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5W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5篇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國小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第十冊第74~7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複式折線統計圖描述資料的過程,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做用;能看懂複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資訊,能根據要求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複式折線統計圖中的資訊,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如何區分折線的不同和標清圖例,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複習舊知

(1)我們學過哪些統計圖

(2)出示折線統計圖。這是什麼型別的統計圖?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折線統計圖,你能猜一猜我們會學什麼樣的折線統計圖嗎?

二、 例題講解

1、出示青島市降水量圖

觀察:

①你能說出青島市這一年那個月降水量最多?那個月降水量最少嗎?

②從圖中除了能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外,你還知道了什麼?

(你能說一說青島市這一年各月降水量的增減變化嗎?)

出示昆明市降水量圖

①從圖中你又能瞭解哪些資訊?

②談話:圖中各有幾條折線,像這樣的叫單式折線統計圖。

誰能說說單式折線統計圖的優點?(多少,增減變化)

2、下面把兩幅圖放在一起比。

①繼續觀察,你能很快地回答:青島市和昆明市20xx年那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

②你們為什麼不能很快的回答?(發表意見)

指出:每幅圖只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情況。

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那合成的統計圖叫什麼統計圖呢?你能想象出它的樣子嗎?

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說,這兩幅統計圖確實可以合在一起而成為複式折線統計圖。(在板書的“折線統計圖”前添上“複式”,完成課題書)

3、出示:逐步呈現

(新增圖例——新增折線及資料——修改名稱)

出示表示青島市和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的複式折線統計圖提問:

①你能看懂這幅統計圖嗎?

②表示青島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別是哪條折線?

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明確圖例表示的意思。

④從這幅統計圖上,你能很快看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嗎?追問:你是怎麼想的?

⑤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小,說明了什麼?

⑥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大,又說明了什麼?指出:從複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於對兩組相關資料進行比較。

進一步討論: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資訊?引導學生分別從每個城市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以及兩個城市全年降水情況的共同點和差異等方面進行觀察、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完成“練一練”

1.學生自主閱讀統計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資訊?在小組裡交流。

2.組織全班交流。

(1)圖中哪條折線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哪條折線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統計圖的圖例告訴我們什麼?男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趨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這裡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是指某一個男生或某一個女生嗎?(這幅統計圖統計的的是什麼內容?你對“我國6—12歲國小男女生平均身高”是怎樣理解的?)

(3)從圖上看,從幾歲到幾歲之間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從幾歲開始,女生平均身高超過了男生?(你認為我國6—12歲的國小生,是男生身高增長的快,還是女生身高增長得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大約幾歲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是相等的?)

(4)你現在的身高是多少釐米?與同齡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比,怎麼樣?當出現學生身高明顯低於平均身高時,教師問其他同學:你們想對他提什麼建議嗎?(注意營養均衡,加強體育鍛煉)

(5)從圖中你還獲得哪些資訊?(每小格代表多少?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縱軸上的標尺一格表示多少釐米?而110釐米以下的部分是怎樣表示的?這幅圖為什麼不從0釐米開始向上5釐米5釐米地一直畫到155釐米,或者每格表示20釐米從1釐米畫到160釐米?)

談話:為了是繪製的統計圖更加美觀,更能突出地顯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有時就像這幅圖一樣,把標尺省略一部分。

(二)、課件出示某家電商場a、b兩種品牌彩電銷售量統計圖。

1、情景介紹:假設你是位蘇寧電器家電櫃的部門經理,“五一”期間電器比較好買,現在倉庫裡電器不多了,需要你到廠家進一批電器來銷售。

2、問:你會選擇哪一家呢?(口說無憑,要拿出資料來說話。)

3、小結:看來學習統計圖還真有用。

(三)、完成練習十三的第1題

1、學生自主審題。提問:這道題讓我們做什麼?你有信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統計圖嗎?

2、討論:你打算先畫表示哪組資料的折線?表示“最高氣溫”的這條折線應畫成實線,還是虛線?你是怎麼知道的?

3、學生各自在教材上畫出表示兩組資料的折線。

(提醒學生,先要認真細心地確定表示每天最高氣溫資料的點的位置,用實線連線各點;再認真細緻地確定表示每天最低氣溫資料的點的位置,用虛線連線各點,畫好折線後,不要忘記填寫製圖日期。)

(多媒體出現繪圖過程,問:你認為要準確無誤的繪製這幅折線統計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你來給同學們提個醒!)

4、展示學生的作業,引導互相評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再讓學生根據交流的情況,進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畫的統計圖。

5、引導學生看圖回答教材提出的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回答這兩個問題時,你是看統計表還是看統計圖回答的?為什麼?這說明統計圖與統計表相比有什麼優點?

(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表示數量的多少及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更有利於對資料的分析和比較)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和本領?有哪些收穫?

你認為複式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根據要求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

五、自選作業

1、請把你和同桌家裡近六個月來的電費統計出來,作成折線統計圖,並作出分析。

2、結合今天的課程,寫一篇數學日記《生活中的好朋友——複式折線統計圖》。

這篇教案是取自趙老師之手,我略作了修改,上完後,有幾點感想:

一是統計表的內容不能太單一。

二是統計表的內涵需要和生活密切聯絡才有意義和現實價值。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讀統計圖,分析、比較統計圖的特徵的過程中,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

2、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回答有關問題並進行簡單預測。

3、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在表述和交流資料中的作用,能從報紙、雜誌、電視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資料資訊。

教學重難點:

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回答有關問題並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過程:

讀統計表

1、讓學生讀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表。

2、交流從表中得到的數學資訊。

讀統計圖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兩幅折線統計圖。

2、看圖回答問題

(1)這兩幅圖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從兩幅圖中分別瞭解到哪些資訊?

