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圖案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8W

圖案設計1

一、中西方傳統圖案紋樣的解析

(優秀)圖案設計

(一)中西方傳統圖案紋樣的形態比較

隨著年代的更替,歷史的變遷,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審美觀亦隨之改變。審美及表現能力的提高,圖案紋樣的表現形式及其結構也呈現出多元化的風貌。形態萬千的圖案紋樣是一種視覺藝術,更是人類文化藝術的外在表現形式,反映審美情趣和人類願望的圖畫語言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歷史悠久,所創造的傳統紋樣形象特徵鮮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代表形態。春秋戰國時期的饕餮紋;秦漢在畫像石和畫像磚及瓦當上的幾何紋,米字紋,菱形紋,S形紋,三角紋,四葉紋,鳳鳥紋,雲紋;魏晉南北朝受佛教影響增添了許多蓮花、火焰、飛天等圖案;隋唐出現了散花與團花等不同組合方式。銅鏡上的花鳥紋,敦煌藻井上的卷草紋;宋代吉窯特有的木葉紋,遼瓷中的龍魚紋,邊角紋,曲帶紋,把蓮紋;明清裝飾紋樣繁雜,題材豐富,逐漸世俗化,大多寓意祥瑞,寄託人願。中國如此,西方也擁有自身的發展規律,縱觀不同時代的主導風格,裝飾圖案呈現由簡到繁,再由繁至簡的發展路線。比如,在古希臘時期,有著迅猛發展的鑲嵌工藝常常以簡單的幾何圖案裝飾地面,牆面甚至拱頂,其中最受喜愛的圖案是方形中雕琢一個圓形,複雜一點表現不過是用波浪形或彎曲形的線路畫方形,圓圈內加以裝飾設計;到了巴洛克與洛可可時期為了實現建築與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繼而在文藝復興之後的工藝美術史上出現了繁縟精緻、豪華壯觀、奢麗纖秀的裝飾圖案。無論是以實用為目的的巴洛克風格,還是帶有濃厚胭脂粉氣的洛可可風格,圖形本身的結構樣式都十分多變且嚴謹,富有曲線美。雖然過於華麗、繁縟、纖細,但圖案繁複卻表現到了極致,這種極致必然將西方圖案語言引向另一個方向,即近現代的抽象簡練,並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

(二)中西方圖案語言的異同

裝飾圖案根據語言特點分為簡單型別與複雜型別,即圖案紋樣的簡潔與繁複。從圖案語言的類別角度,中西方的傳統圖案有著相同之處。圖案的簡潔在中國的民間紋樣中多有體現。民間紋樣以某種模式進行抽象簡化,形成具有濃厚文化意識且獨特的文化內涵符號,如十二章紋、八寶紋樣以及一些其他吉祥紋樣等,而西方的簡潔存在於一些幾何圖形之中。講到圖案語言的複雜,中國在清朝時期為了體現室內裝飾風格的雍容,常以繁複的紋樣雕飾於隔斷與傢俱之上;再有唐朝的卷草紋,同樣也以一種複雜的圖案語言彰顯著華麗纖巧。那麼,西方圖案語言的複雜則非巴洛克,洛可可的裝飾圖案紋樣莫屬。從裝飾題材及目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則存在明顯的差異。中西方裝飾題材的不同主要歸根於中西方的裝飾目的及對空間本質的理解的不同。中國的目的是禮教世俗化與思想意蘊;西方的目的是宗教神化,裝飾美化。在空間本質上,中國強調“人居”,而西方追求“神居”。比如,中國常用“梅、蘭、竹、菊”作裝飾——梅之清白、蘭之高潔、竹之勁節、菊之傲骨,既淨化自身,又教化他人;在西方常將神話故事雕琢在建築表面,或繪於室內介面加以裝飾美化。

二、中西方的傳統色彩觀及尋找途徑

(一)傳統色彩

傳統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各種思想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而色彩本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本身並不具備什麼情感。只是與人有了接觸,才被賦予了人類的感情,性格,文化,政治等意識資訊。隨著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由於不同的國家,民族生存環境、民族心理、哲學思想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記錄著不同的人文特色、民族精神,反映色彩的時間性、空間性,表情的多元化。傳統色彩進而具備了象徵符號的性質,能夠引起人們內心對文化的反思。

(二)中西方傳統色彩文化

中國傳統色彩文化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世界獨有的“五行五色觀”,儒家“禮”“仁”思想指導下的色彩觀和莊子“道法自然”思想指導下的色彩觀。與五行思想相關的中國傳統色彩觀被稱之為“五色觀”。五行中所說“水、火、木、金、土”不僅對應著世界上五種相生相剋的物質存在,還一一對應五種顏色,分別是玄、赤、青、白、黃,指的是黑、紅、青(藍、綠)、白、黃,這五種基本原色,因其與“五行”之說相對應,而被作為色彩之正,也就是“正色”或“五色”乃色彩的本源,“五色”結合生萬物,故“五色”結合生百色。“五色”不僅與“五行”有著對應關係,並且與“五方”“五時”“五性”“五氣”“五聲”“五態”分別對應。即黑——水、北、冬、智、寒、呻、恐;紅——火、南、夏、禮、熱、笑、喜;青——木、東、春、仁、風、呼、怒;白——金、西、秋、義、燥、哭、憂;黃——土、中、長夏、信、溼、歌、思。西方國家眾多,不同的國家民族都有各自的喜好和傳統,難以總結出固定的傳統色彩,西方的聖誕節是其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聖誕三色”之說即紅、綠、白。其中白色在西方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代表著聖潔、高貴,唯美之意,是最純潔的顏色。紅與綠同時被西方各國偏愛,尤其是義大利將紅、綠、白定為國旗的顏色。除了這三種顏色,其他色彩則無定數,即便同一顏色在不同民族中的色彩觀也會不同。

