靈,富有愛心的小朋友怎麼忍心隨意傷害可愛的小生命呢,讓我們把這喜歡和愛放在心裡再來讀一讀吧。

第四小節:送走了寒冷的冬天,第一個張開笑臉的雛菊寶寶需要多大的勇氣啊。誰來做做和雛菊寶寶一樣勇敢的孩子,大聲地讀一讀呢?

第五、六小節:春天來了小溪唱起了歌小草探出了腦袋。多麼明媚的春光啊。

《春》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掌握“澄清”、“貯蓄”、“空靈”等詞語的音、形、義;

2、通過精讀賞析訓練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審美鑑賞力,並初步瞭解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體悟作者熱愛濟南、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檢查預習

1、用一個4字短語或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冬天的景象及感受。

預設: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北風呼呼、風刀霜劍

2、引言設疑:(多媒體出示圖片)濟南被譽為“泉城”,有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那兒的冬天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這堂課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去感受濟南冬日的別樣風情。

3、讀準字音,瞭解詞義。(見大螢幕)

二、理清思路,把握特點

1、聽讀課文,體悟情感。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勾畫出你認為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特點的詞語及能明確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讚美)

2、自由朗讀,把握特點。

(屏顯)思考:“寶地”、“溫晴”“奇蹟”、“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短語,哪一個最適合於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3、理清思路,明確重點。

假設要給一個從未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的冬天,根據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著重講哪個方面?

(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冬水這幾部分,著重講“薄雪覆蓋下的山”。)

三、精段細讀,賞析美點(研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小雪後的小山”)

1、通過分組朗讀給第五自然段分層次。

生讀後用單豎線把三個層次標出來,教師指出:第一層概括;第二層細膩描寫;第三層議論抒情。

2、課堂訓練:自由朗讀本段,思考問題:(螢幕顯示)

①對這段文字進行的詩意畫面命名(“雪後斜陽”,“小山雪霽”)

②圈出像線索一樣能貫穿全段的一個字

(“妙”,“雪”寫的是內容,而“妙”字是畫面的特點。請把“妙”字圈下來)

③說說這段中“頂”、“鑲”字為什麼用得好?能從文中再舉幾個字說說嗎?

(“頂”字寫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態美,寫出了鬆上小雪的輕盈,它不是壓著、扣著、蓋在上面。“鑲”字用得好,是因為線條很美,寫出了天與山相連處逶迤的`線條與亮麗的輪廓,同時這個“鑲”字也有擬人手法的味道)

比較:“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④品析“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句的表達之妙。

(第一,這句話用了比擬的手法;第二,寫出了雪後山色的斑斕;第三,給我們以畫面之美;第四,有靜有動,靜中有動,山是不動的,但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給人以動感,詩意盎然。)

追問:你能從文中再列舉幾句你認為很美的句子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確歸納(見括號內容)

4、想象畫面,用減字法讀課文。(屏顯)

①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山上的矮鬆,樹尖上,好像。山尖全了,給天鑲上一道邊。山坡上,有的地方,有的地方;這樣一道兒,一道兒,給山們;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叫你希望看見一點。等到快日落的時候,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微微露出點。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四、同桌合作,探究疑點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談談你的理解並與同桌交流。

(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五、小結本課,歸納要點

1、掩卷沉思: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學習到如何描寫景物?(屏顯)

抓住景物特點;有層次,有條理;情景交融;善用修辭(比喻、擬人)

2、想象畫面,教師提示,試背課文第五段。

②最妙的是。山上的矮鬆。山尖。山坡上。等到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就是下小雪吧,!

六、作業設計

1、根據課後練習二的示例,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一點欣賞文字。

2、片斷仿寫練習:以“秋天的原野”或“秋天的校園”為題寫一段文字,要求必須運用上述景物描寫的方法。

《春》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語言,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技巧。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課文,瞭解課文的整體結構並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師收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相應詩句、圖畫和音樂。

課堂實錄:

一、匯入: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聽過唐代詩人朗士元的《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雖然我們不知道詩人在寫這首詩身處什麼季節,但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詩人看到了無數盛開的桃花。今天,我們身處萬物凋零的秋季,但我們仍然可以從《春》這篇教學設計>文章看到一個明媚的春天。(出示“春”動畫)

