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7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教材第60頁例1、第61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認識餘數,探索並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藉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

3. 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理解餘數及有餘數除法的含義,探索並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教學難點: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學生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頁主題圖。 (二)引導觀察,交流資訊。

(三)教師小結,揭示課題。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就叫做餘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出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意義

(一)複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資訊。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

5.小組內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有剩餘的情況。

(1)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3)交流發現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餘的方法。

(1)學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2)教師板書規範寫法:7÷2=3(盤)??1(個)。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麼?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我們把它叫做餘數。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1)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教師隨學生的回答課件呈現下表。 分的物品 6個草莓 7個草莓 幾個一份

每2個一盤 每2個一盤 分的結果 分了3盤,正好分完 算式表達 6÷2=3(盤) 分了3盤,還剩1個

7÷2=3(盤)??1(個)

(三)理解商與餘數名數的確定 1.完成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題。

(1)學生讀題,根據題意獨立完成。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第1小題算式中每個數分別在圖中表示哪個部分?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2.完成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2題。(這一題涵蓋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

(1)學生獨立先在圖中圈一圈,再說一說,最後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較發現兩小題之間的聯絡與區別,進一步理解商與餘數的名數的確定。

三、觀察比較,發現關係

(一)合作探究

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

2.學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小棒根數不同,共分成以下9種情況)

4.根據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二)交流反饋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觀察對比,發現餘數與除數的關係

1.觀察算式中的餘數和除數,你們發現了什麼? 2.組織學生討論:

(1)你們發現餘數有什麼規律?

(2)餘數可能是4、5、6??嗎?為什麼? (3)餘數和誰有關係?是怎樣的關係? (4)學生舉例驗證

3.教師小結並板書:餘數<除數

(四)練習鞏固

1.出示教材第61頁“做一做”。

2.學生讀題,教師引導理解:用小棒擺一個五邊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餘,可能是幾根?

3.為什麼是這幾種可能性?你是怎樣想的? 4.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可能會剩餘幾根? 四、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一)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講評。明確“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體會商與餘數的名數的確定方法。

(二)填一填:( )÷6=7??

1.思考:裡可以填哪些數?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2.集體交流。明確根據“餘數要比除數小”來確定餘數。

五、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一)本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

(二)在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時應注意些什麼?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於學生已有的表內除法的基礎之上,同時它也是今後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為有餘數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藉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餘數除法的含義,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情感目標: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我們數學王國裡有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那就是“快樂谷”!想去看一看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快樂谷”的遊樂場看一看。請看大螢幕:

(多媒體展示教材主題圖)請仔細觀察,誰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些什麼?

學生踴躍交流。

師:你能根據看到的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自由提問題。

師: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 4+4+4+4+4=20(人) 5個4

2+2+2+2+2+2=12(人) 6個2

3+3+3+3=12(人) 4個3

(把)

師:為什麼這樣列式?(引導學生說出5個4,6個2,4個3)

教師板書:5個4 6個2 4個3

師: 大家的發現可真多!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快樂谷”裡不僅快樂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小精靈”去親自感受一下吧!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喜歡的遊樂場的生活情景,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生活。]

二、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1、實踐探究:初步感知乘法

師:首先,我們來到了“快樂谷”的第一站──“拼圖吧”,這裡正在進行有趣的拼圖遊戲。誰能說說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麼圖形?各擺了多少個?每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

生看圖交流,師隨機板書算式:3+3+3+3+3+3=18(根)

10+10+10=30(根)

5+5+5+5=20(根)

師:你能像他們一樣擺出幾個自己喜歡的圖形來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誰來說一說你擺的是什麼圖形?一共擺了幾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師:你們擺一組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樣列算式?

學生彙報交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

師:觀察比較這些加法算式有什麼特點?

生:幾個加數都相同。

2、形成表象:

師:你也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類似的算式。

師:老師這裡有20個2相加,你能說出加法算式嗎?

師: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煩了。你有簡捷的演算法嗎?(學生小組討論)

3、抽象概括乘法:

師:像這樣2+2+2+2……+2的加法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來表示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比如:3+3+3+3+3+3=18,6個3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數3和相同加數的個數6中間寫上乘號

(師邊說邊板書算式:3×6)

師:“×”叫乘號,讀作“乘”。(齊讀兩遍)

指導寫乘號:“+”變斜就是乘號。

乘法是加法改寫的,所以“+”一歪就變乘號。

(指導學生書空)

4、教學乘法的讀寫:

師:像3+3+3+3+3+3=18用乘法表示是3×6=18 讀作:3乘6等於18

或6×3=18 讀作:6乘3等於18

指名讀算式,再讓學生齊讀算式。

師:黑板上另外兩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

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寫後讀兩遍再交流訂正,師板書:3×10=30或10×3=30

4×5=20或5×4=20

5、觀察比較,進一步理解乘法:

師: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學生觀察發現)

師:求“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乘法”。

[設計意圖:由於每個個體在思維方式和水平上存在差異,所採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在真正“做”的活動中詮釋乘法意義,過程簡單明瞭,操作指向明確,學生能夠感知乘法意義,同時也建立起乘法與加法的聯絡。]

三、拓展練習:

1、師:再回到遊樂場,你能提出什麼問題?並能列出乘法算式嗎?

