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語文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3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語文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培養學生對辨析的關鍵資訊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通過對課文的主幹部分內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關注周圍事物以及探究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現代建築的變革發展,理解大師的科學思想,培養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劃分文章層次,培養學生對辨析的關鍵資訊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辨析的關鍵資訊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匯入

你所知道的中國傳統建築有哪些?並能說出它所代表了中國建築的什麼特點。(學生口頭表達)

二、課堂流程:

1.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樑思成以及科普文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學生站起來口頭表達,需要補充的話則邀請學生進行補充)

過渡語:那以上這些觀點都是我們自己對中國建築的感性的、零散的、直白的認知,那麼今天我們將帶著科學的、理性的、整體的眼光來看一看,在樑思成這一偉大的建築家,他的筆下,中國建築有何特徵。

2.出示PPT中的學習目標。

3.整體感知。快速瀏覽課文,並給文章劃分出層次,並組織語言概括段意。(3分鐘左右,2分鐘學生展示,教師點評。)

4.細讀文字。“一篇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那麼你認為這篇文章的標題中的中心詞是什麼?”“那麼我們的研讀重點就放在了文章的第二層。接下倆我們將要仔細品讀第二部分的文章內容。

5.小組合作討論。每個小組按照順序,分析自己的特徵,並用自己的話歸納概括其特徵是什麼。(學生板書展於後黑板。)

6.那麼這九大特徵能否調整?並說出你的理由。

教師點撥:文章的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三、課堂作業

用你自己的話按照文章中你所學到的寫作順序介紹你的學校。

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讀寫6個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理解重點句段,聯絡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夠感悟到作者所表達的育人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介紹種樹的經驗、道理和方法僅是一個比喻,其目的是為了說明育人之道。

三、教學過程

(一)課程匯入

1.寫課題、讀課題,引入:這是一種樹的名字,它生長在熱帶雨林地帶。今天,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看一看。開啟課本,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錯的地方重新讀,讀完一遍後舉手示意。

2.反饋:

(1)新詞認讀要求:正確、響亮

(2)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個字的寫法?

(3)讀到“優雅自在、勃勃生機”這兩個詞,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景象?

(二)整體感知

提問:同學們,課文中的種樹人,他種樹的方法與你想象中的一樣嗎?默讀4~11自然段,找一找他是怎樣種樹的?作者看到後的心情又是怎樣的?用波浪線劃下來。

1.朗讀出“奇怪”:

誰來讀讀第一句?種樹人這樣種樹,你想讀出怎樣的語氣?其他同學仔細聽:他有沒有讀出“奇怪”?是怎麼讀出“奇怪”的味道的?

帶著這樣的韻律與感覺,請大家試著把所有的句子連在一起讀一讀,你注意到作者內心的變化了嗎?

2.理解明“奇怪”:“奇怪的是,他來的天數並沒有規則,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作者一次比一次更奇怪,他在奇怪些什麼呢?你能用自己的話簡練地來說一說嗎?

(三)精讀課文

1、聽了種樹人的話,作者想到了什麼?

2、質疑:這段話中,也有兩個“不確定”。這兩個不確定你又是怎麼理解的呢?

3、面對大自然的不確定,桃花心木是怎麼做的?面對人生的不確定,人又該怎麼做?

4、你知道哪些遭遇人生的不確定時,能夠經得起考驗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

除了這些名人,你或者你身邊的人,可能會遇到哪些不確定呢?又該怎麼做呢?

(五)小結作業

假如你就是如今長成大樹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說些什麼?請同學們課後寫成一篇讀後感,下節課我們一起交流交流。

四、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鳥的天堂》教學設計篇二

學習目標:

1.認識“漿、耀”等14個生字,會寫“隙、暇”等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應接不暇、不可計數”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描寫最美的或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激發熱愛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激發熱愛自然的情趣。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鳥、樹的詞語。

2.製作大榕樹,百鳥飛翔和畫眉的課件。

3.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出示“天堂”,提問:這個詞常常用來比喻什麼?(比喻羌好的生活環境,沒有煩惱,只有快樂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鳥的天堂”指什麼?

二、出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初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交流:你喜歡讀哪一節?

教師相機出示學生感到陌生或困難的詞語:

縫隙、顫動、應接不暇、靜寂。

三、精讀大椿樹部分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圖文對照:欣賞圖畫(課件——大榕樹),把能表示榕樹特點的詞寫到黑板上,可以從課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詞來概括。

3.我們來看同學們所寫的詞,有不合適的嗎?井把它劃去。

4.大榕樹的這些特點,都交叉地寫在課文第七、八自然段,現在老師只要求你們通過自古的朗讀,把這些特點表現出來,你先自己試試。

5.指名讀。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3c5L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

(1)你為什麼這樣讀?

(2)“垂”寫出榕樹最與眾不同的特點,獨木成林,盤根錯節。

(3)“枝上生根、不可計數”寫出榕樹很奇特、很壯觀的景象。

(4)就讓我們把奇特、壯觀、美麗的榕樹朗讀出來。

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5)讀了這句話,你最喜歡哪裡?為什麼?

(6)看著這一切,作者被榕樹的勃勃生機震撼了,產生了聯想,請你再讀這一段話,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聯想到的?

(7)這麼美的大樹,這麼美的語言,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

(8)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大榕樹這一部分。

(9)把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第二課時

四、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匯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大榕樹的奇特、美麗。其實在這棵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小鳥。第二天清早,我們又來到這裡,有幸目睹了百鳥歡騰,群鳥紛飛的情景,你們想看嗎?點選課件——百鳥紛飛圖。

五、精讀寫鳥部分

1.請大家靜靜地看,仔細地看,你感受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2.老師指圖,你看這隻鳥在幹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那麼巴金爺爺是怎樣把百鳥歡騰寫出來的呢?

出示課文,請你想一想怎樣讀才能表現這種場面?

(1)讀好的,老師馬上說:老師感覺到你剛才這裡的短句子讀得特別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說說你為什麼這樣讀嗎?

(2)讀不好的,老師說:老師覺得這句子寫得很特別,你看都是兩個字兩個字的短句組成,你想想怎麼讀才能讀出韻味來。

(3)師讀後,師點評:

對呀,大大小小,各種顏色,還用了四個短句子就寫出來了,讀起來多有節奏感啊,就像剛才同學說的像跳舞似的。好,現在你能讀好了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讀好的。

(4)13小節呢?你能讀出“應接不暇”嗎?好,試試看。

4.剛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讀出了小鳥的歡樂,小鳥的歡騰,那麼,小鳥們為什麼如此的快樂?如此的開心呢?

