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3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學設計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學設計1

一、課程標準: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瞭解人類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

瞭解佛教的產生與傳播。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瞭解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

說說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瞭解人類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

瞭解佛教的興起。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課文,問題研討,運用論從史出的方法,說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都是奴隸主貴族剝削壓迫人民的歷史見證。

利用世界地圖找出四大文明古國的地理位置,瞭解人類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分析他們與亞非文明的內在聯絡,培養識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分析佛教產生的原因。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認識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殘酷剝削和壓迫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金字塔高超的建築技術,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

分析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認識到它們都是奴隸主奴役和統治人民的工具。

三、教學重點:

亞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印度種姓制度。

四、教學難點:

佛教是如何反對等級制度的,又為什麼會廣泛流傳的。

五、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講述法。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歷史地圖

七、講授新課:

(一)匯入新課:

(出示圖片)提問:這四張圖片分別是那個古代文明的標誌?

(出示《亞非文明古國示意圖》),提問:這四大文明古國地理區域,有什麼共同之處?為什麼都處於大河流域?

學生回答後,匯入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直觀的圖片和示意圖,激發學生興趣,消除世界歷史空間上的困難)

(二)講授新課:

<一>古代埃及——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賜”——你怎麼理解希羅多德的話?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瞭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羅河對埃及文明的貢獻)

提問:你知道埃及有哪些文明嗎?(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象形文字、太陽曆等)

你說我說:金字塔

(展示學生所做的歷史小報基金自他的圖片,學生講述“我所知道的金字塔”)

(設計意圖:學生展示學習的成果,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評價金字塔的評價:——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卓越智慧和集體辛勤勞動的不朽紀念碑,也是法老權力的象徵,是埃及統治階級殘暴專制政治的產物和見證。

(過渡)當古代埃及人民在尼羅河流域辛勤勞動的同時,西亞幼發拉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的平原上也出現了文明的曙光,他們也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你們知道什麼嗎?它又是由什麼人建造的呢?

學生回答: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匯入下節。

<二>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

出示“空中花園”圖片,學生簡介講述空中花園的故事。

(展示兩河流域——新月沃地地圖)學生找出並熟記 “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瞭解其地理位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識圖能力,明白古今地理名稱變化)

早期文明:蘇美爾人,公元前3500年前,建立城邦,楔形文字

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1894年,來自敘利亞草原的阿摩利人佔據了巴比倫城,建立起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王國在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時最為強盛,同時給我們留下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

(展示《漢謨拉比法典》圖片)

閱讀課文後面的材料閱讀,分析其內容和實質。

表格小結《漢謨拉比法典》的目的、內容和性質。

(設計意圖:鍛鍊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 古代印度——“種姓”的國度

1.種姓制度:

(展示古代印度地圖,瞭解地理位置和古今印度的概念不同)

(展示古代印度文明遺址)哈拉巴文化遺址。這是印度最早居民——達羅毗荼人創立的文化。後來,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在印度建立起了奴隸制國家,使古印度社會內部發生了深刻變化,

學生課本內容歸納:四個等級的名稱、所屬社會階層、權利和義務。(出示示意圖)

指出:種姓制度是保護印度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特別是婆羅門的特殊地位的。

展示材料,分析種姓制度的影響。

(設計意圖:培養分析歷史和現實結合的能力。)

2.佛教的產生和傳播:

佛教產生的背景:反對婆羅門教的不平等“種姓制度”

學生閱讀課文,瞭解佛教產生的時間、創始人、教義並分析其進步性和消極作用。

教義的分析: “眾生平等”,——進步性。

人生皆苦,消除慾望,修行 ——忍耐、順從,麻痺人們的思想,受到統治階級的歡迎。公元前3世紀,被阿育王奉為國教,迅速傳播開來。(佛教傳播示意圖)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八、鞏固小結:

四大文明古國

國度

發源區域

文明代表

古埃及

尼羅河流域

金字塔

古巴比倫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

種姓制度、佛教

古中國

黃河和長江流域

青銅器、甲骨文

九、板書設計:

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古代印度——尼羅河流域 ——金字塔的國度

古巴比倫——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

古印度——印度河流域——種姓制度、佛教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學設計2

知識與能力:

1、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2、瞭解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

3、瞭解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和佛教的興起。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熟悉教材,蒐集有關資料和個人感興趣的問題。

2、師生互動交流、查疑解惑,學生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古代埃及金字塔,感受人類文明的偉大。

2、通過分析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種姓制度,使學生認識其體現的階級本質。

3、通過了解佛教的產生及教義,體會古代印度的哲學思想反映的社會現實。

4、體驗遠古文明蘊含著的人文精神對今天人類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重點難點]:

重點:亞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都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種姓制度是印度奴隸社會的特點。

難點:佛教是如何在種姓的印度社會興起,學生理解有難度。實現師生、生生間互動交流,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問題匯入)

提問:同學們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嗎?