學生提問題,並列算式。

2、給小動物找朋友(讀算式,說意義)

4+4+4 4個8相加

8+8+8+8 3個4相加

3、獨立完成P46“做一做”,練習九第1、2、3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試著跟同學們說一說。

5、課後延展:

回家後,觀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可以用乘法解決?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對爸爸媽媽好好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數學,並更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加法:3+3+3+3+3+3=18 6個3

乘法:3×6=18 讀作:3乘6等於18

或6×3=18 讀作:6乘3等於18

課後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而且是加法的簡便運算。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著相互依賴的關係,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1.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

由於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徵和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認識事物的特殊途徑和方法。我在備課時,注意在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基礎上,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數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數學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這一過程,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經驗,去自主開展活動。因此課堂伊始,我就通過和學生的談話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帶入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世界,利用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學生喜歡的遊樂園、拼圖活動之中,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既有利於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又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在指導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極力創設一個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通過比較分析加數相同和不同的加法算式,緊緊圍繞“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這個中心,創設不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為今後進一步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突破了難點,同時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敏銳發現其中蘊含的乘法。整個教學,為學生構建了積極參與的平臺,注重了數學學習的自主性。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主動觀察、探索、討論與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看、找、想、說、練的數學活動中,親歷了“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以動引思,以思促學,在“嘗試解決中學,在合作探究中悟”,充分體現了課標中學習的自主性。

3.應用中培養學生的乘法意識。

新課標指出:“學習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的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本節課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我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自覺溝通“幾個幾”的生活經驗和乘法運算之間的聯絡,讓學生不斷聯絡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在教學完後,再整理思路覺得還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教學時必須突破難點,而難點就是在幾個幾相加上。在課的開始主題圖的交流中,我只是感性地讓學生體會,並沒有明確地說出“幾個幾”,這為學生在後面說乘法的含義時設下了阻礙。應該在交流主題圖的這個環節中很明確地解讀“幾個幾”,那麼學生在接下來的探究中對於乘法的含義就會困難小得多。

2、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論上去得出乘法的簡便,學生並沒有實際體驗。對於乘法簡便性的體驗,應該設計一個情境性的練習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認識”,我有許多的感慨。我想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認真鑽研教材,大膽嘗試,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教學《分物遊戲》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經歷把小數目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用畫圖(連一連、圈一圈)或語言表述平均分的過程與結果。

3.經歷與同學討論、交流平均分物的過程,體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義

教學難點:經歷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

教具學具:小棒、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情匯入

師:同學們,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邀請了很多好朋友還準備了豐盛的食物,讓大家和他一起過生日,你們瞧(出示動物圖片)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動一:分桃子

?學生邊動手分一分,邊說一說分的過程。

?全班彙報交流。

2、活動二:分蘿蔔

學生幫小兔子分蘿蔔,討論說說怎麼分。

讓學生動手擺一擺,老師提具體要求。

組織學生交流分法。

④小結。

3、活動三:分骨頭

?幫小狗分骨頭,討論分法。

?小組合作分一分。

?彙報:老師用磁鐵板演分的過程。

4、活動四:畫圖記錄分骨頭的過程

師:老師發現每次分都得用小棒很麻煩,想想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分的過程。

?學生彙報畫的方法。

小結:小熊很感謝大家為它解決的難題,表揚大家都很聰明。

三、鞏固練習,再次感知

四、聯絡生活,拓展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平均分”,請你們回去之後,找找看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平均分”,下節課我們再來說一說。

教學反思:本節課是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一課時,重點是讓學生經歷把小數目實物進行平均分,並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結果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意義。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設計了以小熊過生日進行分物串聯整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體驗感知平均分。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建構,師生、生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實現了由不知到知,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課堂上,能夠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但本節課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例如,只顧慮教學環節的展開,忽略了課堂上對學生適時的評價,過渡性語言還不夠提煉,要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總之,今後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努力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能從情境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2、用加法、減法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解決問題(師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能從情境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2、用加法、減法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黑板出示師指一名學生讀)師:要達到學習目標離不開同學們認真看書自學同學們有信心達到學習目標嗎?(有)

三、口述自學指導(教師邊口述學生邊自學)師:把書翻到4頁例1看情境圖和下面的計算方法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應怎樣列式計算?重點看下面的三種計算方法:1、先看小男孩的計算方法 22+13=35(人)求出的是什麼?35-6=29(人)求出的是什麼?2、再看小女孩的計算方法 22-6=16(人)求出的是什麼?16+13=29(人)求出的是什麼?3、最後再看綠衣服小男孩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有什麼好處?

四、先學(看一看)

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看書自學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看書自學

2、"做一做"(第6頁第1題)師:下面老師來考考同學們看誰做題最認真①指2名學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學做在書上②師巡視發現其他學生的錯誤

五、後教(議一議)

1、學生更正師:發現錯誤的來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錯誤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紅粉筆圈起來在旁邊改正)

2、討論(議一議)(1)認為22+21-16=27(人)這個算式列正確的舉手?認為22+21=43(人)43-16=27(人)這個算式正確的舉手?(2)認為22+21=43(人) 求出的是什麼?43-16=27(人) 求出的是什麼?認為22+21-16=27(人)這個算式正確的舉手?與第一種方法有什麼不同?(3)認為得數正確的舉手?認為單位名稱正確的舉手?

