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師口頭表達水平技巧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2W

言語表達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智力技能,而且被心理學家列為創造能力之一,它是從事富有創造性的文學藝術、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等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培養學生的口頭言語能力,也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語文教師自身的口頭言語就是學生最直接的模仿榜樣。口才好的教師上語文課,往往生動、活潑、風趣、熱烈,而不善口頭表達的教師卻會把生動的課文講得枯燥無味,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諸多因素中,教師言語表達具有重大作用。

提高教師口頭表達水平技巧

那麼,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提高語文教師的口頭表達水平呢?

一、講話內容方面

1.科學性和邏輯性。

即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應該是科學的、正確的,使用的言語也應該是科學的、準確的,決不能講錯。例如不能把“情節”和“細節”、“寫作特點”和“寫作方法”、“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等混為一談。除了要精確地使用概念之外,還要正確地作出判斷,符合邏輯地進行推理,遣詞造句要合乎語法,說明事理要清楚明白。

2.思想性和情感性。

即話語要具有深刻精闢的思想,要飽含真摯濃烈的情感,才具有令人折服的威力,動人心絃的魅力。教師講話時的喜悅或悲憤、讚譽或貶斥、激動或低沉……都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相應的情感和認識,使他們嚮往真善美,鄙恨假惡醜。如果教師言不由衷、虛情假意或冷漠麻木,教學效果必定不佳,甚至會起反作用。

3.啟發性和新穎性。

即提問要精心設計,表述要留有餘地,力求激起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爭論探討。不講空話套話,杜絕陳詞濫調,不斷地以社會上的新資訊、新事物、新現象、新觀念充實和更新自己的講話內容;不斷地以語言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詞彙、新語義等豐富和更新自己的言語。這樣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才能使教師的講話對學生具有吸引力。

二、講話技巧方面

1.流暢性。

即講話要流利通順,不夾冗字、廢話或口頭禪,既不能斷斷續續、停頓太久或羅唆重複,讓學生厭倦不耐煩,也不能連珠炮般一口氣說到底,讓學生過分緊張,難以留下清晰的印象。提出問題或講完一層意思、一段話之後,要留有給學生以思索回味的餘地,講話也不能過於簡略或大幅度跳脫,以免學生聽不懂或誤解。

2.生動性。

即對學生說話要生動有趣、具體形象,輔以恰當的表情、動作和手勢。特別是當教學內容難以使用直觀教具時,言語直觀尤其顯得重要。當教師使用描述性言語時,要讓學生感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當教師使用講解性言語時,要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摹聲等手段,把抽象變為具體,深奧變為淺顯,枯燥變為有趣。如果只是乾巴巴地講解規則要領,搬出一堆專門術語,學生必然不愛聽,也不易聽懂。

3.自控性。

為人師表者的言語具有示範性和教育性,因此說話必須掌握分寸,具有言語的自控能力。這一方面是指善於以各種不同的音調、語氣來恰當地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如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詞義的褒貶等都恰到好處,調控自如;另一方面指遇到意外情況,如學生答不出、講不對、不聽講或不禮貌時,教師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發火、責備或語含譏諷,更不能停止講課進行長久的訓斥責罰,那樣做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師生關係的疏遠、對立,同時也暴露了教師缺乏修養,導致教師威信下降。

4.文明性。

言語的自控性與文明性密切相關。教師在課內課外都應該談吐文雅,不說粗俗的話,不開低階玩笑。對學生,不盛氣凌人,汙辱人格,要把自己對下一代真摯的愛,通過平等、尊重、友善的口氣和親切、有禮、美好的話語傳達給學生,使師生雙方的思想感情溝通交融、和諧親近。以上談的是對教師口頭表達的一般要求,這些要求對語文課堂教學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上課前一定要備好課,應通過有意識的刻苦訓練,不斷提高講課和講話的技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