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藝術讀後感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建築藝術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建築藝術讀後感範文

先前,我有幸看到《中國建築藝術》,對於建築的美學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中國人從天然資質講,不亞於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因此我們曾經創造了世界先進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差不多從明代中期起的這五六百年來,我們卻落後了!而恰恰從這一時期起,世界上另一個文明古國所在地的歐洲卻從中世紀的委頓中重新崛起,走到我們前頭去了。這是什麼原因?我想這多少跟我們的文化傳統有關,跟我們的文化心態有關。下面僅以我所理解的`傳統建築文化為例,講點個人看法。

縱向承襲的慣性思維。中國人總習慣於“摸前有”,而西方人則善於“探未知”。兩種不同的文化心態導致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個不斷重複前人,不思突破;一個則不斷推陳出新,向前跨越。

我們的木構建築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那“覆壓三百里”的阿房宮可資證明。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從形式到風格都只是單一的發展,沒有發生過質的變化,可謂“兩千年一貫制”。而歐洲人的石構建築,僅自古希臘羅馬時期開始,其風格上的更新換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臘風格、古羅馬風格、拜占庭風格、羅馬風格、哥特風格、文藝復興風格、矯飾風格、巴洛克風格、古典主義風格、浪漫主義風格、折中主義風格、現代主義風格、“後現代”風格……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們習慣於承襲思維,總愛向前人看齊;以前人的水平為座標,以前人的成就為榮耀。而歐洲人就不是這樣,他們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設法超越他們,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魯迅當年所概括的:我們中國人總習慣於“摸前有”,而西方人則善於“探未知”。兩種不同的文化心態導致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個不斷重複前人,不思突破;一個則不斷推陳出新,向前跨越。

縱向承襲思維近年來的一個突出例子表現在,到處熱衷於搞仿古建築,其中“重修圓明園”的呼聲堪稱其最高音響。說是為了“再現昔日造園藝術的輝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複的!若是可以重複,則今天世界上的藝術品早就沒有地方可堆了。何況圓明園是極為重要的國恥紀念地,是入侵強盜的“作案現場”,重修意味著對“現場”也就是對文物的破壞。

建築作為藝術的一門和審美的載體,它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因為人的審美意識是不斷變遷的,而且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從 9世紀下半葉起,從世界範圍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新的建築學理論和新的建築材料的誕生,建築開始了一場嶄新的革命。中國的木構建築作為農耕時代的產物,也已走完了它的歷史程序,面臨著蛻變。然而,中國歷史的發展,整個兒講就慢了西方一大拍,即少了一個工業時代。西方思潮作為強勢文化迅猛地湧入我國。這意味著,客觀形勢已不允許中國建築從自己的孃胎裡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築新胚胎,我們一邊招架,一邊接受;來不及細嚼,難免囫圇吞棗,就是說:簡單仿效。這在開始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對於異域的人類文明成果,先要“拿來”,而後才能進行鑑別、挑選和借鑑。但如果一味“拿來”,或“拿”的時間過長,這就值得注意了。吸收別人的長處,畢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創造。學別人,如果只學其表面,即形式和風格,而不學其本質,即創造精神,那就是捨本逐末了。

應該說,作為民族遺產,適當地、紮紮實實地重建一點古建築是無可厚非的,但鋪天蓋地的搞,甚至借“弘揚”之名,“一窩蜂”地大貼“古建符號”,就有違歷史規律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