5.聯絡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談。

6.師接著說:是啊,你的意思老師明白,繁茂的大榕樹給了小鳥一個舒適美麗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樹懷抱裡的小鳥,它們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沒有敵人,沒有威脅,沒有爭吵,只有快樂,只有自在,只有歡樂,只有幸福。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小鳥因樹而可愛,樹因小鳥而充滿生機,你感受到了嗎?(齊讀第十三自然段)是啁,樹離不開鳥,鳥離不開樹,所以,畫眉時常引歌高唱,站在樹枝上唱起了婉轉動聽的歌呢!看圖——點選畫眉圖,你想想畫眉會唱些什麼歌呢?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抄寫句子,積累語言

把描寫優美的語段抄寫在作業本上,並背誦。

六、拓展練習,讀寫結合

“鳥的天堂”現已成為一處瀏覽勝地,根據課文內容和蒐集到的資料,寫一篇導遊詞。

七、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春曉》教學設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5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背誦並默寫課文,學會學習一般古詩。

2.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引導生看圖,讀詩、品句進行總結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詩意,懂得愛惜春光。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

四、教學過程

1.匯入: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學生結合實際自由說)。

引出課題:春曉。

解題:解釋“曉”的意思。

2.整體感知:

(1)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連貫,注意讀準下列字音:“覺”是多音字,在詩中讀jué,啼是二聲。(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2)指名說說詩中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邊讀邊思考)。

3.細讀課文

結合插圖與實際理解前二句詩。

(1)這兩句詩大致寫什麼意思(看圖自悟,討論)。

(2)你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提示學生根據所查字義來分析)充分想象。

(3)結合討論,具體理解字詞。

(4)邊讀邊看文中插圖,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仿照上面兩句的學習方法,讀講後兩句。

4.再讀課文,準確把握。

指導朗讀:啟發談話:多美的春光啊!我們應帶著什麼感情朗讀這首詩呢?

(1)確定讀詩情感(讚美、喜愛);

(2)自己試讀;

(3)和同學交流;

(4)指名讀,讀讀評評,並配樂朗讀。

5.拓展延伸:古詩中,描寫春天景色還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古詩?說一說大家自學一下,如《詠柳》(學生自學,師點撥)

五、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篇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瞭解寓意。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鳥和青蛙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本課生字詞,並能正確讀寫。

難點:初步理解寓意,懂得人要開闊眼界,不能目光短淺。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誦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溫故匯入

根據之前所學過的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引入今天要講解的課文主人公——青蛙。學生交流之前對青蛙的認識。教師點評總結,從而引出課題。

(二)新課講授

1.初讀美文,整體感知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重點講解”“際”的讀法,“觀”和“沿”的寫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導學生理解“無邊無際”“大話”的含義。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由發言對青蛙和小鳥的看法,教師相繼指導點撥。

2.精讀美文,品悟表達

(1)學生再讀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找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體會青蛙和小鳥的的不同語氣,學生嘗試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點撥。

(2)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你想學習文中的青蛙還是小鳥,學習了本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三)鞏固總結

1.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假如文中青蛙跳出井底會對小鳥說什麼。

2.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和體會,教師適當總結補充。

(四)作業佈置

課下蒐集其他的寓言故事,下節課分享給同學。

五、板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作者簡介和背景介紹瞭解作者的經歷及作品風格。

(2)。通過閱讀文字掌握重點的基礎知識。

(3)。通過閱讀分析理解散文“行散神不散”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前預習並查詢相關資料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掌握收集資訊的方法。

(2)通過閱讀文字學習作者用素樸幽默的語言配合表達主題。

(3)通過分析作者圍繞主題選材、組織材料,培養學生的散文寫作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並學習身處逆境而泰然自若的心態,面對困境仍樂觀的精神。

(2)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聯大師生“不在乎”的人生態度從何而來。

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如何圍繞主題選材,用幽默素樸的語言配合表達主題。

2、理解使聯大師生面對轟炸警報表現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蘊,使汪曾祺先生對空襲的恐怖有如此詩意的感受和描繪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使聯大師生面對轟炸警報表現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蘊,使汪曾祺先生對空襲的恐怖有如此詩意的感受和描繪的原因。

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引導學生品讀文字—討論探究—思考總結—作業鞏固,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想:《跑警報》是篇感性散文,具有感性散文的無拘無束,率性自由的風格。文章所選取的材料很多,有些似乎與主題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這樣就會讓學生覺得文章雜亂無章,而且非常隨意。他們會認為原來這樣亂寫也能算是好文章,會進行模仿,想到哪寫到哪,寫得不倫不類。因此,要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瞭解文章的眾多材料的情感基調和主題一致,並且是圍繞主題進行組織敘述的,以及作者組織篇章的別具匠心。培養學生自讀文章自己分析的'能力。在程度較好的班級,充分預習後,一課時即可,程度差一點的班級可用兩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匯入:

同學們,假如現在是戰爭年代,傳來連續不斷的警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躲、藏、逃等)那麼我們一起回到三十年代,看看西南聯大的師生是如何面對警報的?

二、品讀文字

問題1:快速閱讀文字,尋找西南聯大師生面對警報的表現,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態或性情或精神風貌,並加以概括,用詞不能重複。

(本題設計目的:化繁為簡,理解文字內容;培養學生的體悟能力;培養學生概括能力;訓練學生的直線思維)

參考答案:下列內容順序和部分詞語均可調換。詳細內容參閱課文。

1、雷海宗先生:背得很熟,每次問“我上次講到哪裡了”,然後滔滔不絕地講解……女學生筆記記得比較詳細:“您上次最後說:‘現在已經有空襲警報,我們下課。’”

我們從這一問一答中,看出了一種風趣幽默:風趣在雷先生的的大師風範,博學隨意;幽默在女學生記筆記的詳細與速度以及答非所問。更重要的是巧妙引出昆明的空襲警報之多,表現出師生面對警報從容不迫的精神。

2、馬姓同學跑警報:背壺水,帶點吃的,夾一卷溫庭筠或李商隱的詩,太陽偏西,估計日本飛機不會來,才慢慢回來。

從中看出他悠閒愜意,從容穩重,該幹啥就幹啥,只不過換了個地方看書,空襲來臨,我自巋然不動。

3、侯姓同學:正在聽課,忽然跑出去扯嗓子喊:“現在有預行警報,五華山掛了三個紅球。”

從中看出他的敏感,久經空襲已成預報大家。

4、馬幫:細緻介紹驛道、馬鍋頭和吹口哨的吹法及呈貢調的內容,看似與跑警報無關,實則體現了堅韌樂觀的民族精神。不惜筆墨對馬鍋頭的裝束進行了詳盡的描述,馬幫押運面對沿途的艱難和不測卻是如此的沉穩、樂觀,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民族的“不在乎”精神。

5、西南聯大的學生見到預行警報一般是不跑的;選擇的地點特舒適(見文字中馬尾松林的描寫),詳細介紹“丁丁糖”做法和吃法,讓我們覺得這更不是躲警報,倒像是有點空閒體味生活,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

6、與空襲警報有關的小山溝,防空洞上的兩幅對聯,一語雙關,妙筆生花,更讓我們體會到西南聯大師生面對警報的閒情逸致,浪漫情懷,借漢語的妙處把西南聯大師生面對艱險從容不迫、堅韌樂觀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7、看書、閒聊、打橋牌,從不倉皇失措,讓我們體會到西南聯大師生對小日本的蔑視:小樣,玩玩你。

8、談戀愛,侯生送傘。越讀越覺得不是在躲警報,此情此景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浪漫,養眼,有情調,有騎士風度,憐香惜玉,溫馨感人。

9、不跑警報的:羅姓女生洗頭,鄭姓男生煮蓮子,如此鎮定自若,神定氣閒,風雨不動安如山,令人驚歎不已,五體投地!