3、評議板書、正確率

4、同桌對改生更正錯誤

六、練習師:剛才同學們計算的都很正確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男女生比賽看誰能快速、正確地列式計算比誰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1)商店有30臺微波爐賣出18臺又運來28臺現在有多少臺?(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蔘加歌唱比賽有多少人沒有參加歌唱比賽?(3)同學們做黃花35朵紅花20朵送給二(2)班28朵還剩多少朵?

1、師出示投影男女生比賽、開火車比賽2、形式分必答、搶答······

七、全課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瞭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問題都難不住你們!2、評比本節課比賽情況獲勝的表揚失敗的鼓勵八、當堂作業(練一練)師:下面就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吧!比誰字型端正並能做全對作業:1、小紅家有公雞25只母雞17只賣了20只還剩幾隻雞?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隊員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隊員?

練習:教科書第6頁1、2題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新課標北師大版第四冊鉛筆有多長;教材P40、P41。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

3、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實際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學習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1分米、1毫米的認識,“估一估”實物的長度。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米尺、1分硬幣、10釐米鉛筆若干(按小組分)。

學具:學生直尺、長約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

身穿花衣裳,個子細又長。寫出漂亮字,需要它幫忙。請同學們快快猜一猜,它是誰呢?

鉛筆不僅僅可以寫出漂亮字,還可以幫我們學習數學知識呢?這節數學課我們一起測量鉛筆有多長。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有關長度單位,用手勢比一比,1m、1cm大約有多長?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師給同學們發了1支鉛筆,請你估測這枝鉛筆有多長?說說你是怎樣估測的?(聽取彙報)

2、量:同學們估測的結果不一樣?怎樣才能得出準確的結果呢?請你們用直尺量一量這支鉛筆的長度,邊量邊說一說你是怎樣量的?(抽生一邊彙報,一邊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

3、知:你們知道嗎?10釐米的長度還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釐米,分米是比釐米大一些的長度單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長度,用手勢表示出來?我們的身體是一把尺,從中指尖開始量手掌,到哪兒長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

6、小組活動:(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長度,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2)用長1分米的鉛筆去量1米的長度,能量幾次?你知道了什麼?

揭示:1米=10分米 1m=10dm

7、老師給你們準備的鉛筆是你們丟掉的,為自己算一算,每人丟一分米長的鉛筆,10人丟了多長的鉛筆?全班50人,共丟了多長的鉛筆?大約有幾個小朋友那麼高?多浪費呀!希望同學們愛惜學習用具,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三、自學毫米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鉛筆,用認識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認識新的長度單位,遇到困難時,請書這位好朋友來幫忙,自學書40頁(2)部分內容。比一比,誰學得最認真,自己學到的知識最多?

2、聽取彙報,質疑。

3、課件演示,得出1釐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嘗試練習

1、遊戲:用手勢比一比下列長度:1米、1毫米、10釐米、1釐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課件出示:(1)填出適當的單位。(2)解決問題:小猴一家比身高。

板書設計:

鉛 筆 有 多 長

量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比 1m=1dm 1dm=10cm 1cm =10dm

課後小記 :

本課時教材選取貼近孩子生活的題材,通過創設估計、測量鉛筆的長度的情景,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學過程中採用“猜測質疑——操作驗證——歸納總結”的模式進行教學。

上課前,我先準備一些長約1分米的鉛筆,上課時,讓學生進行估計,再實際測量。給學生充足的實際測量時間,讓學生在實際測量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再用手勢比一比1分米多長?然後找一找身邊的1分米,在頭腦中建立一分米空間觀念。接著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索和小組的學習優勢,讓他們用認識1分米的估 、量、知、比,找的學習方法去認識1毫米。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開推理和想象,引導總結出長度單位的關係。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對鉛筆以及身邊大約是1分米、1毫米的物體進行測量,在活動中去去學習新知識,又通過自己實踐而得出結論,在觀察、測量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學生始終處在樂學、好學的氛圍之中,學習興趣會十分濃厚,積極性也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6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說說你們喜歡做什麼遊戲(生自由說),有些遊戲既好玩又有許多奧祕和數學知識,你們玩過拋硬幣的遊戲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玩拋硬幣的遊戲,看看在這個遊戲中有那些奧祕和數學問題。

二、拋硬幣遊戲

1、(螢幕顯示)看老師這有一枚一角錢的硬幣,請同學們也把準備好的一角硬幣拿出來,找到寫有一角的這一面,我們把它看做正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徽的一面叫反面。現在我把它扔一下,你們猜一猜看哪面朝上?(生猜)請一名同學到前面看一看,師在拋一次,生猜。

2、學生拋硬幣,並記錄。

你們想不想玩這個遊戲?好,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拋,一個同學猜,並作好記錄。(本次活動為4分鐘)

共拋( )次

正面( )次

反面( )次

哪組願意來彙報一下,彙報後再把你組的結果,和你的'前後桌說一說。

3、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麼發現?(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師:通過剛才拋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這就是一種不確定現象可能發生。(板書,可能)

三、摸球遊戲

師:我們用剛才發現的知識再來做一個遊戲。“摸球”袋子裡有3個白球,3個黃球(摸一摸,猜一猜,活動要求:每人摸一次,每摸完後要把袋子攪一下)並做好活動記錄。

“摸球”活動記錄單

黃 球

白 球

我組有( )人 摸白球( )人 摸黃球( )人

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麼發現?

