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年終總結錦集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7W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技局年終總結7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技局年終總結錦集7篇

科技局年終總結 篇1

**年度,我局按照市、區相關要求,切實做好了安全生產、質量監督工作。現將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安全生產工作方面: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我局按照省水利廳和市水務局的統一安排部署,於**年年初就確定安全生產工作以局黨委書記、局長鬍宗文為總負責,分管安全生產的陳紹亮副局長具體負責,同時組織了9個安全生產檢查組(以分管局領導為組長、相關科室領導為成員)對全區水利安全進行大檢查。

要求局屬各部門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全面安排部署水利安全大檢查工作。特別是結合汛期防汛安全工作、暴雨水毀情況,有針對性地重點對水利工程建設、水利工程執行、農村水電、農村集中供水站、漁業船舶、防汛設施、河道採砂等進行安全大檢查。

(二)制定措施、落實責任

1.認清形勢,責任到人

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強化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責任。

XX區水務(武引)局年初就與XX市XX區人民政府和XX市水務局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並及時與下屬各單位逐級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各責任主體的安全管理職責,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基層領導直接抓,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2.完善預案、有備無患

XX區水務(武引)局高度重視水利安全、防汛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年4月14日XX市XX區防汛辦就下達了XX市XX區防汛總體預案,落實和完善了以行政首長負責製為核心的各項安全生產、防汛責任制。

尤其是密切監測有嚴重安全隱患的水利工程執行情況。XX區水務局督促工程所在鄉鎮針對各類水利工程可能出現的險情,進一步完善、落實防洪搶險措施、搶險隊伍和物資,採取相應的措施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3.組織隊伍、儲備物資

全區水務系統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健全和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生產、防汛指揮機構、防汛搶險隊伍的同時,立足於“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思想,積極組織了搶險隊伍,落實了搶險物資的儲備,保障了通訊裝置的暢通。

科技局年終總結 篇2

20xx年上半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加快實施“四縣並舉”戰略,全面推進“兩區”建設,認真履職,創新工作方式,在營造創新氛圍、服務“產業”、服務基層和服務經濟社會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現對上半年工作情況進行小結並提出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創新服務方式,當好企業服務的“店小二”。

一是開通“科技之語” 助企資訊服務平臺。為打造更加貼切精準科技服務,我局開通了“科技之語” 助企資訊服務平臺,面向縣域內400多家中小企業,釋出政策宣傳、服務資訊和工作聯絡三部分。通過及時解讀科技政策,宣傳智慧財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網上技術市場、創新券等政策,提高科技政策知曉率。

二是開展田園xx生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部分)調研。深入相關企業進行走訪調研,瞭解近年來的高新產業、專利成果、科技企業、科技合作、科技專案,分析創新驅動對生態產業轉型提升的成效、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思路與對策,並有針對性開展科技服務。由於底數摸得準,服務到位,截止到5月底,我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為1.06億元,同比增長16.5%,高於全市14.7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一;新增浙江省科技型企業4家。

(二)著力抓好專案建設和管理,服務我縣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應用推廣“創新券”制度。根據省科技廳關於推廣應用創新券有關檔案精神,出臺實施《xx縣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創新券”由縣科技局發放,主要用於企業向相關創新載體、高校、科研院所購買科技服務的科技創新支出,面額為1000元、5000元、10000元,5萬元及以下創新券兌現採取簡化方式,5萬元以上必須按照《xx縣科技計劃專案管理辦法》,驗收合格後方可兌現,目前該項工作正在啟動中。

二是圍繞解決我縣工農業主導產業轉型升級中出現的技術難題,特別工業“三廢”治理、合成革DFM回收等重點領域,著力抓了專案徵集工作。通過公開發布徵集和深入相關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走訪,共徵集了14項工業、農業專案,下步將通過相關程式組織實施一批科技專案解難題。

三是抓好到期專案總結驗收工作。完成了第二輪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xx縣茶產業提質增效工程”驗收材料總結工作,由於專項工作實施成效明顯,受到縣人大的肯定。完成省級農轉化專案“優質高產晚粳稻新品種浙粳112的中試開發”的驗收工作。該專案實行的“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員+合作社”的生產模式被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杭州試驗站作為範本引用發表在農業科技管理雜誌上。

(三)科技助推全縣五水共治工作。

“科技創新助力五水共治” 重點工作,落實三項舉措,並紮實推進。

一是以專案為載體,解決治水關鍵技術。xx縣中奇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實施的“不鏽鋼酸洗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專案採用增設重金屬過濾裝置、選用特種樹脂、調整廢水處理工藝引數等措施,實現了廢水處理出水水質指標(重金屬指標)優化等目的,經深度處理後的廢水重金屬指標(鉻、鎳)均下降約50-60%,並申請發明專利1項。

二是以人才為支撐,助力飲用水水源保護工程。組織省科技特派員、省農科院水稻育種專家葉勝海為葉村鄉岱頭村提供技術指導,提供“明珠”系列品種,指導當地開發生態稻米150餘畝,促進飲用水源保護地生態農業的轉型發展。

三是重視農村治水工作。局領導班子多次深入大東壩山頭村和內大陰村,實地檢視,並加強與監理單位和鎮政府的溝通,目前山頭村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督促局派農村指員常駐內大陰村落實實事專案。

(四)各項科技綜合工作有序開展。

一是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我縣與浙江計量學院建立科技合作關係,並簽訂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協議。

二是完成了省、市對我縣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的材料準備。

三是完成了“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的前期調研和基礎材料的整理工作。

四是做好科技成果登記工作和申報工作。受理登記科技成果8項,共推薦申報省科技進步獎2個,市科技進步獎4個。

五組織開展了xx年全國科普工作統計。組織科協等22個單位開展了xx年全國科普工作統計,按時完成了調查資料彙總、錄入和上報工作。

六是開展涉科服務業調查統計,並按時完成了調查資料的網路上報。

七是繼續做好網上技術市場工作。上半年共完成企業技術難題12項,其中籤約4項,簽約金額150萬元,新增上網企業5家,目前上網企業總數已達207家。

(五)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隊伍創新創業科技示範作用。

一是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根據縣財政清理專案資新要求,我們及時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專案實施的通知》,加強各級科技特派員經費管理。為充分調動了縣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下達了《關於做好第三批縣級科技特派員任期考核的通知》,更加註重科技特派員平常的工作彙報,推進了特派員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是協助申報實施專案。協助17個省派科技特派員完成了專案申報,指導市科技特派員加強專案實施,組織對縣級科技特派員專案驗收。

三是引導科技特派員發揮專長,服務產業發展。如省科技特派員浙江萬里學院俞信光指導竹源鄉香榧種植規範化示範基地建設,協助竹源鄉火星農庭農場初步建成規範化香榧栽培基地300多畝;浙江海洋學院李智強協助新興鎮xx縣貴澤養鴨場建立了魚、鴨、茶果種養複合型基地面積50多畝(其中低窪魚塘30多畝,建有鴨舍500平方,洗浴場和活動場5畝,茶、果經濟作物等10餘畝),並與浙江大學徐海聖共同協助齋壇鄉“xx縣泓潤泥鰍養殖家庭農場”建立泥鰍人工繁殖示範基地50多畝。