通過相關的詩和畫面營造一個美麗的氛圍,吸引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師:首先,讓我們聽著音樂,朗讀課文,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配樂朗讀,請大家注意讀出語氣基本語調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質樸。同時朗讀層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漸快。首先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第一、二兩個小節,然後四個小組依次來讀一讀三至六小節,我們可以比一比哪個小組讀得最動情。最後四個小節全班齊讀,請大家注意銜接自然一些。

(學生配樂朗讀)

初步瞭解朗讀要求,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且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品味課文語言。此過程也是學生掌握朗誦要求的起點。

三、品味語言。

師:本文共分為三段:盼春、繪春、贊春,其中寫得最形象、最生動、最美麗的是第二段,而這一段又可以分為幾幅畫面?

生:春醒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師:回答的很好,我覺得全文中寫得最美的就是這六幅畫面,剛才我要求同學們劃出你認為最值得欣賞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那麼現在我給大家一分鐘時間,從中選出一幅你覺得寫得最美的畫面,在下面小聲朗讀一下。

(學生自由朗讀自己所選段落)

師:哪位同學來回答一下你選擇了哪些畫面呢?請同學們在回答時突出你喜歡什麼詞句?這個詞句有什麼特點?表達效果如何?

生:我覺得春草圖這一句話寫得很好——“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它讓我感到春天的人很快樂。

師:人為什麼會感到如此快樂呢?

生:因為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染。

師:所以,這裡實際上是突出小草的生命力。

生:我覺得“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句寫得很好,它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

師:為什麼要強調“偷偷”,是不想讓人發現嗎?

生:是因為人在不知不覺中發現了小草已經出現了。

師:這裡正如一首唐詩中所說的:“天街小草潤如酥(sū),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裡所表現出的就是這種意想不到的欣喜。

(學生與教師一起重複這首詩)

生:我覺得“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一句寫得好,這句寫出春天百花爛漫的情景。

師:這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生:比喻、擬人。

師:作者用擬人手法讓你們感到了春花的什麼特點?

《春》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 學會細緻的觀察並生動地描寫

2、 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 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教時)

一、 創景匯入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春》教學設計5。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景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著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二、 師生共賞

1、 師生同讀

(配樂配畫)師:深情朗誦。生:深情朗誦。師生齊誦。讀後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緻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裡的人們

2、 師生同賞

⑴小聲讀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填在表格中並寫出喜歡的理由。(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為例)

喜歡的詞語 ⑴嫩嫩的、綠綠的、⑵偷俞地、鑽⑶ 理由:⑴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⑵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 無意識的、無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喜歡的句子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⑵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老師參與在一個小組內)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師交流並總結,國中一年級語文教案《《春》教學設計5》。

3、 師生同寫

師生讀最後一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4、 師生同繪

出示畫板,共同描繪美好的春景圖。(重點讀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然後描畫)

三、 精彩展臺

同唱一首讚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裡》,唱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裡?或在哪裡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口頭作文)

四、 友情連結

作業佈置:⑴課外在網上查閱朱自清簡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⑵在網上查閱並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

(第二教時)

連結交流;:朱自清簡介、朱自清作品誦讀、讚美春的文章朗讀比賽

五、 寫作訓練

以“家鄉的春”為話題寫一篇寫景散文

詞彙參考:

朗潤 醞釀 賣弄 宛轉 嘹亮 黃暈 烘托~~~~(見課後讀一讀、寫一寫,儘量用上這些詞語)

板書設計:

一、 盼春。

盼、來、近(總領 全文,開啟下文)

二、 描春

㈠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㈡細緻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 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寓意,理解對比、襯托手法以及“詩史”的特點。

2、能力目標:文言文的誦讀;古代詩歌的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習百姓勇於擔當的獻身精神,認識吏治的關鍵性作用。

教學重難點

1、分析老婦人的話對錶達中心的作用,及“詩史”的體現

2、杜甫矛盾心理的理解

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讀法、延伸拓展法

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3分鐘)

1、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他的詩多沉鬱頓挫。後人尊稱他為“詩聖”,譽其詩“詩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2、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開始,整整持續了八年,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煙四起、戰事連綿;這八年,整個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特別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的六十萬大軍兵敗鄴城,大唐政權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

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根據自己的真實見聞寫就“三吏”“三別”,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石壕村,傾聽他痛心的嗟嘆。

(二)自讀(10分鐘)