(三)尋找傳統色彩的幾個途徑

掌握傳遞國家、地域和文化印象的配色方法是色彩混搭方法研究的第一步。中西混搭的配色方法其實就是歸納出能夠反映中西傳統文化,風土人情的色彩組合,總結起來可以有以下幾個途徑:第一,靈活運用能喚起不同國家、地域記憶的顏色。比如,綠色、紅色、白色的組合與義大利文化風格、料理顏色相匹配,這種源於義大利料理的色彩記憶,使人聯想到義大利的國旗配色,由此對義大利的相關記憶便自然復甦。第二,通過傳統服飾、國旗配色體現國家的文化和傳統。能夠體現國家、地域、文化的色彩,令人最先想到的是國旗的配色。如:英國的聯邦米字旗,美國星條旗,德國、法國、義大利的三色旗等。國家的配色都與國家、民族、文化的特色緊密相連,而傳統服飾的顏色、圖案、款式及本土民俗事物中的色彩要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因此可以從一些擁有濃厚風土人情的民族生活照片中尋找素材進行總結、歸納,運用於設計之中。第三,簡單直接地選擇各國傳統色的配色。在染色或者工藝陳設品製作過程中產生的,並在某個國家或地域經久不衰的色彩,可以被視為該國家、地區的傳統色。通過傳統色的表達,可以直接得到與該國家、地區的相關資訊。在染料發明前,自然界就已存在豐富的色彩,傳統色往往取自於草木、果實等動植物以及岩石礦物等自然物質,每個國家、地域的風俗習慣,自然界景色各不同,傳統色可以深刻反映國家、地域特有的文化。

三、傳統圖案色彩在中西混搭室內設計的運用

(一)實現中西方傳統圖案色彩融合的方法與原則

中西混搭設計是一種文化與藝術相結合的表現形式,而文化與藝術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中散發著各自的光茫,儘管不同地域的藝術都是對自然的.反映。地域的阻隔創造了豐富多樣的裝飾符號——傳統圖案與色彩,現如今先進的通訊裝置與交通工具的使用已經解決了地域相隔而造成的文化交流上的困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如同一次碰撞,而這“碰撞”出的室內裝飾決非是中西方不同詞彙堆砌的視覺盛宴,而是要實現不同文化的融合。實現不同文化背景下裝飾符號的融合,首先有必要發現兩種文化之間的互補因素,並進行借鑑、取捨和再創造,最終實現中西文化的融合。在中西方裝飾符號的融合方法上大致具有以下兩種:第一,裝飾符號的共生,指的是尋找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共同特點的兩種或相似的多種語彙,運用於室內空間,顯示追求中西文化和諧交流的審美目的。第二,裝飾符號的共融,指用同構、融合、創作,將不同詞彙轉化為符合同一秩序的符號體系,是中西方裝飾語言的再創造並在居住空間完美呈現。中西方傳統設計語言的重新組合,是居住空間設計新的時代特徵。混搭設計是對中西方傳統文化的尊重,使得中西方文化更加根深葉茂。值得注意的是傳統色彩的選擇上要遵守一定的原則:色彩的混搭選擇上要從整體感官表現入手,瞭解不同民族的色彩喜好。控制色彩的數量,若過多即便色調一致也會顯得混亂。因此通過以上三種途徑得到的色彩要經過羅列,合併,篩選出三種顏色以內的色彩。如,協調背景色,處理主色和點綴色的關係也就是說保持一種色彩清晰易辨,其他色彩處於從屬地位。

(二)中西傳統圖案色彩特質的利用

中國傳統圖案特點表現為在形態表徵上具有時間性,空間性且兩者合一,在意蘊上具有象徵性、寓意性、和諧性、多義性、符號性等。中國常利用這些屬性特徵裝飾介面,教化人心。中國利用傳統色彩的“五色觀”在用色習慣上表現為喜愛原色,中國人常賦予純正飽和且鮮豔的色彩以豐富的象徵與想象;以純色對比為主,喜好將對比互補的純色搭配使用,營造一種明快鮮亮的色彩效果;也有整體色調深沉厚重的。西方傳統圖案色彩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高貴典雅或清新淡雅或溫馨恬靜,色彩常以白色、淡色為主,若顯豪華富麗會用金、銀色作裝飾鑲邊。圖案紋樣的形態表徵多為柔美精緻,極具裝飾性美感。

(三)利用現代流行元素反襯傳統文化

中西混搭室內設計在融入傳統圖案與色彩慣用的表現方式,突出民族文化的同時,應與現代的流行元素相結合。把握流行趨勢的目的,正是利用時尚感的圖案色彩反襯中國傳統圖案色彩中的傳統文化。與世界的全球化發展背景下的流行元素結合使中西方傳統文化在融合的同時得到昇華,與國際審美標準並軌。