(六)認真抓好智慧財產權工作。針對我縣智慧財產權基礎薄弱狀況,定期開展企業智慧財產權服務。

一是根據市局關於《規上工業企業“專利清零”三年行動計劃》,我局和第三方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聯手對我縣的規上工業企業專利情況進行調研摸底,對“零”專利企業,加強服務同時幫助挖掘專利。

二是積極開展宣傳活動。4.26全國智慧財產權週期間,會同縣司法局、文廣新局、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開展智慧財產權大型宣傳諮詢活動,向市民發放了12330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版權維護、法律援助指南、標準化法主要內容等手冊,並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進一步提高了市民智慧財產權意識。

三是開展了專利聯合執法檢查。聯合遂昌科技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先後對xx縣如海超市、大百姓藥店進行了檢查,檢查商品數百餘件,現場查處專利標記的商品14件,標註專利號但實際專利沒有批覆產品1件,違反《專利標註標識辦法》產品2件,並要求商家限期進行整改,通過此次執法檢查,進一步提高了商貿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規範了市場經濟秩序。四是認真落實了專利資助政策。正在兌現企業的專利補助資金89.8萬元。截止5月底我縣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106件、11件。

(七)積極做好防震工作。

一是加強xx地震臺建設。xx地震臺通過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專案驗收,成為麗水市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現向國家地震局實時傳輸資料的臺站。全力做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建設。一方面抓好臺站內部科普展示館的標準化建設。完成宣傳展板內容收集、篩選、裝修、地震科普教育設施、器材的勘選等工作。另一方面繼續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示範學校)建立活動。

二是著力抓了防震減災宣傳工作。“5.12防震減災日”期間,聯合防空辦等有關單位在縣城主要街道開展防震知識科普集市宣傳、諮詢活動,與教育部門、社群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同時還在xx電視臺開播防震減災欄,定期播放防震減災宣傳片,活動期間,參演1000多人,發放宣傳資料20xx餘份,通過此次活動,提高師生、居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下半年,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狠抓各類專案建設

(1)根據上級專案申報要求,積極申報1-2項上級科技專案。抓好“第二輪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總結驗收,繼續做好省成果轉化工程“xx縣茶產業轉化工程”實施工作,全面推進xx茶產業提質增效。

(2)繼續推動創新券推廣應用;完善“科技之語”資訊平臺的宣傳作用。

(3)圍繞本縣產業需要及專案徵集情況,組織實施好本級專案。

2、加強產學研工作。做好為企業牽線搭橋的服務,引導企業與大院名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浙江網上技術市場這個平臺釋出技術難題,為企業解困。

3、抓好我縣科技政策的宣傳貫徹落實工作。

一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田園經濟轉型升級的意見》,發動各方要素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確保戰略目標任務按進度完成。

二是按照《關於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意見》,對照政策對符合條款,按程式進行兌現獎勵,激勵各要素參予科技創新。

4、繼續抓好科技特派員工作,按照《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加強對縣級科技特派員的管理和業務指導,組織實施一批縣級科技特派員專案。充分發揮省市科技特派員的作用,指導省、市級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實施科技專案。

5、做好部門、鄉鎮(街道)黨政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的考核工作,對考核細則進行修訂,力爭切合實際、明晰、好操作,每年有創新和推進。

6、繼續抓好防震體系建設。啟動防震減災“十三五” 規劃編制工作,完成鄉鎮街道地震應急預案編寫。儲備公共物資和一套應急救援人員裝備配備。

7、繼續加強智慧財產權政策宣傳、服務和保護工作,繼續抓好規上工業企業“專利清零”工作,強化專利行政執法,促使我縣專利申報量和授權量逐年增加,爭取完成市下達的指標。

8、按照縣委的部署要求,紮實開展五水共治工作。

科技局年終總結 篇3

  一、20xx年工作總結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加快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建設,積極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一)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一是制定出臺科技政策。印發了《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在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科技計劃專案、專利質押的貸款、研發儀器裝置補助等方面加大獎補力度。出臺了《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設立天使投資基金,培育市場主體,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宣傳解讀培訓政策。通過舉辦全市科技創新實務培訓班、政策宣傳解讀會等形式深入全市科技系統、科技型企業、市經開區和永佳集團解讀省“1+10”創新驅動政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和《XX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創新政策。三是獎勵自主創新成果。召開了全市科技創新獎勵大會,總結近兩年科技創新成績,表彰獎勵33項科技獎專案和個人。組織12個專案申報20xx年度省科技獎,獲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四是創新科技活動周。開展科普大篷車展覽暨科學健身、醫療衛生健康諮詢和計生科普服務、科技“四進”、科普設施向社會開放等系列活動,普及科技知識。五是謀劃“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徵集“十三五”重點專案,編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初稿。

(二)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是積極對上爭取專案。對上爭取77個研發專案獲2100萬元省專項資金支援。黃山金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陳小源教授合作的團隊通過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評審、考察和公示。二是大力開展獎勵補助。開展了XX市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對獲得國家、省重大科技計劃專案、產學研合作、國家級和省級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等予以獎勵補助,共資助80個專案516萬元。三是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全市累計共有7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今年新認定22家,佔總數的29.73%;1-10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30.9億元,同比增長0.1%,實現增加值33.0億元,同比增長3.7%。四是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組織“國家火炬黃山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的複核工作。加強國家火炬黃山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省車用儀表及電器、機床工具、新型電子元器件、光電顯示等五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五是開展科技成果和技術合同登記。共受理登記77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申報的115項科技成果,同比增長55%。1-11月,全市累計登記技術合同41項,合同金額1135.6萬元,技術交易額1135.6萬元。

(三)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是創新平臺作用顯現。依託4家省院士工作站和73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匯聚各領域專業技術人才1300餘名,推動了新材料、茶產業、徽文化等特色產業的技術協同創新。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獲省科技廳績效評價優秀等次。新組建了“安徽省鋁包鋼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9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二是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強化。針對黃山產業特色和技術需求,黃山茶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和協同創新,以技術鏈的創新推動產業鏈的融合,推動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年度績效考核優秀,獲市科學技術合作獎。黃山學院和我市新材料產業優勢企業共同成立黃山精特塗層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為地方優勢產業塗層新材料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技術與資訊和人才培訓開展綜合服務。三是加強科技孵化器建設。“向上·徽商創業園”、XX區電子商務產業園、休寧高新電子產業孵化器等一批科技孵化專案落戶。1-10月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孵企業達91家、新增10家,前三季度在孵企業技工貿總收入達6696 萬元。黃山科創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通過20xx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市級績效考核,獲得100萬元執行經費補助。四是搭建科技金融平臺。設立專利權質押的貸款工作專項補償資金,4家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的貸款獲得融資共550萬元。睿基新能源科技獲得廣發信德投資等3家投資機構股權投資7000萬元,目前到位資金6000萬元。與郵儲銀行聯合開展“雙創貸”金融業務,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援。黃山科創聯合XX區農村商業銀行推出在孵小微企業個性信貸需要的融資產品。