1.自由大聲誦讀,藉助音節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

三男鄴城戍死者長已矣惟有乳下孫

老嫗力雖衰急應河陽役如聞泣幽咽

2.自主質疑,探究學習。積累一字、一詞、一句。

詞義:

暮投()石壕村老翁逾()牆走()

吏呼一何()怒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

惟有乳下孫()老嫗()力雖衰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句子: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老師的積累:

戍——戊、戌(點戍(shù)橫戌(xū)戊(wù)中空)

一何——多麼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苟且偷生

3.試著理一理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

4.你讀到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能用詩中的一句來概括嗎?——“有吏夜捉人”

齊讀,讀出一點故事味

(三)朗讀(10分鐘)

1、讀出情感。

杜甫“天明登前途”之時,百感交集,試著體會體會。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同情苦難的百姓,痛恨凶惡的差役,無奈於腐朽的政治統治——讀出一種真摯的情感(憂國憂民)。

2、讀出角色。

在杜甫的敘事中,凸顯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試著揣摩一下這二者的形象特點。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讀出兩人不同的口吻(官吏——暴,老婦——苦)。

3、讀出起伏。

仔細體會老婦的陳詞的過程,體察百姓之苦。

喪子之苦、困窘之苦、應徵之苦——讀出三層無奈的苦楚。

(四)品讀(15分鐘)

1.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情節其實並不簡單,但詩人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的再現了情節發展的全過程,精練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但我卻有一個疑惑,文中鮮少描寫石壕吏,卻為之起名為《石壕吏》。請你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作出圈點批註,談談你的發現。

示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環境刻畫——“暮投”反映出亂世動盪,人心不安,天剛一落黑就不敢繼續趕路。“村”字透露出兵慌馬亂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尋小路,歇荒村。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由此生髮。不說“徵兵”、“招兵”而說“捉人”,於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正面刻畫——“夜”字,含義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們白天躲藏或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

2.小結,其實這首詩還有很多地方值得鑑賞的地方,語言的簡省來源於“尺水興波”的藝術構思。

藏答於問、明暗結合

語中有人、事中有理字字情深、言簡意深、

3.讀《石壕吏》,要讀到情難自抑,涕淚滿襟,你才真正讀懂了“詩史”的含義,讀杜甫,要讀到悲天憫人,憂患蒼生的情懷,你才真正讀懂了“詩聖”的分量。故,請我們以悲沉的語調,再一次朗讀這首詩。注意“一何”“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獨”的語音、語調的處理。

五、作業:

1.改寫《石壕吏》為一篇記敘文。

2.背誦《石壕吏》

3.課外閱讀“三吏”、“三別”。

六、課堂小結。

贊曰:少陵野老真性情,妙筆書盡安史亂。

有吏捉人在夜半,老翁逾走老婦看。

致辭娓娓辛酸淚,貌似綿綿卻不然。

《春》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標: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2、過程方法標: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

3、情感態度標:在瞭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隨文識字,讀詩背詩。

教學難點: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激發興趣

組織學生演唱《小雨沙沙》。師:同學們這首歌唱得真好聽,誰能告訴老師歌中唱的是什麼呀?(小雨)是呀!有一句話說:春雨貴如油。人們喜歡春雨,為她寫歌。你們知道嗎?唐朝大詩人杜甫還為她寫詩了呢!你們想知道杜甫是怎樣寫春雨的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春夜喜雨》這首詩。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識字,掃清障礙

1、教師口述目標(如上)

2、師範讀古詩,要求學生聽清每一個字的讀音。

3、師領讀古詩,要求學生讀準字音。

4、生自由讀詩,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寶寶,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5、同桌合作學習,你讀我聽,我讀你聽,讀錯的字要互相糾正。

6、反饋學習情況。

(1)同學們本課的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嗎?如果你們能給它們正確加音我就相信你們認識了。下面就請同學們在生字的頭頂上正確寫出拼音。然後同桌互相看看寫的對不?錯的及時改正。

(2)昨天老師佈置預習了,在預習時遇到困難怎麼辦?你們在預習的`時候發現哪個字比較難記?(學生說出哪個字就讓同學們指出這個字在詩的哪一行,然後交流識字的好辦法,擴詞,相機用詞語說話,並正確讀出生字所在的詩句)。

(3)識記生字之後要求學生讀整首詩,做到正確流利。先自由練讀,然後指名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