(以上內容,一定要讓學生自己體味交流,老師做好引導工作,穿插相關文史知識,並注意板書要點,為後面體味散文特點及主題做好蓄勢工作)

問題2:同樣都是跑警報,他們的表現、精神風貌各不相同,但請體味他們的相同點,並概括。(異中求同,便於分析散文的特點“神聚”)

參考答案:不在乎、皮實、悠閒自在、從容不迫、鎮定自若、蔑視、樂觀、泰然自若等等。

引導學生歸納散文的特點:

①在跑警報中,材料很多,但汪曾祺先生選材有一個共同點:所有材料都是那麼風趣幽默,都表現了西南聯大師生對日軍空襲採取了滿不在乎的態度,表現了他們身處逆境而能泰然自若的精神。四大文明古國,有的已滅亡,有的已蛻變,唯有中華民族,靠著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嚴峻考驗,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今天,我們依然堅信:抗戰必勝。(誦讀最後兩小節)

②本文真正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品味語言

問題3:“皮實”的意思是什麼?(悠閒自在從容不迫鎮定自若等),那麼,能把“皮實”換成“悠閒自在”“從容不迫”“鎮定自若”等詞嗎?為什麼?(一定要傾聽學生的聲音,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

問題4:你認為文章中還有那些語句、詞語運用的好,找出來並從運用的方法和表達效果等方面分析。(提示分析的角度,幫學生整理紊亂的思維,查證認識問題的思維缺漏)

①新詞,改變詞語的感情色彩。例:言而有信

②巧用成語,化用俗語。例:心平氣和見機而作入土為安名聞全校貴在有恆侯兄送傘已成定例

③化用數學術語,一語雙關。例:人生幾何戀愛三角

④借用典故。例:這位侯同學長得五大三粗,卻有一副賈寶玉的心腸;侯生送傘。

⑤妙用哲學邏輯推理。例:有人帶金子,必有人會丟掉金子,有人丟金子,就會有人揀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揀到金子。(舉例幫助學生分析此推斷的錯誤)

⑥莊諧化用。例:我看過這個女人的照片,長得就像她寫的那些信(人如其信);“膩歪”“湊四合六”“被甩”等方言的運用。

⑦悠閒自在樸實的描寫。例:馬尾松林吃“丁丁糖”。

教師整理:總之,本文語言最大的特色就是亦莊亦諧,幽默風趣。按汪曾祺先生的話說,他是受古人的影響,“從我的小說裡可以看出歸有光和桐城派的影響,桐城派講究文章的擺放,斷、連、疾、徐、頓、挫、講‘文氣’。正如中國畫所講‘血脈流通,氣韻生動’。”(汪曾祺《兩棲雜述》),這些話也適合本文的語言特點。

四、探究思考(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5:抗戰期間,日本空襲有過多少次,無法統計,也有血肉橫飛,一片焦土的印象,本文中我們感受的卻是詩意,為什麼?

螢幕提示:

①汪曾祺走的是文人創作之路。他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喧譁和干擾,精心營構自己的藝術世界。自覺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在小說散文化方面,開風氣之先。

②汪曾祺追求自然、通脫、仁愛的生活理想。沈從文認為“美在生命,美在自然”。汪曾祺雖沒有做過類似的表述,可確實是沈從文美學主張的實踐者。作家敏銳的眼光使他首先看到了那些歷經磨難而又能倔強生存下去的底層人民的韌的精神,作家的責任感又促使他要把這種精神、這種信念告知世界。

③生活遭際。他一生所經歷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可謂多矣,例如啟蒙救亡、奪取政權、反右鬥爭、改革開放等等。但他深感現代社會生活的喧囂和緊張,使讀者形成了嚮往寧靜、閒適、恬淡的心理定勢,追求心靈的愉悅、淨化和昇華在於他對個體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喚,在於他幫助人們發現了就在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邊,美在本分。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樸,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脫,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在被淪為右派下放勞動的日子裡,他奉命畫出了一套馬鈴薯圖譜。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裡,烤烤,吃掉。我敢說,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

問題6:《跑警報》中的“跑”能否換成“躲”“藏”“逃“等詞?為什麼?

提示:①注意從主題的角度理解用詞

②區分幾個詞的內在含義。

五、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汪曾祺老先生的創作風格,以及他風趣幽默的語言,進而對散文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寫作中可以多借鑑,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六、作業:

1、汪曾祺喜歡寫民間小吃,《跑警報》中有所體現。在他的小說《職業》中也細緻描寫了幾種民間小吃。參閱《語文讀本》第一冊中的《職業》,你認為寫小吃表達了汪曾祺怎樣的情感?對文章的藝術表現力有何作用?

2、整理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識、文化名人及民情風俗。

七、板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說出讀後受到的啟發,學習船長遇事沉著鎮定,機智果斷的品質,並練習歸納。

3、能體會課文情境的發展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船長是怎樣一個人。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人物品質,並學會正確表達。

教學過程:

一、視訊匯入

(播放跳水視訊)中國跳水健將無論是他們屈體、翻騰、旋轉的優美身姿,還是入水後激起的漂亮水花,都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也為祖國贏得了一塊有一塊獎牌,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我們學習《跳水》一課,(板書課題)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給我們描述的是怎樣的場面,同學們覺得這塊獎牌應該獎給誰?試著說出你的理由。

二、走進列夫·托爾斯泰(課件出示)

三、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件出示)

(1)我們想一想這篇課文裡都有哪些角色?學生回答

(2)按角色的出場順序說說?(生回答,生板書:水手、猴子、孩子、船長)

(3)這些角色與角色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師生交流板書。

2、我們都來試著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那麼同學們覺得這塊獎牌應該獎給誰?試著說出你的理由。

四、抓住“驚險”讓學生細讀課文,思考:

這個驚險故事中的關鍵人物是誰呢?(無論猴子、水手、船長還是孩子在這個故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學生的回答,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課文內容。預設一:(放肆)預設二:(三次大笑)預設三:(立刻)(千鈞一髮、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萬火急、萬分危急……)

出示課件:

正在這時侯,船長從船艙裡出來,手裡拿著一支槍。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他看見兒子在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瞄準兒子喊:“向海裡跳!快!不跳我就開槍了!”孩子心驚膽戰,站在橫木上搖搖晃晃的,沒聽明白爸爸的話。船長又喊:“向海裡跳!不然我就開槍了!一!二!”剛喊出“三”時,孩子往下一縱身,從橫木上跳了下來。

(指導朗讀:誰來讀?誰來當船長讀讀這段話。

誰還想當船長,直接下命。(直接讀船長的話。)

引導:船長那麼機智果斷,是像你這樣喊的嗎?

