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5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畫》教學設計(集錦15篇)

《畫》教學設計1

一、教材依據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一年級,下冊,第六課,《摸一摸畫一畫》。

二、設計思想

1、教學指導思想

以學習者為中心,提高學生自主發展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體驗不同材料的質感,利用造型語言表達獨特的觸覺。

2、設計理念

(1)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充分利用本課資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通過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創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情分析

《摸一摸畫一畫》屬於造型表現領域,內容比較抽象,但對於發展學生的造型語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而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學。好動,對新事物充滿興趣和好奇,容易與老師共情。溝通,這是他們的優勢,但是他們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等是他們存在的不利因素。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不同材料給全身帶來的不同感覺,並讓學生嘗試表達觸覺的感受。

2、引導學生體驗,探索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並從中獲得快樂趣。

3、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的感受,發展視覺表達能力。體驗創造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的資料感受,發展視覺表達能力。

五、教學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表達對觸覺的獨特的感受。

六、教學準備

1。各種表現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種繪畫製作工具。

2。學生準備鉛筆和水筆,油畫棒,絨線,棉布,山頭,木片,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製作工具。

七、教學過程

1、匯入部分

同學們請舉起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做手指操。接下來我們做一個遊戲,請跟老師一起拍手,有慢到快。

師:誰來說一說剛才拍手的感受?

生:手疼。

生:手熱,發麻。

生:手變紅,很累

生:很高興,快樂、興奮

師:你們有了這麼多的感受試著把它畫出來吧!

2、自由感受點線的感情色彩

師:你們都非常勇敢地嘗試了將身體的觸覺畫了出來,這說明“觸覺”也是可以畫出來的,只不過還沒有找到好的表達形式,我們可以大膽來尋找。回憶以下我們平時畫畫用的什麼方

法?畫一畫

生:用線、點,還有顏色

(出示有關的點和線)

3、嘗試部分

師:我們有了這麼多的方法再來試一試吧,首先我們分組摸一摸,體驗、觀察面前的冰,然後請同學說說感受。

生:很涼,很滑,天熱摸著很舒服,還冒著白煙,

冰化成水手上很溼

師:大家試著把這種感覺畫出來吧。(學生分組畫冰的感覺)

請同學介紹自己的畫,為什麼用這樣的線畫冰?

因為冰是滑的所以用光滑的,快速的弧線。

生:我認為冰斷開後回有楞,所以我用折線畫。

生:我用藍色畫冰

師:你們比剛才找到了更多的表現觸覺的方法,想不想看看畫家是怎樣表現觸覺感受的

4、欣賞提高

《裡特大街》威廉。德庫寧

《睡蓮》莫奈

《三位舞蹈者》巴不羅。畢加索

米羅的畫

5、深入體驗

大家面前有這麼多的'材料,一定想感受一下,那就開始吧!

分組體驗感受,然後討論。(將準備好的各種不同質感的材料讓學生感受)

6、用你喜歡的工具和方法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7、作業展評

(1)互評

(2)自評

八、教學反思

在上這一課前我也感到一種忐忑,因為過去我也聽過國中。高中上這樣的造型。表現課,用造型語言表達抽象的聽覺。情感等,習慣了畫具象的物象,他們面對這樣的課題還感到無從下手,更何況是一年級的小孩子,面對挑戰我就本著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學生情況的理解認真鑽研教材,查詢資料,尋找資源,進行精心的課堂設計。

從課堂效果來看,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循序漸進,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一開始就進入了角色,積極投入,氣氛活躍,通過看、聽、觸控、想象等活動來表達觸覺感受,使學生自然進入思考、探索尋求表現的方法。

通過教學活動我收穫很多,作為老師儘自己的最大潛能把一節課上好,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課後我還在思考,如果把觸覺如摸冰換成想象摸冰會是一種什麼效果?如果有可能,讓學生用其他的造型方法如雕塑、舞蹈表現觸覺的感受會怎樣呢?

《畫》教學設計2

《畫》這篇課文中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語的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根據剛入學的國小生認知特點和年段訓練的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因此,教學時,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一、誦讀兒歌,激發興趣,匯入 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首謎語詩,誰知道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謎語詩。

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匯入 新課,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猜出謎底作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展示山水畫,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圖畫,然後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範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樣,學習生字。首先,學生自由讀,要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桌互讀、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最後進行拼字遊戲,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這樣,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像,體會感情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像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並讀給同桌聽。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引導分析。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句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見流水的'聲音嗎?為什麼?(畫上的水)那麼,這一句該怎麼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麼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隻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句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引導學生猜出謎底: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朗誦這首詩,最後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1找朋友遊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遊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2指導書寫“人、義、火、文”。

3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課間玩謎語競猜遊戲。

《畫》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玲玲的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動的小故事。玲玲準備參加比賽的畫,不小心弄上了墨漬,在爸爸的啟發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10個字及“樓梯”“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插圖、符合課文內容的兩幅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學過了這些詞語,老師來看看你們的記性怎樣?(生開火車讀詞語)

2.好,同學們既然會讀了,那會寫嗎?我們一起來聽寫一下。

3.全班再讀一次檢測一下是否正確。

三、新授

(一)1——3段

1.大家看!這就是玲玲畫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這幅畫去參加評獎了,你認為他能得獎嗎?(出示玲玲的畫)

2.玲玲的畫真美啊!現在請同學們把第一段讀齊讀一次。

(課件:第一段)