師:在口袋裡可能摸到黑球嗎?(不可能)為什麼?

師:老師這有一個袋子,裡面有一些球,誰願意摸,老師猜,(袋中全是白球),板書:一定。

四、鞏固練習

1、 笑笑、淘氣、機靈狗也在猜球,請你們來猜一猜吧!(書93頁)

2、 老師想去北京玩,準備了一些物品請你們幫老師參謀一下應帶些什麼。

3、 你能說一說生活中可能、不可能、一定發生的事情嗎?

板書設計: 拋硬幣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7

活動紀實

一、組長說明本次活動內容

對於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數學的學習更多的要靠他們對生活實際情景來幫助理解,他們能否主動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能否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答是我們教者最應該研究的問題。這次活動我們主要從這個課題出發,以4的乘法口訣一課的教學為切入點來共同研討這個問題。

二、老師做客《小熊請客

教學設計如下:

《小熊請客》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讓學生利用4的連加和已學過的乘法口訣得出,經歷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理解和掌握4的乘法口訣,並理解每句口訣的含義。能運用所學口訣,完成表內乘法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探索規律,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在數學遊戲中讓學生體會數學存在於生活中,從而強化學習數學的興趣。“乘法口訣”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可以說是中華民族聰明才智的結晶,他可以培養學生愛國之心及自豪感。

教學重點:自主編制4的乘法口訣並能熟練運用。

教學難點:熟練運用口訣完成表內乘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關鍵: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準備36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觀察發現

上課,同學們好,看,秋天到了,小熊家種的紅果樹豐收了,樹上結滿了有紅又大的果子。小熊今天想請咱們班同學到他家做客,板書課題:“小熊請客”。小熊要用這些紅果串一些糖葫蘆招待咱們,想吃嗎?不過,他有個條件一定要先回答對他的問題,準備好了嗎?1、直接寫得數:5×6= 5×7= 6×3=5×4=3×6=9×3=7×2=5 ×2=

2、看口訣寫出兩個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四五二十

同學們真聰明,順利地通過了小熊的考驗,不過小熊還有一個困難想請大家幫忙解決,咱們一起聽聽看看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課件出示:二年級三班的小朋友們,你們好!你們能幫我一個忙嗎?我想請大家吃糖葫蘆。可是我一個人忙不過來,你們能不能幫幫忙,按照我的要求每串請串4顆果子,每位小朋友串9串,大家記住了嗎?)誰來告訴大家,小熊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同學們記住了嗎?

二、積極參與探究感受

1擺一擺

好,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圓片代替紅果擺擺看,開始擺好的同學請背手坐直。

咱們一起看大螢幕,老師也來擺一擺,你在心裡默默地數一數,看看老師擺得對不對?和老師擺得一樣的同學請舉手。

請仔細觀察這些糖葫蘆,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先請3名同學進行示範提問。

你們會看著果子提問了嗎?能不能把問題解決了?好,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解決xx的問題。到底9串有多少個紅果呢?請同桌倆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數的?

指名彙報。如果有四個四個地數的時候請全班同學一起看著大螢幕四個四個數一遍開始。

2、填一填

同學們數得都非常好,有信心把下面的表格填對嗎?開始填。填好的小朋友,請你想一想,表格中1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完整地說就是一串有4個紅果,誰能像老師這樣接著彙報下去?填對的請舉手。

紅果有幾串

1

紅果有幾個

4

師:你為什麼填得這麼快,這麼好?

生:用數的,用加法,用乘法。

請同學們接著看這個表格,1串有4個紅果,這裡面表示有幾個4?求一個4是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嗎?8是求幾個4的結果?怎樣列式?12呢?......你還能接著說下去嗎?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係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能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數。

教學難點: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後的簡單圖形。

教學準備:微視訊、微練習。

課前準備:1、將《平移與旋轉》微視屏釋出到班級QQ群,請家長督促孩子觀看學習。2、根據微視訊內容進行學習,並完成微視訊練習題。

課堂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根據微練習1、2、3小題的講評複習圖形的運動—平移。

2、匯入語:圖形的運動除了前面學的平移,還有一種圖形的運動—旋轉

3、出示課題:旋轉

二、新課學習。

1、在觀看微視訊,觀察圖中的物體運動。

2、小組探究:和昨天的知識對比,物體的運動有什麼不同

3、小組討論。

三、提升訓練

1、尋找身邊的平移和旋轉。

孩子們,我們的身邊還有那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生說。哪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旋轉?。

2、孩子們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師也找到了一些,你能準確地判斷出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還是旋轉嗎?(課件展示)

3、孩子們判斷得可真準確,現在想請一個孩子到黑板上來平移小汽車的卡片。老師先貼在黑板上,聽老師的口令,平移這張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確了,請你送給他掌聲,明白嗎?指任1名同學發口令,1名同學平移卡片。小結:細心的學生仔細觀察,我們每次平移後,物體的什麼有變化嗎?什麼沒變?想一想旋轉時呢?