(2)我國男女人數的差距有什麼變化?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3)我國人口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預測一下:到20xx年我國人口大概是多少?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完成統計圖

1、看書,讓學生了解表中的內容。

2、觀察未完成的統計圖,瞭解圖中不同顏色的點表示什麼?

3、完成統計圖。

4、交流,展示。

5、看圖回答問題。

6、鼓勵學生提出其他問題並解答。

練一練

1、先讀統計表,瞭解表中得資料資訊。

2、提出製圖要求,鼓勵學生嘗試完成。

3、交流展示。

4、看圖回答問題,並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3

教學物件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統計整理資料的思想和操作能力,並且能夠將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因此,本課的教學要建立在表現一定數學思想和學生能力發展的高度,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分析歸納、實踐應用的能力出發,著眼於知識與生活、知識與未來的聯絡。

教學內容:

折線統計圖是湖北科技出版社《實驗教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資料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突出反映數量的變化趨勢。新課標對《折線統計圖》特別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性目標:即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著眼於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2、能力目標: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資料、影象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並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從例項中使學生得到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

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引導發現、組織交流、組織應用等教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知識的引入環節,通過對近幾屆奧運會中國獲得金牌數量的整理,引導學生觀察、對比、思考,“為什麼要製成折線統計圖呢?”很自然的揭示了新知識產生的必要性,激發探究慾望。在小組探究環節,“關於折線統計圖,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困惑後再適時引導自學、討論和探究,既尊重了學生主體又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滲透學法指導。應用部分更是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問題。

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個人動手、小組合作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交流、討論、歸納等。

教學重點: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生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圖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課前叫同學們調查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獲金牌的數量,指名彙報。

2、怎樣使這些數目更清楚醒目呢?

3、課件出示一幅反映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獲金牌數的折線統計圖

學生觀察、質疑:看到這幅統計圖,你有什麼疑問嗎?

4、引入課題: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折線統計圖”

二、自主探究,歸納發現

(一)初步認識、生活來源

1、閱讀課本

(1)獨立自學

(2)彙報所得:說說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方面有什麼特點?

2、觀察交流

說說你在哪裡見過折線統計圖?

(二)製作折線統計圖

同學們,你們從報紙上、網上或課外讀物中見到過許多折線統計圖,這說明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你想不想動手製作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呢?

(A)討論製作步驟

1、看一看: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比一比: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地方?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上有什麼特點?

3、議一議:折線統計圖中的這條折線應該怎樣畫?小組合作學習課本上的製作方法。

討論後小結,課件出示。

(B)動手操作

1、獨立完成數學書第48頁試一試的統計圖,同學之間相互訂正,並回答問題:哪兩年利稅增長最快?

2、從1992-2000年實現利稅情況統計圖中,你能預測一下後來的2001年利稅將達到多少萬元嗎?

三、操作體驗,分析應用

1、觀察分析:出示病人體溫變化情況記錄,回答問題。

(1)護士每隔幾小時給病人量一次體溫?

(2)這位病人的體溫最高是多少攝氏度?最低是所少攝氏度?

(3)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在惡化還是在好轉?說說你的想法。

2、動手操作

課件出示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資料(2000-2008)。

請同學們將這些資料在方格紙上製成折線統計圖,並預測2009年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將會達到多少?

3、拓展練習

某商場要將2008年各個季度奶茶和涼茶銷售情況製成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來幫忙。

(1)提示:統計圖與前面的折線統計圖在設計上應有什麼不同?(要反映兩種資料)

(2)課件出示缺少圖例的統計圖。小組討論:你能運用生活經驗從圖上反映的情況推斷出哪條折線反映的是哪個資料嗎?

指名到臺上標示圖例,集體訂正。

四、課堂收穫,學法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什麼收穫?你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五、課後實踐

課後請和你的夥伴一起調查麻城市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來龜山旅遊的客人以供參考。為我們家鄉的旅遊業出一份力。

教學評價與反思:

統計問題是最常見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是新課改的目標。如何真正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讓數學理論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讓數學與學生生活觸覺、碰撞和交融,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這節課主要研究的內容。針對以上目標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選擇的題目,都是有目的而選取的與生活緊密聯絡的題,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線統計圖,會根據折線統計圖上的資料去分析、預測事件的發展,並且使學生體會到折線統計圖的優勢和作用。讓學生在現實、有趣、富挑戰性的情境中學習折線統計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有效地調動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摺線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並服務與生活”的課標理念。

2.注重共性和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學生整體的發揮,而對於每個學生獨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於給予評價孰優孰劣,而是留給學生自己思考、判斷、比較的思維空間。如在案例中,我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索的空間,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操作(繪製折線統計圖),去探索,去講解,最後,在各方面的反饋中,讓其他學生在感悟、選擇、反思、糾正中學到了知識,這樣的課堂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共性的發展,還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3、注重知識和學生素養的融合