三、瞭解節奏,讀出韻律

1、在正確流利讀詩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五言詩的朗讀節奏,掌握誦讀古詩的停頓技巧。誦讀五言詩時,基本的停頓規律是“2、3”,如“好雨|知時節”。讀詩時要注意意斷氣連,不要停頓的過於明顯。而且每句詩的朗讀還要有輕重緩急,五言詩一般情況下每行詩的重音落在第三個字上。此外還要注意邊讀邊想像詩中所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學生在瞭解這些基本常識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畫節奏,標重音,然後學生試讀。

3、教師採用指名讀,分行讀等形式反饋學生讀詩情況。

四、體會詩意,品味情感

1、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同學們讀了很多遍古詩了,你們知道每句詩寫的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共同來體會古詩的意思。

2、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指導。

(詩意:春雨好像知道時節似的,到了植物萌芽、生長的季節,它就下了起來。它伴隨著和煦的春風,趁著夜色悄悄地飄灑大地,綿綿密密,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不求人知,無意討好。)

4、指導感情朗讀古詩。

你喜歡這善解人意的春雨嗎?

你喜歡這滋潤萬物,不求人知的春雨嗎?

你喜歡這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希望的春雨嗎?

那就讓我們用最動情的朗讀來讚美這春雨好嗎?

學生帶著喜愛之情齊讀古詩。

五、熟讀成誦,內化知識

指導背誦,讓學生試著說出背誦古詩的好方法。(辦法總比困難多)幫助他們總結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受用一生。

檢查背誦情況。

六、總結學習,拓展延伸

1、總結學生達成目標情況,鼓勵為主,提出繼續努力的方向。

2、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夜,花草樹木痛快的喝個夠。第二天早晨,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大詩人杜甫也在雨夜展開了想象,並且在第二小節中描寫了出來,回去以後可以找出來讀一讀。

3、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所以古代有很多大詩人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讚美春天的詩,回去蒐集一下,有時間我們舉辦一個賽詩會。好嗎?

《春》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能力: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景。

過程與方法:

(1)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

(2)學習積累語言的方法,學習觀察生活的方法。

情感與態度: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春天的美景,熱愛春天,願意去觀察、發現大自然的美。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找春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下冊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通過帶領學生“找春天”,感受春天風光的無限美好,培養學生養成留心觀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因此,教學的重難點應該放在識記生字,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詞語。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從而體驗發現的快樂。

三、教學物件分析

學生與文中的小朋友年齡、動作、語言相仿,讓他們更容易感受到文中小朋友的快樂、細心。但學生的表達能力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教學時要注意啟發學生思維,引導他們用優美的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教學時我通過歌曲、小詩讓學生感受春天,在腦海中留下一幅關於春天的記憶模組,由課文聯想到整個春天特有的景色,然後隨著文中的小朋友去尋找春天。在教學時,“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成為本課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多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理解、感悟語言,在反覆的誦讀中,讀出句子間的停頓和整篇課文的誦讀節奏,掌握朗讀技巧,為今後誦讀散文詩奠定基礎。最後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欣賞春天的美景、畫一畫春天來自主探索春天的奧祕。

2.教具準備:《春天景色》視訊;生字詞課件;課文插圖動畫;ppt課件。

3.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媒體和資源應用設計

本課主要使用ppt課件,同時運用視訊朗讀,視訊欣賞等資源。課件是由遠端教育資源上的課件經過加工處理後形成的。主要用於激發學習興趣、直觀呈現課文、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讓學生更直觀的感悟春天、體會尋找春天的樂趣。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聽完後要用你覺得最美的語言來說出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想一想,春天都來到了哪些地方?你

還能從哪裡找到春天呢?請大家讀一讀下面這首小詩。(課件展示)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竹林裡:

春天的雨一陣又一陣,竹筍從地下探出頭來。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田野裡:

春天的太陽那麼暖,那麼亮,

麥青,菜花黃,蠶豆花兒香。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枝頭上:

春天的風微微吹動,

柳條跳舞,桃花臉紅。

天在哪裡?春天在草原上:

春天的霧輕輕細細,

草兒醒過來,換上綠的新衣。

師: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現春天的時候,心裡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裡發現了

什麼。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播放課文範讀視訊《找春天》,讓學生在聽讀的同時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次。