都試試讀讀這段話。)

預設四:(情緒變化)

五、總結深化:

1、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啟發?(課件出示)

2、孩子又開始呼吸了,終於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了。現在大家瀏覽一下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段落是寫跳水的?(課件出示)寫法指導

我們看看前面那麼多筆墨都是寫什麼的?文章為什麼用這麼大篇幅寫原因?

由於水手取樂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追到桅杆頂端陷入了絕境,這些描寫都是跳水的?不是,但是正是由這些原因才有跳水這個結果。

水手們從始至終都在場,可當孩子陷入了絕境,竟然不知所措。是船長命令孩子跳水解決了問題。有了前邊的鋪墊,才顯船長的機智果斷。可見跳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種命題方法和以往寫事的文章不一樣,它採取的是抓住關鍵內容,抓住關鍵情節命題的方法。

六、課後作業:

寫讀後感

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3.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4、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料以及自己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瞭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對太陽的有關知識的科學道理的瞭解

教具準備計算機、錄影

課時分配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朗讀課文。理解“繁殖”的意思;“蒸汽”與“蒸氣”的區別。

2、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提出問題自學課文,尋找答案。

歸納每節主要意思,板書,理清課文層次。分段,說出段意。

一.出示.課件,創設情景。

同學們,在廣袤的宇宙中,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是一個小小的星球,它與恆星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太陽的知識。(板書課題)。

要研究一個事物,首先要提出問題。(板書:“?”)現在你們面對太陽,想知道什麼呢?

(學生提問。估計學生對太陽的大小、遠近、溫度等均會提出問題。)教師鼓勵學生,給問題分類。

你們提的問題怎樣去尋找答案呢?

一是從課文《太陽》中找,二是課外自己去閱讀有關資料進一步瞭解,三是有的現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得出結論,要靠你們去研究,去發現,去解答。

二、自學課文,尋找答案。

1、欣賞課文。2、自學課文。3、交流收穫。(歸納每節主要意思,板書,理清課文層次。分段,說出段意。)

三、彙報預習成果。

1、正音:2、生字:3、生詞:“繁殖”的意思;“蒸汽”與“蒸氣”的區別。(.課件)4、質疑。

(學生收集的課外資料很多,可以進行一次小小的展覽。)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太陽》一課。大家開啟書,誰能說說本課的分段情況。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介紹遠大熱

關係

二、交代目的:本節課,我們主要研究這兩個問題,學習相關的知

識,並解決上節課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三、學習第一段

1、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呢?大家快速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從中找到答案。

⑴生讀,找答案。⑵教師板書:一億五千萬公里遠、一百三十萬個地球、六千度(三千倍)

2、課文怎樣介紹這三方面內容的呢?結合一個句子來學習。

3、出示1句:一人填空,大家判斷,對了齊讀。出示改句,對比談不同,(研究為什麼用數字就顯得準確明瞭?)

板書說明方法。小結:列數字是一種說明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會使說明的'問題準確,更有說服力。朗讀第一句,能不能讀出“太陽離我們可真遠啊”這個意思。個人,指名讀,齊讀。

4、從作者介紹太陽的這一段中,作者還用了哪些方法呢?我們還能發現什麼呢?同學們一邊讀一邊仔細地想,看誰的新發現最多。

5、交流思考成果。(見右側)軟體配合。出示後兩句。

6、小結:作者以傳說引起話題接下來又用了數字、比較、比喻、等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特點,清楚明瞭,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習第一段,大家把讀書思考結合起來,一邊讀一邊想,並善於.總結這是非常好的讀書習慣,大家要發揚。

7、朗讀第一段。?

四、學習第二段

太陽與人類的關係怎樣密切呢?下面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研學習第二段。你們可以先研究太陽和人類哪些方面有關係,再想有著怎樣密切的關係?你們可以畫,可以批書。做得好的到黑板來寫。

2、討論,找快的到黑板板書。(1——2人)

3、研究板書是否合理。補充,歸併、精練,理順。

4、研究太陽究竟與人類關係怎樣的密切呢?對照板書講一講。(生存需要、生活條件、直接關係)(準:質疑

5、看軟體。軟體中有一些人類與太陽關係的科學道理的介紹,想看哪一個?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講解。

6、小結:這一段列舉了這麼多內容,是有順序的介紹。通過交流知道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與太陽的關係太緊密了。

7、朗讀。

第三教時: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料以及自己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3、出示最後一節。⑴自讀,有無疑問。⑵選擇你最拿手的方法練習背誦

小結: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保護環境。作者這句話寫的多麼嚴謹啊!

五、.總結:課文內容我們基本理解完了。關於這篇課文誰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準)質疑,解疑。

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一些關於太陽的最基本的知識。隨著科學

技術的發展,人類又發現了太陽的許多奧祕。老師收集了一些圖片,同學們如果有給大家介紹的可以舉手。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藉助發明的天文望遠鏡歷來實現的。後來有了太空梭和人造衛星。通過他們拍攝到了浩瀚宇宙的許多圖片。

這是銀河系。這是銀河系內的太陽系,九大行星正圍繞著太陽運動。地球。太陽。太陽上的黑子。太陽能是一種可供利用的新型能源,可以用來一……總之,太陽有著無窮的魅力,它他正等者我們去進一步探索。

誰還有要跟大家介紹的知識?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你想把這些知識介紹給孩子們嗎?其他同學對修改這篇課文有什麼意見?憧憬。

六、關於地球,關於太陽,關於宇宙,有許多奧祕正等待我們去研究。

我國古時候有後羿射日的傳說,這個傳說表現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堅強決心和造福人類的崇高思想。

希望同學們能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有一天你們都能成為征服自然,征服宇宙、造福人類的新時期的后羿!

七、作業

把你瞭解到的有關太陽的知識,可以是課文和課外的或是自己對未來的大膽想法編一期小報,或寫一篇科幻文章,或畫一幅畫,或製作一件模型。我們一起開個學科學交流會。

板書:10太陽

遠一億五千萬公里

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數字、比較)

熱六千度(三千倍)

植物動物礦物

關係雲雨雪風沒有……就沒有

預防治療疾病

全文用數字的方法運用較多,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個片斷。

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會寫“晰傘”等五個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分辯、介紹、撫摸、表白、沉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爸爸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爸爸的心願。

【教學準備】

1、課件:有關大戈壁的錄影片。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願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樂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2、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聽配樂朗讀錄音帶。

二、默讀課文,初曉大意

三、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思考題

1、大戈壁是什麼樣的?白楊樹是什麼樣的?