我們曾瞭解古代中國的悠久歷史,今天一同走近這三大古國。

二、推進新課

(一)神奇的金字塔

1、說起古埃及,你會想到哪些形容詞來形容它呢?說明理由。

2、古代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說過這樣的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賜”,大家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結合已有知識,發表自己的見解)

3、講述埃及的統一

統一之後的古埃及法老是最大的奴隸主,代表整個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掌握各方面的國家大權。

4、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埃及去旅遊,你會去遊覽哪些景點?

古埃及的象徵性建築——金字塔(出示圖片,創設情境)。

(結合蒐集的資料介紹:修建、內部結構、神奇之處、數字之謎等)

5、因為它的雄偉壯觀所以被尊為“世界七大奇蹟之首”,而且在歷經4500多年之後依然存在,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奇蹟,它體現了古埃及人民偉大的智慧和創造力。但同時它也是古埃及法老實行專制統治、殘酷壓迫農民和奴隸的最好的見證。

(二)《漢謨拉比法典》

1、(出示“空中花園”圖片)這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知道是哪一個嗎?

2、請同學介紹,講述空中花園的故事。

3、巴比倫文明源於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它相當於今天的伊拉克的位置。當地最古老的居民是蘇美爾人,大約在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此建立了政權——古巴比倫王國。為了有效地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代君主制定了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

這是一部怎樣的法典呢?

(閱讀課後材料,知道法典在同等級實行同態復仇法,不同等級間維護高等級的利益,體會和理解法典的實質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4、這部法典是現存的第一部體系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對人類的貢獻很大。除此之外,兩河流域的文明影響深遠,希臘人從這裡學到了數學、哲學,猶太人學到了神學,阿拉伯人學到了建築學。但是在伊拉克戰爭之中,古老的文明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很多的博物館在戰爭中遭到搶劫、文物流失。隨之流失的是我們古老的文明和歷史。

(情感教育,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三、“種姓”的國度

1、說起人與人的社會地位的不公平,古巴比倫還不算厲害的,古印度的等級制度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印度吧!

2、閱讀課文,瞭解種姓制度的等級。體會古印度社會等級分明、界限森嚴的現實。

直到今天,在印度仍隨處可見種姓制度的影子,賤民被高種姓人歧視,生活貧困。印度10億人口中,賤民人數仍佔1.6億,其中2/3的人目不識丁,只有7%的人能喝到潔淨的水。雖然印度政府在法律上廢除種姓制度,但很難根除沉澱幾千年的思想,阻礙了印度社會的發展。

3、其實早在公元前6世紀,有位古印度的思想者已經在思考當時印度社會眾生平等的問題了。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由學生介紹佛教誕生的故事及相關情況)

4、佛教是當時印度社會反對種姓制度眾多思潮中的一個派別,他提出了什麼樣的理論依據和種姓制度相抗衡呀?(佛教的教義)

5、針對這樣的教義,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統治者,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佛教?

(學生各抒己見)

6、由於統治者們的認同,佛教發展很快,並且廣為傳播。我們中國的`佛教就是在漢代從古印度傳入的,對古代中國文化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作用。並由中國傳播到朝鮮和日本,成為世界性的大宗教。

[本課小結]:

(出示地圖)根據地圖將四大文明古國填到相應的位置。

觀察它們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共同之處?(產生於河流)

為什麼?(思考、討論、闡述,達成共識)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歷史》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人類祖先的基業——古代世界”中的第二課。這一單元主要涉及人類從產生到公元1500年這一時段區域文明發生、發展和衰落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兩個階段,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課的內容,主要包括產生於農業生產效率較高的大河流域的人類最初的文明,世界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四大文明古國:即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的古印度,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以及黃河流域的古中國。由於在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材中,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古中國的相關內容,因此本課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目內容為埃及的統一和世界聞名的金字塔;第二目主要講述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和《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和實質;第三目則主要涉及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佛教的產生與傳播。