4、課間小活動。

讓學生當小小設計師。拿出準備的學具,線和鈕釦。小組合作,設計鈕釦的運動方式。

二、 課堂作業。

通過學習,談談收穫。

三、課後作業。

尋找身邊的平移與旋轉事例,講給同學們聽。

板書設計:

平移與旋轉

平移: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方向運動,而本身的方向不發生改變時,這種運動現象就是平移。

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同一個點(或同一條直線)轉動,這種運動現象是旋轉。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建立邊的概念,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對圖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圍一圍、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在比較中逐步清晰

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形。

呈現:

1.第一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

要求1:其中有一個圖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樣,你能找到它嗎?並說一說什麼地方不一樣。

學生找出:

揭示:其他圖形都圍起來了,這個圖形沒有圍起來。

2.第二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要求同上)

學生找出:

理由:其他圖形的線都是直的,這個圖形有一條線是彎的。

揭示:直的線 曲的線 直線圖形 曲線圖形

3.第三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要求同上)

學生找出:

理由:其他圖形都有4條邊(4個角),這個圖形只有3條邊(3個角)。

揭示:三邊形(三角形)、四邊形

4.這些四邊形中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

認識一般四邊形。

揭示:四邊形家族裡除了有我們已經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行,還有其它的四邊形。

總結:剛才,找出了與眾的三角形。看的是什麼?

揭示:邊 角 科學家在研究圖形的時候,都要研究圖形的邊和角,看看他們的邊和角有什麼特點?

5.進一步清晰“邊”的概念

這個長方形上“邊”在哪裡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覺得邊是怎麼樣的?

直直的,平平的。

數一數,長方形、正方形有幾條邊?

6.畫一畫:

如果要在紙上畫一個四邊形,要畫出幾條邊呢?在白紙上任意地畫一個四邊形。

交流。選擇任意四邊形呈現。

提問:這是四邊形嗎?為什麼?

旋轉一下再問:那現在是四邊形嗎?為什麼?

7.找四邊形。

8.再次分類,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剩下的圖形再次分類:你為什麼這樣分?(板書:5條邊。6條邊)

分別取個名字。

揭示: 五邊形, 六邊形。

9.創造多邊形

像這樣的五邊形、六邊形你們以前見過嗎?

用小棒搭五邊形,六邊形

二、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圖形王國裡的幾個新朋友,它們是: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後我們看到一個圖形,怎樣判斷它是幾邊形呢?

三、課本練習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在掌握平均分兩種分法的基礎上,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2、通過操作,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等能力。

3、引導學生通過類推,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4、挖掘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難點:

1、有餘數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及解答方法。

2、有餘數除法兩種應用題餘數的處理方法.

教法學法:

1、突破重難點的方法:多媒體教學輔助教學突破法

2、“激趣”教法設計:直觀匯入法。

3、“樂學”學法設計: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手勢遊戲:( )裡最大能填幾?

2×( )<13 ( )×5<49 7 ×( )<48

9 ×( )<29 ( )×6<41 8×( )<52

4 ×( )<25 ( )×3<17

2、列式、計算,指明口述解題思路。

30個羽毛球,每6個放一盒,可以放幾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2)讀題後,啟發學生聯絡鋪墊孕伏中第2題(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並用豎式計算

(3)討論:除得的商“8”表示什麼?餘數“3”表示什麼?

(4)根據討論的結果,聯絡例3有餘數除法計算結果及答話的寫法,獨立解答課本119頁例4.

(5)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清商“8”的單位名稱為什麼是“袋”,餘數“3”的單位名稱為什麼是“個”.

(6)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餘數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時要注意橫式等號後面的餘數及單位名稱不能丟掉,寫答話時要按題意回答完整。

(7) 反饋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解題過程,重點強調計算的結果及答話應該怎樣寫。

三、鞏固發展

1.完成63頁的做一做第1、2題

《除法試商》

《除法試商》

3.(1)26裡面最多有( )3。

(2)27裡面最多有( )5。

4.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商,試試看。

《除法試商》

5、計算後,仔細觀察上下兩題,你發現了什麼?

46÷7= 28÷5= 74÷8=

7×6+4= 5×5+3= 8×9+2=

《除法試商》小結:除數×商+餘數=被除數

6、在 裡填上適當的數。

《除法試商》 《除法試商》 ÷ =6……1

只要除數比餘數大,就符合要求。

四、課後小結:

1、本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

2、試商時,你有什麼好的方法?