“一道數學題,除了數學知識以外,承載著更多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這句話是我國有名的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所說的。在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題目,使學生的思維、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中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例如:(1)當學生從“奧運金牌圖”上讀出我國奧運健兒努力拼搏喜獲佳績時,學生都充分顯示出了愛國主義精神;(2)當學生在折線統計圖中獲知我國家庭擁有汽車臺數越來越多時,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當學生通過“某商場奶茶、涼茶銷售情況統計圖”體會到要反映兩種不同的資料,一條折線是不夠的。學生產生了新的知識慾望,從已學過的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學生能自主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即設計兩種不同的折線。這時教師再出示不完整的統計圖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自己選擇圖例,將統計圖補充完整。(4)這節課最後的實踐作業設計是:讓學生課外調查麻城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前來遊覽的客人以供參考。這一設計旨在調動學生為家鄉旅遊業出一份力的熱情,訓練學生搜尋和整理資訊的能力,並能很好地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這一類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大大的提升,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也滲透進去了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給予學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力求在教學效果上達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資料進行分析,對資料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並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資料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資料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係,以後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青少年中敢於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20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20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說,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複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裡你得到了什麼資訊?(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說的資訊,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根據資料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瞭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螢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20xx-20xx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後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後面獨立繪製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2.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瞭解折線統計圖中的點。

教師:折線統計圖完成了,同學們思考一下,從圖中你能看出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嗎?你是怎麼知道的?(要求學生上臺指一指)

教師:那圖中其他的點又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指名回答)

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們在折線統計圖中也能看出每年參賽的隊伍數量,這一點與條形統計圖一樣。

(2)瞭解折線統計圖中的線段。

教師:在圖中除了點還有什麼?(線段)這些線段看起來有什麼不同呢?(長度不同,傾斜角度不同)請思考一下,為什麼這些線段的長短、傾斜角度會不同呢?

教師追問:從20xx年到20xx年,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數量變化最大?(20xx年)你怎麼知道的?

學生回答、互相補充後教師小結:從20xx年到20xx年的線段長度最長且坡度最“陡”,所以20xx年參賽隊伍的數量變化最大。

教師:觀察一下剩餘的4條線段的長度和傾斜角度,哪一年參賽隊伍的.數量變化最小?(20xx年)為什麼?(學生思考回答)

(3)總結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師:現在我們比較一下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相互補充)

教師: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像條形統計圖一樣直觀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我們只需看每條線段的長度與坡度,就能知道數量增減的變化情況。這就是折線統計圖比條形統計圖更妙的地方。因此,我們說“折線統計圖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板書: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設計意圖】學生在指一指、說一說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結構,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然後通過交流、觀察、比較,自主學習、探索發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分析、繪製折線統計圖

(1)預測數量變化情況。

教師:請繼續觀察折線,根據折線的變化情況,你能說說這幾年參賽隊伍的數量發生著怎麼樣的變化嗎?

學生:20xx年數量減少,20xx年數量增多,20xx年數量稍微減少,20xx年至20xx年逐年增加。

教師:你有什麼感想?

教師追問:總體情況怎麼樣呢?

學生:這幾年參賽隊伍數量呈上升趨勢。

教師:根據總體情況來看,你預測20xx年參賽隊伍數量會有多少支呢?你是怎麼想的?(指名回答)

(2)繪製折線統計圖。

教師:剛才同學說得都有道理,老師得知20xx年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的參賽隊伍有519支,剛才預測比較接近的同學舉手。

教師:你能把20xx年的數量在折線統計圖上表示出來嗎?誰來說說?你能來指指嗎?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結合課件展示結果。

教師:剛才我們補充了20xx年的參賽隊伍數量,你預測20xx年的參賽隊伍會是幾支?

學生預測,並說明理由。

教師:20xx年參賽隊伍是528,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在作業紙上把20xx年的數量表示在折線統計圖上。

學生動手繪製,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學生作品,全班交流。

(3)提出並解決問題。

教師:根據現在的統計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由其他學生解決,教師適時引導。

【設計意圖】在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的基礎上,讓學生繪製折線統計圖,既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又是新知識的提升,並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預測參賽隊伍數量的變化情況,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資料和合理推測能力。

(四)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做一做”。

媽媽記錄了陳東0~10歲的身高,根據下表中的資料繪製折線統計圖。

(1)陳東哪一年長得最快?長了多少釐米?

(2)根據統計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解決問題:

(1)全班讀題,請學生說說該題統計的是什麼。

(2)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3)全班交流,展示學生繪製的折線統計圖。

(4)回答第一個小問題,追問: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5)解決第二個問題,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應用新知、鞏固新知,讓學生在回答第一個小問題時再次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該題取材於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教師:同學們,平時生活中,你在哪裡還看到過折線統計圖?

舉例:股市行情圖、心電圖、氣溫變化圖、路程行駛圖、某地每年人均收入等。(教師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及其意義。

(六)全課總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你學習了什麼?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徵?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教材62頁、63頁例3做一做,練習十三的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瞭解製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製作折線統計圖。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練習十三第2題,使學生知道我國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滲透國情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制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弄清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區別。

教具學具準備

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的投影片各一張、圖線一張(長8釐米,寬6釐米)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教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條形統計圖,並學會製作條形統計圖,誰說說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特點?製作步驟是什麼?

教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圖。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通過複習,不僅喚起了學生對舊知的回憶,而且還為學習新知識作了孕伏。]

二、探求新知

1.介紹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介紹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出示折線統計圖的投影片)

教師: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2)與條形統計圖比較異同。

(再打出條形統計圖的投影片)認真觀察,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異同點?

[通過出示投影片,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進而通過比較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異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摺線統計圖的認識,為學習製作折線統計圖打下了基礎。]

2.教學制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出示例3:指名讀出例3中統計表中各資料,師邊引導邊教學制作步驟。

教師述: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與制條形統計圖的步驟基本相同,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資料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想一想,製作統計圖的第一步幹什麼?指名說後,師出示畫好的圖紙(水平射線長6釐米,垂直射線長4釐米。)

(2)適當分配各點的位置,確定各點的間隔。

師:指名說制條形統計圖第二步幹什麼?

生:適當分配各直條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師:折線統計圖是描出各個點,應當怎樣說?

