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學期除法教案

來源:果殼範文吧 6.26K
  二年級下學期除法教案

一、教學目標

二年級下學期除法教案

<一>、知識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並且從平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瞭解除法的含義;

2、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禮貌待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紙條、磁鐵

學具:數字卡片、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激趣

同學們,你們分過東西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分東西,通過分東西學習新本領,好嗎?

動手實踐一:

①、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②、學生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③、學生彙報

提問:誰願意說說他是怎樣分的?(學生說,教師板書,在學生說的時候注意鼓勵有創新的)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④、教師指著上面四種分法提問:這四種方法中有一種比較特別,你們發現了沒有?

⑤、請學生說,並說說為什麼不一樣?

⑥、教師歸納指出:最後一種分法中每份的數字卡片數同樣多,都是4張。(教師板書:同樣多)

2、引入

動手實踐二:

①、教師明確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樣多;

②、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檢查、指導;

③、請一名學生上黑板把8個磁鐵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樣多;

④、學生分完,教師提問: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是幾個?教師指著學生分的磁鐵說: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方法叫平均分。(教師在磁鐵下貼出紙條,學生齊讀一次)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2

(1)、創設情境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創設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隻小動物來到老馬家作客(課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隻小動物),老馬非常熱情的招待他們,拿出6個又大又紅的桃子(課件出示6個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見了都饞得直流口水,老馬心裡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這三個小鬼一定會吵翻天,所以老馬想請我們206班的小朋友幫幫忙,把桃子分好,不過在動手之前有兩個問題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個桃子分成幾份?(當學生說3份時,教師出示3只盤子)②、該怎樣分?

(2)、動手實踐三: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用數字卡片代替桃子動手分。

(3)、觀看動畫演示分桃子的過程

教師:在同學們分的時候,老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馬是怎樣分的。(課件演示第一次分的過程)提問:每盤放了幾個?分完了嗎?繼續分。(課件演示第二次分的過程)提問:老馬分了幾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盤放幾個?還剩幾個?第二次每盤又放幾個?

(4)、動手實踐四:

現在請同學們學老馬的樣子分一次?

(5)、學生上臺演示分的過程

教師:誰願意上臺分給大家看?(用磁鐵演示)

(6)、教師歸納小結:把6個桃子放在3個盤子裡,每盤放的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做。

2、學習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①、除號

表示除法的運算子號叫除號(板書:÷),先寫橫,橫要寫平,然後上下各一點,兩個圓點對齊。

②、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把要分的東西的總數6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數3寫在除號的後面,除號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個,2寫在等號的後面。(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整道算式讀作“6除以3等於2”(板書,全班齊讀一遍),學生讀“8÷4=2”進行鞏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書,學生齊讀),學生說“8÷4=2”的意義。

<三>、形成練習

(1)、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一小題

①、讀題,理解題意

請一名學生說說題目要求我們做什麼?

②、動手實踐五:

學生根據題意進行操作並填出算式。

③、觀看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演示分小棒的過程。提問:總共分幾此?第一次每堆放幾根?

④、指導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幾根該用12除以幾?等於幾?

為什麼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麼意思?除號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

(2)、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二小題

①、學生獨立做

②、集體訂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幾根該如何列式?12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

③、比較一、二兩題

為什麼第一小題是除以3,而第二小題除以4?

(3)、做補充練習

教師把10本作業本平均分給2名同學,每名同學分得幾本?

課件出示題目,學生說說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數所表示的意義。

<四>、歸納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分東西學習了什麼新知識?(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二年級下學期除法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定問題,引導參與

1、 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後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為什麼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定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後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 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麼?

3、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麼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定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彙報。

(4)、小結。

2、挑戰園地:

(1)、練習四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後再填寫算式。

(2)、練習四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後填寫算式,最後讓學生對照圖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