3、列好豎式,你是怎樣檢驗的?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發現乘除法之間的聯絡,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2、培養學生收集並處理資訊,進而利用相關的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發現,領略數學簡捷的思維方法和廣泛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數學模型。

難點:拓展對“除法意義”的理解、認識和運用的空間;對紛繁複雜的資訊進行恰當的選擇與判斷。

教學準備

1、實物投影圖片或持圖:(1)“小熊開店”主題圖;(2)“練一練”中的第1、2、3題。

2、與教學程序同步的配套錄音故事。

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在完成了“除法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設計的“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起始課。該教學設計以“小熊商店”裡的幾們顧客的問題為主要線索,通過以下活動實現教學目標。

1、創設“小熊開店”的問題情境,提出本節課的“橋樑”問題“買4輛坦克需要多少元”和核心問題“20元可以買多少輛坦克”。

2、自主探究,發現乘除法之間的聯絡,建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教學模型。

3、運用所建模型,解決相關的問題,並通過綜合練習,體驗數學的簡捷思維的優勢和廣泛應用價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熊今天起個大早,原來今天是它的店第一天開張.我們來看看小熊的店裡有些什麼?

1、出示“小熊開店”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2、學生從以下幾方面交流資訊:

(1)小熊商店的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

(2)來了哪幾位顧客?

3、播放錄音故事,提出重點問題。

(1)“星期天上午,小熊剛開啟店門,就來了三位顧客,小熊熱情地招呼它們:‘歡迎小猴、小貓和小狗光臨我的商店。你們想買點什麼呢?’小貓說:我想買4輛坦克,需要多少元錢呢?”

(2)此時學生很容易答出:5×4=20(元)或4×5=20(元),並解釋這樣列式和計算的理由:每輛坦克5元,買4輛要用4個5元,所以用乘法計算;再想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很快能算出是20元。

(3)大家形成一致性意見後,接著播放故事。

“小狗說:‘我也喜歡坦克,用20元錢能買幾輛呢?’”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學生圍繞“20元可以買幾輛坦克”這一關鍵性問題開展活動。

(1)獨立思考。

(2)小組內合作交流。

(3)集體彙報。

生:因為1輛坦克5元,所以可以5元5元地數一數:1輛5元,2輛10元,3輛15元,4輛20元。20元可以買空賣4輛。

想一想20元裡面有向個5,就能買幾輛。用除法計算:20÷5=4(輛)。

生:把20元每5元分1份,分成了幾份就能買幾輛。用除法計算:20÷5=4(輛)。

生:我們是用乘法口訣,四五二十,所以20÷5=4

2、深入研討。

怎樣才能很快算出“20÷5=4”等於幾呢?

學生回答後播放故事內容。

“機靈的小猴說:‘想乘法口訣“四五二十”,4個5是20,20裡面有4個5,所以20÷5=4,能買4輛。’”

從以上小貓和小狗買坦克的問題中,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討論後,從“乘除法的聯絡”和:“用乘法口訣求商”兩方面彙報。

充分交流後播放智慧老人的話:“我們可以用乘法口訣很快求出4×5或5×4的積,也可以用同樣的乘法口訣很快算出20÷5的商,因為乘除法的聯絡是十分密切的。用乘法口訣求商又快又準,真方便。”

三、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1、小猴的問題。

(1)繼續播放故事。

“小猴又說:‘你們的問題都解決了,再來幫我算一算吧。我有12元錢,如果買鉛筆盒可以買幾個?如果買皮球可以買幾個?’”

(2)學生經過思考,然後完成“想一想”中的第(1)、(2)題。

(3)解釋與訂正。

第(1)題:求12元可以買幾個鉛筆盒,就是求12元裡面有幾個4元,用除法算。12÷4=3(個),用口訣是“三四十二”。

第(2)題:求12元可以買幾個皮球,就是把12元每3元分成1份,分成幾份就能買幾個,用除法算。12÷3=4(個)

2、老師的問題。

買什麼東西正好用完24元?

(1)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桌聽。

(2)集體交流。

買4個布娃娃。24÷6=4(個);口訣:四六二十四。

買8個皮球。24÷3=8(個);口訣:三八二十四。

買6個鉛筆盒。24÷4=6(個);口訣:四六二十四。

買3個箏。24÷8=3(個);口訣:三八二十四。

3、大家的問題。

互動活動:在小組內相互提問、解答、並說明所用的口訣。例如:

(1)18元能買幾個布娃娃?

(2)20元可以買幾個鉛筆盒?

(3)買幾個風箏正好用完32元?

四、脫離“小熊開店”的情境,進行綜合練習。

1、“試一試”。

要求學生試著完成該題中的除法試題,提醒大家邊想口訣邊計算。

(1)學生試算。

(2)交流答案並說說所用的口訣。

2、“練一練”。

(1)小鳥回家。

出示該題圖片,學生讀懂題意:小鳥家的房頂上有乘法口訣,小鳥口中的卡片上有算式;算式與口訣對應連線,幫小鳥回家。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訂正。

(2)螞蟻搬家。

出示該題圖片,學生讀懂題意。

情境:螞蟻 要搬新家,需要用小車拉米。

條件:有27粒米,每隻螞蟻只能拉3粒。

問題:幾保螞蟻才能一次搬完?

