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腦動畫與地理教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W

本文僅以在全國教育科學重點研究課題《運用電教媒體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電教子課題成果鑑定彙報會 上,我的一堂彙報課《我國的降水》為例,說明電腦動畫輔助教學值得推廣。

關於電腦動畫與地理教學

一、運用電腦動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我國的降水》這一課,是中國地理第四章第三節的重點。這一課的重點是:我國年降水量的地區分佈規 律及其成因;我國降水的季節變化、年際變化特點。難點在於季風活動與雨帶移動規律及與降水量的關係。在 上這一課時,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三處使用了電腦輔助教學。

(附圖 {圖})

第一,在講“我國降水量為什麼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這個降水分佈成因時,運用電腦動畫“影響 我國的兩類夏季風”(上圖)化文字為影象,化“靜”為動。通過師生簡短的問答,學生很快明確了我國降水 量空間分佈特點的形成原因。

第二、在講“夏季風的進退、鋒面雨的形成”時,“冷暖空氣交鋒形成鋒面雨”動畫出現(下圖)。老師 解說:當夏季風的暖溼氣流登陸北上時,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暖溼氣流上升→降溫→水汽冷凝→成雲致 雨,從而在我國東部地區冷暖氣流交匯的地帶出現一條降水較多的鋒面雨帶。通過動畫,學生明確了我國東部 的降水多為鋒面雨,各地雨季跟鋒面活動有關。

(附圖 {圖})

第三,緊接前面鋒面雨帶,出現“雨帶的移動規律”動畫。強調雨帶是移動的',移動是有規律的,冬夏季 風活動,導致雨帶推移,使各地先後進入雨季。並要求學生看動畫填表。(如下表)

(附圖 {圖}) 時間 雨帶停留的地區 5月 (南部沿海) 6月 (長江中下游地區) 7、8月 (華北、東北) 9月 (撤回來南部沿海) 10月 (回到海洋、大陸上消失)

通過看動畫填表活動,學生輕易明確了:南方先進入雨季後退出雨季,北方後進入雨季先退出雨季,是南 方雨季比北方長、南方降水比北方多的原因。同時,也很自然地瞭解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伏旱的出現時間 、特點及原因。

二、運用電腦動畫,加大了課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降水和乾溼地區”一節,按大綱應該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講授“我國降水量的地區分佈;我國降水量 的季節變化”兩個問題。第二課時再講“我國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乾溼地區”兩個問題。由於電腦動畫在課堂 上的運用,有利於學生分析、理解,知識點掌握快,降低了教學難度,教師許多敘述性的語言可以少說、甚至 不說。大大加快了教學速度,一堂課便完成了三個問題。講完空間分佈規律,再講時間變化特點,避免了把“ 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分在兩節課上講的不足,十分自然、貼切。第二課時講完“乾溼地區”可多做練習 來鞏固知識,還可從多角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甚至填圖作業、選作複習題全部可以在課內完成。既減輕了學 生課外作業負擔,又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電腦動畫進入課堂,關鍵在於精心選題、精心設計

電腦輔助教學好,它能把地理知識所涉及的從巨集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區域性,從遠古到未來的大跨度內容, 通過動畫模擬、區域性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在幾分鐘、甚至在幾秒鐘之內展示在學生面前。解決了傳統教學 方法難以理解、難以表達的困難。但是,電腦動畫輔助教學選題一定要精,要能突出主題,解決重點、難點。 如果投影片、錄影片能解決的問題,就沒必要再用電腦輔助。《我國的降水》一課中,“我國年降水量的分佈 ”“我國降水量的年際變化”等內容,用幾張複合投影片就能把問題講清楚,也就沒有必要把它們設計成動畫 。選擇好了製作動畫的課題,還要精心設計。“影響我國的兩類夏季風”中,“夏季風”是要突出的重點,我 把它們設計成由細到粗的箭頭,運動由慢漸快,突出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分別影 響我國。“雨帶的移動”是一組動畫,為了突出雨區的位置和範圍,中國底圖用了大紅色,雨區用了綠色,配 以白色雨點,鮮明醒目。設計動畫時,圖上資訊不可太密集,突出一種資訊源,減少不必要的背景資訊,簡化 影象,利於學生注意力集中,知覺快捷而準確,達到理想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