2、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3、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學生試著給文章分段,用鉛筆標示。

2、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分段並說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討論。

第一段,從開頭到“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講列車在茫茫的大戈壁執行,不時有高大挺秀的'白楊樹閃過。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到“也不動搖”,講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

第三段,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到“那麼高大”,講爸爸的話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後一個自然段,講孩子們也會像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茁壯成長。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六、練習

用段意歸併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分歧,再讀再討論。

第二課時

一、激情匯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圖片,師: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現在假想我們也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麼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環境惡劣,抓住“茫茫”、“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2、出示大戈壁的錄象,教師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有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地。戈壁是多麼荒涼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瞭解大戈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後昇華到對在那裡生活的建設者的瞭解。)

3、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請學生髮表看法。

(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這裡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齊讀第3自然段,讀後回答:

在戈壁上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

師: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幹,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語文教學設計7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知道什麼是“花臉”。

二、資料交流:瞭解作者馮驥才。

三、範讀課文,相機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四、學生自由談讀文後的體會(“我的'視角”。)

五、作業:

1、默讀課文,勾畫描寫生動形象的段落或片段,有感情地朗讀,將體會批註於

書上。

2、抄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交流描寫精彩的部分,相機指導朗讀。

三、看丁丁的視角,找出描寫花臉的句子,朗讀,討論:這樣的描寫有必要嗎

四、提問:我悟到的“祖傳的經驗”是什麼?生活中,你悟出過什麼經驗?

五、作業:

1、作文:將生活中的經驗寫下來。(注意事情發展過程中的細節描寫)

2、朗讀課文,完成自主作業反面。

3、預習。

語文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1、圍繞本組的專題,安排了“我們能做點什麼”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目的是始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有效遷移,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穫、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2、本次習作要求學生結合前面的綜合性學習來寫,可以寫自己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後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3、“我的發現”列舉了存在不同差異的兩組句子。意在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

4、“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既可以讓學生複習鞏固已經學過的生字,又可以藉助反義詞學習新的生字,同時積累反義詞語。

5、“讀讀背背”安排了古詩佳句,目的是積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6、“展示臺”安排學生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專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

【學生分析】

1、有前面綜合性學習作為基礎,學生在口語交際時,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踴躍地交流自己的收穫、體會。

2、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借鑑本組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句子的差異後,要運用這些規律,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

4、學生要積累幾組反義詞及優美的詩句。

5、關於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全班學生可以共同商討成果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分組討論確定。

【教學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現比喻句的特點,體會增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

4、積累反義詞,會認7個生字。

5、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

6、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穫、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匯入

同學們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去了解我們家鄉的環境。大家都瞭解到了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內交流

1、交流了解到的情況。

2、把了解到的情況根據內容整理成幾個方面,推舉代表,準備在班上彙報。

三、各小組參加班級交流

1、各小組代表發言。

2、隨時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發言:與其他組重複的,要一帶而過;比其他組詳細的要進行補充。

四、總結,引導討論

1、根據學生的彙報交流,從幾個方面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2、引導討論:

面對家鄉的環境情況,我們能作寫什麼呢?

3、評出合理化的建議。

五、延伸拓展

希望同學們真正行動起來,做環保小衛士。並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看看他們還有什麼好的建議。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寫出自己調查瞭解到的情況,或者幾年後家鄉情況的變化,或者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願意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後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學生自主習作之前,可以讓他們說說想寫些什麼,提示學生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者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

三、自主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的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四、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修改

1、選擇不同習作內容,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⑴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⑵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讀句子,我會有所發現。

2、我能認識生字。

3、我能讀背詩句。

一、我的發現

1、出示兩組句子,自讀,思考:

⑴你發現了什麼?

⑵你還發現了什麼?

2、交流自己的發現:

⑴說一說讀兩組句子的發現。

⑵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①找一找、畫一畫學過的課文中的這類句子。

②說一說,在課外讀物中發現的這類句子。

二、讀讀認認

1、自己讀一讀,認一認。

2、指名讀,注意字音是否正確。齊讀。

3、同桌或小組比賽:離開了拼音,看誰生字認得準,並說說用什麼辦法認識的。

4、出示生字卡片,說說還在哪裡見過它們。

三、讀讀背背

1、自己練習熟讀詩句。

2、指名讀,注意指導讀準字音,讀出韻律。

3、邊讀邊想:五組詩句有什麼特點?你發現了什麼?

點撥學生體會到:詩句都是寫景色的,並且每句中都有動物。

4、再讀,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意思。

5、背誦詩句:

⑴引導背誦:

抓住詩句的對子特點,會背誦的更快。

⑵練習背誦。

⑶男女生合作背。

6、拓展:

有興趣的可以蒐集與詩句有關的詩讀一讀。

四、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夥伴的話,瞭解展示內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容:

⑴小組裡進行展示。

⑵在全班展示:

開擴思路:不僅可以展示關於環境的有關資料,如照片、手抄報、建議書、廣告、調查報告等,還可以展示自己在做的事和新鮮的想法。

⑶總結,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作者因為什麼體會到了父親的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習慣的過程。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3、通過學習,能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

教學難點:體會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感受。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40X2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許多同學都有早晨賴床的壞習慣。也一定因此遲到不少次吧?每當這時你們心理怎麼想的?爸爸媽媽又是怎麼做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體驗作者小時侯的遲到經歷吧!

板書課題:遲到

二、 閱讀感悟,體會嚴格

1、 師:在文章的開頭,提到這樣一句話:(出示課文第一句)

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同學們,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生:有感情的讀。

2、 師:是啊!嚴格的父親對於作者的這次遲到一樣是嚴厲對待——狠狠地打了“我”,請大家瀏覽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從哪裡看出打得好痛?

3、 學生找出語句:爸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頓時流了出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子抄起一把雞毛撣子,倒轉來拿在空中一掄,發出嗖嗖的聲音。我捱打了!

引導學生交流:為什麼作者有“抄”而不用“拿”?學生試著用手做一做。

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4、 師:父親狠狠打了“我”,“我”委屈、生氣、怨恨、那麼父親為什麼要打我呢?

學生找出有關語句,談看法。

(1) 想到這麼不舒服地上學,我竟很勇敢地賴在床上不起來了。

① 想到這麼不舒服地上學,怎麼不舒服?

② “竟”字說明了什麼?(意想不到)想不到什麼?你能聯絡上文談談嗎?

③ 指導朗讀。

(2) 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來。瞪著我:“怎麼不起來?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晚了也得去,怎麼可以逃學?起!”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麼了?居然有勇氣不挪動。

①“父親開始就準備打我嗎?”抓住重點語句說說父親情緒有什麼變化?”