思路引導。

把27粒米,每3粒分1份,看分成了幾份,就需要幾隻螞蟻。

看27裡面有幾個3。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與訂正。

(3)動物賽跑。

出示該題圖片,讀懂題意。

馬、鹿、羊賽跑,小老鼠當目線員。

要算完5道除法式題才能闖線,誰算得又對又快,誰就是冠軍。

學生分成3人小組進行活動,自主選擇所扮角色。

交流與訂正,為冠軍鼓掌祝賀。

如果時間許可,交換所扮角色,繼續比賽。

五、課堂總結。

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的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收穫和體驗。

六、佈置作業。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 經歷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 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 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做猜一猜遊,喜歡嗎?(喜歡)先來猜一猜老師拿的這個盒子裡有什麼寶貝?(學生猜)

二、先猜後證1

老師帶來了4個轉盤(逐一貼上在黑板上),如果遊戲規則是轉到黃色上老師獲勝,你會選擇哪個轉盤?為什麼會這麼想?

你猜的對不對呢?選現在我們就來實際轉一轉看看。

(學生爭先恐後要來轉轉盤,教師選一人轉轉盤,一人在黑板上記錄)

你發現了什麼?

(那種顏色的面積大,指標指到的可能性就大)

那麼你再猜一猜另外三個轉盤轉動後會使什麼結果呢?現在我們就分別來試一試看看是不是這樣。

(另外選學生來做實驗,並且進行記錄)

你發現實驗結果和你猜想的一樣嗎?

三、先猜後正2

請大家看第74頁上面的圖,先按你的猜想填一填。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現在我們就來通過實驗驗證一下,看看你猜想的是不是正確。

我們請三個同學來,一人搖箱子,一人摸球,一人記錄結果。

你發現了什麼?

(那種球多,魔道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箱子裡裝了2個白球和2個黃球,每次摸兩個球,會出現哪幾種結果呢?哪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呢?

現在我們就來實際摸一摸,看看結果會怎樣。

(另外請三人來摸球,一人搖箱子,一人摸球,一人記錄)

那種結果可能性大?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

其實,我們也可以用畫線法來判斷會出現哪幾種結果和哪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

(教師畫線講解)

 四、達標檢測

箱子裡有1個白球、3個紅球,每次摸一個球,會出現幾種結果?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摸到( )球的可能性小。如果再放入5個黃球,每次摸一個球,會出現幾種結果?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小。

 五、課末小結。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意圖:①創設情境,通過先猜想後驗證的辦法培養學生的訊息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讓學生把找到的規律銘刻在心;②通過實踐體驗數學和感悟可能性規律;③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④逐一體現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生成性、探究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做數學、玩數學和用數學的過程中經歷知識再創造的過程,使學生變得更聰明;⑤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幸福感和我要學的願望;⑥教學生用畫線法判斷時間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對本節課知識探究的拓展,為下節課《體育中的數學》的探究埋下了伏筆。

學生在課堂上表現非常活躍,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和快樂的探究。課末測評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都達到了學習目標,並且興猶未盡,都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悅。

不足之處:學生們特別興奮,探究深刻而練習量小了點。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認識近似數,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感。

3.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重點與難點

初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猜數遊戲:教師或學生指定一個4位數(不讓其他學生知道),學生猜猜是什麼數。猜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所猜數是否與目標數接近,猜中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圖畫和文字,讓學生讀一讀圖畫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參賽運動員的人數嗎?有什麼不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說一說“將近10000人”是什麼意思,“有9985人”是什麼意思。

9985這種說法特別精確,所以它是一個準確數。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較容易記住,10000是一個近似數。

(板書課題:近似數)

(2)讓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二年級同學304人,可說大約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麼數。

(304是準確數,300是近似數。)

這裡的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容易記住?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

(3)提問:現在同學們知道什麼是近似數了嗎?誰來說說。

小結:近似數是指大約是多少的數,也就是與實際比較接近的數。

2.日常生活中我們還碰到過哪些近似數?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近似數,體會近似數,體會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三、課堂作業

1.教材第91頁“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頁練習十八第4~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4

新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資料收集整理》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收集資料、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的例1和練習一的第1、2小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斷的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2、認識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學會與他人合作,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學會收集資料,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教學難點:能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新的學期開始了,學校要給同學們定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出示例1中的四種顏色。選哪種顏色合適呢?

生:選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

師:怎麼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學們中去調查一下。 生:全校學生有那麼多,怎樣調查呢?

生:我覺得可以先在班裡進行調查。

生:還可以現在組內進行調查。

師:你們真聰明,你們剛才說的調查,其實也就是進行統計。揭示課題:統計。要統計出喜歡每種顏色的學生人數,首先要進行資料的收集過程。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調查喜歡每種顏色的學生人數。

二、親歷統計過程,體會收集資料的形式和過程。

1、收集資料。

師:在這四種顏色中,你最喜歡哪種顏色?為什麼?

師:要想知道喜歡哪種顏色的同學最多?我們應該怎樣調查呢? 生:自由發言。

師:我們可以採用舉手、起立、畫“√”、“○”作記號等很多方式來收集資料。但是這些方式中舉手既快速又簡捷。

2

下面我們就用舉手的方式來進行調查。請聽規則:每個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每當老師說出一種顏色時,喜歡這種顏色的同學就舉手,好嗎?一個人能選兩種顏色或不選嗎?

生:不能。 師:為什麼?

生:如果選一種以上就重複了,而不選又遺漏了。

師:是呀,收集資料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無論採用哪種方式調查,都要做到不重複、不遺漏,也就是說你只能選擇一次。那好,現在我們開始舉手調查。

2、 整理資料。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通過舉手這種方式選出了自己喜歡的顏色了,老師也知道了,但是負責定製校服的領導還不知道,那該怎麼辦呢?