(四)推進政產學研用合作。一是推進“雙百雙行”系列活動。以“百家企業高校行”和“百名專家企業行”為主題,組織60餘家企業赴中科院合肥應用技術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華東理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省農科院、浙江衢州氟矽研究院、黃山學院等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解決技術難題40餘項,轉化科技成果20餘項。二是籌辦我市第七屆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為舉辦我市第七屆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開展政產學研合作、科技金融合作簽約,舉行“網際網路+”專家報告會、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年會和黃山茶產業質量提升科技論壇,集中展示我市產學研合作成果。三是深化與浙江大學科技合作。共建浙大黃山技術轉移中心,探索符合黃山主導產業發展的先進技術轉移、轉化新模式,形成產學研全方位合作。採取校企合作、成果產業化、技術團隊和人才培訓基地等多種形式實施科技合作專案,加強浙江大學優勢學科與XX市主導產業的科技交流與協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五)深化科技惠及民生。一是提升現代農業科技水平。以專案為引領,推進農產品品質提升,開展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毛峰的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專案,制定省級標準1項,研製生產線2條,改造低產茶園11萬畝,建立生態型高效茶園3萬畝,專案示範區茶農人均增收超過1500元。圍繞香榧、菊花、泉水養殖等特色農產品開展良種繁育和質量安全技術整合運用與示範,為農業綠色增效提供科技支撐。深入XX縣流口村、XX縣定潭村、XX縣三村村、XX縣塔坊鄉走訪種養大戶、開展現場技術指導。舉辦茶園高效栽培與管理技術講座,發放資料6000餘份。二是加強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XX縣國家級、XX縣省級2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以文化、旅遊、生態、科技四位一體發展模式,圍繞文旅產業、生態工業、特色農業加塊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目前兩個實驗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5家,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重點新產品13個,高新技術產品40個。三是助推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以專案為支撐,組織開展了徽州傳統建築聚落的適應性改造提升和新徽式建築營造技術研究示範,以“智慧的旅遊”為目標,開展了面向移動網際網路的旅遊服務應用研究。開發徽文化元素旅遊工藝品,拓展科技在徽州四雕、徽州漆器、徽墨、歙硯等產業化技術整合示範,獲專利18項,加強傳統技藝傳承與創新。四是加快民生科技創新步伐。圍繞人口與健康、資源與環境、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民生科技問題,加強新安道地藥材規範化種植、景區生活廢水綜合利用、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等公益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讓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六)全力推進創新創業。一是提供政策保障。出臺《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從推進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優化創新創業環境、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拓寬創業投融資渠道四方面推動我市眾創空間建設。二是學習借鑑創客先進經驗。組織全市科技管理部門赴南京參加華東地區眾創空間培訓,學習眾創空間建設業務知識,組織相關單位赴杭州夢想小鎮、“馬鞍山青年眾創空間·小馬夢工場”、深圳柴火眾創空間、南京珠江路眾創市集等專案,學習先進經驗,拓寬眾創空間建設思路。三是啟動我市眾創空間建設。在黃山徽文化產業園5000平方米“XX市夢工廠”(一期)正在啟動。依託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500平方米的“黃山創客驛站”、向上徽商創業園的創業小鎮、黃山學院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大學生創業園等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眾創空間專案正在籌劃中。四是組織參加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組織我市22家科技型企業、3個創新團隊參加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總決賽,黃山富田精工獎優秀獎;祁門黃山電器獲得安徽賽區三等獎,進軍國家總決賽。

(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利用。一是加強專利申報。1-10月我市專利申請量為921件,其中發明238件,增幅16.1%;全市專利授權量790件,其中發明125件,增幅98.4%;全市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70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量為2.73件,位居全省第7位。全市專利電子申請率達93.6%。二是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與屯溪農商行、徽商銀行、郵儲銀行、市擔保公司對接推進專利權質押的貸款工作,祁門新飛電子通過專利權質押獲祁門農商行貸款300萬元,琦源管業已到期的專利權質押的貸款獲批續貸。多維生物科技、瑞興電子、光明茶業、謝裕大茶業公司、昌輝模具、日基焊接等已與市擔保公司簽訂專利權質押反擔保合同。三是爭創智慧財產權品牌。XX縣作為全國六個區縣之一入選國家傳統知識智慧財產權保護示XX縣,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躋身全國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行列。四是強化專利行政執法。聯合市工商局、市版權局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共出動執法人員36人次,檢查流通領域場所30多家,商品5000餘件,查處假冒專利16件,調處專利侵權糾紛7件。

  二、20xx年工作謀劃

(一)工作思路

圍繞創新驅動戰略,按照“調轉促”的總體部署,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不斷改善科技創新環境,整合科技資源,發展創新載體,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科學有效精準服務,提升科技支撐經濟轉型發展水平。

(二)工作目標

全年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5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0 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強化茶產業和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明顯提升。以專利權質押貸融資為突破助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2件。力爭申報成功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1個。

(三)工作舉措

一、在創新政策落實上謀突破。以各類園區、特色產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為重點,以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物件,精準對接國家、省、市有關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發展各類科技政策,幫助引導企業用好省“1+10”、市“1+12”的扶持政策,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加計抵扣等各項科技政策。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注重創新政策的引導,通過採取基金投資、借轉補、事後獎補等方式支援企業開展研發設計、上市融資、招才引智、技術進步等,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創投領域。對應全省科研專案和資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經費後補助制度。圍繞“調轉促”目標認真謀劃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與統計部門合作,紮實做好r&d投入統計工作,掌握全市科研活動總量,為決策提供科學支撐。創新開展全市科技活動周,提高科技工作的顯示度和社會影響力。

二、在調結產業結構升級上謀突破。全力推進國家火炬黃山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省車用儀表及電器、機床工具、新型電子元器件、光電顯示五大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二次創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成熟期、成長期、初創期三種類型,分別選擇10家科技型企業進行點對點培育,力爭在培育期內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創新載體建設,對已組建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進行績效考核和驗收。圍繞轉型升級、綠色增效、質量安全、精準扶貧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四大工程,繼續把茶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點,支援龍頭企業開展物聯網技術示範應用。開展品種選育和高效繁育技術創新,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為基礎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支撐。指導XX縣在完成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驗收基礎上,積極申報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

三、在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上謀突破。依託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搭建政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圍繞我市優勢產業,分批組織相關領域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專場對接,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和需求。依託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搭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強化創新服務功能,提升創業孵化服務水平。做實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工作,圍繞與浙大合作協議內容,組織產學研對接活動;聯合市人才辦舉辦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專題培訓班,引導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黃山創新創業,開展技術轉移活動。深化與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的合作,在成果轉化平臺、創新載體、特色產業基地、創客孵化器等方面深化合作,推進協同創新。

四、在服務創新創業上謀突破。突出眾創空間建設謀劃工作,以黃山徽文化產業園為依託,力促“XX市夢工廠”首個眾創空間專案儘快落地黃山經濟開發區。圍繞我市優勢產業,開展“雙創”三年行動計劃,支援建設創業實訓孵化基地,孵化一批省級自主創業實體。圍繞孵化機構、眾創空間內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創客”企業;大學生創辦種子期科技型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專案,開展天使投資基金專案的篩選推薦工作,協助融資擔保公司建立基金專案庫。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舉辦XX市首屆創新創業大賽。