圖案設計2

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安排了平移以及利用平移進行圖案設計的內容;八年級上冊第十二章“軸對稱”安排了軸對稱以及利用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內容,並指出將平移和軸對稱結合起來,可以設計出更美麗的圖案。通過平移與軸對稱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圖案設計的知識與經驗,這些是學生運用平移、軸對稱、旋轉的組合進行圖案設計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交流等數學活動。學生在應用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在創造活動中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發散思維。

為此,本節課設計了以下六個環節:

1、知識回顧

教師將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通過模型逐一演示,幫助學生回顧圖形變換的基本特徵,為進一步從圖形變換的.角度辨析組合圖案奠定知識基礎。

 2、圖案辨析

再現了組合圖案的設計過程,使學生認識到圖形變換是圖案設計的基礎,圖形變換的本質是基本圖形的再組合,使學生能從複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並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能描述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

 3、圖案搜尋

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體驗到數學源於生活,而又作用於生活。

4、圖案設計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本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創造性地應用數學知識,學會與他人合作,集思廣益。

 5、成果展示

以學生為主,展示創作成果,欣賞並分析出其中用到的圖形變換。促進學生的交流意識,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相互協作,共享成果。

 6、反思小結

學生經歷圖案設計的過程,欣賞變換產生的美,體驗數學的美學價值,這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

本節課學生雖然有極大興趣,參與度很高,但是圖案設計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同學設計的圖案很有創意,圖形的組合很巧妙,包含的數學知識豐富,有整體美感,品味較高;但有的同學設計的圖案比較單調,缺乏創造性,就是簡單的應付式設計,建議老師要注意評價的方式,找出設計中的亮點,多表揚,多鼓勵。由於課堂時間和空間限制,學生很難完成較複雜的圖案設計,建議開展“圖案設計”比賽等課外活動。如我們開展了設計班徵的活動,表彰設計優秀的同學,將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在圖案設計時,讓學生如藉助計算機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有條件的話,應多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圖案設計3

崗位職責:

1、充分收集各個季度的面料輔料發展資訊,以提供給商品企劃作為每個季度做商品企劃方案的資訊輸入;

2、協助各個專案在公司總的商品企劃方案的基礎上,規劃各個專案的產品的面料開發方向及結構,形成專案可執行的商品企劃方案;

3、根據商品企劃方案,組織方案所需的面料保質及時提供給研發設計師;

4、及時將研發所需的面料輔料收集到位,並做好相關資訊的收集和整理,作好關於面料各項指標的`相關測試,處理研發開發所需面料的質量問題;

5、負責對現有供應商的考核、提升、淘汰、代表研發對公司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不斷提升整體供應鏈的水平。

任職資格:

1、本科以上學歷,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瞭解國內外紡織業的最新動態;

2、熟悉紡織、染整的各流程,對現有國內紡織面料的質量及工藝水平非常瞭解;

3、對面料行業及國家檢驗標準非常熟悉,並能對面料的物理指標提出一定的改進方法或措施;

4、英語聽、說、讀、寫流利,熟練運用辦公軟體。

圖案設計4

今天就說說名片的圖案在名片的設計中,圖案的設計是一個重要環節。圖案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名片的視覺效果,影響到人們對名片持有人及其所在單位的心理感受。

圖案在一張名片中有固定的職能

1、職能分類如下:

(1)吸引注意力,一個好的名片圖案設計不僅滿足畫面的構圖需要,還能很強烈的吸引人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持有人自我推銷的目的。

(2)傳遞名片持有者的職業特性及行業特徵。名片圖案的形式與色彩要反映名片持有者的職業特性及行業特徵。

(3)引導讀者把視線引至重要方案的誘導效果。

2、圖案的構成

(1)圖案的.漸變

單色漸變 在名片設計中運用單色漸變既可以保持設計的完整性又不失增強視覺的衝擊力。混色漸變 一兩種以上的色彩漸變,此畫面的效果較活躍,但應用時應注意色彩的強弱對比及構圖的比例分佈。形象漸變 取名片的標誌、廠名或經銷的產品,在上做淺色弱化、色彩漸變、大小漸變,形成更豐富的視覺效果。

(2)圖案的"對比與統一"。

圖案在名片中的作用是烘托主題、豐富畫面、提示讀者。所以圖案的設計既要注意對比又要完整統一。對比主要是指畫面的圖案與畫面的地,形成明顯的區別。統一是指畫的層次要分明,圖案的存在是使主題突出,構圖醒目,富於個性,同時不喧賓奪主。

(3)圖案的表現技法

依據名片的性格特點,給予圖案不同的表現技法。表現技法如下:形象肌理法 這種方法是,取與名片持有者行業有關的形象作肌理處理,形成有鮮明個性的圖案。形象攝影法 取與名片持有者行業有關的形象攝影圖片作各種藝術處理,形成具象藝術圖案。繪畫肌理法 這種方法表現出來的是抽象圖案,主要是表現各種繪畫的肌理效果,賦予名片強烈的藝術個性。如:油畫肌理法、刮刀肌理法、素描肌理法、速寫肌理法、水彩肌理法、國畫肌理法等。色塊平塗與名片紙底紋表現法。

圖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掌握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方法。

2、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設計圖案。

3、欣賞各種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看到這些生活中美麗的'圖案,你想說什麼?

