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8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兩首》其中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設計思想]

按照初讀詩句→品讀詩句→感情朗讀的過程體現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詩的韻味,詩中蘊含的感情。激發學生和詩人心靈交流,同喜同悲。讀中悟情,讀中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從而構建本色的語文課堂。

[教學流程]

一、匯入

1、(KJ出示音樂渲染氣氛)隨著悠揚的古樂我們這堂課將走進古詩的畫卷,誰先來吟誦一兩句杜甫的詩句?(生答)讀著杜甫的詩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生答)師相機介紹杜甫及他作品主要風格。(出示KJ杜甫簡介)

2、過渡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他另一種風格的一首詩,是他生平第一快詩他就是出示課題(KJ出現課題)

二、初讀詩。

1、齊讀課題、解題。(從課題中你們知道了什麼?)

2、過渡

由於戰亂,杜甫一家在他鄉異地流浪了整整八年之久,收復薊北的訊息傳來,此時,詩人心情會怎樣?(是的)詩人一聽到這勝利的喜訊不禁大喜若狂,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名作,現在讓我們就一起走進他的詩中吧!

3、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流利。

①點名讀

②聽錄音朗讀(出示KJ錄音朗讀)

③學生學著錄音自由讀,讀出詩的節奏和停頓

④齊聲朗讀,要求讀出詩的韻味

三、理解詩的大意

1、小組討論

2、交流理解詩意

3、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全詩

四、悟詩情

1、過渡:詩中意思你們已深刻體會了,那詩中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一份怎樣的情感呢?(喜)(出示KJ思考、討論)

2、找出詩中喜欲狂的句子交流後(KJ出示這幾句話)學生反覆讀(交流中相機出現路線圖讓學生感受詩人歸心似箭心情)。

3、深切體會喜欲狂心情

①過渡:作者的這份喜從何而來呢?為什麼收復了薊北詩人又會如此欣喜若狂呢?讓我們一起來和詩人回顧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你就會有切身體會,請看大螢幕(出示KJ背景)師隨著畫面講解。

師在《二泉映月》的二胡聲中悲情朗誦《春望》

②聽著杜甫這浸透血淚的心聲,你們有什麼感受?(生答),當你面對這一切,你的心情是什麼?,請懷著這種心情讀讀這首詩吧!

③過渡:真是滿紙憂憤言,一把辛酸淚啊!而今,收復薊北的訊息猶如一聲春雷響徹神州大地,經歷了八年之久的戰亂終於平定了,此時此刻,詩人心情怎樣?會想到些什麼?

④學生髮揮想象談想到什麼?(出示七句話KJ隨機點選使字型變色),學生感情誦讀這幾句話。

想到這些,能不涕淚嗎?讀

想到這些,能不喜欲狂嗎?讀

想到這些,能不縱酒高歌嗎?讀

想到這些,能不歸心似箭嗎?讀

在老師的引讀下,深情朗讀喜欲狂的這幾句話。

四、渲染主題

1、詩人喜欲狂的背後是顆怎樣的心在跳動啊!

2、讓學生感情朗讀全詩(回到KJ錄音朗讀)

五、課外拓展

過渡:自古以來,就有許多詩人以自己赤誠的愛國情抒寫出風格迥異的愛國詩篇。有憂憤深廣的動情傾訴,也有激情澎湃的昂首浩歌,老師這就有幾篇與大家共賞。(出示課件,古詩欣賞)

讓學生讀古詩欣賞。

六、總結

(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歷年來,這些光照千古的詩篇為後人所傳誦,他們的愛國精神成為後人效仿的楷模,激勵著後人譜寫出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正氣歌,讓我們承繼先人的浩然正氣,以自己的滿腔熱血譜寫新的愛國詩篇,讓巍巍華夏巋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人教版十二冊第四組課文中的《古詩兩首》。這首寫於唐太宗廣德元年(七六三)的七律詩,被稱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當時史朝義兵敗自殺,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相繼投降,河南河北先後被官軍收復,延續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亂”才徹底平息。此刻正攜著妻兒流落在四川梓州的杜甫,聽到這一喜訊不禁大喜若狂,在極度興奮中,一改過去“沉鬱頓挫”的詩風,以輕快活潑,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這首感人至深,膾炙人口的抒情詩。

全詩處處圍繞一個“喜”字,寫得熱情澎湃,喜氣洋洋,一氣呵成,渾然成篇。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可以感受到杜詩內涵的深厚廣博,語言的準確凝練。但要深刻體會杜甫喜人民之喜,渴望祖國統一安定的高尚情懷,對部分學生而言,有一定困難。因此,引導學生根據語言文字展開聯想,注意課內外結合,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強調了語文教學對話的重要性,指出語文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這是一首詩歌教學,因此師生,學生的對話要抓住詩中的關鍵字,讓學生從獨自品味到交流評析的過程中,能不斷的在與同伴與老師的對碰中獲得對文字的深入理解,從而挖掘出詩中潛藏的內蘊。還能通過吟誦,誦出自己從詩中獲得的感受,並通過反覆的誦讀加深體會,昇華感受。

  教學目標

1,在讀中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複雜心態,想像詩中生動,傳神的畫面,從中感受到杜甫詩歌語言的遒勁剛健,思想的博大精深,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興趣,提高對詩歌的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2,會寫詩中生字“涕”“洛”。並理解詩意。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能熟讀成誦。

教學準備

1,鼓勵學生通過查閱書籍,上網等方式,查詢詩歌寫作背景,即瞭解安史之亂帶來的戰亂之苦。並做相應摘抄,在課堂上互相交流,有助於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2,地圖,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緊扣“快”字,揭題。

(板書:“生平第一快詩”)指名生說自己的理解。

師:“快”快樂,舒暢。試想詩人會遇到什麼樣的的事情產生什麼樣的心情才會寫下一生之中最快樂的詩句?出示:-----遇(聽)到(大快人心)的事產生(極度興奮喜悅的心情)才會寫下(最快樂)的詩句。(生自由表達想法。)

師:今天,我們所要學的就是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課題),齊讀。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聽說朝廷的軍隊收復了河南河北),聽你講述題目的意思,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示兒》一課中,陸游稱朝廷軍隊為(王師)收復失地是叫(定)如果用陸游的說法,可怎麼說“聞王師北定中原”但陸游直至死前,也不能實現心願,所以他“悲之切”。(板書北宋——陸游——“未聞王師定中原”——悲之切)。時隔400多年,說法不同了,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是什麼呢?學完這首詩,我們就能找到答案。請結合詩的題目把板條上的話說完整。(杜甫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河南河北這一大快人心的訊息,極度興奮,極度喜悅,寫下了這首最快樂的詩。)

(從對詩的評價入題,直接了當。結合詩題的意思,引出上節課所學的《示兒》,既起到鞏固作用,又落實了課後思考題。為高屋建瓴的領會《古詩兩首》人文性所在,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奠定基調。)

二、與文字對話,質疑問難解詩意。

一起讀黑板上這句話,給自己提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並能結合課外收集的資料,回答自己的問題。(預設:為什麼聽到這一訊息,如此高興?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詩歌寫作背景。及“安史之亂”的相關知識。)

師:“安史之亂”經久不息,給國家和人民(包括詩人自己)造成了種種痛苦和災難。平叛捷報一旦飛來,飽經戰亂禍患,漂泊他鄉的詩人會做怎樣的描述呢?(自讀詩文,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指名生讀,齊讀。

交流,預習過程中,你們能憑藉文中註釋理解詩意嗎?哪些詞語在理解上還有困難呢?