②“快起!快起!”——“起”!說明父親情緒有什麼變化?

③指導朗讀。

(3) 理解“居然”,體會情感。面對父親的命令,我是怎麼做的?“居然”代表作者什麼心情呢?

(4) 對比“竟”和“居然”,感受父親的嚴厲。

(5) 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三、展開想象,體會慈愛。

1、師:範讀課文12—15自然段。生:想一想父親打了“我”,為什麼還送東西?

A、生:交流。

B、展開想象,對照插圖想想作者此時面對父親,他會說些什麼?

C、生:交流明白嚴是愛。

2、自從這次捱打後,作者再也沒有遲到過,後來她是怎麼做的呢?

指名讀最後一段。

四、拓展延伸。

1、學到這兒,你想對文中的作者說些什麼?

2、教師總結。

五、佈置作業。

模仿本文,寫寫你與父母的一件難忘的事。

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2、瞭解課文內容,以問題為線索,理解為什麼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全班認讀詞語卡片。

2、開火車個別認讀。

3、師問:孩子們,喜歡青蛙嗎?今天我們一起學一則關於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觀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讓學生標出自然段。

2、聽完範讀之後,教師再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要求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天有多大?)

三、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1、師:青蛙和小鳥是怎麼爭論的?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看看吧!請同學們三人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7自然段。學習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小鳥和青蛙說的話;找出小鳥和小青蛙的三次對話,想想它們為什麼對天的看法不一樣?

2、教師先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然後和學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對話。

第一次對話:⑴指名讀第一次對話。⑵交流讀懂了什麼。⑶指導孩子讀出小鳥又渴又累的語氣,可加上適當的動作加以理解。

第二次對話:

⑴自讀第二次對話,畫出青蛙小鳥各自的觀點。

⑵理解“大話”,聯絡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

⑶實驗:用課本裹成圓柱形看天花板,並交流發現了什麼?

⑷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用“無邊無際”說話。

⑸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邊讀邊評價指導。

第三次對話:

⑴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

⑵用“一……就……”說話。

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第三次對話。

四、教師小結

1、師:從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麼錯了,就因為它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青蛙將永遠成為一隻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學幫老師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生自由回答)

2、師: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啊!

五、拓展學習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能說說“坐井觀天”的含義嗎?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2、你覺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嗎?想一想。

3、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呢?

板書設計

20寓言兩則之《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見多識廣

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麼大目光短淺

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是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學生通過讀課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裡看天。可是,“坐井觀天”是個成語,它有一定的寓意,而體會它的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還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體會到這則成語的寓意,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支持者和幫助者。也就是說,教師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和諧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於是,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特別設定了這樣一個環節,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3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讓他們通過朗讀來感悟這一成語的寓意。剛開始,大部分學生聲音很小,而且讀不出青蛙和小鳥對話時爭論的語氣。後來,我在旁引導,並鼓勵他們。為了更進一步體會“坐井觀天”的寓意,我讓學生親自動手看一看,這使學生情緒高漲,因為他們嚐到了動手的樂趣,學習的樂趣。由於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表現的平臺,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觀察時所看到的。此時,教師再適時引導:書卷起來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樣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事物呢?學生便從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語的寓意: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後我又補充歸納“坐井觀天”的寓意:我們看問題或者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樣一來,又加深了學生的體會。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由此突破。我不難感受到:學生的潛力有多大,真的難以想象呀!

語文教學設計11

 課初熱身: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潔白精靈寒中飛,雨落橫山漫天 揚。”大家猜一猜,這指的是哪一種自然現象?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魯迅頗富詩情的《雪》,去欣賞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

[學習任務]

1、理解、積累“博識、美豔、消釋、升騰”等詞語。

2、感悟文章內容,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

3、學習文章運用強烈的對比手法。

4、體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堅強的鬥志,體會作品中閃現出的理想光芒與對生活的熱愛。

 [達標任務]

預習之後,獨立完成:

(一)瞭解作者作品

1、魯迅,原名 ,字 ,他是現代著名的 家、 家、 家。

2、本文選自《 》,這是魯迅的一部 集。魯迅還有一部散文集《 》,兩部小說集《 》和《 》。

(二)掌握字詞

1、給下列字注音。

磬( )口 忙碌( ) 脂粉奩( ) 灼灼( ) 嘻( )笑 褪( )盡 朔( )方 凜( )冽 ( )

2、解釋下列詞語。

博識: 凜冽: 天宇:

精魂: 消釋: 升騰:

(三)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能流利朗讀有情感地朗讀。

(四)初步感知

1、給課文劃分層次並概括層意。

2、請大家找出這篇散文詩的關鍵句。

3、課文題目是雪,作者寫的是什麼地方的雪?你以為作者更喜歡哪兒的雪?

(五)問題:

課內研討:

(一) 自學反饋

師生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學生自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二) 精讀課文

1、 仔細研讀課文1—3自然段思考:

(1)第 一自然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細緻地描寫了江南的雪?

(2)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寫孩子們塑雪羅漢的動作與神情的詞語,體會其作用。

(3)作者對江南的雪有沒有遺憾?為什麼?

2、學生齊聲朗讀第4至6段思考:

( 1)在描寫完江南的雪之 後,轉入到對“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間用了“但是”一詞,起到了什麼作用?

(2)北方的雪有什麼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從對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個性?

(4)作者稱北方的雪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北方的雪的什麼態度?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後兩個自然段的含義?

3、理解語句含義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語句,探究括號裡的問題。

(1)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用“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修飾“雪花”,強調了什麼?)

(2)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

(“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和“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分別形容江南的雪的什麼特點?)

(3)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獨的雪”、“死掉的雨” “雨的精魂”是什麼意思?)

 [總結達標]

兩片秋葉

我悲秋,我亦戀秋。

秋意漸濃,一陣風過,光禿禿的樹幹上顫顫地綴著幾片不肯離去的枯葉,瑟縮地打著旋兒。倏地,一片落葉飄進了我攤開的書頁。顏色黑黃,邊兒早已碎敗,身子蜷曲著,不知被什麼蟲子咬得滿是瘡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擱了個秋嗎?

每當第一片落葉從濃密的綠中飄飛下來,每當涼涼的秋雨無聲地潤溼了我的窗簾,那種夾雜著甜味的秋就襲上來,牽出一線憂思,脣邊也會滑出一聲長長的“唉”,落進心底,化作一縷莫名的 悲哀。

有一陣風過,葉兒在書頁上顫了顫,想要飛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書中,又覺得攤 開的這本書詞語太熱,容不得這冰冷的形體,須得另尋一本。

從枕旁的書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寢室的給帶回來擱在那兒的。一看那剛勁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雙閃亮的眼睛,一股熱熱的生命的力量關不住般地從那裡面溢了出來。於是,我的擱上了秋的心頓然感到一陣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學同學,深深摯愛著大山——大學畢業時,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職位,毅然選擇了大山。

拆開封口,抽出信來,一片紅紅的什麼被帶了出來掉在地上,定睛一看,騰地湧起一股熱,熱,從心窩裡往外冒的熱——那是一片火一般紅的楓葉。

我木然地站著,下意識地將兩片秋葉擱在一處。頓時,那片枯葉在紅楓的映照下愈發 顯露出它的可憎可憐!我迷惘起來,自己先前為何竟會產生了要將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葉兒珍藏起來的雅興!