2.在小組裡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記住生字。

3.小組派代表彙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4、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再抽讀。(課件出示詞語,對讀的好的學生給予表揚)

三、再讀課文,感知發現

1.讀著課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帶著這個問題讀第二自然段。(脫掉、衝出、奔向、尋找)

2.再讀課文,提出問題。

(1)啟發思考,自己解決。

(2)用動作演示害羞、躲藏、遮遮掩掩更詞語。

(3)學生間相互解決。

3.課文的題目是《找春天》,你們跟隨小作者找到了嗎?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反覆讀課文,然後小組彙報。

感悟春天的眼睛、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琴聲、春天的音符等句子。(課件展示。)

4.帶著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

5、教師板書:

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

風箏喜鵲杜鵑桃花杏花

6、再讀課文後回答:我們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我們聞到了春天的'什麼?我們聽到了春天的什麼?我們觸到了春天的什麼?(視訊展示找到的春天)

四、欣賞圖片,拓展練習

播放《春天》視訊,學生觀察春天,用自己覺得最美的詞語說一說。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歌曲、詩文欣賞,喚醒學生對大自然的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欣賞視訊朗讀,直觀的呈現課文內容,讓學生整體感知,

在腦海中留下有關春天的記憶模組。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培養讀書的好習慣,體現新課程理念。

以問題為主線,通過朗讀、思索、演示、交流來體驗找春天的心情。

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利用圖片、動畫直觀的呈現眼睛、眉毛、琴聲、音符等,更利於學生充分理解比喻句。

出示動畫,讓學生跟隨音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能力。

通過剪輯的視訊錄象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尋找春天,體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美的享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他們用優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同桌抽讀、互讀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選讀課文,自主積累,

1.展示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後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可以讀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著默寫。

三、指導寫字(課件出示)

1.認讀生字。

2.擴詞練習。交流識記的好方法。

3.重點指導“溪、搖、野、躲”四個字,注意提示和範寫容易寫錯的筆畫。

溪:右半部分多,要寫緊湊;

凍:偏旁是兩點水,不要寫成三點水;

野:右邊不要多寫一撇;

躲:“身”作偏旁,第六七兩筆右邊不出頭。

4.學生練習。

四、同桌合作學習,完成“找找說說”的練習

五、出示有關春天的詞語和圖片。(課件出示)

六、畫一畫(課件出示)

春天有哪些變化?把圖畫塗上顏色。你還發現了什麼?也來畫一畫吧,並寫上一兩句讚美的句子。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通過互考生字、朗讀的方法鞏固生字、課文,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昇華。

自主展示好詞佳句,培養學生自主積累的良好習慣。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講解,再利用多媒體直觀呈現,運用新奇、多樣的方式達到掌握生字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向學生出示詞語、圖片拓展學生的視野,體會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積累詞句的良好習慣。

讓學生畫春天,感悟春天,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寫話能力,激發寫話興趣。

《春》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能夠理解詩意。

2、能夠抓住關鍵詞語,品析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掌握一些鑑賞詩歌的方法。

3、體會詩人對早春西湖之景的喜愛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學重點:

反覆朗讀,能夠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1、能夠抓住關鍵詞語,品析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掌握一些鑑賞詩歌的方法。

2、體會詩人對早春西湖之景的喜愛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學方法與手段:

朗讀法、賞析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有句諺語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意思是在天上天堂最美麗,在人間蘇州、杭州最美麗。說到杭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西湖,今天我們學習的《錢塘湖春行》就是白居易遊覽西湖時寫下的名篇,錢塘湖是西湖的別稱。下面,我們就隨著白居易去西湖賞玩一番。

二、誦讀感知

學習古詩,一定得多讀,那麼誦讀古詩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準語調。

請一生試讀,其他同學點評,教師明確。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注:“爭”、“啄”應讀得輕快些、有活力些,誰家應讀出疑問語氣,最愛句應讀出詩人的喜悅之情。

我們再來齊讀這首詩,注意剛才的幾個要求。

三、理解內容,還原畫面。

通過剛才的讀,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寫得什麼時候的西湖嗎?——早春。你的依據是?請你從詩歌中找出依據。提示:可抓住體現早春特點的詞語。