3.玲玲得意地端詳再看看這句話裡 “得意地端詳”有什麼特別?怎樣才是得意的端詳呢?(生說)這裡讓學生做動作表達。

4.所以玲玲很開心很滿意,那我們也來端詳端詳這幅畫。自己帶著滿意的心情去讀。指讀

5.就在這時,誰來催玲玲了,誰願意來讀?(課件:第二段)(指讀)

6.平時,你們的爸爸媽媽怎麼催你睡覺?帶著這種感覺讀。(指讀)

7.爸爸真關心你們,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樣回答爸爸的'?(指讀)

(二)46段

1. 就在這時,仔細聽,你聽到什麼了?(叭的一聲)

呀!畫髒了,玲玲“傷心”地哭了起來。指讀第4自然段。(課件:第4段)

2.問學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會跟哭著的玲玲說些什麼呢?

3.那你猜哭著的玲玲會說些什麼呢?(指讀)

4. 這可怎麼辦?誰來幫幫玲玲?(生說)

三、(79)段

1.(課件:爸爸的辦法)這一次我想來讀讀爸爸的辦法,可以嗎?這樣可以嗎?為什麼?

誰再來指導指導?還有誰行?(師讀)

2.在爸爸的指導下,玲玲是怎麼做的?把玲玲怎麼做的句子用直線畫下來。

3. 誰來讀讀?(生讀)

5. 瞧!(課件:畫)看著這幅畫,玲玲滿意地笑了。你覺得這幅畫怎樣?

6. 不僅玲玲滿意了,爸爸也很高興。請同學們畫出爸爸說的話,(課件:9段)誰來讀?這裡的壞事指什麼?好事呢?你找到壞事變好事的祕訣了嗎?(隨學生回答完成板書:動腦筋)

四、訓練表達,滲透思想

1.小朋友們看,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小組討論)

2.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麼辦?

3.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個故事,分角色讀讀全文。

五、積累運用

1.把文中好詞好句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六、拓展

師:老師這裡也有一些關於動腦筋思考的名言,請同學們看一下。不用太多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要學會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難就向別人伸手。

冷靜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開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板書設計:

玲玲的畫

(動腦筋)

壞事————好事

《畫》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的

1.瞭解中國水墨人物畫的基本知識及其藝術表現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

2.引導學生在欣賞、分析、感受的基礎上,研究與嘗試用中國水墨畫的形式表現身邊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畫基本的表現方法與步驟,表現出人物的生動特點;

3.提高學生的水墨表現能力和對水墨畫的熱愛。

二、重點、難點。

重點:對於水墨人物畫特點的瞭解與表現方法的掌握;

難點:學生對水墨人物畫造型的掌握及墨色關係的處理。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中國畫工具。

(教師)教學的課件,其他的人物畫資料,教學演示的工具。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教師引言:中國畫的型別常根據表現題材的不同分為山水畫、花鳥畫與人物畫。人物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宋代的梁楷到現代的蔣兆和、周昌谷、劉國輝等都擅長畫水墨人物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水墨人物畫——出示課題《水墨人物畫》。

2.引導分析,瞭解特點。

(1)出示課本中梁楷、劉國輝、蔣兆和三位畫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畫作品,教師簡單說明三幅畫的基本情況,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與分析:他們與一般人物畫的表現方法有什麼不同?三張畫在表現技法上有什麼不一樣?分別給了你怎樣的感受?你最喜歡哪一種表現方法,為什麼?

學生觀察討論,師生展開交流。

(2)教師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畫作品,學生進一步欣賞,增加感受。

3.表現方法與步驟的研究。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畫作品,也可以是課本中的範畫,引導學生分析與思考:它運用了哪些水墨畫的表現技法?作畫的步驟是怎樣安排的?

交流觀察與思考的結果,教師要充分地肯定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同時進行必要的引導與補充。

(2)教師現場示範基本的表現技法與步驟,如勾寫造型、變化墨色、著色方法、背景處理等。

(3)學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見解,補充相關的問題: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現方法嗎”、“畫面中怎樣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

4.佈置作業,鼓勵創作。

欣賞一些學生的人物畫作品,可以著重人物半身像的,引導學生有所借鑑。

要求學生根據一些人像的照片資料,創作一幅水墨人物畫作品,也可以選擇課本中的.水墨人物畫作品進行臨摹。

5.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6.作品展示,評價分析。

請學生展示自己的水墨人像作品,介紹表現的人物,共同評價作品的優點與不足,總結表現的體會與經驗。

7.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中國畫的工具,收集一些人物圖片資料。

(教師)學生作業、教學課件、教學演示的工具與材料。

教學過程

1.作品分析,總結經驗。

出示若干上節課的學生作業,簡要點評作品的優點,指出在這一節課中要注意的地方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2.提出要求,激發興趣。

(1)教師明確本課學習的任務與要求:表現全身人像,構思與表現有主題的畫面。

(2)激發學生的興趣:出示幾幅學生創作的主題性人物畫與周昌谷的作品

《兩隻小羔羊》,肯定這些作品主題表現的意義。

3.分析畫面,研究作品的表現形式。

仔細觀察上面出示的幾幅作品:主體人物是怎樣安排的?畫面主要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他們在表現上分別有什麼不同?