“你愛這大山的紅楓嗎?”那雙洋溢著熾熱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說,“是的,它也墜落於肅殺的秋風之中,然而,它卻是拼盡了熱,將自身燒得 通紅,用自己最後的生命,給寒冷的世界裝點上一片紅於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覺得,心上擱個秋,並不盡是愁。因為,即使 到了秋,不是也還有這燒 紅的楓葉嗎?

我於是將那片枯葉彈出窗 外,將那片來自大山的紅楓嵌進了書頁。

1、本文以兩片秋葉為線索,寫出了“我”情感變化的過程,這一過程是:

2、作者筆下的兩片秋葉各自具有怎樣的特點?

第一片:

第二片:

3、作者寫第二片秋葉時,由物及人,向我們展示了贈葉者怎樣的精神世界?

4、 請把你對“我於是將那片枯葉彈出窗外,將那片來自大山的紅楓嵌進了書頁”這句話的理解寫在下面。

5、作者將兩片秋葉放在一起寫有什麼好處?

語文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主要體現重在引導同學們欣賞和表述之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葉聖陶語),這個例子既承擔了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了對同學們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因此是個很好的藍本。

2.文字簡析:

的手法,更要讓同學們仔細品味語言,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學情分析】

七年級同學們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慾望,所以教師要採取鼓勵機制,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熱情。並且,七年級是同學們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鑑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上幾點主要是從同學們的現有水平、學習習慣和能力上去認識歸納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2.針對同學們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

【教學方法】

1.教法: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訊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45分鐘)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3分鐘)

(一)課前預習

1.掌握本文字詞,熟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記號。

2.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源,認識並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二、窺一斑而知全豹(12分鐘)

整體感知全文,篩選關鍵資訊,思考以下問題。

三、奇文探究共賞析(22分鐘)

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內容,並且採用“小組擂臺積分榜”進行評價。

(一)研讀入境品語言

展示例句,讓同學們運用聯想法,替換法,咀嚼品味作者細膩而準確的寫作手法。

(二)賞讀入心悟情思

讓同學們“讀其所喜,品其所愛”,重視誦讀能力,並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這也是我的'教法和學法指導。同學們邊讀邊評邊議,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教師指導同學們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並作好評價的引導。

(三)涵詠入理勇質疑

這個環節安排在這裡是為了給同學們討論交流提供一個緩衝的空間,讓同學們質疑,這個疑問可以是預習課文時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討論交流中產生的。產生的疑問可由同學們互相解答,

四、萬水千山總是情(8分鐘)

(一)拓展遷移

欣賞一段視訊,走出語文的範本,走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境界。

(二)課堂總結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師總結,改由同學們總結。這不僅是對同學們學習成果的檢驗,而且這種生成性的資訊反饋更加準確有效,可以使得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完善。

(三)作業佈置

語文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3、品味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4、樹立理想,並培養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奮鬥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朗誦課文。

2、品味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

3、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三、課前準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鋼琴曲《大海》)、投影儀。

學生:熟讀課文。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麼,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麼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麼啟示呢?

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裡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檢查學生預習字詞(投影出示)

1、給加點的字注音。

2、形似字辨析。

3、解釋詞語。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品味重點語句含義

1、範讀課文,可播放背景音樂。

學生聽讀時:a。注意老師朗讀的節奏、停頓及意義重音。

b。理解詩中‘‘山’’與‘‘海’’的意思。

2、組織學生討論“山”與“海”在詩中的意思。

學生剛剛接觸合作討論的方式,能說對大意就行。老師要以鼓勵為主,即使說的不全面、不深刻也無妨,後面還要引導深入探究。

3、學生練習集體朗讀課文。

a先給詩句劃分朗讀節奏。b再挑選意義重音。

以上兩點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朗讀方法,掌握了朗讀節奏與重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義。教師可以以幾個詩句為例,然後讓學生討論、自己劃出節奏及意義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舉例詩句的重音及節奏。

c學習集體朗讀。

4、結合朗讀生意,指導學生探究式閱讀,討論。

a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問題組)

◆“鐵青”什麼意思?是寫山的顏色嗎?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現什麼?

◆我的“幻想”指什麼?“零分”又指什麼?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具體指什麼?為什麼說是“飄來”的'?

◆“誘惑”是什麼意思?課文中指什麼?

◆“喧騰”是什麼意思?課文中指什麼?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的“終會”表達了一種什麼心情?

學生通過討論,以上重點詞語基本可以正確理解。個別有爭議的詞語,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山”與“海”的含義,也從象徵意義上來理解,來解釋,可予以補充,糾正。

b在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節奏、意義重音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揣摩語意,初步讀出句子所表達的語氣。然後討論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句子)

◆“小時候,我常伏在視窗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這兩句話寫出了小時候的“我”有什麼特點?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閱讀,是學生接觸的新學法,也是本節課重點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點撥,以調動學生思維。答案不求統一,要點合理即可。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全詩所講述的道理

①引導學生再次討論“山”與“海”的深刻象徵意義。

②討論,全詩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以上所討論的內容,儘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想,多說,不要強求答案用語標準,意思正確就行。

五、結合自身生活體驗,深刻領悟詩歌所表達的人生哲理

①引導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為了實現一個目標克服困難的經歷或感受。

這是體現語文與生活聯絡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②全班激情齊讀。

六、小結,佈置作業

①小結:激越的情感,顯示出我們已深深懂得: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為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②佈置作業。

a根據“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b熟練朗讀課文,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詩句背誦。

c抄寫生字。

七、資訊反饋:

國中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一、閱讀朗誦,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閱讀教學的目的在於訓練與培養學生閱讀與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讀是閱讀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過眼、腦、口等多種感官的協同作用,將無聲、靜止的語言變為有聲、靈動的語言。尤其是有效朗讀與文字語言、思想情感緊密相連,需要學生與文字、與作者進行交流對話,啟用已有的經驗與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後有感情地朗讀出來,這就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文章的內容與主旨。因此,在國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閱讀與朗讀有機融合,給學生更多自主體驗的機會。當然,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朗讀的形式,不能只是單一的自由讀或者齊讀,還要根據文字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朗讀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讀、模仿性朗讀、跟讀學讀、配樂朗讀、感知性朗讀、個性化朗讀等,從而誘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字,感悟文字蘊含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可根據文章以及學生的特點,組織多樣化的朗讀活動:①教師範讀,或引導學生自主朗讀,感受文字的語調。②播放相關音樂,要求學生再次朗讀,梳理文字的基本結構與脈絡。③教師讓學生自由串讀,並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寫作思路。④學生自由選讀,細細品讀課文中的美詞佳句與精美片段。⑤學生進行個性化演讀。⑥讓學生背讀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樣,通過採用豐富多樣的朗讀活動,學生們能夠更全面、更透徹地理解文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預留自主閱讀的時間與空間,如自主閱讀有助於學生梳理文章的情節與結構;重點段落分角色朗讀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點,這些都能為理解文字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交流討論,各抒己見,深化認識