二、學情分析:

此階段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對於中國歷史有了一個比較簡單初步的認知,也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和學習方法。同時與本班同學、教師有了長時間的接觸,可以協調好各方面關係,能初步開展合作、探究性學習。特別是學生剛剛結束理論知識相對較多的中國現當代歷史內容的學習而轉入世界歷史的學習,同時又可以結合他們七年級學習時知識掌握較牢固的中國古代史部分內容,因此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按照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學習目標要求,由於不同層次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再結合我校學生實際,學生對於國小科的重視程度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能有一定的延伸,以滿足層次相對較好的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教學思想:

結合前兩部分的分析,我認為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們終究會有著對於一些神祕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希冀學生可以再一種相對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因此我們可以結合介紹埃及金字塔和古巴比倫空中花園,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瞭解埃及的統一和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同時讓學生們認識到在早期文明中,古埃及的廣大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和獨特的審美情趣。結合古代中國,特別是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度,使學生認識到《漢謨拉比法典》的歷史地位——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學生通過閱讀“法典”內容,認清此部法典的實質,再由學生回顧西周森嚴的等級制度來認知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同時與佛教的主張作比較,讓學生討論佛教之所以廣為傳播的原因。

我將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採用講解法與討論法相結合來進行教學。

基於以上內容,結合課標要求,按照三維目標設定理論,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指導埃及統一的過程,認識金字塔體現了古埃及人超高的建築

藝術和智慧及其反映出的奴隸主剝削的明證;

2、瞭解《漢謨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實質;

3、能說出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4、認識人類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

5、瞭解佛教的興起與傳播。

過程與方法:

1、將已學過的中國古代史知識與本課內容進行比較,初步學習類比法在歷史學科學習中的使用;

2、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提煉有效資訊的能力,並能對所概括的資訊進行歷史性歸納;

3、利用地圖,培養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

4、就佛教廣為流傳的原因,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殘酷剝削和壓迫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同時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才能;

2、能認識到《漢謨拉比法典》和種姓制度的實質。

教學重點在於:

1、讓學生知道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都是人類早期文明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金字塔是奴隸主對廣大勞動者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2、認識《漢謨拉比法典》與“種姓”制度的實質。

教學難點則是讓學生了解佛教,並由其主張討論推知佛教廣為流傳的原因。

四、教學過程:

課前由問題匯入:人類發展歷史程序中,逐漸完成了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轉變後,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即四大文明古國,它們分別是?同時它們在地理環境方面又有著哪些共同點?(這個問題,基本上全部學生都可以說出四大文明古國的名稱,但關於共同點的回答則不是很全面),所以通過提問,一方面可以開門見山地引出學習內容,而在學完課文內容後,利用地圖冊和已學知識來分析它們的共同點,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同時也有著前後呼應的作用。

接下來進入主課學習,第一部分以金字塔之謎引入,同時提到“世界七大奇蹟”,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的認知得以延伸,接著簡介埃及的統一以及它的自然環境,最後,由學生歸納金字塔既是法老殘酷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的見證,也是廣大勞動人民非法智慧和才能的結晶。

第二目由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圖片引入,簡介古巴比倫歷史,同時引出《漢謨拉比法典》,讓學生明確其地位,接著學生閱讀相關內容,結合課後材料閱讀,認清《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

第三目學習,首先學生自主閱讀,大致瞭解古印度的建立,回顧西周等級制度來類比印度“種姓”制度,接著簡介佛教的興起,學生閱讀相關內容,討論佛教主張與“種姓”制度的區別,進而分析佛教

廣為流傳的原因。

最後,回到課前設疑的問題,學生結合地圖與已學知識進行概括,同時完成“自我測評”。

課後小結:雖然土地肥沃、水力資源充沛的大河流域孕育出了人類社會的早期文明,而且它們也做出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例如埃及金字塔、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但這些也無時無刻不反映著奴隸主對於奴隸殘酷無比的剝削和壓迫,而這樣的社會也必將為更高一級的社會形態所取代,就然我們化用馬克思的一句名言來結束今天的內容:“封建社會必將成為奴隸社會的掘墓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