預設:初平:初,剛剛,春水不是很大,剛剛使得水與堤岸齊平,從水初平可看出是早春。

幾處:而不是處處,說明鶯的數量不多。

早鶯:早來的鶯,也寫出了是早春。

誰家:這裡是某家或者某幾家的意思,而不是每家,家家,也寫出燕子數量之少,體現早春。

新燕:剛從南方過來的燕子,寫出這裡開始變暖,體現早春。

爭暖樹:春寒未退,所以黃鶯爭著棲息在朝陽的樹枝上。從早鶯的這一行為可以看出是早春。

啄春泥:燕子啄泥是用來築巢,也寫出了燕子新到,體現早春。

淺草:淺,在這裡可以理解為顏色不深或者指草短小,一個淺字即點明早春的季節。

才能:剛剛能,寫出草不高,側面點明瞭遊行在早春。

沒馬蹄:沒,在這裡是遮沒的意思,草還沒有長高,所以剛能遮住馬蹄。

漸欲:漸,逐漸的意思,欲,想要,將要的意思,寫出花兒將會越開越多的情景,這裡也能體現早春。

(過渡)同學們找得都非常好,我們知道王維的詩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這首詩白居易所描繪的早春之景中,每句都有優美的畫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描繪出來?請同學們參照下面的示例,用下面的句式來描繪畫面。

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聽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從“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中看到了詩人騎著一匹高大的白馬,從孤山寺的北面出發,一會兒走到了賈亭的西面,展現在詩人面前的是開闊的場面,平坦的湖面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遼闊。

學生根據對詩句的理解用句式來描繪畫面。

教師適時點評指導。

四、析手法

從剛才同學們描繪的畫面中,我們可知西湖的景色十分美,由此詩人喜歡這裡,哪個詞最能體現詩人此刻的情感。(愛/最愛)對,本詩就是通過描繪西湖的美景,表達詩人對早春西湖的喜愛之情。我們來齊讀最後一聯,把作者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何作者能把這首詩寫得這麼美這麼好?我們能不能從一些寫作手法來分析這首詩歌。(小組討論,一會交流。)

1、運用了描寫的手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描繪了早春的一派生機,注重煉字,“爭”、“啄”使得這一畫面更具有動態感。

2、運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地表達了詩人對西湖早春之景的喜愛之情。

3、景中寄情,“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爭”字寄寓著詩人對早鶯的喜愛之情。

4、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幾處早鶯爭暖樹”,一個“爭”字,賦予鳥以人的特性,寫出了鳥的.生機,表達了詩人對早春景物的喜愛之情。

5、動靜結合,詩人寫了動態的早鶯和新燕,寫了靜態的淺草和春泥,增加了畫面的美感。

6、按照一定的順序而寫,本詩按照詩人的遊覽順序完篇,從孤山寺出發,經由賈亭,最後到白沙堤,這樣寫使得全詩條理清晰。

7、具有色彩美。詩中雖沒有明寫色彩,卻處處可讓讀者想見色彩。如:水:清澈的。雲:白的。天:藍的。草:綠的。馬:白的。

總結:這首詩之所以寫得好,寫得美,原來是運用瞭如此多的寫作手法,我們平時寫作的時候如果也能適當的使用一些寫作手法,一定會使我們的文章增色不少。

五、再讀感受

這首詩講到這裡,同學們還有什麼疑問嗎?(有則共同探討)那我們再來齊讀這首詩,去感受西湖之美,去感受詩人對西湖的喜愛。

六、作業佈置

1、積累描寫春天的優美語句及詩文。

2、把《錢塘湖春行》改寫成200—300字的短文。

《春》教學設計15

[課程標準]

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期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並且會畫出平行四邊對應底邊上的高,還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習可以利用的基礎。對於平行四邊形,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經歷過一些感性例子,但不會注意到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起來有一定難度。經調研發現,學生對數方格的方法、剪拼法有一定的瞭解,但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後,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係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操作與觀察,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鑑於此,幫助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後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係是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從學生的剪拼、觀察交流到藉助課件的演示,都在引導學生理解圖形間的關係。

[學習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能用語言敘述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cs)

2、能運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並能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cs)

[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1:完成活動1,活動2,活動3,活動4,活動5,活動6,活動7,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評價任務2:完成活動8和練習1,練習2,練習3,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資源與建議]

1、本節課是國小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在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這節課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的面積的基礎。教材引領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猜測——驗證——推導——解決問題”這樣一個過程,整個安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轉化的思想,為後面學習其它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建立模型。

