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設計》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8.28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什麼設計》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設計》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對於我來講,彷彿是經歷了一場關於世界觀的革命。有很多時候都感覺是為了活著而生活,每天的設計也僅僅是工作而已,但是卻又不甘心,曾經那個想改變世界的人變得如此平庸。所以一直都不曾放下內心堅持,將許多人和事都拒在門外,做著自己與眾不同的樣子。最後才發現我根本不瞭解這個世界,不深入瞭解不理解“人“的特性又如何為人設計。書中的兩位老師簡單的談論,說著自己的見解,相同而不同。我們可以創作可以改進,用以傳承我們的精神。

就如同書中所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在拓展感官上的“世界地圖“。設計師很多時候都用自己的感知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將這些感知換成認知,成為本身,再反饋到設計作品當中傳達給大眾。這個過程美妙而充滿驚喜,所以不停止對事物的好奇,體悟世界的樂趣,融入生活感知生活才能更好去成為設計師。

理解設計

關於“設計“這個詞的定義,有過很多理解,但沒有最正確的答案。而在這本書中的理解卻有著不一樣的視角,感覺很有新意卻又很有道理,引導著人們的深思。

書中對於設計的理解大意為:設計是創作智慧和想象的容器,我們設計的是容器,不僅僅是物質的,特別是精神的容器。在我看來,想象的來源不是像棍子那樣的物質性的東西,而是像兩手之間存在的空間那樣虛無的東西。我希望自己設計的是思想的工具和想象的載體。從事“精神“的設計就是要在人腦中產生東西。”物質不過是它的痕跡而已”。

設計是一次關於視覺的博弈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內心裡就產生了一種設計一定要與眾不同,視覺一定要震撼人心的信條。或許這樣可以在短時間裡讓我的作品出眾,但是現在想來卻著實缺少了關於精神關於本質的思索,任何的設計都不是曇花一現的,是能夠長久記憶在人們心理,除了要有好的視覺,更多的是這件“器物”所包含的意義,無論是傳達商品還是事件都更能有好的效果。

成為解釋的專家

設計說明有多重要,想象每個做設計的人都懂。告訴別人作品的含義,參考的目的,以及關於他人提出意見的迴應,這些相信很多人覺得比做設計更加難,所以學會表達和溝通有重要。

設計要全方位地使用自己的大腦。設計師這個職業的特徵,就是要思考非常難解釋的問題,思考至今沒人想過的問題,向人們提出建議。為了讓大家正確地理解自己地想法,最好隨時準備好能準確表達地話語。如果不想被一些瑣事牽絆,就要學會準確表達。資訊觀點的準確表達。對於設計師來說,溝通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有效的溝通更是重要。對於客戶講解作品,要清楚明確設計的目的,達到的效果,長期性的結果。而對於委託則要講清楚原因,怎麼做,做什麼,什麼時候做什麼,所以具體的要求更能促進專案的成功。

關於簡單

越是簡單的東西,普普通通也是我最終的理想。因為我覺得,人們之所以會認為普普通通,是因為人工製成的東西,都能夠還原到自然的法則中去。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工。

簡單就是經過反覆的刪減,最後剩下的東西。真正的'簡單,就像物體本身能散發出靈氣一樣,具有非常大的力量。

簡單的就是本質,太過複雜的裝飾,不如簡單明瞭的體現主體。如今的我們不需要各種花紋來貼無聊的標籤,不需要太多色彩來吸引注意,僅僅簡單的突出本來的事物就是最為成功的設計,接受白的世界,阻止自己想要新增的衝動並不容易,所以學會去理解簡單,感受空的美。

設計的樂趣

這樣將想象中的東西變成實物的瞬間,是設計過程中最快樂的時刻。

我想這是大多數設計師的快樂了吧,看著自己設計的作品出現在實際當中,那種被認可的感覺真的無比美妙。而能夠做出實物的設計,無疑是成功的,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設計作品的出現,對於設計師來講是最好的肯定。

全書用對話的方式來回答“為什麼設計”,這個問題,我想即便沒有答案,也有了對於設計更多的信心與堅持。關於設計是設計“器物”,重要的是精神的設計,這兩點是我記憶最深刻的觀點。設計不是“創造自己喜歡的東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