難點預設:學生在地名,以及古今異義的詞。如:涕淚卻看妻子白日青春

突破措施:一,藉助地圖,分別標出{河南河北,劍外(四川)薊北(河北)巴峽巫峽襄陽洛陽}二,生生,師生互動理解:涕淚:激動的流下淚水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兒女白日:晴朗的日子。青春:美好春光。

再讀詩句,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對詩歌的理解。

師:結合黑板上這句話說說整首詩的主要內容。(杜甫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河南河北這一大快人心的訊息,他想自己終於可以和家人回到家鄉過安定的生活了,於是他極度興奮,極度喜悅,寫下了這首最快樂的詩。)

(課前預習,主動蒐集資料,質疑問難,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瞭解詩人的生活經歷,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還有了閱讀期待,進一步探究的願望便十分強烈。)

三、與詩篇對話,體驗感悟解詩情。

師:此刻詩中的杜甫是開心的,那他在流浪他鄉,流離失所的這八年裡,過的是怎樣的生活,讓他如此期盼戰爭的平息呢?“安史之亂”是唐朝的不幸,但對於唐詩的創作卻是一個大幸。因為這八年是杜甫一生最痛苦的一段經歷,也是他寫進詩歌的重要內容.這一期間的詩,雖也有關於個人窮困潦倒的感慨,更多的詩是描述百姓的苦難.用心讀,相信你會有所收穫的。(組長分發相關的詩句內容):

1,……痴女飢咬我,啼畏虎狼聞。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欲嗔。

小兒強解事,故所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濘相牽攀......

——選自杜甫《彭衙行》

翻譯:逃難途中,小女兒餓的禁不住咬我,哭鬧聲又害怕被虎狼聽見。在懷中緊摟著捂住她嘴巴,她反而掙扎著哭叫聲更尖。身邊稍大些的小兒,非要摘苦李子當餐飯。一路上十幾天多半有雷雨,泥濘中全家人只好相互扶攙著,

2,三男夜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

矣.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

——選自杜甫《石壕吏》

翻譯:三個兒子應徵防守鄴城.一個兒子捎信回來,兩個兒子最近作戰死亡.活著的人暫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遠完結了!家裡再沒有別的男丁,只有還在吃奶的孫子。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選自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翻譯:豪門多餘腐臭的酒肉,路旁卻有凍死的骷髏。

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選自杜甫《春望》

翻譯:我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

師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問:深受戰爭之苦的詩人流的是怎樣的淚?(國破家亡的淚;戰火紛飛中流離失所的淚;是別離的人思鄉的淚;深受戰亂之苦痛苦的淚,仇恨的淚……)

這是詩人的苦難經歷。(板書:苦難)

師:在多年的生離死別,顛沛流離之後,詩人終於聽到了勝利的喜訊,此時,他的心情如何?(悲喜交集心情難以言表,喜極而泣,涕淚交加。)(板書:悲喜交集)薊北”已收意味著什麼:“,百姓水深火熱之苦到療救,個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指名讀。評點。再讀“初聞涕淚滿衣裳”又是怎樣的淚?(高興的淚,欣慰的淚,舒坦的淚。)。“初聞涕淚滿衣裳”,就是這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第一個浪頭。

(連線杜甫在安史之亂過程中寫經典名句,運用對比感悟的方式,感受詩人淚中的含義。經歷八年戰亂的詩人,忽聞勝利的喜訊,情不自禁,喜極而泣。他的淚是喜悅的淚,但淚中有痛苦,淚中有相思,淚中有別離,淚中有仇恨。這是苦難詩人的苦難人生。深入挖掘文字內涵,學生既理解“淚”的含義,又瞭解詩人的苦難經歷,為理解詩人劫後狂喜做情感鋪墊。)

2,想象感悟“欣喜若狂”。哭過之後,詩人看到了什麼?讀三四句。妻子兒女的心情怎樣?詩人看到這些,又是怎樣的心情?

患難與共、歷經風雨的妻子兒女愁雲不再,喜氣洋洋的情緒讓詩人更加高興萬分,總算可以給他們一份幸福安詳的生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詩人此時是怎樣的漫卷詩書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穿越時空隧道,把你見到的詩人欣喜若狂的樣子描繪一番。

從此以後,不必妻離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顛沛流離,遠走他鄉,可以家人團聚,盡享安詳的生活,怎不讓詩人欣喜若狂。(板書:欣喜若狂)指名讀,齊讀。

(患難與共的妻子兒女的喜悅心情讓詩人喜上加喜。引導學生想象詩人漫卷詩書的樣子,感受詩人欣喜若狂的喜悅之情。)

(3)、對話感悟“放歌縱酒”。淚滿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達詩人心中的喜悅,他還要做什麼?讀五六句。(板書:放歌縱酒)白髮蒼蒼的詩人在大白天裡又是放歌,又是縱酒,是因為他聽到了——看到了——在陽春三月就要回到——回鄉的路上有——做伴,有——做伴,還有——做伴,此時,他的心情怎樣?詩人喜到極致,忘乎所以。請你帶上這樣的無以名狀的快樂情感與詩人一同放歌縱酒,一同顛狂。指名讀,全班讀。

(深刻解讀文字,找準對話的切入口,通過師生對話,引導學生理解詩人一反常態,放歌縱酒的原因,進一步體會詩人喜到極致,忘乎所以的心情。)

(4)、體驗感悟“歸心似箭”。在歌聲與美酒中,詩人想到了什麼?指名讀七、八句詩。讓我們看看從劍外到洛陽是怎樣的千里迢迢?(地圖),“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多麼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眼前一閃而過。(出示小黑板:即從巴峽下巫峽,便穿襄陽下洛陽)比較,合適嗎?讓學生明白詩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準確。

說說詩人回鄉的路是一條怎樣的路。此時的詩人思緒飛揚,他的心早已飛到千里之外的洛陽。陽春三月的洛陽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你能從詩句中找出關鍵的詞說說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嗎?(歸心似箭;輕快愉悅,爽朗奔放……板書:歸心似箭)李白曾有一句詩,和杜甫的這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千里迢迢算什麼,千山萬水算什麼?在詩人的眼裡,故鄉就在眼前,美景就在眼前,洛陽就在眼前。讓我們一同感受歸心似箭的詩人輕快、爽朗、愉悅的心情。齊讀。

(聞訊之後,詩人首先想到的是重返故鄉,返鄉的喜悅瞬間溢滿心胸。洛陽美妙春光的再現,引導學生了解洛陽,激發學生對洛陽的喜愛之情,與詩人一同感受故鄉的魅力,走進詩人的心裡。借用李白的詩句,引導學生涵詠關鍵詞句,體會詩人似箭歸心。