生:自由發言。

師:你們真會想辦法。那我們現在再舉一次手,在這張表中【出示統計表】

統計出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好嗎?

3

師:喜歡紅色的請舉手,請一個學生數出人數,老師記錄在統計表中。其餘三種顏色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統計。

3、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將統計後的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這種表格就是簡單的統計表。仔細觀察統計表。

師:你看懂什麼? 生:

4、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

師:是的,這張統計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學們最喜歡的顏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歡的每種顏色的人數。

統計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種資料的多少,同學們可以根據這些資訊分析和解決一些問題。下面大家就請你根據統計表中的資訊解決下面的問題。

(1)全班共有( )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應該把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全部合起來,即 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師:你真聰明,誰能解決第二個問題? (2)喜歡( )色的人數最多。

4

生:比較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19>9>8>6,通過對比得出:喜歡藍色的人數最多。 師:你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決最後這個問題嗎?

(3)如果這個班定做校服,選擇( )色合適。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

生:因為全班喜歡藍色的人數最多,所以如果這個班定做校服,選擇藍色合適。

生:但是全校選擇這種顏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適,因為全校學生不一定喜歡藍色的最多,應該再調查其他班級同學喜歡什麼顏色的人數最多,最後比較全校學生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最多,從而確定全校學生做哪種顏色的校服。

師:你們真的很厲害,會幫助領導分析並解決問題,相信學校的領導一定會採納你們的意見。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下面老師請你們用剛才學到的知識解決數學書第4頁練習一的相關問題,你們敢挑戰嗎?

1、完成練習一的第1小題。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角過渡到數學意義上的角;學生通過實物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通過設定從現實中找角、製作角等活動,加深學生對角的感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生自己製作角,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新的一天開始了,看,我們的校園多熱鬧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都發現了什麼?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雙槓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爺爺在修剪枝葉

……

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在這幅圖裡,也有很多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誰能說一說都是什麼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圓、球等)

二、講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師:同學們說得可真,這些圖形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課件出示園丁剪草圖)。你們看,園丁爺爺手裡拿著的剪刀,張開時就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圖形,(課件出示角)這個圖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們把它叫做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師:同學們看一看,除了園丁爺爺手裡的剪刀張開以後可以形成角,圖中還有哪些方現了角這種圖形呢?

生1: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鐘形成了角。

生2:老師手裡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2、初步認識角

師:(課件演示)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數學中我們怎麼來表示角呢?我們看(課件出示抽出來的角)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孩子們,現在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麼樣子的?

(生閉眼想角的樣子)

師:你能用手比劃一個角嗎?

(生用手比劃角)

師:同學們都很棒,現在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三個角,你發現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3、認識角各部分名稱

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角的尖尖的這部分是角的頂點,我們看一看,角有幾個頂點?

生:角有1個頂點

(生說師板書)

師:我們再看,這兩條線,我們把它叫做角的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角有幾條邊?

(師生共數)

師:角有幾條邊?

生:角有2條

(生說師板書)

師:這兩條邊都是什麼樣子的?

生:這兩條邊都是直直的

師:(指板書)現在誰能說一說,角有什麼特點?

生:角有1個頂點和2條邊(多找幾個人說)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角有1個頂點和2條邊,那誰能說一說這是這個角的什麼?(指課件中角的頂點)

生:這是角的頂點

師:這是角的什麼?(指課件中角的邊)

生:這是角的邊

師:同學們可真棒,這麼快就認識了角了各部分名稱,並知道了每一個角都有1個頂點和2條邊,那孩子們,你可以判斷出下面這些圖形哪些是角嗎?

(課件出示練習)

4、找生活中的角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有角,現在你能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呢?

5、折角

師:看來同學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都是愛觀察的好孩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稱,那你現在能用你手中的紙來找一個角嗎?

6、比較角的大小

師:剛才同學們都很棒,每個人都用紙折出了角,現在看,老師這也折了兩個角(出示課前剪好的實物)你們猜一猜,這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呢?

(生自由發言)

師:那到底哪個大,哪個小呢?我們來一起比較一下吧(師比較)

師:通過比較我們知道了這兩個角是一樣大的,雖然這個角的兩條邊比這個長,但角的大小並沒有改變。那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呢?我們看(出示活動的角)

(生觀察)

師:這時候的角比剛才大還是小?

生:比剛才大

師:這時的角比剛才

生:比剛才小

師:現在同學們想一想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呢?

生: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張口有關,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張口越小,角就越小。(板書)

師:與兩條邊的長短有沒有過關係呢?

生: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師:誰能說一說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生: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張口有關,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張口越小,角就越小。

7、畫角

師:同學們,我們知道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而是與兩條邊的張口有關,那你們想不想知道怎樣畫角呢?

生:想

師:現在我們看黑板

(師在黑板上畫角,生看)

師:在畫角時,我們要先確定頂點為,然後從頂點向不同的方面畫兩條線,也就是兩條邊。這就是一個角,你們想試著畫一畫吧?

(生在練習本上畫角)

三、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和角交上了朋友,誰能說一說你都有哪些收穫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