展開交流與總結:如主題要突出,要考慮主體,落款與背景的關係等。

4.指導構思,確定表現主題。

(1)交流學生帶的人物資料:你想選擇哪個人物作為畫面的主體形象?可以構思一個怎樣的主題畫面?

引導展開充分的交流,幫助學生選擇與形成自己的表現主題與構思。

(2)交流與解決一些表現中學生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如“一些人物形象的水墨表現”、“一些背景資料的表現”等,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常見背景資料的水墨樣本,供學生參考。

5.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6.作品展示與評價。

可以創設一個有趣的展示與評價活動,如“作品拍賣”、“藝術鑑賞會”等,引導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交流感受:如“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麼”、“誰的作品最有水墨的韻味”、“誰作品的中人物最有意思?具體說說”等。

進行學習主題小結:可以讓學生用一句話來概括學習的體會,或教師設計一些總結語作為學習的結束。

《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讀出爸爸與玲玲的對話,讀出爸爸關切的語氣,玲玲的畫被弄髒後傷心著急的語氣。

2.瞭解課文內容,弄清玲玲情感變化的原因,明白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同上2

教學難點:

同上2

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展示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畫畫嗎?喜歡畫什麼?(評價如:你的畫一定很美!你將來一定能成小畫家!)

2、今天,老師想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也喜歡畫畫,想認識她嗎?瞧!(板書:玲玲)快來和她打聲招呼吧!(評價如:真熱情,玲玲一定會喜歡你的!你知道第二個玲要讀輕聲,讀準了,真不錯!)想看看玲玲的畫嗎?那咱們今天就走進第25課《玲玲的畫》去欣賞一下吧。(出示幻燈片1,補充板書:的畫,齊讀課題)

3、不過呀,玲玲說只有上課坐得端端正正,認認真真思考,積極發言的乖孩子才能欣賞她的畫。現在老師就來幫她考考你們。(出示生字和詞語卡片,評價如真是咱班的金嗓子!)

4、(多媒體出示幻燈片2)瞧,這就是玲玲,你發現了什麼?.(高興-難過-高興)

這是怎麼回事呢?快快開啟書第25課,快去讀讀這篇課文吧。

二、感知課文內容,解惑。

1、孩子們,讀了課文,你們心中的這個問號解開了嗎?

2、(出示幻燈片3)看,這就是玲玲的畫《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這幅畫去學校評獎了,你覺得這畫能得幾等獎?玲玲自己是怎麼想的呢?你是怎麼知道的?(評價如:你們真會讀書!)

3、(解端詳意),能把端詳和別的詞語換換嗎?為什麼?(評價如:你真會思考。)看得出來,玲玲特別喜歡這幅畫,(幻燈片4)咱們就帶著喜歡的感情來讀讀這段話吧!

4、玲玲正高興地收拾畫筆準備睡覺呢,忽然,叭的一聲,發生什麼事了?(出示幻燈片5)

5、這可怎麼辦呀?這麼美的畫被弄髒了,假如你是玲玲,心情會怎樣?從哪個詞語體會玲玲很著急?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幻燈片6)

6、是啊,孩子們,玲玲多難過,多著急呀,美麗的畫兒被自己弄髒了,正在她著急難過的時候,救星爸爸來了!爸爸的主意是什麼?爸爸為什麼不直接告訴玲玲畫什麼呢?(指導朗讀爸爸的.話,出示幻燈片7)你覺得爸爸這個人怎麼樣?

7、在爸爸的指導下,玲玲是怎麼做的呀?用你喜歡的線勾畫出來吧!(鼓勵:都在認真的思考問題,玲玲決定把自己的這幅畫給大家欣賞,出示幻燈片8)結果怎樣呢?(板書令人滿意的事)

8、這時,你們想對新朋友玲玲說點什麼?(板書:肯動腦筋)

9、(出示幻燈片9)這話是誰說的?剛才孩子們讀得那麼帶勁,我也想來讀讀。

孩子們,玲玲的畫雖然不小心被弄髒了,但在爸爸的幫助下,玲玲自己動腦筋,這幅畫變得讓大家更滿意了,讓我們來重溫一下這個小故事吧。(幻燈片10)

三、交流,感悟。

孩子們,在你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這樣的事嗎?在事情變得很糟的時候,通過動腦筋去彌補,反而成功了?(評價如:原來你就是生活中的玲玲,真會想辦法。)

四、小結。

動腦,能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也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完美,那就讓我們都做像玲玲那樣愛動腦筋的孩子吧!(補充板書:只要動變成)

今天,玲玲覺得大家表現太棒了,想把得一等獎的這幅畫送給大家,願意接受嗎?(幻燈片11)

板書設計:

25玲玲的畫

只要肯動腦筋壞事變成好事

《畫》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直角,感知直角的特點——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類特殊的角。

2、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題。

3、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並會判斷直角。

難點:正確畫直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摺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複習舊知

出示任意角,請學生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出示書中例圖,請學生說出例圖中是否有角。

(2)揭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例圖,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角有什麼特點?並告知有此類特點的角為直角。

從例圖中抽象出直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直角的標誌。

畫三個邊長長短不等的直角板書,強調直角的大小不隨邊的長短變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變的。

二、認識直角

(1)請學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藉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說明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疊合法):先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要判斷的角的頂點對齊,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讓學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請學生拿出摺紙,親自動手摺直角,並驗證是否是直角。

三、畫直角

課件出示3幅連續的直觀圖,呈現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直角的方法(重複判斷直角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數一數課本“做一做”第2題中的直角。

《畫》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幼兒在日常的各類活動中經常會運用到不同的工具,如我班在美工活動中將牙籤、吸管、回形針等等作為輔助材料,這些工具不僅幫助孩子完成了創作,還激發了他們探究的興趣。為了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探索機會,我結合刮畫這種常見且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繪畫形式,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刮畫作品的特點。

2、能使用工具探究不同的刮畫方法。

3、體驗刮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卡紙、紅黃白顏料、排筆、卡紙條、勾線筆、回收盤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用過刮畫紙刮畫嗎?都用什麼材料來刮畫的呢?