學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與看法。在教學過程中,倘若教師一味地將自己的感情、想法與看法強加給學生,是不明智的,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再者,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要尊重與保護學生的獨特體驗、個人理解與感受。因此,在進行國中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容巧妙設計一些交流討論活動,給學生自由表達與說話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暢所欲言、敢想敢說。而教師則應隨時關注學生,及時給予他們幫助與提示。尤其是在學生們進行深入討論、激烈爭論時,教師更需要巧妙點撥,開啟學生思維,啟發他們思考,讓他們有所感悟。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總結與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文字的認識。比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請說說原因。教師還可適當予以提示:主人公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心人物,文中的故事情節與矛盾衝突都是圍繞主人公而展開的,次要人物的出現以及活動均以主人公及其活動為中心。一般而言,若要判斷文中的主人公是誰,要看該人物形象是不是表現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題。於是,通過討論以及教師啟發,學生會明白莫泊桑著意刻畫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雖然文章情節緊扣于勒的命運展開,然而本文並非靠于勒來表現文章的主題思想,于勒只是作為線索人物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如於勒的遭遇不斷髮生變化,菲利普夫婦的態度也隨之產生變化。而菲利普夫婦的態度變化又折射出他們受金錢腐蝕的靈魂,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社會認錢不認人的醜惡現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題思想。這樣,通過層層深入的交流討論,學生逐漸體會到文章的耐人尋味。

三、質疑探究,自主領悟,提高能力

古語有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閱讀一篇文章後,如果學生出現不少疑惑或問題,則說明他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學生沒有產生一定的疑問,就說明他們沒有真正進入文字,收穫不大。因此,在進行國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探究,指導學生質疑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主發現問題,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質疑的意識與習慣。如在教學《孔乙己》時,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質疑為主線”的思路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質疑探究、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敢想、敢問、敢說。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寫出自己的疑惑點。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以問題為引導進行點撥,啟發學生思考,並通過示範,讓學生學會如何質疑與發問。比如教師可提問:小說中寫了哪些“笑”?這些人為什麼沒有同情孔乙己,沒有幫助孔乙己,卻一味鬨笑取樂?以鬨笑聲凸顯孔乙己的悲劇有著怎樣的藝術效果呢?教師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而後讓學生展開交流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通過共同探討,加深理解,解決問題。

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1、培養誦讀的習慣,背誦這首詞。

2、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這首詞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把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以秋月為題材來吟詩賦詞,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靜夜思》等。同樣的,蘇東坡也以中秋月亮為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調。我們來看看後人對這首詞的評價:清朝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集》裡曾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二、檢查預習

宮闕(què)玉宇(yǔ)朱閣(gé)

綺戶(q)無眠(mián)嬋娟(chánjuān)

三、簡介作者、背景。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與父、弟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詞寫於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當時詞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蘇軾仕途失意被貶,心情抑鬱。其弟蘇轍(字子由)正在濟南任職,兄弟兩人已有七年未見。中秋賞月,詞人歡飲達旦,在醉意朦朧中寫下這首詞,抒發了人生感慨和懷念親人的深情。

四、初讀全詩,感知內容

1、聽課文錄音,學生朗讀,讀準字音。

2、研討分析詞的內容:結合註解,疏通文句。

3、思考討論:

①詞的上、下兩闋主要寫什麼?

討論概括:上闋望月(寫景),下闋懷人(抒情)

②詞中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

討論概括:實景:明月、青天、“我”、風、清影、朱閣、綺戶

虛景:宮闕(瓊樓玉宇)

③哪些地方用到了聯想和想象?

討論概括:聯想:明月(月圓)團圓(人圓)

想象:明月宮闕瓊樓玉宇

4、小結

①文章結構

上闋望月(寫景)借景抒情

下闋懷人(抒情)情景交融

②主題: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懷和對親人的思念。

五、誦讀品味,領會詩情

1、配樂朗誦

2、體會詩情

六、發揮想象,再現情景

聽歌曲,再現情景。

七、遷移

1、課後蒐集有關“月”的`古詩詞。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遊山西村》)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賞析喜愛的詠月明句。

例子:這是一位同學對《靜夜思》的賞析,請大家模仿它,說說你喜愛的詠月名句。

我愛這首詩的自然美,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給人一種朦朧美。我也愛這首詩真實的思鄉情。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的內心活動,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區別形近字,會寫四字詞語,積累表示“看、說、走”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平時的積累,利用小組合作優勢解決學習中的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將平時積累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學習、生活中。

教學重點:

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運用語言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讀、寫、議相結合

教學流程:

一、區別形近字

1.出示“但、擔、峰、蜂、鋒”

2.指名讀

3.交流討論這兩組字中三個字的不同之處。

4.分別給它們組詞。

二、走進“我能寫”

1.學生自由讀這四個詞語。

2.把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來,藉助工具書或在小組內討論學習。

3.從這些帶點的字中,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在組內討論交流。

彙報你的發現。

4.寫一寫這樣的四字詞語。

三、走進“我能填”

1.出示這些詞語,學生讀一讀,背一背。

2.在小組內互相學習詞語,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意思:徘徊盤問

溜達疾步

3.把詞語按要求分類,完成填空。

4.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看、說、走”的詞語?

四、積累詞語

把你喜歡的詞語讀一讀,抄一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理解古詩,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完成春聯的活動策劃。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讀、思、議等方式完成語文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古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感受春聯的奇妙。

教學重點:

端正態度,放開手腳,以主人翁的姿態面對各種活動

教學難點:

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團結協作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學習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2.解題,作者介紹。

解題:惠崇,宋朝著名畫家,是個和尚。

《春江晚景》,這是惠崇創作的一幅畫,這首詩就題寫在這幅畫上。

作者介紹: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和藝術家。

3.理解詩意。

用自己的話試著說說詩的意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運用了什麼修甜辭方法?

4.小結

5.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春聯活動策劃

1.出示春聯,指名把這副春聯讀出來。

2.介紹春聯的有關知識。

春聯在我國源遠流長,是祖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3.活動策劃

收集你感興趣的春聯,策劃一次活動。

收集春聯,朗誦春聯,書寫春聯,張貼春聯。

4.佈置任務:課餘時按策劃完成活動。

5.檢查活動完成情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