3、揭示課題:圖案設計

二、探究新知

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

1 、提問:這個花瓣圖案是如何通過圖形A得到的?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3、小組彙報,展示各自的方法與結果。(彙報花瓣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基本圖形變換過來的?)

4、鼓勵創新。

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5、小結:

這朵美麗的花瓣圖案,原來是由基本圖形A,通過平移、旋轉、軸對稱的變換得到的。

6、提問:笑笑是怎樣把圖1變成圖2,你知道她是怎樣做的嗎?

三、動手實驗

1、練一練第1、2題。

2、小組合作設計圖案。

(1)作品展示。

(2)學生評價。

四、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圖案設計6

1、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2、能按要求把所給出的圖形補成以某直線為軸的軸對稱圖形,能依據圖形的軸對稱關係設計軸對稱圖形.

教學重點:

本節課重點是掌握已知對稱軸L和一個點,要畫出點A關於L的軸對稱點的畫法,在此基礎上掌握有關軸對稱圖形畫圖的操作技能,並能利用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來設計軸對稱圖形,掌握有關畫圖的技能及設計軸對稱圖形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先複習軸對稱圖形的定義,以及軸對稱的相關的質:

1.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摺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________,那麼這個圖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這條直線叫做 _

2.軸對稱的三個重要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出問題:

探索練習:

1.提出問題:

如圖:給出了一個圖案的一半,其中的虛線是這個圖案的對稱軸.

你能畫出這個圖案的另一半嗎?

吸引學生讓學生有一種解決難點的想法.

2.分析問題:

分析圖案:這個圖案是由重要六個點構成的,要將這個圖案的另一半畫出來,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只要畫出這個圖案中六個點的對應點即可

問題轉化成:已知對稱軸和一個點A,要畫出點A關於L的對應點A,可採用如下方法:

在學生掌握已知一個點畫對應點的基礎上,解決上述給出的問題,使學生有一條較明確的思路.

三、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練習:

1.如圖,直線L是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2.試畫出與線段AB關於直線L的線段AB.

3.如圖,已知△ABC直線MN,畫出以MN為對稱軸△ABC的軸對稱圖形△ABC.

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已知對稱軸L和一個點如何畫出它的對應點,以及如何補全圖形,並利用軸對稱的性質知道如何設計軸對稱圖形.

教學後記:

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掌握比較好,但對於利用軸對稱的性質來設計圖形覺得難度比較大.因本節課內容較有趣,許多學生上課積極性較高

圖案設計7

教學目標:

1、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重點難點: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學具:

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製作美麗的'圖案。

[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喚起學生製作圖案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後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通過再次欣賞花瓣圖案,觀察分析圖案的構成,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複雜圖形的過程,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彙報研究結果。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採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和操作相結合,分析圖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5、課件出示

笑笑能將線面的圖1變成圖2,你知道她是怎樣做的嗎?(同桌交流後回答)

6、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律。

三、設計圖案。

獨立完成書37頁練一練1題、2題。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感想?

2、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麼不足,今後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課後作業

小組合作設計圖案。

圖案設計8

本次課程是藉助圖案設計這門課程來嘗試一些教學方法,旨在找出適合中職生美術專業課堂教學最簡單有效的教學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本次課程分別對“主題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欣賞教學法”、“分層教學法”進行了一些教學嘗試和互動運用,其中“分層教學法”,最能體現出“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落到了實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了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的提高和發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全體性和個體性全面發展的特徵。使得教師在課堂中教得舒心、學生學得開心,教有效果、學有成果,老師和學生能共同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但是,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下面將這些問題和對策做一個分析總結。

首先要注意的是各層次是動態的變化,不要固定不變的。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經常會遇到對學生不瞭解或模糊難界的情況。因此教師在分層時應將學習狀況相近的學生歸為“同一層次”,使得他們的學習水平比較接近。同時,教學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和進步情況,分層是動態的`分層,有進步的學生可以晉升一個層次,學習態度不好且退步的降至下一個層次,激勵學生積極上進,逐步解體C層組學生,從而達到A、B層次組學生不斷擴大的目的。讓學困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特長生吃得透。

其次要注意的是不要公開劃分學生的層次分組。中職生的自尊心較強,心理、情緒變化不定。因此,教師在劃分各層次時要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學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分層次實施教學,也只能是教師心裡有數,是有目的進行的分層,但不能在公開的場合公佈學生層次,因為教師一旦在公開場合公佈了學生的層次差別,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失去分層次教學的積極作用和意義,適得其反。

最關鍵的是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感受成功原則。由於目前中職生紀律性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實施“分層教學法”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內在潛質,培養特長生,轉化學困生,很好地處理全體性與個別性的關係,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克服畏難情緒,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體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與學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

圖案設計9

一、校本教材分析: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龍是炎黃子孫的民族之魂,中國人稱自己是龍的傳人。我們把龍作為尊嚴和吉祥的象徵。到處都呈現龍文化,龍圖象、雕塑、彩繪等。這些地方資源對研究龍文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很好的課程資源開發。通過龍的文化和歷史的載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內化為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懷。熱愛家鄉、熱愛本土藝術的高尚情操。

二、教學目標:

1、應當知道

①、圖騰崇拜是龍的起源。

②、以龍為形狀和圖案的裝飾品與物品。

③、以龍為道具的活動舞龍、賽龍舟等。

④、圖案造型的基本元素及其原理。

⑤、青花瓷的有關知識。

2、應當學會:

①、廢舊紙杯、圓盤的再利用。

②、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③、顏料與水分的把握。

④、繪畫造型表現能力。

三、教學重點:

1、調動同學情緒,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2、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3、生活到處都有美,我們要去發現美、創造美。

四、教學難點:

如何把龍的形象設計、繪畫製作成青花瓷的藝術效果。使龍的形象有新的創意。家鄉的龍文化如何設計到作品中。

五、情感態度價值觀: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龍是炎黃子孫的民族之魂,中國人稱自己是龍的傳人,我們把作為尊嚴和吉祥的象徵。把龍作為文化和歷史載體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國家、民族,熱愛家鄉的'情懷。傳統藝術的熱愛與瞭解、繼承方面的教育。

六、學情分析:

學生以前學習了繪畫的有關知識,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家鄉的龍文化、龍的形象也很熟悉。很多學生平時就很喜歡畫龍圖案。對與龍有關的知識非常喜歡。

七、作業設計:

設計龍的形象在紙杯上或白瓷盤上,用青花瓷的顏色,表現龍圖案。

八、教法指導:

1、建立課堂氣氛

2、利用影像資料新課引入

3、建立學生交流的環境,激發創新想法和思路。

4、汲取知識、指導學生運用知識完成作業。

九、學法指導:

1、學生快速進入情緒,開始學習

2、汲取知識養分豐富作品,有創新點,內化為自己知識完成作業設計。

3、展評活動,學生的口頭表達清楚,說出作品的獨特之處。

圖案設計10

吉樣圖案是古人在理想主義的思想指導下,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徵等手法來表現嚮往追求美好生活表達趨吉避凶的內涵的一套完整的藝術形式。它以特有的藝術風格和民族語言,傳遞著人們美好的良願。研究吉祥圖案的文化內涵與表現特徵,目的就是研究其“意”與“形”。研究一種在變化發展中符合中國與世界審美需求的意、形組成形式。

一、吉祥圖案的文化意蘊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這是對吉祥圖案特徵的高度概括。吉樣圖案中形式美與深層意念相結合的表現方式為設計師提供了設計靈感。它於表層意義之外,還在深層隱含著另一些寓意,恰當靈活運用,使人有奧妙無窮之感。這裡所說的兩層意思雖不是完全相同的一樣事物,但大都是表層事物象徵裡層事物或理想意識,這個原則正好與設計的實質不謀而合。設計是一種整體化、系統化的創作行為,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設計思想與美的設計形式相結合的實現過程,而民間吉祥文化的特殊圖案形式可以說造就了中國古代的實用設計體系,是經過提煉的,大眾普遍接受的,承載著一定情感內容的圖形符號。吉祥圖案所傳達的內容和構成這些內容的意象無一不來自大眾的生活,它的存在與社會普遍流行的風俗和信仰有關,不取決於某一個人的喜好,它來源於大眾,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有著相當穩定的受眾性,其設計圖案的象徵性為公眾所周知。由於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普遍性,把它合理的運用於設計中,無疑會增強說服力和表現力。

二、吉祥圖案的表現手法

吉祥圖案是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圖符等進行設計造型而形成的。它以民間傳說及神話故事為背景,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諧音等手法.構成了“一句吉語一圖案”的表達形式,賦予其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著人們企盼幸福、長壽、喜慶等美好願望。因此它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表現手法很多。吉祥圖案主要通過象徵、諧音、比喻等表寓意手法來表現內容,如牡丹象徵富貴,石榴象徵多子,仙鶴、松樹、靈芝喻意長壽,龍鳳、麒麟代表祥瑞,盤長、方勝象徵綿延不斷,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最具代表性的龍鳳形象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物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形態。諧音是以相近或相同的讀音代表某些吉利祥瑞的含義,如以“蝙蝠”諧音“福”,五隻蝙蝠與壽桃,寓意“五福捧壽”;以“蓮”諧音“連”,以“魚”諧音“餘”,畫蓮花、鯉魚,寓意“連年有餘”。其它像“六(鹿)合(鶴)同春”、“吉(戟)慶(馨)有餘”,“三陽(羊)開泰”等皆是諧音寓意手法來表現。

三、設計中吉祥圖案的表現

在吉祥圖案中,“意”是人們迷戀其“形”的關鍵。不論古人還是現代人,對美好的事物都一樣地心存嚮往,因而傳統圖形蘊涵的吉祥意味,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雷圭元曾說過:“妙在具象與抽象之間是圖案的規律之一,是中國傳統圖案自古以來的一種慣性用的表現手法,是裝飾的需要。畫之美,在於似與不似之間,圖案之美在於具象與抽象之間。”[1]現在很多設計師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民間吉祥圖案作為創作素材,傳統的視覺形象不時出現在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標誌設計等上面,這無疑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如何更合理地從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化中吸取力量進行再創造。比如說,圓中有方的古代銅錢包含了豐富的設計理念和文化精神,蘊含著天圓地方、包羅永珍、矛盾統一的中國哲學思想,設計師靳埭強對中國的文化傳統有深刻的理解,選用天圓地方的中國銅錢的圖形作為中國銀行標誌的造型,既符合了銀行的商業屬性,又從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引申出中國銀行是面向全球的國際性大銀行。中國聯通的標誌就是採用了源於佛教的“八吉祥”之一的“盤長”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本意來體現聯通公司的通訊事業無以窮盡、日久天長的寓意。該標誌造型中的四個方形有四通八達、事事如意之意,六個圓形有路路相通、處處順暢之意,而造型中的十個空處則有圓圓滿滿和十全十美之意。無論從對稱還是從奇偶來說,整個造型都洋溢著古老東方的吉祥意味。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設計中運用吉祥圖案的表現手法是展示獨特民族風格的'重要手段。