2、介紹刮畫。教師介紹各種型別的刮畫作品及刮畫工具。

3、欣賞刮畫作品。(PPT)

二、介紹本節活動的刮畫材料。

1、教師出示作品《日出》,幼兒觀察這幅刮畫與我們平時的刮畫的.不同之處。

教:你們知道這副畫用的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嗎?

2、介紹刮畫材料(白卡紙、紅黃白顏料、排筆、卡紙條、勾線筆、回收盤)

三、幼兒觀看刮畫視訊,並體驗用顏料來刮畫。

1、幼兒發揮想象力動手刮畫,根據自己喜歡搭配顏料。

2、注意刮畫的時候從左向右刮,不要來回刮。

3、教師巡視並指導幼兒。

小結:刮畫工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刮畫效果,有粗線條,也有細線條,沿著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線條並列多刮幾下,就會形成美麗的色塊。所以你要根據你想的畫面要求,選擇卡紙條的寬度。

四、展示作品並講評

1、幼兒欣賞作品。

2、將幼兒作品展示在作品牆。

《刮畫》活動反思:

刮畫是一種新型的繪畫方式,它大大提升了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培養了孩子的信心和耐心。但刮畫不適合反覆修改,本節顏料刮畫亦是如此,因此也可以鍛鍊幼兒果斷的作畫習慣。本節活動是通過視訊給幼兒展示刮畫圖片,這樣激發了幼兒積極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本課用卡紙片刮顏料的方法來作畫,通過作畫工具、作畫方法和顏色的改變,讓幼兒獲得不同的創作效果。首先。活動中,我運用的觀察法、提問法,操作法。我先自己做了示範,並掛出兒準備好的示範圖畫,讓孩子們感受副畫的過程和效果,孩子們驚奇地發出讚歎,接下來,我就充分發揮孩了們的創造性,讓他們進行獨立創作。其次,這個過程中,我作為指導者及時對孩子們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引發創作靈感,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個性和創新精神通過活動,孩子們感受倒了色彩的變化與創造的樂趣,能夠運用工具製作美麗的畫面。不足的地方:1、活動匯入部分時間過長,導致孩子的操作時間不夠。2、語言組織還不夠精煉,在講解的過程中有些不到位現象。3、活動結束部分有些匆忙,沒有對作品做過多的點評。希望下次的刮畫的課程,讓幼兒再次發揮,也讓我將不足之處糾正過來。

《畫》教學設計8

一、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薰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絡生活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

同學們,平時我們看了許多畫,今天請同學們仔細地來看一幅圖,看看這幅畫畫面上畫了些什麼?(用紅筆板書:山、水、花、鳥)畫的是什麼季節?(春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結合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山、水、花、鳥”的情景,要求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想一想,如果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嗎?(模模糊

糊、沒有顏色、看不清)

(2)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麼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各種花過了開花的季節就會怎樣?(不再開了,看不到花)

(4)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麼樣?(鳥就會受驚,

會飛走)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鳥是這樣的,那麼畫上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寫畫上的山、水、花、鳥的`呢?請跟老師來看看。

二、創設情境、補充詩句。

1、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後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板書:遠看有色。)

2、請一位女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要求把

聽到的告訴同學。(板書:近聽無聲。)

3、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麼花?(桃花)桃花是在什麼季

節開的?(春天)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為什麼它還開著?

(板書:春去還在。)

4、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即它會不會飛走?板書:人來不驚。

三、齊讀詩句,板書課題。

1、齊讀詩句。

2、給詩加上題目。

3、弄清題目與詩句的關係。(謎底謎面)

四、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找出生字並劃上線,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3、誰願意把課文讀給老師聽一聽。(指名讀)

4、願意讀的站起來讀。

五、齊讀課文,試著背誦。

1、齊讀課文。

2、試著背誦。(以最先用紅筆板書的“山、水、花、鳥”四個字為線索來背。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指名背誦課文。

2、找搭當背詩句,說詩意。(一人背一人說)

二、自學生字。

1、學習新的偏旁。

2、讀課文,劃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形。

3、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麼記的)

(1)“畫”半包圍結構。上面是“一”,下面中間是“田”,外面是“”。組詞:畫畫,圖畫、畫筆。

(2)色:上下結構,上面是“”,下面是“巴”。組詞:彩色、紅色、白色、有色、無色等。

(3)聽:左右結構,左邊是“口”,右邊是“斤”。

斤的筆順是:

(4)無:無一天,“無”和“天”都是四筆,“無”第四筆是“”,“天”第四筆是“”。

(5)春:上下結構,上部是“”,下面是“日”,組詞: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與“八”比較。“人”撇筆長即捺筆低於起筆。