生:適當分配各點的位置,確定各點間的間隔。

師:原來統計表中有幾個月份?(十二個月份)在水平射線上應如何劃分?

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量一量圖紙中水平射線的長度。(水平射線長6釐米。)

師:水平射線長6釐米,根據統計表中有12個月份,把水平射線平均分成多少等份?(13等份)

這裡用0.4釐米寬的距離表示一個年份,教師完成下圖:

(3)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上,根據資料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指名說第三步幹什麼?問:這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氣溫是多少?(32.5℃)

教師:垂直射線長4釐米,應如何劃分?(把垂直射線平均分成7等份,每份大約0.5釐米)每一份表示5℃。

在垂直射線的箭頭上方註明單位,教師完成下圖:

(4)按照資料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

教師:第四步幹什麼?生答後,指名到前面試著畫一畫,師加以幫助,畫成如教科書69頁的折線統計圖。

(5)在圖紙上方寫上統計圖的標題,註明製圖日期及製圖人姓名。

[有了制條形統計圖的基礎,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把學過的知識遷移新知識當中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製圖的`4個步驟真正體現了學生參與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

3.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低?(八月份的平均氣溫最高,二月份平均氣溫最低。)

(2)哪兩個月平均氣溫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下降得最快?(三、四月平均氣溫上升得最快,十、十一月之間平均氣溫下降得最快。)

(3)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哪個能表示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折線統計圖)

三、鞏固發展

1.65頁的做一做,讓學生自己畫在書上,然後讓學生互相交換檢查,並說明這個服裝店襯衫銷售量變化的情況。(總趨勢是上升的)

2.練習十三的第1題(通過這道練習,使學生學會看折線統計圖)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製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知道了它與條形統計圖的聯絡的區別,誰能說說製作折線統計圖關鍵要注意什麼?(關鍵是注意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

五、佈置作業練習十三的2、3題。

課後小記: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基本得以實現,方法有待於進一步探究。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在讀統計圖,分析、比較統計圖特徵的過程中,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

瞭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有關問題。

體會折線統計圖在描述和交流資料中的作用,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說出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通過舊知複習鋪墊,匯入新課。

1、瞭解某市20xx年每月平均氣溫,並製作成了直線統計圖,請同學們展示自己製作的條形統計圖。

生展示自己製作的條形統計圖,互相欣賞。

2、請同學們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是怎樣製作的,教師隨著學生的敘述用多媒體制作出條形統計圖。

生回答製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條來表示(隱去紙條剩下點)把各個點用線順次連線起來(多媒體連點)就成了另一種統計圖。

4、揭題這幅統計圖就叫單式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二、合作交流,探究體會它的作用。

1、讓生討論兩種統計圖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師指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2、折線統計圖中的點表示什麼?橫格、豎格各起什麼作用?

3、這個地區20xx的月平均氣溫是怎樣變化的?哪兩個月間平均氣溫升得最快?哪兩個月間平均氣溫降得最快?

三、讀折線統計圖

1、讓學生讀課本99頁某市20xx年水位變化的'內容和折線統計圖。

2、交流讀圖得到的資訊,給學生充分的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

3、回答書中的4個問題。

4、提出兔博士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想到的問題。

四、練一練

1、先讓學生讀統計圖,然後,交流(1)(2)兩個問題。

2、(3)(4)問題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後交流。

3、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會看單式折線統計圖,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上獲取資料變化情況的資訊,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回答簡單問題。

3、對在具體的情境下,選擇哪種形式進行統計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引出折線統計圖

(1)這是20xx年3月一週的日平均氣溫變化情況統計表。出示統計表

(2)你有什麼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氣溫變化的情況嗎?

(條形統計圖)

(3)從條形統計圖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麼?

小結:通過條形統計圖確實可以清晰地看出每天的平均氣溫,還能很快看出哪天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天最低。

(4)那怎樣更簡單、更清晰的表示一週平均氣溫的變化情況呢?

出示折線統計圖

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二、解讀折線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也是統計圖的一種,仔細觀察這張統計圖,你看懂了什麼?

a)獨立觀察

b)小組交流

3、大組交流

(1)點:

①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②小結:折線統計圖上的點是表示每天的平均氣溫。

(2)線:兩個點之間的連線表示什麼呢?(平均氣溫在上升)

①在這張圖上平均氣溫上升還有嗎?

②那麼它們上升的情況一樣嗎?

小結: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③除了平均氣溫上升的情況,還有沒有其它情況?(氣溫下降)

能具體舉例說說嗎?

(4)在折線統計圖裡,可以通過折線的升降來看變化的情況,看看書上怎麼說的?

①學生看書

②選擇圖上相鄰的.兩天溫度說說平均氣溫是怎麼變化的?

③折線的升降可以反映氣溫的變化情況,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5)剛才我們看的都是這兩天之間的氣溫變化情況,那麼從這張折線統計圖中,你能不能說說整個一週的變化情況嗎?

三、感受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我從衛生老師那瞭解到了我們班*同學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體重變化情況,並繪製了一張折線統計圖,從這張圖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1)獨立思考——同桌說一說

(2)交流

(3)小結:

2、這是一張*同學的上學期的幾次單元測驗變化情況的統計圖,我只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你從中又瞭解到了什麼?

3、小結:折線的升降可以反映數量增減的變化情況,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4、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比較

今天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你能說說它與我們以前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一樣嗎?

(1)生說

(2)小結:條形統計圖能清晰的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變化情況。

四、聯絡生活

1、(1)在生活中我們也常要用到一些統計圖,比如上週我們開了校運動會,如果要統計我們四年級每個班的總分?你覺得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合適?