五、在科技專案管理上謀突破。以科技管理改革為引導,突出科技專案的前期調研、篩選培育、跟蹤管理、嚴格驗收的管理模式,認真執行權力清單和科技報告制度,嚴格執行《XX市科技計劃專案實施及其經費使用管理情況監督檢查實施方案》,發揮專案經費“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促進黃山創新發展。密切跟蹤國家、省、市最新科技政策動態,結合我市優勢產業,積極對上爭取政策扶持資金,為企業創新發展做好服務。

六、在科技金融融合上謀突破。探索與銀行、擔保公司合作共建中小企業統借統貸平臺和風險補償機制,開展借轉補、聯保聯貸等融資服務,聯合郵儲銀行黃山支行開展“雙創貸”“助保貸”服務,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支援“股權+銀行貸款”投貸聯動的融資服務模式,推行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模式,擴大智慧財產權質押的貸款在全市的覆蓋面。深化科技保險試點,建立服務科技保險的綜合機制,加大對科技保險財政支援力度。

七、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謀突破。認真落實《XX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組織實施市級發明專利產業化計劃專案。執行好《XX市專利權質押的貸款資助辦法》,搭建專題銀企對接平臺,做好專利權質押的貸款政策解讀和組織協調,力爭實現貸款額3000萬元。提升發明專利申請量,重點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智慧財產權工作,加大引導企業申報發明專利力度。實施中小微企業智慧財產權促進工程,構建中小微企業智慧財產權委託管理平臺、智慧財產權交易平臺。研究制定專利權拍賣交易規則,與拍賣機構合作,以拍賣的形式促進專利權流轉,切實增強專利權變現能力。健全和完善智慧財產權維權工作,繼續推進貫標試點,培育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加大專利人才建設,提高專利聯絡員的業務水平。

三、“十二五”科技創新工作概況

“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市300餘個科技專案共獲得國家、省1.7億元資金支援,其中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專項資金專案14項獲3300萬元資金支援。全市共申請專利5251件,其中發明專利1281件;共獲授權專利3531件,其中發明專利346件;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年均增長率均達20%以上。取得科技成果268項,獲省科學技術獎20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3項。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3個,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3個。XX市躋身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一)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1、制定出臺創新激勵政策。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XX市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XX市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XX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專利權質押的貸款管理辦法》和《XX市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激勵政策,設立自主創新專項資金、創新型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和天使投資基金等專項科技經費,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修訂出臺《XX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實施細則》,大幅提高獎勵標準和獎金額度。

2、加大科技創新激勵力度。召開兩屆全市科技創新獎勵大會,總結科技創新成績,表彰市科技獎獲獎專案和個人,營造科技創新氛圍,推進科技創新步伐。共表彰市科學技術獎62項,其中突出貢獻獎2人,產學研合作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58項。會同財稅部門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累計享受所得稅減免優惠達1.91億元,開展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稽核,核定研發費用超3億元。“十二五”期間,市科技計劃專案立項106個,共資助資金1200餘萬元。20xx年,全市科技支出佔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達2.38%,其中市本級達2.42%。

3、加強宣傳培訓管理。建立企業聯絡點制度,深入基層宣傳解讀創新激勵政策,做到“全覆蓋”、“四瞭解”,即高新技術企業走訪全覆蓋,瞭解企業發展狀況、瞭解政策落實情況、瞭解技術需求、瞭解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著力解決企業與政策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每年舉辦全市科技創新實務培訓班2-3期,引導企業加強政策學習,規範研發資金使用,完善研發體系建設。

(二)高新技術引領轉型升級

1、高新技術產業持續發展。“十二五”期間,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557.3億元,較“十一五”343.11億元增長62.4%。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4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6家、國家創新型企業1家,省創新型(試點)企業18家、省民營科技企業238家、省高新技術產品227項,培育壯大了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內外有影響的知名高新技術企業。綠色包裝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功躋身“國家隊”,新建新型電子元器件和光電顯示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共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5家,20xx年基地實現總收入66.44億元,利稅7.62億元。

2、高新技術專案成效顯現。“十二五”期間,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專案13個,帶動電子資訊、綠色軟包裝、裝備製造等產業優化升級;44個企業獲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專案47個,共獲得國家資金支援3806萬元;實施安徽省科技攻關計劃21個,獲省級財政支援700萬元;組織實施市級科技計劃專案51個,資助研發經費629萬元。高新技術專案的實施,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後勁。

(三)現代農業實現快速提升

1、加快農業創新載體建設。組建全省首家茶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執行模式,組建“黃山茶產業技術研究院”,已有31家茶企業入駐,並獲20xx-2014年度XX市科技合作獎。研建“黃山茶產業技術創新網”,將XX市茶葉科技資源和企業資訊進行有序管理,通過穩定的網路環境安全高效地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一體化平臺系統,提供科技線上服務、品牌推廣、企業連結,選派6名副高職稱技術人員深入茶企提供服務。以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大院為依託,幫助農業企業實現多種形式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促進科研成果更快、更多、更好地應用於農業生產。截止目前,全市已有農業類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農業科技專家大院38家,涉及茶葉、菊花、蔬菜、特色養殖、農產品加工。XX區、XX區等5個區縣榮獲安徽省國家農村資訊化示範省建設示XX縣(區)。

2、開展農特產品優質高效安全生產示範。以專案為引領,實施國家農轉資金專案和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13項,獲國家資金1540萬元,開展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毛峰、菊花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及清潔化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建立適宜不同生產條件的農業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產技術體系,重點支援茶葉、菊花、等高效栽培與產業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農藥殘留控制、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規模化與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整合。開展皖南花豬、泉水魚等特色畜禽水產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四)創新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

1、科技與文旅深度融合。以旅遊資訊化建設為引領,開展“智慧黃山”統一整合系統研究開發,為未來的景區物聯網資訊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礎和提供基礎平臺支撐。加強傳統技藝傳承與科技創新,開發徽文化元素旅遊工藝品,提升徽雕工藝品的技術含量,加速徽州四雕、徽州漆器、徽墨、歙硯等產業化技術整合示範,提高了20%的生產效率。圍繞“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產學研協同創新,開展面向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的旅遊服務應用研究,延伸旅遊產業鏈,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2、徽州古民居保護科技水平有效提升。組建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為核心的院士工作站和省徽派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舉辦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科技論壇和“徽派傳統民居保護利用國際論壇”,加強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築大學、英國、奧地利等國內外院校的合作交流。組織開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關鍵技術攻關,申請專利、軟體著作權4項,編制技術導則和技術規程9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35篇。

(五)創新保障可持續發展

1、強化科技融入可持續發展。探索文化傳承、生態保護、旅遊開發和民生髮展四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加快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改善民生民計,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進文旅產業發展,促進以旅遊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轉型發展,加強資源管理和利用,建設最適宜人居和最適宜旅遊勝地,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發展生態工業,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圍繞旅遊商品開發、山區資源綜合利用、高新技術產業著力發展生態工業,大力推動傳統產業高階化、低碳化、智慧化改造,兩個實驗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5家,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重點新產品13個,高新技術產品40個。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茶葉、菊花、油茶、香榧、毛竹特色優勢農產品、清潔化養殖、有機食品生產加工等重點,引導科技創新要素向產業集聚。

