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產業鏈融資典型模式探討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81K

摘 要:農業產業鏈融資作為一種新型融資工具,其將在工業領域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頗有成效的供應鏈融資引入農業領域,為正規商業金融機構支援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文結合已經出現的農業產業鏈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實踐案例,探討了這兩種模式的共同特點,並分析了農業產業鏈融資在具體執行和操作過程中的行業差異,以期金融機構在對農業產業鏈的特點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對農業產業鏈融資產品和服務針對性設計,從而利用這一新生融資工具緩解我國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援不足的主要矛盾,從而取得金融發展與服務“三農”的雙贏局面。

我國農業產業鏈融資典型模式探討論文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 組織模式 產業鏈融資

我國對於農業產業鏈融資的定義是銀行通過審查農業供應鏈,根據農業產業鏈上的真實交易背景及農業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以農業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配套的上下游多個農業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當前,正在興起的農村合作社我國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金融機構對其通過信貸支援是有效解決農業產業化融資瓶頸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國目前已經出現的代表性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有黑龍江五里明鎮玉米模式和四川資陽生豬模式,下文將就已經出現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兩種融資模式進行探討,並進一步對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進行比較。

經過比較,我們得出,這兩種模式的相同點有:

  1、授信主體鎖定農業專業合作社。

近些年,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也初步顯現了以農民業合作社為依託,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經營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起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農村有各類合作經濟組織 140 多萬個。在以上兩個案例中,銀行不直接面對分散的農戶,而是組織起來的農民合作組織,從而降低運營成本,形成規模效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有著更天然的親近性,也掌握了更詳細的農戶資訊,因此對於農業產業鏈融資的成功施行至關重要。所以,對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支援符合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現實。

  2、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之上將保險、擔保等機構引入其中。

將保險機構的風險管理功能植入融資系統,能夠改善融資供求鏈風險轉移和擴散的問題,減輕融資體系內在的不穩定性。保險機制的植入向融資需求鏈上植入了風險阻隔機制,當客觀風險發生不利影響時,參保農戶可獲得保險公司的經濟補償,在一定程度上將客觀風險轉移至保險機構,減少違約可能;多數農業產業化主體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擔保貸款是其從正規渠道融資的重要方法,由此考慮在基本模式中引入擔保機構,以擔保機構保險作為面向農業產業化主體的擔保機構信用風險的外部分散機制。

由於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差異性,這兩種融資模式在面臨風險及具體運用操作過程及中也存在一些差異(如表3):

1、從授信物件來講,五里明鎮以推進土地股份經營為切人點,探索了具有現代企業特點的'“1+5”運營模式:即成立1家現代農業開發總公司,下設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五里明鎮農民合作社的特徵可以看出,它與四川資陽合作社己經有了很大區別,更接近於普通股份制企業,農民以土地入股,成為企業法人;在其他授信物件方面,五里明鎮並未引入農戶上游的化肥、種子企業進行授信支援,而四川資陽模式則是將農戶上游的種豬、飼料加工企業納入授信範圍,產業鏈條延伸更長。

2、在克服資訊不對稱方面,五里明鎮模式將重點放在貸後資金的監管上,糧食貸款直接從中糧公司收購款中扣除,保證資金封閉執行;四川資陽模式則是在貸前也做了充足工作,按信用等級確定仔豬、飼料的配送數量和信貸支援額度。同時農戶也對參與“六方合作”的飼料企業和種豬場評定信用等級,

3、在增加賴賬成本方面,主要有抵押替代、信用擔保和動態威脅等措施。五里明鎮模式主要是利用抵押替代和個人信用擔保的方式,引入中糧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並以其信託特有的權利隔離功能解決了銀行不能將農機裝置使用收益權、魚塘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問題;四川資陽模式根據產業鏈各個環節之間的緊密關係,採取區別於傳統抵押擔保要求的信貸技術,充分發揮產業鏈條中各個結點的風險監督和約束作用,通過聯保貸款、產業鏈相鄰環節互相擔保等技術來擴充套件信貸供給。另外,信用等級差的企業和農戶退出“六方合作”模式這一動態威脅的方式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賴賬成本。兩者均是對解決長期以來農村融資質押物和擔保不足問題的有益探索。

農業產業鏈具有很強的行業和特徵,不同行業的產業鏈特點有很大差異,表現出很強的行業特色和產品特色,而相同行業又因為地域不同而存在很大地域性差異。因此,對農業產業鏈融資產品和服務涉及要對農業產業鏈的特點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從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開始,包括生產資料供應者、農業生產者,以及農產品收購、儲運、加工者和銷售者。分析產業鏈每個環節及其參與者對金融需求的特徵,分析產業鏈每個環節的融資特點及其資金的主要來源,從而有助於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提供信貸產品和服務。

參考文獻:

何德旭, 常戈.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正規商業金融的供給與需求分析[J].金融評論.2010(3).

羅元輝.供應鏈金融與農業產業鏈融資創新[J].調查與分析.2006(5).

齊成喜,陳柳欽.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金融支援體系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5(7).

仇娟東,何風雋.西部地區農戶信貸及農村金融成長機制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7(6).

王凱,顏加勇.中國農業產業鏈的組織形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04(2).

趙長虹,李利平.美國農業融資結構對我國的借鑑意義[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9(4).

吳成頌.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金融支援的策略研究[J].經濟縱橫.2009(3).

姜長雲.農業結構調整的金融支援研究一以制度分析為重點的考察[J].經濟研究參考.2004(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