雷圭元先生在《圖案基礎》一書中提到:“借鑑古人,借鑑外國,是提高自己圖案創作水平的途徑之一,要善於利用。”[2]例如日本,其設計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究其原因,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成功融合所形成的獨特的民族特色以及相容幷蓄的設計理念是造就日本設計崛起的關鍵。作為平面設計的形式本身,圖形化傾向一般比較明顯,民間圖案的應用,可在它們之間建立一種內在的聯絡,觀者可以從中領悟作品深層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點。因此,在設計此類東西時,離不開對周圍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認識,因為這些因素理應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平面設計的內在支柱。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體現民俗觀念是一種良好的創意設計方法,因為民俗觀念本身與廣大受眾的交融性,將有助於設計為眾多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時,設計中的民俗特徵不應單單從造型的角度來理解,也應對其深層的民俗基因進行把握,這樣設計出的作本站更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

四、結語

藝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不斷受到新科技與新觀念的衝擊而更新發展,它的內涵與精神是民族長期積澱的結果,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3]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有著輝煌的歷史,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裝飾性,因造型簡約、對比(下轉第144頁)(上接第143頁)強烈、形狀優美等特點而受到廣泛應用。因此,它能夠被開發成為中國平面設計可借鑑的資源寶庫。在理解透、把握準基礎上,通過對傳統吉祥圖案進行取“形”延“意”的再創造再設計,一方面使自己的傳統文化能得到較好的繼承和弘揚,另一方面,通過對西方現代設計的相容幷蓄的學習和模仿,逐漸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設計發展之路,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互借鑑、完美融合的民族特色才是我們所期望的。

圖案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圖案設計的活動,鞏固有關圖形的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進一步建立空間的觀念。

2、通過圖案設計,進一步熟悉圓規的使用技能,瞭解將圓六等分,三等分的方法。

3、認識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欣賞現實中的美麗圖案。 [能力目標]:

1、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口頭表達能力。

2、發展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及創作、欣賞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積極參與的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熟悉圓規的使用技能,瞭解三等分圓與六等分圓的基本方法。

2、難點:

在設計過程中,對圖案的基本構成進行有條理的分析,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媒體]:模型,小黑板,三角尺,圓規[教學過程]:

一、引入:

情景設計1:先出示一把三角尺,然後提問:“三角尺可以用來畫什麼?”,再出示一把圓規,再提問:“圓規可以用來畫什麼?你會畫嗎?”,再提問:“那麼,利用三角尺和圓規只能畫出簡單的一條直線或一個圓嗎?”(目的):以幾個簡單的提問引入圖案設計所需的基本工具,並且在此提醒學生用圓規畫圓時要注意確定圓心和半徑、為難點分散作鋪墊。

情景設計2:

給學生觀看自作圖案模型。 “同學們看,這兩幅圖漂不漂亮?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怎麼畫出來的嗎?其實,它們都是用直尺和圓規畫出來的,你相信嗎?”(目的):以生動,形象,直觀的圖案,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由此過渡到本節內容的`重點。

二、畫法探索

1、讓學生自己看書本P144頁的實物照片,讓他們相互交流、討論,按步驟畫出圖案。同學們自己畫畫看,看誰畫的又快又好”(目的):用鼓勵性的話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初步探索用圓規作一幅稍複雜圖案的方法,積累活動經驗。讓一個同學回答,是怎麼畫出來的?必要時教師可適當引導或幫學生組織語言表達。同時,教師根據同學講的畫法一步步在黑板上演示出作圖的順序與操作過程。

2、留幾分鐘時間給沒畫出來的同學繼續完成。同時思考3個問題:1A點位置對六花瓣的形狀有沒有影響?

2圖中六花瓣相鄰兩個頂點與圓心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根據圖中的方法,你能將一個圓六等分嗎?三等分呢?

三、操作實踐:

出示小黑板,先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並對小黑板上的圖案進行基本構成的分析。然後請一個同學用語言描述圖案的基本組成,同時,適當引導和補充得到作圖的幾個步驟與順序。最後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出圖案。學生在分析第二圖的構成時可能會遇到困難,不容易把圖案看作一個整體,容易看成一個個分散的三角形。因此,為了分散難點,在學生不會分析時,可將不著色的圖案與之對比,便於學生看清圖案的基本構成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圖案設計。一些看似很複雜,很精美的圖案大都是用直線和圓弧構成的。等分圓是我們設計圖案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重點。其關鍵在於我們畫的時候要會找圓心和半徑畫弧,找到弧與圓周的交點也就找到了等分點。相信大家掌握了這些基本的畫法以後,發揮你們的想象力,一定能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圖案。

五、作業佈置:

課本隨堂練習2~3。

圖案設計12

活動背景:

研一的生活充滿了無數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冀,文化衫承載著大家的各種青春情愫。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加強同學們對美和藝術的感知,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設計能力,挖掘同學們的創意靈感,給同學們的創意和青春風采提供一個展示平臺,也給同學們一個鍛鍊自己的綜合能力提供一個機會,更好地突顯特色,塑造形象,振奮精神,傳遞文化並增強學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為學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認同氛圍,現特開展徵集文化衫圖案設計活動。

活動目的:

1.本次設計的.文化衫圖案將盡可能製作成成品,給數學科學學院每人一件,供大家拍照紀念使用,留作研一生活的青春記憶。

2.如有可能可製成夏季文化衫和秋冬季印有文化衫圖案的服裝各一套,方便以後集體活動使用(如校慶,院慶,開學典禮,各類運動賽事,春遊等)

活動主題:

突顯國科大特色,塑造數科院形象,振奮學術精神,凝聚青春風采

活動組織及參與物件:

1. 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生會

2. 參與物件:中國科學院大學全體學生(個人或團體參賽均可)。建議自由組隊(或自己,或與好基友,或與女朋友/男朋友,或與室友組隊)進行設計。

活動時間:

1. 即日起至20xx年5月30日

作品要求:

1. 應徵作品應由文化衫設計方案(電子稿)、設計理念文字說明(可選)兩部分組成;

2. 文化衫設計方案需以電子設計稿形式提交。電子設計稿包括一張彩色設計圖稿(圖稿大小 為A4紙張規格,清晰度不低於300dpi,JPG格式)、一份設計原始檔(ai/psd/cdr等格式)、word格式的文化衫創意理念文字說明(200字以內,可選)。

投稿方式:

1. 設計方案以郵件形式提交至,郵件主題為“UCAS數學科學院-文化衫圖案設計徵集”。

2. 電子稿以郵件附件形式上傳,附件應包括作品要求中涉及的三項內容。

3. 郵件正文中註明作者院系、姓名、詳細聯絡方式等。

參賽作品評審規則:

1. 最佳人氣獎由網路匿名投票產生,得票最高的作品可獲獎。如有同票則平分獎金。

2. 一二三等獎由數學科學院的領導、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組成評審組進行評審,評選出徵集作品獎項,並頒發相應的獎勵。

創作宣告:

1. 應徵作品不得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2. 應徵作品應為原創,此前未以任何形式發表,不屬於公開作品,如涉及著作權、版權糾紛等法律問題,由應徵者本人承擔一切後果。

3. 應徵作品一經採用,著作權、使用權等歸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科學院所有,學院保留對作品進行修改和深化設計的權利。

4. 請作者自留底稿,所有徵集作品均不退稿。

5.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所有。

獎項設定:

1. 一等獎一名,獎金人民幣1000元。

2. 二等兩名,獎金人民幣300元。

3. 三等獎兩名,獎金人民幣200元。

4. 最佳人氣獎一名,獎金300元。

5. 參選者幸運抽獎:預計共200元,以微信紅包等形式發放

圖案設計13

一、學習目標:

1、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2、能按要求把所給出的圖形補成以某直線為軸的軸對稱圖形,能依據圖形的軸對稱關係設計軸對稱圖形。

二、學習重點:

本節課重點是掌握已知對稱軸L和一個點,要畫出點A關於L的軸對稱點的畫法,在此基礎上掌握有關軸對稱圖形畫圖的'操作技能,並能利用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來設計軸對稱圖形.

三、學習難點:

掌握有關畫圖的技能及設計軸對稱圖形是本節課的難點。

(一)預習準備

(1)預習書128~129頁

思考:如何作軸對稱圖形

(2)預習作業:

補全下列圖形,使它成為軸對稱圖案

(二)學習過程:

軸對稱的性質:在軸對稱圖形中,

(1)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_______。(2)對應線段_______,對應角_______。

1.下圖中給出了圖案的一半,虛線是這個圖案的對稱軸.

(1)你能猜出整個圖案的形狀嗎?(2)畫出它的另一半,證實你的猜想.

2.如圖,直線L是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3.把下列各圖補成以L為對稱軸的軸對稱圖形.

拓展:

1.根據下列語句,用三角板、圓規或直尺作圖,不要求寫做法:

(1)過點C作直線MN∥AB;

(2)作△ABC的高CD

(3)以CD所在直線為對稱軸,作與△ABC關於直線CD對稱的△A′B′C′,並說明完成後的圖形可能代表什麼含義。

回顧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已知對稱軸L和一個點如何畫出它的對應點,以及如何補全圖形,並利用軸對稱的性質知道如何設計軸對稱圖形。

圖案設計14

教學目標:通過充分的視覺素材資源的展示與交流,使學生感受二方連續圖案的藝術美感,初步瞭解其藝術特點及生活中的實際作用。通過本課的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電腦工具借用或自行設計單獨紋樣,並運用複製、貼上等方法組成二方連續圖案,體驗運用電腦工具進行創作活動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提高Word軟體操作能力。通過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及使用電腦的興趣,使他們進一步體驗通過電腦開展設計實踐活動所具有的技術優勢。通過欣賞及運用電腦設計連續圖案,提高學生的資訊及藝術素養,感受藝術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使他們養成善於美化生活的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瞭解二方連續圖案的知識,並能夠運用Word繪畫軟體創作出簡單的、具有裝飾性的二方連續圖案,體驗通過電腦工具進行設計創作的過程。