2、相關的資源:(1)多媒體課件,主要依託課件進一步演示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的過程,找出聯絡,幫助學生順利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2)平行四邊紙和剪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剪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滲透“轉化”思想。

3、本課時的學習按以下流程進行:情境匯入用數方格的方法數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鞏固應用。

4、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公式解決問題,通過操作活動和應用檢測來突出重點;本節課的難點是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主要通過剪拼、交流和課件演示來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找出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係,從而順利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出示兩個美麗的花壇: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

師: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要比較它們的大小其實上是比較它們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怎麼算嗎?(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會計算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境圖,明確要比較哪個花壇大,就得知道這兩個花壇的面積,從而確定本節課學習內容: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知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師:我們以前在研究長方形面積時用到了數方格的方法,今天我們也先用數方格的方法。

(1)先看要求(女生讀要求):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活動1:開啟課本87頁,在方格紙上數一數,並把表格填一填。(po1)

(3)、活動2:小組討論:仔細觀察這些資料,你發現了什麼?(po1)

生: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寬相等,平行四邊形面積底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

生:我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平行四邊形底6高4面積2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這是不是一個巧合呢?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等於底×高,這只是我們的猜測,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所填資料,發現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係,為後面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做準備。]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活動3:小組討論:小組商量一下,你們準備用什麼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哪個圖形?怎樣轉化?

(2)、活動4:動手操作

以小組為單位,請大家利用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動手試一試,通過剪,拼等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然後把你的操作過程在小組內說一說。(po1)

(3)、活動5:學生彙報、交流。

師:好多小組已經做好了,哪個同學願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到臺前來,

(邊演示邊說剪拼過程,並貼剪拼圖於黑板。)

師:你轉化成了什麼圖形?你是怎樣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

你是沿著平行四邊形哪條線剪的?(其中一條高)不沿著高剪行嗎?為什麼?(這樣才可以得到直角)沿著斜的方向剪開,能拼成一格長方形行嗎?

哪個小組和他剪的不一樣?

師:看來沿著平行四邊形任意的一條高剪開,然後平移都能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4)、大螢幕演示不同的拼法。

(5)、活動6:小組討論

師:我們運用了轉化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請大家結合剛才的剪拼過程,回想一下剛才的剪拼過程,觀察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和剪拼出的長方形,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po1)

小組討論:

a、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b、拼成的長方形的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

c、拼成的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

(6)學生彙報,教師總結板書:

師: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一個我們學過的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教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7)活動7:誰能把這個過程完整的說一遍,誰再完整的說一遍。(do1)

(8)介紹板書字母式。

師:我們經過大膽猜測,操作驗證,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如果我們用s表示面積,a表示底,h表示高,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就可以表示為s=ah。

觀察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發現,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底和高)現在會求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嗎?

[設計意圖:學生在操作、交流、歸納中探究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並且凸顯了“轉化”思想的作用。]

三、實踐應用

活動8;學習例1: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積是多少?試一試吧(一人上前做,其餘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學生回答。(po2)

[設計意圖:在明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後,讓學生會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四、課堂檢測

1、練習1:看圖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位:釐米)(do2)

2、練習2:你能算出芸芸家這塊菜地的面積嗎?(do2)

3、練習3: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玻璃,面積是840平方分米,底是30分米。這塊玻璃的高是多少分米?(do2)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習題的練習,鞏固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

五、全課小結。

想一想你這節課學到了什麼?

板書設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ah

=ah

《春》教學設計16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古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瞭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教學方法:美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蒐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學情分析及相應對策:

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國中,對詩詞的教學在國小階段要求背誦為止,而到了國中階段古詩的賞析已是考試考查的範圍了,所以在國中階段除了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還需要教給學生賞析詩詞的方法,並能夠品味詩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課時除了讓學生多讀、美讀、背誦,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並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中獲得知識,得到美的薰陶。

教學手段:

為增強本節課的趣味性、直觀性和參與性,讓學生更容易品味詩的形象和意境,藉助多媒體網路輔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投影西湖春景圖,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由圖片及音樂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入課題。

2、引出白居易,簡介作者。

3、出示學習目標

二、初讀詩,知詩意

1、給生字注音:啄沒堤

2、聽錄音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

a、朗讀的節奏

b、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詩的要求學生集體讀課文,四人學習小組互讀課文。

4、請個別學生作示範性朗讀,然後讓學生互相點評。

5、學生說出標題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地點:錢塘湖、季節:春、事情:出遊)

