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人物事蹟小故事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事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事蹟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袁隆平人物事蹟小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袁隆平人物事蹟小故事

袁隆平人物事蹟小故事1

您曾說,您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窮其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研究,您讓世界數十億人民擺脫了飢餓。

這是您離世的那天,我在海邊偶然間拍到的一張照片。一株嫩綠色的芽兒,正從沙礫中萌發。湊近一瞧,那綠油油的葉子上,還零星地掛著幾顆沙礫,在夕陽的餘暉下閃閃地發著金光。一陣海風吹過,這株芽兒便開始舞動著、搖曳著、舒展著。

您看到了嗎?這株嫩綠色的芽兒,充滿了生機,孕育著希望。您曾說:“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而您可知,這是誰灑下的種子?也許,這顆種子曾隨著風的律動,從您的稻田裡散落到了這裡,紮根在這片寸草不生的鹽鹼地上。您瞧,那粗壯有力的根莖,鑽開了沙礫,衝破了束縛,奮力地向上生長著。

您看到了嗎?不遠處,一家人正沉浸在這愜意的時光裡。初夏的傍晚,陽光褪去了那份炙熱,大人們並肩坐著,一邊聆聽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一邊眺望著遠方的天際。您瞧,孩子們將沙子和著海水,堆成了城堡的形狀,玩累了,就鑽進父母的懷裡打起了盹……我想,假如您也能看到這幅場景,您一定會感到欣慰吧!您熱愛這片熱土,更熱愛這片熱土上的人們。

您是一個甘於奉獻的人。您曾說,您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您不圖名,湖南省農科院院長的職位曾被您以“耽誤研究”為由給婉拒了;您不圖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獎金被您全部捐了出來。您圖的只是“想要人民不再捱餓罷了”。是的,您更是一個甘於平凡的'人。

您是一個豁達開朗的人,在參加“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前,您穿著深色的西裝,您說:“到北京去領獎,是非常莊重的一個事情,所以我要穿上正裝,紮上領帶。”周圍的人問:“您覺得自己帥不帥?”您點了點頭,又立馬“害羞”地否認:“現在不能講帥了。”您的一席話,逗得身邊的人哈哈大笑。您曾給妻子寫情書:“茫茫蒼穹,漫漫歲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牽上一隻暖心的酥手;穿越悽風苦雨,覓盡南北東西,驀然回首,斯人卻在咫尺中。”是的,您更是一個浪漫體貼的人。

人們說,您從泥土中來,終到白雲中去。於是,我仰起頭,凝望著被夕陽染紅的天空。此時,一縷陽光從雲縫中鑽了出來,暖洋洋地灑在沙灘上。夏日傍晚的陽光,溫暖得能讓人睡去。您說,您夢裡的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也許此刻,您正在夢鄉里酣睡。

您聽到了嗎?千萬人的送行隊伍中,人們一遍又一遍呼喚著您的名字。袁爺爺,一路走好!願您禾下乘涼,夢裡稻香滿園……

袁隆平人物事蹟小故事2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八十幾歲高齡的他仍然活躍在科研場上,為我國的水稻研究事業做著貢獻。袁隆平的勵志故事充滿了奮鬥和堅持的色彩,不畏艱難,知難而進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貫的原則。“一顆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最好的.詮釋。

這個勵志故事從袁隆平年輕的時候開始講起。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國家實行畢業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窮鄉僻壤的安江農業學校當教師,負責教三門課。

然而就在這個落後的湖南鄉下,袁隆平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18年歲月——這些日子裡,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那個年代的人都深受飢餓的折磨。1960年,嚴重的大饑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袁隆平內心的壯志被激發起來了,他發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

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走在實驗田裡,突然發現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潛心研究。終於,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袁隆平人物事蹟小故事3

現在,他的辦公室裡面已經擺滿了各種獎牌和證書。但老頭子還是堅持在第一線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亞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擋開了,"你以為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一下,然後又在助手身上比試一下,買上一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作報告,他就紮了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1998年,湖南一個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元,楊瀾到海南去採訪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她有什麼看法?"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談。"他後來跟助手說,"我就是個過路財神。"還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給他1.5萬美元獎金,他全部拿出來,設立了一個雜交水稻基金,專門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跟人說起他曾經做過兩次的夢:田裡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

剛開始,周圍人呵呵的笑,時間長了,才發現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儘量送出國去深造,為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說,"袁老師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個幸福的人。"

熱門標籤