教學難點:創作出具有裝飾性的、形式新穎的二方連續圖案作品。

教師準備:資訊科技裝置、教學課件及為學生學習提供幫助的各種學習資料等。

學生準備:各種與二方連續圖案有關的素材。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出示一塊印有美麗花邊的方巾或一個有花邊裝飾的其他物品,讓學生觀察。

看實物找花邊。

通過實物直觀地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說出感受。

交流二方連續圖案給人帶來的藝術感受。強調二方連續圖案的裝飾美感。示二方連續的概念。(課件或教科書)

認真看文字,並讀出文字內容。

初步瞭解二方連續圖案的概念。

二、欣賞課件。

在圖片中請你找出二方連續圖案在哪裡。

如:花瓶、坐墊、地毯、書籍、服裝、包裝盒、房屋等。二方連續圖案廣泛地應用於建築、衣物、日用品、書籍等的裝飾美化方面。

小結:人們很早就利用各種各樣的花邊來裝飾身邊的事物,使它們變得非常美麗。

根據保件提供的內容,找出物品的二方連續圖案。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有二方連續圖案裝飾的物品。

通過來自於生活的素材,讓學生認識到二方連續圖案有廣泛的用途。

組織學生討論二方連續圖案的有關知識。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條美麗的花邊是由什麼組成的?(課件)

它們都是一種圖案的重複排列,我們用箭頭來表示出它們排列的規律。

觀察並說出花邊是由一種圖案的重複排列組成的。

讓學生找出二方連續圖案的創作規律,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奠定基礎。

指導學生初步認識幾種構成形式。

二方連續圖案的形式可分為:(課件)通過課件演示二方連續圖案的散點、折線、波線、綜合等構成形式。

觀察課件內容,理解淺顯的二方連續圖案的構成知識。

初步瞭解二方連續圖案的構成知識,為突破教學難點提供幫助。

總結知識,引發質疑。

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二方連續圖案花邊,對於它們你還有什麼不懂的或是想要了解的嗎?

學生自由提問,說出自己的見解或疑惑。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想法或者疑惑,體現教學的民主性。

輔導上網。

學生檢視校園網有關二方連續圖案的網頁內容,自主探究相關內容的知識,並通過校園網的`BBS論壇進行合作學習。

通過網路進行自主式學習,蒐集有關介紹二方連續圖案的文字和圖片,加以學習和整理,並通過BBS論壇與其他學生進行知識和問題的交流。

利用網路進行自主式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教學的難點問題。

組織學生彙報自己通過網上學習獲得的知識,如二方連續圖案的構成形式,有什麼新的想法及生活中的應用等。

彙報學習成果,對二方連續圖案的概念和它的構成形式進行總結,說出自己的設計想法。

通過自主探究式學習和網絡合作學習,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加深對二方連續圖案的瞭解。

指導學生電腦操作的方法:

1.複習插圖圖片的方法。

2.指導學生學會簡單的處理圖片的方法(可以結合Windows圖畫工具進行影象處理)。

學生進行學習與實踐練習活動。提高學生電腦操作能力。

三、佈置實踐活動的內容。

設計或利用一個單獨紋樣進行二方連續圖案的創作,為我們班的板報或中隊小報設計美麗的花邊。

根據作業要求,在電腦上設計一個美麗的二方連續圖案的花邊。明確作業要求,以任務驅動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行個別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學生自己設計或從老師提供的資源中選擇一個單獨紋樣進行二方連續圖案的創作活動。

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使他們順利完成作業。

四、課堂小結。

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總結這節課學到的知識,並通過BBS填寫問卷(內容可以是二方連續圖案的定義、有幾種組織構成形式、你還有哪些想了解的知識等等)。

學生說說對作品的感受,如圖形、顏色、排列方式等。再次感受二方連續圖案帶給生活的美感。通過BBS填寫問卷。

圖案設計15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中,我主要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學生經歷了“欣賞(陶醉)→探究(深思)→創作(表現)”這樣一個過程。這一節課教學後,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一種任務和負擔,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充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教學伊始,在學生眼前呈現四幅充滿生氣而美麗的圖案,讓學生在欣賞之餘心靈受到震撼,不但感受到它們的外在對稱之美,而且感受到它們的深刻內含及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受到生活需要美、世界需要美,從而內心產生一種情感需要。其次,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慾望,喚起學生製作圖案的興趣。

其次,教學時,讓學生在欣賞之餘,感受到這些複雜、對稱圖案是有一定規律的。並促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去探究、去發現這些美麗的複雜圖案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而得到的.。從而使學生獲得對稱圖案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學會探究學習。

再次,教學時,多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因為實踐是發現知識、獲取知識的源泉。學生在運用平移、旋轉、對稱現象進行設計複雜、美麗對稱圖案的過程中,不但進一步感受到對稱圖形的美,而且提高設計能力,發展審美意識、創新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本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在欣賞圖案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運用平移、旋轉和作軸對稱的知識設計圖案的操作過程中,讓自己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知識應用能力、與同伴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體驗了動手、動腦、與同伴協作的樂趣,並在操作學習中發展空間思維能力。課件演示,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