4、鞏固生字。

(1)抽讀卡片。

(2)口頭組詞。5、指導寫字。

板書設計: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畫》教學設計9

課題:畫長方形。

教學目標:

1、 會利用畫垂線的方法準確的畫出長方形。

2、培養學生作圖的能力。

3、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畫平行線的全過程,培養學生作圖的能力。

4、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會用三角尺和直尺準確的畫出一個長方形。

教具準備:直尺或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回憶一下,什麼叫平行線?2、什麼叫垂直?板書課題:畫長方形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

步驟: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將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緊貼著直尺,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

2)將三角尺緊貼著直尺移動位置,再畫出一條直線,這條直線與第一步畫出的直線平行。

可以用畫平行線的方法檢驗兩條直線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畫一組平行線,然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檢查,對方畫的是否平行。

3、小組活動:在你所畫的這組平行線之間畫幾條與平行線垂直的線段,量一量這些線段的長度,你能發現什麼?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全班彙報。

小結:平行線間的距離是相等的。

4、小組討論:怎樣畫一個長3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

長方形的對邊是互相平行的。相鄰的兩條邊是互相垂直的。可以用垂線或平行線的方法來畫。

全班彙報組內研究的畫法:先畫一條長3釐米的線段,再過兩個端點線上段的同側分別畫兩條與它垂直的2釐米長的線段,最後把兩條線段的端點用線連線起來。

三、鞏固新知:

1、獨立畫一個邊長是4釐米的正方形。

2、 利用所學的畫平行線和垂線的方法,自己設計一幅圖畫。

四、課堂小結:通過學習畫平行線,你有什麼體會

板書:畫長方形

怎麼畫長方形?

(1) 畫垂線的方法。

(2) 畫平行線的方法。

長方形的畫法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了長方形的畫法,課堂上有一些精彩的生成,讓我很有感觸。在學習畫長方形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平行線的畫法和了解了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還學習了畫垂線的方法。我啟發學生:我們你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畫長方形呢?

我先引導學生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的特點。通過觀察討論,學生會發現長方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相鄰的兩條邊是互相垂直的。所以,可以用畫垂線或平行線的方法畫出長方形。

我並沒有先講解怎麼畫長方形,而是讓學生猜想應該先畫哪條線段,在畫哪條線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三種方案:第一種,先畫上面的線段,然後左右的線段,最後畫下面的線段。第二種,先畫上面的線段,再畫下面的線段,最後畫左右的線段。第三種:先畫上面的線段,再畫左面的線段,然後畫下面的線段,最後畫右面的線段。這時,我並沒有否定哪一種方法。這樣的情況下,老師不管說哪一種好,學生可能都會認為自己說的那種方法是最好的。於是,我就讓學生小組體驗,分別嘗試用這三種方法畫長方形,體驗哪種方法最好?通過嘗試體驗,學生髮現第一種方案,也就是用畫垂線的方法畫長方形最好。也有兩個兩組堅持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長方形,也就是第二種畫法。一直否定第三種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就在黑板上演示分別演示這兩種畫法,讓學生評價,體驗得出第一種方法最好。學生有了自己的體驗,他的印象才會更加的深刻,理解才會更加的透徹。

最後,師生一起總結出畫長方形的方法。我又啟發學生,既然可以先畫上面的線段,那麼還可以先畫那條線段?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可以先畫下面的線段,有的說可以先畫左面的線段,還有的說可以先畫右面的線段,其實,這樣的畫法都可以。只是先畫上下的線段更好操作一些。如果,不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思考,就不會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就不會看到另一片藍天。這樣大家也可以分享更多的知識。

《畫》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各種形的比較、分辨和組合方式,學會更細緻地觀察和體驗周圍的事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用流暢、準確的線條畫出汽車各部件的形狀,並能合理地進行組合。

難點:外形畫得準確,區域性刻畫細緻。

教學準備:課件:玩具汽車,各種款式的汽車圖片。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拼擺遊戲匯入。

1、認識基本形(出示模板):方形、圓形、梯形、三角形。

2、模板拼擺:

請兩名學生上臺用模板拼擺汽車。揭示並板書課題:畫汽車的正面和側面。

1、歸納汽車正面、側面的結構特徵:由基本形組成。

組合結構:教師徒手示範畫出長方形的車身和圓形的車輪。提醒學生注意車輪總是落在水平線上的,且不能脫離車身。

2、課件演示觀摩汽車模型(玩具)和汽車圖片。

①觀察比較正、側面車身和車輪有何不同。

②觀察不同汽車的正側面的形狀特點。

③觀察汽車的細節:車門、車窗、車燈、雨刷、反光鏡、車牌、輪胎花紋等等。

3、概括畫法步驟。

①用流暢準確的線條將汽車的.外形結構畫下。

②畫面組織:注意構圖的飽滿變化和上下、前後、左右的組織,可以有遮擋關係。

③添畫細節:根據自己的觀察,仔細添畫。

三、學生練習,教師行間輔導。

1、觀摩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2、可以對照汽車玩具、教材中的圖片或掛圖直接寫生。

3、作業要求:線條流暢,結構準確,細節添畫細緻。

四、作業展評。小結、下課。

《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兩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詩句的意思。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小練習(區分平舌音、翹舌音、三拼音節)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同學們,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個謎語,它的謎底是什麼?(手)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謎語詩,詩的題目是《畫》(出示課題)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為了寫好這首詩,老師送給大家一幅畫:(出圖)

請同學們按照從遠到近的觀察方法,說說這幅畫都畫了哪些景物。

(小組交流)彙報:山、水、花、鳥(出圖片)

2、這幅山水畫美,這首詩寫得也很美。要想讀好這首詩就要先過生字寶寶關:

這11位調皮的生字寶寶就藏在詩句中,你們有信心把它們找出來嗎?(開啟書把字圈出來,讀給小夥伴聽)

3、現在老師把生字寶寶帶到黑板上,誰願意把你認識的生字寶寶介紹給大家?