2、推進黃山生態環境保護。圍繞生態功能區建設,發揮科技在生態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可持續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新安江流域汙染控制水平,組織開展流域水資源保護、面源汙染治理關鍵技術以及溼地資源保護技術研究和示範推廣,實施綜合整治技術專案,新安江出境斷面水質大部分指標常年保持二類水及以上標準。開展松材線蟲防控、景區高山溼地保護、太平湖岸線修復等科技攻關。開展黃山風景區生活廢水綜合利用、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工藝等技術的研究,並已進行推廣應用。針對主要農業汙染物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汙泥汙水和作物秸稈等,開展資源化利用及汙染物零排放技術研究,開發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系統和環保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裝置,在美好鄉村建設中進行示範應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鄉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0%。

3、促進公共安全及防災減災技術研究與應用。圍繞黃山風景區雷電、地質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開展技術攻關,徵集技術需求,通過省市科技攻關專案實施,促進相關行業部門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和技術進步,提高政府處置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能力,為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可靠的科技保障。

(六)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提速

1、積極推動“雙百雙行”產學研合作。組織開展以百家企業高校行和百名專家企業行為主題的“雙百雙行”產學研系列活動,連續成功舉辦5屆XX市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已成為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對接的重要平臺,有力助推科技成果對接與轉化,我市先後與12家國內知名院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徵集技術需求685項、科技成果1994項,簽訂產學研合作專案225個,專案達產後產值30億元以上。

2、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全市先後組建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4家省院士工作站,與中科院童慶禧院士等4名院士為首的人才團隊合作,開展旅遊資訊化、古民居保護利用、新材料、茶葉檢測等技術領域技術研發,推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創新合作模式,依託新材料、茶葉優勢企業和高校院所優勢資源,成立黃山茶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黃山精特塗層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企業為主體,創新平臺為支撐,政府為引導,開展茶產業和新材料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組建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3家,建立健全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績效考核制度,對考核優秀的中心予以表彰獎勵。成立安徽省軟包裝材料產業技術戰略聯盟,開展軟包裝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合作攻關。

3、加快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積極扶持創新創業主體,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市財政出資20xx萬設立天使投資基金,重點支援市本級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商業模式新的種子期、初創期企業。20xx年,XX市科創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現擁有孵化場地2.2萬平方米,在孵企業91家,畢業企業33家。20xx年,引進浙江向上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向上·徽商創業園,孵化面積1.8萬平方米,入孵企業14家。積極開展科技與金融對接,安徽泰達新材料股份公司獲安徽興皖創業投資有限公司4000萬元風險資本注入,黃山科巨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獲中國孵化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3600萬元科技風險投資。建成安徽省“科技路路通”XX市、XX縣2個創新服務站,為創新主體提供各項服務。

(七)專利創造保護水平不斷提高

1、專利創造能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間(載止20xx年9月),全市共申請專利5251件,其中發明專利1281件;共獲授權專利3531件,其中發明專利346件。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年均增長率均達20%以上。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64件,超額完成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翻一番的目標任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比率達60%以上,9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都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其中黃山永新股份公司榮獲取20xx年度全省發明專利百強企業。70%以上的專利申請和授權在企業實現轉化實施,專利本地轉化率達70%以上。積極開展專利權質押的貸款,4家企業獲得350萬元貸款支援。獲省核心專利產業化計劃專案6個、省發明專利優秀獎2個。20xx-2014年,黃山學院連續三年躋身全省大專院校職務發明專利授權前十強。

2、專利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與市工商局、市版權局聯合開展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協作,建立聯合宣傳培訓機制、資訊溝通機制、聯合執法機制,增強智慧財產權執法工作實效。設立中國(安徽)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黃山分中心,為公眾免費提供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和法律援助。各區縣均成立智慧財產權局,出臺相關政策檔案,智慧財產權工作體系逐步完善,專利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休寧、XX縣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XX區、休寧、XX縣為省智慧財產權工作示XX縣(市、區),XX區為省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市、區)。推行實施《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2家企業獲省第一批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推行試點工作優秀單位,5家企業列入省第二批貫標試點單位。企業品牌建立積極,全市共有1家全國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2家全國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4家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5家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單位。

四、“十三五”工作打算

(一)發展思路

按照“調轉促”的總體部署,以科技體制改革為源動力,以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為主線,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新使命,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為突破口,不斷改善科技創新環境,整合科技資源,加快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建設,發展創新載體,促進企業成為創新主體,為支撐我市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形成具有黃山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二)發展目標

到20xx年,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0%,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40%,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5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家,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三)主要舉措

1、科技體制改革深化行動。一是落實完善科技扶持政策。結合實際認真研究省委、省政府支援創新驅動“1+10”政策和市委、市政府“1+12”政策體系,注重創新政策的引導,通過採取基金投資、借轉補、事後獎補等等方式支援企業開展研發設計、上市融資、招才引智、技術進步等,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創投領域,重點支援科技型企業發展。落實好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三權”管理改革,將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全部下放給專案承擔單位。二是推進科技管理改革。跟蹤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展,創新科技管理理念,建設統一的市級科技管理執行平臺、科技計劃管理資訊平臺,建立專業機構管理專案機制,聯合監察、財政等部門實施“專案、經費、績效”三方評估的管理辦法,克服重立項、輕監管等弊端。對接全省科研專案和資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經費後補助制度。三是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把產業發展做為“調轉促”的重要載體,著力實施綠色包裝、車用儀表、機床工具、平板顯示、電子元器件等省級產業基地的科技重大專項。建立完善重點工作、重大專案跟蹤排程、情況通報、資訊釋出等機制。通過5年努力,力爭打造一批平臺,集聚一批人才,轉化一批成果,提升一批產業。

2、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一是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深化“百名專家黃山行,百家企業高校行”的產學研合作,鋪設好專家與企業家的最後一公里。通過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引進柔性人才和科技成果,培養企業本土人才。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通過短期聘任、技術合作、科技融資、技術入股等方式,吸引一批“候鳥專家”、“飛行博士”。通過創新要素的集聚引進一批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和科技領軍人才、高層次創新團隊。深化與浙江大學產學研合作,建立浙江大學黃山技術轉移中心,引導浙大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落戶黃山。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援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建立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用合作機制,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一批高新技術和實用技術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推動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提升企業技術水平。三是強化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貫徹落實《安徽省專利條例》,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降低侵權行為追責門檻。出臺XX市專利獎獎勵辦法,強化對成果轉化、應用型發明專利的獎勵。深入推進專利權質押的貸款,認真執行《XX市專利權質押的貸款資助辦法》。