對比感悟、想象感悟、對話感悟、體驗感悟,四種感悟策略的運用,還原了詩歌所描繪的事件與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與詩人的同悲同喜,領悟詩人聞訊而喜、欣喜若狂、放歌縱酒、歸心似箭層層遞進的狂喜之情,心情如詩,課堂如詩。)

當年,杜甫隨著浩浩蕩蕩的逃難人群別離了故鄉,歷盡千辛萬苦。現在,他又要和千千萬萬還鄉的父老一起重歸故里。這份喜悅,只是詩人一家人的喜悅嗎?還有誰的喜悅?這是人民詩人杜甫的心聲,更是唐朝千千萬萬苦難子民的共同心聲。(板書:人民)

(詩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和人民群眾在一起,與人民同悲同喜,惺惺相惜,用詩表達人民的心聲,這是杜甫詩歌的特點。教師站在文化視野的高度,引導學生感受人民詩人的人民情懷,基於文字,又跳出文字,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文化素養,體現大語文觀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學生今後學習杜甫的詩歌打好基礎。)

3、誦讀感悟,讀懂詩人。

誰願意把這首詩完整地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全詩。讓我們邊讀邊聽邊展開想象,穿越時空隧道,來到詩人身邊,再次感受詩人的狂喜,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杜甫?

悲喜交集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縱酒的杜甫,歸心似箭的杜甫。這個喜訊讓詩人多年的沉鬱一掃而光,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

師配樂範讀。

讓我們與欣喜若狂的詩人一同放歌吧。(配樂齊讀)

讓我們與千千萬萬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配樂齊讀)

因為杜甫胸懷祖國,關心黎民疾苦,所以筆尖流淌的愛感動每一個讀者。今天我們把感動變為動人的旋律吧!(配上歌曲《我的祖國》的旋律,師生演唱《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誦讀到放聲歌唱整首詩歌,迴歸整體。學生在邊聽邊讀中展開想象,看到一個苦難的杜甫,悲喜交集的杜甫,喜極而泣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縱酒、忘乎所以的杜甫,歸心似箭的杜甫,憂國憂民的杜甫。教師聲情並茂的誦讀,把學生帶到詩人的情感世界裡,激情吟誦,與詩人同喜,與千千萬萬的苦難人民同狂,讓喜悅蕩滿心間,沉浸在詩人的喜悅中,浸潤在詩歌的情懷裡。)

四、與自我對話,遷移運用練語感。

現在結合整首詩歌的內涵用自己的話說說《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被稱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的原因,並寫下來。(如:杜甫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河南河北這一大快人心的訊息,他想自己終於可以和家人還有千千萬萬的苦難人民一起回到家鄉過安定的生活了,於是他極度興奮,極度喜悅,寫下了這首最快樂的詩。)五、課外閱讀,開拓視野懂詩人。

1、背誦這首詩。

3、回鄉後的杜甫是否過上了幸福安寧的生活呢?找幾首安史之亂以後杜甫的詩讀一讀,體會詩人後半生的生活和情感,想想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苦難詩人、人民詩人。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古詩文化源遠流長,古詩教學要基於文字,又要跳出文字。理解一首詩是為了理解一位詩人,理解詩人的生活,理解詩人的情懷,理解詩人的生活時代。引導學生與詩人對話,走進詩篇,理解詩人,也理解詩人所留下的文化,讓學生走進詩的世界,浸潤於詩歌文化,提升語文素養,課終結而意無窮。)

板書設計:北宋陸游未聞王師定中原悲之切愛

中唐杜甫(苦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喜欲狂)國

悲喜交集

欣喜若狂

放歌縱酒

歸心似箭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3

一、揭詩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杜甫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誰來讀讀詩題。

介紹寫作背景。

聽到這個訊息(指的是詩題中的什麼),寫下了這首詩。

再讀詩題。這個訊息能給詩人帶來什麼?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詩,讀讀這首詩。

二、解詩意。

自由讀詩2分鐘,要求把詩讀正確通順,讀出節奏和韻味。

解決“衣裳”“妻子”“漫卷”

再讀詩歌,你讀出了什麼感覺?

讀出感覺了沒有,把這種感覺帶進去讀讀

三、悟詩情。

能用一個詞說說你的感覺嗎?(喜)請生讀一讀全詩。

當有孩子說讀出了喜的感覺,問:“有幾個也讀出了喜的感覺?”

詩中的哪些詞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1、體會詩人的喜:抓住詩中的一些動詞來說。

涕淚男兒有淚不輕撣啊,只有在大悲大喜之時才會流淚,還是偷偷地流,可是詩人一個溫文爾雅的詩人卻涕淚滿衣,這眼淚是—一個詩人的淚更是一個男人的淚。讀一二兩句詩這眼淚是高興到了極點,是喜極而泣的淚水啊。讀這兩句詩。

漫卷杜甫是個讀書人,讀書人可是愛書如命的,可是此時卻是隨意地捲起自已的書,他想幹什麼?他想收拾行裝,回家啊。讀三四兩句詩

放歌引吭高歌

縱酒開懷暢飲

還鄉青春作伴

詩人當時已經52歲了,卻還要放歌,縱酒,青春伴還鄉,你看到的還是一個52歲的詩人嗎?詩人是人老心不老啊。緣於聽到了這個喜迅。讀四五兩句詩。

詩人回鄉的路遠嗎?哪兩句詩是寫詩人回鄉路的?生讀。出示地圖:從梓州到洛陽少說也要走半把月,你感受到遠嗎?再讀讀詩句。

詩人漫長的回鄉路,詩人只用了十四個字就走完了,所經之地在詩中是一晃而過,遙遙旅程也只是一穿,一下,一向而已。可見詩人心情是多麼的暢快。再讀詩句。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詩人的這份喜悅吧!齊讀全詩。

2、體會詩人曾經的愁:抓住“卻看妻子愁何在”

剛才從詩中我們讀到了詩人的喜極而泣,喜極而狂,你還讀出別的感覺嗎?(愁或悲)你是從哪裡感受到的?(卻看妻子愁何在)

何在說明了妻子和兒女曾經的愁,曾經有什麼愁呢?

出示補充材料:

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得出有家不能回,飢餓,背井離鄉,困苦不堪)而如今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人馬上可以回家鄉洛陽啦,那裡有田地,那裡有親人,那裡有朋友,這是一家之喜啊!所以詩人——讀全詩。

這喜僅僅只是詩人一家之喜嗎?

補充課外資料:

如果你就是那乳下孫,如果你就是那個征戰的男兒,如果你就是那個妻子,如果你就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如今聽到官軍收河南河北,此時你最想幹什麼?

老百姓再也不用流離失所了,男兒們再也不用征戰了,母親們再也不用忍受失去兒子的痛苦啦,國家也安定了,這是一國之喜啊!

雙喜臨門,詩人能不喜欲狂嗎?