4、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生字寶寶,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做練習)老師這裡也有3間蘑菇屋(出圖片)誰來把你的`答案告訴大家(出示答案)

誰和他的答案一樣?誇誇自己(自定誇獎方式)

5、在同學們剛剛結識的11個生字寶寶中,有兩個新偏旁(出示:忄、辶)誰能找出帶有新偏旁的字(遠、近、還、驚)

三、感悟朗讀

1、剛才同學們學習了生字還認識了兩個新偏旁,現在我們過了生字寶寶關,可以開始讀一讀了!(出示古詩)

在朗讀方面誰來給大家提提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不加減字……)大家按要求試著讀一讀(散讀)

誰來給大家讀一讀(指讀、展示讀)評一評

2、我們看到了一座座青山連綿起伏,卻聽不到清清的溪水嘩嘩的流淌聲,春天已經過去,這裡的春花卻還在開放。當我*近可愛的小鳥,它也沒有因為驚恐而飛走,這些都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幅畫。它們都在畫中)

3、我們學習了這首謎語詩,學會了十一個生字認識了兩個新偏旁,還進行了朗讀,你們收穫了這麼多知識,多棒呀!(自定誇獎方式)

四、最後我們多寫一個字,請大家開啟書60頁

生觀察字形、佔格、筆順。

師範寫、生仿寫、展示。

五、作業

1、熟讀古詩,把謎語講給爸爸媽媽聽。

2、蒐集謎語詩和小夥伴一起猜一猜。

《畫》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瞭解秋天的景色特徵,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學會本課的幾個生字,會讀多音字“行”,理解“牆報、桂花、香味、成熟、幫助、叔叔”等6個詞語的意思。

3、會用:桂花、小草樹葉果園”等詞語各寫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4、仿效例句,用“先……再……又……還要……”的順序說話。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能讀出課文中的全部生字,重點學生“牆熟報”3個生字,理解;“牆報叔叔”的意思。

3、理解第一段課文,並能正確朗讀。

教學過程:

一、啟了談話,揭示課題。

1、天氣漸漸涼了,小朋友們穿上了秋裝,大地也換上了新衣服,誰記得第一冊我們學過哪篇有關秋天的課文?《秋天的果園》,誰能試著背背?秋天還有哪些變化,你能說說秋天的其它變化嗎?

2、鼕鼕畫了一張秋天的圖畫,今天我們學第8課《秋天的畫》。

3、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歸納:A、誰畫了這張秋天的畫?

B、畫中還畫了些什麼?

C、為什麼要畫這張畫?

二、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

1、帶著這三個問題聽錄音。

2、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學習“牆報”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牆報”指什麼?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劃:劃帶有生字的詞。

2、讀:讀帶拼音的生字及組成的新詞。

3、記:看田字格記字形。

4、數:這篇課文有幾段,標上序號。

5、想:A、生字在課文中的意思。

B、從插圖的哪些地方乍出這一幅秋天的畫。

C、秋天的畫畫了些什麼?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

2、認讀詞語,理解部分詞義。

叔叔:叔父;稱呼跟父親輩相同而年紀較小的男子。

3、讀準多音字:行做量詞時讀hang,做動詞時讀xing

4、初讀課文。

A、自由讀課文。

B、課文分幾段來寫的?指名分段讀課文。

C、看圖說說為什麼說這是秋天的畫?

D、“秋天的畫”畫了些什麼?

E、齊讀課文。

五、鞏固字詞。

1、讀生字卡片。

2、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3、寫出下列字的偏旁。

幫()收()聞()

六、書寫指導。

七、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桂花香味成熟幫助”四個詞語的意思。

2、能用“先……再……又……還要……”的順序說話。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

助的部首是什麼?叔的部首是什麼

2、多音字組詞。行:xing( )hang( )

3、認讀詞語。

4、課堂作業:

二、學習第一段。

1、為什麼“我”要畫這張秋天的畫呢?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想。

2、指名回答,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回答。

3、“畫什麼呢?”這句話是誰問誰?像這樣的句子人們哪裡學過?應該怎麼讀?(讀出自己問自己的語氣)練讀(自由讀;指名讀;評價;指名讀)

4、齊讀第一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到五段。

1、“我”在這張畫裡畫了什麼,聽錄音。過聽邊想,劃出有關的詞語。

2、用”我一()、(),還畫了()和()。”來說一說。

結合板畫理解

桂花:出示桂花圖,你見過桂花是怎樣的?(金黃、淡黃、五個花瓣);草坪:看圖說說草坪是什麼意思?(種著草的平地)果園:果園裡會有些什麼?板畫三個小朋友和農民,看出他們在幹什麼?

3、“我”畫這些景物的順序是怎樣的?輕聲讀2——5段,用“。”圈出表示先後順序的詞來說說我畫了什麼。(自由說;指名說;同桌互說)

4、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畫,從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年出這是一幅秋天的畫?自由讀2——5段,找出課文中的詞句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麼?