3、科技創新創業服務行動。一是加快發展眾創空間。以培育小微企業為目標,大力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型創新創業模式,創業苗圃、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形式,拓展孵化器空間範圍,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建設若干國家級、省級創客空間等新型孵化器,20xx年覆蓋全市。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成熟期、成長期、初創期三種類型,每年分別選擇10家科技型企業進行點對點培育,力爭成熟期企業1年內、成長期企業2—3年內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4、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動。一是探索與銀行、擔保公司合作共建中小企業統借統貸平臺和風險補償機制,開展借轉補、聯保聯貸等融資服務,與郵儲銀行黃山支行聯合開展“雙創貸”合作,助力小微企業發展。二是支援“股權+銀行貸款”投貸聯動的融資服務模式,推行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模式,擴大智慧財產權質押的貸款在全市的覆蓋面。三是深化科技保險試點,建立服務科技保險的綜合機制,加大對科技保險財政支援力度。四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立集科技政務、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第三方評估等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

科技局年終總結 篇4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我局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繼續深入推進《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各項戰略部署的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巨集偉目標的關鍵時期,按照《中共縣委宣傳部20xx年宣傳思想工作要點的通知》的要求,為使科技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集中宣傳黨和政府的科技方針政策,集中展示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為進一步加大了宣傳威信的力度,進一步奏響了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主旋律,為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輿論支援和思想保證。在全縣範圍內大力營造推進科技創新的濃郁氛圍,有效推動了全縣科技工作的整體提升。

一、抓科技宣傳工作,增強科技為“三農”服務的意識。

我們通過上大街、下農村、跑企業、辦講座、拍電視、上報紙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科技宣傳,努力強化宣傳效果,重點宣傳《智慧財產權法》、《地震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科學技術進步法》及《舍飼養羊技術》、《大棚蔬菜重點病蟲害防治技術》、《常見豬病的診斷與防治》、《秸稈氨化》等新知識、新技術,截至目前共印發科技宣傳資料3萬份,配合各次大型科技宣傳活動,舉辦各類培訓班20期,培訓人員達6.3萬人次,編印發放《科技簡報》29期。在活動中,我局的工作人員還向廣大群眾講解了春季疾病預防、健康保健、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科普知識,使廣大群眾在活動中深受教育和啟發。

我局利用集鎮廣泛開展科技宣傳,開展科技培訓及進村入戶工作,把科技服務和科學技術送到了群眾家中,送到了田間地頭,努力為“三農”搞好服務。宣傳物件包括機關幹部、城鄉居民、中國小生等6萬餘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公眾的科技意識,調動了人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在全縣掀起了科技活動的熱潮。

二、加強政策宣傳,推動科技創新。

我們在履行日常科技管理服務職能的具體工作中,注意面向企業把宣傳工作與科技服務工作結合起來,重點針對科技政策,在服務中做好科技宣傳,在宣傳中提高服務實效。

(1)利用各種會議樹立部門形象。我們利用年初召開的“科技特派員大會”等所有機會,不厭其煩地向企業宣傳科技政策,向政府和各部門宣傳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提高全縣的關注程度,爭取全縣人民對科技工作的更多支援。

(2)結合科技活動宣傳科技政策。年初的中、省、市、縣科技工作會議後,我們及時成立工作小組,分頭按行業和地域對全縣所屬企業進行逐一走訪,在收集企業技術難題,調研合作專案的同時,對各類科技計劃專案、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等科技政策與各家企業負責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宣講,讓更多企業負責人瞭解科技政策、運用科技政策、受惠於科技政策,激發他們科技創新的熱情。在科技宣傳週 “送科技下鄉”、“4.26世界智慧財產權保護紀念日”“5.12防震減災”等各項活動中,我們都事先準備大量科技工作的相關宣傳資料,現場分發給廣大科技人員和市民群眾,做到科技宣傳工作全覆蓋。

(3)組織開展專項科技宣傳。3月上旬和6月份,我們專門在鎮、趙石畔兩鎮分別召集企業老闆和科技人員,向他們宣傳各類計劃專案和扶持資金的申報操作程式,宣傳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專利申請的一般程式。進行現場交流互動,聽取意見和建議,現場解答科技人員提出的科技成果申報、科技人才的培養、使用、學術交流以及成果查新等問題。通過到點到邊的宣傳發動,增強全縣企業自主創新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意識。

三、充分利用資源,拓展宣傳渠道。

我們在對內宣傳好科技政策,履行好部門職能的基礎上,注意整合資源,揚長避短,努力創新宣傳形式,拓展宣傳渠道,創造宣傳陣地,擴大宣傳範圍,切實做好對外的科技資訊報道和宣傳工作。

(1)與電臺建立合作關係。我們與宣傳部新聞中心、電視臺新聞中心就科技宣傳有關資訊在電臺作了新聞媒體報到。

(2)積極投送政務資訊。我們結合縣資訊宣傳工作的要求,自覺留意科技工作的亮點,挖掘資訊宣傳題材,積極撰寫科技工作資訊,安排專人做好宣傳資訊和稿件的報送工作,向縣委辦公室、政府辦、宣傳部、新聞中心等部門報送。

四、加強宣傳資訊工作,促進資訊交流。

一年來,我局的宣傳工作在縣委、縣政府XX縣委宣傳部的領導下,經過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宣傳工作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完善。

科技局年終總結 篇5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委組織部的關心指導下,我局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緊緊圍繞服務全域性中心工作,牢固樹立大教育、大培訓觀念,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提高幹部綜合素質的必要手段,著眼於建設一支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高素質科技管理幹部隊伍,開拓創新,多措並舉,不斷開創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局面。

一、強化組織領導,措施落實到位。

局黨組高度重視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始終把它作為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幹部隊伍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做到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一是制定詳細的教育培訓計劃。結合科技工作實際,制定下發了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機關”工作方案,制定了詳細計劃。二是領導帶頭學、幹部自覺學。我局始終堅持每週黨政辦公會議制度和 “全體人員學習日”學習制度,認真學習政治理論、黨紀政紀國法、科技業務知識。局領導分別圍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打造陽科技”、“前沿科技政策解讀分析”等專題開展了8個專門講座,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建立健全管理機制。促使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建立了考勤制度、學習筆記制度等,保證了學習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時間累計達到12次以上,平均參學率達到98%;全域性幹部理論學習覆蓋率達99%。

二、強化學習重點,開展針對培訓。

針對不同幹部特點,安排不同學習內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一是分層次抓好乾部教育培訓。科級幹部抓好理論學習制度的落實,同時做好上級機關舉辦培訓班的選送工作。中層幹部通過專題培訓班、外出學習形式,提升業務素養,一般幹部採取集中培訓與自學相結合方式進行。二是突出重點保證培訓質量。重點抓好領導幹部、特別是中青年幹部的培訓教育,在強化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的同時,組織到濟南、青島等先進地區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提高學習效果。三是積極組織參加上級單位組織幹部培訓。積極組織全域性幹部職工參加省科技廳、XX市科技局、XX市智慧財產權局、XX市委組織部幹部培訓班、業務培訓班6場次等,較好地完成了各類培訓任務。