再讀全詩。

國喜則家喜,國憂則家憂,詩人的命運總是和國家和人民聯絡在一起,他的一生總是顛沛流離,憂國憂民,所以他的詩風沉鬱頓挫。唯獨此詩一改過去詩風被後人稱為生平第一快詩,你感受到了快嗎?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希望教師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瞭解自己的課!謝謝!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涕淚、巫峽、襄陽。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材重難點:

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上課前,老師先讓同學們猜個謎語:歷史上有這樣一位詩人,大家稱他為詩聖,一生寫了許多詩,流傳至今有一千五百餘首。他的詩宛如一面鏡子,真實的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生活,不但內容豐富,而且洋溢著愛國、愛人民的崇高精神,也被推崇為“詩史“。猜出來他是誰了吧?有關杜甫,誰對他還有進一步的瞭解?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回憶學詩的方法。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示兒》,大家想想,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來學的?這首詩我們也按這樣的步驟先讀再結合註釋來解釋再來有感情的讀感悟作者的感情。

2、讀詩。

a、請同學們放開聲音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抽讀,注意停頓。

c、再讀。

3、理解詩意。

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讀懂作者的感情,讀到作者的心中去,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交流解釋的方法。就按照同學交流的方法來理解詩的意思。

a、流詩意。

聰明的孩子誰來展示你們的才華,讀懂那句就說那句。

b、生說詩意,隨機指導單個字的意思:妻子、涕淚、喜欲狂、青春、漫卷。

c、說整首詩的意思。

d、同桌兩個人對著說說詩意。

4、感悟作者的感情。

a、詩意理解了,大家有沒有讀懂作者的感情呢?下面我要考考大家。如果說《示兒》這首詩以悲做基調,那麼,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從那些詞語和詩句看出杜甫的高興?

b、學生交流。

c、大家知道為什麼杜甫這麼高興嗎?

d、師出示收集的有關安史之亂的資料,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及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e、出示杜甫回鄉的線路圖,瞭解杜甫的家鄉住址及流落他鄉的住址。

f、現在大家知道杜甫為什麼“喜欲狂“了嗎?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你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位杜甫,誰來描述一下?

g、進一步加上動作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5、兩詩比較進一步感悟感情。

同學們回想一下《示兒》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兩首詩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對,這兩首詩無論是喜還是悲,都洋溢著詩人的愛國情感。陸游臨終叮囑兒子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是愛國之情,而杜甫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樣的激動和欣喜,不僅僅是自己可以結束流離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為從此祖國可以重歸統一,人民可以面受戰亂之苦。

三、拓展。

推薦杜甫的《歸雁》和《月夜》讓學生讀,進一步感悟杜甫的愛國感情。

四、板書: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收薊北——喜欲狂

涕淚、漫卷詩書……愛國之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詩句含義,體會古今部分詞義的不同。

2、有感情朗讀並背誦全詩。

3、分工合作,自學自悟。

4、進入情境,體會情感。

  教學重難點:

時代久遠,讓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具準備:

幻燈、錄音、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師:同學們,一千兩百年以前,一位偉大詩人,因為高興到了極點而流下了眼淚,他叫杜甫,認識嗎?

2、請生介紹查詢的有關杜甫的資料。

3、師:同學們,查詢資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大家能常用。今天,老師將給大家帶來一個驚喜,想知道是什麼驚喜嗎?

今天,我把杜甫給請來了!

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用最隆重的方式有請他的到來!

4、出示杜甫肖像

①師:目光深邃幽遠,鬍鬚濃密有致,飽受生活的艱辛和磨難。忽然,傳來喜迅,朝廷的軍隊收復了薊北,如春雷炸響,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詩人鬱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②板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③指生讀

④師:同學們,讓我們把勝利的訊息告訴前來聽課的所有的老師吧!

二、分工合作,自學古詩

1、導語: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詩中!

2、出示小黑板(詩全文),請一生讀。

3、詢問學生學習古詩有什麼好的方法。

4、分組自學古詩,每組安排小組長、記錄員、彙報員。

5、學生彙報。

6、師幫助重點理解以下詞:

涕淚妻子青春放歌縱酒漫卷

並體會加橫線詞,古今含義的不同。

7、知識講解:

巴峽、巫峽在四川,襄陽在湖南、洛陽在河南,跨越了三個省,詩人卻覺得非常輕鬆地回到自己的家鄉,可以看出?(引生說杜甫心情很高興。)李白的一句詩和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哪一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生讀詩,並把意思連貫說一說。

9、用一個詞表示杜甫當時的心情。教師送詞並板書:喜極而泣。

三、悟境讀書

1、導語:杜甫不是愛哭的人,但在寫這首詩之前,他也曾流過淚,你看!

2、出示掛圖(戰馬、鐵蹄、國破山河),播放音樂加以配合入境。師:看到了什麼?

哪些人倒在了敵人的鐵蹄之下?

3、導語:此時此刻,深入正在抒發著自己關心國家國心民生的壯闊胸懷!

4、幻燈出示杜甫《春望》,請生配樂朗讀。

5、師渲染氣氛:本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杜甫卻對著花兒流淚,聽到鳥的鳴叫也感到揪心,你們說,他流的是什麼樣的淚?(悲傷、憤怒)

6、師:現在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了,你們開心嗎?你會用什麼方式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呢?(喝酒、放歌、流淚、寫詩……)

7、請生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再請生評價。

8、全班配樂讀詩(一人一句);教師參與其中示範朗讀;生齊讀。

9、杜甫的家鄉在哪?(洛陽)

師介紹洛陽並幻燈出示司馬光《洛陽看花》,讓學生感受洛陽之美。

10、導語:洛陽美嗎?想不想到洛陽走一趟?請生讀最後一句,請小組讀最後一句(評:到了巫峽),請大組讀最後一句(評:到了襄陽),請全班讀最後一句(評:洛陽到了!)

11、導語:同學們,洛陽真美,你們看見了嗎?

12、讓學生做動作(踮起腳看),併發出嘖嘖的讚歎聲。

13、請一生上講臺說看見了什麼,並作指導。

14、請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陽美景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15、學生讀自己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

16、導語:杜甫曾寫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再不美也是自己的家鄉啊!更何況,洛陽如此之美,也難怪杜甫聽到勝利的訊息會高興的流下淚來。

17、再次齊讀全詩。

四、延伸發散

1、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讓人高興得流淚的事?

2、引導說出共同點。

3、導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冉冉升起的時候,運動員所有的辛勞都得到了肯定,他流淚了。

臺灣同胞和大陸的兄弟姐妹分散了幾十年,日日盼,夜夜盼,終於歡聚一堂,所有的期盼都化作了幸福的淚水。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在圓滿之前,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或者是煎熬。想一想,這裡,杜甫也高興得流淚了,在朝廷軍隊收復失地之前,杜甫過著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

4、生:討論回答。

5、導語:同學們,現在杜甫再也不要過這種滇沛流離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了,他能不高興嗎?他能不流淚嗎?

6、讓學生帶著充分的情感背誦這首詩。

7、再看一眼杜甫,想對他說些什麼?

8、生說話訓練。

9、小結:

對於每個愛好文學的人來說,對於每一個愛好歷史的人來說,對於每一個愛國的人來說,杜甫應該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偶像!

讓我們再次用最隆重的方式表達我們對杜甫最崇高的敬意!