(1)聞到了桂花的香味。

(2)不像夏天那麼綠了。

(3)小白楊飄下了幾片金黃的葉子。

(4)紅星在閃爍。

重點理解“成熟”一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蘋果成熟了?

5、指導有感情發朗讀句子,秋天的景色多麼美麗,金黃色的桂花,金黃的樹葉,閃爍的蘋果,我們朗讀民時要讀出讚美的語氣,讀出豐收的喜悅。

四、學習第6段。

這一段講了些什麼?

五、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用“先……再……又……還要……”說說我畫的過程。

3、“先……再……又……還要……”是表示做一件事的先後順序。人們還能用這些詞語說說做其他事後順序嗎?

六、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秋天的景色,還學會了用“先……再……又……還要……”來說話。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用”會用:“桂花、小草樹葉果園”等詞語各寫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抽讀生字。

2、認讀詞語。

3、用“先……再……又……還要……”說一句話。

二、指導背誦。

1、聽錄音2——5段,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我”畫了些什麼,這些景色是怎樣的美麗。

2、背誦2——5段。

3、自由準備背誦全文。

4、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總結。

春夏秋冬在自然界中各有各的景象,春天的景色很美,秋天的景色也很美,所以我畫了這張秋天的畫貼在牆報上,讓同學們都能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

1、秋天到了,大自然的各種植物、動物都有了變化。例如:桂花、小草……,你們能用這些詞語來說說秋天的景色嗎?

2、課堂作業。

3、你還能說哪些有關秋天的景象?(楓葉紅了;大雁排著隊伍往南飛。)

《畫》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

1、培養學生讀中感悟的能力, 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

3、理解老師的話,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並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把一段話說清楚。

4、朗讀課文,背誦第18自然段老師說的話。

教學重點:

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怎樣把一段話說清楚。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實物楊桃、五角星形的楊桃圖畫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設疑激趣

1、匯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已初步認識了楊桃,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探討一下“我”是怎樣畫楊桃的,這件事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在學習新課之前,先檢查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請大家看大螢幕

大螢幕出示詞語

2、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作者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這是怎麼回事兒?

3、學生回答後教師過渡:是的,“我”是這樣做的,而且“我”是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地畫生: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大螢幕出示這句話)

從“認認真真”和“老老實實”這兩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我畫完以後是什麼樣的心情?

結果“我”把這幅畫交上去時,同學們是怎樣的反應呢?

二、感受嘲笑 體會做法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3—5自然段,看看有什麼發現?

2、體會同學們第一次的嘲笑。

(1)學生交流後讓學生讀讀文中同學們嘲笑的句子。

(2)體會同學們嘲笑的語氣。

a、引導:你們什麼時候會哈哈大笑過?你們的這種笑和文中的哈哈大笑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b、學生回答後板書。(嘲笑)

(3)指導朗讀:有了這樣的體會,誰來讀讀這兩句話?

(燈片出示句子)“楊桃是這個樣子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方式:指名讀——體會——評價——再讀——齊讀)

3、理解老師的態度和做法

(1)聽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沒有笑,他是怎麼做的?

(2)學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話。

(3)指導學生理解“審視”。

在老師這一連串的動作中,哪個詞最能體現老師和同學們的態度截然不同?(審視)讓學生把老師當作楊桃做做審視的動作,其他學生觀察後描述並評價。

(4)同學們想想:老師這一看,會有什麼發現?

三、深入研讀 悟情明理

1、教師引入:是的,正因為有了這一發現,所以,老師舉起了“我”的這幅畫,(師舉起畫成五角星的楊桃圖畫),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同學們拿起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7——17自然段,邊讀邊做上記號。

3、同學交流,瞭解同學態度的變化。

(1)出示兩次對話,學生交流。

(2)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段對話,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什麼?

(3)引導學生體會、交流後小結:前一段對話回答得很簡單,很乾脆,很堅定,同學們還在嘲笑;後一段對話裡有很多省略號,同學們的語氣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書: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錯了的表現。

(4)指導朗讀,學生評價。

(5)教師舉起畫和一名同學合作讀後,同學分角色朗讀。

4、朗讀、理解老師神情的`變化

(1)指名讀文中的語句。

(2)思考討論:

a、當老師審視了講桌上的楊桃,聽見同學們還在嘲笑“我”,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為什麼變得嚴肅呢?

b、這段話中哪個詞說明了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一會兒?(半晌)半晌的時間有多長?在這半晌的時間裡,老師既沒說什麼,也沒做什麼,如果你就是文中這位老師,你在考慮什麼呢?

c、老師想出的一個好辦法是什麼?

(3)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從楊桃的一端仔細觀察,並把看到的結果跟同位交流。

(4)想象:如果你們就是這些嘲笑別人的同學,看到剛才的這一幕,你們想說些什麼?