(2)如果要統計我們班*同學入學以來的身高情況呢?

2、你能再舉些例子,說說如果要統計某件事情,準備用什麼統計圖來表示?

3、小結: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經歷讀稍複雜折線統計圖、交流資訊和進行簡單預測的過程。

能讀懂稍複雜的單式統計圖,能用折線統計圖表示資料,能根據統計資料作出預測。

體驗用統計圖描述資料的直觀性和科學性,獲得豐富的統計知識和經驗,發展統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讀懂稍複雜的'單式統計圖,能用折線統計圖表示資料,能根據統計資料作出預測。

教學過程:

讀折線統計圖

1、開啟書103頁,看圖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圖。

2、讓學生討論“部分年份”的意思,並說一說這幅圖的特點。

3、觀察上面的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資訊?

4、讓學生根據表中的資料,試著預測一下我國20xx年以後的水果產量。

討論交流。

試一試

1、讓學生看書讀統計表,並提出製作圖的要求。

2、交流展示自己的統計圖。

3、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練一練

1、先讀題,瞭解題目要求,再用折線統計圖表示資料。

2、交流繪製的統計圖,互相評價。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解答。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瞭解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方法。

2、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根據數量多少描點、連線。

3、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資料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4、體會統計在生活裡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思想,培養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資料及其變化情況作簡單分析。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自己的體重情況,並製成統計表;

2、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張畫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3、製作本節課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輔墊

教師敘述:小明是一個氣象愛好者,在老師的指導下,他認真地收集了20xx年每個月的降水量,並把收集來的資料製成統計表(多媒體出示64頁統計表)。

教師敘述:小明為了比較形象具體地把收集來的資料表示出來,他把收集來的資料製成了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根據第64頁例題製作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問:這是一幅什麼統計圖?

它用什麼表示每個月的降水量的?有什麼特點?

二、初步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引入新課

1、教師敘述:後來,小明把它改成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例題單式折線統計圖)

問:這幅統計圖與剛才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指導學生看懂圖中每個月的降水量是多少,弄清折線上升、下降與數量變化的關係)

2、揭示課題

這幅統計圖叫做單式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三、製作折線統計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

1、師生共同製作圖

(1) 師生共同邊說教師邊用多媒體演示至畫好橫軸、縱軸、網格後的圖。

(2) 針對一月和二月的降水量,讓學生說說如何描點?(學生說,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3) 問:怎樣連線?(突出順次,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連線過程。)

(4) 制好後檢查。

2、指導學生看圖

問:從這幅單式折線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資訊?

相鄰兩個月之間,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歸納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請你說出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指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板書:特點:表示數量的多少;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問:小明為了表示20xx年降水量變化的情況選用哪一幅統計圖比較好?

教師敘述:所以小明把這幅折線統計圖寄給了當地的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為當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點依據。我們也要學習小明,小能人做大事,用自己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這祖國的發展作點貢獻。

四、鞏固練習

1、(1)根據自己收集的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的體重製成折線統計圖。

(2)畫完後相互交換檢查。

(3)同桌根據自己製成的折線統計圖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變化情況。

(4)到實物展示臺前展示自己畫的折線統計圖,並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資訊。

2、教師敘述:小紅生病了,在今年6月79日住進了醫院。醫院每隔4小時給她量一次體溫並把製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66頁第一題圖)

(1) 指導學生看圖。

(2) 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資訊?

(3) 這幅折線統計圖與我們前面見到的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指出:在實際運用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製作折線統計圖。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六、深化拓展

教師敘述:我是育才文具店的老闆,你們都是我的員工。我收集了本店二至九月鋼筆銷售的情況,並製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圖)進貨多了,我怕賣不掉,積壓資金;進貨少了,我又怕不夠賣,賺錢少了。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讀懂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圖獲得的資訊對事物發展的趨勢作出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認識折線統計圖,感受統計圖的特點,能讀懂簡單的折線統計圖。

教學關鍵:

引導學生把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使學生體會折線圖不僅能直觀形象地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數量變化情況,感受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件出示,參觀科技展的圖片,這是學校參觀科技展的`圖片。看到這些畫面,你想說些什麼嗎?

2、你認為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參觀人數的情況呢?統計表和統計圖

3、出示教師製作的條形統計圖:學校歷年參觀科技展人數統計圖

仔細觀察,從條形統計圖中你瞭解到哪些資訊?請學生觀察、口述,每年人數,哪年最多,哪年最少。

師出示問題引入新課。在相鄰的年份中,哪年到哪年人數增長最快呢。你是怎樣得到此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

1、師在科技館看到這樣一張統計圖。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請學生觀察,說說從此圖中你瞭解到哪些資訊。

師小結:具體數量和人數變化情況。

2、比較兩種統計圖

相同點:橫軸、縱軸表示的意思不變。都有具體數量

不同點:條形表示數量多少,點表示數量,折線表示變化情況。叫作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三、深入探究:

1、觀察折線統計圖,解決下列問題。

(1)、哪年參觀人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到哪年人數下降了,哪年 人數增長最快?

說說你是怎樣從圖中看出來的?