下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語教材第十二冊第十五課《古詩兩首》中杜甫所寫的一首詩。此詩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盡情抒發了失地被收復後作者的喜悅心情,表達了作者對國對民深沉熾熱的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詩生字詞,理解詩句,瞭解詩的內容。

2、聯絡詩的寫作背景,體會詩人無比歡快的心情及詩中抒發的強烈愛國熱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聯絡寫作背景體會詩人的心情。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誦詩句

教學模式:“互動—民主”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知背景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詩題)齊讀詩題。(課題讀得真好,我相信這首詩你們一定能學好,讀好)

2、題目是什麼意思呢?重點提示“聞”“收”的意思。

二、初讀,讀通順

1、大家喜歡這首詩嗎?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齊讀,教師正音,指導讀通順,嘗試背誦

三、再讀,明詩意。

1、小組研討,理解詩句的意思。

學生藉助註釋,小組合作弄懂詩句的意思。

2、交流:

(1)交流了哪些讀懂的地方?

(2)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

(3)誰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

3、指導讀出詩的節奏。

四、細讀,悟詩情。

1、通過反覆地讀詩,你的腦海裡留下了什麼印象和感覺?

(感覺到杜甫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訊息的時候“喜欲狂”, 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

2、杜甫為什麼會“喜欲狂”呢?

(因為他在劍外忽然聽到了官軍收復薊北的訊息。)

為什麼他聽到官軍收復薊北的訊息會喜欲狂呢?結合課前老師收集安史之亂的資料,讀了資料之後的感受。

(學生談安史之亂讓人民流離失所,安史之亂使國家分崩離析即可。)

3、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安史之亂的七年當中,杜甫一家人過的是怎樣淒涼,怎樣悲慘的生活呢?請同學們讀讀他在安史之亂中寫下的詩句。

出示: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布被又舊又破冷似鐵,屋破又遭連夜雨。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想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我無法入睡。雨什麼時候才能停?天什麼時候才會亮呀!)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

(戰爭的烽火已接連燃了三個月,我是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書真是勝過萬兩黃金啊!我心緒煩愁,白髮越搔越短,幾乎是已經無法插住簪子了。)

聯絡詩句說說杜甫在安史之亂中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呢?

(學生談出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生活顛沛流離,苦盼家書,思鄉之情等。)

4、杜甫在亂軍橫行,生靈塗炭的戰亂中過了七年呀!七年, 2600多個日日夜夜呀,杜甫日日夜夜都在盼望著早日結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鄉。盼呀盼呀,他盼得頭髮都白了。那一天,他突然聽到了官軍收復了河南河北的勝利喜訊。

指導朗讀前兩句,從中明白了什麼?(詩人的喜極而泣、悲喜交加)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喜欲狂呢?

5抓住“喜欲狂”體會作者無比歡快的心情。

(1)、從哪可以看出作者“喜欲狂”?

(2)、學生自由體會。

(3)、集體交流。

A、“涕淚滿衣裳”(喜極而泣、悲喜交集。指導朗讀。)

B、“卻看妻子、漫卷詩書”(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愛書如命的他居然也隨手狂亂的捲起詩書與大家共享快樂。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導朗讀。)

C、“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放”字和“縱”字型會到詩人喜欲狂的心情。52歲的詩人,既不適合放歌,也不適合縱酒,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當詩人想到,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做伴還鄉、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

創設情景,引導想象:杜甫放歌縱酒的情形,更加形象感受詩人“喜欲狂”的心情。

D、出示“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想象情境。

從巴峽到巫峽,周圍高山險峻,路途艱難。而出巫峽到襄陽,從襄陽的洛陽又是何等的長途跋涉。而杜甫的感覺與我們的感覺截然不同,齊讀最後兩句詩,說說你的感覺。(歸心似箭、喜欲狂)

指導朗讀:這時候,詩人身在劍外,而心早已飛回到洛陽,這叫他怎能不“喜欲狂”呢?讀出這種感覺?

五、補充《春望》,深化中心。

作為一代詩聖,杜甫僅僅是在為自己能夠還鄉而喜欲狂嗎?

1、出示《春望》

讀讀這首詩人在安史之亂中寫下的詩句,從中感受到什麼?(杜甫的憂國憂民之情。)

2、讀懂《春望》後再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杜甫還鄉心切,更為國家統一而喜。)

齊讀全詩。

3、杜甫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一生寫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詩,大都是沉鬱、悲憤之作,唯獨這首詩是一首歡快之作。不管是悲之切,還是喜之狂,透過詩句,隔著千年的時空,我們仍能深切地感受到詩人的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

背誦全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結合資料,獨立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悟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時代久遠,讓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查閱有關杜甫的資料,瞭解他的生活年代情況,讀讀他寫的其他愛國詩篇。

2、製作cai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詩題。

1、談話引入,出示杜甫肖像。

2、請生介紹查詢的有關杜甫的資料。

3、教師描述並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4、理解“快”,並組詞。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後藉助註釋,試著互相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2、指名讀詩,糾正字音。

3、詩中哪個字最能體現詩人的情感?(板書:喜)

三、讀書悟境,感悟詩情。

1、顯示並讀讀全詩。

2、引導理解。

(1)、理解一、二句詩:

a、為何事而喜?

b、播放cai,介紹歷史背景,讓學生感受“安史之亂”給人們所帶來的災難,(配樂)

c、顯示並讀杜甫詩《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本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杜甫卻對著花兒流淚,聽到鳥的鳴叫也感到揪心,你們說,他流的是什麼樣的淚?(悲傷、憤怒)

d、激情再讀一二句。

(2)理解三至六句詩:

a、詩人喜極有何表現?(涕淚 欲狂 放歌 縱酒)

(師相機幫助重點理解以下詞:涕淚 妻子 青春 放歌 縱酒 漫卷)

b、反覆誦讀。

(3)理解七、八句詩。

a、詩人此時最想幹什麼?(回鄉)故鄉在哪裡?(洛陽)

b、示路線,師:這麼遙遠的路途,走路要多久?坐船呢?坐馬車呢?但在當時詩人的心中,卻是如此輕快,有哪一個成語是這樣講的?(歸心似箭)推敲用詞“即、穿、下、向”的巧妙。

李白的一句詩和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哪一句,記得嗎?(投影顯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c、反覆誦讀詩句。

(4)配樂朗讀,背誦詩歌。

四、發散延伸,昇華情感。

1、你還知道杜甫有哪些愛國詩?

2、你能讀讀他的其他作品嗎?

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快 喜 狂 愛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認識“薊、涕、襄”三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裳”,會寫“涕、巫”兩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說出詩句的意思和它們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說出詩句的意思和它們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能說出詩句的意思和它們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以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匯入新課

(一)杜甫是孩子們很熟悉的詩人,我們以前都讀過他的哪些詩?(《絕句》《江畔獨步尋花》等)

(二)杜甫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筆下都有真實的反映,被稱為一代“詩史”。他的詩,藝術成就很高,對後世影響很大。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寫於公元763年,當時唐代安史之亂的叛軍頭子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詩人在四川,聽到勝利的訊息後,寫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這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也就是最興奮的時候寫下的詩。

二、初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自由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抽讀古詩,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再讀古詩,讀準詩句的節奏

三、理解詩句意思。

(一)通過找詩中的地名,讓生更多的瞭解當時的寫作背景1、這首詩很特別,它裡面出現了好多的地名,請孩子們將詩句中出現的地名圈出來。(河南、河北、劍外、薊北、巴峽、巫峽)2、這些地名都在哪些地方呢?