6、明確詩的體裁(七言律詩)

7、學生讀後討論提出詩中難理解的字詞:水面初平雲腳低暖樹亂花不足

8、詩題說“春行”,說說作者的遊蹤:孤山寺―賈亭―白沙堤

《春》教學設計17

教學目標:

1、朗讀古詩,瞭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從中感受自然美。體會詩歌的內在節奏美。

2、入情入境,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背誦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教學用時:0.5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舉行詩歌朗誦賽,引入新課,理解詩題,感受美。

1、分組舉行小型詩歌朗誦賽(側重寫景方面的詩)

2、點選課件出示配景詩《江南春》,板書課題:江南春

(師)江南指的是長江以南,大家對江南應該並不陌生,能不能回憶一下,哪些詩人曾帶我們遊覽過江南的美景?

學生誦讀有關描寫江南的詩詞。如《憶江南》《泊船瓜洲》等。

3、(師)“春”又讓你聯想到哪些詩詞呢?

學生誦讀有關描寫春景的詩詞。如《遊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4、(師)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生髮揮想像,自由表達)我們一起看看詩人杜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二、整體感知,初步自學古詩,品詞析句,體會美。

1、(師)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聽朗讀,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點選課件,出示景——詩——配樂朗讀。讀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自由表達。)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註釋,理解詩意。(藉助工具書或根據需要進行探討研究,合作式學習)注意讀準生字的音,觀察生字的形,老師隨機點撥提醒學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讀正確、寫正確。然後抽讀,齊讀。

3、(師)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啼鶯綠樹紅花水村山郭酒旗風寺廟樓臺煙雨

4、(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快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灑旗數不清的寺廟迷濛的煙雨

5、(師)想像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江南春景圖?(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里”之內,處處雜花生樹、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水村山郭,處處酒旗飄揚;“千里”之內,“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霏霏細雨,淡淡輕姻,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濛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三、理解詩意,感悟情

1、面對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你猜測杜牧當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首詩的呢?這種心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

2、學生有的認為杜枚是愉悅的,有的認為他當時是有些傷感的,結合課文及當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展開辯論。

3、(師)詩人在在讚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地憂慮,他是借景抒情,這是古詩常用的表現手法。(例舉《夜泊秦淮》等詩進一步說明)

板書設計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春望》及五律詩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在自讀自悟,合作探討中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及主旨,能準確流暢地背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的特點。

難點體會詩歌的情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自《詩經》起,經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現在,將這些詩堆疊排列起來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長城,讀這些詩就像長城那樣綿延不絕。詩歌是情感的產物,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都會產生不同的心情,創造出不同的詩篇。今天就讓我們來踏尋古人的足跡,推測名人心情,欣賞名作之境界。

(二)學習第三首詩《春望》

1聽配樂朗誦。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學生結合註釋試著理解全詩。

4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並翻譯全詩。

譯詩參考:

國都殘破,山河依舊,長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傷國事,見花而濺淚;悵恨離別,聞鳥而驚心。戰亂烽火已持續三個月,一封家書可抵萬兩黃金。憂而搔頭,白髮一天天短少,簡直掛不住束長的`簪針。

5學生齊讀全詩。

6品味全詩。

⑴本詩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春望》寫於安史之亂之後。當時,唐朝首都長安已被叛軍安祿山佔領,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往四川。詩人目睹破碎衰敗的祖國,黯然神傷,抒發了國破家亡、憂國思親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詩的首聯寫望中所見。長安城被叛軍攻破後,遭到了驚人的破壞。叛軍焚燒軍宮室,殺戮無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破山河在”,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後的長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戰亂中的長安城卻是草木叢生,一片悽風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

詩的頷聯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睹物傷情,見到開放的鮮花,也禁不住悲愴濺淚;聽到鳥兒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驚。

“烽火連三月”,烽火連天,殺伐不斷,詩人遠離家眷,由於戰事緊張,音信隔絕,更覺“家書抵萬金”,在那種兵荒馬亂的歲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

詩的尾聯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詩人滿頭白髮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這一細節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⑶本詩的情感是通過什麼來抒發的?

明確:全詩觸景傷懷,將憂國思親的情懷蘊含在形象的描寫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