2、師小結板書:點——表示數量多少;線——陡,表示變化快,線緩表示變化慢。

3、藉助整副圖,體會一下這幾年參觀人數變化情況,並預測09年參觀人數變化,並說說你的感受和想法。

師小結:折線的起伏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這正是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4、說說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不僅能表示具體數量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數量的培養變化情況。也就是說,需要體現這種特點時,可用折線統計圖。

四、拓展應用:

1、說說你在生活中見過折線統計圖嗎?生活中許多事物數量都呈現一定變化趨勢。試試,用手勢表示下列變化過程。(1)、樹葉從春發芽,到夏繁茂至秋落盡的過程。(2)、溫度變化,早、中、晚氣溫。

2、出示中國隊歷屆奧運會獲金牌統計圖。請學生分析從折線統計圖中你都獲得哪些有效資訊。有什麼想說的沒有。

3、小華學習折線統計圖後,覺得折線統計圖優點很明顯,去文具店搞調查時,也繪製了一張文具銷售情況折線統計圖。請你分析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出示課件)

五、總結。談談你的收穫,下節課學習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板書設計:折線統計

點——表示數量多少

線陡——表示數量變化快,線緩——表示數量變化慢

特點:不僅可表示出具體數量,而且能反映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通過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既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又可以體現資料變化趨勢的特點。

2.問題解決與數學思考:能根據統計表所給的資料繪製完成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對資料進簡單地分析並能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根據折線統計圖資料變化的趨勢,對資料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及優勢。,會看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根據統計表所給的資料正確地完成折線統計圖。

2、學會用折線統計圖來分析問題,預測事情的發展趨勢,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小組合作交流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設疑自探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機器人嗎?下面是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

2.分析統計圖。思考:從這張統計圖中,你瞭解到哪些資訊?生自由發言,讀懂條形統計圖。

3.揭示課題。師:為了便於分析,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統計圖)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師:剛才,我們在條形統計圖中瞭解的資訊在這張折線統計圖上都能找到嗎?學生觀察統計圖,指名說一說。問:20xx年有多少支隊伍參賽?誰來指一指?生:邊指邊答20xx年489支。追問:489在哪?生:在20xx年這一列和橫著的489這個資料的交點。

2.揭示課題。

師:為了便於分析,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統計圖)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思考所有的資訊都找到了,那他們為什麼還要製成這樣的折線統計圖呢?

3.深入探究。學生觀察折線統計圖,獨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個問題。小組交流。全班討論、交流:你是是怎樣看出來的?怎樣想的?

4.讀懂圖意。

談話:看來折線統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計圖嗎?

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折線統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資料資訊的?

學生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提問:表示20xx年參賽隊的點在哪裡?這一年有多少支參賽隊?20xx年呢?

5.資料分析。

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出示問題:

(1)多長時間記錄一次資料的?

(2)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

(3)參賽的隊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麼看的,怎麼想的。

(三)、質疑再探

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思考:那麼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相比,哪個能更清楚地看出參賽隊伍的變化情況呢?為什麼?師:你有什麼感想?

(四)、拓展延伸

1.媽媽記錄了陳東0~xx歲的身高,根據下表中的資料繪製折線統計圖。

出示統計圖(沒有描點),教師示範前兩個點的畫法。

學生嘗試畫圖,並組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製作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

提問: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麼?

提問:從圖上看,陳東的身高有變化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追問:為什麼身高長的速度越來越慢?

(五)、課堂小結

人們在表示這些資料時可以選用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

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知道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方法,學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畫出折線統計圖表示資料及其變化,

2、能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的資料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3、能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註

一、複習引新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

1、複習條形統計圖

我們以前學過統計中的哪些內容?

條形統計圖的橫軸代表什麼?縱軸代表什麼?每個專案相應的直條的長度是怎樣確定的?

2、引入新課

有時候,我們還用與條形統計圖類似的一種統計圖,(出示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數量多少和增減變化的情況。

問:你能說出這張統計圖表示的意思嗎?

折線的上升和下降各表示數量怎樣的變化情況?

1、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

問: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繪一下折線統計圖的基本形狀嗎?

指出: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順次連線各點成為折線的統計圖。

問:與條形統計圖相比,你認為折線統計圖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指出:從折線統計圖上看,它不僅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可以清楚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要求製作折線統計圖

問:你能想出怎樣製作折線統計圖嗎?

指出:折線統計圖底製作步驟與條形統計圖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數量的方法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折線統計圖是按照數量的多少描點連線。

(2)製作折線統計圖

說明:先要表示出什麼統計圖和製作日期

提問:按照例題統計表裡的資料,先畫什麼?橫軸上要有幾個月份的位置,縱軸上至少要表示出多少毫米?

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統計圖

(3)分析統計圖

問:你從這個折線統計圖裡看到了哪些情況?

指出:折線圖不僅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做練一練

讓學生說說統計表裡的資料。

讓學生說一說圖裡已有的意思。

讓學生描點、連線,老師巡視輔導

問:你從統計圖裡看出了哪些情況?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

折線統計圖是怎樣的統計圖?它的特點、作用是什麼?

課後感受

統計的內容學生已經喲一定的瞭解。特別是已經掌握了條形統計圖的有關知識。所以學得非常輕鬆。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繪製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既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又可以體現數量變化趨勢並對未來進行合理的預測。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比較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從圖中獲取資料變化情況的資訊。

教學難點:

掌握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談話引入:我家樓腳有一個老大媽,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冰激凌,二女兒開了精品店賣傘。眼看兩個女兒都生活的很充實,可是老大媽卻總是不開心。因為雨天她擔心大女兒的生意,晴天她又擔心二女兒的生意。最近一週,一直在下雨,二女兒的生意越來越好,雨傘的`銷售量越來越多,二女兒為了更好地經營,她就對雨傘的銷售進行了統計。

(出示條形統計圖)在這個條形統計圖中,我們能得到哪些資訊呢?學生髮言,複習條形統計圖。

師:生活中除了用條形統計圖統計外,你們還見過這樣的統計圖嗎?(出示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像這樣的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單式折線統計圖。(揭題)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景,在輕鬆的談話中,揭示本節課的主題。)

二、探究新知

(一)師:那剛才我們在條形統計圖中得到的資訊,你能在折線統計圖中找出來嗎?讓學生討論分析折線統計圖的組成。

師:折線統計圖的組成(描述橫軸縱軸所表示的物件、單位等)

(二)繪製統計圖

1、對應描點

2、依次連線

3、標註資料

(三)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還能清楚的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剛才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以前學過條形統計圖,那麼你會靈活選擇什麼情況下用條形,什麼情況下用折線統計圖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作業單第一題。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都很厲害,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那麼老大媽的大女兒也想對她的冰激淋銷售情況進行統計,為下一週的進貨作準備,同學們說她應該選用什麼統計圖呢?