(二)找出詩中古今變化很大的字詞,幫助學生理解詩句1、河北河南與我們今天的河北省、河南省是不一樣的2、請孩子們找出詩中哪些詞與今天的意思不同。3、引導學生理解“涕淚、衣裳、妻子、青春”的意思,並讀準多音字“裳”。4、藉助理解的字詞理解句意後,再讀古詩。

(三)抓住“喜”字,引導學生理解詩意1、請用詩中的一個字或者詞,說明作者當時的心情。(喜)2、默讀古詩,用橫線勾出能體現詩人“喜”的詞句。3、詩人為什麼會那麼高興?詩人既然被稱為“詩史”,那就讓我們從作者的詩裡尋找答案吧。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詩人寫於公元757年的《春望》,寫於公元759年的《石壕吏》,寫於公元761年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交流:你從這幾首詩裡讀出了些什麼?這個時候,詩人聽到了薊北收復的訊息,興奮高興之情溢於言表,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古詩。

四、拓展安史之亂平復後,詩人就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嗎?讀一讀詩人在安史之亂後寫的兩首古詩《登岳陽樓》《登高》,思考:從這兩首古詩裡,你讀出了詩人的什麼樣的情感?詩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感呢?請孩子們自己下來以後收集資料,尋找答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瞭解古詩大意並背誦古詩。

2、通過緊扣字詞、吟詠誦讀等方式感受詩人的“喜欲狂”。

3、經由本詩走近杜甫,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杜甫的詩歌。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方式感受詩人的“喜欲狂”。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歌,整體感知“喜欲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從“讀準字音、讀有節奏”兩個方面指導學生朗讀。

3、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細讀四聯,體驗“喜欲狂”

(一)緊扣字詞,感受“怎樣狂”

詩中的哪些字詞寫出了杜甫的“喜欲狂”?相機指導學生朗讀。

(二)知人論世,解讀“為什麼狂”

杜甫為什麼會如此“喜欲狂”?補充杜甫的其他詩句進一步瞭解。

(1)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摘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摘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三、吟詠誦讀,表現“喜欲狂”

1、在學生“讀準字音、讀有節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2、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學生讀出詩人的“喜欲狂”之情。

四、延伸拓展,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杜甫的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這兩首詩,並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通過理解詩句,瞭解內容,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後那樣歡快的原因,體會詩中所抒發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首先請同學們讀一讀唐代詩人韓愈曾寫過的一句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出示)這句詩寫了唐代兩個偉大的詩人,李是——李白,稱為“詩仙”,杜是——杜甫,稱為“詩聖”。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李白、杜甫的詩篇流傳於世,放射出萬丈光芒。再一起讀。

2、杜甫(板書)一生寫了許多的詩,流傳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樂少,他的詩如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生活,以深沉、愁苦為主要特色,因此,他還被稱為“苦難詩人”。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詩。(板書)什麼是快詩,就是描寫快樂心情的詩,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生齊讀)

聞:聽說,官軍:唐王朝的軍隊。收:收復,河南河北指黃河的南面和北面。河南洛陽就是杜甫的家鄉。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聽說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訊息)

課前,同學們已經作了預習。詩人在什麼地方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的訊息?詩人怎麼會在四川呢?在這背後,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安史之亂”。請看大螢幕,藉助一段文字作個簡單的瞭解。

3、八年了,詩人聽說官軍收復了失地,心情如何?(喜悅、激動)讓我們帶著喜悅、激動的心情讀。

4、詩人究竟是如何的激動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到16頁,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詩。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可做上記號。

二、初讀詩歌

1、認讀詞語。

2、指名讀詩?(讀得正確、流利)

三、精讀詩歌

1、詩人聽到官軍收復了河南河北時,是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來讀一讀詩的第一句。這一句裡出現了兩個地名,是“劍外”和“薊北”,“劍外”指的是劍門關以南的地主,在現在的四川,四川對於杜甫來說是遙遠的異鄉。“薊北”是安史叛軍的老巢,收復薊北標誌著安史叛軍的崩潰,破碎的山河得到了重新統一,這對於詩人來說是天大的喜訊。

“忽”是忽然,說明訊息來得很突然,意想不到,以至於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就是剛剛聽說,“涕淚”就是眼淚。詩人淚流滿面,都沾溼了衣服。可見詩人多麼激動!誰來讀讀這句詩。

詩人為何如此激動?為何涕淚滿衣裳呢?讓我們看看八年戰亂詩人的過得是什麼樣的生活吧。一起來看一首古詩(課件)一齊讀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戰亂開始,詩人背景離鄉,逃離了家園。他在逃難的路上,曾被叛軍抓獲,被囚禁在長安,長達七年之久,深受戰爭之苦,這首詩是他被禁長安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你藉助詩文的解釋,好好讀讀,好好想想,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

【詩文解釋】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難受。戰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國破家亡的淚;戰火紛飛中流離失所的淚;是別離的人思鄉的淚;深受戰亂之苦痛苦的淚,仇恨的淚……)

生1:詩人的淚是痛苦的淚。

師: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痛苦的淚。

生2:是悲傷怨恨的淚。

師: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悲傷怨恨的淚。

生3:是思念親人的淚。

師: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相思的淚。

生4:是懷念家鄉的淚。

生5:想到國家還沒有統一。

師:想到國家還沒有統一,那是國破家亡的淚。

師:八年裡,詩人流的淚可多了,經歷的苦難可多了。那是苦難詩的苦難經歷。

八年的漂泊,兩千多個日子的顛沛流離,在勝利的喜訊中成為過去。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此時的淚又是什麼樣的淚啊?(高興、激動)這就叫喜極而泣(板書)指名讀。

評點:詩人真是萬分激動。

再讀:已經高興到了極點。一齊讀。

2、哭過之後,詩人回頭看了看家人?誰來讀讀第二句。卻看:回頭看。妻子指的是誰?(妻子和兒女)“愁何在”是沒有了一絲憂愁。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詩人的喜。用詩中的詞就是“喜欲狂”,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欣喜若狂”。(板書)

一向愛書如命,讀書破萬卷的杜甫,此時,居然“漫卷詩書”,“漫卷詩書”是什麼意思?(胡亂地捲起詩書),可見詩人真的是“喜欲狂”,誰來讀讀這句詩?