(過渡語:聽了你們真情的話語,我分明感受到你們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學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老師的神情也變得和顏悅色了。)

(5)(課件出示老師對學生說的那番話)教師用嚴厲的語氣讀其中的一句話給同學們聽,學生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對“和顏悅色”一詞的理解。

(6)指導朗讀。(指名朗讀—齊讀)

(7)引導理解: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啟發最大?為什麼?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不要隨意嘲笑別人。)

(8)指導背誦。(過渡:老師的話樸實而深刻,讓我們試著把它記下來吧!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記住它?)

a、練習背誦。

b、集體背誦。

5、理解“教誨”一詞。

(師:雖然楊桃風波結束了,但老師的話帶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育。這種教育用文中的一詞概括叫做教誨。)

四、口頭說話以讀促寫

1、師述:從作者岑桑小時候畫楊桃這麼簡單的事情中,我們明白瞭如此深刻的道理。(播放音樂)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嘲笑別人或被別人嘲笑的時候,也有誤解別人或被別人誤解的時候,當時,我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2、同學先想想,想好了再說說。看誰能把自己的經歷說成一段完整的話。

3、同位相互練習說話。

4、口頭習作訓練,教師相機指導和評價。

五、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師述:岑桑在老師和父親的影響下,最後成了一名作家,聽了你們剛才的話,我相信你們將來也一定很有出息。最後,我把岑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投影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

2、學生齊讀。

《畫》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難點

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單元匯入,揭題解題。

1、師:這一單元我們已輕輕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走進它,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築。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一幅名揚中外的古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什麼叫“名揚中外”?

2、(課件欣賞)說說自己的感受。

3、這幅畫叫什麼名字?你對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與習資料)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師:課文將怎樣向我們介紹這幅古畫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生自由地讀課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讀文,重點正音三個多音字“作”“溜”“乘”。

3、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

三、精讀課文。

四、單元總結,延伸課外。

1、師: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記住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課件)

2、師:本單元的其它幾篇課文也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領略了巨人盤古開天闢地神話的魅力,還欣賞了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結晶──趙州橋。讀了這些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學生暢談感受,體會到民族文化的燦爛,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等。

3、師: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同學們一定已經收集和閱讀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請繼續準備,下次我們將作專題交流和展示。

五、抒發情感,運用語言。

1.學生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礎上,朗讀課文第5小節。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麼有趣生動的課文,現在你想說什麼?

2.老師出示自己寫的小詩,與學生共勉。

課後反思: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

我在教學中設計中體現以下兩點:一在內容上,粗知課文大意,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二在方法上,注意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首先學生自讀課獲取資訊。學生自主閱讀之後,給學生提供足夠的交流空間,交流各自讀懂了什麼。課上,學生交流的內容,大都是對《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瞭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歷史價值以及與圖畫內容相對應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部分雖是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但我並沒有放任自流。我順勢梳理和歸納學生的零星資訊,並將個體的讀書收穫不斷輻射到全體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交流資訊,學生已對課文的內容及文章的脈絡有了大致的瞭解。

然後,讀文,感悟語言,激發情感。重點賞讀第二、三、四自然段。讓我們再次看圖讀文,細細賞讀課文的第二、三、四節,把你看到的、讀到的感受再和大家交流交流。畫面展現街市上的熱鬧場面及橋北頭的場景,學生邊讀文邊看畫,然後交流:學生有的從“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七個“有”等詞句讚歎畫家畫技的高超,有的還從畫面中找到了農民、商人等各種行業身份的人,還有的從畫中傳神地捕捉了生活情景而由衷感嘆這幅畫確實名揚中外。這一過程仍然充分關注到了學生個體的讀書感受,沒有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提過高的要求,花費過多的時間。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畫,課文的插圖很小,上課時,又沒有找到這幅畫,孩子沒有清晰地看到這幅畫,是一個遺憾。

《畫》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六個生字,會寫十二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得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重點、難點:

學習抓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2‘

(課件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就畫學習一篇與楊桃有關的文章。(板書:畫楊桃)

二、預習交流8‘

1、課前我們都進行了預習,下面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你的預習情況,並相互考一考字音,生字詞,對的加一分

2、教師參與,強調易錯字音

3、小練習:選擇正確的讀音(課件出示)

三、集體探索,理解課文20‘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本課講了一件什麼事?(圖畫課上,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在五角星,同學覺得好笑,通過這件事,老師教育大家做事要實事求是)

2、我是怎麼畫楊桃的?從中知道了什麼?

(抓詞語理解詞句,從中體會我實事求是畫畫)

3同學們來笑我時,老師是怎麼表現的?

a)看,走,坐,審視等一系列動作,從中體會教師實事求是地對待問題

過渡語:老師通過他的得實際驗證,證明了什麼?(我畫得對)於是他舉起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學生堅定地說,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b)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了呢?

過渡語:是因為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同學們卻說“不像”,引起了他的沉思。老師怎麼做得呢?

c) 同學們通過他們的實際觀察最後他們的態度有什麼變化?為什麼?

(抓句子:不……像;像……五……五角星:吞吞吐吐,不好意思,體會到學生知道自己錯了。)

d)這時老師的神情又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和顏悅色,學生認識到了自己錯在哪裡了)

e) 分角色朗讀老師同學們的對話,體會兩種不同的態度。

4、小結:

是啊,當出現不同答案時,我們不要急於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應該通過自己的實際觀察,驗證再做出自己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就像老師說得:“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吧。同時,在寫法上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當遇到問題時,老師與同學間不同的對待問題的態度;當同學知道自己錯了後前後態度的變化。這些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大家可以在今後的寫作中借鑑一下。

四、習字指導10‘

1、教師(課件出示生字),觀察生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哪些字需要指導?

2、教師點撥,並範寫

3、學生運用方法仿寫

4、與範字對比,並修改。

5、小組內寫字,點評,修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