生:折線統計圖。

師:那哪個同學願意上來幫助大女兒完成統計圖呢?

讓學生上來繪製冰淇淋的折線統計圖。

師:這個同學手真巧,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折線統計圖的要點,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讓老師很是佩服,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動手試試作業單第二大題。

展示此題的繪製結果。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同學們接觸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電腦手機都是可以幫助學習的工具,但是隨著這些科技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許多青少年的視力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老師對我們學校的近視學生人數進行了統計,請同學們按照要求完成作業單第二大題的第二小題。

三、總結

1、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穫?(回顧)

(1)繪製統計圖

1、對應描點

2、依次連線

3、標註資料

(2)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還能清楚的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結束語

師:今天我們大家通過動手、動腦,認識了一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它在生活中的運用是很廣泛的。

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各有特色,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選擇統計圖的形式。那麼你們回家後,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對自己一學期以來的成績進行統計,並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爭取在期末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設計意圖):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而在本節課的評價上是側重放在關注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體驗上。佈置學生回去統計自己的成績,貼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認識到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板書設計

單式折線統計圖

特點:

步驟:

不僅能反映數量的多少

1、對應描點

還能反映資料的增減變化情況

2、依次連線

對未知資料進行預測

3、標註資料

PAGE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上獲取資料變化情況的資訊,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2、會看單式折線統計圖。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歷觀察統計圖和分析資料的全過程。

2、能夠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

3、滲透統計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合理的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索、思考的過程。

2、能夠依據資料變化的特點進行合理的估測。

教學重點:

能夠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提問

教學用具準備:

xxx

教學平臺:

xxxx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引入

1、昨天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小胖是氣象愛好者,他對上海某日的氣溫變化作了統計。

2、課件出示:P44/上海某日氣溫變化情況統計圖。[說明]: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採用與生活有關的資料,讓學生了解統計與生活緊密聯絡。

二、探究新知

1、仔細觀察這張折線統計圖,是怎樣製作的?你有什麼疑問?

問題1: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表示什麼?

問題2:這是每隔幾小時測一次氣溫而得到的折線圖?

問題3:縱軸表示什麼?

問題4:縱軸上的1小格代表幾℃?

2、從圖中你能瞭解到哪些資訊?

問題1:氣溫最高的時刻是幾時?這時氣溫是多少℃?

補充:氣溫最低的時刻是幾時?這時氣溫是多少℃?

問題2:氣溫是從幾時開始升高的?又是從幾時開始下降的?

問題3:氣溫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幾時到幾時之間?

問題4:氣溫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幾時到幾時之間?

問題5:幾時到幾時氣溫沒有變化?

問題6:這天有幾個小時氣溫超過9℃?

3、除了以上這些,你還能提什麼問題嗎?

問題7:你能估測出這一天大約屬於哪個季節?早春、晚秋

4、折線統計圖能夠告訴我們很多資訊,我們要學會看圖學會分析。

[說明]:通過讀取折線統計圖資訊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合理地進行推測並說明理由。通過讓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提高從折線統計圖中獲取資訊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

模仿剛才的分析,試著分析這份統計圖(先小組討論):

(1)統計內容:xx國小一至六年級及喜歡看科普讀物人數統計。

(2)統計圖型別:折線統計圖

(3)喜歡看科普讀物的人數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哪個年級到哪個年級之間?

2、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四年級喜歡看科普讀物學生的人數是多少?

(2)一至六年級喜歡看科普讀物一共有多少人?

(3)小淘氣所在年級喜歡看科普讀物的人數排在第3位,小淘氣是哪個年級的?

[說明]:通過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中獲取資訊,讓學生獲得分析資料和進行合理推測的初步經驗。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兩天的折線統計圖,你有什麼感受?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5

知識背景和目標定位:

《折線統計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資料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單式和複式)和條形統計圖(單式和複式)來表示統計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瞭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建立了統計的觀念的基礎上,又一次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

基於以上認識,把《折線統計圖》的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認識折線統計圖,並知道其特徵。

2、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同時能夠依據資料變化的特徵進行合理的推測。

3、通過對資料的簡單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案例描述:

一、創設情境。

1、觀看科技展錄影。看到這些畫面,你想說點什麼?

2、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瞭解和分析這幾年參觀科技展人數的情況,你認為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參觀人數呢?

3、課前我已收集了近幾年來參觀科技館的人數,並把它製成了這樣一張統計表。仔細觀察,你能從統計表中瞭解到什麼資訊?

參觀科技展人數統計表 20xx年4月

年份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
人數(萬人)24183036365460

出示問題:在相鄰的兩個年份中,( )年到( )年參觀人數增加最快。

你怎麼得到這個答案的?你是用什麼方法知道的?(計算)

4、能不能不通過計算,換一種方式就可以直觀得看出20xx年到20xx年人數增加最快呢?(條形統計圖)

但是,我在科技館發現了他們用這些資料製成了這樣的一幅統計圖。(課件折線統計圖)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這幅統計圖中,橫軸表示?縱軸表示?