收復了薊北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破碎的山河得到了統一,意味著老百姓們能家人團聚,不必妻離子散,詩人能不欣喜若狂嗎?一起讀。

3、喜極而泣、欣喜若狂的杜甫,還要做些什麼?誰來讀第三句。

“白日”指什麼?(大白天)放歌是(放聲歌唱),縱酒是(縱情喝酒)青春指的是(明麗的春天)。

現在的杜甫已經52歲了,白髮蒼蒼。他在大白天裡又是唱歌,又是縱酒,是因為他聽到了——劍外忽傳收薊北,是因為他看到了——妻子愁何在,是因為他想到了——青春作伴好還鄉。此刻的他真是“喜欲狂”啊!一齊讀。

在這陽春三月裡,有誰將和杜甫作伴還鄉呢?(美麗的春景,用詩句來說,就是“青春作伴”、家人)

飽受戰爭之苦,漂泊他鄉的緊緊是他們一家人嗎?(還有無數遠離家鄉、漂泊異鄉的人們)他們都要在明媚的春光裡重歸故里,讓我們和他們一起放歌吧。讀。

4、在歌聲和美酒中,詩人的心已飛到了還鄉的路上。誰來讀最後一句。

這句詩中出現了4個地名,哪4個?

這是詩人的回家路線,他從劍外起程,到巴峽坐船,穿過地形狹窄的巫峽,順長江而下,抵達襄陽,再由陸路到達洛陽。這回鄉的路是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誰來讀?

“即”是什麼意思?(立即)此時,杜甫的心已經飛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陽,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呢?(迫不及待、非常思念家鄉、激動、興奮)這就叫“歸心似箭”。誰再讀?

杜甫的好朋友李白曾有一句詩和這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早發白帝城》後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漫漫旅途中,詩人把千里迢迢回鄉的路想象成眨眼即到。女生讀。

詩人的心飛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陽。千山萬水算什麼,千里迢迢算什麼。故鄉就在眼前!洛陽就在眼前。男生讀。

5、今天,我們隨著詩歌,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與杜甫同悲同喜。誰來完整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學到這兒,你覺得杜甫是一位怎樣的詩人?(愛國、憂國憂民)

所以,當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竟會喜極而泣、欣喜若狂、放歌縱酒、歸心似箭。(指板書)這個喜訊讓詩人多年的沉鬱一掃而光,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讓我們和欣喜若狂的詩人一起放歌吧!讀。

這僅僅是杜甫一個人的喜悅嗎?一家人的喜悅嗎?而是國家之大喜,百姓之大喜。讓我們和千千萬萬個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讀。

6、請同學們自由地背一背這首古詩。

7、杜甫回到故鄉以後,是否過上了安寧幸福的生活呢?是否過上了他日夜期盼的美好時光呢?課後,請同學們搜尋杜甫的詩讀一讀,好好體會,杜甫為什麼被稱成為苦難詩人。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11

一、 談話引入,品味《春望》

同學們,在我國詩壇上有一位詩人與李白齊名,被尊為“詩聖”,他的詩被人們稱為“詩史”,他是誰?你對杜甫瞭解多少?能背一首他的詩嗎?

教師進行主動點評:詩中或寫出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或表現出一個悠然、自在的杜甫對景物的細膩描寫和無限喜愛,或體現杜甫關心時事、戰爭題材的詩數量很大,或表現杜甫珍愛親情等反映詩人才華出眾、品質高尚,其詩體裁多樣,內容豐富,一些佳篇名句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如《望嶽》中最後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為很多人的座佑銘;揭示統治階級腐敗和人民苦難的警世之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老師和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杜甫的詩。《春望》就是其中的一首。

教師出示《春望》及註釋,並自己樂讀。

同學們,從詩中你體會到杜甫當時怎樣的心境?

教師概括:這是詩人目睹昔日都城長安城垣破敗。雜草繁蕪的淒涼春景而創作的表現詩人面對國破家亡的無限氣憤和對安史叛年暴行的無比痛恨。

大家知道“安史之亂”嗎?請學生來談一談。(安史之亂公元755-763年,指的是安祿山,史懸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內亂)

教師出示課件並講述:在《中華上下五千年》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述“安史叛年十年殘暴,每到一處就搶掠民財,燒燬房屋,甚至把殺人當作兒戲,叛軍進入長安後,大搶3天,長安成了一片火海。在安祿山軍隊的暴行下,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城鎮村莊變成了一片瓦礫廢墟。

詩人杜甫為了躲避戰亂,才流離失所,貧困潦倒,而且一家人的生命時常受到威脅,此時的杜甫內心充斥著無盡的擔憂和無限的渴望,他在期待著什麼呢?

平息安史之亂,早日返回故鄉

點評:誰說杜甫“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今天你就是杜甫的知音

終於,公元763年,唐王朝的軍隊先後收復了河南河北,延續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亂”被徹底平息,欣喜若狂的杜甫在極度興奮中,一改過去沉鬱頓挫,儲蓄蘊藉的詩風,以輕快活潑,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七律名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 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 釋題:(教師板書題目)學生齊讀,然後解題: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聞”“聽說”,不同於現在的“用鼻子嗅”,這是古今詞義上的變化,詩中還有。同學們在學習中還要善於發現,那“河南河北”指的是哪裡?是河南省與河北省嗎?不是的,指的是黃河的南北兩岸,那裡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2、 導讀:

下面讓我們練讀這首詩,請大家自由地讀,讀準字音,尤其要讀準詩中的幾處地名。

指名讀,“漫卷”讀juǎn,體會為什麼這樣讀,“卷”,動詞,捲起來之意,我們一起讀;“妻子”的“子”為什麼不讀輕聲,“子”指孩子,有實在意義,這是古今詞義的變化,我們一起讀,還有“青春”,不同於“青春年華”,而是指春天的景物,我們一起讀。

太棒啦!這都是我們讀出來的知識啊!你們說讀好嗎?讀書真好,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的方法,探究這首詩的意思和表現出來的詩人的情感,然後在班內相互交流,合作學習,我們要來比一比,哪位同學體會深刻,哪個小組彙報精確,看誰能夠走進偉大愛國詩人杜甫的心靈深處。

3、 析句

學生自主探究操作,合作學習後彙報,教師適時抓重點詞句加強理解。

“初聞涕淚”中的“淚”與《春望》中“惑時花濺淚”的“淚”有什麼不同?前者是春極而泣,後者是悲傷的淚。“初聞涕淚滿衣裳”意思是“剛一聽到這個喜訊,就激動的淚如雨下,淚水把衣服都打溼了”這麼長的話在詩中僅短短几個字,可見詩句精練,意蘊豐富,能這樣喜極而泣,那將是多麼的高興啊!誰來讀?

“漫卷”即胡亂的收拾,這對於一位酷愛讀書的人來說是一種極為反常的舉動,這種反常描寫,體現杜甫巧妙的創作手法,此時的杜甫再也無心伏案讀書,你們說那將是何等的興奮啊!誰來讀?

“愁何在”說明什麼?妻子和孩子曾有過這樣的憂愁呢,他們為什麼而愁?為衣食而愁?為居無定所而愁?為貧困流離,生命時常受威脅而愁。如今所有的煩惱都被勝利的喜悅衝得無影無蹤,留給他們的就只有高興,只有激動,只有興奮,只有…誰來讀?