三、強化創新方法,務求取得實效。

積極探索培訓途徑,不斷改進培訓方法,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內容,在注重實效上下功夫。一是堅持集中培訓與在職自學相結合。在抓好乾部集中培訓的同時,注意引導廣大幹部堅持在職自學各種理論業務知識,在全域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建立“五型”科技系統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安排培訓內容。組織專題學習省政府最新出臺的《關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試行)》和《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工作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意見》。對照部門工作,找到突破點和結合點;認真研究貫徹落實大會精神的舉措,進一步明確創新方向,突出創新重點;認真研究推進產學研結合、創新聯盟及協同創新的新方式,探索建立形式多樣的.協同創新模式,把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轉化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支撐。三是堅持理論聯絡實際,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先後組織開展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等專題調研活動,形成《推進科技創新打造區域科技高地》、《企業為主體 創新為靈魂 依靠科技創新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等理論文章、調研報告6篇,為領導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深化了學習教育效果。

科技局年終總結 篇6

  一、一年來主要工作

在中共*區委、*區領導下,在城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援下,在上級科技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我局緊緊圍繞城區中心工作,積極開

發展科技服務,在城區資訊化建設、科技管理、農業科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體總結如下:

  (一)以機關區域網建設為龍頭加快城區資訊化建設步伐

1、建成開通城區機關區域網

經過充分的準備,今年5月採取公開招標辦法確定了局域網工程施工隊伍,並很快進入現場施工,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科技局都派人現場監督監察,確保工程質量,11個工作日即竣工,進行系統除錯、試執行,於5月底由分管區長組織科技、黨辦、辦、政協辦、審計、監察、財政等部門組成的驗收小組進行驗收,區域網工程的各項指標和質量符合合同要求。城區機關區域網的建成開通,目前主要是滿足機關領導、幹部上網獲取資訊的需要和一些部門間資訊共享,也為下一步全市實施電子政務工程搭建資訊平臺,屆時,區域網的效能將得以更大的發揮。

2、加強資訊網的更新與維護,加大網上招商引資工作力度

為促進城區經濟與科技緊密結合,圍繞著城區鋁工業園區建設、136工程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加強了網上招商工作。

(1)加強網站建設,強化招商引資宣傳。1—10月,網進行了兩次更新調整,在及時跟蹤報道城區重大政務活動和更新資訊的同時,加大了城區招商專案的宣傳版面,在主頁顯著位置製作推出工業經濟園專欄;新開闢招商指南欄目,全面介紹*區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等投資環境的各項內容;開闢園區動態欄目,及時跟蹤報道三大園區開發建設進度,招商效果和企業入園情況;增加城市開發建設和其他招商欄目;同時在*區科技資訊網和農業科技資訊網主頁增加了招商引資的內容,從而加強*區投資服務宣傳力度。在網主頁上增加了各部門和園區管委會的辦事程式,開闢了書記區長信箱,管理投資垂詢電話和投訴電話,在網上營造了*區親商、扶商、愛商的良好氛圍。

(2)主動出擊,積極推介城區招商專案。通過網上搜索等多種渠道,尋找區內外的國外適宜到*區投資的知名企業的電子信箱,通過發電子郵件的辦法,將城區的招商專案加工濃縮後向相關企業推介,提高網上招商效果,至9月底共向40個國內外知名企業發了郵件並收到3個外地客商和企業電子郵件諮詢情況(已轉交城區經貿局和管委會處理,客商通過電話諮詢的沒有統計)。通過聯絡、爭取廣西區網際網路中心招商部支援,將城區網上招商頁面掛在自治區網上招商頁面進行宣傳,擴大城區網上招商工作的影響力,提高顯效。

(3)結合騰飛*宣傳在網主頁開闢了三大發展騰飛*系列報道專欄,在中國招商引資網首頁第一屏作了橫條動畫連結城區網廣告宣傳,以提高*區知名度,讓更多企業、客商瞭解城區鋁工業園區,增強網上招商效果。

3、積極引導企業利用資訊化宣傳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科技局派員多次深入城區企業,宣傳指導企業如何運用資訊科技、網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產品,指導幫助南寧粵茂石化公司、南寧利翔飼料有限公司等五個企業建立企業網站,通過網上宣傳企業和產品,並通過網上採購原料、釋出供求資訊,從而提高企業知名度,促進產品銷售,降低生產成本。經過宣傳,城區企業資訊化意識有較大提高,有條件、上規模的企業不但建立了企業網站,還積極研究開發應用CAD、ERP等旨在提高企業技術、管理水平的更高層次應用,如南寧新宇汽配公司開展了CAD應用,富豐飼料公司開展了ERP(財務管理)的應用,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設計技術和管理水平,南寧維威製藥公司也籌備全面推行ERP應用(已投標科技廳20xx年度ERP試點企業專案)。

4、依託城區現有網路資源,努力推進社群和農村資訊化應用

充分利用城區現有的*區資訊網、科技網*區節點和*區農業科技網,以培訓基層資訊員為突破,大力推進資訊化在城區基層單位的應用,在社群方面,在去年建立了五一中社群資訊服務網基礎上,今年又指導幫助福建園社群、菠蘿嶺社群建立了作為城區網下級節點社群資訊服務網,並帶動社群上網,進一步提高社群管理服務和資訊化應用水平。在農村方面,今年新建立了沙井鎮和富德村、南鄉村、三津村等三個村的鄉鎮、村級節點,每個節點都建立了主頁並逐步開展農業(農村)資訊服務,共在網上下載釋出科技資訊(實用技術)、市場資訊和在網上釋出供求資訊約800條,帶動了城區大宗農產品外銷,如果蔗、四季豆、肉芥菜和茉莉花等大部分外銷區外福建、廣東、湖南和區內的橫縣等地,其中果蔗的外銷率比原來提高10%,四季豆、芥菜等蔬菜由原來本地消費變成大部分外銷,從而解決了原來農產品賣難和賤賣問題,保護農民利益。通過資訊服務,也解決了農戶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並暢通了農民的市場資訊,鄉鎮、村級資訊網節點已逐步成為城區農村常駐農業專家和農民瞭解市場資訊的視窗。

  (二)以科技示範村建設為切入點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工作實施

自從郊區撤併,城區開始管理農村後,我局在去年瞭解、熟悉農村農業情況基礎上,積極向上級申報農業科技專案,根據城區農業產業的優勢和市科技專案的扶持重點,以科技示範村建設為切入點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工作,我城區任務是建設1個示範村、60戶示範戶,為實施好這一工作,我局在沙井鎮三津村開展了引種象牙四季豆(採取種子補貼農戶並請專家培訓指導)等蔬菜品種為突破的示範村產業結構調整,共引種約100多畝象牙四季豆,建立了5畝蔬菜種植示範基地,從而使三津村產業結構調整有了一個良好開端;實施了以做大做強奶牛業為目標的奶牛品種改良與集約化養殖技術示範,以*區奶協為協作單位,選送3名養殖戶到廣西大學動科院學習配種技術和奶牛飼養知識,建立起本地技術服務隊伍,在專家指導下,在城區奶牛二基地開展科學餵養管理為內容的集約化養殖技術示範並草擬了技術規程,開展了奶牛品改的各項準備工作,確定了品改公牛品種為美國荷斯坦黑白花系列,與品改養殖戶簽訂了品改協議,落實了貯藏凍精用的液氮罐,計劃在11月中旬陸續實施人工配種,年內完成100頭品改任務。

  (三)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水平為目標開展企業科技服務

*區企業較多,絕大部分為民營企業,其中規模企業(在*區納稅)26家,多為飼料企業,我們除了指導幫助企業開展資訊化應用外,還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企業科技服務工作。