(2)每年的參觀人數在這幅統計圖上都找到嗎? 誰來指著說一說。

(3)這幅統計圖是通過什麼來表示出每年的參觀人數的?(板書:點:數量多少)

(4)思考:目前這幅統計圖也只是反映出了統計表裡的資訊,還不能解決剛才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有必要我們研究研究。我們不妨帶著下面三個問題來看一看。仔細觀察,獨立思考。然後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2、深入探究

(1)哪年參觀人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到哪年人數沒有變化?哪年到哪年人數增加最快?

分析:回到前面的問題,在統計表中想知道參觀人數增加最快的是哪年到哪年,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出的?那現在能直觀的看出來了嗎?(通過線的陡度來看)

板書:平—不變

陡—快

(3)藉助這幅統計圖,體會一下這幾年參觀人數整體變化情況。你是怎麼看出的?

讓學生看整條線段,感受整體趨勢。

課件演示整體上升的過程。

你們是通過什麼看出來的上升的趨勢的?(板書:線)

總結:通過折線的起伏,來反映出數量的增減變化。這正是這種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夠看出數量多少,而且能夠更清楚地看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補充板書:增減變化)。

3、為統計圖起名字

你知道這種統計圖叫什麼名字嗎?讓學生根據這幅統計圖的特點,自由起名。(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4、預測

能不能根據這幅折線統計圖來猜想一下,20xx年會有多少人來參觀?

總結:同學們,這只是一種猜測,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來參觀,還要年底再作一次調查。

5、感知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我們已經對摺線統計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想想,生活中你還從哪兒見過折線統計圖?(報紙上、股市上、父母單位、電視裡……)

三、實踐應用。

1、分析折線統計圖

出示馬鞍山師範附小四年級春季收費標準統計圖,從圖中你可以獲得哪些資訊?有什麼想說的?

總結:全國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始免收學雜費了,這項改革是真正惠及到咱們千家萬戶的好事、實事,使得大批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兒童能重返校園,是義務教育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聰聰、明明兩人患病期間體溫變化的統計圖

請學生當小醫生,分析一下聰聰和明明體溫變化情況。

3、“小華學習了折線統計圖,覺得折線統計圖的優點很明顯,就去文具店作了調查,並繪製了一幅統計圖。請你認真觀察分析這幅折線統計圖,你發現了什麼?”(不同文具的銷售情況)

(1)讓學生體會到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則需要制條形統計圖;若描述同一事物的變化趨勢,則製成折線統計圖。

(2)如果想讓它合理,怎麼在這張統計圖上作一些簡單的修改?(改成條形統計圖)

(3)做完這個問題後呢,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在什麼情況下,繪製折線統計圖,在什麼情況下繪製條形統計圖,這個問題其實是以後要研究的內容,你們剛才的發現已經很了不起了。

四、拓展。

(課件圖文並茂出示)探究我國曆史,於上古時代已能看見統計圖理念的身影。周易繫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顯示已使用“分組”的觀念區分大、小事,並運用實體的影象表達所觀察到的事象。

到商湯推行井田制度,把地劃為九塊,形如井字,八家各分一塊為私田,中為公田,顯見井田制度已略具統計圖之輪廓。

到宋代,南宋史學家鄭樵的.圖譜思想等,則與現代統計圖表的製圖原則相近。

至清朝,統計圖已廣泛的製作與運用,包括農工商統計圖、交通統計圖及教育統計圖等。至今,統計圖已廣泛用於生產生活,也演變出形式各異的統計圖。除了我們已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以外,還有柱形統計圖、餅形統計圖、面積統計圖、雷達統計圖等等。

師:孩子,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無窮無盡的變幻,造就了無以計數的物象形態。其實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天然的統計圖,看(課件出示樹的年輪)這不正是大自然的傑作嗎?

五、教學反思。

我教學複式折現統計圖這節統計課的內容,感覺有許多應該改進的地方。

在設計課的時候,我力求做到讓孩子們在感知單式折現統計圖和統計表的基礎上,體會到二者的侷限想以及複式折現統計圖的優點。複式折現統計圖便於比較兩個數量的變化情況;便於比較兩個數量總體發展趨勢和階段發展情況;同時對發展的數量作出簡單的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本著這樣的設計理念,我儘量將課堂設計的內容豐滿一些,訓練點廣泛一些,同時在發現中獲取學習數學的樂趣。

但是在設計課的時候我沒有備透學生。

首先,學生的課前複習沒有做好。

課前,我應該讓孩子們做好單式折現統計圖的複習,在複習中鞏固繪製的方法,技巧。即:描點,標數,連線。畢竟這是四年級的知識,時隔一年時間學生已經將知識遺忘差不多了。另外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節複習課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做好了複習,那麼本節課的重難點也一定會得以突破。

其次,對於此類統計學的數學知識,應該給學生準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

例如:某一數量總體呈現何種趨勢;某一階段呈現什麼趨勢;波動較大;平穩發展等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如果教師能夠相機真確引導,學生就不會在課堂中感到無話可說了。課下我問過許多同學為什不舉手回答問題呢?他們說,不知道怎麼說服清楚。

第三,教師過於相信學優生,導致出現繪圖馬虎現象沒有及時更正。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又一次清楚的認識到備課更應備好學生,不能單憑自己的“一廂情願”設計課。要知道,再好的預設,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這樣的生成才會精彩。一堂課可以不完成教學任務,但必須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畢竟我們的課堂不是作秀。平時中求發展才是真正為學生著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