“喜欲狂”的杜甫縱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集體返鄉的遐想,他想象中返鄉路線是怎樣的?學生說,教師板書:巴峽、巫峽、襄陽、洛陽,杜甫歸心似箭的心情體現在哪幾個字?圈一圈,請學生連讀、齊讀。作者此時在劍外從劍外到洛陽,途徑四川,湖北,河南三省,實際相隔千里之途,卻因喜悅至極,感覺如同近在咫尺,這兩句中地點的轉換,準確地表現了詩人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你們知道全文共出現幾處地名,地名之多是這首詩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讓我們感受到杜甫高超的創作才能。

我們讚歎這真是一首好詩,僅僅56個字,為我們展現一個感情熱烈,喜極而泣,滿懷希望,無限喜悅的杜甫,這是我們通過真切的體味、感知詩句的意境,這是在把詩講胖,變豐滿;下面,我們再來試著將詩說“瘦”,尋找詩“眼”。那詩中最能體現杜甫的心境的是哪個詞?哪個字?對,如果說《陸游》的示心是以悲寄託對祖國統一的牽掛,那麼《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則重在突出一個“喜”字。“喜”就是這首詩的詩眼,就是在杜甫心中壓抑許久,是他苦苦期待的,只有當戰亂平息,祖國統一才會從心底裡迸發出來的最真摯最強烈最渴望的情感。

來,讓我們再一次將心比心,經情傳情,齊讀這首詩。

與《春望》相比,這兩首詩表達的情感迥然不同。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語言生動活潑,爽朗奔放,被稱作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若是想配樂朗誦,該選擇臬的曲呢?(輕快激昂),誰想來試一試?播放音樂詩朗誦(表揚,學生自己背下來)誰能來配樂背誦,一齊配樂背誦。

三、 總結延伸

杜甫的詩流傳下來很多,反映他各個時期的理想和境遇,也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生活,不但內容豐富,而且洋溢著愛祖國愛人民的崇高精神,代表作如“三吏”“三別”等,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廣泛閱讀,深入學習,如果你對杜甫這個人感興趣,不妨也去做一番調研,教師也願意幫你想一個探究的小話題。“杜甫”是到過故鄉洛陽呢?同學們若是有疑難,教師也很願意與你們再交流。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要求:

1、瞭解詩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誦讀詩文。

3、體會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

4、鑑賞詩作。

教法與學法指導:

誦讀法、知人論世、鑑賞

教材分析:

1、重點:體會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體悟作者愛國情懷。

2、難點:走進詩人情感世界,鑑賞詩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唐詩是中國文化瑰寶,在其中閃爍著兩顆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今天我們就要走進杜甫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一下他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操。

二、與詩人對話

1、請學生介紹杜甫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字子美,字號“少陵野老”,與李白並稱“李杜”,其作品大多沉鬱頓挫,有“詩史”職稱,最著名的作品“三吏”、“三別”。

2、介紹寫作背景

1)指名背誦《望嶽》並說說詩作中所表達的作者的志趣。

25歲的杜甫,躊躇滿志,對政治充滿了期待,也充滿了信心,但現實總是殘酷,應試不第的杜甫只能四處行卷,望能遇見伯樂,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小官職,卻又遇到了“安史之亂”,看到國家破碎,人民受苦,作者留下傷心的眼淚,寫下《春望》一詩。

2)學生背誦《春望》,感受作者憂國憂民情懷。

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直攻長安、洛陽,原本繁華的都市成了杳無人煙、雜草叢生的荒地,詩人也曾被虜,逃出後帶著妻兒一路逃亡到四川,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飽嘗戰爭帶來的痛苦,本是“家有田園在東京”卻無家可歸;在錦江畔,茅屋為秋風所破;在梓州“記拙無衣食,途窮丈友生”,但這位偉大的詩人,無時無刻不在盼望“長令宇宙新”,所以,當他聽到唐軍收復河南河北的訊息後,驚喜的洪流一發衝開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三、與作品對話

1、朗讀詩歌

1)、學生自由讀古詩,初步體會感情基調。

“生平第一首快詩”,“快”字何意?

快樂,歡快,輕快,明快,暢快……本詩的基調應該是歡快的。

2)、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裳cháng,古代多為單音節詞,“衣”為上衣,“裳”為下裙,男女都能穿著。現代漢語中“衣裳”為一個詞,“裳”字要念輕聲。

3)、教師範讀。

4)、全班齊讀。

2、你從哪兒讀出了“快”意?

“忽傳”、“初聞”:訊息來的突然,喜悅顯得猛烈,作者想到八年來的痛苦、別離、相思、仇恨、國難、民苦將隨著唐軍的勝利而結束,忍不住老淚縱橫,喜極而泣(板書)。

“卻看”、“漫卷”:詩人喜悅,自然先到相隨多年的妻兒,於是回頭看,妻兒臉上的愁雲早已煙消雲散,全家溢滿了喜悅的氣氛,詩人也無心看書,隨意捲起書卷,與家人一同歡呼。妻兒的喜悅更加重了作者內心的喜悅,欣喜若狂(板書)。

“放歌”、“縱酒”:淚滿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達詩人心中的喜悅,於是52歲飽經滄桑的詩人狂飲高歌,想象著與家人在美好春光的陪伴下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

尾聯: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原本漫長的路程,彈指間就到達,可見作者身在梓州,心已回到故鄉了,可見其歸心似箭。詩人用字高度準確,如“穿”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

3、詩人僅僅是為了個人漂泊、苦難的結束而“喜欲狂”嗎?

詩人為自己喜,更為國家而喜、為百姓而喜。“安史之亂”結束,支離破碎的山河得以收復統一,人民不再流離失所,國民都可以休養生息,這喜悅是國家的喜悅,是人民的喜悅。全詩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4、齊讀

  四、誦讀感悟,讀懂詩人。

1、學生根據以學過的鑑賞方法,再讀詩歌,結合自己的理解,鑑賞詩作。

學生鑑賞成果展示:

1)作者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時期,他既見證了唐代的繁榮,又目睹了在戰爭的硝煙下艱苦生活的人民,面對這一幕幕的轉變,面對與他有著同樣逃亡漂泊命運的人民,他高聲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喊出了他的憂國憂民,從“安史之亂”到763年春,歷經了整整八個春秋,終於迎來了唐軍大捷的訊息,這怎能不讓人民興奮?不讓作者“喜欲狂”呢?此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傷早已從作者心頭散去,臉上洋溢的是無以言表的歡樂,是熱淚縱橫的喜悅,於是,作者“生平第一首快詩”誕生了。——陸麗廷

2)杜甫寫的詩大多沉鬱頓挫、雄渾悲愴,為國憂、為民愁。而這首詩卻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充滿了無限喜悅之情,喜從何來?多年戰亂,本以為國家將亡,卻忽然聽到收復失地的訊息,便難以一直內心的欣喜,因而老淚縱橫、心飛故鄉。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喜”,這正是為了國家而喜,現在看來,似乎作者的種種情感都是因國而起,其愛國之情有多深沉已經顯而易見了。——林陸平

2、補充鑑賞《登岳陽樓》,說說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用一句話評價詩人(總結)

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

  五、作業

背誦全詩

鑑賞詩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