1、指導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今年先後指導幫助南寧富金豐飼料公司、南寧粵茂石化公司等兩家企業新建了技術開發部,建立實驗室,對生產原材料進行入廠前檢驗和售後產品質量跟蹤,並根據市場變化和使用者意見對產品進行改良提高,從而保證了產品質量和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2、加強組織科技專案申報和管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工作開展

繼去年組織城區企業維威製藥公司申報《維威消炎靈膠囊新藥開發》並獲市局立項扶持,今年又組織了南寧市維威製藥公司等2家企業向市科技局申報了2個20xx年度科學研究與開發專案,投標區科技廳2個20xx年度公開招標科技專案(維威公司的中草藥二次開發和製造業資訊化應用試點企業)。目前,南寧維威製藥公司承擔的《維威消炎靈膠囊新藥開發》專案由於獲得市級科技經費支援,新藥開發進展順利,完成了各項試驗和有關材料,已上報國家藥監局審批,一旦獲准大規模生產,可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規模和效益,促進企業長足進步。南寧維威製藥公司著重技術創新帶來的企業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在城區的民營企業中起到示範效應,一些上規模有條件的企業如南寧新宇汽配公司、富豐飼料公司等企業紛紛要求申報明年市級科技專案,並主動向我們諮詢有關專案申報事議,其他一些企業也逐步重視自身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加大對科技投入和員工培訓力度,高薪聘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等,從而使城區的民營企業出現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企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以提高群眾科技素質為目的做好城區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是城區必須長期堅持的經常性工作,我局今年著重在農村和社群開展基層科普工作,以不斷提高居民和農民的科技素質。

1、農村科普

結合村級資訊網節點建設在沙井鎮的三津、南鄉、富德等村、隊建設了5個科技資訊釋出欄,併發布科技(實用技術)資訊、市場資訊約600條,為農民兄弟開展資訊服務;會同城區有關部門到城區沙井鎮和橫縣六景鎮開展2次三下鄉活動;組織了2次奶牛高產飼養知識培訓和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培訓,組織5次農村資訊員電腦知識培訓,並深受農民歡迎。

2、社群科普

3、協助城區科協舉辦十月科普大行動系列活動,組織了20xx*區青少年愛科學實踐活動作品展以及科普—環保有獎竟答等活動。五月科技活動周非典期間,還向轄區各學校、工地、農村和社群等單位發放防非典知識掛圖約500份(套)。

  (五)因地制宜開展迎接城區科技進步考核

今年是科技部兩年一次的科技進步考核年,*區近年來雖然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較快發展,與其它城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仍積極參加考核工作,並按城區領導科技進步考核工作要確保通過、力爭先進的指示積極開展工作,時值夏季,我們克服了工作人員少、資金少等困難,抗高溫戰酷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轄區企業單位,收集整理材料,客觀地總結出城區兩年來的科技管理、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情況,終於在7月份按時完成考核材料的整理申報,並通過了科技部委託的區科技廳專家考核組的考核。

  (六)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幹部隊伍素質

組織全域性幹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深入學習領會十六大精神和精神實質,並每人寫了一篇學習心得;經常開展科技管理業務理論學習,每人寫了一篇讀書筆記;實踐,組織全域性幹部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和專項科技資源調查,並以科技局名義向城區領導提交一份《*區社群科普現狀與發展社群科普事業的思考》的調研報告;組織了全域性幹部到海南、深圳、桂林等地學習考察,等等。通過近一年強化幹部隊伍建設,使全體幹部的政治業務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每個幹部都能獨立開展工作,其中一名幹部列支部重點發展考察物件。

  二、工作體會

城區科技工作必須以十六大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學習領會貫徹好區、市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地圍繞區委、的中心工作和年度工作目標,與經濟工作緊密結合,正確地處理為與位的關係,充分依靠城區基層單位和居民群眾,才可能不斷獲取力量源泉和工作動力,城區的科技進步與創新事業才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三、存在問題

1、由於非典影響,使上半年的一些工作往後壓,造成下半年工作比較緊張,經常利用雙休日加班,影響了幹部的正常休息。

2、組織申報市級科學研究與開發計劃專案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夠強,獲准立項少(只有兩個聯動專案),造成科技工作成效不理想。

科技局年終總結 篇7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辦事程式。

(一)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把信訪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

實行信訪首問責任制、責任追究制、領導責任制等。調整了局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周曉雲任組長;副局長鍾新花任副組長;辦公室及各職能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信訪責任制。局長為信訪工作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信訪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組織實施,分管副局長主管信訪案件的立案查處工作,對重大信訪案件實行領導包案責任制。工作中,我局還按要求建立了登記、呈批、移送辦理、答覆、存檔、保密等一整套工作程式,進一步明確了信訪工作的職責和程式,做到責任明確,程式清晰,調查充分,材料完整,及時歸檔。

(二)不斷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健全信訪工作程式。

為進一步做好信訪工作,我局制訂了領導接待日程安排,並在縣政府資訊網點上予以公開,建立了信訪接待簿、矛盾糾紛排查簿、下訪登記薄等,完善了信訪工作制度,健全了信訪工作程式,實行省、市、縣信訪案件、舉報案件統一領導、歸口辦理的工作體系。對縣信訪局轉辦和省(市、縣)長手機信箱、網上信訪的信訪案件做到特事特辦,及時調查、及時處理、及時答覆、及時上報。

(三)熱情服務、嚴格執法,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發生,切實做到為民排憂解難。

今年,我局把端正服務態度作為搞好信訪工作的主要環節來抓。一是強化辦案質量,指定素質較高的人員辦理信訪案件,對信訪案件不迴避,不拖壓,抓住要害問題,徹底解決。二是廣泛瞭解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從源頭上治理,穩定群眾情緒。

二、及時排查,帶案下訪,杜絕上訪。

今年以來,我局以《信訪條例》和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關於信訪工作的指示精神為指導,建立了信訪工作長效機制,暢通了信訪渠道,規範了信訪秩序,加大了矛盾糾紛排查力度,每月按時進行一次矛盾糾紛例行排查,每季進行一次大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妥善處理,並按月報送縣信訪局。積極創新信訪和群眾工作理念,變治理為服務,變被動為主動、變上訪為下訪,今年,我局共由領導帶案下訪問3次,有效解決了雙源基地承包戶來信來訪提出的一些訴求,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減少了不和諧因素,杜絕了上訪案件的發生。

三 、工作成效。

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到目前為止,我局未發生來縣委、縣政府機關上訪事件,更沒有發生去市,赴省,進京上訪等事件,實現了無群眾上訪的年初預定目標。為建設和諧平安吉水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信訪工作今後的打算。

為進一步轉變作風,提升形象。20xx年,我局將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信訪案件辦理情況的督促落實,不斷總結經驗,把信訪工作抓在手裡,落到實處,少務虛,多務實。

二是對信訪案件進行合理分類,減少工作程式,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建立和形成促進不斷提高隊伍素質的機制,提高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能力,減少信訪案件的發生。

四是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通過各種渠道,採用多種方式,讓群眾掌握相關政策,增強法制意識,減少無效投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